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譚:性醜聞為何難"扳倒"西方政客
18日下午,因涉嫌性侵紐約索菲特酒店一名32歲的女服務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卡恩宣布辭職。辭去IMF總裁職務的卡恩,是否仍作為社會黨競選人參加法國下一任大選,還是未知數。但一個值得考量的背景是,法國政壇一直以緋聞著稱,法國人民對政治家情感問題的寬容也幾乎世界聞名。法國前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的一句名言為:「如果法國也像美國那樣追究性醜聞的話,我的所有部長都會辭職的。」
其實,即使在美國,從「性醜聞」中全身而退的政客也不勝枚舉,肯尼迪的緋聞一直不斷,也沒有影響他的總統職位。下面就讓我們來分析下,西方民眾為何會對「性醜聞」如此寬容。
卡恩不孤單,那些在「性醜聞」中全身而退的政治人物
薩科齊:媒體受罰
在2010年3月,法國第一家庭曾飽受醜聞困擾,源於法國當地一網站的連續報道,該報道稱新婚一年多的總統夫婦倆都在「偷腥」--薩科齊愛上了法國國家生態委員會秘書;而布呂尼的新情人是流行歌手本傑明·比奧雷。就在公眾懷疑聲中,謠言當事人,37歲的比奧雷一紙訴狀將數家媒體告上法庭,要求法國24電視台賠償2萬歐元的名譽損失。法院判其因散布假消息而繳納3000歐元罰款。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法國媒體遵守著不炒作政治精英私生活的潛規則。而在法蘭西的文化背景中,也很少有政客因性醜聞影響仕途的例子。這樣一次判罰也再次印證了法蘭西文化中,可以理解政治家有情人,但不允許政治家犯政治錯誤的思維習慣。
柯林頓:依舊活躍1998年春夏,震驚世界的「斯塔報告」公之於眾後,標誌著白宮性醜聞案算是塵埃落定。面對媒體對案情輪番炒作,柯林頓「頂住」了,拒絕主動提出辭職。其後國會又就彈劾總統的問題進行了激烈的辯論,最終因為共和黨無法獲得國會中多數的支持,不得不放棄這項提案。至此,共和黨藉助性醜聞事件扳倒柯林頓的企圖功虧一簣。
柯林頓能夠在經歷了那場令人極度難堪的羞辱之後,依然厚著臉皮做他的總統,並活躍於國際國內政壇,主要原因在於美國民眾的「務實」精神:在其領導下,美國經濟呈現出數十年來少有的繁榮景象,民眾更擔心撤換總統所帶來的政治動蕩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尤其是對美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曾有時政觀察家表示,如果不是因為美國憲法對總統任期的那些硬性規定,柯林頓後來再次競選連任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貝盧斯科尼:在緋聞中連任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是義大利戰後任期最長的總理,也是歐洲唯一三度連任總理的傳奇人物。同時也極具爭議,任期內貪腐醜聞、性醜聞不斷,也面臨過不信任動議。2011年年初,他再次陷入性醜聞漩渦,這主要源於義大利當地媒體曝光其有一重門深鎖的屋苑作「後宮」,向許多年輕的女明星分發現金,然後換取性服務,及涉嫌與一名未成年少女發生性關係,並試圖利用自己的權力掩蓋這段關係。
面對即將迎來的審問,這位充滿非議的總統一直表示說無意辭職或者退出政壇,只要有必要,將一直堅持下去。這位近50年來第一個能做滿5年任期的義大利總理,誰也不想過早地斷定,性醜聞纏身的貝盧斯科尼三度出任總理就此止步。
公眾的寬容源於對現實的理性西方政治邏輯中,政治問題與道德問題相分離
成熟社會一般把政治人物的醜聞與正常的私生活區分開,如歐洲大多採用社會責任與個人私生活「二分法」原則,不喜歡過多地把「個人私生活的不適當性」往「政治不適當性」上靠攏,因此,西方一些政治人物的個人感情糾葛並不影響公眾對其政治公信力的信任,很難把這類私生活上升到政治高度。
這個道理很簡單,就像在柯林頓「拉鏈門」爆發後,一家媒體曾經引用一位來自密蘇里州的年滿八旬的美國老太太的話說:「我們對柯林頓的要求,僅限於他努力盡一個美國總統的職責,至於他在床上的事情,還是讓希拉里去管吧。」
現實利益考量優先於空泛的道德倫理判斷政治家的道德問題固然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但是民眾的政治態度並不完全取決於道德因素。政治家同時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行與行政才幹固然很好,但是在兩者不可兼得的情況下,對政治家行政能力的考量優先於對道德品行的考量(當然,這必須以政治家的個人道德問題不影響其對國家政治問題的判斷與處理為前提)。這或許可以歸結為美國人的務實的經驗理性吧。
也許卡恩的總統夢並未破碎
而在卡恩性醜聞事件爆發一開始,法國媒體就有兩大「陰謀論」聲音傳出:一是美國「不高興」卡恩持續援助歐洲而搞的「色誘論」;一是法國總統薩科齊導演的大選「奇襲戰」,因為卡恩將要代表社會黨在2012的大選中和薩科齊對決……
而法國當地對公眾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中也表明截至目前為止多數人相信卡恩是一起抹黑陰謀的受害者。這次由CSA民調集團主持的調查訪問了1007位受訪者,其中約有57%的受訪者認為卡恩受到了陷害,在社會黨選民中,這一比例高達70%。可見卡恩的醜聞也並未讓他及他的社會黨人氣下降。
有人說辭去IMF總裁職務代表卡恩在性醜聞事件中開始潰敗的標誌,其實不然,在卡恩向IMF執行董事會提交的辭職信中,表示辭職原因為保護IMF這個他有幸為之工作並傾注心血的機構,特別是「要用我的全部力量、時間和精力來證明我是無辜的。」另外如果他決意參加2012年大總統大選,放棄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總裁職位也是早晚的事情。
實際上,作為自年初直到事發前法國社會黨呼聲最高、民調支持率一直穩壓薩科奇的2012法國總統潛在人選,卡恩和他的團隊至今未聲明退出6周後即將舉行的總統候選人社會黨內初選。
編輯推薦大米不加添加劑是共識
今日點擊
中國日記
【5月19日】 城管
城管為什麼如此遭人恨?
【5月16日】 官場
提拔當天即退休幾個意思?
【5月12日】 短命
是什麼短了中國建築的"命"?
聯繫我們
責編:張旎出品:中國網路電視台評論頻道------------------------------- 版權聲明:中國網路電視台原創策劃,歡迎轉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
編後政治人物的受歡迎程度取決於對基本道德底線的守護度,道德底線不是自稱不虛偽的人划出來的,是普世自由價值的維度下輔以透明政治和自由輿論後才被大眾認可的。
推薦閱讀:
※Uber 性醜聞和「贏家通吃」的叢林法則,是怎麼讓矽谷變成了它曾最反對的樣子?
※涉性醜聞剛被曝光,趙敏基即被發現死亡,網友炸窩:有人該死百次
※捨本逐末:從遠志明的性醜聞說起(陳鴿)
※諾貝爾文學獎曝驚天性醜聞:受害者竟是准瑞典女王!今年要停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