安神 過敏性鼻炎 肝炎 腎炎 氣管炎 哮喘 肺結核 尿路感染 結腸炎 - Qzone日誌

安神 過敏性鼻炎 肝炎 腎炎 氣管炎 哮喘 肺結核 尿路感染 結腸炎

安神:以兩寸毫針扎神庭穴(〖取穴方法〗該穴位於人體的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0.5寸。

  〖解剖〗在左右額肌之交界處;有額動、靜脈分支;布有額神經分支。

  〖主治疾病〗頭痛,眩暈,目赤腫痛,淚出,目翳,雀目,鼻淵,鼻出血,癲狂,癇證,角弓反張。

  〖人體穴位配伍〗配行間穴治目淚出;配囟會穴治中風不語;配兌端穴、承漿穴治癲癇嘔沫;配水溝穴治寒熱頭痛、喘渴、目不可視;配太沖穴、太溪穴、陰郄穴、風池穴治肝陽上亢型頭痛、眩暈、失眠等病症。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

大幅度提插,小幅度捻轉,一般在下午治療效果更好.與頭皮呈15度角,往百會方向透刺,留針約30分鐘,每10分鐘行手法一次)

治療過敏性鼻炎,一般三次即可.方法:VD膠性鈣1ml+VitB12 1ml穴注迎香穴雙側,配合灸印堂更好

病毒性乙型肝炎 主穴:肝俞

肝俞穴  【定位】  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解剖】  在背闊肌,最長肌和髂肋肌之間;有第9、第10肋間動、靜脈後支;布有第9、第10胸神經後支的皮支,深層為第9、第10胸神經後支外側支。   【主治】  ①黃疸,胸脅脹痛,目疾。  ②癲狂癇。  ③脊背痛。  【操作】  斜刺0.5~0.8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肝炎、膽囊炎、結膜炎、夜盲症、近視等。配太沖主治脅肋疼痛;配腎俞、太溪主治健忘、失眠;配光明主治目昏。  【備註】肝之背俞穴)、脾俞取穴位的時候應採用俯卧的姿勢,脾俞穴位於人體的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兩指寬處。(詳見此背部穴點陣圖相關圖示)

脾俞穴脾俞穴   【定位】  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解剖】  在背闊肌,最長肌和髂肋肌之間;有第11肋間和肋下動、靜脈後支;布有第11、第12胸神經後支的皮支,深層為第11、第12胸神經後支肌支。   【主治】  ①腹脹、腹瀉、嘔吐、痢疾、便血等脾胃腸腑病證。  ②背痛。   【操作】  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以防造成氣胸或刺傷肝臟。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胃潰瘍、胃炎、胃痙攣、神經性嘔吐、腸炎等。配中脘、三陰交、足三里主治嘔吐;配胃俞、中脘、章門、足三里、關元俞主治泄瀉;配腎俞、三陰交主治消渴。  【備註】 脾之背俞、足三里【主治病症】 足三里  本穴應用廣泛,為全身強壯要穴,針灸按摩可預防腦血管意外的發生,亦為消化系統常用要穴。   1.消化系統疾病:急慢性胃腸炎,胃痙攣,胃、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腸炎,痢疾,急慢性胰腺炎,闌尾炎,腸梗阻,肝炎,消化不良,小兒厭食,輔助胃鏡檢查;       2.循環系統疾病: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貧血,風濕熱;       3.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       4.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腎炎,膀胱炎,遺尿,陽萎,遺精;       5.婦產科系統疾病: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盆腔炎;       6.精神神經系統疾病:頭痛,失眠,神經衰弱,小兒麻痹,面神經麻痹,腦血管病,癲癇;     7.五官科系統疾病:眼疾,口腔疾患,耳聾,耳鳴。      【刺灸法】   刺法:   1.直刺0.5~1.5寸,針感向下膚放散;              2.針尖略向上斜刺,在不斷捻轉運針之時,針感可沿胃經逐漸循股走至髀關、歸來、天樞等穴,少數走向胃腑、劍突處;              3.理氣止痛可用龍虎交戰法;              4.消腫利水可用子午搗臼法。         灸法:   艾炷灸或溫針灸5~10壯,艾條灸10~20分鐘。 強身保健可採用化膿灸,每年1次,或累計灸數百壯或溫灸至皮膚稍見紅暈為度,每日1次,每月20次,有時亦可採用藥物天灸。 本文來源於 響石潭 http://chinadoctor.org

。配穴:期門配穴:期門、太沖、內關。 慢性腎炎(尿毒症) 主穴:腎俞、脾俞、命門、大椎、關元。配穴:三陰交、水分、足三里、築賓、三焦俞。 慢性氣管炎 主穴:肺俞、中府、足三里、膻中。配穴:豐隆、魚際。 哮喘 主穴:定喘、大椎、肺俞、膻中、足三里。配穴:豐隆、中脘、內關。 肺結核 主穴:肺俞、膏肓、足三里、脾俞。配穴:中府、豐隆、大椎、曲池。 肺門淋巴結核 主穴:身柱、肺俞(或只灸身柱)。配穴:中脘、足三里。 慢性結腸炎 主穴:脾俞、大腸俞、天樞。配穴:足三里、上巨虛。 慢性甲狀腺炎 主穴:人迎、大椎、足三里。配穴:合谷、中脘。 食道癌 主穴;在胸腹部病灶直上相應地體表上取穴,或敏感點上取穴。配穴:背部在病灶相對應處取穴或取身柱、靈台、腹部、中脘及足三里、內關。此灸法也可用治其他腫瘤。 白血病 主穴:膈俞(血會)、大椎、關元。配穴:足三里、中脘、曲池。 系統性紅斑狼瘡 主穴:大椎、關元、足三里、血海。配穴:中脘、內關、三阻交、陰陵泉、百會、風池。 系統性硬皮症 主穴:大椎、腎俞、足三里、肺俞。配穴:關元、中脘。 艾滋病 主穴:大椎、肝俞、肺俞、脾俞、腎俞、關元。配穴:中脘、內關、足三里、天樞、大腸俞。 經常感冒 主穴:風門、肺俞、大椎、關元。配穴:足三里、外關。 類風濕性關節炎 主穴:大杼(骨會)、大椎、腎俞、命門。配穴:關元、中脘、足三里、絕骨(髓會)。 強直性脊柱炎 主穴:大椎、身柱、靈台、病灶兩側華佗夾脊穴。多穴多灸無妨,可以長期施灸。 配穴:腎俞、絕骨(髓會)、太溪、三陰交。 養生保健灸 可取足三里、大椎、中脘、神闕、關元、三陰交,選1~2穴。或單灸足三里,就有很好的健身作用。小兒可獨取身柱穴,能促進發育,強壯身體。 養生保健灸,一次不過數分鐘時間,既無多大痛苦,又經濟節約,長期施灸,堅持下去,可以預防疾病,提高免疫能力,延年益壽。尿路感染的治療經外奇穴治療 ①氣門:仰卧,於臍下3寸再旁開3寸處取穴。左右計二穴。直刺5~8分,主治膀胱炎。②利尿穴:仰卧,於神闕穴與恥骨聯合上緣連線的中點取穴。直刺0.5~1寸,或用手指按壓,主治淋瀝、血尿。③橫骨:仰卧,於恥骨聯合部近上緣中央處取穴。針尖向內上方斜刺2~4分,可治淋病、膀胱炎。④足太陽:坐位或仰卧位,於足外踝骨後1寸處的凹陷中取穴,左右計二穴。直刺3~5分,主治淋病。
推薦閱讀:

過敏性鼻炎:艱難「脫敏」路
秋季如何預防過敏性鼻炎?
如何預防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又犯了?多吃這個很有用!
治療過敏性鼻炎因人而異

TAG:過敏性鼻炎 | 過敏 | 肺結核 | 鼻炎 | 哮喘 | 感染 | 肝炎 | 結腸炎 | 腸炎 | 腎炎 | 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