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五:三次沒考上大學的人(其父母瞧不起老人)

王元五:三次沒考上大學的人(其父母瞧不起老人)

聽了王元五老師的講課,一位中老年人心裡十分內疚。他跟王老師講了這麼一個三次沒有考上大學的年輕人的故事。

這個中老年人出生於解放初期,家裡有祖父、父母、兄弟。祖父是個聾啞殘疾人,但他母親很瞧不起這個老人,特別是在六十年代初饑荒年代,經常吃不飽飯,餓肚子。做母親的為了孩子有時背著老人另外做飯吃,因而在這孩子心中造成了對祖父不恭敬的心理。

其實,這個聾啞祖父是十分關心自己的小孫子的,處處愛護著小孫子。但是由於母親的錯愛,在孩子心中也造成了對祖父的不恭敬。一次由於餓肚子,爺孫倆為爭一碗飯吃,不到十歲的小孫子竟然拿起飯碗把爺爺的額頭砸了一個口子,當時孫子內心十分愧疚,怕媽媽吵,忙找來消炎粉給爺爺把傷口貼起來。但是由於他不知道懺悔,母親也沒有及時教育他引導他,小孫子知錯並沒有及時向爺爺賠禮認錯。錯過了及時教育改過的機會。

自此,小孫子經常頭痛,讀書成績也只是一般。後來二十多歲參加工作後,大腦還是經常發痛,不知看了多少醫生,吃了多少葯都無效果。後來發展到睡不好覺,一動腦就頭痛,幾乎每天都要吃一片去痛片。

他個人認為是用腦過度,造成的腦神經衰弱。

文化大革命後,國家恢復高考,單位為了培養年輕人,竟連續三年推薦他參加高考,結果每次臨考時,他的頭都痛的受不了,一次、二次、三次都沒有考上。

這個年輕人直到他的祖父去世,他的頭才沒痛了。

到中年以後,他入了善門,特別是了解到大善人傳授的祖傳秘籍《家庭倫理道德》後,才明白了做人之本位,做人之道。因此,發心做善事,痛心懺悔自己過去所造諸惡業,工作不僅順利,而且百病全消。不僅自己的一身病全消了,全家人也幾乎很少生病,十多年從未上過醫院。自己的兒子不僅讀完了大學,也很有了出息,而且已勝過了他的爸爸好幾倍。

此事深刻教育了這位中老年人,做人千萬別忘了根本,忘了祖先。一切當從「孝」開始,一切當從「德」開始,明白做人之道,培植功德,開人智慧,何愁家業不興呢。

所以說大善人王鳳儀先生創立的《家庭倫理道德》學說,是一個拯救萬古,拯救人根的學說。

所以我們希望年輕的未來的父母親和已做父母的人,要做好這方面的思想準備和工作,要為人類留下好的人根而努力,不要稀里糊塗地隨便生一個帶來的是痛苦和傷害的孩子。

那麼我們今天聽了這一課或看了這本書後,回去的時候要好好地想一想,有人說我們都成家了,有了孩子了,或者老了,確實是如此。我們孩子都大了,但是我們的孩子將來他也會有孩子,我們要用我們的經歷教訓告訴他們,必須補上這一課。

我們的中國的傳統文化、老善人的《家庭倫理道德》與現在的教子的新的觀點、新的胎教方法、新的育兒方法緊密結合起來去告訴他們,如何生一個好孩子,培養一個好孩子,為人類和社會留下好的人根。

所以聽了看了這個《愛心家庭》講座也不晚,聽到看到總比沒有聽到看到好,可以為別人做一些幫助,都是有意義的事情。

——摘自《王元五老師愛心家庭講座》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322/10/3479501_103436988.shtml

推薦閱讀:

知識分子曾經敢於對蔣介石說:「大學不是衙門!」|民國歷史 - 啟蒙歷史網 - Powere...
清華大學金融系-關於我們-學科聚焦
楊玏在國外求學的經歷?
香港特首林太親說家教經(視頻 全文),兩個兒子都上劍橋大學
伯父勤懇供他上大學,每月給伯父四千,回家一趟,決定分文不給

TAG:大學 | 父母 | 上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