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歲詞作者講述《烏蘇里船歌》的故事

深入生活千般苦 創作成果分外甜

( 2017-08-28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成風化人

     白瀛、方沁茗  1962年,年輕的詞作者胡小石深入生活,創作了反映赫哲族人過上幸福生活的《烏蘇里船歌》。這首傳唱了半個多世紀的歌曲,是如何誕生的,又是如何「走紅」的?三位主創中唯一健在的詞作者胡小石,為記者講述了《烏蘇里船歌》的故事。「來了就捨不得走」  胡小石說,《烏蘇里船歌》的誕生,是偶然中的必然。  1961年,哈爾濱舉辦首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但演出的多是成熟作品,大家都希望第二屆時能有一些本地原創作品。當時22歲的胡小石一路輾轉,搭著老鄉的牛車、馬車,來到了邊疆的烏蘇里江地區。從那時起,胡小石便與赫哲族結下了不解之緣。  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境內的赫哲族僅有300多人。  「1962年,從一個人口很少的民族成了國家56個民族主人公之一,這個民族的新舊社會對比很強烈。」胡小石說,「這種幸福感是很明顯的,所以來了以後我就捨不得走,這正是我要尋找的題材。」  赫哲族主要分布於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交匯構成的三江平原和完達山余脈。胡小石跑遍了當時的三個赫哲族聚居地——街津口、八岔、四排。把赫哲人的心聲和幸福感集中在歌曲里  「烏蘇里江來長又長,藍藍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開千張網,船兒滿江魚滿艙……」悠揚的《烏蘇里船歌》,展現了赫哲族作為漁獵民族的生活方式。  在四排鄉,胡小石和赫哲族漁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不僅一起住在「網灘」(捕魚時江邊的臨時居所)的窩棚里,還一起到江里捕魚。  「漁汛來時,船隊就要隨時出發。每個船頭都點個燈籠,成排成隊的漁火,很壯觀。」胡小石說,「沒有『生活』就無法寫出鮮活的、有生命力的、貼近大眾心靈的好歌。」  魚是赫哲族的主食,漁民們在網灘上把魚用醋一煞,就是赫哲族的名菜「剎生魚」。  「當時沒什麼別的可吃,就把魚當飯吃,一天吃一洗臉盆,我這個城市青年的胃都受不了。」胡小石說,但赫哲族老鄉非常熱情,吃著魚喝著酒,唱一段跳一段,「二兩燒酒下去什麼都跟你說,只要認為是朋友了,心都能掏給你。我到現在跟他們還有緊密的聯繫。」  當時,汪雲才為創作話劇《赫哲人的婚禮》的配樂,已先到赫哲族地區採風,積累了大量音樂素材,而郭頌已是小有名氣的歌手,三人同在哈爾濱歌舞劇院工作,於是決定共同創作,而胡小石的歌詞,是第一道工序。  「在四排鄉附近,藍色的烏蘇里江和白雲飄飄的大頂子山,構成了一幅完整的畫面,我把赫哲人的心聲和幸福感集中在這畫面里,寫就了《烏蘇里船歌》。」胡小石說。一首歌唱響一個民族  歌曲還沒發布,郭頌就接到任務訪日演出。在日本,經多次非正式場合的試唱,郭頌有了自信。回國取道香港,郭頌第一次在舞台上演唱《烏蘇里船歌》,並錄製了這首歌的第一張唱片。  回到北京,在和郭蘭英、胡松華的民族唱法歌唱家聯合獨唱音樂會上,郭頌終於在內地推出這首歌。這場音樂會,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了音,並將這首歌選作「每周一歌」,一時間傳遍大江南北。  當時,胡小石正跟《白毛女》的作曲之一張魯在小興安嶺深入生活。「住的招待所房間前面有個小喇叭,每天早上聽這首歌,感覺很熟悉,才知道我們新寫的《烏蘇里船歌》已經一炮打響。」  1980年,《烏蘇里船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亞太地區音樂教材,這首中國民族音樂由此走向了世界。「通過這首歌,人們知道了中國還有一個赫哲族,而且還有一首挺好聽的歌。」胡小石說。  如今,《烏蘇里船歌》已經55歲,此次胡小石帶著中國音樂文學學會的十餘位詞曲作家,再次來到饒河,醞釀創作「烏蘇里江主題套曲」。  宋小明、宋青松等中青年詞作家表示,現在的物質條件比55年前好了太多,但要創作出能傳遞當代精神的優秀作品,就更需要深入生活,將真實的情感化入作品,把上一輩的優秀傳統延續下去。  77歲的胡小石說,他現在仍然享受著創作的樂趣,「一方面有賴過去的生活積澱,一方面也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見識,力爭保持年輕的藝術之心。只有深入生活吃盡千般苦,創作的成果才會分外香甜。」
推薦閱讀:

轉載;歷史再現???作者;祖國(下)
《盲派命理鉤玄》(1)作者:不如授人以漁
樂府《蜀道難》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六合的實際應用 作者:漢唐盛世
六爻預測疑難問題初論 作者:唐玉龍

TAG:故事 | 十七歲 |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