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蜜林】緯書的宇宙圖式與古代的宇宙論傳統

馮友蘭先生曾說:「蓋中國早期之哲學家,皆多較注意於人事,故中國哲學中之宇宙論亦至漢初始有較完整之規模,如《易傳》及《淮南鴻烈》中所說是也。」1其實至少在戰國時候,宇宙問題就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莊子》外雜篇、《呂氏春秋》、《管子》等書中對於宇宙問題皆有論述,就連當時的大詩人屈原對此也抱有濃厚的興趣,「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誰能極之?馮翼惟象,何以識之?」2地下文獻的出土更加證明了我們的看法,從馬王堆帛書《黃帝四經》到郭店竹簡《太一生水》,再到楚竹書《恆先》,無不閃爍著先哲在宇宙探討上的智慧。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漢代,《淮南子》、揚雄、緯書中的宇宙論都是這種風氣影響下的產物。漢代的宇宙論學說雖然受到先秦思想的影響,但同時也有其獨特的創造。湯用彤先生曾指出,玄學與漢學差別很大。簡言之玄學蓋為本體論而漢學則為宇宙論或宇宙構成論。3同漢代其它宇宙論學說一樣,緯書中宇宙論思想也是一種宇宙構成論或宇宙生成論。4它以《易傳》中的宇宙論思想為基本構架,然後吸取了道家「有生於無」的思想,從而形成了一套比較獨特的宇宙論學說。一緯書中的宇宙論繼承了先秦道家和《易傳》中的宇宙生成思想,從而體現出一種《易》、道融合的特徵。《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四十章)又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易傳·繫辭上》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傳》本來是講筮法過程的,但後來人們從中引申出一套宇宙生成的理論。緯書中的宇宙論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的,《易緯·乾鑿度》卷上說:易始於太極,太極分而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秋冬夏之節,故生四時;四時各有陰陽剛柔之分,故生八卦;八卦成列,天地之道立,雷風水火山澤之象定矣。……八卦之氣終,則四正四維之分明,生長收藏之道備,陰陽之體定,神明之德通,而萬物各以其類成矣,皆易之所包也。至矣哉,易之德也。不難看出,《易緯》顯然發揮了《易傳》的思想。《易傳》所講的僅是筮法形成的過程,而《易緯》已經把它發展為宇宙生成理論。它把「易」或「太極」看作宇宙萬物的本體,然後生出天地、四時、八卦、萬物,這顯然把《易傳》中「易有太極」看作本體。「易有太極」中的「易」本來是指《周易》,而《易緯》卻把它當作宇宙萬物的本體。《易緯》接下來對宇宙生成過程作了更為詳細的論述:昔者聖人因陰陽,定消息,立乾坤,以統天地也。夫有形生於無形,乾坤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成而未相離。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無形畔,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九者,氣變之究也,乃復變而為一。一者,形變之始。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物有始,有壯,有究,故三畫而成乾。乾坤相併俱生,物有陰陽,因而重之,故六畫而成卦。(同上)這是緯書對宇宙生成最為典型的描述。我們不難看出其繼承和發揮了《易傳》中的宇宙論思想。其一方面講八卦形成過程,但宇宙論成分已成為它的主要內容。它以《易傳》為基本構架,融合了道家思想,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宇宙論思想。《易緯》認為宇宙萬物是從「無形」中產生出來的。「無形」就是「未見氣」的「太易」,所以宇宙生成始於「太易」。鄭玄注曰:「以其寂然無物,故名之為太易。」「太易」是「未見氣」的階段,所以說其是「寂然無物」、「無形」,這顯然受到老子「有生於無」思想的影響。第二個階段是「太初」,這是「氣之始」的階段。鄭玄注曰:「元氣之所本始,太易既自寂然無物矣,焉能生成此太初哉,則太初者,亦忽然而自生。」鄭玄所說未必符合緯書原意,他把「太易」當作純粹的「無」,因此認為「太初」是「忽然而自生」。但這種思想對魏晉玄學中裴頠、郭象「自生」理論有著重要的影響。宇宙形成的第三個階段是「太始」,這是事物形狀形成的階段。然後就進入了「太素」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事物的性質開始形成。接下來便是「渾淪」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氣、形、質相聚而未相離,此即是「易」的階段。因為「渾淪」是「萬物相渾成而未相離」,所以其說「易」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的,這顯然吸收了老子的思想。《老子》十四章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不過在老子那裡是用來形容「道」的,而《易緯》卻用它來形容「易」。然後「易」又生出一、七、九,九然後又變成一,一又生出天地、八卦。「易」變為一、七、九,但「九」為什麼又復變為「一」呢?鄭玄在《乾鑿度》卷下注曰:「易,太易也,太易變而為一,謂變為太初也。一變而為七,謂變為太始也。七變而為九,謂變為太素也。乃復變為一,一變誤耳,當為二。二變而為六,六變而為八,則與上七、九意相協。」鄭玄所說似有道理,然其在《乾鑿度》卷上注說:「此一,則元氣形見而未分者。夫陽氣內動,周流終始,然後化生一之形氣也。」可見鄭玄前後思想有所變化。不過「九」在這裡究竟應變為「一」,還是變為「二」似乎並不重要。因為二者最終都是說明乾、坤二卦如何形成的。鄭玄把易、一、七、九同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一一對應起來。不過二者是否存在對應關係,尚值討論。而且即使存在對應關係,也應該「復變為一」的「一」與「太始」相對,因為其說「一者,形變之始」,而「太始」也是「形之始也」。如果這樣的話,九應該與「太初」相對,七應與「太易」相對,這種對應顯然不太符合《易緯》原意。實際上,二者並非對應關係,而是一種前後生成關係。其圖式如下:太易→太初→太始→太素→渾淪(易)→一→七→九→天、地→八卦。可見在「易」的前面還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個階段,而最初的根源是「太易」。所以不能象鄭玄那樣把「易」等同於「太易」。另外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太初、太始、太素等詞皆出於道家。5「太初」最早見於《莊子》,《莊子·天地》說:「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列禦寇》也說:「太一形虛,若是者,迷惑於宇宙,形累不知太初。」《淮南子·詮言訓》說:「稽古太初,人生於無,形於有。」不過《莊子》、《淮南子》中的「太初」都是在時間意義上講的。而《易緯》卻把它當作宇宙演化的一個階段。「太始」一詞未見於先秦文獻。而《淮南子·天文訓》說:「天墜未形,馮馮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王引之曰:「書傳無言天地未形名曰太昭者,馮翼、洞灟亦非昭明之貌。太昭當作太始,字之誤也」,6然王氏之說,實屬推測,難以令人信服。不過《老子》曾說:「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五十二章)《莊子》也說:「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齊物論》)「太始」之說可能受此影響。「太素」一詞則出於《淮南子》,「偃其聰明而抱其太素」(《俶真訓》),「明白太素,無為復朴。」(《精神訓》)《淮南子》受到《老子》「見素抱樸」思想的影響,然後其又對《易緯》產生了影響。這種詞語上的影響僅是表面的,內容上的影響才具有根本性的意義。我們知道,先秦儒家是很少關注宇宙生成問題的,到了《易傳》儒家才構建了自己的宇宙論系統。而《易傳》的宇宙論還是在《周易》筮法的基礎上引申出來的。而道家從老子開始就有比較完整的宇宙論系統。老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根源,萬物皆從「道」生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四十章)又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這就是說萬物是從「無」生出來的,而「道」即是這個「無」。這個「無」並非什麼也沒有,「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莊子》也認為宇宙是從「無」開始的,其說: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無間謂之命;留動而生物,物成生理謂之形;形體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天地》)我們仔細分析一下,不難看出,《易緯》中的宇宙論與其何等相似。《莊子》認為,宇宙萬物是從「無」生出來的,「泰初有『無』,『無』有無名。」此即《易緯》中的「太易」階段;然後「無」進行分化,生出有形的「物」,此即「太始」階段;然後生出「性」,此即「太素」階段。我們在《莊子》中還能看到類似的論述,如《至樂》說:「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知北游》說:「夫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精神生於道,形本生於精,而萬物以形相生。」《庚桑楚》也說:「天門者,無有也。萬物出乎無有,有不能以有為有,必出乎無有。」這些都認為有形是從無形中產生出來的,無形即道,然後生出精或氣,然後生出有形之物,再衍生出萬物。二近些年來新出土的文獻大大豐富了先秦思想研究的視野。從出土文獻中,我們也能看出當時人們對於宇宙問題的關注。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了一篇被人命名為《太一生水》的文章,它不見於任何傳世文獻,因此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太一生水》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它的宇宙論思想,其說: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太一,是以成地。天地□□□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復相輔也,是以成陰陽。陰陽復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復相輔也,是以成凔熱。凔熱復相輔也,是以成濕燥。濕燥復相輔也,成歲而止。故歲者,濕燥之所生也。濕燥者,凔熱之所生也。凔熱者,四時者,陰陽之所生。陰陽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7此段文字雖有缺文,但不礙大意。雖然學者對於此段文字還有很多爭論,但宇宙論的觀點為多數學者所接受。這種宇宙論是從太一開始的,然後生出水,然後生出天地、神明、陰陽、四時、凔熱、濕燥等等,最後以歲結束。雖然過程比較繁瑣,但基本上同《易傳》一樣,是一種「一分為二」的宇宙生成理論。其中太一生天地、陰陽、四時的環節尤當引起我們注意,因為這些環節為多數宇宙論所有,尤其在漢代的宇宙論思想中更為明顯。緯書中的宇宙論雖然與此有所不同。但在「一」生天地,然後生乾坤(陰陽)上,二者是比較相似的。「太一」生出宇宙萬物在當時是比較流行的看法,如《呂氏春秋·大樂》說:「太一出兩儀,兩儀出陰陽。……萬物所出,造於太一,化於陰陽。」《禮記·禮運》說:「夫禮必本於太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上海博物館所藏的戰國楚竹書中也有一篇關於宇宙論的文獻,其被整理者命名為《恆先》。其說:恆先無有,質、靜、虛。質、大質,靜、大靜,虛、大虛。自厭不自忍,或作。有或焉有氣,有氣焉有有,有有焉有始,有始焉有往者。未有天地,未有作行,出生虛靜,為一若寂,夢夢靜同,而未或明,未或滋生。氣是自生,恆莫生氣。氣是自生自作。恆氣之生,不獨有與也。或,恆焉,生或者同焉。昏昏不寧,求其所生。翼生翼,畏生畏,愇生悲,悲生愇,哀生哀,求欲自復,復生之生行,濁氣生地,清氣生天。氣信神哉,云云相生。……有出於或,性出於有,音出於性,言出於音,名出於言,事出於名。8據研究者研究,《恆先》大約是戰國中晚期的著作。9我們不難看出,《恆先》是一篇道家色彩很濃的文章,而且其討論的也是關於宇宙生成的主題。它認為宇宙最初的根源是「恆先」。那時候什麼也沒有,「質、虛、靜」都是來形容「恆先」的。「恆先」在宇宙萬物之先,虛而不有,靜而不動。「未有天地,未有作行。」但慢慢的產生出「或」,「或」即「域」10,也就相當於《淮南子》中的「宇宙」。然後生出氣、有、始等,然後就有了天、地。其還說「或」生出有,然後有生出性,然後生出音、言、名、事等等。這種宇宙生成論在漢代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到了漢代,宇宙論成了思想家思想中最為重要的內容,而且都呈現出一種宇宙生成的理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淮南子》。《天文訓》說:天墜未形,馮馮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道始於虛霩,虛霩生宇宙,宇宙生氣。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清妙之合專易,重濁之凝竭難,故天先成而地後定。天地之襲精為陰陽,陰陽之專精為四時,四時之散精為萬物。「太昭」是無形的,是宇宙的最初開始的狀態。「太昭」即是「虛霩」,所以「道始於虛霩」。由虛霩然後生出時間、空間,然後生出氣、天地、陰陽、四時、萬物等。這是明顯的宇宙生成論思想,其可能受到楚竹書《恆先》的影響。《淮南子》也認為宇宙是從「無形」中產生出來的,《精神訓》說:古未有天地之時,惟像無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閔,澒濛鴻洞,莫知其門。有二神混生,經天營地,孔乎莫知其所終極,滔乎莫知其所止息,於是乃別為陰陽,離為八極,剛柔相成,萬物乃形,煩氣為蟲,精氣為人。是故精神,天之有也;而骨骸者,地之有也。這同前面所講的思想一樣,也認為宇宙的最初開端是窈冥無形的,然後生出陰陽、八極、萬物。這個「無形」就是「道」,它是宇宙萬物的根源,有形的萬物是從無形的「一」中產生出來的。「所謂無形者,一之謂也。……是故視之不見其形,聽之不聞其聲,循之不得其身,無形而有形生焉,無聲而五音鳴焉,無味而五味形焉,無色而五色成焉。是故有生於無,實出於虛。」(《原道訓》)這種「有生於無」的思想源於老子,在當時有著廣泛的影響。1973年出土的湖南馬王堆帛書《黃帝四經》中也有這樣的思想。《經法·道法》說:「虛無形,其寂冥冥,萬物之所從生。」《道原》說:「恆無之初,洞同太虛。虛同為一,恆一而止。濕濕夢夢,未有明晦。」通過上面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緯書中的宇宙論是當時思想發展的結果。三緯書以《易傳》的宇宙論為基本構架,然後吸取了道家思想,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宇宙論思想。其認為「有形生於無形」,這是典型的道家思想。除了上面所講的內容外,緯書在其它地方對於宇宙生成還有很多論述:太易始著,太極成,太極成,乾坤行。……太易變,教民不倦。太初而後有太始,太始而後有太素。有形始於弗形,有法始於弗法。(《易緯·乾坤鑿度》卷上)易起無,從無入有,有理若形,形及於變而象,象而後數。(同上)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兆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陽倡陰和,男行女隨也。(《易緯·是類謀》)易始於一,分於二,通於三,□於四,盛於五,終於上。(《易緯·乾鑿度》卷上)天地開闢,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天體始於北極之野,地形起於崑崙之墟。(《春秋·命歷序》)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既分,其氣混沌。清濁既分,伏者為天,偃者為地。(《河圖·括地象》)這些都說明宇宙萬物是從「無形」中化生出來的。那麼這種「無形」是什麼呢?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理」,「易起無,從無入有,有理若形」;一種可能是「氣」,「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既分,其氣混沌。」鄭玄在「太易始著,太極成,太極成,乾坤行」注中說:「太易,無也。太極,有也。太易從無入有,聖人知太易有理未形,故曰太易。」可見鄭玄認為,太易是無形之理,而太極是有形之氣。而認為「無」是「氣」的地方,緯書中則有明顯的論述。「元氣無形,洶洶蒙蒙。偃者為地,伏者為天也。」(《河圖·括地象》)不過緯書中還有一種說法:太極具理氣之原。兩儀交媾,而生四象;陰陽位別,而定天地。其氣清者,乃上浮為天;其質濁者,乃下凝為地。(《洛書·靈准聽》)這種看法認為太極是理氣的混合狀態,然後生出兩儀、四象。這是對《易傳》「易有太極」思想的發揮,但《易傳》並未指出「太極」即「理氣」。我們還可以看出,宋明理學的理氣二元論思想在漢代就已經存在了。不過我們可以看到,太極在緯書中並不是最終的本源,因為在它前面還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等幾個階段。《易緯·鉤命決》說:天地未分之前,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有太極,為五運。氣象未形,謂之太易;元氣始萌,謂之太初;氣形之端,謂之太始;形變有質,謂之太素;質形已具,謂之太極。轉變五氣,故稱五運。言氣形質具而未離,皆太易之名,有五種也,爾時空虛,未有人物也。天地未分之前,謂之一氣。於中則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為五運也。即運數,謂時改易,初取易義也;元氣始萌,謂之太初;氣形之端,謂之太始;形變有質,謂之太素;質形已具,謂之太極。轉變五氣,故稱五運。皆是天道未分也。11此兩段話意思相似,應屬同一段話的不同轉述。此亦見於《孝經·鉤命決》,然所存材料沒有上面所引完備,僅至「故稱五運」。然李賢所注「七緯」中《鉤命決》不見於《易緯》,而見於《孝經緯》。《白虎通》、《後漢書》等書也皆雲《孝經·鉤命決》。查中村璋八所輯材料分別出於《三論玄義檢幽集》和《華嚴演義鈔纂釋》,二書未知作於何時。不過應在《白虎通》之後,所以二書所引可能有誤。不過這些篇名上的不同,並不影響我們對於思想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此段思想與《易緯·乾鑿度》一致,不過論述的更為詳細。其認為天地未分之前,經歷了五個階段。它把這五個階段稱作「五運」,即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前四個階段與《乾鑿度》的說法一致,第五個階段,其稱作「太極」。「太極」即是《乾鑿度》中所說的「渾淪」。「太易」是「氣象未形」的階段。第二段引文顯然有所舛亂,「運數,謂時改易,初取易義也」在「太初」之前,所以應該是解釋「太易」的,「謂時改易」應是「謂之太易」的誤寫,其餘未詳何義。《孝經·鉤命決》作「形象未分,謂之太易」,雖然意思與此相同,但沒有「氣象未形」的說法清楚。因為《乾鑿度》說「太易者,未見氣也。」由此可見,「有形生於無形」中的「無形」並非指「虛無」,而是一種無形之「氣」。「天地未分之前,謂之一氣」,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等皆是「一氣」變化的不同形態,所以其又稱它們為「五氣」。結合我們前面的分析,緯書中的宇宙生成論可以用以下圖式表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渾淪、易)→一→七→九→天、地→四象→八卦可見,「太極」在緯書中並不是最終的根源,其前面還有「太易」等諸多階段。我們通過分析,還可以知道「太極」即是「渾淪」、「易」。前面說「渾淪」是氣、形、質未相離的階段,而「太極」的特徵也是「質形已具」。張惠言在「渾淪」下說:「此易所謂太極也。」12所以二者應屬同一階段。但籠統的講,這種氣、形、質未相離的階段,都可稱作「太易」。所以它說:「言氣形質具而未離,皆太易之名,有五種也。」又說:「太易始著,太極成。」(《易緯·乾坤鑿度》)不過有時緯書對於「易」和「太易」並不能完全區分清楚。從概念講,「太易」也應在「易」之前,就如「太一」在「一」之前一樣。但在更多情況下,緯書是把「易」作為宇宙萬物本源的:易者,以言其德也,通情無門,藏神無內也。光明四通,俲易立節。天地爛明,日月星辰布設,八卦錯序,律歷調列,五緯順軌。四時和,粟孳結。四瀆通情,優遊信潔。根著浮流,氣更相實。虛無感動,清凈炤哲,移物致耀,至誠專密,不煩不擾,淡泊不失,此其易也。(《易緯·乾鑿度》)易始於太極,太極分而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秋冬夏之節,故生四時。四時各有陰陽剛柔之分,故生八卦。(同上)易起無,從無入有,有理若形,形及於變而象,象而後數。(《易緯·乾坤鑿度》)這把「易」作為宇宙萬物的根源,宇宙萬物皆要以「易」為基礎,此義本於《繫辭》「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我們可以看到,緯書在這裡顯然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此「易」有似於老子的「道」,有本體上的意義。這裡沒有把「太易」當作最終的本源。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方面可能因為緯書本身的邏輯並不清楚;另一方面可能是「易」為「太易」的省稱。第一種情況可能性比較大,因為緯書並非一人所作,出現邏輯混亂也在所難免。不過從邏輯上講,「太易」應為最初的本源,然後在此基礎上再生出太初、太始、太素、太極、天地、四象、八卦、萬物等。緯書的這種宇宙生成論是當時比較普遍的宇宙圖式。除了上面所講的《淮南子》之外,還有很多類似的思想,如《文子·九守》說:天地未形,窈窈冥冥,渾而為一,寂然清澄。重濁為地,精微為天,離而為四時,分而為陰陽。精氣為人,粗氣為蟲。剛柔相成,萬物乃生。揚雄說:玄者,幽摛萬類而不見形者也。資陶虛無而生乎,規神明而定摹,通同古今以開類,摛措陰陽而發氣。一判一合,天地備矣。(《太玄·玄摛》)嚴遵說:道德變化,陶冶元首,稟授性命乎太虛之域、玄冥之中,而萬物混沌始焉。神明(交),清濁分,太和行乎蕩蕩之野、纖妙之中,而萬物生焉。(《老子指歸·不出戶章》)班固說:太極之原,兩儀始分,煙煙熅熅,有沈而奧,有浮而清,沈浮交錯,庶類混成,肇命人主,五德初始,同乎草昧,玄混之中。(《後漢書·班固傳》)張衡《靈憲》說:太素之前,幽清玄靜,寂漠冥默,不可為象,厥中惟靈,厥外惟無。如是者永久焉,斯謂溟涬,蓋乃道之根也。道根既建,自無生有。太素始萌,萌而未兆,並氣同色,渾沌不分。故《道志》之言云:『有物渾成,先天地生。』其氣體固未可得而形,其遲速固未可得而紀也。如是者又永久焉,斯為庬鴻,蓋乃道之干也。道干既育,有物成體。於是元氣剖判,剛柔始分,清濁異位。天成於外,地定於內。天體於陽,故圓以動;地體於陰,故平以靜。動以行施,靜以合化,堙郁構精,時育庶類,斯謂太元,蓋乃道之實也。(《後漢書·天文志》注引)從中可以看出,漢代的宇宙生成論大多是一種「有生於無」的宇宙圖式。這種宇宙圖式源於老子,後來為各家思想所吸收,在漢代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這也是緯書宇宙論形成的思想原因。其中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張衡雖反對讖緯,但在宇宙論上卻與緯書極其相似。他把宇宙生成分成溟涬、庬鴻、太元等幾個階段。溟涬是太素之前的階段,其特徵是「幽清玄靜,寂漠冥默,不可為象」;庬鴻是「太素始萌」的階段,其特徵是有氣而未有形;太元則是元氣分化、天地形成的階段。《禮緯·斗威儀》說:「二十九萬一千八百四十歲而反,太素冥莖,蓋乃道之根也。」緯書材料不全,就此看來,張衡的思想與緯書極為相似。但這並不一定說明張衡受到緯書的影響,也可能他們有著共同的思想資源。對於緯書的這種「有形生於無形」的宇宙圖式,王夫之曾批評說:《乾鑿度》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危構四級於無形之先。哀哉!其日習於太極而不察也!……故不知其固有,則絀有以崇無;不知其同有,則獎無以治有。無不可崇,有不待治。故曰:「太極有於易以有易」,不相為離之謂也。彼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之紛紜者,虛為之名而亡實,亦何為者邪?13王夫之認為無不能離開有而存在,所以他反對緯書在太極之前構造「太易」等四個階段,認為其是「絀有以崇無」、「虛為之名而亡實」。其實,緯書所說的「無」非虛無,而是一種無形的「氣」。所以緯書的宇宙論並不是一種空無生成論,而是一種元氣生成論。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宇宙論傳統源於道家,並且與楚學有著密切關係。老子是楚國人,《太一生水》、《恆先》等也是從楚地出土的。李澤厚說:漢文化就是楚文化,楚漢不可分。儘管在政治、經濟、法律等制度方面,「漢承秦制」,劉漢王朝基本上是承襲了秦代體制。但在意識形態的某些方面,又特別是在文學藝術領域,漢卻依然保持了南楚故地的鄉土本色。……楚漢文化(至少在文藝方面)一脈相承,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其明顯的繼承性和連續性,而不同於先秦北國。14李澤厚的說法或許有些誇大,但漢代的宇宙論思想受到楚文化的影響則是無疑問的。緯書的宇宙生成論對後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這一點在道教的宇宙論思想上體現的尤為明顯。但緯書最終又認為,這種「元氣」並非自己分化出萬物,而是聖人鑿破虛無,以生萬物。《易緯·乾坤鑿度》卷上說:是上聖鑿破虛無,斷氣為二,緣物成三。聖人鑿開虛無,畎流大道,萬匯滋溢,陰陽成數。「上聖鑿破虛無」是指聖人鑿破混沌之氣。「斷氣為二」是說「混沌」分為陰陽二氣。「緣物成三」是說陰陽又分為雌、雄、魂三氣。《詩緯·推度災》說:「陽本為雄,陰本為雌,物本為魂,雄生八月仲節,號曰太初,行三節。」又說:「雄雌俱行三節,而雄合物魂,號曰太素。三氣未分別,號曰混淪。」然後在此基礎上又產生出萬物。這樣緯書的宇宙論便由元氣論走向了神創論。
推薦閱讀:

《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圖式》新標準簡介公布
周俊論藝(3.下)寫意水墨畫的圖式處理
金局癸丑墓向黃泉圖式
柏拉圖式的愛情
兵器譜|皇帝御用的弓箭長啥樣?清朝《皇朝禮器圖式》禮用櫜鞬鑒賞

TAG:宇宙 | 傳統 | 古代 | 圖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