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喊》簡答題
07-14
《吶喊》 1.魯迅小說中,狂人、阿Q、孔乙己等形象各有什麼典型的語言?試各寫出一句來。 答:狂人:「這歷史……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救救孩子……」等 阿Q:「我總算被兒子打了,……」、「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等 孔乙己:「竊書不能算偷……」、「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能寫一句即可;個別字有出入,但不影響意思亦可。) 2.魯迅在東京留學時為什麼一開始選擇醫學?後來為什麼棄醫從文? 答:學醫是為了拯救被庸醫所害的病人,促進國人對維新的景仰,戰爭時就去當軍醫。後來覺得更重要的是要拯救國人的心靈,所以棄醫從文。 3.請寫出《吶喊》中收集的幾篇小說。(列舉一個1分,共5分) 答:《狂人日子》、《孔乙己》、《葯》、《風波》、《故鄉》、《阿Q正傳》等。 4.王胡、水生、王九媽、華大媽、仲密夫人這些人物分別出於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阿Q正傳》《故鄉)《明天》(葯)(鴨的喜劇》 5.請圍繞《阿Q正傳》舉例談談你對阿Q「精神勝利法」的本質的理解。 答:阿Q在與趙太爺、假洋鬼子、王胡、小D的衝突中,一直都是失敗者,但他卻自我辯護和粉飾:盲目地自誇自尊,「我們先前——比你闊多了!」;莫名其妙地自輕自賤,「我是蟲豸——還不放么?」;對恥辱和失敗的健忘和自慰,「兒子打老子了!」;對更弱者的欺凌和報復,「他扭住伊(指小尼姑)的面頰」。(舉一實例即可)精神勝利法的本質:就是自欺自騙以求自慰,這種奴性心理,是長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給人們造成的,是中華民族覺醒和振興最嚴重的思想阻力之一,也是魯迅先生通過(阿Q正傳)對我們民族進行的自我批判。 6.吳媽、七斤嫂、八公公、方玄綽、夏四奶奶這些人物分別出於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阿Q正傳》《風波》《社戲》《端午節》《葯》。 7.趙白眼、麻子阿四、豆腐西施、駝背五少爺、紅鼻子老拱這些人物分別出於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阿Q正傳》《風波》《故鄉》《葯》《明天》。 8.華老栓、陳老五、趙七爺、紅鼻子老拱、六一公公這些人物分別出於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葯》《狂人日記》《風波》《明天》《社戲》。 9.康大叔、古久先生、何小仙、丁舉人、趙太爺這些人物分別出於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葯》《狂人日記》《明天》《孔乙己》《阿Q正傳》。 10.八一嫂、楊二嫂、鄒七嫂、方太太、三太太這些人物分別出於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1)《風波》《故鄉》《阿Q正傳》《端午節》《兔和貓》。 11.寶兒、宏兒、阿發、六斤、小尼姑這些人物分別出於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明天》《故鄉》《社戲》《風波》《阿Q正傳》。 12.華小栓、狼子村的佃戶、錢太爺、藍皮阿五、監督這些人物分別出於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葯》《狂人日記》《阿Q正傳》《明天》《頭髮的故事》。 13.《狂人日記》中狂人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答:狂人性格的特點,首先便是有才氣和狂氣。他具有清醒的頭腦和科學的態度。他洞察封建禮教的本質,「這歷史沒有年代,……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狂人性格的又一特點,是他充滿了義勇和正氣。早在20年前,他就把象徵封建統治的「陳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腳。20年後,他又質問吃人者:「吃人的事,對么?」「從來如此便對么?」狂人性格的另一特點,是充滿理想和信念。他預言:將來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存在的社會。由此可見,狂人在未狂之前,便是一位敢於鬥爭的戰士,致狂之後,他那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封建精神更加昂揚。 14.請簡述《吶喊》的藝術特點。 答:《吶喊》的藝術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以革命現實主義反映時代,二是以典型化的方法塑造人物,三是以體裁家的姿態不斷創新。 15.魯迅在《吶喊》中運用了一些「曲筆」,那麼,什麼是「曲筆」?請結合《葯》加以分析說明其作用。 答:曲筆:指不拘泥於事物真實情況的寫法。在《葯》的瑜兒的墳上平空添上一個花環。《葯》這篇小說,既寫了華、夏兩家由於愚昧麻木所造成的家破人亡的悲劇,也寫了革命者由於脫離群眾而不被理解的悲哀,整個作品瀰漫著一股凄清色調,尤其是結尾關於墳場環境的描寫文字,更是讓人感到陰森恐懼。可是,「瑜兒墳上」的一圈花環。這清白、零星的小花給作品增添了一點熱度和亮色,暗示著革命者流血犧牲,後繼有人,給人以信心和希望,人們有理由相信,夏瑜的同情者和繼承者們一定會發揚夏瑜精神,光明終究有到來的時候。 16.「精神勝利法」是阿Q的主要性格特徵。請說說什麼是「精神勝利法」。 答:所謂「精神勝利法」,就是在現實生活中處於失敗者的地位,但不正視現實,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輕自賤、欺凌弱者、健忘、忌諱缺點、以丑為榮等種種「妙法」來自欺自慰,自我陶醉於虛幻的精神世界之中。 17.雙喜、七斤、趙貴翁、仲密君、紅眼睛阿義這些人物分別出於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禮戲》《風波》《狂人日記》《鴨的喜劇》《葯》。 18.請簡析魯迅作品《葯》的主題。 答:《葯》的深刻主題是:由於受封建統治階級長期的壓迫和麻痹,人民陷入愚昧和無知的境地。如果說華老栓是因為受封建迷信而造成小栓的死亡悲劇,那麼,革命者夏瑜的遭遇則是一個更大悲劇。人們對夏瑜反對封建統治的革命行動絲毫不理解,夏瑜對群眾落後狀態的深切同情,反被人們罵為「發瘋」,對夏瑜的流血犧牲,人們漠不關心,冷淡到以他的血來作為治病的葯,這是多麼可悲的無知和麻木!這反映了尚未覺醒的群眾與革命先驅者之間存在著可悲的隔閡。小說通過這兩個悲剮,挖掘出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深刻的歷史教訓,揭示了民主革命必須啟發群眾覺悟的重大問題。 19.《故鄉》主要表現了什麼內容? 答:《故鄉》主要表現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作品通過記憶中的故鄉和現實目睹的故鄉對比,揭露帝國主義的侵略、封建主義的壓榨給人民造成的苦難,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農村破產,農民痛苦生活的現實。另一方面,集中體現了魯迅先生對「人性」探索的意義。作品深刻指出了由於受封建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勞苦大眾精神上受到極大束縛,古訓築成的高牆,使人與人隔膜起來,突出反映了魯迅對「國民性」的拯救。 20.夏瑜鬥爭的悲劇性表現在什麼地方? 答:夏瑜鬥爭的悲劇性表現在於:他的革命主張是正確的,但不為群眾理解,得不到群眾支持;他的犧牲得不到群眾同情;他為革命所灑的鮮血,竟成了華小栓治病的葯。他的死是悲涼的,從他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嚴重脫離群眾的弱點。 21.小說《阿Q正傳》塑造的阿Q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答:阿Q是一個從物質到精神都受到嚴重戕害的農民典型。他是流浪僱農,處在社會的最底層。對統治階級的殘酷迫害麻木健忘,自輕自賤,自欺自慰,甚至用欺侮弱者來發泄自己被欺的不平。他複雜又充滿矛盾,質樸而又愚蠢,受盡剝削欺凌又不敢正視現實;妄自尊大,對現實的不滿表現出朦朧的革命要求,又受到封建傳統觀念和正統思想的影響。他的主要性格特徵是他的精神勝利法,使他不能正視自己的悲慘地位並沉溺到更為屈辱的奴隸生活中去。 22.請你說說,孔乙己為什麼成為「不會營生」的廢物? 答:他讀的書,從他的語言中,可見都是孔孟之道,是一套封建文化思想,這樣的書叫讀書人鄙視勞動。而科舉制度驅使讀書人一心追求功名利祿,鄙棄勞動。 23.說說小說《故鄉》題目的好處。 答:不僅交待了事件發生和發展的具體地點,而且為人物活動提供了特定的場所和環境。對於一般人來說,故鄉總是美好的,值得懷念的。但是在「我」眼中「故鄉」卻是如此衰敗、蕭條,讓「我」感到悲涼、生疏,特別是人與人之間,都隔著「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令「我」寒噤。記憶中的故鄉及人物與眼前的故鄉及人物發生了巨大變化,啟發讀者思考其深刻的歷史根源和社會根源。 24.結合《白光》全文,請你談談對「白光」的作用的理解。 答:「白光」在結構上,作為情節線索構建全篇,白光一直在誘惑著陳士成的思維和行動,直至他出城門,投水而死;白光的象徵意義正暗示了文章的主旨,瘋人的恍惚感覺中追尋著窮途末路中的一絲「白光」樣的希望,升官發財的誘惑像白光一樣使追逐者為之瘋狂。這就是作者所要抨擊的罪惡的科舉制度。 25.愛羅先珂、趙司晨、方玄綽、N先生、胖紳士這些人物分別出於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鴨的喜劇》《阿Q正傳》《端午節》《頭髮的故事》《社戲》。 26.《故鄉》中閏土在「迅哥兒」讓他挑選一些東西時,揀了香爐和燭台,聯繫前文叫少年好友「迅哥兒」為「老爺」的情節,請對「揀香爐」的情節作簡要分析。 答:閏土「揀香爐」與「叫老爺」的做法一樣,思想上受封建觀念的影響,不同的是「叫老爺」反映了等級觀念對閏土的束縛;「揀香爐」則說明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兩者都說明閏土遲鈍麻木。 27.《葯》里的夏瑜說:「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請簡述你對夏瑜形象的理解。 答:夏瑜身陷囹圄,還勸說牢頭造反,表現出夏瑜確是一位捨生取義的革命者;清王朝的天下是大家的,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針鋒相對,推翻異族統治的大清,正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精神,這句話反映了夏瑜思想中的民主性和民族性。 28.《社戲》的題目是「社戲」,可是文章寫看戲的內容並不多,不僅沒有寫齣戲究竟好在哪裡,相反倒寫了不少對戲不滿的內容,而對看戲前後的事卻作了大量的精心描繪。請概括分析作者這樣寫的原因。 答:看社戲只是全文的線索,作者要表現的是「我」與農家少年的美好友情和他們真摯純樸的品質,而看社戲前後的情節正是表現這一主題的重點,所以這佯安排情節。 29.簡析《阿Q正傳》中作者對辛亥革命描寫的作用。 答:小說對辛亥革命的描寫是作為阿Q活動的背景進行側面勾勒的,但深刻地提示了辛亥革命失敗的歷史教訓:與封建勢力妥協,革命果實被封建勢力篡奪;辛亥革命沒有依靠和發動群眾。 30.請概述阿Q的精神勝利法及其表現。 答:精神勝利法,就是在現實社會中處於失敗者的地位,卻不正視現實,以妄自尊大等種種方法,自欺欺人,求得精神上的勝利。表現在:妄自尊大,自輕自賤,欺凌弱者,健忘,忌諱缺點,甚至以丑為榮。 31.魯迅在《故鄉》的最後說:「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請概述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答: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奮鬥、追求,希望便「無所謂有」;有了希望並始終不渝地鬥爭、實踐,希望便「無所謂無」。人們都滿懷希望奮鬥,就會迎來新生活。舊的生活這樣壓抑、沉重,作者期盼閏土、水生、楊二嫂以及他們的後輩能從歷史的束縛中解脫出來,過上新的生活。 32.《吶喊》收入了魯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說。後來作者抽出去一部歷史小說《不周山》(後更名為《鑄劍》),遂成現在的14部。請寫出其中五部作品的名字。 答:包括《一件小事)《狂人日記》《鴨的喜劇》《端午節》《故鄉》《孔乙己》《葯》《阿Q正傳》《兔和貓》《社戲》《風波》《頭髮的故事》《明天》《白光》,任寫五部即可。 33.《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義為背景,經過藝術加工和典型創造而寫成的。本篇獨具匠心的採用了怎樣的雙線結構? 答:一條線索寫華老栓為兒子治病:華老栓買人血饅頭,華小栓吃人血饅頭,華大媽上墳;一條線索寫夏瑜的革命活動和犧牲。兩個悲劇交織起來,形成了一幅悲壯的圖景。用「華」「夏」這兩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姓氏作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稱,其強烈深遠的意蘊極為豐富深長。 34.《端午節》里的方玄綽表裡不一的虛偽相,被作者刻畫得惟妙惟肖。請舉例說明並作簡析。 答:方玄綽自私自利,自命清高,他的「差不多」一說挾帶私心,但偏要戴上憂國的花環:他不加入「索薪」行列,認為索薪欠斟酌,太嚷嚷,而一旦經濟拮据,他也贊同索薪了。方玄綽口頭上責備太太提出的買彩票「無教育」,但對「頭彩幾萬元」的廣告也是動心的,方玄綽表裡不一的虛偽相,被作者刻畫的惟妙惟肖。作者對於方玄綽的內心描寫,以及通過方玄綽與方太太對話來刻畫人物性格也是很成功的,把這個可憐又可惡的小官僚塑造的活靈活現。 35.《頭髮的故事》是通過N先生與「我」的對話,從紀念雙十節聯想到辛亥革命的成果——剪去了辮子,從而理性地總結了辮子在中國的歷史及其在人們精神上造成的弊病,給人以深刻的啟迪和回味。在藝術形式上,本篇有何特色? 答:《頭髮的故事》在藝術形式上,本篇幾乎是一個人的獨白,夾敘夾議,聲情並茂,去掉頭尾,去掉引號便純然成了一篇雜文。顯然作者借主人公之口說出了自己的感受,而又使之與作者保持距離,以增強故事性效果。這樣也使人物語言更自由更個性。N先生關於「本多博士」這一段議論,讀來發人深思。那篇末的話,呼應了篇首的話題,更足餘音繞梁,令人倍覺警策。 36.你認為魯迅寫作《吶喊》的動機和目的是什麼? 答:(1)喚醒鐵屋子裡熟睡的人們。②「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賓士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 37.請概述《阿Q正傳》中趙秀才、假洋鬼子投機革命的一兩個細節。 答:①將辮子盤在頂上。②去靜修庵「革命」,砸碎龍牌。③把老尼姑當作滿清政府,給了她不少的棍子和栗鑿。 38.《社戲》的結尾說:「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對這個結尾應該怎樣理解?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會嗎? 答:其實那夜的戲,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罵」,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來也實在平常。所謂「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戲」,代表了作者對天真爛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憶,充滿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現對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來源:網路作者:不詳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六祖寺初級檀講師答題77888
※2012古代詩歌答題規範化指導及專題訓練
※假期怎麼過?知乎「知識之王」陪你玩轉春節
※仙語科舉答題答案 科舉答題答案大全
※《紅樓夢》簡答題(最新整理)
TAG:答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