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國民黨的十次分裂
馬英九重批王金平,連戰直言「挺王批馬」。王金平涉關說,引爆台灣政治風暴。有分析稱王金平這樣重量級的人物離開國民黨,恐造成國民黨分裂。回顧歷史,國民黨經歷了多少次分裂,造成了怎樣的後果?
1925年:國民黨右派另立中央 毛澤東等被宣布開除國民黨黨籍
1925年11月23日,鄒魯、謝持、林森、張繼等12名反對容共的國民黨右派中央執行委員和監察委員,在西山碧雲寺召開「國民黨一屆四中全會」,史稱西山會議。會後,他們在上海另立中央,形成「西山會議派」。
西山會議宣布取消共產黨員的國民黨黨籍,並開除李大釗、毛澤東等人的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和候補中央執行委員職務,國民黨與共產黨的爭鬥開始明朗化。
(圖:1925年,西山會議會場)
1927年:寧漢分裂 中共南昌起義 蔣介石第一次下野
1927年4月,蔣介石帶領國民革命軍北伐到達南京,與武漢的汪精衛黨中央因處理中國共產黨問題發生分裂。蔣介石另立南京國民政府,與武漢對立,卻因分共等問題失勢,最終失去了對軍隊的控制,只好採取以退為進的策略,在1927年8月下野。
同月,在江西南昌,由共產黨影響的軍隊針對國民黨的分共政策發起了武裝起義。中國共產黨官方稱之為「八一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首次獨立地領導戰爭和創立軍隊,是以武裝鬥爭形式反對國民政府的標誌性事件。
(圖:1927年,下野後的蔣介石)
1928年:國民黨左派脫黨建第三黨
1928年,國民黨左派鄧演達等脫離國民黨,建立國共之外的「第三黨」(1947年改名「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1949年後成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主黨派。
(圖:1928年,鄧演達在英國)
1931年:國民黨各派百萬人混戰蔣介石第二次下野
1930年,國民黨左派領導人汪精衛聯合「西山會議派」和國民黨內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等軍事首腦,發動挑戰蔣介石政府及國民黨中央會議的內戰,又稱中原大戰。雙方參戰兵力超過百萬,成為中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軍閥混戰。
蔣介石雖然在戰場上節節勝利,但在黨內爭鬥中失勢。再加上「9?18事變」後,蔣「不抵抗」激起全民義憤,不得不再一次「以退為進」,在1931年12月召開的國民黨四屆一中全會上,辭去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等職。
(圖:中原大戰前,馮玉祥、蔣介石、閻錫山的合影)
抗日戰爭:汪精衛叛逃組建偽國民政府 統治近半個中國
1938年,汪精衛以國民黨中央副總裁身份,帶著周佛海、陳公博等國民黨親日派大員,打出「曲線救國」旗號逃到越南河內,投靠日本。1940年3月,汪精衛在南京組建由日本扶持的漢奸政權「汪偽政府」,國民黨中央斥其為非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官方也將該政權稱作「汪偽政權」。
「汪偽政府」控制範圍包括現在的蘇、浙、皖、鄂、湘、贛、魯、豫等省以及上海市,所轄偽軍數量超過一百萬人,幾乎與在華日本軍隊的數量相當,中國也成為了唯一一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偽軍數量與侵略軍隊數量相當的國家。
(圖:汪精衛與東條英機)
抗戰結束:國民黨左派出走建黨 1949年後成大陸民主黨派
1945年10月,國民黨左派在重慶成立「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簡稱「民聯」)。1946年4月,國民黨左派在廣州成立「中國民主促進會」,後更名為「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簡稱「民促」)。
1948年1月1日,民聯、民促等國民黨左派人士在香港聯合建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民聯和民促繼續存在。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1月,民聯、民促併入民革,宣告結束。
1949年後,民革與前文所述的農工黨一同留在大陸,成為除執政黨中國共產黨以外的參政黨,李濟深、何香凝、章伯鈞等許多領導人擔任國家、政府、政協的重要職務,和目前在台灣的中國國民黨並無主從關係。
(圖:何香凝和李濟深等人的合影)
解放戰爭後期:蔣桂對立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 國民黨敗退台灣
1948年,經過3年激戰,國民黨在軍事上已處於劣勢,國民黨內桂系代表人物李宗仁、白崇禧趁機借美國之力向蔣介石施壓,要求其下野。11月間,美駐華大使司徒雷登明確提議蔣介石交權,由李宗仁代理總統。12月底,李宗仁向中共提出五項「和平主張」,其中第一條便是「蔣總統下野」。白崇禧則在武漢散播言論:「蔣氏如再堅持不下野,白崇禧部隊將退出武漢,讓開長江一線給中共。」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被迫宣布第三次下野,李宗仁代理總統。
蔣桂圖窮匕見3個月後,國民黨政府所在的南京便被解放軍佔領,不到1年又丟掉整個華南,國民黨最終敗退台灣,勢力所及只餘一省。蔣、李、白三人也命運各異:蔣介石撤往台灣,繼續執政直至老死;李宗仁終身不敢踏上台灣島一步;白崇禧未聽李宗仁勸阻,橫死台北,至今死因成謎。
(圖:蔣介石與桂系人物李宗仁、白崇禧的合影)
1993年:新黨獨立打破國民黨、民進黨兩黨分庭抗禮局面
1988年,蔣經國逝世,蔣介石家族淡出台灣政壇,李登輝主政,在黨內排斥異己,推行「本土化」路線,引起黨內激烈鬥爭。1989年,立法院內的國民黨少壯派立委以「新國民黨」為名成立問政團體「新國民黨連線」,訴求黨務改革,挑戰李登輝等「主流派」,卻連遭打擊。
1993年2月,郝伯村「內閣」下台,標誌著「非主流派」已排除出國民黨權力核心,「主流派」更放話:「以後沒有新連線的位置,對黨不滿意就離開」,「新國民黨連線」遂決定另組新黨,與國民黨分道揚鑣,打破了台灣島內國民黨、民進黨兩黨分庭抗禮的局面,形成「鼎足三分」之勢。
(圖:1989年,李登輝在郝伯村陪同下巡視金門)
1996年:台灣第一次「總統」公投國民黨多名大佬出走 實力大減
1996年3月,台灣舉行第一次「總統」公民直接選舉,國民黨內的親蔣派欲借公投機會,對抗逐漸暴露出「台獨」野心的李登輝,共分出「李(登輝)連(戰)配」、「 林(洋港)郝(柏村)配」、「陳(履安)王(清峰)配」三組人馬參選,選舉結果為「李連配」勝出。
國民黨雖然在選舉後繼續掌握政權,李登輝也藉此徹底擊敗黨內其它派別,但林洋港、郝柏村、陳履安等重量級人物的「出走」加速了國民黨的分裂,大大削弱了國民黨的實力,為2000年「大選」敗選埋下了伏筆。
(圖:1996年,李連配勝出)
2000年:台灣第二次「總統」公投宋楚瑜受壓脫黨 國民黨一分為四淪為在野黨
2000年「總統」選舉,李登輝支持連戰參選,刻意打壓國民黨內的政治明星宋楚瑜,甚至利用「興票案」打擊宋楚瑜的清廉形象,並動用行政資源針對宋進行個人調查,結果讓民進黨坐收漁利。陳水扁最終以39.3%的得票率獲勝,以無黨籍身份參選的宋楚瑜得票率為36.8%,而國民黨的連戰得票率則為23.1%。
敗選後,宋楚瑜成立親民黨,一些本土派出走則成立台聯黨,加上之前分裂出走的新黨,國民黨自此一分為四,勢力衰微。以至於在2004年「大選」中,雖然連戰、宋楚瑜一棄前嫌合作參選,仍舊不敵民進黨陳水扁與呂秀蓮的組合。
(圖:連戰和宋楚瑜)
推薦閱讀:
※美中兩國民眾為何如此相互不了解
※德國民眾和社會精英怎麼評價中國
※瑪雅人稱新紀元如新年開始 長老吁中國民眾莫恐慌
※蔡鍔:為國民爭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