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廉政對聯擷英
古代廉政對聯擷英舊時官府的不少對聯涉及反腐倡廉,其中雖有自我標榜之嫌,且有歷史的、階級的局限性,但也不乏真知灼見。原杭州府署有這樣一副對聯:為政戒貪,貪利貪,貪名亦貪,勿騖聲華忘政事;養廉惟儉,儉己儉,儉人非儉,還從寬大保廉隅。這副對聯鮮明地提出了「戒貪、養廉」的口號。我國目前惟一保存完好的縣衙——內鄉縣衙的三堂有一副倡廉對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此聯告誡官員要擺正位置,不計較個人得失榮辱,負起責任來。明朝河南寧陵人呂坤在山西做官時,曾贈與各州縣、驛站兩副對聯,給各州縣的對聯是:憫其飢,念其寒,誰不可憐子女?肯推毫髮與蒼生,不枉為民父母;受若值,怠若事,誰能放過仆童?況糜膏脂無治狀,也應念及兒孫。告誡各州府縣官為老百姓多做實事、好事。給各驛站的對聯是:痛蒼赤食草飯沙,安忍吸民膏以縱口腹?睹閭閻賣妻鬻子,豈容窮物力而擁車徒!老百姓一日三餐尚無保障,官員們還能忍心搜刮民財以供大吃大喝嗎?在鄉親們為生計而妻離子散的時候,怎能容忍大小官吏想方設法乘坐駟馬高車?清康熙年間,山西聞喜人孫子昶到河南通許任知縣,在縣衙外書一對聯:居心似水,若受賂貪財,使一個抱屈者,神誅鬼滅;執法如山,倘通情畏勢,有一事不公者,男盜女娼。擔任知縣的孫子昶不受賄賂,不徇私情,不畏權勢,公平處事,依法辦案。這樣的清官自然會受到百姓的擁護和愛戴。愛民若子,金子銀子皆吾子也清代余雲煥所撰與義府大堂聯,通俗易懂,廣為傳誦。聯曰:不要百姓半文錢,原非異事;但問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此聯告誡官吏,不拿百姓半文錢是起碼的為官之德,並非什麼特殊的事迹,更重要的是要問一問享受著國家的俸祿做出了什麼政績,也就是說不光要廉政,還要勤政,要有功於民。與百姓有緣,才來此地;斯寸心無愧,不鄙斯民。這是清代余小霞任三防主簿時所作的對聯。余小霞不僅很會寫詩,而且很是清廉。這副表明其勤政、清廉的對聯,也深受人民喜愛,廣為流傳。同是清代清官的趙慎畛在桂林所寫對聯,更是表達了其廉潔的決心:為政不在言多,須息息從省身克己而出;當官務持大體,思事事皆民生國計所關。河南內鄉縣衙大堂楹聯更可謂擲地有聲。聯曰: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也有貪官想用民眾所喜歡的對聯粉飾自己,卻被人用妙聯反擊。從前,有一個貪贓枉法的縣官,大年三十晚,在縣衙門上貼了一副對子:一心為民,兩袖清風,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穀豐登;六欲有節,七情有度,八面兼顧,久居德范,十分廉明。橫批:福蔭百姓。結果,大年初一早晨,有人在他的紅對子上貼了白對子。白對聯寫道:十年寒窗,九載熬油,八進科聲,七品到手,六親不認;五官不正,四蹄不羈,三餐飽食,二話不說,一心撈錢。橫批:苦煞萬民。《笑林廣記》中寫了類似的一個小故事,說有一個貪官,新春佳節在衙門貼出一對聯,自我標榜清廉,聯曰:愛民若子;執法如山。百姓見了非常氣憤,一人將此聯續為:愛民若子,金子銀子皆吾子也;執法如山,錢山靠山其如山乎。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反對腐敗,提倡清廉,歷來都是令人關注的話題。舊時官府的不少對聯涉及反腐倡廉,其中雖有自我標榜之嫌,且有歷史的、階級的局限性,但也不乏真知灼見,至今讀起來仍能給人一定的啟迪。原杭州府署有這樣一副對聯:為政戒貪,貪利貪,貪名亦貪,勿騖聲華忘政事;養廉惟儉,儉己儉,儉人非儉,還從寬大保廉隅。此副對聯鮮明地提出了「戒貪、養廉」的口號。試看腐敗現象,幾乎都由「貪」字而起,「廉」則可遠離腐敗。我國目前惟一保存完好的縣衙———內鄉縣衙的三堂有一副倡廉對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此對聯告誡官員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又不計較得失榮辱,還須負起責任來。語言通俗,意義深刻。湖北江陵,清代為荊州府治所,文學家梁章鉅曾為之題寫了一副短聯:政惟求於民便,事皆可與人言。上聯道出了從政的要諦———於民便;下聯則強調政務應公開、透明,不幹見不得人的苟且之事。清末林則徐在就任兩廣總督時,曾書聯自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此對聯以生動的比喻,自策自勵。全聯精練而深刻,確是錚錚之言。明代河南寧陵人呂坤在山西做官時,專門贈與各州縣、各驛站兩副對聯,給各州縣的對聯是:憫其飢,念其寒,誰不可憐子女?肯推毫髮與蒼生,不枉為民父母;受若值,怠若事,誰能放過仆童?況糜膏脂無治狀,也應念及兒孫。告誡各州府縣官為老百姓多做實事、好事。給各驛站的對聯是:痛蒼赤食草飯沙,安忍吸民膏以縱口腹?睹閭閻賣妻鬻子,豈容窮物力而擁車徒!此對聯道出老百姓一日三餐尚無保障,你還能忍心搜刮民財以供大吃大喝嗎?在鄉親們為生計而妻離子散的時候,怎能容忍大小官吏想方設法乘坐駟馬高車?清代康熙年間,山西聞喜人孫子昶到河南通許任知縣,在縣衙外書一對聯:居心似水,若受賂貪財,使一個抱屈者,神誅鬼滅;執法如山,倘通情畏勢,有一事不公者,男盜女娼。孫子昶任知縣雄心勃勃,信誓旦旦:不受賄賂,不徇私情,不畏權勢,公平處事,依法辦案。這樣的清官一定會受到百姓的擁護和愛戴。先秦其他經集子書中的廉政名言「驕淫矜侉,將由惡終。」(《尚書·畢命》)「不恆其德,無所容也。」(《易經·咸傳》)「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政矣。」(《禮記·哀公問》)「處其位而不履其事,則亂也。」(《禮記·表記》)「見利不忘其義,見死不更其守。」(《禮記·儒行》)「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多行不義,必自斃。」(《春秋·隱公元年》)「聖人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老子》)「能不勝任,官事不治;行不清白,群下荒怠;功美不有,爵祿不持;大夫之憂也。」(《莊子·漁父》)意即:為政官員才能不夠,政事辦不好;品行不廉潔,百姓便荒疏懈怠;沒有功勛實績,官位和待遇就保不住;這是當大夫所擔憂的事啊!「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墨子·兼愛》)「天子為善,天能賞之;天子為暴,天能罰之。」(《墨子·天志中》)「不黨(庇護)父兄,不偏(袒)富貴,不嬖(寵愛)顏包(女色),賢者舉而上之。」(《墨子·尚賢上》)上述諸子百家的政治立場各不相同,但他們在廉政愛民這一點上.往往是一致的,他們的廉政主張,值得從政者借鑒。 古代居官為政之要1、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則何物不正!(孔子)釋:作為領導者,是民眾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也會好起來。2、為人臣者,以富樂民為功,以貧苦民為罪。(漢.賈誼)釋:身居大臣位置的人,應該把使民眾的富裕和歡樂當作自己的責任,把民眾的貧窮和苦難當成自己的罪過。3、大者不能,小者不為,是棄國捐身之道也。(荀子)釋: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這是敗壞國家和毀滅個人的道路。4、乃知國家事,成敗固人心。(宋.王禹戎)釋:要知道國家的事情,成敗都在於人心的背向。5、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宋.范仲淹)釋:政令暢通,人民團結和睦,各種困難就都克服。6、位在十人之上者,必處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處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必處天下人之下。(清.唐甄)釋:所處的職位在十人之上的人,必須把自己放在十人之下,職位在百人之上,必須把自己放在百人之下,職位在天下人之上的人,必須把自己放在天下人之下。7、水濁無掉尾之魚,土確無葳蕤之木,政煩無逸樂之民。(北齊.劉晝)釋:水渾濁了就沒有再往回遊的魚兒,土地瘠薄了就生長不出枝葉茂盛的樹木,政令煩亂了就不會有安逸快樂的民眾。8、為上能自愛,群屬必畏鉗。(清.康熙)釋:作為上級的能自覺嚴格要求自己,他的所有部屬就必然服從他的管理,執行他的指令。9、尊賢使能,信忠納諫,所以為安也!(漢.王符)釋:尊重賢良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相信忠誠的人,聽得進別人的不同意見,這樣才能保持安定。10、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宋.王安石)釋:自古以來,領導、驅使民眾在於有信用和誠懇,要把所說的話看為比百金份量還重。11、無多事、無廢事、庶幾無事;不徇情、不矯情、乃能得情。((清.程祖洛)釋:不做多餘的事,不怡誤鬆懈該做的事,方能太平無事;不徇私情,不搞矯作虛偽的人情,才能得到真正的感情。12、吳王事事堪誤國,未必西施賽六宮。(唐.陸龜蒙)釋:吳王夫差做的每件事都足以丟棄國家,並不只因為西施勝過六宮嬪妃所造成滅亡的。13、不信而任事,則事反;不仁而御眾,則眾殃。(宋.李覯)釋:叫你不信任的人去辦你想辦的事,就會使事情辦壞;自己不仁義的人去領導群眾,群眾就會遭殃。14、得時者昌,失時者亡。(《列子.說符》)釋:能夠抓住時機、利用時機的就能昌盛;失去時機的就會衰亡。15、明主好要,暗主好詳。(荀子)釋:聰明的人愛好抓要害,簡明扼要;昏暗的人愛好詳盡羅索。16、諂諛在側,善議阻塞,則國危矣。(墨子)釋:阿諛奉承的人圍在身邊,善良的意見建議受到阻塞,這樣國家就危險了。17、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漢.王符)釋:皇上之所以聖明,是因為能夠多方面聽取意見;皇上之所以昏暗,是因為偏信個別人的說法。18、貌言華也,聖言實也,苦言葯也,甘言疾也。(漢.司馬遷)釋:華麗的語言是虛偽表面的,實在語言是高尚神聖的,能當葯治病的語言是苦澀的,使人得病的言語是奉承、甜蜜的。19、計疑無定事,事疑無成功。(三國.諸葛亮)釋:思考問題猶豫不決,懷疑這懷疑那就不能決定事;做事時疑疑惑惑就不能把事情辦成功。20、明主者務聞其過,不務聞其善。(《戰國策》)釋:明白的領導願意聽別人指出他的過錯,不願意聽別人吹捧他、講他的成績。21、怒不犯無罪之人,喜不從可戮之士。(三國.諸葛亮)釋:生氣發怒的時候也不去侵犯沒有罪過的人,高興喜歡的時候也不遷就順從那些該殺的人。22、駑馬馳,駿馬悲;駑馬肥,駿骨朽。(清.梁佩蘭)釋:騎著劣馬跑時,駿馬就會悲傷;把劣馬養肥了,就使駿馬的骨朽了。23、有功於國家,即千金之賞,通侯之印,亦不宜吝;無功於國家,雖顰笑之微、敝絝之賤,亦勿輕予。(明.張君正)釋:對於國家有功的人,就是對他們獎賞千金,封贈提拔,也不應吝惜;沒有功勞的人,對他們就是笑一笑這樣的小表示、一件破舊的褲子,也不要輕以給予。24、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責任、求賢。(宋·楊時)釋:治理政事的要害有三方面,就是要樹立志氣、積極負責任、請求賢人相助。25、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宋.呂祖謙)釋:當官的辦法有三件事要特別注意:一是清廉、二是謹慎、三是勤政。26、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宋.林逋)釋:個人不把錢財看得太重就可以凝聚人,對自己要求嚴格就能使人們信服,寬宏大量就可以得到人,能以身作則就可以率領人。27、紙上得來終非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陸遊)釋:單單從紙面上了解得到的東西總歸是淺薄的,必須知道有些事要親身參與、親臨實際。28、能探風雅無窮意,始是乾坤絕妙詞。(明.方孝儒)釋:能夠探討出《詩經》的無窮含義,才會明白風雅頌是世間的好詞。29、隻手遮天曾幾時,萬人有口終須說。(明.瞿式耜)釋:想個人一手遮天曾經幾時有長久的呢?人們都有口總會要說話的。30、亂條猶未復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能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宋.曾鞏)釋:凌亂的柳條還未完全變成青黃色,借著東風的勢就狂舞起來,把它的飛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間還有秋霜。道德當身篇【本篇導讀】孔子說:「為政以德」。「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中國歷史上形成的諸多優秀的道德思想,是經過數千年歷史和實踐驗證了的,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一條根基,也是黨風廉政建設中加強道德修養的財富。對於黨員幹部,都應當結合現代道德規範的修養,學習和借鑒中國古代優秀的道德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德,國家之基也」。德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此,一個人也是如此。欲做事,必先做人,欲齊家治國平天下,必先立德修身。道德修養是一個人的終生課題,是人生事業的基礎。從廉潔從政的角度來看,道德修養是不可或缺的。社會轉型期的反腐敗鬥爭,在著力剷除土壤,致力於體制和機制改革的同時,更應重視黨員幹部的思想道德建設。「物必自腐而後蟲生」,貪官們的墮落,多半是從「缺德」開始的。江澤民同志指出:黨員領導幹部要「自覺地在改革和建設中進行黨性鍛煉,加強思想政治修養,鍛煉意志品質,提高精神境界,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真正養成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的講話》)江澤民還特彆強調,領導幹部特別是高中級幹部「要率先養成優良的道德品質和作風,廉潔從政,艱苦奮鬥,深入實際,調查研究,謙虛謹慎,聯繫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高中級幹部要意識到肩負的重大歷史責任》)黨員領導幹部要堅守「官德」,勿忘道德方面的自尊、自省、自警、自立,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經受住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永葆共產黨人和人民公僕的革命本色。道德的自修固然重要,道德的踐行更重要,所謂「君子以成德為行」,肯定了成德為行的重要。如果滿嘴仁義道德,卻一個心眼圖高官巨富,一肚子男盜女娼,何德之有?1德,國家之基也【原典】夫令名,德之輿也;德,國家之基也。(春秋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註譯】令名:好名聲;令:美;德之輿:承載品行的車子。全句譯意為:美好的名聲,是裝載德行的車子。德行,是國家的基礎。【解讀】晉國的范宣子主持國政,各諸侯國沒有聽說晉國有什麼美德,反而只聽到朝見晉國的貢品負擔太重。鄭國人很憂患這件事。鄭國大夫子產就寫了一封信託人送給范宣子。子產在信中分析了朝見貢品太重對諸侯各國、對晉國和對范宣子本人的危害,勸范宣子應該輕財貨、樹德行、重美名。子產特彆強調「德行,是國家的基礎」。致力於德行,打好了基礎,國家就會長治久安。范宣子看了子產的信很高興,減輕了朝見的貢品。可見古人對德政的推崇。【原典】棄德、崇奸,禍之大者也。(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註譯】棄德:拋棄美德;崇奸:崇尚邪惡。全句譯意為:拋棄美德,崇尚邪惡,是大災禍。【解讀】周襄王準備討伐鄭國,周朝大夫富辰認為這是「棄德、崇奸」,必然禍國殃民。這裡所涉及的不僅是國家之間的政治關係問題,同時也是修身治國的道德規範問題。【原典】有德不可敵。(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註譯】全句譯意為:實行德治的國家不可抗拒。【解讀】晉楚爭霸之初,楚成王認為晉文公深得民心,不能輕易出兵,於是用古代兵書上的格言「有德不可敵」來諭示下屬。「有德不可敵」,在國而言,是說一個國家實行「德政」,就擁有抵禦外國侵略的巨大精神力量。在人而言也一樣,一個人修德積德,就擁有抵禦身外的權、錢、色侵襲的巨大精神力量。【原典】在德不在鼎。(春秋左丘明《左傳·宣公三年》)【註譯】鼎:指夏禹所鑄的大鼎,名為九鼎,夏、商、周三代相傳,象徵國家和權力。全句譯意為:(治理國家)在於德行而不在於鼎的大小輕重。【解讀】「德治」的傳統,從殷商以來就被為國者所重視。魯宣公三年,周天子派王孫滿慰勞楚王時,楚王問王孫滿,九鼎的大小輕重。王孫滿就以「在德不在鼎」回答楚王。王孫滿所說的意思是,德行如果美好光明,鼎即使小,也是重的;如果姦邪昏亂,鼎即使大,也是輕的。其用意就是奉勸楚王實行德治,這才是治國之道的根本所在,切勿捨本逐末。【原典】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信,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春秋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註譯】大上:至高無上的,最高的;立德:樹立德行;立功:建立功業;立言:樹立言論。全句譯者意為:最高的有人樹立德行,其次有人樹立功業,再其次有人樹立言論,即使人死去很久也不會被廢棄,這就叫不朽。【解讀】魯襄公二十四年,魯國的穆叔到晉國,晉國執政大臣范宣子問他什麼叫「死而不朽」,穆叔就以上面的話回答。在穆叔看來,有爵祿並不能說是不朽,只有能立德、立功、立言才是不朽。【原典】禮,國之紀也;親,民之結也;善,德之建也。國無紀不可以終,民無結不可以固,德不建不可以立。(春秋左丘明《國語·晉語四》)【註譯】全句譯意為:禮是治理國家的綱紀,親是團結人民的情結,善是德行的建樹。國沒有綱紀就不能維持到底,民沒有情結就團結得不鞏固,德不建樹就不可以立身。【解讀】禮賓、親親、善善,是德行的重要內容,但晉公子重耳經過衛國時,衛文公沒有以禮相待,衛國正卿寧莊子就以上面的一番話規勸衛文公。為國之君,只有躬行禮賓、親親、善善,才能和睦四方,國治邦興。【原典】德,福之基也,無德而福隆,猶無基而厚墉也,其壞也無日矣。(春秋左丘明《國語·晉語六》)【註譯】墉:城牆、高牆。全句譯意為:道德,是福祿的基礎,缺少道德但卻福祿隆盛,好比沒有打好基礎卻只顧厚築城牆一樣,它坍塌的日子就沒幾天了。【解讀】晉國在鄢陵一役中大敗楚國,晉國君臣狂喜不已。大夫範文子認識到,一旦君臣居功自傲,就會不修德政,從而給國家造成禍害。他提醒君臣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勤修德政,否則,國家「猶無基而厚墉」,坍塌指日可待。【原典】上離德行,民輕賞罰,失所以為國矣。(戰國淳于越《晏子春秋·內篇諫上》)【註譯】全句譯意為:君主背離德行,民眾輕視賞罰,就失去了治國的正確方法。【解讀】治國關鍵在於得民心,得民心關鍵在於君主的德行。如果君主背離德行,民眾必然輕視君主的賞罰,也就會肆意而為。這樣國家的長治久安也就失去了根基。所以,為君必須重視修養自己的德行。【原典】古之王者,德厚足以安世,行廣足以容眾,諸侯戴之以為君長,百姓歸之以為父母。(戰國淳于越《晏子春秋·內篇諫上》)【註譯】古之王者:指堯、舜、禹等。全句譯意為:古代的聖王,品德高尚足以安定,胸懷寬廣足以容納天下的民眾,因此,各國諸侯都擁戴他作君長,民眾都把他當作父母一樣歸順。【解讀】古代聖王如堯、舜、禹,之所以「諸侯戴之以為君長,百姓歸之以為父母」,是因為他們「德厚」、「行廣」。君主注重個人品德的修養,具有極高品德,才能使天下百姓信服歸順。【原典】德不足以懷人,政不足以惠民;賞不足以勸善,刑不足以防非:亡國之行也。(戰國淳于越《晏子春秋·內篇問上》)【註譯】全句譯意為:德行不足以使人感激,治政不足以使民眾得到實惠,獎賞不足以勸惡從善,刑罰不足以制止惡行,有這四種不足,就是亡國的原因了。【解讀】德、政、賞、刑,都有是治國之要。而德是首要的、基礎的。一國的君主必須重視修養自己的君德。君主有了君德,其為政、獎賞、刑罰都有會順應民心。得民心,即國運興、世安寧。【原典】德也者,萬民之宰也。(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精通》)【註譯】宰:主導、主持、主宰。全句譯意為:德是萬民真正的主宰。【解讀】國之興亡,民之依附,關鍵在於統治者的有德與無德,是否實行德治。《尚書·蔡仲之命》就有寶訓:「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尚書·堯典》也說:「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左傳·僖公五年·宮之奇諫假道》中,宮之奇說:「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這就是說,有德,就得到萬民的擁戴,無德,萬民就會離棄。【原典】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誅罰;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順者,不可以煩大臣。(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註譯】文章:禮樂法度;使民:役使百姓;政教:政治教化。全句譯意為:羽毛沒長豐滿的鳥,不可能衝天高飛;法令不完備的國家,刑法便無法執行;仁德不厚,不可以役使百姓;政教不和順,不能勞煩怪罪大臣。【解讀】這是說客蘇秦遊說秦惠王兼并諸侯,一統天下,稱帝而治。秦惠王不予採納,並說了上面一番話謝絕。這表面上是秦惠王的自謙之詞,實則是他的韜晦之計。但是他說的這番治國之道,是很有警示意義的。【原典】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註譯】王(讀wàng):成就天下王業,這裡做動詞用;資:條件,憑藉。全句譯意為:想使國家富有,務必擴充土地;想使軍力強大,務必使人民富有;想要建立王業,務必廣施德政。具備這三個條件,王業即可隨之而來。【解讀】司馬錯和張儀在秦惠王面前爭論是先伐蜀還是先伐韓時所說的話。司馬錯認為建立王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即「務廣其地」、「務富其民」、「務博其德」。司馬錯主張先伐蜀,先伐蜀可擴大秦國疆土,獲取財富,充實國力,蜀國國內混亂,伐蜀可獲得止暴止亂的美名,可謂既得實又得名。秦惠王聽眾了司馬錯的建議。【原典】非兵不強,非德不昌,黃帝、湯、武以興、桀、紂、二世以崩,可不慎歟?(西漢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註譯】兵:是軍隊,戰爭的總稱;德:是禮義、仁德的總稱。這是二世:秦二世。崩:這裡指滅亡。全句譯意為:沒有軍隊,國家就強大;沒有仁德(不實行德治),國家就不會昌盛。這是黃帝、湯、武興國的原因,桀、紂、二世滅亡的原因,不能不認真記取呀!【解讀】這是司馬遷寫完《史記》後所作《太史公自序》中的一段話。軍隊決定一個國家能否強大;而仁德決定一個國家能否昌盛。司馬遷總結了黃帝、湯、武之興,桀、紂、秦二世之亡所得出的歷史性的結論,並告誡後人必須牢牢記取。【原典】順德者昌,逆德者亡。(東漢班固《漢書·高帝紀上》)【註譯】全句譯意為:順應道德的人才會昌盛,忤逆道德的人必然敗亡。【解讀】楚漢之爭,與其說是雙方軍隊、智謀之爭,不如說是仁德之爭。劉邦順德勝,項羽逆德敗。如對漢義帝,項羽卻把他流放江南,又派人謀殺他。而劉邦善對義帝,當義帝逝世時,劉邦立即為義帝發喪,並親自脫袖痛哭,以示哀悼。他還讓全軍也哭喪三天。劉邦這一德行,得到了諸侯的擁戴,項羽則失去了人心。【原典】世之長短,以德為效,故常戰慄,不敢諱亡。(東漢班固《漢書·楚元王傳》)【註譯】全句譯意為:一個朝代的長短興衰,取決於統治者的德行,所以當權者要經常居安思危。【解讀】這是劉向對漢成帝奏疏中的話。劉向規勸漢成帝要汲取歷史上行德政則興,行暴政則亡的教訓,居安思危,敬德修德,恭行仁德,防止腐化墮落,以求長治久安。劉向想以此來勸諫漢成帝要以身作則,養德慎行,崇尚儉樸,切不可如歷代暴君昏主,大起陵園,勞民傷財,遺患於國家。【原典】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北齊魏收《魏書·李順列傳》)【註譯】恃:依靠。全句譯意為:憑藉德行治理國家,國家就會昌盛;依靠暴力治理國家,國家就會滅亡。【解讀】這是歷史經驗的總結。上古時期,商湯取代夏桀,周武王滅紂,就是「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最好例證。【原典】孝悌有聞,人倫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唐魏徵《隋書·帝紀·煬帝上》)【註譯】悌:弟弟順從兄長。全句譯意為:孝敬父母、順從兄長是人倫的根本,德行敦厚篤實是立身的基礎。【解讀】此句出自隋煬帝大業三年夏四月的詔書。隋煬帝認為,「有德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德是立國之基,也是立身之基。一個國家道德淪喪,世風日下,不可能國泰民安。一個人品質惡劣,道德敗壞,不仁不孝,就失去了立身做人的根基。立身做人的根基都沒有,還談什麼實現人生理想,談什麼建功立業。【原典】有德者昌,無德者亡,自古興滅,皆由此道。(唐魏徵《隋書·列傳第二十二》)【註譯】全句譯意為:有德者得民心者國家昌盛,無德者失民心者失天下,自古國家興亡,都因循著這個道理。【解讀】隋軍將領高穎在進攻南朝的陳國前,問尚書吏部朗薛道衡伐陳能否成功,薛道衡認為自古興滅,皆取決於「有德」與「無德」。【原典】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後晉劉昫《舊唐書·列傳·魏徵》)【註譯】浚:疏通(水道)。全句譯意為:要想使樹木長得高大,必須牢固培植它的根部;要想使水流得長遠,就要疏通它的源泉。要想使國家長治久安,必須不斷施行仁德。【解讀】德政思想成為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魏徵以樹木、清泉為喻,說明作為統治者,必須首先正本清源,以身作則,修養仁德,推行德政。2君子以成德為行【原典】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周《周易·乾》)【註譯】成:完成。全句譯意為:君子把修養、成就道德作為自己行動的目的,每天都體現在行動上。【解讀】《周易·乾》闡述的主題之一就是「君德」和如何實踐「君德」。何謂「君德」?其中引了《文言》的解釋:用仁心作為本體,尋求美好的會合,施利到外物,堅守節操。這都是君子的美德。也引了孔子的解釋:言而有信,舉動謹慎有節,防止邪惡,保持誠摯,從不自矜自誇,道德足以感化天下。君子如何達到這種境界呢?他要靠學習來積累知識,靠發問來辨別疑難,憑著寬闊的胸懷居於適當之位,用仁愛的心地貫穿於一切行為之中。達到了這種境界,就會「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也就是說,具備當國君道德的「大人」將要出現了。《周易·乾卦·第一》的本意是倡導「君子之行,動靜可觀,進退可度,動以成德」。【原典】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周《周易·升》)【註譯】順:順從;小:指小善;高大:高大的事業。全句譯意為:君子因此順行仁德,積累小善以成就崇高宏大的事業。【解讀】《升卦》象徵上升。崇高宏大的事業需要修養崇高宏大的道德。而道德修養是一個漸進累積的過程。只有不斷地累積小善,才能修養崇高宏大的道德,從而成就崇高宏大的事業。【原典】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周《周易·繫辭下》)【註譯】知:智慧;鮮:少有;及:指涉及災禍。全句譯意為:德行淺薄而地位尊貴,才智窄小而圖謀宏大,力量弱小而身負重任,(這樣的人)很少有不涉及災禍的。【解讀】這是《周易·繫辭下》所引孔子的一段話。兩千多年前的孔子說這句話的時候,是針對那些不知羞恥而不明仁德、不畏正理而不行道義的安居其位的小人提出警告的。可惜中國歷史上這樣的小人對孔子的警告充耳不聞,依然前赴後繼地重蹈覆轍。人應該有自知之明,人更應該如「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否則,「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總有涉災罹禍的一天。【原典】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春秋左丘明《左傳·哀公元年》)【註譯】滋:滋長,增加;疾:病,引申為邪惡。全句譯意為:樹立德行沒有比不斷增加更好的了,剷除邪惡沒有比清除乾淨更好的了。【解讀】魯哀公元年,越國軍隊被吳王夫差打敗,越王勾踐派人向吳王求和。伍子胥就用「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的比喻勸吳王乘勝滅掉越國,不留後患。吳王沒有採納伍子胥的進諫,養癰遺患,結果被越王勾踐所敗。「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這句話,在兩國交戰之時必須記取的教訓,也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寶鑒。【原典】吾聞以德榮為國華。(春秋左丘明《國語·魯語上》)【註譯】全句譯意為:我只聽說德行高尚才能為國家增添光彩。【解讀】季文子在魯宣公和成公時擔任魯國國相,生活儉樸,他的妾不穿絲綢,他的馬不喂糧食。仲孫它認為作為魯國國相,季文子這樣儉樸會使國家不光彩。季文子回答道:「我也願意奢華,但我看到百姓吃粗糧穿破衣的還很多。百姓吃粗糧穿破衣,而我卻讓妾穿得美、馬吃得好,恐怕不是輔佐國君的人應該做的吧?況且我聽說德行高尚才能為國家增添光彩,沒有聽說把妾和馬養得美來為國增光的。」【原典】君子哀無人,不哀無賄;哀無德,不哀無寵;哀名之不令,不哀年之不登。(春秋左丘明《國語·晉語九》)【註譯】全句譯意為:君子只愁沒有賢人輔佐,不愁沒有財富;只愁沒有優良的德行,不愁不得寵愛;只愁名聲不美,不愁年壽不高。【解讀】這是晉國大夫趙簡子的下臣勸諫趙簡子的話。一天,趙簡子因為人不能像龜蛇那樣長壽而哀嘆。他的下臣在旁邊見他如此哀嘆,就說了上面的話。人活著而無德無行,無為無功,生命再長,又有何意義?【原典】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春秋《老子·六十七章》)【註譯】慈:慈愛;儉:節儉;保:保持;天下先:居於天下人之前。全句譯意為:我有三種法寶,我掌握著並保持著它:一是仁慈,二是節儉,三是不敢居於天下人的前面。【解讀】老子站在維護個人生命價值的立場上,十分珍重他的人生「三寶」。為什麼呢?老子解釋說,仁慈,所以能勇敢;節儉,所以能寬闊;不敢為天下先,所以能自謙,能成為人們擁戴和成就大事的長官。在權欲、物慾極度膨脹的社會裡,如果不能嚴格約束自己的慾望和行為,任憑不慈、不儉、人人爭為天下先的現象肆意泛濫,就會禍國殃民,個人的生命隨時也會受到戕殘。正如他接著說的:「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原典】子曰:「德不孤,必有鄰。」(戰國《論語·里仁》)【註譯】全句譯意為: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會有同他相親近的人。」【解讀】追求仁德,是人心所向。正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有道德的人,總會有志同道合的人。【原典】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戰國《論語·里仁》)【註譯】「懷」思念、關心之意;小人:常人、一般人;刑:法度;惠:利益。全句譯意為:孔子說:「君子關心仁德,小人關心土地(生活);君子關心刑罰,小人關心實惠。」【解讀】誰是君子,誰是小人?孔子以人的道德高下來檢驗。君子和小人的趣向和操守不同,差別就在公私之間。孔子認為,「懷德」、「懷刑」的人,道德高尚,行為合乎法度,這是君子之風;「懷土」、「懷惠」的人,目光短淺,貪財貪利,這是小人之品。這和孔子所說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同一個意思。【原典】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戰國《論語·述而》)【註譯】游:暢通、暢遊;藝: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全句譯意為:孔子說:「以道為志向,以德為根據,以仁為依靠,暢通六藝。」【解讀】這是孔子的教學綱要,也是孔子對德才兼備的最早詮釋。道、德、仁是儒家的道德要求,六藝是人的多方面才能。道、德、仁、藝共為一體,又相互關聯,相互促進。君子、士人志於弘道,必須根據德行,德行的實踐,必須依靠仁心的覺醒,而志道、德行、仁心必須經過六藝的熏陶。在孔子的視界里,道、德、仁、藝兼備是最完美的君子、士人。【原典】君子憂道不憂貧。(戰國《論語·衛靈公》)【註譯】憂:擔心;道:德行、道德、真理。全句譯意為:君子擔心的是自己不能成德弘道,不擔心自己貧窮。【解讀】孔子認為,「憂道不憂貧」,應該是君子的生活準則。君子的一生,應該「志於道」,發憤學習,加強修養,弘揚「大道」。這是天下百姓的福祉,個人的貧富何足憂慮?這和孔子說的「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同一道理。【原典】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戰國《論語·子罕》)【註譯】全句譯意為:孔子說:「我沒有見到喜愛德行像喜愛美色那樣的人。」【解讀】在《論語》中,孔子這句話先後出現兩次。《子罕篇》出現的這一次,是孔子五十七歲那年因為魯定公迷醉於齊國送來的女子樂隊,「三日不聽政」,引發孔子的感慨。第二年,孔子在衛國時,因為衛靈公與其夫人南子出遊時,要孔子坐第二輛車在後跟隨,孔子非常氣憤,再一次發出「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的感慨。當然,孔子這一感慨不僅僅是針對魯定公和衛靈公的「好色」,也是針對當時的人「薄於德而厚於色」而發的。在孔子看來,德是人之魂、國之基、政之本,他說過「大德者必受命」、「德不孤,必有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憂道不憂貧」等等。如魯定公和衛靈公一類「好色」之徒,孔子是十分鄙視的。【原典】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謂誠忘。(戰國《莊子·德充符》)【註譯】全句譯意為:只要在德行上比別人高尚,即使形體上的有殘缺也會被人遺忘。人們如果不去遺忘所應當遺忘的形體,而去遺忘所不應當遺忘的德行,這才是真正的遺忘。【解讀】德是人之魂,也是人格形象之魂。莊子很重視人的道德修養,評價一個人也是以德為標準。在這裡他告誡世人,德行與形體相比,道德的修養才是最重要的。【原典】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戰國《孟子·盡心上》)【註譯】三公:周代的朝廷大官:司馬、司徒、司空;或說太師、太傅、太保;柳下惠:春秋時魯國大夫。介:操也。全句譯意為:柳下惠不因為有大官做便改變他的操守。【解讀】柳下惠的高風亮節在春秋之時很有聲望,被孟子尊為「百世之師」。孟子說,「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寬。」(聽說了柳下惠高風亮節的人,刻薄的人變得敦厚老實,心胸狹窄的人變得寬宏大量。)孟子讚頌柳下惠的高風亮節,是教導人們,為人處世當如柳下惠堅守人生的信念和準則,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威脅利慾誘面前,矢志不渝,操守不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原典】若行不合道,舉不合義,而處大居貴,患必及之。(戰國《吳子·圖國》)【註譯】道:指為人、行事應該遵守的原則。全句譯意為:如果所作所為不合乎公道正義,舉措不仁不義,而又身處高位,掌握大權,這種人早晚要遭受禍患。【解讀】歷史已經反反覆復地證實:權力掌握在德行高尚的人手裡,是人民群眾之福,權力掌握在德行敗壞的人手裡,不僅是此人的禍,更是人民群眾之禍。越是位高權重,越是權勢需要有德行的人來把握,否則權力給人帶來的不是幸福,而是禍患。【原典】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西漢戴聖《禮記·中庸》)【註譯】全句譯意為:有偉大德行的人必定會獲得他應有的地位,必定會得到他應有的福祿,必定會得到他應有的名聲,必定會得到他應有的年壽。【解讀】這段話為孔子所言。孔子認為,舜之所以被「尊為天子」、「富有四海」、「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是因為舜有「大孝」,有「大德」。由此而引發了孔子一段「大德者必受命」的感慨,也給人們展示了一幅「大德者必受命」的錦繡前程。孔子的本意還是引導人們,特別是「卿大夫」和「士人」行「大孝」,修「大德」。這也就是儒家「內聖」(內在的道德修養)和「外王」(濟世安民事業)的統一之說。【原典】百行德為首。(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註譯】全句譯意為:各種品行以德行為第一。【解讀】德,即是「為人之道」、「做人之理」。這是為人做官的基礎。為人要遵守社會公德,為官要力行官德。魏孝文帝時的儒者劉獻之曾說「人之立身,雖百行殊塗,准之四科,要以德行為首。」(《北史·列傳第六十九》)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深刻地指出:「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無益也。」所以崇德,修德,行德,永遠是為人做官的必修課。【原典】先莫先於修德。(西漢黃石公《素書·本德宗道章第四》)【註譯】全句譯意為:把什麼擺在前面也沒有把道德修養擺在前面重要。【解讀】人靠什麼立身處世?靠的是自己的操守和德行。為官靠什麼取信於民?靠的也是自己的操守和德行。操守是否廉直,道德是否高尚,既關係到自身的,立身處世,也關係到事業的成功。所以就有「先莫先於修德」的古訓。【原典】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西漢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註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詩經·小雅》。仰:仰望;止:語氣助詞;景行(讀háng):大路;鄉:通「向」,嚮往。全句譯意為:高山仰望才見頂,大路平坦憑人行,儘管我努力,也不一定能達到(孔夫子的境界),但我內心卻非常嚮往。【解讀】這是司馬遷寫完《孔子世家》後在「太史公曰」中的一段話。司馬遷認為孔子道德學問以及偉大人格是「至德」、「至聖」。他把孔子當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道德榜樣。這實際上是司馬遷的自我激勵:「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司馬遷在《史記》中為後世樹立了如堯、舜、禹、文王、周公和孔子等一系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道德榜樣,他自己也以道德磨礪和人格升華為後世樹立了「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光輝典範。在現代的道德建設,尤其在官德建設中,既要樹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道德榜樣,也要提倡「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道德實踐的榜樣。【原典】德不勝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東漢王符《潛夫論·忠貴》)【註譯】全句譯意為:德行和他所任的職位不相稱,給他帶來的禍害一定很殘酷;才能和他所任的職位不相稱,給他帶來的災禍一定很大。【解讀】王符這幾句話頗富警醒力。無數的歷史事實證明,在其位,謀其政,必修其德,養其才。無德無才而居其位,只能殃其自身,甚至禍國殃民。一個人如果對自己負責,對國家和人民負責,就要注意立身修德,不要投機鑽營謀官位,不要阿諛奉承騙官位,不要重金賄賂買官位。【原典】無德而富貴者,固可豫吊也。(東漢王符《潛夫論·遏利》)【註譯】豫:同「預」。全句譯意為:沒有道德的富貴人,本應事先就哀悼他們。【解讀】這句話雖然苛刻了一點,但是它的警戒意義因為其苛刻而突顯。有道是財富誠可貴,道德價更高。那些暴富顯貴而沒有道德修養的人,必然會依仗其勢力為滿足自己的貪慾干一些傷天害理、禍國殃民的事情,最終自取滅亡。【原典】君子不患位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張衡傳》)【註譯】全句譯意為:君子不擔心地位的低下,而害怕德行的淺薄;不以錢財的緊缺為恥辱,卻因才智的貧乏而羞愧。【解讀】這句話出自張衡的《應閑》一文。張衡是東漢的科學家、文學家,他不慕當世,從容淡靜。《應閑》是他的述志之作。這幾句話正是張衡的心聲。從中可見張衡尚德輕財的人格。【原典】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唐劉禹錫《陋室銘》)【註譯】馨:香,指德行美好。全句譯意為:山不一定要高峻,只要有神仙居住就會有名氣;水不一定要幽深,只要有蛟龍潛在就會有靈氣。這是一間簡陋的居室,只因有我的美好德行才使它散發香氣。【解讀】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是膾炙人口的名篇。自比陋室其實不陋。你看,陋室的環境多風光:「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來往陋室的人多風流:「談笑有鴻儒,來往無白丁」;陋室里主人的生活多風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陋室的氣派多風發:「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子云是西漢著名的學者、文學家揚雄的字)。正如孔子所云:「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真是妙語如珠,勝意迭出。尤其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深含韻味和哲理,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以德自勵,室陋德馨,景陋人賢的志氣和胸懷。【原典】欲人之化也,在修己以先之。(宋歐陽修《新唐書·列傳·劉賁》)【註譯】全句譯意為:君主要想教化民心,必須先修養自己的德性。【解讀】「為政以德」,「欲用天下之權者,必先布德」。古人非常注重道德教化,因為道德教化是實現德治的重要路徑。而布德化民,首先要修己正身。修己,以崇高的德行為萬民榜樣,則民不勸自立,不教而從。【原典】人苟有道義之樂,形骸可外。(明陳繼儒《讀書鏡》卷五)【註譯】全句譯意為:人如果有道德的仁義的快樂,身體都可以置之度外。【解讀】宋朝參知政事范仲淹在杭州時已年過六十,有告退之意,他的子弟勸他趁還在位時在洛陽修建住宅花園作為養老的地方。范仲淹對他的子弟說:「人苟有道義之樂,形骸可外」。范仲淹所憂慮的是如何慎終如始,遵道守德,並不憂慮告退後沒有居住的地方。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置個人得失於度外的官德,千古傳頌。和范仲淹的人格境界相比,那些革命了幾十年,不貪不佔,臨到退休之時,卻生怕「有權不用,過期作廢」,趁還在位時以權謀私,大撈一把,結果是晚節不保,陷入不仁不義之地,甚至鋃鐺入獄的當代貪官們實在可恥可卑!【原典】富以能施為德,貧以無求為德,貴以下人為德,賤以忘勢為德。(明呂坤《呻吟語·修身》)【註譯】全句譯意為:富能濟世扶貧,貧能樂道無求,貴能禮賢下士,賤能保持人格尊嚴,這才是德行所在。【解讀】人有貧富貴賤之時,但能做到富以能施、貧以無求、貴以下人、賤以忘勢,就是一個有仁德之人。如果為富不仁、貧而志短、貴而驕人、賤而忘恥,那是沒有德行的表現。歷史的教訓是:有德則興,無德則衰。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原典】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西晉陳壽《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註譯】全句譯意為:不要因為這是一件很小的壞事就去做它,也不要因為這是一件很小的好事就不去做它。【解讀】眾少成多,積小致大。善的美德由一件件微小的好事積累而成,大的罪惡也是由一件件微小的壞事堆積起來。「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是古人對我們的告誡。【原典】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周《周易·坤》)【註譯】餘慶:指留給子孫後輩的慶祥。全句譯意為:修積善行的家族,必然會留下許多慶祥;積累惡行的家族,必然會留下許多災禍。【解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歷史的教訓,前賢的忠告。【原典】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周《周易·繫辭下》)【註譯】全句譯意為:善行不積累不足以成就美名,惡行不積累不足以滅身。【解讀】這是孔子針對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而發出的感慨。「小人」把小善看成無益的事而不屑於施行,把小惡看成無傷大體的事而不願除去,所以惡行積累滿盈而無法掩蓋,罪孽發展深重而難於解救。【原典】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春秋《老子·二章》)【註譯】全句譯意為: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為美的時候,同時也有與它相對立的丑存在;都知道善之為善的時候,同時也就有與它對立的不善存在。【解讀】老子哲學中蘊含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在他看來,美和惡(丑)、善和不善(惡)都是相反的對立關係。丑,由美而顯,不知美則丑不顯。惡,因善而著,不知善則惡不著。因此知道美才能判定什麼是丑,知道善才能判定什麼是不善。【原典】天道無親,恆與善人。(春秋《老子·七十九章》)【註譯】天道:自然規律;親:偏愛;與:讚許,幫助。全句譯意為:天道是沒有偏愛的,永遠親近、贊助那些有德的善人。【解讀】《老子·七十九章》的旨意是講德政問題。天道是自然規律在老子口中的形象說法。「天道無親,恆與善人」的意思,是說善人之所以得助,乃是他自為的結果。由此可見,老子教人向善,做一個有德之人。【原典】善人,天地之紀也。(春秋左丘明《左傳·成公十五年》)【註譯】善人;善良的人,即好人;紀:綱紀。全句譯意為:善良的人,是天地的綱紀。【解讀】魯成公十五年,晉國大夫郤錡、郤犫、郤至誣陷並殺死了大夫伯宗。晉國大夫韓獻子認為三族將難免災難。他說:「善人,天地之紀也。」天地之紀,眾人所系,誅殺好人,不得人心,難免禍殃。【原典】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春秋左丘明《國語·周語下》)【註譯】登:登山;崩:山崩。全句譯意為:從善就像登山一樣難,從惡像山崩一樣容易。【解讀】因為從善難從惡容易,所以從善要下定決心,排除萬難,鍥而不捨。在善惡的岔路口,何去何從要慎之又慎,否則,一念之差,一步之錯,一踏上惡之路,就一發而不可收,如山崩一樣墮落罪惡的萬丈深淵。三國時孫權長史張紘給孫權遺表中的曾借「從善如登,從惡如崩」這句話告誡孫權說,自古以來統治國家的人,由於不能剋制自己的私慾,奢侈腐敗,導致亡國。作為君主,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限制自己的私慾,防止奢侈腐敗,保持自己的政權。【原典】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戰國《孟子·告子上》)【註譯】信:誠,真的。全句譯意為:水誠然沒有東流西流的定向,難道也沒有向上或向下的定向嗎?人性的善良,正像水的向下流一樣。人沒有不善良的,水沒有不向下流的。【解讀】孟子一貫堅持「人之初,性本善」。他認為人的向善正如水的往下流一樣。孟子的這一觀點正好提醒我們每個人,要以水向下流的秉性向善,以求保持作為人真、善、美的本性。【原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西漢戴聖《禮記·大學》)【註譯】全句譯意為:大學的主旨,在於闡明光明的德性,在於親愛人民,在於達到善的最高境界。【解讀】美國現代哲學家、教育家杜威有一句名言:「一切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形成人格。」中國古代的先哲早就重視道德人格的完善,並把道德人格的「至善」,作為道德教育的宗旨。《大學》更是開宗明義地說明這一宗旨。【原典】善不可謂小而無益,不善不可謂小而無傷。(西漢賈誼《新書·卷二·審微》)【註譯】全句譯意為:善行不能因為微小而認為沒有什麼益處,惡行不能因為微小而認為沒有什麼危害。【解讀】九層之台,起於壘土;狐白之裘,絕非一腋。事物發展總是由小變大,積少成多。當漸變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發生突變,當量變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發生質變。善行雖小,積小可成大,最終成就自己的美德;惡行雖小,積小可成大,最終釀成自己的罪惡。現代的腐敗分子無不是從今天貪一點,明天佔一點開始,越貪越大,越占越多,直至犯下貪污受賄的大罪。其教訓不可謂不深刻。【原典】積善在身,猶長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積惡在身,猶火之銷膏,而人不見也。(東漢班固《漢書·董仲舒》)【註譯】全句譯意為:積善在身,就好像白晝的時間在加長,儘管白晝在加長但人們卻不易察覺;同樣,積惡在身,就好像用火來銷蝕油膏,儘管油膏在減少,人們卻不易發現。【解讀】這是董仲舒對漢武帝的進言。「善積而名顯,德章而身尊」。堯舜之所以得令名,並非一日之功,而是長期施行德政所致。桀紂非一日而亡,而是長期暴戾不仁所致。董仲舒說,「善惡之相從,如影響之應形聲」。【原典】福在積善,禍在積惡。(西漢黃石公《素書·安禮章第六》)【註譯】全句譯意為:福在於積累善行,禍在於積累惡果。【解讀】積善對民眾有利,民眾自然歡喜擁戴,自己也就福在其中。積惡就會侵害民眾的利益,民眾自然視為寇讎,災禍必然降臨頭上。善惡在己所為,福禍由眾而定。這是為人、從政首先要明白的準則。【原典】夫君子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惡。(三國王肅《孔子家語·卷一·五儀解第七》)【註譯】全句譯意為:君子喜歡促成別人的善行而不促成別人的惡行。【解讀】成人之善是一種德行,所以君子樂以為之。成人之惡是害人之舉,所以君子不為。【原典】一人行善,萬人可激。(明宋濂《元史·列傳第五十六》)【註譯】全句譯意為:一個人做了善事,就有一萬個人會受到他的激勵。【解讀】人心向善。因此,一人行善,就可以激勵千萬人起來向他學習。先進者的榜樣,領導者的表率,具有極大的激勵和號召作用。【原典】為善不求人知者為上,知而不自有其善者次之,呶呶焉自媒自鬻,惟崇虛譽者,風斯在下矣。(元張養浩《權力忠告》)【註譯】全句譯意為:做了善舉,不希望別人知道,這是品德高尚的人;做了善舉,別人知道了自己不自以為是,這是品德次之的人;做了善舉,自己在那裡喋喋不休地自吹自擂,自賣自誇,費盡心機為自己謀求虛名,這是品德低下的人。【解讀】「一切真正的偉大的東西,都有是純樸而謙虛的。」俄國別林斯基的這句話正好是張養浩上面這段話的另一種說法。「為善不求人知者」是真心實意「為善」的,真正為公的人,「呶呶焉自媒自鬻,惟崇虛譽者」,是沽名釣譽的人,自私的人。4信者,人之根本【原典】信者,人之根本。人而無信,大不可也。(元王實甫《西廂記》)【註譯】全句譯意為:誠信,是做人的根本。一個人不守誠信,是萬萬不可以的。【解讀】這是《西廂記》中紅娘之言。《西廂記》中有一個劇情,說老夫人因女兒鶯鶯與張生私自相會之事,拷問紅娘。紅娘辯解說,當初賊兵圍攻普濟寺時,老夫人答應誰能退兵就將女兒嫁給誰。張生獻策退了賊兵。這老夫人自悔前言,紅娘就說她言而無信,老夫人自知理虧,只好說「這小賤人倒也說得是!」「信者,人之根本。人而無信,大不可也。」雖是出自「小賤人」紅娘之口,但卻是至理之言。【原典】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周《周易·繫辭上》)【註譯】全句譯意為:天所幫助的,是順從正道者;人所幫助的,是篤守誠信者。【解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而「人之所助者,信也」。信,就是守誠諾。「君子」的承諾是合乎道義的。所以,天佑人助。【原典】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戰國《論語·為政》)【註譯】全句譯意為:孔子說:」做一個人,卻不講信譽,那怎麼可以呢。【解讀】信,是儒家傳統道德準則之一。孔子為了說明誠信對一個人立身處世的重要還作了個比喻,說這就像大車上沒有安橫木的輗(榫頭),小車上沒有安橫木的軏(榫頭),它靠什麼行走呢?在《論語》書中,信的含義有兩種:一是信任,即取得別人的信任;二是對人講信用。本章中的「人」,實指當政者。他們應當取信於民,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擁戴。信是聯繫人民群眾紐帶,朝令夕改、就會失信於民。民無信不立,不要認為失信一民無關大局。【原典】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戰國《論語·述而》)【註譯】全句譯意為:孔子用四個方面的內容教育學生:文獻、行為、忠實、信用。【解讀】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早,也是最偉大的教育家。他的教學方針是把才智與道德培養結合在一起。文、行、忠、信是他教育學生的四個主要內容。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信用在孔子的心目中佔有重要地位。【原典】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戰國《論語·陽貨》)【註譯】全句譯意為:子張向孔子請教怎樣做到仁。孔子說:「能夠做到五種品德要求,就算仁了!」「請問是哪五種?」孔子說:「莊重、寬厚、誠信、勤敏、惠愛。恭敬莊重就不致招侮辱,寬厚就能得人心,誠信就能得人信賴,勤敏就能獲得成功,惠愛就能更好地役使別人。」【解讀】恭、寬、信、敏、惠,這是孔子的仁德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孔子推行德政的重要內容。孔子在這裡又講到了誠信,把誠信列為五德之一為什麼孔子如此看重誠信呢?因為堅守誠信之德,才能得到人們的信任。這是推行德政的前提條件。【原典】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戰國《論語·學而》)【註譯】義:正義、公道;復:實踐;復言:實踐諾言。全句譯意為:講信用要合於義,這樣你的諾言才能去實踐。【解讀】這是孔子的學生有子所說的話。他是在告訴我們:實踐諾言不一定就是講信用,實踐合於義的諾言才是講信用。孟子承傳了有子的觀念,他在《離婁下》篇中也說:「大人(德行高尚的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有子和孟子的話值得重視。現代人尤其是一些領導幹部處事盲目講信用,結果被心懷叵測的人拉下水,走向違法亂紀的道路。這種教訓不可謂不深刻。【原典】言必信,行必果。(戰國《論語·子路》)【註譯】全句譯意為:說話一定要講信用,行為一定要實在。【解讀】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什麼樣的人可稱為「士」?孔子先以「行而有恥」和「孝、弟(悌)」答之,接著又說,「言必信,行必果」。自古以來,「言必信,行必果」成為「士」道德修養的標準之一,也是從政為官者應有的「官德」。【原典】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其身矣。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戰國《孟子·離婁上》)【註譯】誠身:使身誠。全句譯意為:要使自己做到誠心誠意有一定的方法。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善,如果不明白什麼是善的話,也就不能使自己誠心誠意。因此,誠是天之道,追求誠是做人之道。【解讀】「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這裡講的是如何「思誠」,如何「誠身」。孟子認為,「誠身」先立善,「思誠」先思善。如果不明白什麼是善的話,也就不能使自己誠心誠意。【原典】源濁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戰國《墨子·修身》)【註譯】全句譯意為:源頭混濁的,其流必不清;行為不守信用的,必然敗壞其名聲。【解讀】名不徒生,譽不自長。和流水自有源頭一樣,源清水自清。誠信是名聲之源,誠信好,名聲就好。源濁水自濁。誠信不好,名聲也不好。因此,「君子」應堅守誠信,誠至而名歸。【原典】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他事矣。(戰國《荀子·不苟》)【註譯】全句譯意為:君子修身最主要的是誠實,能做到誠實,就沒有其他背理的事了。【解讀】荀況在這裡強調的是「君子」「致誠」對於革故創新,對於引導民眾的重要。正如他所說的,「不誠則不能化萬物」,「不誠則不能化萬民」。【原典】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西漢戴聖《禮記·中庸》)【註譯】終始:根本。全句譯意為:誠是貫穿在萬物的始終,沒有誠也就沒有萬物。因此君子以誠為貴。【解讀】這是《中庸》論「誠」的關鍵詞。在儒家看來,誠不僅是完成自身道德修養的要素,而且又用誠來化成萬物。至誠的道理是悠遠無窮的,悠遠無窮就能廣博深厚,廣博深厚就能變得高明。博厚,可以承載萬物;高明可以覆蓋萬物;悠久,可以化成萬物。【原典】惟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西漢戴聖《禮記·中庸》)【註譯】至誠:最高的誠實。經綸:整理絲縷,這裡指規劃、制定的意思。全句譯意為:只有天下至誠的人,才能治理制定天下的法規,樹立天下的根本大德,懂得天地化育萬物的道理。【解讀】只有至誠的人,才能明察事理。明察事理,才能治理制定天下的法規,樹立天下的根本大德,懂得天地化育萬物的道理。因此,至誠是人們應努力達到的一種境界。【原典】儒有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西漢戴聖《禮記·儒行》)【註譯】全句譯意為:有的儒者不珍重金玉,而十分珍貴忠信的品德;【解讀】這是孔子對魯哀公闡明「儒行」(儒者的德行)中的一句話。孔子的意思是,人立身處世最可寶貴的是德行,是忠信,金玉財寶只是身外之物。只有那些有德行、講忠信的人,才能得人心,使民服。【原典】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西漢司馬遷《史記·季布欒布列傳》)【註譯】季布:原為楚項羽的手下,後為漢名將。全句譯意為:得到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聲允諾。【解讀】成語「一諾千金」原是當時楚地的諺語,贊季布講信用,重承諾的道德操守。一諾千金,會贏得人們的敬重與擁戴,從而團結一心共興事業。所以,一諾千金成為中華民族的傳達室統美德。清代名人顧炎武有詩曰:「生不一諾比黃金,哪肯風塵負此心!」意思是自己生來就把實現諾言看得貴同黃金,絕不因為受到挫折和困頓言而無信。【原典】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諾必誠。(西漢司馬遷《史記·遊俠列傳》)【註譯】全句譯意為:說話必須講信用,做事必須果斷,自己許下的諾言必定忠誠地履行。【解讀】這是遊俠的品德。遊俠正是以「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諾必誠」的品德獲得廣泛的歡迎和愛戴。「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諾必誠」,也應該是做人為官應該具備的精神和品德。【原典】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西漢韓嬰《韓詩外傳》)【註譯】全句譯意為:有了赤誠之心,金石也可為之裂開。【解讀】人世間的艱難,即使堅硬如金石,只要有了一腔熱血,一片赤誠,也會為熱血所溶,為赤誠所化。而熱血和赤誠,來自信念的堅貞、強烈的責任和奮鬥的激情。5仁者愛人【原典】樊遲問仁。子曰:「愛人」。(戰國《論語·顏淵》)【註譯】愛人:對人慈愛。全句譯意為: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回答說:「愛人就是仁。」【解讀】中國古代先哲一直把和諧一致的「大同」境界作為一種社會理想。而「大同世界」的一個基本要求是要以「仁愛之心」來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孔子生平談得最多的是「仁」。「仁」是孔子倫理思想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原則。「仁」的最重要的含義是什麼呢?這就是孔子所說的「愛人」。他把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友愛、和睦相處視為「仁」的基本內容。這種超越人的自私心理,提倡對他人「仁愛」,反映了人類追求人與人和諧的普遍願望。【原典】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戰國《論語·學而》)【註譯】弟子:學生的愛稱。全句譯意為:孔子說:「做學生,在家應該孝順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長;言行要謹慎誠實;要廣泛愛護眾人,親近有仁德的人。」【解讀】孔子從「仁」出發,由「愛親」而推及「愛人」,由「愛人」而「泛愛眾」。這就是要求人們普遍地博愛眾人。【原典】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註譯】全句譯意為:孔子說:「老百姓對於仁德,比對水火更迫切需要。」【解讀】孔子這句話是說,在生活中仁德比水火更重要。一個人沒有仁德之心,就不成其為人。人與人之間,沒有了仁愛,那比水火相侵更可怕。【原典】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戰國《論語·顏淵》)【註譯】克己:剋制、約束自己;復:恢復、踐行。全句譯意為:孔子說:「克制自己,一切都照著禮的要求去做就是仁。一旦這樣做了,天下都回到『仁』了。踐行仁德,完全在於自己,難道還在於別人嗎?」【解讀】聖王時代(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時代)實行德治、禮治,呈現出「天下為公」的「大同」之世和「天下為家」的「小康」之世。儒家認為,「先王之道斯為美」,這是理想的社會。但是自東周以後,中國的社會由原始的統合,進入了群雄爭霸的長期分裂、混亂的時期。在這一時期,「聖王不作,諸侯放咨,處士橫議」。在孔子看來,已經「禮崩樂壞」,「道之將廢也」。孔子一心希望,整個社會應該恢復到聖王時代。那麼,怎樣恢復呢?孔子認為,關鍵是「克己」,特別是從當政的「君子」們個人做起。因為正是這些當政的「君子」們首先破壞了「禮」,放縱貪慾,「苛政猛於虎」。只要「君子」們都有能剋制自己,使言語行動都合於禮,就是「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原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戰國《論語·雍也》)【註譯】全句譯意為:作為仁人,自己要立身,同時也要幫助別人立身;自己通達了,同時也要幫助別人通達。自己能夠切身處地先為別人著想,可以說是實行仁的方法啊。【解讀】這是孔子給子貢解釋怎麼樣才達到仁人的標準時所說的話。子貢把仁人想得太高遠莫及,即「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孔子就告訴他,「博施於民而能濟眾」,這是堯、舜都難於做得到。「能近取譬」,從近處做起,推己及人,為別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是為仁了。西方基督教《聖經·新約》中提出的「為人準則」是:「你想人家怎樣對待你,你也要怎樣對待別人」。愛因斯坦也說過相同意思的話:「對於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於設身處地地替他人作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原典】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戰國《論語·顏淵》)【註譯】全句譯意為:自己不喜歡的,不要加在別人身上。【解讀】這是孔子回答仲弓問怎樣做才是仁時所說的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孔子「仁」的一個內涵。「仁者」即使不能成全他人,起碼遇事先替別人著想。自己不願做的事情,不要強求他人去做;自己所不願意得到的,也不要強加給別人。孔子這一思想,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1993年在芝加哥簽署的《世界倫理宣言》中,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列為一項重大原則,提倡各國應用這一原則,採取寬容的態度處理國家、民族、宗教、文化間的相互關係。【原典】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戰國《論語·里仁》)【註譯】好:(讀hào號)喜愛;惡(讀wù):討厭。全句譯意為:只有仁者才能去親愛人,憎惡人。【解讀】「仁」是孔子提出的下一個重要的道德標準。「仁」是人的本心,是人內在的善良本質。對於「仁」,孔子有過很多解釋,最基本的就是「仁者,愛人。」正因為仁者愛人,所以對害人的人必然會很憎惡。【原典】子曰:「當仁,不讓於師。」(戰國《論語·衛靈公》)【註譯】當:面對;讓:謙讓。全句譯意為:孔子說:「面對合乎仁義的事情,就是老師也不必同他謙讓。」【解讀】「仁」是儒家思想所認為的最高的人生境界,也是老師和學生共同追求的目標。學生行「仁」,不必謙讓老師,重要的是堅持真理,堅持仁道。這正如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原典】無侮老成人,無弱孤有幼。(戰國《尚書·盤庚上》)【註譯】無:通「毋」,不,不要;老成人:指老年人;弱:這裡是欺凌、輕視;孤:孤單、孤獨,這裡指孤苦無依的人。全句譯意為:不要欺侮、輕慢老年人,(也)不要欺凌、輕視孤苦和弱小的人。【解讀】這是盤庚告誡大臣的話。盤庚是從「慢其所敬者凶」的教訓出發,鮮明地提出了「尊老愛幼」的道德命題。可見「尊老愛幼」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也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道德規範之一。【原典】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戰國《孟子·盡心下》)【註譯】全句譯意為:孟子說:「仁的本質是以人為本。仁與人結合起來,就可以說是道。」【解讀】以人為本的思想,春秋的管仲最先提出。孟子的「仁也者,人也」,就是以人為本之意。【原典】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戰國《孟子·告子上》)【註譯】全句譯意為:仁是人的心,義是人的路,放棄了那條正路而不走,丟失了善良的心而不知道找回,真可悲!【解讀】孟子將「仁」和「義」比作人之心和路,這是「性善說」的體現。仁是愛人之心,是人心必須常居而勿失的根本所在,義是人按照仁愛的要求而行動時應當遵循的原則規範。【原典】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達之於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為,達之於其所為,義也。」(戰國《孟子·盡心下》)【註譯】全句譯意為:人都有不忍心去做的事情,把這種不忍之心擴充到他忍心去做的事情上,就做到仁了;人都有不屑去做的事情,把這種不屑之心擴充到他肯去做的事情上,就做到義了。【解讀】孟子認為,「仁義」是道德的最高準則。能夠同情別人的不幸,就是仁的表現;能夠去做應當做的事,就是義的行為。【原典】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戰國《孟子·離婁下》)【註譯】全句譯意為:仁義的人愛護別人,有禮的人敬重別人。愛護別人的人,別人也一定會經常愛護他;敬重別人的人,別人也一定會經常敬重他。【解讀】這是孟子對孔子仁愛思想的繼承和發展。這句話早已成為鼓勵人們互敬互愛的名言。【原典】仁於他物,不仁於人,不得為仁。(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愛類》)【註譯】全句譯意為:對其他物類仁愛,對人卻不仁愛,不能算是仁愛。【解讀】沒有對人的關心和重視,所謂「愛人」就是一句空話。《論語·鄉黨》記述孔子「愛人」的一個精彩細節。孔府的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來,問:「傷人了嗎?」不問馬。孔子心裡始終把人放在第一位來看待。馬棚失火,孔子問人不問馬,真可謂重視「人的價值」的經典之言。【原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西漢戴聖《禮記·中庸》)【註譯】全句譯意為:知、仁、勇,這三種是天下通行的德行。【解讀】此為孔子之言。孔子認為,一個君子的理想人格,應當同時具備「知、仁、勇」三種美德。他說:「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原典】唯仁有親。(戰國《司馬法·定爵》)【註譯】全句譯意為:只有仁愛,才能使人親近。【解讀】講仁愛的人,能夠讓人感到平易近人,令人感到親切,因此值得信賴。【原典】溫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寬裕者,仁之作也;孫接者,仁之能也;禮節者,仁之貌也;言談者,仁之文也;歌樂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者兼此而有之,猶且不敢言仁也。其尊讓有如此者。(西漢戴聖《禮記·儒行》)【註譯】全句譯意為:溫柔善良,是仁的根本;恭敬謹慎,是仁的基礎;寬宏包容,是仁的用為;謙遜待人,是仁的技能。一舉一動都有禮貌,是仁者的外貌;說話談吐高雅,是仁者的文采;吹歌彈唱,是仁者的諧和;分散錢財,賑濟貧窮,是仁者的施與。【解讀】戴聖的《禮記·儒行》集中宣揚儒者的德行。這段話是儒家所推崇的美德,主張「仁愛」。戴聖說,儒者兼有以上的美德,仍然不敢說自己已達到仁。可見仁的境界之高,修鍊之深。【原典】博愛謂之仁。(唐韓愈《原道》)【註譯】全句譯意為:博愛就叫做仁。【解讀】韓愈這句話和孔子、孟子的「仁者愛人」是一脈相承的。孫中山先生對韓愈這句話很讚賞。他在《軍人精神教育》中說:「仁之定義,如唐韓愈所云;『博愛謂之仁』,敢雲適當。博愛雲者,為公愛,而非為私愛」,「能博愛者,即可謂之仁」。(引自王正平《中國道德傳統認探微》) 功崇惟志篇【本篇導讀】俗謂「人各有志」。《說文》言志為「心之所向也」。《詩序》言「在心為志」,是說一個人心中想什麼,行動上便做什麼,便是他的志。「志」也是通常說的「意志」、「理想」。樹立廉政之風,首先應該是立志。因為人的行動總是被意志、理想決定和支配。意志一旦樹立,就會變成行動的方向和動力。意志有高遠、平庸之分。有高遠的意志,就有明確的生活目標,遠離腐敗和墮落的陷阱。正如孔子所說「苟志於仁矣,無惡也」(《論語·里仁》),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立志去實行仁德,那就不會去做壞事。「志當存高遠」。志向立得高遠,抗禦腐敗誘惑的自覺才會更高更強。孔子說:「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衛靈公》)。如果只是「喻於利」,「放於利」(《論語·里仁》),就會見利忘義,「亂大謀」。因此,孔子認為,「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就是說,讀書人有志於追求真理,卻又以穿的不好,吃的不好為恥,這種人不值得和他談「志於道」。有了高遠的志向,把黨和國家的利益置於至高無上的位置,就能忍住誘惑,無欲則剛,廉潔奉公。志向和氣節是密不可分的。志向是氣節的源泉,氣節是實現志向的保證。歷來酬大志、成大事、立大業者心中都長存一種浩然正氣,都能不墜青雲之志,堅守人生大節。江澤民同志說過:「講正氣,是中華民族也是我們黨的一個優良傳統。古語所說的『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等等,都是講一個人必須樹立正氣,必須有正義感。有了一腔浩然正氣,才能無所畏懼地前進,才能不屈不撓地為國家為社會建功立業。文天祥專門寫過一篇《正氣歌》,他在《過零丁洋》中寫下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就是全黨同志首先是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堅持樹立和發揚的最大的正氣。大大發揚這種正氣,以權謀私、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邪氣就滋長不起來。要教育幹部自覺地樹立正氣,堅決同歪風邪氣作鬥爭。」(《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1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原典】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戰國《論語·里仁》)【註譯】苟:如果,假如;惡:壞,壞事。全句譯意為:如果立志踐行仁德,就不會去做壞事了。【解讀】孔子這句話強調了立志行仁對人生的重要意義。一個人如果樹立了行仁的志向,他就會逐漸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當他面臨各種威脅和利誘時,就會以行仁的志向約束自己,不去為非作歹,巧取豪奪;以仁德自律,力戒驕奢淫逸,努力去做利國利民的好事。【原典】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正志先立,則邪說不能移,異端不能惑。(北宋程顥《明道先生文集·論王霸札子》)【註譯】邪:不正;異:不同;端:端正。異端,指不符合正統思想的主張或教義。全句譯意為:要想治理天下,必須首先樹立治理天下的志向。正確的志向樹立了,那麼聽到邪說也不會改變,碰到異端也不會被誘惑。【解讀】立「正志」,不僅對於成大事、治天下至關重要,而且對於抵禦各種異端邪說、歪風邪氣也是至關重要的。【原典】畏威如疾,民之上也。從懷如流,民之下也。見懷思威,民之中也。(春秋左丘明《國語·晉語四》)【註譯】全句譯意為:像怕疾病一樣地敬畏天威的人,是人中的最上者。只知道隨心所欲隨波逐流的人是人中的最下者。看到可眷戀的事物就想起天威可敬畏的人,還不失為人中的中者。【解讀】這是齊國宰相管仲說過的話。晉國公子重耳因家族內亂逃到齊國。齊桓公把女兒嫁給他,並待他很好。重耳便打算老死在齊國,說:「人生在世就是為了享樂,誰還去管別的呢?」重耳的妻子姜氏援引管仲說過的這段話,勸說重耳要立志成就大事,回國建功立業,不要貪圖眼前的安逸享樂。惟其如此,才能有所作為,在人民中樹立聲威,身居人上。【原典】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戰國·《尚書·周官》)【註譯】崇:崇高;惟:由於,因為;廣:廣大。全句譯意為:功高由於有志,業大由於勤勞。【解讀】周成王滅了淮夷,回到王都豐邑,和群臣一起總結周家(即周王朝)成就王業的經驗,並向群臣說明周家設官分職用人的法則。其中他在教訓他的「官君子」(各級官長)要忠於職守,勤於政務時,說道:你們要認真對待你們的職責,不能怠惰忽略。你們要知道,功高由於有志,業大由於勤勞。【原典】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戰國《論語·公冶長》)【註譯】之:這裡作賓語,分別指代「老者」、「朋友」、「少者」。全句譯意為:使老年人生活安逸,使朋友能互相信任,使孩子們得到關懷並受到良好的教養。【解讀】這是孔子與顏淵、子路之間的一次關於志向的問答。子路的志向是與朋友同甘共苦而無憾,顏淵的志向是不自我誇耀,不自我表功。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孔子的志向是要普化仁德於天下,使人人各得其所。可見,三個人志向的境界是不在一個層面的。宋程頤評論三個人的志向時說:「夫子安仁,顏淵不違仁,子路求仁。」【原典】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戰國《論語·泰伯》)【註譯】士:這裡是指學習儒家禮樂文化的讀書人。弘:寬廣,開闊;毅:剛強,堅毅;任:使命;仁以為己任:即「以仁為己任」;已:止息。全句譯意為:讀書人不可以不心胸弘大而剛毅,因為他擔負的責任重大,而路途遙遠。把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能說責任不重大嗎?一直奮鬥到底,至死方休,能說路途不遙遠嗎?【解讀】「仁」,既是儒家的道德理想,也是儒家的社會理想。西周末期,禮崩樂壞、社會動蕩的危難,激發了志士仁人以推行仁德為己任的歷史使命感。孔子一生致力於推行仁德,追求仁政,雖屢遭困厄,仍矢志不移。孔子的弟子曾子對踐行仁德也是矢志不移。曾子認為,士應把在天下推行仁德作為自己的畢生任務。推行仁德即使困難重重,也要剛強不屈,永不懈怠,死而後已。曾子這段鏗鏘有力的話後來變成了「任重道遠」的成語,廣為後人傳頌。【原典】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戰國《論語·子罕》)【註譯】三軍:周朝制度,一個諸侯大國可擁有三軍(一軍約12500人);前一「奪」:喪失、失去;匹夫:泛指老百姓、普通人。全句譯意為:孔子說:三軍可以失去主帥,一個人不能失去志向。【解讀】人必須立下志向,並且堅定不移地為實現自己的志向而奮鬥。有的人也有志向,甚至也有雄心壯志,卻經不起威脅和利誘的考驗,喪志變節了,從而跌入腐敗和墮落的深淵。孔子這句話強調的正是立志和守志的重要。古往今來,此句名言不知升華了多少仁人志士的人格,不知鼓舞了多少英雄豪傑的鬥志。現代著名的新四軍的軍長葉挺就曾請大詩人、大書法家郭沫若把孔子的這句話寫成條幅掛於中堂,以此勵志。【原典】志,氣之帥也。(戰國《孟子·公孫丑上》)【註譯】氣:思想意志;氣:意氣感情。全句譯意為:志向是人的意氣感情的主帥。【解讀】這是孟子對公孫丑請教志與氣的關係時的回答。孟子認為,志向是人的意氣感情的主帥,意氣感情是充滿體內的力量。思想意志到了哪裡,意氣感情也到了哪裡。因此,人要堅定自己的思想意志。【原典】況古之人,不以富貴利達為心也,其所以從仕者,宜假此以行道也,道不行而富貴利達者,古人以為恥,而不以為榮。(元張養浩《權力忠告》)【註譯】全句譯意為:古代的聖賢,不以富貴榮華為追求目標。他們之所以做官,目的是通過做官來推行道義。不推行道義而只想獲取富貴榮華的人,古人認為是可恥的,並不認為有什麼光榮。【解讀】官職就是為官從政者的人生舞台。有志於為官從政者,就應立志在這個人生舞台上推行人間正道,艱苦奮鬥,有所作為,造福人民。那種只想通過做官來謀取私利,達到富貴榮華的人,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為千夫所指,萬人所罵。2志當存高遠【原典】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春秋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註譯】太上:猶言最上、最高。全句譯意為:最上者是立德,其次是立言,再其次是立功,立了此三項,不論時間過多久都不會作廢,這才叫做不朽。【解讀】魯襄公二十四年春,魯國的叔孫豹出使到晉國,晉國的范宣子問叔孫豹何謂「死而不朽」?叔孫豹就以上面的話答之。西漢《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十分欣賞《左傳》記述的這個「三不朽」的故事。司馬遷的好友摯峻很有才氣和學問,但他卻退身修德,隱於阱山。司馬遷致書摯峻對其規勸。書中寫道:「遷聞君子所貴者三,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然而摯峻僅僅追求「修德」,還不是真正的「立德」。做到「三不朽」,才是人生價值的真正實現。司馬遷的一生,集「三不朽」於一身,為後世樹立了永生和不朽的人格楷模。【原典】人不求及,其能及乎?(春秋左丘明《國語·晉語四》)【註譯】全句譯意為:如果一個人不追求有所作為,又怎麼能夠有所作為呢?【解讀】這是重耳的妻子姜氏勸告重耳之詞。重耳逃到齊國後眷戀享受,安於現狀。姜氏引用《周詩》、《鄭詩》上的詩句勸說重耳立大志,圖大業。【原典】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戰國《論語·憲問》)【註譯】士:讀書人;懷:留戀;居:家居、家庭。全句譯意為:讀書人留戀家庭的安逸,就不足於成為讀書人了。【解讀】讀書人應專心致志地讀書、「修己」,而讀書、「修己」的目的在於「兼治天下」、在於「安百姓」。如果專註於「懷居」等生活瑣事,就難於成「士」了,也不會有什麼作為。《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中記載晉文公流亡到齊國後,有了妻妾,有了家財,便貪圖安逸,不肯繼續前進,他的妻子姜氏告誡他:「行也!懷與安,實敗名。」【原典】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戰國《論語·陽貨》)【註譯】飽食:即食飽,吃飽了飯;無所用心:即無所事事,什麼事也不幹。全句譯意為:孔子說:「整天吃飽了飯,什麼事也不幹,這種人很難有作為。」【解讀】人怎樣才有意義地度過一生呢?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何在?在孔子看來,一個人應該「志於道」,「敏於事」,而且「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如果你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就會想入非非,產生淫邪之念。【原典】吾聞出於幽谷、遷於喬木者,未聞下喬木而入於幽谷者。(戰國《孟子·滕文公上》)【註譯】喬木:高大的樹木。全句譯意為:我聽說過鳥兒只會從幽暗的山谷里飛出來,遷徙到高大的樹木上,卻沒有聽說過鳥兒從高大的樹木上飛下來,遷徙到幽暗的山谷里。【解讀】《詩經·伐木》中有:「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其意是比喻人搬到好的地方去居住。孟子化用這一詩句,激勵人們應該志存高遠,奮發上進,切莫不求進取,自甘墮落。【原典】將治大者不治細,成大功者不成小。(戰國《列子·楊朱》)【註譯】全句譯意為:要治理大事業的人不去處理芝麻綠豆的小事,建成大功業的人不去計較細小的成績。【解讀】人各有志。不同的人所立的志向不同,有個人成名之志,有小家溫飽的燕雀之志,有兼治天下的鴻鵠之志。有大志的人追求的是氣勢磅礴的大業,成大器的人關注的是天下的風雲變幻。列子這句話是倡導人們要立大志,建大業,成大功。【原典】務在事大。(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諭大》)【註譯】全句譯意為:一定要從事大的事業。【解讀】這又是立大志、做大事的勸世箴言。只有立志「務大」,才能有遠大的生活目標,才能以「務大」自律、自勵、自強,才能不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誘惑。這正是古人說的「祈乎大者得乎中,祈中者得乎下,祈乎下者,不知其所之。」【原典】天下之士也者,慮天下之長利。(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長利》)【註譯】天下的士人,考慮的是天下長遠的利益。【解讀】這是《呂氏春秋·長利》中的開篇之語。此篇是道家伊尹學派所作。他們痛斥了齊國大夫陳無宇的貪婪,教導士人立志遠大,胸懷天下,不以私利為利,以天下之利為利。【原典】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於此四者,可以有志於本矣。(西漢戴聖《禮記·學記》)【註譯】全句譯意為:君子說:「有大德的聖人,不會拘限於一官一職;有大道的聖人,不會像器物一樣只有一個用場;有大信義的聖人,不會受到盟約的限制;天之四時不會是整齊劃一的。」一個人明察了這四種情況,就有志於學之本了。【解讀】「大德」、「大道」、「大信」、「大時」,儒家視為天地人的「本源」。凡事必須著力於「本源」。三王(指夏禹、商湯、周文王)在祭祀河川時,都是先祭河,後祭海,因為他們認為河是海的「本源」。為學也應如此,務必從根本上把握。青年毛澤東當年在長沙求學時,孜孜於求宇宙的大本大源。在青年毛澤東看來,人們創造歷史的過程,就是本源入心,化成理想,見諸行動的過程。因此,拯救中國,變化民質,也必須首先從尋求、把握和運用本源開始。【原典】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西漢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註譯】安:哪裡;鴻:大雁;鵠(讀hú):天鵝。全句譯意為:「燕子、麻雀怎麼能了解大雁、天鵝的志向呢?」【解讀】秦朝末年的統治苛酷殘暴,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其中陳涉、吳廣領導的起義隊伍規模最大,影響最廣。陳涉年輕時曾給人當僱工,對自己被壓迫被剝削的地位萬分不滿,一天,他對僱工們說「苟富貴,無相忘!」(假如有一天我們中間誰富貴了,可別忘了其他弟兄們啊!)遭到眾人的譏笑。於是陳勝感嘆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語氣中透著自信與豪氣。顯示了他胸懷大志、不甘平凡的性格。後來,陳勝在吳廣的協助下,揭竿起義,成就了一番事業。【原典】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西漢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註譯】寧(讀nìng):難道;種:這裡指富貴種。全句譯意為:王侯將相難道就是天生的富貴種嗎?【解讀】這是陳涉發動起義時向戍邊的農民士兵發出的震撼人心的口號。當時陳涉和戍邊的農民士兵道遇大雨,延誤行期,按法當斬,即使不被殺,戍邊之人生還的希望渺茫。在面臨絕境之時,陳涉登高而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話語中透露出鮮明的反天命思想,同時顯示出陳涉的遠大抱負。正是陳涉的這一呼,吹響了秦末農民起義的號角。【原典】居下而無憂者,則思不遠;處身而常逸者,則志不廣。(三國王肅《孔子家語·卷五·在厄第二十》)【註譯】全句譯意為:處在低下的地位而無所憂慮的人,他一定想得不遠;經常處身安逸生活中的人,他的志向不會遠大。【解讀】馬克思認為,對普通人來說,有時候,勇敢、自尊、自豪感和獨立感比麵包還重要。「居下」而不奮發,「常逸」而心自安,失去了實現自我價值的理想和追求。如此人生,有何意義?孔子一生困厄,但他一生都在為實現崇高的價值目標而努力奮鬥。【原典】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趙典傳》)【註譯】全句譯意為:大丈夫應當像雄鷹一樣翱翔於天空,怎麼能像雌鴨一樣趴在地上不動?!【解讀】趙溫在任京北郡丞時,時常感到自己懷才不遇,不被重用,發出「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的感嘆後罷官而去,很有志向和氣魄。後來,趙溫在一次饑荒中,賑濟了數萬饑民,得到了民眾的廣泛擁護。漢獻帝遷都後,一再提拔趙溫,官至司徒錄尚書事。趙溫如願以償地實現了「雄飛」理想。【原典】大丈夫豈可遂蘊智能,使蘭艾不辨,終日碌碌,與燕雀相隨乎?(唐李延壽《南史·列傳第三》)【註譯】全句譯意為:大丈夫怎能隱藏自己的才華,使蘭花與艾草分辨不清,終日碌碌無為,跟隨燕雀追求蠅頭小利?【解讀】此為南朝宋的鮑照所言。鮑照雖出身寒門,但他鄙視與燕雀相隨的庸碌之人,不願與碌碌無為的世人同流合污,苟且度過一生。此句正是鮑照化用,以表達其憤激之言。【原典】天下有事,丈夫當以功濟四海。(宋歐陽修《新唐書·列傳·馬燧》)【註譯】全句譯意為:天下興亡,大丈夫應當相時而動,建功立業,安邦定國,周濟萬民。【解讀】唐朝大將馬燧少年時即有宏偉抱負。一次,他和眾兄弟共同學儒時感嘆地說了這番氣宇軒昂的話。在他看來,天下動亂,如果長作一介書生,碌碌無為而老死,這樣的生命毫無意義。只有相時而動,安邦定國,周濟萬民,才不枉一生。【原典】生為名臣,死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簡策,斯為美也。(明方孝儒《豫讓論》)【註譯】全句譯意為:生要當世人景仰的名臣,死了要成為鬼中之雄,流芳百世、彪炳史冊,這才是人生之最美。【解讀】這就是古之賢者追求的人生價值。這句話與宋代詞人李清照的「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和魏晉詩人王粲的「生為百夫雄,死為壯士規」,可謂異曲同工。【原典】志要豪華,趣要淡泊。(明吳從先《小窗自紀·豪華與淡泊》)【註譯】全句譯意為:一個人立志要高邁深遠,生活情趣要淡漠樸素。【解讀】高遠的志向是人生奮鬥的強大動力,淡漠樸素的生活情趣是實現志向的精神條件。兩者是互動的。志當存高遠,趣向淡泊行。所以,三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告誡人們要「淡漠以明志,寧靜而致遠」。【原典】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說第一等話,抱第一等識。(明呂坤《續小兒語》)【註譯】全句譯意為:要做第一流的人,干第一流的事業,說第一流的話,懷抱第一流的見識。【解讀】這是明代學者呂坤訓兒之詞。呂坤一生勤奮好學,於明萬曆年間中了進士,官至刑部左、右侍郎。著作有《呻吟語》、《去偽齋文集》等。3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原典】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註譯】青雲之志:高尚的志向。全句譯意為:人到老年,不能意志消沉,而應朝氣蓬勃;身處逆境,不能喪失上進的志氣。【解讀】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為中國千古傳唱的散文名篇。作者在描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中,以騰挪跌宕的筆勢,述志言情,由逸游的豪興,引出自己途路坎坷的感慨,表白了報國無門卻壯志不墜的執著態度。「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這四句話是化用《後漢書·馬援傳》中的「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筆力遒勁,音調鏗鏘,很好地表達了作者備受壓抑而依然奮發向上的進取精神。【原典】君子以致命遂志。(周《周易·困卦》)【註譯】致命:「捨棄生命」之義;遂:實現。全句譯意為:君子在困窮之時,寧可捨去生命也要實現崇高的志向。【解讀】《周易》,「道廣大,無所不包」。以「君子」立志、修身、治政的史學、哲學、文學相當豐富。《周易》開篇《乾卦》的「君子終日乾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第二篇《坤卦》的「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困卦》的「君子以致命遂志」,都貫穿一個鮮明的命題,就是立志、修身、治政。這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原典】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戰國《論語·雍也》)【註譯】女:通「汝」,你;畫:即「劃」,劃地為界。全句譯意為:孔子說:「力量不夠的話,走到半路就走不動了,現在你是劃地為界,限制自己。」【解讀】這是孔子對冉求的指評之語。冉求覺得自己在實踐孔子的仁德學說和安貧樂道的精神上已經「力不足」,就對孔子說:「並不是我不喜歡先生的學說,而是因為我的力量有限。孔子就以走路作比,指出冉求是非不能也,是不為也」。他一再說過:「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呼?我未見力不足者。」孔子認為通過自己主觀努力,提高修養學問,人人都可以做到這一點。【原典】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戰國《論語·子罕》)【註譯】為山:堆土成山;簣:裝土的竹筐;平地:填平地溝;覆:傾倒。全句譯意為:孔子說:「比如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便大功告成,可是停止了,那是我自己停止的。又比如在平地上堆土成山,雖然剛倒下了一筐土,如果決心繼續幹下去,那是我自己願意堅持往前干啊!」【解讀】孔子的這段話里有兩個比喻。前一個比喻是根據《尚書·旅敖》「為山九刃,功虧一簣」推陳出新,後一個比喻孔子從積極方面加以發揮。孔子通過生動的比喻,告訴人們:世界上多少大事業,都是自強不息,從一點一滴做起。目標明確了,就要以堅定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一干到底,才能成就一番事業。如果中途而止,那就前功盡棄。或進或止,關鍵在自己。【原典】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戰國《論語·衛靈公》)【註譯】求生:貪生;無:不要;害仁:損害仁德;有:寧願;殺身:勇於自我犧牲。全句譯意為:孔子說:「有志之士和仁義的人,不會苟且偷生損害仁德,寧願犧牲自己來保全仁德。」【解讀】成語「志士仁人」、「殺身成仁」都源於孔子這句名言。「仁」是孔子心目中最高尚的道德境界。「求仁」、「成仁」是人生的根本準則。因此,孔子要求「志士仁人」為了成全仁德,不要貪生怕死,關鍵時刻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來保全仁德。孔子的這一道德要求,強烈地感召和鼓舞了後世多少志士仁人。屈原,諸葛亮、岳飛,文天祥、范仲淹等愛國志士都是可歌可泣的道德榜樣。【原典】有其志必成其事,蓋烈士之所徇也。(三國魏曹操《褒揚泰山太守呂虔令》)【註譯】烈士:有氣節的、肯為節義而犧牲的人;徇(讀xún):通「殉」,為達到某種目的而死。全句譯意為:有了遠大的志向就一定要完成它,這大概是烈士不惜犧牲生命所追求的。【解讀】理想不拋棄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並且不懈地為實現理想而奮鬥,我們終有一天,會幸福地沐浴在理想的光輝之中。【原典】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北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註譯】瑰怪:壯麗奇特;非常:不尋常,不一般;觀:景象。全句譯意為:世間奇妙雄偉、壯麗奇異、非同尋常的景象,常常在於艱險和僻遠,而且是人跡罕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達的。【解讀】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是言志之作。王安石借游褒禪山說明,要達目的,必須「有志」。要爭取理想的實現,就必須意志堅定,奮發圖強。由王安石的「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人們自然會想到當代偉人毛澤東那首著名的《七絕·為李進同志題廬山仙人洞照》:「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原典】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宋蘇轍《晁錯論》)【註譯】立:建立,成立。全句譯意為:成就大事的人,不僅要有超出世人的才能,還一定要具備堅韌不拔的意志。【解讀】「俗語云『心堅石穿』。」(陸九淵《語錄》)只要有堅定的意志,石頭也能穿透;只要下定決心,什麼困難都能克服;只要自強不息,就會事業有成。4不以窮變節,不以賤易志【原典】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戰國《論語·里仁》)【註譯】士:讀書人、知識分子;道:真理;惡:壞,惡劣;足:值得。全句譯意為:孔子說:「讀書人立志於仁德之道,卻又以吃穿不好為羞恥,這種人不值得和他談論『志於道』的大事。」【解讀】「志於道」的讀書人必須有一種憂道不憂貧的精神和艱苦奮鬥的意志,這樣才能有大志向、大長進、大作為。如果斤斤計較於衣食的好壞,不能過清貧的生活,「志於道」就只能是空談。所以孔子認為這種人不值得和他談論「志於道」的大事。毛澤東青年時代的一個生活故事很有孔子「士志於道」的遺韻。毛澤東在長沙求學時,不談金錢,不談身邊瑣事,不談女人。有一次到一位青年家裡,這位青年對他說要買些肉,併當著他的面吩咐傭人去買了一小片肉。毛澤東覺得這個人太小品,以後再也不同這個青年見面了。青年毛澤東和朋友們只樂於談論大事「人的性質,人類社會的性質,中國的性質,世界,宇宙!」青年毛澤東舍瑣事而求大志的胸懷很值得我們景仰和學習。【原典】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戰國《論語·雍也》)【註譯】簞(讀dān丹):古時盛飯的竹器;食:飯;堪:忍受。全句譯意為:孔子說:「賢德啊,顏回!一竹籮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巷子里,一般人忍受不了這種困苦的生活,而顏回卻不改他自有的樂趣。賢德啊,顏回!」【解讀】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孔子為什麼如此稱道顏回安貧樂道的精神?就是因為人只有像顏回那樣擺脫世俗物慾的誘惑和困擾,才能心無旁騖,專志於道,實現人生價值。反之,如果胸中無志,心中無道,成天看著外面的精彩世界,一味追求物質生活的享受,就只能變成物慾的奴隸,最終是一事無成,虛度一生。孔子推崇顏回這種安貧樂道的精神,對後世儒者的人生追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原典】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戰國《論語·衛靈公》)【註譯】固:堅守、安守;斯:同「則」或「即」;濫:泛濫,這裡指無所不為。全句譯意為:君子在窮困時仍然能堅守自己的節操,一般人遇到窮困就不能約束自己而無所不為了。【解讀】俗語云:「人窮志不窮。」君子不會因為一時的困頓,就喪失自己的人格。孔子在陳國時斷了糧食,跟隨的弟子們餓壞了,子路抱怨地對孔子說,「君子也會窮困嗎?」孔子教導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意思是要弟子們不論遇到什麼困境,都要處變不驚,居窮不濫,堅定自己的志向,保持自己的人格。【原典】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戰國《莊子·繕性》)【註譯】軒:車;冕:冠。二者代指高官厚祿、榮華富貴。全句譯意為:不為榮華富貴而心滿意足,自縱心志;不因窮困窘迫而隨波逐流,趨附世俗。【解讀】在中國歷史上,莊子第一個揭露了人為物役的異化現象,認為世人追逐物質利益和官位權貴是「危身棄生以殉物」,是人生的一大悲劇。因此,莊子強烈地反對物質利慾、官位權貴對人身心自由的束縛,要求「不以物害己」、「不以物挫志」,「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原典】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戰國《論語·子罕》)【註譯】後:最後;凋:凋謝,凋落。全句譯意為:孔子說:「到了一年天氣寒冷的時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謝的。」【解讀】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一樣,孔子在這裡也是有感而發。松柏代表的是一種堅忍不拔的品性。孔子對這種品性極為推崇,認為它是君子所應具備的人格精神。君子和小人在平時是很難辯其忠奸的,但到了嚴酷的環境,緊要的關頭,君子就像嚴冬中的松柏一樣,突現出高尚的氣節。司馬遷在寫《史記·伯夷列傳》時,引了孔子這句話來讚頌伯夷、叔齊視榮華寶貴如浮雲,不惜獻出生命來立名的高風亮節。【原典】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閱不市,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戰國《荀子·修身》)【註譯】折閱:虧本、賠本;市:指做買賣;怠乎道:不嚴格遵守正道。全句譯意為:好的農夫並不因為缺水乾旱而不耕田;好的商人不因為買賣虧本就不進市場,士人君子不因為貧窮而對於道義有所懈怠。【解讀】這句話的重心在「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荀子所說的「道」,就是儒家倡導的禮義。在儒家看來,士人君子一生就是「志於道」,一切為了「弘道」。「志於道」會受到各種利誘,「弘道」會遇到很多困難,就像農民耕田會遇到乾旱,商人做生意會有虧損。但是不管利誘和困難多大,都要堅守自己的志向,耐得住清貧,真正做到孟子所說的「貧賤不能移」。【原典】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戰國《荀子·天論》)【註譯】輟:廢止;匈匈:同「訩訩」,吵鬧、喧嘩。全句譯意為:上天不因為人們厭惡寒冷就廢止冬季,大地不因為人們厭惡遼遠就廢止寬廣,君子不因為小人吵鬧喧嘩就中止行動。【解讀】這是《荀子·天論》中的一段話,排比式,很工整,也很有氣勢。「天有常道,地有常數,君子有常體」,即上天有永恆不變的規律,大地有經久不變的法則,君子有堅守不變的規矩,都不以人的好惡而改變。荀子在這裡洋溢著一種自信和頑強的意志:君子要像天地那樣遵行常道,堅守自己的信念,堅持自己的理想,不要因為小人的聒噪而放棄。大概古往今來的偉人都有獨立特行的心理氣勢,就在荀子說了「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一千六百多年後,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義大利的偉大詩人、長篇史詩《神曲》的創作者但丁也說過同樣意思的話:「走你的路,讓別人家去說罷!」【原典】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誠廉》)【註譯】全句譯意為:石頭可以被打破,但不能奪去它堅硬的本性;丹砂可以使它磨碎,但不能奪去它紅色的本性。【解讀】做人要有堅定的信仰,即使為了信仰而犧牲也始終不渝。這種名節觀造就了多少中華仁人志士和英雄豪傑。遠的不說,就說當代的共產黨人都深受這種名節觀的影響。如共產黨員周文雍,由於叛徒出賣,被捕入獄。在獄中,他備受酷刑,但堅貞不屈。他在監獄的牆壁上寫下不朽的詩句:「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壯士頭顱為黨落,好漢身軀為群裂。」還有革命先烈楊闇公被捕後始終堅持自己的信仰,犧牲前他面對敵人的屠刀,寧死不屈地說:「你們只能砍下我的頭,可絕不能絲毫動搖我的信仰。我的頭可斷,志不可奪。」【原典】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戰國屈原《離騷》)【註譯】曼曼:同漫漫,形容遙遠綿長;修:長;上:上天,喻指楚懷王;下:人間,喻能理解他的政治主張的人;求索:尋求。全句譯意為:前面的道路漫長而遙遠啊,我將上天下地去求索知音。【解讀】這是屈原偉大的詩篇《離騷》中被千古傳唱的名句。在楚國實行政令改革,實現楚國的「美政」,並甘願當開路先鋒,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是屈原崇高的理想。但是奸臣當道,群小競進貪婪,楚懷王又昏庸糊塗,屈原慘遭排除,陷於孤立,宏願落空。但是屈原並沒有絕望,而是不屈不撓地去求索理解他支持他的人,為了實現崇高的理想而不懈奮鬥。屈原這種對理想和信念的執著追求和不懈奮鬥的精神,已構成了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原典】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戰國屈原《國殤》)【註譯】誠:確實;以:用,這裡有「表現」的意思。不可凌:言戰士寧死不屈,志不可奪;神以靈:精神不死,神魂顯靈。全句譯意為:將士確實既勇敢又英武、始終剛毅堅強不可侵犯。身軀雖然死了,但精神不死,神魂顯赫,是鬼中的英雄。【解讀】屈原寫《國殤》,是祭為國犧牲的楚國將士的。這兩句詩正是謳歌楚國將士那種為保衛國家不惜犧牲、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豪邁精神。屈原以慷慨激昂的詩句,激勵、弘揚為國家、為民族而「生當人傑,死作鬼雄」的人格精神和道德追求。【原典】富貴不足以益,貧賤不足以損。(三國王肅《孔子家語·五儀解第七》)卷一【註譯】益:增加。全句譯意為:富貴不能給他增加什麼,貧賤也不能減少什麼。【解讀】儒家的處世哲學和人生理想就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種處世哲學和人生理想在儒家的士人君子可以達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不論「富貴」,不管「貧賤」,他們都會堅守他們的處世哲學和人生理想。【原典】志行萬海里,不中道而輟足;圖四海者,非懷細而害大。(西晉陳壽《三國志·陸遜傳》)【註譯】全句譯意為:胸懷遠大的有志之士不會半途而廢,也不會因小失大。【解讀】這是謀士陸遜勸誡孫權的話。當時公孫淵背棄盟約,孫權想親自率兵征討。陸遜給孫權分析了天下大勢,勸說他成大事者不能「中道而輟足」、「懷細而害大」。【原典】蹈海之節,千乘莫移其情。(南朝宋范曄《逸民傳論》)【註譯】全句譯意為:魯仲連寧願蹈海而死,也不帝秦,即使面對千乘之國的賞賜,也決不改變自己的情志。【解讀】范曄引用戰國時魯仲連義不帝秦的典故,對這類堅持理讚頌正直隱逸之士不慕功利,全求名節的志向懷抱。【原典】窮與達固不渝兮,夫唯服道以守義。(唐柳宗元《吊屈原文》)【註譯】全句譯意為:無論窘困還是顯達都不改變自己的志向,堅守自己的理想主張,信守忠於國家的大義。【解讀】屈原是一位有遠見的政治家,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偉大詩人。為了楚國的富強,在內政方面主張修明法度、舉賢授能,外交方面力主聯齊抗秦。但終因貴族腐朽勢力的讒毀誣陷,被楚王兩次放逐,最後抱石沉沙,自投汨羅江。柳宗元在《吊屈原文》中歌頌了屈原窮達不渝、服道守義的崇高而光輝的品質。【原典】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宋范仲淹《岳陽樓記》)【註譯】全句譯意為:在天下人之先憂,在天下人之後樂。【解讀】范仲淹「先憂後樂」的觀點體現了他偉大的人格精神和深沉的社會關懷。在天下人之先憂,在天下人之後樂,已成為後代仁人志士獻身民眾,關心天下的精神力量,鼓舞著一代代的人們前仆後繼,為國家的振興,為人民的幸福安康擔負起自己崇高的社會責任,並為此奮鬥不息。5名節重泰山,利慾輕鴻毛【原典】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戰國《孟子·公孫丑上》)【註譯】浩然:朱熹註:「盛大流行之貌。」全句譯意為:我善於培養我的浩然之氣。【解讀】孟子的「浩然之氣」,是一種無堅不摧的意志和大無畏的獻身精神。有了這種浩然之氣,就能堅持正義、氣節和情操,為了捍衛自己的人格、真理和理想而大義凜然、視死如歸,也決不苟且偷生。孟子認為,「浩然之氣」,要通過修鍊、培養,摒棄各種物慾的誘惑,才能形成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孟子的「浩然之氣」與其「捨生取義」,給後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激勵作用。南宋的文天祥在抗元失敗後被俘,大義凜然地拒絕了元朝統治者的威逼利誘。他在獄中以孟子的「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為激勵,寫下了慷慨激昂、流傳千古的《正氣歌》。現代的朱自清寧願餓死,也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聞一多面對國民黨的暗殺,拍案而起;夏明翰面對屠刀,慷慨高歌,「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自有後來人」。【原典】君子以義死難,視死如歸;生而辱不如死而榮。(西漢司馬遷《史記·范睢蔡澤列傳》)【註譯】全句譯意為:君子為正義而殉難,視死如歸;活著受侮辱,不如赴死更光榮。【解讀】這是戰國時秦相范睢與說客蔡澤對話時所言,體現了范睢的名節觀和生死觀。在范睢看來,人的名節比生命還重要。生有輕於鴻毛,死有重於泰山。為私利苟活,雖生猶死;為正義而捐軀,永垂不朽。【原典】英睿當亂而不移,忠賢臨危而盡節。(南朝蕭子顯《南齊書·高帝上》)【註譯】全句譯意為:英勇睿智之人面對變亂而毫不動搖,忠臣賢士面臨危險而能保持他們的節操。【解讀】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當亂」和「臨危」之際,更容易出現有膽識的英雄豪傑,最能考驗忠臣賢士。【原典】乃可死作惡鬼,不能生為叛臣。(唐李延壽《北史·列傳第五》)【註譯】全句譯意為:「我寧可死了之後作惡鬼,也不能活著的時候當叛臣。」【解讀】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古來多少仁人志士為了真理道義寧可節烈而死,也不能屈節求命。元顯和叛亂的刺史元法僧交戰被俘,元法僧想誘他當叛臣。元顯堅貞不屈,義正詞嚴地說:「乃可死作惡鬼,不能生為叛臣。」然後,從容就死,視死如歸。【原典】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過零丁洋》)【註譯】汗青:用竹簡記事,竹簡必須烘烤去汗(水),故曰汗青,也特指史冊。「照汗青」,即史冊。全句譯意為:自古以來人總免不了一死,應當留下一片丹心照耀史冊。【解讀】南宋末年的文天祥自幼就仰慕死後謚「忠」的鄉賢歐陽修,立志要忠於國家,忠於民族,做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宋末祥興元年八月,文天祥被元軍所俘。元軍元帥、曾和文天祥同朝為臣的張弘范勸其投降,文天祥無比義憤,即拿《過零丁洋》一詩給張弘范。原詩為:「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詩的最後兩句,正是文天祥崇高氣節的展現。第二年二月,南宋覆亡。元世祖忽必烈深敬文天祥之才德,屢次許以高官厚祿,勸其歸順,但文天祥不為所動,堅決表示「受宋恩為宰相,安肯事二姓」,「願與一死足矣」,表現出一副寧死不屈的錚錚鐵骨。最終慷慨就義,時年才四十七歲。其捨生取義的精神光耀天地,《過零丁洋》更是千古傳唱。史者盛讚文天祥:「名相烈士,合為一傳,三千年間,人不兩見!」【原典】吾為朝廷大臣,豈肯偷生為萬世罪人!吾頭可斷,身不可辱,願速死。(清張廷玉《明史·史可法傳》)【註譯】吾:我;朝廷大臣:史可法為南明兵部尚書。【解讀】南明王朝苟且偷安、醉生夢死。清兵南下越過淮河,直奔揚州。當時的守城將帥正是兵部尚書史可法。面對蜂擁而來的清兵,史可法抱定與城共存亡的決心。城破之時,史可法拔刀自刎,但被副將救下,後被清兵所俘。清兵統帥多鐸一再許以重任勸降,史可法巋然不動,並以「吾頭可斷,身不可辱」回之。多鐸勸降無效,即殺害了史可法。雖「碎屍萬段,甘之如飴」的史可法成為南明抗清以身殉職的第一人。其慷慨赴死、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氣節光耀千古。【原典】吾辦一死,金錢不可得也。(清張廷玉《明史·循吏列傳》)【註譯】辦:治辦。全句譯意為:我只置辦了一口棺材,金錢是沒有的。【解讀】明正德年間,章聖皇太后薨。當時,以太監劉瑾為首的閹黨勢力猖獗。這些宦官借運送章聖皇太后靈柩之機,脅迫途經各州縣的官吏辦送財物,並揚言「不辦者死」。各州縣吏大多聞風喪膽,逃之不及,只有武定知州唐侃不怕一死,置辦一空棺放在廳中,對前來索錢的太監說:「吾辦一死,金錢不可得也。」這些宦官在大義凜然的唐侃面前,狼狽而走。這種敢秉大義、敢逆貪官,寧死不去賄賂的氣節和勇氣,現在的官們能有幾人?【原典】乘理雖死而非亡,違義雖生而匪存。(東漢趙壹《刺世疾邪賦》)【註譯】乘:依憑;匪:同「非」。全句譯意為:為了實現理想信念而奮鬥的人雖然死了,但精神永存;背信棄義的人雖然活著,但如同生行屍走肉。【解讀】這是對於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的古代經典說法,當代詩人臧克家是這樣詮釋的:「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一個人為了個人的一點私利而背信棄義,不顧廉恥,這種人活著也只能是不齒於人類的狗屎堆。而那些為了美好的理想信念而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人才永遠活在人們的心裡。【原典】瘦到梅花應有骨,幽同明月且留痕。(明吳從先《小窗自紀·枯寂與骨痕》)【註譯】全句譯意為:梅花儘管清瘦,然而有著奇高的骨氣;明月雖很幽靜,卻還是要灑下不盡的清輝。【解讀】梅花、明月向來是人格的象徵或意趣的指向。它們在孤高寂寞中自有自己的操守和志氣。在這裡,作者借梅花、明月來比喻,人不應趨炎附勢,不慕榮華富貴,要學梅花,即使清瘦,尚留清氣在人間;要如明月,即使清寒,也把清輝灑人間。【原典】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明曹臣《舌華錄》)【註譯】全句譯意為:我不能為五斗米的俸祿而彎腰。【解讀】陶淵明當彭縣令時,郡太守派督郵到各縣視察。督郵來到彭澤,縣吏對陶淵明說,應當穿好官服,束上腰帶,去拜見督郵大人。陶淵明說:「我不能為五斗米的俸祿而彎腰。」他把縣令的官印放在縣衙里,揚長而去。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歷來為中國人所景仰所傳頌。人是要有一點骨氣的。不然,為五斗米折腰,還有什麼人格尊嚴?【原典】無義而生,不若有義而死;邪曲而得,不若正直而失。(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註譯】全句譯意為:沒有道義而活著,不如為道義而殉死;通過不正當手段去取得名利,不如公正耿直而無所得。【解讀】就生命的意義而言,沒有道義而活著,與禽獸何異?就人格道德而言,通過不正當手段而取得名利,與盜賊何異?在《唐摭言》的作者王定保看來,為了道義而殉死,生命是可貴的;因公正耿直而名利不沾,人格道德是流芳千古的。【原典】爵祿易得,名節難保。爵祿或失,有時而再來;名節一虧,終身不復矣。(元張養浩《權力忠告》)【註譯】全句譯意為:高官厚祿容易獲得,但名聲氣節卻難於堅守。爵祿要是失去了,還有機會再獲得;但名節一旦喪失了,到終生都無法挽回。【解讀】對於一個人來說,名節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名節,不需要金錢就可以使你感到富有,也不需高官厚祿就能讓你顯尊貴於眾人之上。但是,「爵祿易得,名節難保」。為官從政者當以此言銘記在心。格言警句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則吏不敢慢,公則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郭允禮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無恥則無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顧炎武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劉備傲不可長,欲不可縱, 樂不可極,志不可滿。(魏 征)生於富者驕,生於貴者傲。(玉 方) 節慾則民富,中聽則民安。(晏 子)古代保持廉潔清正名言警句1、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漢·桓寬)釋:要想影子正時就把個人儀錶搞端正,要叫下屬廉潔先要自身廉潔。2、但立直標,終無曲影。(《舊唐書》)釋:只要立的標杆是直的,就不會照彎曲的影子。3、大臣法,小臣廉。(明·黃綰)釋:大臣能夠遵紀守法,小臣就能廉潔。4、但得官清吏不橫,即是村中歌午時。(宋·陸遊)釋:只要使得作官的清正,當吏的不橫行霸道,那就可以使人民擁護,就可歌舞昇平了。5、智者不為非其事,廉者不為非其有。(漢·韓嬰)釋:聰明的人不去做並不是沒有事做,而是知那事不能做;廉潔的人不去貪占並不是他有財物,而是知道不應去貪占。6、儉節則昌、淫夫則亡。(墨子)釋:儉樸節約就會昌盛,淫慾放蕩就會滅亡。7、竊人之財,以之為盜,況貪天下之功為己力乎。(孔子)釋:偷竊別人的財物是為盜賊,何況把別人的大功勞貪為自己的呢。8、存心邪僻,任爾燒香無點益;持身正大,見吾不拜有何妨。(古楹聯)釋:心裡存著邪念奸詐,你就是燒香也沒一點益處,持身光明正大,見了我不拜又有何妨。(此聯的「吾」指神象)9、為政戒貪。貪利貪,貪名亦貪,勿務聲華忘政本;養廉唯儉。儉己儉,儉人非儉,還從寬大養廉隅。(古對聯)釋:作官從政要戒貪。貪利固然是貪,貪圖名聲,沽名釣譽也是貪。切莫致力於圖浮華虛名而忘了從政的根本;養廉唯有儉樸。行節儉,嚴於律己算是儉;只要求別人,只要求百姓勤儉,便不算是儉,還要從對己嚴,對人寬來保持品行方正而有節操。10、人之行賄,並非所願。只是行之有利,不行有慮。因之,肅賄風,由上起。上之所為,以導下也;上所不好,以檢下也。(唐·陸贄)釋:人們所以行賄,並不是心甘情願的。只是因為行賄對個人有利,不行賄又有顧慮。所以,要肅行賄之風,應由上做起,因為上面的做法,可以引導下面,上面不去受賄,可以制止下面不來行賄。11、臣門若市,臣心是水。(《漢書》)釋:當官的門前象集市一樣熱鬧,當官的心要象水一樣清澈。12、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樂府詩》)釋:走在瓜田裡,鞋子掉了也不用手去提,在李子樹下帽子歪了也不用手整理。13、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元·王冕)釋:不須要人們誇你顏色好看,只留下清正氣節在世界上。14、欲不除,如蛾撲燈,焚身乃止;貪無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勸戒全書》)釋:私慾如果不除,就象是飛蛾撲燈,被燒掉才停止;貪占沒有了結,就象猩猩喝酒,致尿血身亡才算罷休。15、貴爾六尺身,勿為名所驅。(唐·柳宗元)釋:要珍惜你六尺的身體,不要為虛名來驅使。16、小小繩床足不伸,多年蚊帳半生塵。官資已極朝中貴,況味還同物外人。老圃松筠隨處好,名園桃李隨處新。公餘只合憑書卧,座上何須有大賓。((明·于謙)釋:睡覺的繩床小的連腿也伸不開,用了多年的蚊帳一半掛上灰塵。雖然國家給的官資很多,在朝里職位也很顯赫,但我覺得自己如同這些名利以外的人。菜地松林到處是好地方,果園桃李到處都是新鮮的。公事之餘只在書房看書,不必要熱衷於招待尊貴的賓客。17、手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明·于謙)釋:手帕蘑菇線香等這些土特產,本來是供人民用的,許多地方官卻搜刮來奉獻給上司,反而殃害人民。我自己只帶兩袖子清風去見皇上,免得人民議論長短。18、人無鋼骨,安身不牢。(明·施耐奄)釋:人如果沒有鋼鐵般的骨氣,就不能牢固地安身。19、其身正,無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釋:領導者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下屬自覺去行動;自己身不正,雖然下令人們也不認真服從。20、公則生明,廉則生威。(清·朱舜水)釋:公正了就能明白事理,廉潔了就能產生威信。21、寧為宇宙閑吟客,莫作乾坤竊祿人。(唐·杜荀鶴)釋:就是做一個在世上閑著吟詩的人,也不要做竊取功名利祿的人。22、心不清則無以見道,志不確則無以立功。(宋·林逋)釋:心裡不清白就是沒有道德,志向不堅定就不能立功。23、以聽官府之大計,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孔子)釋:考察官吏政府有六條原則,並以此來裁判其政績好壞;六條中以廉潔為根本,只有做到廉潔、善、能、敬、正、法、辨才有意義。一是廉善,即善於治理,享有辭譽。二是廉能,不僅要有辭譽,而且政令能行。三是廉政,即恪守職位,忠於職守。四是廉正,即作風正派,公正無私。五是廉法,依法行事,沒有過失。六是廉辨,辨別能力強,沒有疑惑。24、廉者憎貪,信者疾偽。(唐·陳子昂)釋:廉潔的人憎恨貪婪,講信用的人反對虛偽。25、據土子民,治國治眾者,不可以圖利。治產業則教化不行,而政令不從。((漢·陸賈)釋:據有一定的領土管理著成群百姓,從事治理國家和民眾的人,千萬不可以圖謀私利。如果藉助手中的權力置辦個人產業,那麼就不能教化百姓,國家的法令政策他們也就不會服從。26、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明末·黃宗羲)釋:不以個人得到利益為利益,而是使天下人都得到利益;不以個人受到傷害為害,而是使天下人解除禍害。27、官罷囊空兩袖寒,聊憑賣畫佐朝餐。最慚吳隱奩線薄,贈爾春風幾筆蘭。((清·鄭燮)釋:官被罷免後我沒攢下錢財,是兩袖清風,只是憑著賣畫來糊口,最慚愧的是女兒出嫁我沒給置辦嫁妝,只能贈給你我畫的幾筆蘭花。28、貪愛沉溺即若海,利慾熾然是火坑。(《重訂增廣》)釋:沉溺到貪占和愛欲中就是進了苦海,利慾太重了就等於跳進火坑。29、毋私小惠而傷大體,毋借公論而快私情。毋以己長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毋恃勢力而凌逼孤寡,毋貪口腹而恣殺牲禽。(《重訂增廣》)釋:不要私下給人小恩小惠而影響大局,不要藉助公論而解決私情,不要以個人的長處去比別人短處,不要因自己拙笨而嫉妒別人才能。不要仗勢凌辱和逼迫孤兒寡母,不要為了滿足口腹而隨意殺害牲畜和飛禽。30、不以俄頃淫樂,易無窮之悲,雖愚者亦明之矣!(明末·黃宗羲)釋:不拿片刻的荒淫行樂去換取沒完沒了的悲痛,即使是愚蠢的人也會懂得這個道理的呀!反腐倡廉警句吳王好劍客,百姓多創瘢;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資治通鑒》卷四七《漢紀三十九》智者見利而思難,暗者見利而忘患。思難而難不至,忘患而生。——北齊?劉晝《劉子?利害》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明?朱柏廬《夫子治家格言》堯舜之心,常以天下為憂,而不以位為樂。——《南齊書》卷五一《裴叔業列傳》源清則流清,心正則事正。——明?薛《讀書續錄》卷二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漢.諸葛亮《諸葛武侯集.誡子篇書》君子小人之分,在乎公私之間而已。——清?錢泳《履園叢話?示子》人,只有一個公、私;天下,只有一個邪、正。——宋?朱熹《朱子語類輯略》卷三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七回寧作清水之沉泥,不為濁路之飛塵。——魏?曹植《曹子建集?九詠》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易.節》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易.繫辭下》官不及呢私,惟其能;爵罔及惡德,惟其賢。《尚書.大禹謨》古代保持廉潔清正名言警句1、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漢?桓寬)釋:要想影子正時就把個人儀錶搞端正,要叫下屬廉潔先要自身廉潔。2、但立直標,終無曲影。(《舊唐書》)釋:只要立的標杆是直的,就不會照彎曲的影子。3、大臣法,小臣廉。(明?黃綰)釋:大臣能夠遵紀守法,小臣就能廉潔。4、但得官清吏不橫,即是村中歌午時。(宋?陸遊)釋:只要使得作官的清正,當吏的不橫行霸道,那就可以使人民擁護,就可歌舞昇平了。5、智者不為非其事,廉者不為非其有。(漢?韓嬰)釋:聰明的人不去做並不是沒有事做,而是知那事不能做;廉潔的人不去貪占並不是他有財物,而是知道不應去貪占。6、儉節則昌、淫夫則亡。(墨子)釋:儉樸節約就會昌盛,淫慾放蕩就會滅亡。7、竊人之財,以之為盜,況貪天下之功為己力乎。(孔子)釋:偷竊別人的財物是為盜賊,何況把別人的大功勞貪為自己的呢。8、存心邪僻,任爾燒香無點益;持身正大,見吾不拜有何妨。(古楹聯)釋:心裡存著邪念奸詐,你就是燒香也沒一點益處,持身光明正大,見了我不拜又有何妨。(此聯的「吾」指神象)9、為政戒貪。貪利貪,貪名亦貪,勿務聲華忘政本;養廉唯儉。儉己儉,儉人非儉,還從寬大養廉隅。(古對聯)釋:作官從政要戒貪。貪利固然是貪,貪圖名聲,沽名釣譽也是貪。切莫致力於圖浮華虛名而忘了從政的根本;養廉唯有儉樸。行節儉,嚴於律己算是儉;只要求別人,只要求百姓勤儉,便不算是儉,還要從對己嚴,對人寬來保持品行方正而有節操。10、人之行賄,並非所願。只是行之有利,不行有慮。因之,肅賄風,由上起。上之所為,以導下也;上所不好,以檢下也。(唐?陸贄)釋:人們所以行賄,並不是心甘情願的。只是因為行賄對個人有利,不行賄又有顧慮。所以,要肅行賄之風,應由上做起,因為上面的做法,可以引導下面,上面不去受賄,可以制止下面不來行賄。11、臣門若市,臣心是水。(《漢書》)釋:當官的門前象集市一樣熱鬧,當官的心要象水一樣清澈。12、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樂府詩》)釋:走在瓜田裡,鞋子掉了也不用手去提,在李子樹下帽子歪了也不用手整理。13、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元?王冕)釋:不須要人們誇你顏色好看,只留下清正氣節在世界上。14、欲不除,如蛾撲燈,焚身乃止;貪無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勸戒全書》)釋:私慾如果不除,就象是飛蛾撲燈,被燒掉才停止;貪占沒有了結,就象猩猩喝酒,致尿血身亡才算罷休。15、貴爾六尺身,勿為名所驅。(唐?柳宗元)釋:要珍惜你六尺的身體,不要為虛名來驅使。16、小小繩床足不伸,多年蚊帳半生塵。官資已極朝中貴,況味還同物外人。老圃松筠隨處好,名園桃李隨處新。公餘只合憑書卧,座上何須有大賓。((明?于謙)釋:睡覺的繩床小的連腿也伸不開,用了多年的蚊帳一半掛上灰塵。雖然國家給的官資很多,在朝里職位也很顯赫,但我覺得自己如同這些名利以外的人。菜地松林到處是好地方,果園桃李到處都是新鮮的。公事之餘只在書房看書,不必要熱衷於招待尊貴的賓客。17、手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明?于謙)釋:手帕蘑菇線香等這些土特產,本來是供人民用的,許多地方官卻搜刮來奉獻給上司,反而殃害人民。我自己只帶兩袖子清風去見皇上,免得人民議論長短。18、人無鋼骨,安身不牢。(明?施耐奄)釋:人如果沒有鋼鐵般的骨氣,就不能牢固地安身。19、其身正,無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釋:領導者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下屬自覺去行動;自己身不正,雖然下令人們也不認真服從。20、公則生明,廉則生威。(清?朱舜水)釋:公正了就能明白事理,廉潔了就能產生威信。21、寧為宇宙閑吟客,莫作乾坤竊祿人。(唐?杜荀鶴)釋:就是做一個在世上閑著吟詩的人,也不要做竊取功名利祿的人。22、心不清則無以見道,志不確則無以立功。(宋?林逋)釋:心裡不清白就是沒有道德,志向不堅定就不能立功。23、以聽官府之大計,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孔子)釋:考察官吏政府有六條原則,並以此來裁判其政績好壞;六條中以廉潔為根本,只有做到廉潔、善、能、敬、正、法、辨才有意義。一是廉善,即善於治理,享有辭譽。二是廉能,不僅要有辭譽,而且政令能行。三是廉政,即恪守職位,忠於職守。四是廉正,即作風正派,公正無私。五是廉法,依法行事,沒有過失。六是廉辨,辨別能力強,沒有疑惑。24、廉者憎貪,信者疾偽。(唐?陳子昂)釋:廉潔的人憎恨貪婪,講信用的人反對虛偽。25、據土子民,治國治眾者,不可以圖利。治產業則教化不行,而政令不從。((漢?陸賈)釋:據有一定的領土管理著成群百姓,從事治理國家和民眾的人,千萬不可以圖謀私利。如果藉助手中的權力置辦個人產業,那麼就不能教化百姓,國家的法令政策他們也就不會服從。26、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明末?黃宗羲)釋:不以個人得到利益為利益,而是使天下人都得到利益;不以個人受到傷害為害,而是使天下人解除禍害。27、官罷囊空兩袖寒,聊憑賣畫佐朝餐。最慚吳隱奩線薄,贈爾春風幾筆蘭。((清?鄭燮)釋:官被罷免後我沒攢下錢財,是兩袖清風,只是憑著賣畫來糊口,最慚愧的是女兒出嫁我沒給置辦嫁妝,只能贈給你我畫的幾筆蘭花。28、貪愛沉溺即若海,利慾熾然是火坑。(《重訂增廣》)釋:沉溺到貪占和愛欲中就是進了苦海,利慾太重了就等於跳進火坑。29、毋私小惠而傷大體,毋借公論而快私情。毋以己長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毋恃勢力而凌逼孤寡,毋貪口腹而恣殺牲禽。(《重訂增廣》)釋:不要私下給人小恩小惠而影響大局,不要藉助公論而解決私情,不要以個人的長處去比別人短處,不要因自己拙笨而嫉妒別人才能。不要仗勢凌辱和逼迫孤兒寡母,不要為了滿足口腹而隨意殺害牲畜和飛禽。30、不以俄頃淫樂,易無窮之悲,雖愚者亦明之矣!(明末?黃宗羲)釋:不拿片刻的荒淫行樂去換取沒完沒了的悲痛,即使是愚蠢的人也會懂得這個道理的呀!古今廉政警句選讀自古以來,許多有識之士有感而發,留下了許多崇尚清正廉潔的格言警句。這些論述,言簡意賅,見解獨到,是人生的深刻體驗和思想積累的結晶。為了使這些獨具精神魅力的廉政格言警句,更好地發揮其特有的思想滲透力和很強的警示教育作用,我們從中精選了部分供大家參閱。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金]元好問《元遺山集》有本事的官吏經常可以看到,但能做到公正廉明就非常難了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宋]包拯《乞不用贓吏疏》廉潔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貪贓的官吏,是人民的盜賊。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宋]岳飛文官不愛錢財,武將不惜生命,天下就可以太平了。世路無如貪慾險,幾人到此誤平生。[宋]朱熹世上的路沒有比貪慾更險惡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而誤了一生。欲雖不可去,求可節也。[戰國]《苟子·正名》人的慾望雖然是不能消滅的,但對慾望的追求是可以節制的。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唐]李商隱《詠史》遍觀歷代聖賢治國治家的經驗教訓,成功皆因勤儉,破敗皆因奢侈。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宋]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憂患勞苦,可以使國家興盛;貪圖安逸享樂,就可以葬送自身。財能使人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勢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豈在塵埃里?[宋]邵雍《男子吟》錢財使人貪婪,美色使人沉溺,名聲使人驕傲,權勢使人專橫。一個鬚眉男子,如若能夠免去財、色、名、勢這四種禍患,難道他還會是世上的普通人嗎?養心莫善於寡慾。[戰國]孟子修身養性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各種慾望。窮不忘操,貴不忘道。[唐]皮日休《六箴序》人雖然不得志,不能忘記操守;地位高了,不能忘記正道。治官事則不營私家,在公家則不言利。[漢]劉向《說苑.至公》給公家做事,不能考慮個人的事,就不能講私利。政在去私,私不去則公道亡。[晉]傅玄主持政務關鍵在於去掉私心,否則就沒有公道可言了。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禮記·大學》只有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養,而後才能整治家庭;只有整治好了家庭,而後才能治理好國家;只有治理好國家,而後才能平定天下。公生明,廉生威。[清]李惺《西漚外集·冰言》官員一心為公、辦事公正則會心明眼亮;居官清廉則會樹立威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春秋]《論語.子路》孔子語當官的如果自身清廉、正派,就是不發命令,老百姓也會仿效你;如果自身貪邪不正,即使三令五申,老百姓也不會服從。若徇私貪濁,非止壞公法、損百姓,縱事未發聞,中心豈不常懼?恐懼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豈得苟貪財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孫每懷愧恥耶![唐]吳兢《貞觀政要·貪鄙》唐太宗語如果徇私枉法、貪污納賄,不僅敗壞國法、損害百姓,而且即使醜事未敗露,貪賄者內心豈能不常常恐懼?恐懼多了,也有因此得病致死的。大丈夫怎能因貪財而害及身家性命,使子孫後代總要為此而倍感恥辱呢!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誰雲交際之常?屎恥實傷。儻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清]張伯行《正誼堂文集》一根絲,一粒米,都關係到我的名譽節操;一厘錢,一毫銀,都是民脂民膏。少收一分,老百姓受惠就不止一分;多取一文,我的為人就不值一文。誰說多吃多佔是官吏交際難免的平常小事?要知道這樣做實際上是在損害「清廉知恥」之德。如果你說這些錢物並非不義之財,那麼請你說說它們是怎麼得來的!(來源:廉政工作情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