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武器和戰爭的演變(三)
18.拿破崙和戰爭中的革命(公元1795-1815年)T·N·杜普伊 [美國][出自《武器和戰爭的演變》]拿破崙在軍事史上的重要地位法國大革命中的軍隊拿破崙的作戰體制拿破崙的作戰原則 作戰目標 作戰方案力求簡單 統一作戰指揮 一貫採取攻勢 積極實施部隊機動 集中兵力進行作戰 節省兵力 突然襲擊 注意部隊的安全警戒惠靈頓的軍隊及其戰術武器、理論和實踐的統一 作為最傑出的一位偉大的軍事將領,他把整個歐洲作為其軍事活動的舞台,而他的海軍敵手則在地中海和波羅的海、大西洋和印度洋進行協同海戰。—— 引自西奧多·羅普教授給本書作者的一封信拿破崙在軍事史上的重要地位 自成吉思汗以來,年青的拿破崙·波拿巴在義大利和埃及進行的早期戰役中,最先表現出了跟成吉思汗一脈相承但又是嶄新的軍事思想。在他的駕馭下,這種軍事思想直接支配了19世紀頭15年年中所發生的戰爭。而它的巨大影響則延續得更加久遠。儘管拿破崙的敵人力求一絲不拘地仿效他的軍事體制,儘管他們以數量上的優勢最終擊敗了拿破崙,但是,他們從來也沒有完全弄懂拿破崙從事巨大軍事變革的思想基礎。法國大革命中的軍隊 人們顯然都已經注意到,拿破崙所使用的軍事工具是他的軍事體制的基礎,而這種軍事工具很多又是他從前人那裡繼承來的。他的軍隊,軍隊的紀律制度,特別是軍隊中的炮兵體制,都是在18世紀下半葉發展起來的。儘管在大革命初期軍官團和軍隊組織出現過激烈的動亂,但在大革命的天才軍事組織者拉扎爾·N·卡諾的領導下,法國軍隊的發展始終沒有間斷。在19世紀的頭10年中,拿破崙果斷地改造並大大地改進了法國軍隊,但是這些都只是些改良而已,稱不上革命性的變革。能夠稱得上革命性變革的是他運用軍事工具的方法,也就是他的作戰方法,或叫做「大戰術」,以及他的軍隊的戰略運用。 18世紀初,輕步兵重新被用於歐洲戰爭,唯獨法國未受影響。法國的軍事思想受的是薩瓦利埃·福拉德和莫里斯·戴薩克斯元帥的熏陶,他們基本上都不相信火器的威力和線式編隊的優點,因此極力提倡以亞歷山大大帝的方陣和古羅馬軍團隊形為基礎的戰術體制。結果,當時的戰術發展到了由「縱陣」發起突擊這樣的形式。豐特努瓦內一仗(1745年),塞克西元帥戰勝英國軍隊便是這種戰術的典型例證。但是到17世紀下半葉,在支援火力應該提前多久,在何種程度上來支援縱陣進攻,進攻的火力是採用橫隊、橫隊與散兵襲擊相結合還是密集的散兵襲擊等問題上,法國軍事家們發生了爭論和分歧。因此這一時期法軍的戰術處於搖擺不定的狀況。 法國大革命的初期,普遍運用的作戰隊形是「縱陣」,它實際上是線式體制的一種變形。所謂縱陣,也就是將許多線式分隊(通常為營)進行縱深排列,這樣就加強了進攻的力度,併產生一種心理上的威懾作用。必要時各分隊仍然可以用線形編隊進行作戰,實際上他們也確實是這樣做的。 由於法國的縱陣使用起來十分靈活,而且變化多端,因此具有極大的戰術價值。跟形式刻板的橫隊相比,縱陣的指揮官可用更快的速度更好的指揮方法在戰場上調動數量相當可觀的兵力。特別是在多山的地形上,縱陣的作戰效果比橫隊更好。它可以很容易地變換成種類不同的隊形,特別是把行軍縱陣變成進攻縱陣所化費的時間要比線式編隊的變換少得多。要派遣散兵襲擾敵人時,不需對縱陣隊形作很大的調整,而且可以迅速組成縱深為二列或三列的橫隊和方隊,對敵實施火力襲擊。此外也不必象過去那樣需要保持橫隊中各部分側翼之間的緊密連接。戰鬥進行時,戰術格局是開放型的,因此變得更有生氣了。 進攻時的縱陣有二項主要功能。第一,它能使排成密集隊形的士兵迅速撲向敵人。這種作戰行動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主要依靠炮兵首先向敵人發起炮擊,並由散兵預先對敵人進行襲擾,從而為縱陣進攻作好充分的準備。敵人的傷亡主要是炮兵和散兵的火力造成的,並非縱陣本身的功勞。這是因為縱陣在向前運動時,它自身的火力比較小,靠刺刀打敗強敵的情況是十分罕見的。 進攻縱陣更為經常的是作為後續支援部隊來使用。通常縱陣先派遣散兵部隊把戰鬥打響,然後作為散兵兵力的替換基地和直接的戰術後備隊。如果散兵襲擊遇到敵人的頑固抵抗,那末縱陣便展開成橫隊用齊射的方式繼續進行戰鬥。一旦敵陣開始動搖,橫隊就向前推進,或者再次減少排頭的寬度,變換成縱隊前進。 另外,人們還應注意,拿破崙對世界歷史產生影響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他能夠利用(並告訴別人如何利用)新的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力量。法國大革命正是在比較早的時期顯示出了這些社會和經濟力量的。由卡諾和其他大革命的早期領袖首先應用於作戰的「由群眾組成的軍隊」,是拿破崙發動的旋風般強大的戰役和那些最終把他自己推翻的戰役中的基本軍事力量。當然,他之所以能夠建立這種由廣大群眾組成的軍隊,是由於工業革命將人力從農村解放了出來,他們可以被動員來為實現某個吸引人的社會目標而戰鬥。大革命的口號:「自由、平等、博愛」,對拿破崙的成功起了極大的作用。他本應更好地利用這個宗旨,可是他沒有做到這一點。這個宗旨跟他想要取得軍事和政治上的成功而必須實施的獨裁和專制之間本來就矛盾重重,更何況他一向樹敵太多。 進攻型縱陣作為法國大革命戰爭中的標準戰鬥隊形並沒有導致步兵戰術的革命。縱陣作用的發揮靠的是戰場上其他軍事技術的革新。後來,指揮官根據作戰環境把隊形緊密的縱陣與隊形鬆散的散兵部隊結合起來,從而構成了大革命和拿破崙步兵的新戰術。由於散兵襲擾吸引住了敵人的火力,因此進攻縱陣向前推進時就不會過分地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 在第一次同盟戰爭(1792-1795年)中,法國步兵廣泛採用了散兵部隊作戰的方式。到了1793年,所有的營級部隊都作為輕步兵進行作戰。一旦交戰開始,立即分成許多小股散兵部隊。這種作戰方式有時也叫做「群落戰術」。1795年又出現了重新使用指揮得當的進攻縱陣以取代「群落戰術」的趨勢。縱陣在發起進攻前由散兵先進行偵察活動並用分散火力襲擊敵人。 法國散兵作戰體制的特點在於這種散兵不是專門的輕裝部隊,而是正規部隊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採用這種作戰體制的好處是步兵會變得更加機動靈活,從而預示著專門的輕裝部隊很快會被一種全能步兵來代替。 英國的輕步兵在對付法國的這種作戰體制時效果最好。儘管它們的戰術特點不同,但英國的輕步兵也逐漸開始變成全能作戰部隊。在英國作戰體制中,他們盡量將機動靈活的散兵部隊跟堅強而穩固的橫排主力部隊結合起來,充分利用他們容易掌握和瞄準的滑膛槍火力。在約翰·摩爾爵士和阿瑟·韋爾斯利爵士(後來成為惠靈頓公爵)的領導下,英軍常常趨向於採取防守戰術,以最大限度地發揚火力。他們通常將部隊編成縱深只有兩列的橫隊,隱蔽在山脊的後面,利用這種地形條件作為部隊的掩護。當發起進攻的法軍縱陣靠近時,英軍橫隊便從隱蔽的山脊後面發射出具有毀滅性力量的火力。 快到18世紀末的時候,來複槍逐漸被應用于軍事,從而大大改變了輕步兵的特性和作用。來複槍本是一種比較重而且用起來不很靈便的手持式槍械。本來是作為一種運動槍械的。它的槍管內的膛線能給子彈一股旋轉的力量,因此與滑膛槍相比,它的精確度較高,射程較遠。來複槍從它的原產地西德萊茵蘭(那裡的獵人已經用了近二百年)越洋過海傳到了北美。位於賓夕法尼亞的德籍工匠又把它們改製為殖民地的樵夫使用的重量較輕,槍管較長的來複槍。 來複槍的發射速率比滑膛槍慢,這是因為每顆子彈(用浸過潤滑油的布包裹著)都必須用木槌敲到槍管里去,裝彈十分費時。來複槍上也不裝刺刀,因為裝上刺刀後就可能降低射擊的精確性,有礙射手掌握更高的射擊技術。來複槍是一種單兵武器。在沿北美西部邊緣13個殖民地的技術熟練士兵中得到了應用。歐洲吸取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經驗,到18世紀末時,來複槍和來複槍手已經成了歐洲戰爭中的兵器和士兵的一部分。但是,來複槍的造價較高,加之發射速度又比較慢,因此,直到19世紀過了很長時間之後,在歐洲正規連級部隊中還只是有選擇地配備到少數部隊和個人。 19世紀初,英國輕步兵最先對來複槍作了改進,使之適合正規作戰需要。在隊形密集的滑膛槍士兵隊伍中,插進了少量來複槍士兵。他們的槍採用了次口徑子彈,子彈並不嵌進膛線,因此發射速度較快。如果需要單兵瞄準射擊,士兵就使用正常大小的用潤滑油布包著的子彈。很明顯,這樣的來複槍手必須是遇事冷靜,訓練有素而且有高度紀律性的士兵。由於他既能單兵作戰,又能在密集的隊列中進行射擊,因此實質上相當於後來所謂的全能步兵中的士兵。 法國和英國的新式輕步兵戰術在當時是具有革命性的政治影響的。輕步兵常常分散單兵作戰的,不象在隊形密集的縱陣或橫隊中要受長官的直接指揮和監督。不管是法國革命軍還是英國的作戰體制都廢除了18世紀軍隊中粗暴橫蠻的紀律制度。他們鼓勵部隊將正當而有力的紀律制裁跟嚴格的訓練結合起來,並大力提倡發揚部隊的榮譽、革命的熱忱和民族主義的精神。 炮兵在拿破崙作戰中是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戰鬥中殺傷敵人的主要兵種,敵人約有一半以上的傷亡是炮兵造成的。法國炮兵軍官瓊·巴普蒂斯特·瓦奎特·格里比烏伏爾(1715-1789年)創建了一種傑出的野戰炮兵體制,法國軍隊於1776年正式應用了這種體制,法國大革命軍隊正是繼承了原君主國的這樣一種炮兵體制。在菲特烈大帝的巨大影響下,格里比烏伏爾通過縮短炮管的長度,減輕炮管和炮架的重量,使法國炮具備了很強的機動性。此外,又給炮車架裝上了鐵制軸桿和結實的大直徑車輪,因此可以在崎嶇不平的地形上行進。由於造出了更加精密的正球體和直徑精確的炮彈,因此保證了炮的射程和精確性,並減少了炮彈的裝藥量,結果又進一步減輕了炮管的重量。預製好的彈藥筒代替了過去的彈藥和彈筒分開的狀況,提高了炮彈發射的速率。炮的牽引馬分成了雙行而不是過去的單行。這樣6匹馬足可牽引一門12磅炮彈的炮,而8、4磅炮彈的炮和新式6英寸榴彈炮等只需4匹馬就夠了。[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2005-11-12 02:34:36編輯過]
拿破崙的作戰體制 拿破崙把炮兵作為最主要的作戰工具,並注意充分發揮它的機動性。他最喜歡用的作戰技術之一是大規模的炮隊作戰。由於戰爭的大量需要,部隊質量的降低,因此在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後期這種炮戰得到了特別的重用。1809年的韋格拉姆戰役便是運用這種作戰技術的典型戰例。當時法國集中了數量優勢的炮兵,支援戰場上的主攻部隊,摧毀了敵人的一段防線,為步兵前進打開了缺口。 這一時期的騎兵仍然是擔負突擊行動的兵種,使用的主要兵器是長矛和馬刀。由於拿破崙充分發揮了騎兵的傳統作用,因而他軍隊中的重騎兵和輕騎兵的區別跟亞歷山大大帝和成吉思汗軍隊同樣的明顯。重騎兵騎著高頭大馬,身披部分遮體的胸甲;而輕騎兵則由比較靈活敏捷的士兵組成,騎的馬也較小,他們既能騷擾敵人,也能進行突擊。 拿破崙的騎兵中也有騎兵炮隊,他們常常以很大的規模和緊湊的密集隊形突然向敵人的騎兵和步兵發起進攻,威力十分強大。他們常常在敵人的步兵被自己密集的炮火或步兵的進攻打散了的情況下猛撲上去。法國騎兵襲擊潰退中的步兵效果特別大,但對於尚能集結成方隊的精力飽滿的步兵往往威脅性不大。法國騎兵正是利用這種有力的追擊,以自己最小的傷亡贏得了勝利。此外,拿破崙還有效地利用騎兵進行偵察和掩護。 在拿破崙戰爭初期,在精明強幹的將領指揮下法國騎兵以銳不可當的衝鋒壓倒了歐洲其它國家最強大的騎兵。後來,由於歲月流逝,騎兵遭到不斷的傷亡,拿破崙感到再也難以保持騎兵部隊較高的作戰水平了。與此同時,他的敵人則仿效法國騎兵的編隊、戰術和作戰方法,努力加強其組織體制和訓練,因而不斷改進了他們的騎兵素質。在伊比利亞半島的惠靈頓戰役中,英國騎兵在阻擋法國步兵的進攻和向拿破崙的保皇部隊發動總攻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在拿破崙帝國的後期,法國騎兵的衰落標誌著整個法國軍隊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走上了下坡路。國家軍事機器的運轉必須以社會和經濟為基礎。雖然結構嚴密的社會制度和強大的經濟實力並不能自然而然地保證軍事機構具備很高的效能,但是,離開了社會和經濟實力,這台機器就不能運轉下去,更不能運轉自如。經過20年幾乎從不間斷的戰爭,法國的牲畜資源,特別是馬匹資源已被消耗殆盡。 十八世紀的法國出現了步兵師。它是一級大規模的常備軍戰術和行政管理體制。1759年,達克·戴布羅格利在法國軍隊中又採用了一種師級規模的步兵和炮兵混合的常備軍作戰體制。 1794年法國大革命的作戰部長卡諾建立了由步兵、騎兵和炮兵三兵種組成的能夠獨立進行作戰的師。到了1796年,在法國軍隊中這種作戰體制已十分普遍。拿破崙·波拿巴充分利用了這種體制的全部威力,並將它作為機動部隊應用於運動戰。所屬士兵必須進行機動快速行軍訓練和反覆磨鍊。他還改革了後勤供應體制,使之能對快速機動的大小部隊提供支援勤務。炮兵經過改進後能夠在戰場上跟上步兵和整個部隊的機動速度,這就進一步提高了部隊的機動性。 當法國將野戰部隊的規模擴大到超過10萬人的時候,便感到有必要將師合併成軍,以簡化部隊的作戰指揮。法國最早於1800年建立了軍一級編製。當時莫羅將萊茵大軍的11個師組建成4個軍,從而使他的指揮控制範圍更加集中了。1804年,當拿破崙為入侵英國而籌建一支擁有20萬兵力的大軍時,他將這種常備兵體制運用於法國軍隊,並象以前的師那樣來使用它。不過師一級部隊仍然是他的主要戰術單位,通常由步兵和炮兵組成,並委之以特定的作戰任務。軍一級部隊也配屬有騎兵,通常師裡面也有,負責整個軍的偵察任務。此外,拿破崙還單獨組建過騎兵軍。 拿破崙的步兵師由2個或3個步兵旅和1個炮兵旅組成。每個步兵旅包含2個步兵團,每個炮兵旅包括2個炮兵中隊,每個炮兵中隊配備有4門野炮和2門榴彈炮。他用改變組成每個師的旅和炮隊數量的辦法故意變化師的規模,以迷惑敵人的情報機構。 在實際戰鬥中拿破崙總是通過巧妙的部隊調遣以奪取戰略上的優勢。如若可能,就佔領或威脅敵人的交通線,或者把部隊插到分散的敵人的後面,設法尋找機會打一場大仗。給敵人以殲滅性的打擊。戰術上他極力採用集中兵力和部隊高度機動相結合的方法,儘快地先發制人,迫使敵人就範於他的作戰方案。他並不拘泥於死板的戰術模式,而是採取靈活機動的部隊調度來攻擊敵人的側翼。他常常把敵人的側翼作為主要的打擊目標,同時又向敵人的正面發起進攻;有時他用主力插向敵人正面陣線的中央實施正面突破,與此同時又向某個側翼實施機動包圍。負責進攻重要目標的師常常得到炮兵預備隊的密集炮火支援。側翼向敵人暴露著的師則受到軍的騎兵部隊甚至野戰部隊的騎兵後備隊的掩護。在上述進攻取得勝利後,拿破崙便用騎兵向敵人發起猛烈的跟蹤追擊,接著整個野戰部隊緊跟上去。只有當殲滅了敵人的主力部隊之後,他才去佔領敵國的主要戰略和政治中心。 敵人的聯合軍事力量幾乎總是超過拿破崙的軍隊。為了欺騙和迷惑敵人,同時也為了他的部隊能夠實施迅速的機動和有效的進攻,只要情況允許,拿破崙總是先讓他的部隊分散在陣地上,需要時再迅速集結起來,這樣,他就可以在一些關鍵性的位置上形成優勢的兵力。(他有一句名言:「我們食則分散,戰則集中。」)他喜歡的另一種打法是把兵力集結起來,部署在敵軍的兩個部隊的中間,以便對敵實施各個擊破。他打的頭一個和最後一個戰役,即蒙特諾特和滑鐵盧戰役是兩個屬於這種打法的傑出戰例。第二次戰役的失敗原因是他和他的下級都沒有認真貫徹他的卓越戰略思想。 拿破崙的作戰原則 拿破崙軍事體制的精髓可以用他的作戰原則來加以最好的說明。後來研究戰爭的學者也正是通過他所指揮的戰役才認識到他的這些原則的,並在過了大約一個世紀之後,才將它們作了彙集和整理。 作戰目標 拿破崙總是把敵人的主力作為主要目標,設法以最快的速度將敵人的主力置於不利的條件之下,並用一次主攻戰予以殲滅。他認為地理位置方面的目標,如居高臨下的地形、重要的交通樞紐、補給倉庫等始終是第二位的,對於摧毀敵軍戰鬥力這一基本目標來說只起間接的作用。 作戰方案力求簡單 有許多原因促使拿破崙更喜歡制訂簡單的戰略戰術方案。他認為重要的是他的所有下級的精力都應該協調一致地用來取得最大的作戰效果。由於他感到軍隊內部容易發生「戰爭摩擦」(這是後來由克勞塞威茨定名的一種現象。他也許可稱得上是研究拿破崙戰爭的最偉大最有見地的權威),因此他認為作戰方案太過複雜會引起錯誤的理解和不正確的解釋,而且這樣的作戰方案往往需要依賴周密的時間安排方能實施。但在作戰行動中,特別是有人反對那些作戰行動時,這一點很難做到。 統一作戰指揮 或稱協調配合,或象拿破崙那樣稱為統一控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實施統一的作戰指揮是作戰方案簡單的結果。無論在哪種情況下,拿破崙簡單的聯合作戰行動,都要求並且往往也取得了他的軍隊各部門之間的協調一致。以達到其中間的和最終的作戰目標。 一貫採取攻勢 作戰時拿破崙總是無例外地力圖抓住作戰的主動權,即使是敵人佔有數量上的優勢,迫使他處於守勢的時候,他也要設法牽著敵人的鼻子走,而不是讓敵人牽著自己的鼻子走。他絕不魯莽行事,而總是沉著冷靜地審時度勢,(雖然他的敵人常常處於數量上的優勢)他始終強調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敵人。他認為在戰鬥進行的高潮時向敵人發動強大攻勢,可以搶先將敵置於相對劣勢。 積極實施部隊機動 這是拿破崙破壞敵人數量上的優勢,置敵於劣勢地位所採取的兩種手段中的一種。戰略上和戰術上的部隊機動是拿破崙作戰的特點。1796年他在蒙特諾特和德戈的首次大捷中,象他在1805年奧斯特利茨大捷一樣,都是靠積極實施部隊的機動而獲勝的。通過靈活的部隊調動,即使他的軍隊數量比敵人少得多,他也能在局部的關鍵性戰場上集結起優勢的兵力。他在馬侖戈、烏爾姆和耶拿戰役中對部隊所作的戰略調動,使他的軍隊橫跨在敵人的交通線上。這樣,在戰鬥還沒有進入高潮之前,實際上就已經取得了整個戰役的勝利。 集中兵力進行作戰 或稱集中優勢兵力。拿破崙喜歡引用伏爾泰 [ 注 ] 的一句格言:「上帝是站在兵力優勢的軍隊一邊的」。他懂得,交戰雙方在其它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戰場上的兵力的優勢便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他總是力圖在關鍵位置部署數量優勢的兵力,以取得較大的戰鬥力。但是,他也懂得,高強的軍事技術可以起到兵力倍增的作用。(他曾說過「精神與物質的力量是三與一之比」。可惜他被人們稍稍地誤解了。)為了獲得優勢的戰鬥力以戰勝數量上優勢的敵人,他採取的兩項主要手段是積極實施部隊的機動和出其不意的突然襲擊。 節省兵力 這一原則恰是集中兵力的另一面。為了實現關鍵陣地上的兵力集中(特別是當他的部隊在數量上少於敵人時),拿破崙便在不太重要的陣地上大幅度削減兵力。他認為(正如後來克勞塞維茨在著文時寫到他的一些戰役情況時那樣)「防禦是一種更強有力的作戰方式。」為此,他使少量部隊處於防禦態勢,以阻擋或拖住大量的敵人,而集中最大數量的兵力來對付最關鍵或最脆弱的那部分敵人。因此,節省兵力往往是實現兵力集中必不可少的條件。 突然襲擊 拿破崙認為,戰爭中所有的精神力量中最有效和最強大的力量倍增因素是出其不意的奇襲。他採取各種各樣的辦法來實現進攻的突然性:「例如,將部隊訊速移動到敵人意想不到的陣地;在敵人認為是拿破崙力量薄弱的地方發動進攻;穿過敵人認為無法逾越的地形;在敵人認為拿破崙及其部隊正在休息的時候發動攻擊;在敵人認為拿破崙不能親臨的戰場上意外地露面等等。(拿破崙的兩個最強的敵手惠靈頓、布呂歇爾都曾這樣說過:「拿破崙親臨戰場相當於4萬士兵的威勢」。當我們想起這句話時,就清楚的感到拿破崙突然出現在戰場時的重大意義。) 注意部隊的安全警戒 拿破崙懂得突然襲擊這種作戰方法好比一把雙刃利劍。雖然他知道他的敵人的腦袋都不如他聰明靈活,他也知道他必須設法猜透敵人可能對他採取的每一項行動,為此,他經常派遣間諜或用騎兵進行偵察,或者隨時保留一支後備隊來應付意外情況,並且小心翼翼地部署他自己的部隊,盡量減少敵人對他發動突然襲擊的可能性。一旦敵人發動突襲,他也能沉著有效地進行反擊。即使是在滑鐵盧戰役中,他也採取了極其嚴密的安全防衛措施。但是他的下級(特別是格魯切)沒有能夠履行交給他的安全警戒使命。 拿破崙不僅是位戰略戰術天才,而且是位擅長於物資的計劃和適時供應的天才。他全面改革了18世紀戰爭中依賴倉庫的後勤供應體制。他的師級部隊常常駐紮在城鎮和鄉村,那裡的老百姓必須為軍隊提供食品。每個士兵自身攜帶4天的食物定量,部隊後面的補給車隊也負責運載4天的食物。這8天的食物定量只能在緊急情況下才能動用;在可能情況下,每天的食物均通過向當地老百姓徵用或索要的辦法獲取。軍需物資貯存在軍隊的主要基地和中轉倉庫,中轉倉庫是跟著部隊向前移動的。 這種後勤補給體制一直是令人十分滿意的。但到了1812年俄羅斯戰役時,由於俄國的道路很差,農村又很貧困,俄羅斯游擊隊積極抵抗,加之俄國皇帝亞歷山大和庫圖佐夫將軍運用了「焦土」政策,因此這種體制完全失敗了。 拿破崙從來沒有著文系統地總結過他的軍事思想。但是從他的一些隨筆以及戰績紀錄里,人們可以窺視到他的一整套作戰方法以及從中所體現出來的軍事思想。軍事上他總是極力避免因循守舊,墨守陳規。在制訂每個戰役和每次戰鬥的作戰方案時都試圖讓敵人無法預料他究竟如何行事。只要可能,拿破崙總是力爭在第一仗打響之前,先在戰略上取勝於這場戰役。只要一有機會他便採取高速機動和巧妙欺騙相結合的手段,讓部隊繞過敵人的側翼,直插敵人的交通線,迫使敵人在不利條件下應戰。 當歐洲別國的軍事將領剛剛吃了拿破崙敗仗的時候,他們就試圖模仿拿破崙。他們逐步把師和軍的作戰體制應用於自己的軍隊,用縱深較厚的作戰編隊代替線式戰術,在戰場上普遍地特別是關鍵戰區採用集中兵力的作戰方法,並且也開始組織和運用他們的預備隊。儘管拿破崙的敵人從他那裡學到了不少經驗,大大改善了自己的軍事機器和效能,然而,他們永遠也無法跟拿破崙這樣的偉大軍事家相匹敵。他們從來也沒有真正了解這位軍事天才的奧秘。最後他們採取兵力上的強大優勢和在法國打消耗戰的辦法戰勝了拿破崙。而這兩種辦法的得逞都應歸咎於拿破崙外交上的失策。正如前面我們已經指出的那樣,即使是那些打敗了拿破崙的將領們,也不得不承認拿破崙是位超群出眾的軍事天才。 惠靈頓的軍隊及其戰術 在19世紀的相當一段時期里,軍事家還一直在運用著線式戰術,因為許多人認為惠靈頓在佩尼蘇拉和滑鐵盧戰役中的勝利表明橫隊作戰有它極大的優越性。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由於軍事技術的改進,軍隊的火力,機動性和通訊聯絡技術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這一結論的正確性普遍產生了懷疑。鑒於惠靈頓採取的戰術能夠如此地連連戰勝敵人的戰術,而敵人的戰術又將他的取而代之,因此,他的戰術確實值得很好地加以研究。 英國直到1807年才採用師的作戰編製,而1809年伊比利亞半島戰役時惠靈頓的軍隊仍然是由獨立旅組成的。儘管法軍作戰體制早已在實戰中取得了成功,但英國軍隊仍然保留著縱深為兩列橫隊的形式,因為橫隊比縱隊更能發揮士兵兵器的火力。無疑這是惠靈頓取得勝利的一部分原因。但另一方面他的勝利也是他採取了自己的戰術的結果。(應該記住,惠靈頓和拿破崙只進行過一次大交戰,這就是滑鐵盧戰役。他的勝利與其說是靠他的高超指揮技巧,不如說是普魯士軍隊增援的結果。) 在伊比利亞半島戰役中,惠靈頓決定採用三種作戰辦法來戰勝法軍的戰術,一是在戰鬥打響前不暴露自己的橫隊位置;二是要防止法國軍隊用散兵部隊襲擾自己的橫隊;三是保護好自己部隊的側翼。第一種辦法往往是在可能時將自己步兵部署在山後反斜面,第二種辦法是建立輕裝部隊,而第三種辦法則是運用天然障礙和巧妙地使用騎兵。 英國軍隊是一支由志願兵組成的部隊,當然要比法國軍隊小。但是它的技術的訓練搞得比較好。它的步兵在滑膛槍的性能和使用技術方面都勝過歐洲的其他國家,加之又採用了兩列橫隊的編隊體制,因此它的優勢就更為明顯。在拿破崙戰爭時期,英國軍隊是歐洲唯一能夠用輕武器不斷給敵人造成一半以上傷亡人數的一支部隊。 在伊比利亞半島戰役中(1809-1814年),惠靈頓的部隊起初編為8個旅,每個旅由2至3個營組成。後來英軍兵力有所增加,因此編成7個師,1個輕裝師和1個獨立騎兵師。雖然組成每個師的成分不同,但通常都有6000人的兵力。其中包括2個由英國士兵組成的旅,1個葡萄牙士兵組成的旅。每個旅通常包括3個營。每個騎兵師由3個騎兵旅組成,每個旅包含2個騎兵團。輕裝師一般部署在離陣地正面很遠的地方,負責掩護整個部隊作戰。 惠靈頓作戰編隊更有意義和更重要的一個特點是他在部隊周圍建立了一個強大的散兵警戒網以對付法軍散兵的襲擊。按標準英軍每個旅配備有三個輕裝來複槍連,而他又為每個旅增設了一個連,此外,輕裝師的每個旅也配備有好幾個來複槍連。 因此,英國的輕步兵配備有兩種不同類型的兵器,一種是來複槍,另一種是滑膛槍。輕步兵所使用的滑膛槍是一種特殊型號的滑膛槍,它比著名的「塔瓦式滑膛槍」或「明火槍」等基本步兵兵器更輕、更短、更便於瞄準,命中率更高。正規營用的是明火槍。英國人認為(也許是錯誤地認為)它比歐洲大陸國家所用的槍威力更大更可靠。它的重量約為九磅,有效射程300碼(但真正能夠精確命中人的距離僅約100碼),是一種比較重的燧發槍,具有同類槍的一些優缺點,它使用圓形鉛彈和比較重的紙質彈藥筒。 在伊比利亞半島戰役中,惠靈頓軍隊的騎兵所起作用較小。一部分原因是很難將馬從英國運往歐洲大陸。不過惠靈頓極其重視對付法國的騎兵。英國步兵堅固的橫隊和精確的射擊一般都能擊退法國騎兵的衝鋒。有一次英國步兵橫隊硬是頂著法國騎兵向前推進,結果把他們趕出了戰場。當英軍組成步兵方隊時就更難被敵人攻破了。曾有過這樣的記載,英國的一個輕裝師編成了5個方隊,在法軍4個騎兵旅的進攻下撤退了2英里,僅僅只有35人傷亡。 惠靈頓在伊比利亞半島戰役中很少使用騎兵,這並不是說在條件允許有效地使用騎兵時他無力為之。在滑鐵盧戰役的一次戰鬥高潮中,一個英國龍騎兵旅(有1000名騎兵)越過英國步兵,出其不意地襲擊了進攻中的法國步兵。當時法國步兵已經來不及組織方隊,雖然法國騎兵立即擋住了英國騎兵的衝鋒,但法軍強大的進攻勢頭被壓了下去,一些英國人(他們忘記了普魯士人在這次戰役中的決定性作用)甚至聲稱,英軍騎兵的衝鋒是法軍失敗的主要原因。 對於炮兵,惠靈頓是根據情況有選擇地加以使用的。那就是在關鍵性的時機,在慎重選擇的地點,以少量單炮組的形式來加以使用的。他把炮組全部部署在陣地的前沿,用來對步兵實施火力支援。這在攻防戰術中所起的作用雖然比較小,但卻十分重要。 在對付法國大革命軍隊的初期,英軍作戰不力。後來在惠靈頓將軍的統帥下開始轉敗為勝。到了拿破崙戰爭的末期,英軍的聲威大振。伊比利亞半島和滑鐵盧兩次戰役均在惠靈頓領導下獲勝,惠靈頓將軍因此而贏得了極高的軍事榮譽。 武器、理論和實踐的統一 由於拿破崙·波拿巴的引導和促進,黑火藥時代的各種兵器最終跟相應的軍事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了。自從戰場上出現黑火藥兵器以來,第一次實現了武器、戰術和軍事理論三者實質上的統一。帶刺刀的燧發機滑膛槍和滑膛炮都在技術上得到了完善,達到了它們最大的潛在威力。經過幾個世紀的嘗試,不斷改進了戰術手段,從而使這些兵器能夠配合使用,並能跟騎兵作戰結合起來使用,因此,熟練的軍事指揮官只需化費最小的代價就能充分發揮武器裝備的效能,取得決定性的戰果。 在蒙古和英國的戰術體系中,軍事指揮官曾對他們的作戰工具和手段實施各有區別的控制,最後做到這一點是在13世紀。正當這兩種戰術體制在士兵和兵器的使用上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時,由於黑火藥兵器的問世,它們過早地被淘汰了。而19世紀初的主要戰術體系(即法國和英國的陸軍戰術體系和英國的海軍戰術體系)則在工業革命的衝擊下短命早夭了。 由於早期的軍事發展,這半個世紀里出現的武器、戰術和軍事理論互相統一的局面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這一局面的形成畢竟得到了拿破崙·波拿巴這樣的軍事天才的促進,因此它的意義就顯得更加重要了。沒有人象拿破崙那樣給時代打上了如此深刻的個性烙印。在他的一生中以及他死後的一個多世紀里,他的軍事理論和實踐,甚至他的軍事思想,都被許多人以其自身標準及有關的作戰思想為尺度來加以衡量。而海軍作戰的權威們則試圖重新揀起曾經在最後擊敗拿破崙時起過巨大作用的「納爾遜當機立斷的作戰本領」來加以比較。
十九世紀初期的技術和戰爭 1815年拿破崙失敗後的整個世紀里,戰爭的演變是一場長期的革命,它由政治、經濟、社會多種力量所創造和支持,技術進步只是其中的一種力量,但在許多方面它的影響最 為深遠和引人矚目。在技術領域裡,諸如冶金、化學、彈道學和電子學方面的進步是軍事變革的突出因素,但還不是全部因素。這場變革中的武器,大量生產的各種工具和標誌新 工業文明的消費品,都是機器產品,而機器本身就是機械學和工程學的革命性創造。沒有機械學和工程學,對於金屬和能源的新知識將如2000年前希臘的科學發明一樣貧乏。 整個十九世紀,新科學技術的軍事應用落後於其他方面的應用是一個特點。遲至1860年,實際服役的艦炮與三個世紀前使用的大炮在主要方面並無區別。例如,英國皇家海軍 1840年裝備的最重的68磅級滑膛炮,基本上和伊麗莎白女王時代的海軍炮一樣笨重而且後坐猛烈,只能作為最大戰艦的旋座火炮。當然,上述幾世紀中(尤其後一世紀)在鑄鐵質量 、火藥配料、鏜孔精度方面的許多精心改進是不容忽視的,但是炮戰和造炮的基本原理依然如故。 然而,偉大的變革正在蘊釀之中,事實上,當時許多改革雖然尚未應用於陸、海軍的制式裝備,但已經進行了試驗並為人們所熟知。1863年以前,現代海軍炮的基本原理,在 當時的軍械製作中實際上已經採用, [ 注 ] 在其他材料種類和陸戰武器方面已出現了同樣重要的變革。隨即出現了四分之一世紀左右的發展平靜時期,此時陸軍和海軍則努力吸 收新技術。十九世紀早期的武器和戰術 到拿破崙戰爭結束,在滑膛前裝炮支援之下,相互結合的燧發槍和刺刀是戰場上佔有支配地位的武器。火炮比燧發槍在射擊距離上具有明顯的優勢,戰鬥中差不多半數死傷是 炮火所致。戰鬥中陸軍是成線式防禦或以火力進攻,進攻時隊形有較大縱深(所謂縱隊)。這種戰術體系到1820年時大約已有200年的歷史。在線式防禦條件下,到拿破崙時代以前, 整個有生力量的傷亡比例從三十年戰爭的勝方15%、敗方30%降到法國革命時的9%和16%。拿破崙後來在未作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堅持或容忍了縱隊進攻,使傷亡率突然上升到15%和 20%。但在拿破崙以後的幾次小戰鬥中,運用線式戰術,傷亡率比法國革命時還低。這意味著,所用武器的殺傷力和持該武器士兵的線式戰術效能之間已經趨於平衡。 墨西哥戰爭是美軍以滑膛槍運用線式戰術對抗情況與之相同的對手的最後一次戰爭,那次戰爭中有關傷亡的經驗開創了具有重大意義的世紀 [ 注 ] 。表3所指是年度數字,而 不是象上面討論的單個戰鬥傷亡數字;表3不包括傷兵數字,戰鬥中一般受傷者約為死亡者的三倍半。表3戰爭名稱每年每千人中陣亡數墨西哥戰爭9.9美國內戰北方21.3南方(傷亡資料不完整) [ 注 ]西班牙-美國戰爭1.9菲律賓起義2.2第一次世界大戰12.0第二次世界大戰9.0 1858年,美國採用了前裝滑膛槍圓錐形子彈,這是美國內戰中南北兩方使用的標準武器,它的殺傷距離大於當時火炮發射的榴霰彈和圓形霰彈。滑膛炮發射的實心彈或其他炮 彈和滑膛步槍發射的圓錐形子彈距離等同,但當時炮彈爆炸後只裂成二三片或四五片,而實心炮彈直接擊中目標則極為罕見。 總之,步兵武器和火炮的殺傷力之間的關係已經逆轉。從144,000名內戰傷亡人員抽樣調查,各種武器彈藥造成的傷亡數為:表4圓錐形步槍子彈108,000滑膛槍圓形彈丸16,000炮彈破片12,500霰彈、葡萄彈和炮彈359炸裂彈139帶刃武器(大多數是馬刀)7,002總計144,000 總而言之,輕武器(大多數是步槍)造成的傷亡佔86%,火炮9%,帶刃武器5%。 美國內戰中雙方都用線式戰術,許多情況下,是在崎嶇地形上作戰,部隊往往自動散開成為小組,相互掩護作戰,這點最為明顯。但是為了進攻或者防禦,要把士兵作二或三 線配置;為加強進攻,象拿破崙時代那樣,一個團的陣線之後還要配置一條陣線,以加強進攻隊形。這樣,一方面步兵武器具有較大的殺傷潛力,另一方面,所用戰術都只適應於 前代武器,導致雙方傷亡增大,與拿破崙時代最殘酷的戰鬥不相上下。然而,當這場戰爭結束時,雖然緩慢但卻是清楚地出現了一種疏散配置的傾向。 從1866年起,西歐的後裝步槍是標準裝備,步槍射擊速度提高了,對野戰炮性能的提高似乎是一種補償。野戰炮性能提高,是不久以後採用後膛裝填和膛線的結果。這樣,在 法國-普魯士戰爭中,象美國內戰一樣,步槍子彈造成的傷亡率大約等於火炮的十倍。但這事實的含義起初並未為法、普軍隊所認識,這點並不比美國內戰中南北雙方高明多少。或 許普魯士軍隊能較快適應新的情況,但是直到法普戰爭結束阿道爾夫·古斯塔夫的線式戰術仍然風行一時。 由於採用來福線和子彈後裝的方法,步兵武器的殺傷力大為提高,普魯士放棄了密集隊形白刃衝鋒戰術,第一次顯示了步兵武器殺傷力提高的影響。普魯士的戰鬥配置採用了 「疏散隊形」,所有步兵就是散兵,這和美國前幾年內戰末期的非正式做法一樣。但也有不同之處,德國人認真地吸取了他們十九世紀戰爭的教訓,加上研究了日俄戰爭,比起同 時代各國,效果較好。科學和技術的背景 為了敘述十九世紀初期軍事演變與有關技術的發展情形,必須回顧一下冶金學、化學、彈道學和電子學等領域中基礎知識的線索。 已如前述,從公元前1400年以來,鐵的出現,熔解礦砂為金屬的新技術的發展,影響著武器製造。十六世紀中葉,重型軍械鑄造技術的發展,為以後兩個半世紀的火炮製造奠 定了基礎。 十八世紀後期,由於歐洲木材資源短缺,鍛鐵(亦稱碳鐵)費用上漲,形成了嚴重問題。為適應需要,就採用了所謂攪煉工藝,就是用長長的鋼棒將反射爐中的金屬溶液加以攪 拌。爐子用焦炭燃燒,這樣,不僅使爐面溶液,而且全爐的溶液都能接觸空氣,從而使脫炭更加徹底,成為可鍛鑄鐵。 用攪拌法生產的鍛鐵,質量不如炭鐵,但價格便宜得多。1829年又前進了一步,即應用鼓風爐本身餘氣進行預熱鼓風,這種發明使得在消耗同等燃料的情況下,攪煉熟鐵產量 增加到三倍。 還有一種改進是「濕」攪拌法,即在爐膛鋪以含有氧化鐵的小塊爐渣,它與金屬中的碳素相化合,在表層之下產生一氧化碳,形成加速脫炭進程泡沸攪動。1720年英國鐵產量 為20000噸,1806年上升到250000噸,到1850年英國每年可產250萬噸,鑄鐵和鍛鐵的產量都有增長。 自古以來,鍊鋼的方法幾乎並無根本性改變,仍然是小規模的個體作坊產品。英國所用的基本材料是優質的和價格相等的瑞典條形鐵,結果,鋼的費用等於鍛鐵費用的五倍。 約在十八世紀中葉,古代工藝有了第一次意義重大的改進。本傑明·亨茨曼將特種小型粘土坩堝放置在焦碳燃燒的爐膛內加高溫,就有一種特殊的熔劑持續地生產鑄鋼。這種 鑄鋼不含二氧化硅和其他礦渣,成本略低於以其他方法生產的鋼材。但遺憾的是這種產品不能焊接,太硬,不合乎某些用途。不過這種技術終究成了謝菲爾德鋼鐵企業的基礎,在 歐洲廣為傳播,被人仿效。就這樣直到十九世紀中葉再無顯著改進,加上鋼材本身的缺陷,製造重型軍械時使用這種鋼材繼續受到限制。 十九世紀上半葉,普魯士萊茵蘭的克虜伯公司,因製造優質鑄鋼並在該世紀中葉製造了少量鋼質火炮而名噪一時。1851年,在英國大博覽會上展出的設計先進的模型極為矚目 ,證明是未來發展的先驅。克虜伯鋼鐵的拉力強度相當於鑄鋼的四倍,鍛鋼的二倍。但是火炮專家普遍認為這種鋼太脆(1847年首批製造的幾門克虜伯炮已經爆裂),所以在廢棄更 為可靠的鑄鐵、鍛鐵、青銅武器方面,意見難以一致,因為恰恰在這時期,火炮的設計製造上在採用傳統材料方面開始了一場革命。 通過酸性轉爐鍊鋼法,大批量生產優質鋼在費用上與鑄鐵和鍛鐵相比不相上下。幾乎與此同時,英國西門子兄弟公司發明了一種熱再生鍊鋼法,利用熱廢氣或用劣質煤生產的 氣體對需進爐的燃料和空氣加以預熱。以後幾年發展的「平爐」法,就是用回熱爐熔化混雜有廢鋼鐵的生鐵塊。以上這些工藝的基本產品是「低碳鋼」,比鍛鐵硬,但比老工藝生 產的「泡鋼」要軟,能作多種用途,如製造鋼軌、鍋爐鋼板、結構鋼(造船、建屋、水泥鋼筋)以及薄鋼板。1856年到1870年之間,鋼的價格下降了百分之五十,產量增加了六倍。 1863年建造了第一艘鋼殼船和第一輛機車。英國從1870年年產鋼22萬噸,(實際用的全是轉爐工藝),到1900年年產鋼490萬噸,(其中310萬噸用的是平爐法)從上述情況就可得到英 國鋼鐵產量上升的概念。美國1900年的鋼鐵總產量為1000萬噸,德國約800萬噸。 隨後在冶鍊鋼鐵方面意義重大的發展是特殊應用的合金鋼。法拉第早在1819年就製造了鉻鎳鋼,但直到1868年穆謝特才開始製造高碳鎢錳合金鋼,用這種鋼材雖沒有淬火技術 也能製成高強度工具。1877年法國生產了製造裝甲鋼板和炮彈的鉻鋼作為商品出售;1882年謝菲爾德公司的羅伯特·哈德菲爾德發明了用淬火法製造錳鋼,勒·克羅索特於1888年 製成鎳鋼。所有這些進展都是發源於新冶金科學和對金屬結構的研究。1895年威廉·倫琴發現了X射線後,除了其他進步以外,還出現了結晶學,更加改善了對於金屬的使用。 與冶煉方面的大規模生產技術相適應,19世紀後期,在精軋工藝上也有改進,錘鍛大部分已讓位於軋制工藝,根本的改進是使用可逆軋機,將金屬錠式薄片放在機器里來回軋 制,可大大節省時間。三輥式軋機用第三個軋輥,迴轉軋制金屬,機器無需開倒車。後續軋機具有一系列不同尺寸和功率的軋輥機座。這些方法都是在19世紀60年代出現的,並不 斷有所改進。 作為現代飛機工業基本材料的鋁,是19世紀早期首先從礦砂中以實驗方法提煉出來的。這種工藝,費用過於昂貴。1886年,查理·馬丁·霍爾發明電解法,從熔化鋁土(氧化鋁 )中提煉鋁,這種鋁土(開採于格陵蘭,但後來以合成法生產),是從熔化的冰晶石分解而來。這就以廉價的電力為基礎,開創了製造輕金屬及其合金的時代。鋁和鎂合金和其他輕金 屬在許多製造業領域包括空中運輸、電力輸送、炊具製造、建築行業等方面向鋼和銅進行了挑戰,後者在製造行業中早先佔有支配地位。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鋁及其合金能加 以澆鑄、鍛造、擠壓、軋制、旋壓、錘薄、噴鍍等,以適應各種用途。 18、19世紀,由於科研興趣擴大,人們的化學物理知識大為增長,新發明刺激著工業發展,但尚未致力於將新知識用來改進武器。18世紀90年代法國革命政府運用科學保衛國 家,重點是改進方法提高生產力,而不是製造較好的具有更大殺傷力的武器。火炮、滑膛槍、火藥、彈藥與已經用了一些時候的舊品相同或者幾乎相似。直到19世紀中葉,科學大 踏步前進時,才開始認真應用科學知識解決戰場上的問題。 這些發展特別重要,首先是罐頭食品的製造及其保藏。早在1795年,法國革命政府覺得解決了食物保藏,就有可能較易於供應和養活一支大為擴編的軍隊。政府提出誰能想出 實際保藏食品的方法便可得獎12000法郎。直到1809年尼古拉斯·阿珀特才得了這筆獎金,他能把專門玻璃容器內滅菌的食品保藏下來(但原因何在,直到1860年通過路易斯·帕斯 特的努力才明白)。軍人和科學家顯然都明白如用金屬容器比瓶子更實用,但問題是要發明一種焊接法,既要使罐頭密封又要防止食品在儲存中被污染。19世紀中葉,這個問題已獲 解決,但能夠大批量生產罐頭食品還是19世紀末葉的事。 還有個相關聯的領域是製造輕武器的子彈殼。首批完整的子彈殼大約出現於1850年,這是法國、英國和美國同時各自獨立研究的結果。全金屬彈殼裝有加以保護的爆炸複合裝 置,以武器的撞針撞擊發火,這在理論上問題不大,但在實踐中還有不少問題。如怎樣使金屬軟硬適度,既得經得住發射葯的爆炸,又能被撞針擊出凹形,就是一個問題。一旦有 了這種軟硬適度的金屬,又怎樣來設計一種機器大批量地衝壓彈殼?直到19世紀60年代後期,上述問題才完滿解決,關於機關槍的設想才能實現。 第三是戰場外科抗菌和無菌操作的出現。帕斯特在18世紀60年代就表明感染和疾病是由細菌所引起。1867年前約瑟夫·洛德·利斯特把這個發現轉化為實際的抗菌措施。但把 抗菌的一套過程在戰時應用於戰場外科,又是另一碼事。在解決抗菌問題的過程中,合乎邏輯地就聯繫到無菌法:如消毒品需加包裝,以便在使用前不受污染。當然,無菌法是得 力於罐頭食品製造的成就,罐頭裡的食品在食用前能一直保持無菌。[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2005-11-12 01:49:40編輯過]
新武器 19世紀對於武器最重要的貢獻是火帽的發明,使步兵滑膛槍發生明顯改變。1798年L·G·布朗哈特里發現銀雷汞。次年,E·C·霍華德製造出雷汞,這是首批能通過撞擊進行 點火的幾種炸藥。1807年,一個為人和睦,名叫亞歷山大·福賽思的蘇格蘭牧師又繼續研究,經過若干年的試驗,發明出一種用錘一擊即炸的雷汞,炸時火星通過火門,引燃槍管 中的發射葯。1814年,才開始用這種雷汞製造火帽,火帽的材料先用鐵、錫,最後是用銅。後來,火帽就慢慢地成為槍、炮點燃發射葯的基本裝置。開始時火帽與子彈是分開的, 使用者須將火帽安裝在武器擊錘下方的火門上,後來就和彈殼、彈頭合成一體了。 大約直到1860年,發現了級進式燃燒的原理,火藥本身才有了真正的改進。將粒狀葯壓縮成密度更大的葯粒後,發現火藥在槍膛內的燃燒速度和膨脹氣體的壓力可以延緩。因 為壓縮的葯粒開始點燃時空氣接觸面小,燃燒初期瞬間產生氣體較少,當彈丸沿膛壁前進時繼續產生氣體,所以初速較大,最高膛壓較低。這一發現繼續推動著普通黑火藥的改進 ,黑火藥仍然是該世紀輕武器的基本發射葯。線膛炮的發明也具有重要意義,在既定口徑的條件下,線膛炮能夠發射較重的炮彈。延長炮身可加大初速。結果在19世紀末,火炮初 速幾乎達到每秒鐘3000英尺,射擊距離有了相應的增加。 火藥緩燃和無煙火藥的發展伴隨而來,並且在19世紀後半葉開始應用。使用新無煙火藥的好處,除不易暴露炮陣地外,如上所述,因燃燒較慢,形成推力型動力,用於線膛炮 ,效果最好,因持續的膛壓較小,可造較大的火炮。長形彈丸比球形實心彈精度較高,在空氣阻力條件下能維持較高初速——射擊距離較遠時,尤其如此。 該世紀後期,主要通過艾爾弗雷德·諾貝爾的努力,新炸藥TNT、三硝基苯(替)甲硝胺、苦味酸、季戊炸藥和旋風炸藥等的性質及爆炸技術已為人所知。日俄戰爭(1904-1905) 中第一次用了苦味酸炸藥,而TNT炸藥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才成為標準軍用炸藥。 這裡還需提一下化學在軍事技術方面的其他應用,那就是整個的化學毒劑、內燃機、火箭和噴氣發動機以及20世紀的改良高爆炸藥。順便提一下與此有關的問題,即由於缺少 硝石而引起的火藥短缺的老問題得到了解決。首先在印度和智利的硝酸鹽礦中發現了豐富的硝石資源,後來發明了從空氣和煉焦的副產品中提取氮的新工藝。 大家認為,十六世紀的數學家和工程師尼科洛·塔爾塔利亞是彈道學的創始者之一,他曾寫了兩篇關於炮兵,一篇關於築城的論文,想根據動力學理論推導出算表來計算火炮 距離。但是他缺乏軍事經驗和火炮的技術知識。他對後人最有用的貢獻是發明了射手象限儀,這是測量火炮仰角的儀器。許多塔爾塔利亞學術上的繼承者對於他的基本理論寫了許 多文章,提了很多改進意見,但未能改正他的錯誤(一些根本性錯誤),因而益處不大。 在隨後的一個世紀里,伽利略把彈道學作為他研究物理和動力學規律的一個方面,進行了全新的革命性探討。他沉迷於彈道的理論,把研究當時的火炮作為驗證他數學理論的 最好方法,從研究中他發現了拋物線理論(1638年)。雖然這理論本身並不正確,但確實糾正了塔爾塔利亞理論中大部分根本性錯誤。然而當時人們卻普遍相信塔爾塔利亞的理論, 直到1674年出現的伽利略的觀點普及之後,他的理論才在18世紀象真理一般被廣為接受。 但炮術和火炮設計的技藝和實踐仍未受彈道學的影響,教科書上的彈道學理論,不論其科學準確性如何,對當時戰爭關係很小。火器全然不統一,彈丸飄忽不定,無法預測其 飛行彈道,進行分析就顯得毫無意義。十八世紀的一個英國數學家名叫本傑明·羅賓斯,曾試圖進行實驗,發現在800米射擊距離上,炮彈向左或向右偏離射向約100碼,彈丸首次 觸地的距離變化多至200碼。只是在17世紀的戰爭中,迫擊炮使用愈來愈多的情況下,理論和實踐似乎才有所聯繫。但即使如此,從炮兵的觀點看,由於當時資料不完善,這些科學 家的理論並無用處。 但是,本傑明·羅賓斯確實第一次提出了成功的辦法,為炮術研究奠定了科學的基礎。他不僅研究以前所有的理論性題目——外彈道學,並且研究了內彈道學(彈丸在火身管內 部的運動)和末端彈道學(彈丸在飛行末端的情形)。羅賓斯了解伽利略和牛頓的理論中有許多錯誤,如忽視了氣流的作用等——從而完善了卡西尼1707年發明的彈道擺,成為測量彈 丸初速的有效儀器。 到19世紀科學彈道學才獲得勝利,那時冶金學和機械學發展到了這樣一個階段:即在武器設計製造方面規格尺寸已相當準確,並能預測其性能,從而提供了科學分析的基礎。 科學彈道學對於軍事技術的影響,從新冶金學對於19世紀軍事革命的影響中可得到最確當的了解。 出現電子通信 迄今(1980年)為止,誰曾被純軍用電子武器所殺死,很值得懷疑,雖然這種潛力無疑是存在的。通觀歷史,電子設備在軍事上的作用一直是為了提高其他武器的殺傷力。最早 的電子設備用於異地間傳遞命令、情報和射擊諸元傳遞中不受聲音、目視信號、通信員的傳統生理條件所限制。 最早的電子設備是商用電報機,約於1830年幾乎同時出現於歐洲和美洲。這種電報機用單根導線連接通信地點,一端或兩端裝有電池,並有人工操縱的開關,用以連接或中斷 電池和導線之間的接觸。另有一圈導線,纏繞在一根鐵棒上,電流通過線圈,鐵棒磁化,吸住可移動的鐵片,二者相接觸,產生的嗒聲,接收一端的操作員將的嗒聲記錄下來,並 加以解釋。接收一端的的嗒間歇聲和發送一端開關發出的完全一樣。密碼即可將的嗒聲順序譯成字母。這種機器每分鐘可發送50個字母。兩個電台可通過中間站「接力」進行通信 ,所以,它可以在無限長的線路上傳遞信息。電報在軍事上首先用於克里米亞戰爭。海底電報約於1851年始用於多佛和加來之間,然後發展到一方面用於倫敦和巴黎之間遠距電報 通訊,另一方面又用於協約國克里米亞戰爭的瓦諾基地。美國內戰雙方曾廣泛使用電報,到1866年,橫渡大西洋的海底電報已經溝通。電報出現時所處工業環境,對電報的發展並 無多少支持。導線(裸露線及絕緣線),電線杆絕緣子和電池都是後來發明的。電報方面的儀錶器具也生產很少,不足以促進新工業生產結構的形成或新工業品的生產。倒是電燈出 現後,生產了上述所需設備,開發了新的工業途徑。 當電話和無線電出現之後,因為效果更好,其在軍事上的重要性,使電報黯然失色。不過近來,由於電報應用了電傳打字的方式,設備更為精良,尚能獨立支撐下去。無線電 在處理信息方面比口頭語詞的形式遠為迅速,而且那也將是機器人之間的自然通信方式,機器人在軍民兩方面的用途要逐漸增加。 象電報一樣,電話幾乎同時出現於歐、美各地。實用機型完成於1876年,通常卻把這功勞歸於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當電話出現時,已有現成的電子工業支持其發展。 電子工業絕大部分由電燈行業及其發電系統行業轉化而來。當時關於電流流經長途導線的數學理論,也已開始形成,這是努力改良電報的結果。 無線電能傳送電報、電話或更為複雜的信號。它的主要特點是傳輸電波信號不用導線,因此在架線困難的地方也能通信。在機動電台之間和固定電台之間亦可通信。1885年德 國的海因里希·赫茲第一次論證了無線電現象,但約在1908年才被古列爾莫·馬科尼用於通信。與電報和電話不同,無線電大部分是應軍事當局的主動要求而發展的。不過無線電 雖然大多出於軍事需要而發展,研究工作卻幾乎全在私人工業實驗室進行。 19世紀末、20世紀初,豐富多彩的技術發展使有時不太積極的軍事專業人員擴大了眼界,提出了新的標準,以應付工業革命給戰爭帶來的前所未有的變化。工業化除具有革新 、改進戰爭工具的直接效果之外,對戰爭指導也有重大影響。從一個基本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最有意義的變化或許就是國家轉而把大量人力投向武裝力量和戰爭工業。比過去,國 家可以贍養和供應一支更加龐大的軍隊。蒸汽車輛運輸和電報的發展,便利了大部隊的運動和指揮。 然而新技術的最大效果還是體現在武器的改進和大量生產方面。
20.偉大的變革:帆船->蒸汽船;木->鋼鐵;舷炮->炮塔(公元1800-1865年)T·N·杜普伊 [美國][出自《武器和戰爭的演變》]海軍革命納爾遜和特拉法爾加海軍新軍械蒸氣動力的出現埃里克森、斯托克頓和美國艦船普林斯頓號錫諾普弗吉尼亞號和班長號 海軍革命 18世紀後半葉,英國海軍霸權引起的政治、經濟後果使全歐洲各國領導人明白了海上力量的重要性。打破了海軍戰術老框框的霍雷肖·納爾遜對海軍戰略思想有巨大影響,猶 如拿破崙對陸戰的影響。但是,憑藉納爾遜的天才,海戰藝術的實踐,就當時的技術條件而言,已達到了最高限度。工業革命的到來,使海軍擺脫了對於風力、對於原始而粗糙的 艦炮的依賴,以至最後擺脫了對於旗語的嚴重束縛。 從特拉法爾加到漢普頓路戰役的56年間,海戰發生了革命,其變化速度比過去的三個世紀要快,比隨之而來的一個世紀的變化也不慢。納爾遜於1805年10月21日在特拉法爾加 用以擊敗法國海軍上將皮埃爾·維萊努夫的戰艦與兩個世紀以前霍華德和德雷克在英國海峽擊敗梅迪納·西多尼亞的戰艦並無多少差別。1862年3月9日在漢普頓路作戰的不論那艘 船本來都能夠單獨消滅納爾遜和維萊努夫的聯合艦隊。 納爾遜和特拉法爾加 1805年,兩國最強大的海軍艦隊,準備在戰爭高潮中對陣一搏,以徹底奪取為其鬥爭了將近一個世紀的海上霸權和世界殖民地統治權。1805年10月21日,納爾遜27艘戰艦組成 整列艦隊,攔截了沿西班牙特拉法爾加海岬20英里處維萊努夫的33艘戰艦。 原在加的斯的維萊努夫正按拿破崙命令駛往直布羅陀和地中海途中,當時這位皇帝正擬對奧地利發動勝利的烏爾姆-奧斯特利茨戰役,要法國艦隊攻擊奧地利盟國那不勒斯以支 援此戰役。維萊努夫知道英國艦隊離得不遠,但他希望到達直布羅陀,在地中海實施支援之前,納爾遜不至於識破他的意圖。然而富有戰略見識的納爾遜立即掌握了這位法國海軍 上將的意圖。當兩艦隊相望時,納爾遜處於上風位置,法海軍已無法迴避戰鬥。 納爾遜知道,在木質戰艦對陣,艦隊整列舷炮開火的情況下,要奪取決定性勝利是困難的。他在等待法國艦隊的同時,一直思索著戰術上如何對付此役。他曾給艦長們寫過一 份備忘錄,提出了「以迫使敵人接戰的方式獲得決定性勝利……」這樣一個總的戰術計劃。他對艦長們說,自由而靈活地向敵艦開火似乎最好,英國艦隊成兩列縱隊,一隊由他指 揮,一隊歸副司令洛得·科林伍德海軍上將指揮。納爾遜準備攻擊他設想的法軍橫列隊形中部,並「趕在敵先頭艦隊進行援救之前壓倒其後尾艦隊。」納爾遜在備忘錄的結尾寫了 這樣一段話,總結了他的戰術:只要情況容許,副司令指揮艦隊航行時應盡一切可能保持隊形緊密有序,艦長們應把他們的特定隊形作為集合點,如果見不到或不完全了解信號, 艦長們就應指揮戰艦與敵艦並進,這樣做基本不會犯重大錯誤。 有兩位美國海軍歷史學家曾寫道:這備忘錄之所以特別值得注意,是因為它充滿著進攻精神,信任下級,簡單明了,對勝利懷有充分信心。這備忘錄之所以值得注意,還因為 對英軍海軍戰術家們關於混戰對列陣戰長期不休的爭議,有所結論。納爾遜發揮兩者所長,他保持了戰艦列陣的隊形,有控制地接戰,但他採用二列橫隊,以混戰派所主張的形式 打破敵編隊,以最大火力襲擊敵艦隊中的部份兵力。 兩個艦隊互相靠近時,納爾遜所在勝利號艦率英北線縱隊沖向法國整列艦隊的前衛,使法國人以為這是傳統的一路縱隊攻擊。當時在桁端還掛起了信號旗表示:「英國希望每 個士兵各司其職。」然後,當艦隊將靠近目標,接近其火炮射擊範圍之際,他命令改變航向,沖向法軍艦隊中心,並發出了另外的信號:「靠近擊敵」。 勝利號桁端上的信號旗一直張掛著,在激烈的戰鬥中才被打壞。在帆船時代,納爾遜的戰術已屬完好,正象他在備忘錄中寫的那樣:「與別的相比,海戰中沒有一件事情是確 有把握的。」戰鬥結果,英國俘獲了18艘法國和西班牙戰船,而英國艦船未受損失。 然而英國亦遭受了可悲的損失。納爾遜受了致命傷。二小時的戰鬥結束後不久,他就死去了。但是這損失也是英國的勝利。一個英雄在勝利中光榮戰死,他的英名將永遠生輝 。但他的死去,對英國不會產生重大的影響,納爾遜已經殲滅了法國海軍,歷史上,無論從戰略和戰術上講,英國在最具有決定性意義勝利的大海戰中,已建立起海上霸主的地位 。 再者,工業革命引起了一連串事件,這些事件將很快消滅納爾遜式的艦隊,但消滅不了英國的海上霸權。1783年,法國第一次成功地在索恩河下水一艘蒸汽船,在特拉法爾加 後不到二年,羅伯特·富爾頓發明的蒸汽船克萊蒙號在赫德森河上紐約、奧爾巴尼之間來回航行。 海軍新軍械 工業革命對於海戰的重大影響不是在造船領域,而是首先在重型海軍軍械方面。最富有革命性的發明是環箍炮或套筒炮,與後一階段發展的膛線相結合,開始了向20世紀威力 強大的海軍火炮的過渡。 早在1829年,法國海軍軍官A·蒂埃里用鐵箍緊套鑄鐵炮管,獲得成功。1843年,哈佛大學的丹尼爾·特雷德韋爾教授用此法為美國政府製造了幾門套筒炮。這環箍技術使炮管 大大加強了應壓強度,應力與發射葯爆炸瞬間所產生的膨脹力和熱力相對抗。僅用50或100多年前的鑄造或鍛冶技術來造這種炮是不可能的。並且,如果沒有金屬特性和膛內彈道學 發展方面的知識,連套筒的作用也不會明白。看來這種方法實際上是知識增長、技術進步的直接產物,而不是迫於某種特殊需要而產生的,需要不是這項發明的緣由。 然而海軍並不樂意採用套筒炮,卻願意用改進型鑄鐵炮。1851年,美國海軍司令約翰·A·達爾格倫發展了一種五年後被海軍採用的鑄鐵炮。達爾格倫炮是一種前裝滑膛炮。它 的明顯特徵是外形象啤酒瓶,那是因為設計上需要,在壓力最大的部位使用了最厚的金屬。1860年,美陸軍少校托馬斯丁·羅德曼,發明了空心鑄件工藝,即圍繞型芯進行鑄炮, 再以流水進行冷卻,這是一個使炮膛內部先行硬化的方法,是早先套筒炮試驗合乎邏輯的發展結果。外層金屬冷卻時向內縮攏,向已經硬化的內層繼續加壓。這樣,發射葯的爆炸 力就為炮膛四周的整個厚金屬層所吸收,而不是層層向外膨脹。空心鑄件工藝曾應用於製造達爾格倫炮,在美國內戰及以後的20年里,用這種方法製造了大部份美海軍其它重型鑄 鐵炮。達爾格倫大炮和羅德曼滑膛炮口徑達15英寸,能有效地擊穿美國南部邦聯裝甲艦的鋼板。因而,在當時大家認為這是最好的炮。 1859年,英國海軍部為對付即將下水的法國裝甲艦光榮號,從著名的威廉·阿姆斯特朗炮廠定購了一大批40磅、70磅級的套筒炮。阿姆斯特朗炮具有三個先進特點:後裝、套 筒、有膛線。這種炮的炮彈上纏繞著軟金屬凸紋——螺旋突紋,嚙合於來福線的凹槽之內。來福線提高了彈丸命中精度和末速,所以普遍認為線膛炮是對付裝甲的一種辦法。 套筒炮當時尚未引起足夠注意,然而,來福線和套筒炮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來福線的設計主要用於提高命中精度,但因彈丸緊卡在來福線上,發射葯爆炸時,炮管管壁的 壓力大為增加,炮管的拉伸張力更為緊張。細長形彈丸,是來福線的自然匹配物,使用細長形彈丸是為了增加射擊距離,提高命中精度,位於發射葯前的這種彈丸,慣性質量大於 同直徑的球形實心彈,結果,早期火炮常發生膛炸。炮管需要造得更為堅實,套筒炮製造術是個解決辦法,雖然這一點一開始還不太明顯。 大概就在這時,在埃森的克虜伯公司率先發展造炮鋼鐵,完善了酸性轉爐鍊鋼法,他們提供的滲碳鋼對發展新型火炮進一步作出了貢獻。 蒸氣動力的出現 與此同時,18世紀30年代後期和40年代,世界各國海軍開始試驗蒸氣發動機。海軍人士除了傳統上的保守主義外,還有兩個原因阻礙著海軍採用蒸氣機。第一,18世紀40年代 以前蒸氣艦船的動力來自船體兩側的大型蹼輪。蹼輪不僅擠佔了約三分之一的裝置火炮的位置,而且推動蹼輪的機器往往暴露在外,易遭敵炮火損傷。其次,蒸氣船裝一次燃料只 能航行數百英里,而帆船能數月不進港,航行數千里之遙。 當1812年戰爭之際,羅伯特·富爾頓曾設計了一種蒸氣船,企圖解決第一個問題。當時為突破英國對美國大西洋海岸的封鎖,美國船迪莫洛格斯號設計成雙船體間夾單蹼輪型 式,蹼輪外層壁厚達五英尺。但該船在戰爭結束時尚未完工,從未在海上使用。以後二十多年,沒有一家海軍再要蒸氣船,只是在19世紀30年代中葉,出現過一艘樣船,是把蒸氣 作為篷帆的輔助手段設計的。 然後,在1837年,出生於瑞士的工程師約翰·埃里克森發明了螺旋槳。這樣就及時解決了前述蹼輪問題,並容許將機器裝置於艦船吃水線以下的艙室。美國海軍上尉羅伯特·F ·斯托克頓首先認識到這一點,當英國海軍部拒絕試用螺旋槳時,斯托克頓勸導埃里克森到美國去幫助他設計一艘新型蒸氣船。 埃里克森、斯托克頓和美國艦船普林斯頓號 美國艦船普林斯頓號是世界上第一艘螺旋槳戰艦,也是第一艘將機器置於吃水線以下部位的戰艦。斯托克頓為普林斯頓號設計了裝置兩門十二英寸口徑的大炮,在當時,至少 在理論上這艘艦船的火力最為強大。聰明、乖僻,美國軍事史上爭論不休的人物斯托克頓拒絕就任泰勒總統的海軍部長,目的是為了完成普林斯頓號和其他強大武器裝備的製造。 埃里克森尤其才華橫溢,可能是海軍史上最偉大的設計家。他不僅發明了螺旋槳,成為軍艦建造上的革命性創舉,而且首次生產了大塊鍛鐵和套筒炮——那就是裝在普林斯頓 號後甲板上的12英寸「俄勒岡」炮。他後來發明了大炮炮塔,並使美國第一艘鐵殼艦班長號進入戰鬥,從而完成了戰艦製造上的革命。 不久,這兩位不尋常的人物之間產生了磨擦的火花,爭論使他們後來的關係疏遠了,主因是普林斯頓號上其餘12英寸火炮的設計和製造問題。這種炮,斯托克頓稱作「調解人 」,埃里克森反對斯托克頓用鍛鐵加工「調解人」炮管,認為那種方法會留下隱患而危及火炮。斯托克頓專橫地撤銷了埃里克森的職務,完成了火炮製造。當剛服役的普林斯頓號 駛向華盛頓南邊的波托馬克河時,斯托克頓邀請了首都主要官員參觀「調解人」火炮試射。 射擊時火炮爆炸,當場炸死了國務卿、海軍部長以及幾名議員,而爆炸時站在炮旁邊的斯托克頓竟不可思議地幸免於難。泰勒總統也未罹難。他在艙下正與貴賓們交談,而夫 人們正在斯托克頓準備的豪華餐室中便餐。調查委員會開脫了斯托克頓的罪責(他應負有責任),授予他准將銜,成了海軍的高級軍官。他在墨西哥戰爭中,征服和平定加利福尼亞 時與斯蒂芬·W·卡尼將軍進行了劇烈的對抗。 儘管埃里克森的俄勒岡炮試射早巳成功,但美國海軍還是禁止使用鍛鐵和套筒炮,冶金技術和火炮設計都遭受了嚴重挫折。 錫諾普 然而到18世紀50年代中期,鑄鐵炮逐步改良,與炮彈的改進相結合,使海軍軍械的威力大為增強。這在下述事件中表現尤為明顯。1853年11月20日,裝備有新型炮彈火炮的俄 國海軍中隊,在錫諾普殲滅了土耳其艦隊。這事件觸發了克里米亞戰爭,表明改良的海軍武器具有摧毀性的潛力,暴露了木船在這些武器的射擊下的無比脆弱性。那場戰爭中,雙 方都匆忙成立了裝甲浮動炮群,這些炮群後來都參加了克里米亞海戰。按演進的規律,法國製造了裝有裝甲鐵板的木船光榮號。當她1859年服役時,在英國引起一片恐慌。英國海 軍部被迫匆忙地製造了第一艘裝甲戰艦勇士號。到1860年,鐵殼裝甲艦才下水,並參加了次年的戰爭。 弗吉尼亞號和班長號 1862年3月8日,美國南部邦聯軍的一艘裝甲艦才無可挽回地敲響了木質戰艦的喪鐘。 當弗吉尼亞號1861年4月脫離北軍時,美國南部邦聯軍佔領了諾福克海軍軍港。此港停泊著海軍最現代化的艦船,裝有50門大炮的蒸氣動力護衛艦梅里麥克號,因蒸氣鍋爐尚未 起動,此艦未能逃脫,船上官兵將船鑿沉而逃,但南軍把該船打撈出水面,以法國光榮號、英國勇士號為榜樣,加強了該艦的結構,在船頂上裝置了裝甲炮塔,重新命名為CSS弗吉 尼亞號。 在爆發內戰的刺激下,美國海軍研究了法國和英國的發明。海軍部長吉迪恩·韋爾斯及其顧問們獲悉南部邦聯軍在諾福克將梅里麥克號改裝成弗吉尼亞號的情形後,很快認識 到這種新裝甲艦可能會衝破北部對南部的封鎖,甚至沿波托馬克河上駛威脅華盛頓,從而可能贏得戰爭。面對這個挑戰,海軍部迅速通過了約翰·埃里克森提出的全新艦艇設計方 案。 埃里克森的設計是:軍艦的船型較小,比較低矮,鐵殼結構,具有裝甲和裝甲甲板,單個旋轉的炮塔上裝兩門口徑11英寸的達爾格倫滑膛炮。它比弗吉尼亞號上三門9英寸達爾 格倫和兩門6英寸、兩門7英寸的線膛炮,威力還要強大。1861年9月中旬,吉迪恩·韋爾斯和埃里克森簽訂合同,在不可置信的101個工作日中,命名為班長號的新艦竟然落成。她 在2月25日服役,3月6日自紐約出發進行試驗巡航,這也是她投入切薩皮克灣戰鬥的試航。據悉,弗吉尼亞號幾乎已準備就緒,所以,班長號擬參加北部聯邦艦隊對諾福克和詹姆斯 河進行封鎖。 正如所料,3月8日,弗吉尼亞號在海軍將軍富蘭克林·布坎南——前美國海軍司令指揮之下,駛出諾福克,進入漢普頓,大約在三個小時佔壓倒優勢的戰鬥中,弗吉尼亞號擊 沉了裝有44門大炮的篷帆護衛艦國會號,21門炮的小型護衛艦坎伯蘭號,以及重創其姊妹艦有五十門炮的螺旋槳護衛艦明尼蘇達號,在這之前,她已擱淺。50門炮的螺旋槳驅逐領 艦羅阿諾克號,44門炮的篷機護衛艦聖·勞倫斯號以及其他封鎖中隊的較小艦隻命運相似,都逃到門羅堡警戒炮台附近的淺水區了。弗吉尼亞號用加農炮彈對敵轟擊了整整一個下 午。她本來能夠經受住岸上炮兵的火力,但因裝甲重量大,吃水深,南部同盟軍艦隊司令不願意讓艦船靠岸太近,而況,當弗吉尼亞號撞擊國會號時,國會號下沉迅速,使弗吉尼 亞號撞角斷裂,稍有漏水,兩門炮口的突出部撞擊後已損壞,於是弗吉尼亞號回到諾福克,修復輕微損傷,加燃料後,準備於9日再次出擊,以完成殲滅北部聯邦海軍封鎖中隊。 那天晚上,班長號從紐約到達。這艘新艦航行頗為艱難,事實證明,她並不完全適宜於航海。上午九點,班長號在漢普頓與遭受攻擊的北部聯邦軍艦船會師。於是,這戰場象 舞台,上演著將要永遠改變海戰樣式的戰鬥話劇。班長號艦長中尉約翰·L·沃登,把自己的艦船拋錨停泊,利用軍港直接保護擱淺的明尼蘇達號。 第二天早晨,弗吉尼亞號出戰,希冀突破包圍,在班長號封鎖之下尋求逃路。後四小時中,這兩艘艦船在明尼蘇達號附近機動,以大炮在直射距離上互相轟擊,雙方都未遭到 嚴重損傷。班長號機動力超過笨拙的弗吉尼亞號,互射中似略佔優勢。最後,弗吉尼亞號擱淺了。如果此時,沃登中尉不是恰巧在低位駕駛艙狹長觀察孔被擊中受傷,南部艦隻可 能不是被擊沉就是被俘獲。事實上,弗吉尼亞號總算有了逃脫的可能,乘聯邦艦隻駕駛室暫時混亂之際,嚴重漏水的弗吉尼亞號退出戰鬥,緩慢費力地駛回了諾福克。 從戰術上講,這次戰鬥是一場平局,但從戰略上看,班長號贏得了決定性勝利。聯邦軍又重新組織了封鎖,而且從此再未遭受嚴重損失,但南部同盟軍已註定要滅亡。 在內戰中,海軍首次使用另外兩項發展成果很有意義。第一項是潛艇,南部同盟軍海軍工程師對潛艇發展作出過重要貢獻。直到該世紀交替之際,發明了汽油發動機和蓄電池 ,水下推力問題才不再是障礙。 第二項發展就是水雷(原稱魚雷),也是在內戰期間普遍使用的。南部用水雷保衛軍港,加強海防,以對抗北部艦船,很奏效。南北雙方都曾將水雷系在潛艇或其它小船的吊杆 一端進行攻擊。該世紀末,這些系在吊杆一端的魚雷已改用自動壓縮空氣推進,就更具有威脅性,已成為現代魚雷的原型。隨後,世界各國海軍出現了快速然而脆弱的魚雷艇,緊 接著出現了更大型更快速的魚雷快艇驅逐艦。 美國內戰中海軍最重要的發展成果是班長號及其炮塔的建成,使海戰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那年下半年,不適於航行的班長號在哈特拉斯角附近暴風雨中擱淺,而其它裝甲艦 已參加了聯邦海軍。埃里克森和其他海軍設計師把班長號上的旋轉炮台,裝置到適於航行的具有裝甲船殼的其他艦船上,這樣就很快解決了問題。 美國內戰的經驗打破了職業海軍人員對於以鐵代木建造艦隻的懷疑和抵制,實際上完成了早在內戰爆發前早就開始的從篷帆向蒸氣的轉變。美國內戰是首次現代戰爭,戰爭中 在海軍建設、海上戰爭方面所表現的趨向,在下一世紀的世界大戰中將得到體現。
21.來福槍、圓錐形子彈和散開隊形(公元1800-1875年)T·N·杜普伊 [美國][出自《武器和戰爭的演變》]來福槍的出現新炮新武器對戰術和編製的影響美國內戰莫爾特克(毛奇)的影響和普魯士總參謀部鐵路和戰爭 來福槍的出現 十九世紀影響陸戰很有意義的最早的技術改革是發明和應用火帽,情形已如前述。幾世紀以來,在戰場上使用手中火器時的射擊動作本身,是所有動作中最不可靠的。火帽出 現後,就消滅了這種現象。燧發槍大約每射擊七發子彈,要瞎火一發。火帽的應用,就使瞎火子彈降為低於每兩百發出現一發。 然而,更為革命性的改進是圓柱錐形子彈,這使高度精確的遠射程來福槍最終替代了精度差、射程近的滑膛槍,成為基本的步兵武器。在發明新子彈之前,來福槍的射擊速度 比滑膛槍慢,因為裝彈很困難。由於火藥氣體對鉛彈彈底凹部發生作用,使彈丸具有膨脹的特性。子彈形體小,便於裝填,但射擊後體積膨脹,緊嵌入槍管來福線中,獲得最大轉 速以保持精度。彈丸形體改進後,減少了空氣阻力,又進一步提高了精度和增大了射程。 如要使滑膛槍與來福槍射擊效果相當,在200步距離處射擊,前者需費相當於後者二倍的子彈,300步處五倍,400步處至少十倍。超過400步射擊距離,滑膛槍已完全失效,而 來福槍在800碼處還可射擊軍隊隊形等大目標。在1000碼處,彈丸還具有足夠的末端能量,可穿透四英寸厚的軟質松木板。 在1850-1860年之間發明的來福槍和圓錐形子彈與任何先後的新武器技術發展相比都具有最深刻的直接革命性影響。當然,如果現在戰場上出現戰術核武器,估計會有更大的影 響,但在20世紀出現的高爆彈、飛機、坦克對當代產生的影響肯定比不上當時的來福槍。 主要理由是:因為輕武器與火炮和冷兵器相比,它的殺傷力突然提高了,除了山頭或者山瘠擋住視線是個限制外,等於每個握有來福槍的步兵有了一門具有同樣有效射程和最 大威力的火炮。況且,炮兵人員更易受步兵火力殺傷。當然,若在防禦工事堅固的炮台中是例外。因而炮兵再也不能持續發揚火力,象在拿破崙的戰場上那樣支配一切了。 早期火器的另一特點是後膛裝填,此法當時久已廢棄,19世紀的科學技術讓它在古時無所作為的困境中解脫了出來。傳統上,後膛武器的困難在於金屬部分裝填接合不嚴密, 燃燒火藥產生的氣體和火焰從後膛的縫隙中噴射出來。為了與19世紀後膛武器的發展相適應,終於發明了金屬彈藥筒,它連結彈丸、火藥和火帽於一體。這種子彈用特製銅和其他 軟金屬製成,爆炸受熱後就會膨脹,能有效封閉向後逃逸的氣體。後膛裝填法使步槍手能夠快速裝彈,免得在敵火下站立或暴露。 後來輕火器最重要的基本進步是發現了連發射擊和自動射擊的原理。此原理在19世紀後期和20世紀,應用極為廣泛。自動武器並非發源於新冶金學的進步,而是由於機械學方 面的發明。當然,早期的冶金學和彈道學上的進步,的確提高了自動化武器的效能。 新炮 19世紀的新冶金學、化學和彈道學,是在火炮、尤其在重武器的發展中最終獲得了輝煌效果的,至於要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那是20世紀的事了。義大利的卡韋利於1846年制 造第一門線膛炮獲得成功,該炮後膛裝填,炮管中有兩條旋轉的來福線,使用圓柱形炮彈。稍後,一個英國的重要制炮商約瑟夫·惠特沃思,也生產了一門「線膛炮」,也是後膛 裝填,用的是盤旋的六角炮膛以代替旋轉的來福線。 1859年的義大利戰爭中,證明拿破崙三世的線膛炮在射程和精度方面絕對優於奧地利的滑膛炮,但多數軍隊直到該世紀70年代才不再依賴滑膛炮。主要因為滑膛炮比試驗中的 火炮造價便宜,更加可靠。實際上,由於戰場上新炮的有效射程受炮手視力限制,製造這種新炮並不真正合算,除非觀察距離能大幅度增加。在美國內戰中,線膛炮、滑膛炮,南 北雙方都用過,雙方都同樣喜好前裝滑膛青銅「拿破崙」炮。這種便於使用的火炮,實際上是在歐洲早已過時,在美國壽命也不長的12磅級榴炮。青銅性質較軟,這一直是個嚴重 缺點。人們將新的冶金技術結合膛內彈道學進行研究,才有可能利用了鋼的堅硬和耐久的優越性。 來福槍本身既不是新冶金學又不是新彈道學的產物,因為靠來福線增加精度和射程的原理早已眾所周知。但是十九世紀線膛武器的發展大大得益於上述兩門知識的增長。隨著 技術的改進,又有了金屬加工機械,就能空前提高鏜孔精度,並在身管中刻劃來福線。幾世紀以來,製造手槍常常是熟練軍械匠的任務,每一件武器他都是作為個人產品生產的, 往往是一件藝術品。造槍的基本金屬材料是鍛鐵,所用工藝通常是在芯管周圍綁紮或焊接鐵條。十九世紀,在紐約雷明頓槍炮廠,第一次用鑄鐵鏜孔,製造出帶來福線的身管。生 產裝備線也是雷明頓槍炮廠第一家發展的,它的基礎是該世紀早期伊萊·惠特尼和其他人創導的零部件通用互換原則。人們運用彈道科學,設法對這個時期的新線膛武器進行了系 統的試驗,從而迅速積累並總結了對於彈丸性狀等各方面的知識。 新武器對戰術和編製的影響 隨著作戰武器經歷了深刻的技術革命,射程增加,精度提高,射速加快,顯然在編製、戰術和後勤支援方面也需要作相應改進。在拿破崙發展了軍、師編製之後,在編製和戰 術方面,如果說不是倒退的話,起碼經歷了相當長的停滯時期。1815年到1845年之間著名的一場衝突——即俄土戰爭(1828-1829)中,所使用的陳舊步兵戰術就是明顯例子。俄國人 放棄了拿破崙的集中兵力的戰術和戰略原則,同樣,法國和英國部隊仍然堅持閱兵式的操練而損害了戰鬥訓練。 編製和戰術適應武器的變化較為緩慢,大部分原因在於新武器要求戰場兵力配置分散,而職業軍人卻害怕一旦部隊分散會失去控制,這是可以理解的。當然,問題在於如果士 兵分散到讓敵人難以發現,自己的司令官自然也一樣很難觀察到他們。如果中層指揮官未能改變戰術機動動作以適應清楚而容易識別的友軍的部署,那麼和友鄰協同也非常困難, 甚至令人惱火。因此,要求戰術跟上武器的發展,就要涉及到工業革命的另一個範疇,即電和電子。 在那時的軍事專業文獻里和各國軍事指揮部門的上層圈子裡,對於新武器發展的討論相當透徹,有時甚至很激烈。但主要由於擔心戰場失去控制,該世紀中葉大部分職業軍人 不同意改變基本的編製和戰術。騎兵的作用未受影響。現在回顧起來就很明白,先入為主的觀念使得軍事專家們對明顯的問題竟熟視無睹,這一點,到後來引起了災難性的後果。 這時期,歐美作戰各國的大多數軍隊,旅、團都不是戰術基本單位,而師是便於管理和機動的標準建制。「師」這個詞用得不嚴格,一般按中世紀習慣是指部分戰線,或者指 一支大於旅、然而在規模上還是模糊的步兵或炮兵部隊(事實上,這個詞仍然使用得很松,沒有什麼標準)。 英國和美國有保持師一級的法律和條例,但在和平時期,兩國都不保持大於團的現役編製。在戰時,這些團或多或少還可任意編成旅或師,到戰事結束,就又解散。和平時期 的參謀人員,不能按擴編需要保留那麼多,所以在戰時,參謀軍官擔任嚴峻的任務往往缺少實踐機會。 但在上述軍隊里,和平時期也有保持師和軍的建制的,它們的編製和參謀人員從現代標準看還很幼稚。普魯士雖然主要集中精力于軍一級的編製,但在參謀總部的建設方面也 已跨出了很大的步子。其他各國軍隊的參謀人員,主要擔負行政和後勤供應任務,而不進行計劃和指揮作戰,認為那是司令官和戰爭委員會的特權。司令官只要求下級指揮官提供 建議(而不要求參謀人員提供意見)。如普魯士新任總參謀長赫爾穆特·馮·毛奇1864年所說,這種做法在普魯士司令官中也無一例外。 從理論上講,在一切現有或預期要建立的軍隊中,師是個合成軍隊單位,主要包括步兵、炮兵、騎兵,有時還有編製的或臨時配屬的工程兵支援部隊。一般情況是一個師包括 兩個旅,每旅兩個團。戰鬥支援問題各國不一樣,甚至各師之間也不一樣。在法國和其他大多數歐洲國家,一個作戰師的實力通常不多於5000人,不少於2500人。然而在俄國和普 魯士,師的實力達12000人,甚至更多。因此,實力數字不大可靠,就是在有些國家裡勉力按文件或編製配足了兵員的部隊,也會迅速減員,從而低於規定的編製數,原因是生病、 開小差、掉隊和戰鬥傷亡。研究這時期的戰鬥,障礙往往在於很難斷定實力數字是真的呢還是紙面上的? 這時期最重要的衝突對抗是美國-墨西哥戰爭(1846-1848)、克里米亞戰爭(1854-1856)、美國內戰(1861-1865)、奧普戰爭(1866)和普法戰爭(1870-1871)。 歐洲對墨西哥戰爭其實未加註意,它的主要軍事意義在於當時人數不多的美國陸軍軍官具有罕見的高度軍事素養,決定性地擊敗了一支規模大得多的墨西哥軍隊。 克里米亞戰爭的大部分經驗教訓都是反面的。在武器裝備、編製和戰術方面沒有劇烈的變革,甚至連溫和的變革也沒有。事實上,雙方的戰術水平一般都很糟糕。當時幾乎沒 有察覺到野戰築城對武器的防禦還卓有成效,這一點在塞瓦斯托波爾包圍戰中表現了出來。該戰役歷時12個月,英、法用2,587門炮共發射了2,381,042發炮彈,消耗大,戰果較小 ,與當時軍事上的要求不相符合,只引起了內行人一陣短暫的興趣。以電報為方式的電子通訊的出現也具有重大意義。
美國內戰 許多歷史學家把美國內戰說成是最後一個老式戰爭和第一個現代戰爭,這並未言過其實。這次戰爭中發生了武器和戰術方面的革命性變革,導致了1914年的血腥大戰——雖然 當時歐洲士兵們並未意識到這一點。 戰爭開頭,雙方軍隊主要裝備各種型號和口徑的前裝火帽滑膛槍。北部聯邦軍隊最後普遍裝備的步兵武器是斯普林菲爾德0.58吋口徑步槍,也是火帽前裝槍,射擊小型圓錐形 彈丸。南方兵工廠生產的武器,也成了同盟軍的標準步兵裝備,他們從國外購買少量來福槍作為補充。從北軍繳獲部分裝備也有助於南軍的發明創造。 象海勒姆·伯登上校的兩個一等射手團這樣的特別部隊,裝備了0.58吋口徑的夏普後膛槍。內戰的最後兩年,北軍騎兵越來越多地裝備了夏普後膛卡賓槍、斯潘塞卡賓槍和亨 利彈倉卡賓槍。步兵部隊也裝備了一些斯潘塞步槍。南軍繳獲這些武器後並不適用,因為南方沒有這種槍使用的金屬邊緣發火彈。 新固定式彈藥對所有武器的使用都有影響。炮兵方面,三英寸口徑的鍛鐵前裝線膛炮,逐漸在南軍中得到普遍使用。具有火帽和時間引信的低殺傷力炮彈雙方也已普遍使用。 榴霰彈的使用也已廣泛。雙方並廣泛應用大口徑火炮作為對抗炮兵作戰的火力。雙方還普及了地雷,尤其當戰爭接近結束時,武器殺傷力日益提高,雙方被迫分散配置兵力,在采 用野戰築城的情況下,更注意使用地雷。 美國內戰時期,自始至終採用線式戰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有不少明顯的變化。在早期戰鬥中,雙方兵力向前配置,靠攏對方,用排槍射擊或任意射擊,直到其中一方發 起衝鋒,以白刃格鬥決定勝負。隨著來福槍使用的增加,這類衝鋒代價太大,所以防禦時兵力分散配置已成常規。戰爭末期,攻方還試驗了滲透戰術。戰壕戰已成習慣,為攻防雙 方機動提供了發揚火力的基點。這些雖然沒有條例和規範的認可,卻是雙方合乎邏輯的發展趨勢。因為火器的殺傷力日益提高,先在牆壁或籬笆後隱蔽,後在速成野戰工事中隱蔽 ,最後在完善的築城工事里隱蔽。在維克斯堡、彼得堡、里士滿和諾克斯維爾的戰鬥中都是如此。由於雙方都重視了隱蔽,這在一定程度上抵銷了美國內戰中火器殺傷力提高的效 力。但是在這場戰爭中,步兵戰術發生的變革並未得到官方認可。 戰爭第一年底,北軍曾重新編製為師、軍。每軍由二到三個師組成,每師由二到三個旅、每旅由四個(偶爾三個)團組成。炮兵,通常每師編有四個炮兵連。每個軍配備一個騎 兵團,這個團有時將一個騎兵連或騎兵中隊配到師一級。但是直到戰爭結束,編製上還有兩個例外。第一個是騎兵終於歸併到各該軍、師,這大大增進了騎兵的使用價值(當然,這 和拿破崙集中使用兵力的觀念是抵觸的,但與現代裝甲兵的使用可以相比擬)。另一個例外也是違犯拿破崙邏輯的,即軍和集團軍一級編製了炮兵預備隊,這極大地加強了火炮的作 用。 1861年冬-1862年,南軍組成步兵師。師和旅都缺乏統一編製。師可以包括2-6個旅,每旅則可包括3-6個團。偶而也可能將一個炮兵連配屬給旅,但通常這種武器又歸軍部或 「側翼」司令部使用。在南軍西翼,軍又往往組成臨時「側翼」,置於某一師長的指揮之下,直到1862年後期,才正式採取了永久性的軍的編製。 整個戰爭中,南、北兩軍步兵的基本戰術單位是配置成一線的旅。南軍首先傾向於集中使用騎兵和炮兵,並屢次表明這樣使用相當成功。北軍也採用了這種配置方法。這次戰 爭並未使師的結構發生革命性變化,而師編製本身也未直接影響戰爭指揮。 莫爾特克(毛奇)的影響和普魯士總參謀部 在歷時七周的奧普戰爭中,後膛槍首次受到了全面考驗。儘管設計上還有嚴重缺點,但普魯士後膛「針槍」(因有很長的撞針,所以稱「針槍」)在危急的克尼希格拉茨或薩多 瓦戰鬥中卻很好地經受了考驗。各國軍隊中反對後膛槍的意見,從此悄然無聲。 但是,毛奇認為普魯士騎兵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他與下級指揮官未能果敢派遣騎兵在陸軍前面進行警戒和偵察,這對為時一周的克尼希格拉茨戰鬥帶來了嚴重後果。在普魯 士軍隊盲目地跋涉通過波希米亞山埡口時,其中一部分前衛部隊在波希米亞北部外圍與奧地利軍隊不期遭遇而發生戰鬥。此後,毛奇提醒各級指揮官要注意騎兵的重要性。因為騎 兵可以進行偵察,與敵保持接觸,不間斷地監視敵人活動;騎兵亦可用於屏護主力,防止敵方騎兵偵察,獲取類似情報;騎兵前出作為警戒分隊,可以滯遲或騷擾接近之敵。 毛奇還發現了普魯士炮兵武器和炮兵學說上的缺點,這點也很重要。就武器而言,普魯士炮兵應盡量加快完成鋼質、線膛、後膛裝填的技術轉變,這一點是清楚的,但問題的 根本是這些大炮的使用。普魯士習慣於把炮兵配置在行軍縱隊的後尾,因為大家都了解,除了預備隊和後衛部隊外,炮兵往往配置在所有步兵的後方位置。這就意味著,從山埡口 湧出來的普魯士軍與山腳下的奧軍遭遇作戰時,就全然脫離了炮火支援。雖然還不是那樣嚴重,但在克尼希格拉茨主要戰場上出現了炮火支援戰鬥分隊遲緩的問題。從此,所有用 得上的普魯士炮兵都及早投入了戰鬥。普魯士率先提出了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概念,即炮兵的預備隊就是彈藥。 普魯士人把1866年的教訓徹底應用于軍隊,投入普法戰爭(1870-1871),在編製、裝備、指揮、戰術思想等方面比當時任何陸軍都準備充分。結果,突然而迅速地佔有壓倒優勢 ,戰勝了法國皇帝。 法國和普魯士一樣,已經認識了1859年、1861-1865年和1866年的教訓。但總的來說,對這些教訓有錯誤的解釋。從美國內戰和奧普戰爭時膛線防禦火器的破壞性威力中,他們 推論出適宜的戰術是陣地防禦,讓敵人面對膛線火器,消耗自己。普魯士也已經注意到了防禦的威力,但作了進一步推論,認為指揮有方的戰術防禦不僅是對弱敵的適當攻擊基地 ,而且在邏輯上是戰略進攻的結果。 由於新步槍射程遠,使用精度高的圓錐形子彈,毛奇在奧普戰爭之前就已注意到這種武器的效能。基於這樣的認識,他要求普魯士陸軍採用德賴澤後裝針槍,以便與提高精度 、增加射程相結合,發揚最大的火力。後來又在1864年對丹麥的戰爭中,他了解到丹麥防禦普魯士進攻時的火力效果,或許再加上美國內戰的報道,使他相信一場武器殺傷效果的 真正革命正在進行。 於是,他在1865年年中時寫道: 很明顯,對陣地攻擊比之防禦更為困難,防禦戰鬥的第一階段往往具有壓倒優勢,巧妙進攻的任務也包括迫使敵人攻擊我方選擇的陣地,當敵傷亡慘重、士氣低落、疲憊不堪 時,我們就進行戰術進攻……,我們的戰略必須是進攻性的,戰術是防禦性的。 毛奇的著作反映出他對美國內戰興趣甚少,似乎還沒有可靠權威肯定他說過:「南北兩軍都是武裝暴徒」這樣輕蔑的話,這種話是有爭議而不足憑信的。他自己1864、1866和 1871年的經歷也證實了內戰的大部分經驗。在上述戰爭中,步兵的線膛槍導致了百分之八十五到九十的傷亡,而炮火造成的傷亡只佔總傷亡數百分之九到十。這與19世紀初葉的情 況明顯不同。後來的美國墨西哥戰爭、克里米亞戰爭,火炮殺傷的人員佔總傷亡數將近百分之五十,步兵火器殺傷的人員占將近百分之四十。這證明了步兵輕武器日益增大的殺傷 力,使總的傷亡率大大高於19世紀早期,比拿破崙時代血腥戰鬥的傷亡率還要高。 保守的普魯士軍官在與奧地利爆發戰爭之前,還來不及把上述概念上升為有效的戰術理論(這理論象促使它形成的武器變革一樣,具有革命的性質),雖然毛奇在判定克尼希格 拉茨包圍戰計劃時,可能有過這種想法。不過戰場和其他戰場所顯示的火力效果進一步證明上述戰術概念是正確的,於是他立即把它總結上升為理論。 普法戰爭中,雙方軍隊都裝備了後膛槍,普魯士還裝備了針槍。法國則裝備了.51毫米口徑的夏斯波槍,它的槍機附有橡皮圈,射擊時可封閉槍膛,防止漏氣。這種槍象普魯士 武器一樣,它使用裝在紙葯筒上的圓柱錐形子彈,除射速之外,各方面都比針槍優良,尤其在精度和射程方面。 普魯士野炮雖然全部是克虜伯後裝線膛鋼炮,法國卻仍然依靠前裝線膛炮,此外,法國還採用一種搖柄操縱的機槍,但他們嚴格保密,使人難以捉摸,所以使用這種機槍應采 取何種戰術並無發展。法國把這種機槍作為火炮而不是作為步兵武器使用的,這樣做從本質上講是一種災難,因為它造成了法國高級司令部的盲目優越感。他們把機槍作為火炮使 用遭到了慘重失敗。但不幸的是許多觀察家錯誤地解釋了這種失敗(德國除外),因此在英、法軍隊中推遲了使用機槍。這使得第一次世界大戰一開始,就遭受了嚴重挫折。事實上 ,英國士兵在19世紀末葉曾推薦使用機槍,但考慮到費用昂貴,議會拒絕為研製機槍撥款,結果,英國陸軍只依賴使用標準步槍進行速射操練。這種做法,在1914年使有些德國人 誤以為駐蒙斯地區的英步兵正規軍已裝備了機槍。與此同時,英國人認為德國在機槍問題上也同樣存在爭論。德國採用機槍的原因是為了彌補其預備隊射擊能力上的缺陷,但當時 德國正規部隊也已裝備了機槍。 騎兵在大多數陸軍中仍然是一支精銳部隊。1866年騎兵的失敗並未影響其在衝鋒中的傳統作用。1870-1871年,普魯士曾適時而果斷地把騎兵用於掩護和偵察,但在新式步兵武 器面前,騎兵遭到了失敗。儘管如此,大部份陸軍中的騎兵仍然認為其失敗是由於對他們的使用不當,而不是在致命武器面前易遭殺傷這一固有的弱點。 普魯士軍隊的編製,雖然毛奇作過調整,還改良了總參謀部,但基本上還是1866年作戰時的編製樣式。法國編製著重於把陸軍的軍這一級作為行政機動作戰單位。每個軍編有 二個師,每師編有二個旅,每旅二個團,每團配屬有炮兵,一般四個炮兵連。其嚴重缺點是在總部和野戰軍中缺乏中心協調參謀機構。 雙方用的都是縱隊、橫隊相結合的線式戰術,當部隊需要時或接敵前,就從一種隊形變換成另一種隊形。部隊訓練是按這種設想安排的。法國繼續使用大群散兵,他們在過遠 的距離上射擊,因而往往影響效果,難以在有利情況下發起攻擊。 毛奇的「戰略的進攻性、戰術的防禦性」這一概念,表述準確,是戰術方面極有意義的發展。這是格拉夫洛特-聖·普里瓦特和色當戰役獲勝的決定性因素。在這兩次戰役中, 毛奇在騎兵幫助下進行巧妙的掩護和偵察,在大包圍圈中,沿著法軍交通線,在法軍後面大搖大擺地前進。法軍別無選擇,只有立即進攻以防止普魯士軍隊的伏擊。普軍主要依靠 防禦火力的優勢贏得了戰鬥。 毛奇把步兵配置在能夠發揚戰術防禦火力、對抗翼側或後方敵人的位置上。這個戰略概念或進攻性機動,事實上並不新鮮,這個概念是李和傑克遜在1862、1863年的第二次馬 納塞斯和昌斯洛維爾戰鬥中首創,而格蘭特經歷了1864、1865年早期在里士滿附近的殘酷戰鬥後又加以改進的。美國內戰中,北軍將軍還曾出色地運用這種戰術把李將軍最終驅趕 到阿波馬托克斯。 這一時期諸兵種合成師的編製及其應用,在戰略戰術上對戰爭指導未見明顯效果。從1845年線膛槍大量使用到1878年後裝線膛槍的推廣,確實發生了革命性變革,但那只是技 術上的變革,還不是編製和戰術上的變革。火帽擊發線膛式步槍確實把炮兵逐出了步兵陣線,迫使火炮也採用線膛和後裝。這就最終廣泛地加強了戰場上炮兵的作用。線膛槍以及 後來的線膛後裝槍,使線式戰術在戰鬥中付出了昂貴的代價。這在美國內戰的教訓中,顯示得最為清楚。但密集隊形的線式戰術仍被堅持運用,這使部隊遭受了不必要的巨大傷亡 。 鐵路和戰爭 在接近19世紀中葉時,出現了鐵路,它成了新武器得力的後勤輸送手段,因而軍隊很快就利用鐵路以迅速運送人員及裝備。在1859年義大利戰爭中,法軍於三個月內用鐵路輸 送了604,000名士兵和129,000匹馬。 美國內戰表明,保證軍隊在戰場上能夠長期堅持,鐵路起到了主要作用。毛奇透徹地研究了這種新運輸方式的潛在作用。在他的鼓勵下,普魯士軍隊在1866年,後來又在1870 -1871年間廣泛地利用了鐵路。19世紀末,鐵路已日益顯示其重要性。19、20世紀交替之際,各國都動用了大量軍隊,如果沒有鐵路,就無法動員、機動及保證供應。
22.戰列艦->無畏艦->航空母艦(公元1865-1945年)T·N·杜普伊 [美國][出自《武器和戰爭的演變》]戰艦的興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無畏戰艦和潛艇電子通信海上空中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海戰 戰艦的興起 美國內戰以後的八十年中,海戰變革的劇烈程度與19世紀前55年幾乎相同。海戰連續變化的關鍵是1862年約翰·埃里克森的班長號戰艦的出現。該艦裝有旋轉裝甲炮台。該世 紀末,這艘戰艦是海上霸王,但不久,約翰·費希爾的無畏號及其後繼者卻發揮了最大的潛力。 這幾十年中,蒸氣動力已成為國家大戰略計劃需要考慮的緊要問題。加煤站地點不只是殖民擴張方向和擴張程度的限制性因素,而且是直接的決定性因素。西班牙-美國戰爭中 ,有兩個典型的例子可以說明。由於缺乏加煤站,海軍上將喬治·杜威靠現場購買英國運煤船上的煤碳,他的艦船中隊才從香港開到了馬尼拉。美國軍艦俄勒岡號從舊金山繞過合 恩角到古巴海域,與那裡的艦隊會師,這次長途巡航約13000海里,使美國後來獲得了巴拿馬地區,開鑿了巴拿馬運河。 與艦船設計和蒸氣推力裝置的革命性發展並駕齊驅,武器裝備也經歷著急劇的變革。 18世紀60年代初,大型線膛炮暫時處於不利地位,因為與射擊球形彈丸的滑膛巨炮相比,似乎在穿甲效能上較差。對於相隔臼炮時代不遠的海軍一代來說,他們很明白,球形 彈丸比之同口徑的長形炮彈,裝葯要多,因而在短距離上打擊力更大。這在美國內戰中達爾格倫炮和羅德曼斯炮與南軍裝甲艦作戰時,一再出現過這種情況。事實上直到18世紀60 年代慢燃火藥發展之後,重型線膛武器的充分潛力才得以發揮。使用慢燃火藥比瞬發火藥能推動重量更大的長形彈丸,初速更大,射程更遠。 約在同時,阿姆斯特朗套筒炮正風行一時,英國上尉A·T·布萊克利發展和總結了加固炮身的方法,即在炮身應力最大處熱裝環箍以及應用不同張力的同心炮管技術。大家看 到,由於廉價的酸性轉爐鋼的出現,鋼炮更為普及,也生產出了合金鋼鍛鐵和鑄鐵,使用的是環箍和套筒造炮技術。約在1881年以後,隨著馬丁爐鍊鋼法的完善,已能完全控制鋼 的質量。這樣,鋼的使用就普及起來。從此,威力最強大的海軍炮有鑄鋼、鍛鋼套筒炮管或鑄鋼環箍加強炮管。鋼鐵冶煉技術的改進,增加了火炮的強度;慢燃火藥,推力大,對 膛壁壓力小,可以減少對火炮強度的要求,於是就有可能製造細長的、前所未有的大威力火炮了。 18世紀80年代,出現了無煙火藥,因此,連發射擊時視界仍然清楚。發展了製造短後坐炮架的技術,才有可能進行快速射擊。當時新炸藥也促進了炮彈的發展,使用高爆彈成 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海軍炮兵的最後重要作戰手段。 19世紀中葉,戰鬥中一路縱隊(艦船成單一縱列)仍是正常的戰術編隊,使用舷側炮火,大家認為最適宜。然而,1866年7月20日,在利薩,雙方擁有裝甲艦的第一次艦隊作戰 中,認為較為弱小的奧地利一方卻贏得了勝利。奧方利用鍥形隊形向義大利艦船縱隊隊形的間隙處集中兵力突擊。奧地利海軍上將威廉·馮·特格特霍夫再次表明集中兵力的原則 在海上同陸上一樣,是可行的。這和納爾遜61年以前在特拉法爾加的突擊是相似的。 但是,這些大膽偏離常規的海軍戰術例子,只不過是製造或者利用了意外的機會而成功的,並不能改變如下事實:即採用陣線嚴密、指揮得當的一線縱列隊形,進行集火射擊 ,就有得勝的機會,如編成其他隊形,則成功的可能性不大。而且,海軍炮射程增大,一線縱隊集火射擊的能力具有更為重大的意義。 在另一次重要海戰中,即1894年9月19日鴨綠江之戰,日本海軍上將伊東佑亨所指揮的艦隊與丁汝昌的中國軍隊實力懸殊,約略相當於利薩戰鬥中意、奧雙方的實力。戰鬥開始 ,情況如常,日本人以一線縱列隊形開進,中國人形成了一個不大整齊的鍥形隊形。丁將軍採用這種隊形的部分原因是,他想用最大的兩艘戰艦上的最大艦炮先敵開火;還希望有 機會以戰船的撞角撞擊日艦舷側。丁將軍似乎也受到了利薩之戰中特格特霍夫將軍的影響,或者無意識地追隨了影響過特格特霍夫的某種戰術理論。但是伊東佑亨將嚴密控制的一 線隊形的火力與機動相結合,以兩個中隊的實力在遠距離上擊沉了大部分中國較小的艦艇,逼迫丁將軍倖存的重型裝甲艦撤回中國海岸。 同時,美國雖然在內戰結束時,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裝甲艦隊,現在竟聽任其艦隊衰退敗落。內戰後20年,美國海軍軍官都羞於見到南美小國的軍官,因為這些小國的海軍比 美國的現代化, [ 注 ] 而且數量也比美國多。 但是從18世紀80年代中到90年代末,多半因為受到海軍上校艾爾弗雷德·塞耶·馬漢著作的影響,美國海軍事務變化極大。1898年兩次意義重大的西班牙-美國海戰中,由於美 國艦船新型,水兵稱職,指揮官熟練,美國面對的敵人雖然很勇敢,但技術落後,所以美國海軍在兵力數量和火器威力上都佔壓倒優勢。1898年5月1日,喬治·杜威上將在馬尼拉 灣戰鬥中的勝利,證明了美國是太平洋的強國。1898年7月3日在聖地亞哥灣,威廉·T·桑普森上將的艦隊表明了美國海軍在西半球也處於霸主地位。 19世紀後期,出現了魚雷、魚雷艇和驅逐艦,但無論如何,縱列編隊仍然是戰鬥艦隊最樂意採取的隊形。要「越過敵人的T字隊形」是新的強調重點。那就是把艦船縱列橫向 敵縱列隊形前端,這種機動和帆船時代的「縱射」相似,讓橫向隊形的艦船集中火力射擊敵先頭艦艇,而敵先頭艦艇只能以前炮射擊射程之內的橫向艦船。快速的魚雷艇式驅逐艦 可以同時或獨立地攻擊敵隊形內的個別艦船,進行騷擾。 1905年5月27日,在對馬海峽,東鄉平八郎上將佔優勢的艦隊,有效地運用了這些新戰術,摧毀了季洛夫·P·羅傑斯特倫斯基指揮下的波羅的海艦隊。日本魚雷快艇和驅逐艦 分割了俄國艦隊隊形,起到了一定作用,然後較為快速強大的日本軍艦越過羅傑斯特倫斯基的T字隊形時,擊敗了為數眾多的俄國軍艦。 一當俄國縱列隊形被打亂,殘存的俄國軍艦狼狽逃竄,大部分艦船當晚被日本裝甲巡洋艦、驅逐艦和魚雷艇所擊沉。 這次日本佔壓倒優勢的勝利,加上陸上戰事順利,立即制止了俄國的殖民擴張,三個世紀以來歐洲在海上、陸上入侵亞洲的軍事行動,幾乎無不獲勝的局面從此結束。 第一次世界大戰:無畏戰艦和潛艇 1906年2月10日,英國無畏號下水,這是一艘具有厚重裝甲、安裝了12門同類大口徑(12英寸)火炮、且能全向射擊的戰艦。相比之下,以前建造的所有戰艦都顯得陳舊了。結 果大國都被迫陷入海軍軍備競賽。海軍艦船設計家們力求將火力和機動相結合,很快製造出了戰鬥巡洋艦,裝備的火炮與無畏號不相上下,但缺乏裝甲保護層——作出這點犧牲以 獲得較快的速度。戰鬥巡洋艦和大多數混合艦隻在1916年的日德蘭半島戰鬥中證明效果不佳,立刻在世界海軍中消失了。 日德蘭半島海戰標誌著海戰中一個時代的結束。這是一次敵對雙方在目視距離之內惡鬥的最後一次大型艦隊戰。數量眾多的英國艦隊利落地打敗了頑強靈巧的德國人——雖然 不是決定性勝利。若不是英國傑利科上將較為謹慎,德國人可能被消滅。象陸戰一樣,海上敵對雙方直接接觸,戰力不相上下,則往往以兵力數量多寡來決定勝負。但指揮的英明 與否往往決定勝利成果的大小。 20世紀初期,海戰中意義重大的發展是出現了改良型潛艇,作為封鎖反封鎖武器加以使用。英國海上霸權只受到過一次挑戰(在日德蘭半島),且未受嚴重危害,但在1917年, 德國U型潛艇進攻英國商船後,幾乎使英國屈膝投降。潛艇擊沉商船,企圖使英國挨餓而降,後來成立了配備有美國驅逐艦的護航隊,才使英國擺脫危機。 協約國對德國的海上封鎖,雖不象德國潛艇封鎖英國那樣壯觀,但更具有決定性意義。對德國經濟的慢性扼殺,在戰爭最後年月很有意義。引起厭戰情緒的德國人民要求和平 ,而協約國拒絕與德皇政府談判,是為了推翻君主政府達成停戰。繼續封鎖就迫使勉強的德國政府和飢餓的人民接受了凡爾賽和約的條款。 美國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它的只有8萬人兵力的海軍主要關心的是反潛和護航活動。由五艘戰艦組成的分隊參加了英國大艦隊。另三艘在愛爾蘭洋面與海上入侵者作戰。總 計,美國有79艘驅逐艦擔負護航任務,135艘獵潛艦艇就在歐洲近海活動。美國海軍還撒布了總共7萬個水雷中的5萬個,形成了從蘇格蘭伸向挪威的北海水雷帶。這是美國參加戰爭 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困住德國潛艇所作的部分努力。海軍航空中隊沿著比利時海岸轟炸德國潛艇基地,也發揮了作用。 電子通信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無線電的發報裝備和初級接收機雖然不大可靠,但它是挫敗德國海上侵略者的重要因素。為了在遠距離上收發電報,軍艦後面拖著長長的天線,有些長達 一英里或者更長。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電子技術空前發展,尤其發明雷達及改良無線電通信,在海戰中發揮了更大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久,發展了三極體,用以產生和控制發射機的功率。以較小的三極體型號為基礎的放大器已應用在無線電接收機中,長天線已不再需要,原來幾百英里的 通信距離需幾千瓦電能,現在幾瓦電能就足以進行全球通訊。有了三極體及其更為複雜的後代產品,就能夠在無線電上發射傳輸聲音,而這一點,陳舊的電花式發射機就做不到。 與電報、電話相比,無線電大部分發展為軍用,這方面的努力美國海軍處於領先地位。海軍艦隊里對無線電方面的發明似乎無人反對,一旦有效即被採納。因為這解決了公海 上的通信問題。這一點,海軍戰略、戰術家們早已深感需要。當蒸氣動力出現以後,他們必須處理越來越多的行動安全問題,通信的需要更為迫切。在日本海戰、福克蘭群島海戰 以及歷史上最著名的海難——泰坦尼克號的沉沒事件中,完全表現出了無線電通信的優越性。泰坦尼克號海難事件是在無線電通信出現了十餘年之後發生的。 無線電通信出現後將近兩代人的時間,雷達就完全為了軍事的需要而得到發展。雷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轉為民用。它是無線電研究的副產品,它發射高頻信號,從遠距離 目標上反射回來,然後用強方向天線接收反射信號,以光的速度(或無線電波發射的速度)比較回波到達的時間,測出目標的角度和距離。 約在1938年,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第一次作了雷達的實際試驗,但是,約在一年以後,英國人在雷達技術研究上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那就是羅伯特·沃森-瓦特發明了磁控管, 這是和三極體在原理上全然不相同的真空管,它能產生短促的高頻高能脈衝信號。1940年夏、秋,英國戰役情況危急,皇家空軍獲勝諸因素中,恐怕雷達的意義最為深遠。雷達在 空中和海上使用時,成效卓著,但當時對陸戰尚無顯著影響。 20世紀上半葉,武器、運輸、通信方面的進步改良,給戰術和作戰技巧帶來了極大變化,對海上、陸上的後勤支援本身已發展成為一門科學。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立的美海軍 支援組解決了海戰中一個最頭疼的問題:即艦船必須返回陸上基地進行加油、供應和維修的問題。海上快速運輸輜重艦和浮動修理所都成了特混艦隊的組成部分,這樣,海軍戰鬥 單位即使必要時撤出戰鬥,也不過是幾天或幾個小時的問題,而不需要幾星期或幾個月那樣長的時間了。 海上空中力量 對海戰特點和現代艦隊組成影響最大的是飛機的發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自飛機在北歐戰場進行戰鬥支援以後,對於飛機的能力,尤其飛機能使水面大型艦船淪為廢物這 一點,成了爭論的題目。大部分人贊成美國陸軍航空兵少將威廉·米切爾的堅定見解,認為飛機出現後,戰艦和其他大型艦隻再也不能生存。對於飛機炸沉停泊艦隻的能力,在 1921年和1923年進行過試驗。試驗後,許多有影響的人士相信米切爾的觀點是正確的。然而大型艦隻卻繼續建造,海軍戰略家們另闢途徑,把飛機移到海上,以迅速利用飛機擊沉 艦船的能力。這首先要用大艦裝載飛機,然後從艦上把飛機彈射飛出去,把老式的船體改裝成發射平台,最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展到從巨型航空母艦上派出飛機,前出到遠 離艦隊的前方去攻擊敵船,從而使艦對艦的作戰編隊陳舊過時。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海戰 以陸上為基地,或以航空母艦為基地的轟炸機、魚雷機對水面艦攻擊,頗有效果。這一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一開始就很明顯。從而人們很快明白,不論雙方水面艦船實力如何 ,有了空中優勢,自然也就有了海上優勢。引人注目的中途島海戰的情況表明,上述觀點是無可懷疑的。那次戰役中,日本艦隊的航空母艦被擊沉,才保證了規模較小的美國艦隊 取得了勝利。 戰爭早期就明顯看出,以航母為基地的飛機,不僅是海軍水面部隊的支援者,而且實際上是首要的海上攻擊分隊。航空母艦提供武器殲滅敵水面部隊,這是明顯的火力延伸, 這樣航母就很快取代了戰列艦作為主力戰艦的地位,此刻正是具有各式大炮的、超無畏級軍艦的火力已達頂峰。一些令人生畏的戰艦,如德國俾斯麥號,1941年12月建造的最大的 日本超級戰列艦大和號和武藏號,對她們進行炮擊也不能造成損傷。大和號裝載9門18.1英寸口徑火炮,射程42000碼,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軍艦。她的姊妹艦武藏號建造於1942年7 月。 從戰列艦擁有的海上支配地位向航母和艦載機轉移,始於日本航母攻擊珍珠港。珍珠港事件後二天,英國軍艦聲望號和韋爾斯王子號,在馬來西亞近海被擊沉,說明水面艦艇 無力對抗猛烈準確的陸基或艦載飛機的空中突擊。 二次大戰結束前,海上大規模的爭奪戰往往是在空中用艦載機轟炸或發射魚雷獲勝的,而雙方艦隻並不照面。1942年5月7日和8日,在珊瑚海第一次發生了這樣的航母戰,整個 戰鬥期間,雙方根本看不到對方艦艇。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些海戰仍是以水面艦艇的炮火決定勝負的。普拉特河戰役、科曼多爾群島戰鬥就是著名的例子。而蘇里高海峽戰鬥本身,就是一場水上機動和火 力的競賽。它是大規模的萊特灣海戰的一部分。在這場海戰中,艦載機發揮了主要作用。1942年8月到1943年2月的索羅門群島之戰是現代海戰的縮影,因為日本海軍兇猛而徒勞地 企圖孤立在瓜達卡納爾島的美海軍陸戰隊和陸軍部隊。自17世紀英荷海戰以來,還未見兩支強大的海軍進行過這樣長期的、激烈的毀滅性海戰。 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情況一樣,潛艇已成為海上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務是打擊商船。德國的大西洋潛艇戰幾乎總是對納粹有利。在太平洋,日本雖擁有技術上 最先進的「長矛」魚雷,但並不了解潛艇的戰略使用,在戰術使用上效果也不好,尤其在中途島戰鬥中是如此,所以一直沒有形成行之有效的反潛原則。結果,美國潛艇戰扼殺了 日本海運商船。從這場對抗中,看出了一個合理的前提,即進行潛艇戰,無論是攻是防,象當時的所有軍事行動一樣,都要求官兵具有高度專業水平和遠見卓識。 另一方面,美國海軍在呂宋戰鬥之初,第一次企圖利用潛艇突破洋面封鎖。這個戰法,日本以後在南太平洋曾加以高度發展。水下潛艇運載人員物資,配合快速驅逐運輸艦執 行同樣任務。 用海軍火力支援登陸作戰是水面作戰的突出發展。英、美在歐洲外圍和橫越西太平洋區域的作戰中,火控和瞄準裝置都有改良,所以當登陸部隊的突擊火炮登岸之前的敏感階 段,英美海軍飛機常在此刻或先於此刻,對最有效的敵炮兵支援火力進行壓制。 雷達,尤其聲納,以及其他電子通訊等方面的技術發明,廣泛而巧妙地改善了指揮控制系統。截獲無線電報已成為普通常事,破譯密碼極大地影響了大西洋作戰中潛艇和反潛 部隊的行動。 發展電子技術的重要結果是出現了指揮艦。在海戰中,在主力戰艦上的將軍及其參謀人員從此不再是麻煩的累贅。兩棲登陸戰中,水上指揮所可以使海軍和地面指揮官密切合 作。海軍指揮官負責運送地面部隊上岸,陸地指揮官一當登陸部隊在灘頭立足,立即負責指揮控制。 中太平洋、南太平洋的跳島戰略,要求迅速發展兩棲作戰的有效戰術、技術。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加利波利大敗後,海軍理論家一直把這特種形式的戰鬥作為研究的課題。第 二次世界大戰頭幾個月,日本軍隊在一些地方登陸,很少遇到抵抗。但進攻日本的主要作戰樣式是海軍及其陸戰隊或海、陸軍在敵火下向灘頭陣地聯合大舉登陸。1944年6月,盟軍 在諾曼底登陸,是這種作戰樣式中規模最大、情況最為複雜的一次。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核能正在發展為實用的動力能源。世界各國海軍面臨著新能源的應用問題。這種新能源的潛力,遠遠勝過前兩次能源的轉變。那兩次是從划船奴隸向風 帆轉變,又從風帆向蒸氣轉變,這種轉變推動了海戰的革命。 這樣,不到一個世紀,海軍艦船的動力從風帆轉變為由煤、油燒出的蒸氣,又轉變到由核裂變產生的蒸氣。世界上海軍武器裝備的變化大於陸軍,因為冶金學、重型機械發展 了,就有可能將木船換成厚裝甲艦,艦上安裝的大口徑大威力火炮,在陸地上不易操縱。 但是,十九世紀海軍戰術變化不大,而陸戰的戰術變革比海戰普遍,這很可能是由於從出現裝甲艦的美國內戰到該世紀末缺乏海戰機會所致。海軍戰術家準備作戰,艦隊模擬 打仗,研究兩棲作戰、研究偵察、封鎖以及艦隊作戰時各型艦艇的協同等等,這些事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是很少進行的,實踐就更少。總之,從1860年到1914年間,重要的艦 隊作戰只發生過兩次。 人們曾經仔細研究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教訓,以及隨戰爭而來的技術發展。在1939年就可看出,世界各國海軍對於世界大戰所作的準備比起25年前要充分。
23.塹壕、鐵絲網、機槍和高爆炸藥(公元1870-1918年)T·N·杜普伊 [美國][出自《武器和戰爭的演變》]戰術和軍事學說的落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新武器裝甲車輛的出現德國新的戰術原則 1.突然性 2.突破弱點 3.擴張戰果 4.最大限度的火力支援 5.維持攻擊的勢頭德國人1918年的進攻 戰術和軍事學說的落後 美國內戰後的半個世紀里,技術上的發明接踵而至,武器的潛在殺傷能力大為增加,對當時陸上戰術學說的舊有形式有所衝擊。有個美國人翻譯了法國上校夏爾·J·阿登特· 迪·庇克的《戰鬥研究》一書,書中精當地估量了戰爭中的人類行為。這位美國譯者在1902年引述了阿登特·迪·庇克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前不久寫的一封信並評論說,所寫內容 ,今天看來仍象當年一樣正確。信中寫道: 上一世紀,在步槍和野炮改進以後……近來普魯士在戰鬥中獲勝,部分原因是上述武器有了發展。我們發現所有軍隊里肯動腦筋的人都自問道:「明天將怎樣打?」我們尚未 有作戰的理論,而各種對立的戰法(那些都是作為建議提出的)把軍界人士弄得糊塗不堪。 那些話如寫在1950年或1980年,其實也可以。 普法戰爭後(阿登特·迪·庇克在這次戰爭中戰死),技術上除其他發展之外,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1885年完善了無煙火藥,這樣就消除了暴露己方陣地,妨礙觀察敵人的煙雲 。對於19世紀末美國戰備的情況無需作進一步評論,只要指出一點就夠了,那就是在西班牙同美國戰爭中,美國用的是黑火藥子彈,而所謂「頹廢分子」西班牙人卻有了無煙火藥 。 這半個世紀中,陸戰最重要的發展是,炮兵又逐漸恢復了1850年前所具有的支配戰場的地位。此外,出現了線膛槍。這次又搖擺回來,是因為軍事技術上有了許多新發明,或 者採納了一些原來的革新方法,例如無煙火藥、膛線、後膛裝填、反後坐裝置和無後坐炮架等。上述革新互相結合,就能夠使火炮射擊精確、射程遠、射速快。1886年首次出現高 爆榴彈,證明比老式黑火藥彈殺傷力高得多,摧毀硬目標也更有效。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三英寸口徑的標準榴彈爆炸後形成初速很高的上千塊破片,而美國內戰時期的黑火藥炮彈 只炸成2-5片,到普法戰爭時,可炸成20-30片。 快速發射火炮之所以能成為戰場上的支配性武器,有一個主要原因是通信技術的改進。依靠配置在視界最好位置上的觀察員的及時報告,新型火炮利用其彎曲彈道和較遠的射 程,可進行超越射擊,對步兵進行間接的火力支援。火炮可離開前線,配置在山後或樹木等遮蔽物後的陣地上。 一當步槍在美國內戰時期占支配地位後,那暴露在外、缺少防護、易遭殺傷的炮手應撤離步兵線,很清楚,這樣是必要的。顯然,解決的辦法是利用火炮射程遠,彈道彎曲這 個特點。但要找到火炮的瞄準方法,以便從不能通視目標的陣地上打擊敵人。早在1794年曾試驗過利用氣球,美國內戰時還認真使用過,但成效不大。後來又試用過新式電報、回 光通訊機以及基於莫爾斯電碼改編本的旗語。但是這些通訊方法都很緩慢,回光通訊機又受天候條件限制。旗語和戰爭的資格同樣老,雙旗旗語技術能快速傳遞準確的信息,20世 紀初就曾廣泛應用。站在山頂上能看到敵人的觀察員,通過旗語訊號人員向隱藏在山後遮蔽物中的火炮發出射擊命令,然後觀察員往往通過信號員發出補充命令,修正對目標的射 擊。 這時又出現了野戰電話,給火炮技術的改革帶來了新成果。觀察員從此不必通視目標和火炮,射擊指揮命令傳遞也不再因旗語的來回翻譯而被耽誤。而且通過電話,數炮或數 個炮兵連可同時對一個目標進行集火射擊。在火力控制和射擊指揮上這樣靈活,又加上火炮和彈藥的改良,使火炮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比拿破崙時代更佔有優勢地位。 在1886年和1900年之間,大多數陸軍已放棄使用配有軟鉛黑火藥子彈的單發步兵武器,採用了德國毛瑟式連發步槍。這種步槍是機柄式,彈夾裝填,並用無煙火藥發射彈丸。 彈丸裹以硬金屬,口徑在8到10毫米之間,或者大約等於十分之三英寸,叫做0.30口徑。新子彈彈丸飛行速度加快了一倍,從大約每秒1300英尺加快到每秒初速2800英尺,超過音速 。初速越快,彈丸打擊目標的力量越強,對擊中的身體或其他目標造成的損傷越大。有了機柄式裝置,步槍手只用一個動作就可拋出彈殼,同時把新彈推進槍膛,這樣就大大加快 了裝填子彈和射擊的速度。 1885年到1900年的同一時期內,現代機槍作為軍事上的發明出現了。生產連發火器的意圖可以追溯到15世紀。但製造自動機槍需要等待金屬子彈完善之後才可能。第一支靈驗 的機槍是多管加特林機槍,曾為美國內戰時期北軍所採用。這種機槍用手搖機柄操作,但可自動裝退子彈。其實可以把這種機槍稱為「半自動」,假定當時使用這個名詞的話。全 自動現代機槍是利用槍的後坐力(約於1885年出現的馬克沁機槍)或火藥燃燒產生的氣體(1897年出現的霍奇基斯機槍)來裝退子彈和射擊的。完善的自動機槍理論射速要高於機柄式 步槍許多倍。機柄式步槍每分鐘最高射速為30發。 同四十年前一樣,武器殺傷力方面新的技術進步一般並未引起戰術上的相應改革。南非戰爭(1899-1902)和日俄戰爭(1904-1905)明顯表現了機柄式步槍、彈合裝彈、戰壕和速 射火炮的戰場效果。對於奪取主動權,發動無堅不摧的大規模進攻所產生的心理作用和實際效果,雖有上述例子,也未能促使軍方重新加以充分估量。 約在一個世紀以前,克勞塞維茨曾經寫道,防禦是「更有效的作戰方式」,但他告誡要使戰鬥勝利告終還需進攻。在18世紀60年代,毛奇發展了戰略進攻和戰術防禦的概念。 毛奇也懂得掌握主動的重要性,並知道在激勵人心的指揮官指揮下,紀律嚴明的大量士兵進行強攻,無論對於防者、攻者所產生的心理作用是何等強大。 一方面由於毛奇的洞察力,另一方面因為具有參謀部體制,德國人對於新武器的估量比大部分其他國家更為客觀,對新武器的效能有所了解。在20世紀初,德國的戰術較為靈 活;按人均計算,他們的機槍和火炮數量比其他各國陸軍多。他們還記得1864年普魯士人在杜佩爾戰鬥中衝擊成功,贏得了對丹麥的戰爭。他們對1870年法國人在聖普里瓦特的沖 擊基本獲得成功,也還記憶猶新,對法國軍事理論家阿爾當·迪庇克強調軍隊士氣重要這一點,有深刻印象。他們也非常了解法國上校福熙和格蘭梅森在本世紀初提出的進攻理論 。但是,就是德國的戰術理論,也未能把新武器的強大火力與戰爭心理因素的關係,作出充分估計。 1914年前的四十年間,歐洲國家在武器裝備、士兵動員的數量、質量方面競相爭奪優勢。除英國外,各國都採取了國家短期徵兵制。所有強國都建立了各種樣式的總參謀部體 制。各參謀總部一般都這樣設想,由於新式武器威力強大,如果發生戰爭,將是短暫的,戰爭的進程將為英勇的突擊進攻所決定,在戰備中缺乏經濟方面的籌劃,正是反映了短期 作戰的設想。 理論家們對下一次戰爭的描繪與1866和1870年的戰爭驚人地相似。那兩次戰爭都是經過初期突擊就成定局,敗者決無挽回餘地。於是這些理論家們從歷史上的戰例出發爭辯說 ,所組建的龐大軍隊似乎只能按歷史上戰例的樣式來進行作戰。 [ 注 ] 第一次世界大戰 當1914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歐洲六強中的五個強國(法、英、俄、德和奧匈帝國)作為協約國和同盟國成員,都把他們長期準備的作戰動員計劃付諸實施(義大利保持中 立。他是鑽了同盟國條約的空子,拒絕與德國和奧匈帝國聯合,否則必須對英國宣戰)。這些計劃沒有進行一場長期消耗戰的設想。 根據德軍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利芬1905年提出的戰略原則,經過修改之後,制訂了德軍作戰計劃。這計劃曾主動設想未來戰爭可能是一場長期的消耗戰,這點很有意義 。施利芬害怕戰爭僵局,主張在東線用少量部隊抵擋動員緩慢的俄國人,用德軍主力橫掃低地國家和法國北部,以便包圍粉碎法軍。施利芬相信用這個辦法可以防止出現僵局。但 由於小毛奇對施利芬原來的原則修改不當,加上體現上述原則的戰術與新武器並不適應,所以德國計劃失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形成了施利芬曾想竭力避免的長期血腥的僵持局面 。 按照修改過的施利芬計劃,德國人越過比利時入侵法國,戰鬥就此爆發。英國長期服役的正規野戰軍,雖然人數不多(10萬人),但訓練有素,裝備了李-恩菲爾德步槍,射擊技 術精良,在法、比邊境的蒙斯戰鬥中,德軍的連續衝擊都被擊退,德國人還誤認為是機槍火力。而英國高級司令部卻因此而低估了機槍的必要性,不願立即大批購買。 蒙斯的士兵因不能裝備機槍,很快就完蛋了,英國頭三個月的兵力損失,斃、傷、俘共85000名。同期法國損失854000名,德國損失677000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機槍、現代 步槍以及德、法兩國的速射火炮的殺傷能力表現得十分充分,僵局延續了三年。 從1915-1917年期間,協約國常常企圖從西線突破僵局,但傷亡慘重,進展甚少,雙方對峙的戰壕一直從北海伸展到中立的瑞士邊界。因沒有翼側,要進攻就是對強固野戰工事 的直接正面攻擊。工事內有隱蔽的機槍(英國陸軍每營有32挺),並裝置有刺鐵絲網加以防護,這樣就增大了士兵傷亡。 由於指揮進攻的方法不當,進攻未能保持突然性。例如從兵員物資的集中到長達兩星期的火力準備中,就可以清楚看出突擊方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估計出攻擊的時間。針對 這些跡象,防禦一方顯然就要採取對策。往往把預備隊集結於離被威脅地段一、二天的行程之內,進行縱深配置,適時進行反衝擊。1916年7月到11月的索姆進攻戰中,英國傷亡慘 重(共計傷亡41萬,第一天傷亡就將近6萬),為此英國議會和公眾進行了抗議。1917年法國將軍尼韋爾指揮的埃納進攻戰,代價沉重,在法軍54個師中掀起了逃亡的浪潮。進攻中, 儘管進行了炮火準備,傷亡數往往還是比防者高出一倍。 指揮官們認為要進攻成功,威力強大的火炮是必須的,但為什麼又得不到火力上的優勢呢?原因是火炮自身在防禦中比在進攻中能發揮更好的效果。炮火與鐵絲網和機槍相結 合,遲滯了進攻者的速度,使攻者更加暴露在炮兵火力之下,高爆彈就大大殺傷,這種情況下,就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士氣高昂的部隊也要受阻。反炮兵火力用重型、中型炮 企圖摧毀防禦火炮,或至少暫時壓制對方,但總是不能完全取得成功。防禦一方的炮火往往能夠滯遲進攻的部隊(起碼1918年8月以前的情況是如此),然後等待預備隊及時趕到增援 受威脅陣地,於是進攻部隊突破陣地的一切希望破滅。 用榴霰彈殺傷行進中(在戰壕掩體之外的)、或在戰壕中的士兵,特別有效。軍語中經常被用錯的莫過於「榴霰彈」一詞了,就是知識較多的專業人員也如此。因此解釋一下這 個詞的意思,它怎麼被用錯的,會有些用處。 19世紀初期,一名外國炮兵,名叫亨利·施雷普內爾研製了一種新穎的葡萄彈,那是18世紀晚期和19世紀初期主要用以殺傷人員的炮彈,把小鐵珠用布、網狀織品或木匣子包 裝在一起,用炮射擊出去,就是葡萄彈。用這種炮彈殺傷開闊地形上行進的步兵,往往產生災難性後果,其主要缺點是射程近,對利用起伏地形之敵,殺傷效果不大。後來,施雷 普內爾把葡萄彈作了些改進。把彈珠(通常小於葡萄彈的鐵珠,常用鉛而不用鐵製造)安裝在炮彈內,裝上定時引信,使其在敵步兵上空飛行時爆炸。這樣就克服了上述葡萄彈的兩 個缺點:炮彈在引信引爆之前已飛行相當距離,而在開闊地上的部隊無法躲避空中爆炸後飛濺下來的彈丸。但是這種以它的發明者姓氏命名的新彈藥,有它嚴重的固有缺點,如很 難讓引信在準確的瞬時引爆;就是引信工作性能完好,也只有高度熟練的炮手,綜合考慮距離、方向、敵上空爆炸高度等諸元以後才能進行射擊。所以榴霰彈儘管成效卓著,在19 世紀使用尚不普遍。 有一種炮彈彈頭的鐵皮較厚,爆炸後它的破片殺傷效果和榴霰彈鉛球相似,但由於引信和其他技術問題,這種炮彈也未普遍使用。況且,炮手需要在較遠的距離上發現步兵時 ,才可使用早爆榴霰彈或其他早爆炮彈,這樣的機會是不多的。敵人靠近時,則用葡萄彈射擊較為方便和有效。當亨利·施雷普內爾死後第五年的1847年,據說扎卡里·泰勒曾在 布埃維斯塔說過這句話:「還要點葡萄,布雷格上尉!」(實際上更為可靠的引述應是「布雷格,加倍開炮,讓他們夠嗆!」)這句話,為他當上美國總統,幫了點忙。 20世紀初期,出現間接瞄準射擊,榴霰彈原理有了進一步發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壕戰僵持期間,榴霰彈威力特別明顯。而威力大得多的彈頭引信高爆彈對付戰壕里的部 隊,效果並不好。但是榴霰彈片象傾盆大雨似地落在戰壕里或開闊地的士兵頭上,卻具有致命的效果。儘管引信的可靠性大為增加,空中爆炸卻還有問題。空中爆炸過高,彈珠飛 散了,殺傷效力就小;爆炸過低,則殺傷力更小。要想使用榴霰彈成功,觀察員需要嫻熟的技術,以便調整火力,使之命中目標。1914-1917年雙方對峙期間,陸軍中炮手們時間充 裕,炮彈數量幾乎不限,實踐機會很多,使他們的技術有了提高。 後來在戰爭中發現,高爆彈以同樣引信在空中爆炸,效果比榴霰彈還好,那鋸齒狀的彈片比榴霰彈打擊力量大,破壞效果好。步兵不了解榴霰彈丸與炮彈片在技術性能上的差 別,以前只知道凡空中爆炸的,都是榴霰彈,凡空中爆炸彈致傷的,都叫「榴霰彈傷」,治療這些傷兵的醫生也同樣把這些炮彈一律稱為「榴霰彈」。由於裝有彈頭引信的高爆彈 的破片與空中高爆彈破片效果並無不同,凡是上述彈片所致傷口都稱作「榴霰彈傷」。這種用詞不當的現象存在於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看來,就是有位老炮兵要來糾正這個錯誤 ,也是無能為力的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引人矚目的一種火炮,是人所共知的德國遠射程「巴黎炮」。或者有時人們誤稱它為「大伯莎」(這是德國18英寸的強有力的攻城迫擊榴炮,射程較近,但 在列日、那慕爾和安特衛普各次戰鬥中,使用初期都很成功,所以被使用者親昵地稱呼為大伯莎),藉以對剛剛繼承克虜伯家業的豪富,大伯莎夫人表示尊敬。 巴黎炮口徑9英寸,炮管長117英尺,於1918年3月23日的戰鬥中首次使用,所有火炮中,它的炮管最長。憑藉炮管長,裝葯多——葯柱長10英寸,該炮最大射程可達80英里。這 種炮共有7門,在1918年3月到8月之間服役。炮彈第一次襲擊巴黎時,引起了恐慌,因為頭上未見飛機,戰線在70英里之外,已知火炮最大射程不過30英里。但法國軍械專家迅速而 準確地分析了彈片,利用日益精湛的反炮兵偵察技術,很快偵察出火炮陣地,使用自己的大炮在靠近前線的陣地上進行了反炮兵作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新武器 武器方面除上述發展以外,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還出現了三種很有意義的新武器,即飛機、毒氣和坦克。不過毒氣和坦克都未能成為贏得戰爭的決定因素,因為技術不完善,數 量不足,使用時又沒有適當戰術,而且因為缺乏預備隊,武器首次使用時獲得的短暫優勢,未能加以充分利用並擴大這種優勢。 而飛機對於軍事行動的指揮具有重要意義。1915年末,飛機已成為偵察的主要手段。因為自北海延伸到瑞士,都挖有戰壕,地面偵察的效果受到了限制。飛機用作炮兵觀察和 遠程騷擾轟炸也很有用。1918年,飛機對地面部隊進行直接支援,成了地面戰鬥的重要參加者。 裝甲車輛的出現 坦克是差不多同時在英國和法國發展的。發展坦克有其單一而特殊的目的——即為步兵在前沿向戰壕和鐵絲網後的步槍、機槍衝擊時開闢道路。因此,坦克是僅僅作為突破工 具而發展和應用的。在海軍部長溫斯頓·邱吉爾的熱情支持下,英國在1916年9月15日,首次將這種新武器用於戰鬥,希望藉此重新發動在索姆地區陷於停頓的進攻。 當時英國派到法國的有兩個坦克連的60輛坦克。但這兩個連的官兵中很少有人參加過戰鬥,坦克分散配置在9個師三英里長的戰線上,竟不顧及坦克連自身的編製。60輛坦克中 開出車場的49輛,其中36輛到達了進攻出發線,在步兵前面或和步兵一起發起了衝擊,局部戰績很好。但只有9輛依靠自己的能力又開了回來,其餘都因為機械故障或翻在溝里而動 彈不得,被德國人的炮火所擊毀。 英國坦克投入戰鬥前的七個月,最早的坦克提倡者之一,歐內斯特·斯溫頓上校提出了裝甲兵使用原則,有如下幾點: 1.除通過伴隨步兵的有線電話外,還應另外設法溝通司令官和坦克之間的通訊聯繫,斯溫頓明確地設想過無線電通訊,但當時技術不夠完善,還不能將無線電通訊設備安裝 到坦克裡面去。 2.坦克最忌火炮和地雷,前者應使用支援飛機或反炮兵火力予以攻擊和壓制。 3.為了保密,這些坦克不要零星使用,應當作好充分準備,乘員在接受大規模協同作戰訓練之後,才能投入使用。(斯溫頓激烈抗議9月15日的坦克進攻,他認為那樣做是不 成熟的,但他的意見未被採納。) 4.要仔細選擇攻擊地段,以減少對於坦克的限制,加強坦克的戰鬥力。 5.從集結地域運動到進攻出發線應在夜間進行,距離以不超過二英里為宜,坦克進攻應在拂曉進行。 6.衝擊時坦克應先於步兵,在步兵到達攻擊目標之前,應與步兵保持一定距離,把敵步槍、機槍火力集中引向坦克。 7.一當步兵到達,坦克即向下一道戰壕進發,對敵進行縱向射擊,並轟擊敵預備隊和向前沿行進的部隊。 8.坦克應持續而不停頓地攻擊前進,突破敵炮兵陣地(約12公里)。 9.要在一次進攻中深入突破敵陣地,並維持攻擊勢頭,必須仔細計劃後勤支援事宜,以便持續地充分供應油料彈藥和其他必須物資。 10.要盡最大可能利用煙幕來掩護坦克進攻。 對於今天的裝甲兵軍官來說,這些戰術觀念是很粗淺的,但在1916年及其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所提出這些原則還是大膽而激進的,因為它所依據的理論還未被證實,當時 戰爭的實際情況也是千差萬別。事實上,當時斯溫頓似乎過高估計了坦克的能力。 1917年11月20日在康佈雷,英國坦克兵在六英里寬的陣線上對有限的目標發動了進攻,這是一次把理論放在實踐中加以檢驗的機會。450多輛坦克中,有300輛到達進攻出發線 。頭12個小時戰鬥中,已有一大半傷殘毀損,所剩坦克,大部分不是因機械故障而未能堅持到24小時結束,就是因駕駛員精疲力竭而無法開動,只剩少量坦克,集中起來又進行了 一天的戰鬥。第二天攻佔了寬度低於12英里的突出部,當時坦克已突入德國領土6英里。這是從1914年以來在西線最成功的一次突破,而這突破又是在不可置信的短時間內完成的。 英國高級司令部因不重視坦克在戰術變革上的價值又未能將康布雷之戰打成一場勝利的突防戰而受到了嚴厲批評(主要批評者之一是J·F·C·富勒少將,他作為參謀官,參與 制定了康布雷作戰計劃,他對高級司令部未能抓住有利戰機感到失望)。有些批評比較輕率和感情用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坦克的機件性能還不能維持長期戰鬥,也還缺乏必要的 速度和行程進行非常深遠的突破。通訊方面除目視聯繫外,還沒有其他通訊聯繫方法,因而要實施計劃之外的大規模戰場機動就不可能了。也有些批評者好象是以1940年的坦克性 能的標準來評價1917年的坦克使用的。但J·F·C·富勒的批評並不是這樣的,他不同意把他的批評擴大化,也不同意誇大反批評的意見。 康布雷戰鬥最好的教訓或許是認識了坦克的首要功能,那就是坦克有控制地面的能力而無需佔領地面,但這一點,許多年來卻未被軍界所認識。後來明顯不顧安全和集中的傳 統原則,大膽利用坦克擴張戰果,是以上述認識為基礎的。 確實給人印象深刻的一條經驗是坦克進攻對士氣有巨大影響。如富勒在評論康布雷地區的坦克作戰時曾說:「坦克的主要價值在於對士氣的影響,武裝部隊的真正目的是威懾 而不是摧毀敵人。」這確實是一條深刻的教訓,雖然在開始不免失之過窄。1939年當時所有準備參戰的國家中,只有德國和蘇聯把這一條教訓寫進了裝甲兵條令——蘇聯是從1925 -1933年與德國人的七年密切協作中學到了這一道理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坦克要發揮出巨大的潛力為時尚早。但自動武器和速射火炮基本上已經達到了人們所期望的一切,因為工業和技術帶來了後勤系統的更新和改進,不僅提 供了武器所需的彈藥,而且為武器的使用者——幾百萬士兵提供了食物、燃料、衣服以及其他許多物資和各種服務。各軍能夠長期互相對峙,有了鐵路運輸是個主要原因。鐵路與 最龐大的馬車隊相比,火車運輸的食品更多,距離更遠。火車還要運輸由工廠大批量生產出來的幾百萬磅彈藥。 內燃機也有助於武器殺傷力的利用提高。假如沒有卡車,那麼鐵路終點站就好象瓶頸卡住了口子。因為用馬車運輸,需要大量飼料,這就限制了向前方運送物資。而卡車則能 夠將物資運達戰區的物資分發站,再用馬車從分發站運到前線,進行最終分發。總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境內英軍所需的卡車、火車所用之燃料以及馬匹本身的運輸,差 不多佔去了他們供應噸位總數的一半。 1917年末,德國在戰爭中擊敗了俄國和羅馬尼亞,這樣就可從東線機動出大批部隊。德國擁有大量經過訓練的人員;法軍、英軍已精疲力盡;加上德國攻擊英國潛艇獲得勝利 ,這三者結合,對德國高級司令部來說,出現了乾脆戰勝或談判逼和以結束戰爭的機會。德國人需及早作出決定,因德國軍隊士氣和素質不斷下降,美國又介入了戰爭,協約國海 上封鎖導致德國經濟蕭條以及反德國潛艇戰的成功,這些因素都逼迫德國及早作出抉擇,而且壓力越來越大。 德陸軍軍需兵司令埃里希·魯登道夫(實際上是參謀長)認識到只有通過進攻才有可能獲得積極的軍事結果,不能滿足於消耗戰的戰略,只有對英、法致命的戰略要點實施深入 突破,才能解決問題。在這以前,儘管雙方作了種種努力,動用了部隊,使用了武器,在前沿發動過進攻,但哪一方也未能深入突破。英國在康佈雷的坦克衝擊,也是收效甚微, 大膽的德國人一反擊,就收復了大部分失地。德國人在最近的將來能否發動一場坦克進攻,他們自己也是無從設想。他們看到英國發明坦克後,也倉促生產坦克,只是數量很少, 把從協約國繳獲來的坦克也算進去,仍是寥寥無幾。
德國新的戰術原則 魯登道夫和他的參謀總部認為在戰術範圍內決戰決勝是可能的。他們對1917年情況作了認真研究,發展了一種新的戰術體系。認為獲得成功所需要的各因素中,首要的因素是 突然性,然後是找出敵防禦陣地的薄弱點,並進行突破,避免對強固防禦設施進行持久攻擊,要迅速、猛烈而深入地擴大突破口,要自始至終的進行火力支援,以維持攻擊的勢頭 。 德國人為在戰場上造成上述因素,採取了如下戰術: 1.突然性 (1)採取措施,把表示攻擊發起時間的徵候,減少到最低限度。這就要避免長時間的航空火力準備,炮火準備不得在攻擊發起時間的四小時之前進行。 (2)限制新到炮兵連的檢驗射擊,以隱蔽攻擊地段的炮兵集結情況。 (3)攻擊部隊只能在晚上向前運動,然後隱蔽在攻擊地段後方的集結地域。 (4)在前線其他地區佯裝戰備活動,以進行偽裝欺騙。 2.突破弱點 (1)要把「避實就虛」的滲透戰術思想灌輸給部隊。攻擊後向前推進要有一定限度,只有當敵抵抗微弱或無效時才緊接著進攻。這一原則對於從班排到野戰軍各級都是適用的 。 (2)攻擊部隊應繞過堅固支撐點或堅固設防地區,留待下一步後續梯隊加以「掃清」。 3.擴張戰果 (1)突破成功後,突擊部隊不管大小,應逕直向前強攻。 (2)跟隨突擊隊的部隊應向突破地區兩翼施加壓力,以擴大突破口,進而包圍其翼側。 (3)團、師擴大突破口間隙時,與最初攻擊時一樣使用避實就虛的滲透戰術。 4.最大限度的火力支援 (1)步兵班(在德國軍隊中相當於半個排,14-18人)可得到一支自動步槍(或一挺輕機槍)和一門輕型迫擊炮的支援(自動步槍一般是指20磅重的馬德森步槍。也用過伯格曼槍和 22磅重的帕拉貝呂姆步槍。)自動步槍和迫擊炮是班裡步槍手進行機動時的火力基礎。 (2)擲彈筒(近來從法國的維維安槍榴彈射座改裝而來)每步槍班裝備一支,每個士兵的手榴彈分配數應增加。 (3)除標準的炮火支援技術裝備以外,步兵營應配屬輕型火炮,以提供直接近距火力支援。 (4)營機槍連應靠近集中於步兵突擊部隊之後,還可指定少數火炮前移,進行隱蔽,然後以超越射擊或從步兵編隊間隙射擊的方式進行火力支援。 (5)輕型、中型和重型支援火炮,不要按習慣嚴格地作線式配置,而應在隱蔽陣地上作不規則配置。炮兵連和炮兵營應準備跳躍式地向前變換陣地,以提供不間斷的火力支援 。 (6)戰鬥機和輕型轟炸機也要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應攻擊進行頑抗的小塊孤立地區及向前行進的敵預備隊等臨時目標。而偵察機應協同修正火炮彈著點。 5.維持攻擊的勢頭 (1)裝備有架橋器材的工兵應配屬突擊部隊,以保障伴隨火炮和供應車輛前進。 (2)不要給先頭突擊部隊指定目標點,僅指示其照直攻擊前進,不要理睬翼側的遲滯干擾。 (3)增援和補充,尤其是自動步槍和迫擊炮的增援和補充,要用從後方到前線直接補充的辦法予以滿足。疲憊不堪,傷亡減員的突擊部隊的補充增援,也以同樣方法完成。 (4)使用緊跟的步兵預備隊,發揚機槍和火炮火力,迅速而猛烈地擴大局部戰果。 前面所說,好象是現代戰場的戰術總結,如果有這個印象,那就對了。魯登道夫1918年有所創新,尤其在編製、裝備和班以上戰鬥編組、戰術運用上的創新,是現代編製和戰 術的基礎。現代戰鬥隊的概念是魯登道夫的班這一級編製的擴大。至於戰鬥隊的戰術,也是魯登道夫班戰術的更大規模上的運用而已。 如果德國的一些軍官不提出抗議的話,他們的陸軍還不會採納上述新的戰術原則。首先,陸軍認為強調半自主小部隊的獨立行動,就有離心的傾向。這似乎與德國長期堅持的 嚴密控制的原則相違背。其次,讓下級軍官、軍士和個別士兵負起重大的戰術責任,這對許多德國軍官來說是一種侮謾。但是德國陸軍兵力不足(他們比其他國家陸軍早幾年編成三 三制步兵師),部分由於這個原因,他們早就表示要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 奧斯卡·馮·胡蒂爾將軍於1917年9月的里加進攻戰中,運用了上述新的戰術原則獲得成功。同年10月、11月,在卡波雷托與義大利軍作戰中,又獲輝煌勝利。因為馮·胡蒂爾 首先使用這套戰術,所以很快被稱為「胡蒂爾戰術」。 德國人1918年的進攻 魯登道夫深信他已掌握戰術上致勝的秘訣,他和參謀部研究如何運用這些戰術在1918年贏得戰略上的決定性勝利。他們斷定在薩溫谷地英、法軍接合部是協約國一方最薄弱部 分。英國第五軍兵員不足,配置稀疏,在該處突破,對巴黎和英國遠征軍所依重的海峽港將構成威脅。進攻的結果,自然是法軍退守巴黎,英軍退而保護其交通線。由於英、法軍 分路撤退,突破戰也就成了持久戰。 冬天,德國人從戰略、戰術上積極進行準備。所有35歲以上的士兵從現役作戰師調往執行佔領任務的部隊,把35歲以下的士兵從執行佔領任務的部隊中調到現役作戰部隊。所 有師,包括東線師,在1917-1918年之交的冬天,實施了緊張的新的戰術訓練。訓練中強調滲透作戰並不光是專業部隊的任務,而是所有步兵的任務。此外,炮兵不僅訓練從遮蔽物 後進行射擊,而且還在使用前進觀察員改進訊號的情況下,進行按地圖試射,和以一分鐘40米的速度進行徐進彈幕射擊的訓練。 1918年3月21日,在努瓦榮、阿拉斯之間,德國與英第5軍、第2軍、第1軍作戰時用了「胡蒂爾戰術」。攻擊前進行了短促而猛烈的炮火準備,對炮陣地、指揮所、交叉路口、 停車場以及後方的其他敏感地區,施放了百分之五十劑量的毒氣。大約兩小時後,主要火力轉移,轟擊英國一線陣地和供應線。又兩個小時之後,德國步兵跟隨徐進彈幕前進。這 種徐進彈幕射擊是由專門指定的炮兵連負責實施的,所以不會突然中斷火力,表示步兵突擊正在進行。 這次戰鬥中,德國各步兵班如預料,表現正常。但遇到了濃霧,遲延了計劃中的空中支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機槍和近距火炮的火力支援。使用新戰術的最後結果是,在 15天中德國人突進了對方陣地,最深時達40英里。這樣,德軍第二軍就進到了離重要交通樞紐亞眠僅9英里處。從1914年9月以後,還未見過各交戰國在西線上有如此深入的突破。 如果德國人的運輸和後勤支援能力與新戰術的發展相適應,或許德國還有可能達成他們的戰略目標。到4月5日,德國軍隊終於停止前進。此時進攻部隊已精疲力盡,彈盡糧絕 ,且已遠離其炮火支援的範圍。 德國在運輸和後勤上出現的問題,一般認為是由於他們進攻時選擇地點不當。他們這次所選的作戰地域,也是他們自己在1917年向興登堡防線撤退的地域。由於撤退時把這裡 洗劫一空,今天已找不到一草一木來支持或幫助他們進軍,而只能完全依靠他們自己的努力,在彈坑累累、戰壕縱橫、鐵絲網密密層層、道路缺少、泥濘不堪的地區負重前進。 在以後幾個月里,魯登道夫又發動了四次進攻,也都失敗了。其原因不僅因為德國火炮依然無能,後勤供應跟不上步兵,而且還因為德步兵遭受損失後疲憊不堪、士氣低落。 還有一個原因是在緊急關鍵時刻,協約國一方最後任命了費迪南·福煦為最高司令,他了解德國人的意圖和行動,能迅速採取充分的反措施。 儘管德國人在1918年的進攻中戰略上失敗了,但在戰術上給協約國司令官們留下的教訓是深刻的。當年7月,協約國將德國戰術稍加修改,與空軍和坦克相結合,轉而自己發動 了進攻。這場進攻持續到11月11日停戰時才結束。戰後,所有陸軍都在不同程度上是以1918年的德國戰術為基礎來更改編製的。 戰術革新的顯著特點也許是對班這一級的運用,有革命性的創造。1918年以前,班這一級不過是部隊內部的一個小單位,主要為了便於基層行政管理和機動中縱橫隊的變換。 1918年以後,步兵班才以一件或數件自動武器為火力基礎,以火力和運動相結合,在排、連建制內成了一個戰術單位。魯登道夫及其參謀人員首創的班一級編製及其戰術,後來被 擴大運用到營、團、師,所以每一級都成為一個戰術單位,能夠在其自己的基礎火力支援之下進行機動。1937年,美軍在萊斯利·J·麥克奈爾准將指揮下,進行野戰實驗以後,美 國陸軍採用了三三制編製師。師本身是個戰鬥單位,又可以分成具有特定戰鬥能力的更小的戰鬥單位。 大家確認1918年魯登道夫的戰術改革具有革新的性質,對陸地作戰的影響可以與馬其頓的方隊、古羅馬軍團、瑞士進攻中的長矛兵集群、英國防禦中的弓箭手集群、西班牙方 隊和古斯塔夫·阿道夫橫隊的影響相媲美。
24.從建立新軍種到閃擊戰(公元1919-1945年)T·N·杜普伊 [美國][出自《武器和戰爭的演變》]協約國一方的估量和軍事行動德國人的估計和軍事行動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的敵手採用閃擊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新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20年間,各國軍隊都乘機將戰爭中出現的武器方面的進步加以吸收,尤其注重坦克和軍用飛機。吸收的方式就是以1918年德國人的戰術革新為基礎的那種原 則,我們稱之為20世紀戰鬥隊。這原則就是火力隊和實施機動的突擊群相結合,每個戰鬥群相互之間和總的作戰計劃之間互有關聯。1939年的裝甲師、空中突擊隊、英美登陸隊都 是火力隊和實施機動的突擊群相結合的例子。這是充分發揮空運、戰鬥航空兵、裝甲車輛、登陸艇、海軍火炮等各種軍事裝備和軍事手段作用的一種方式。聯合勤務特混部隊的組 成就是企圖將海、陸、空部隊的進攻能力和支援能力相結合,以執行單一的任務。 協約國一方的估量和軍事行動 兩次大戰之間,西方各國關於裝甲兵的軍事指導思想存在著矛盾心理。象英國著名的J·F·C富勒少將及其信徒巴茲爾·利德爾·哈特和法國的J·B·埃斯蒂安納少將等熱情支 持者都明確預言裝甲兵將有巨大作用,雖然他們的理論有些言過其實(富勒承認這一點,但並未將這一點報告關鍵的領導人)。上述三位軍人作風細緻,但脾氣急躁,在坦克方面所 提主張,往往過於輕率而容易引起爭議。這種種情況可能影響了他們的上級,從而低估了裝甲兵的潛在能力。還有一點很重要,軍事領導人往往並不願意將尚在試驗中的東西,貿 然取代成熟的武器及其理論,這是可以理解的。協約國在革新方面存在著程度不同的冷漠情緒,這點不可否認。例如在法國,當國防部長保羅·雷諾想在1935年組建裝甲兵部隊時 ,遭到了軍、政界人物的反對而未能實現。他們認為在現代戰爭中,勝利的關鍵是防禦而不是進攻。 作這樣一般的回顧就像一般的概括,往往把問題簡單化了。其實反對裝甲兵的觀點含有多種因素,有些是基本因素,有些是從一國國情和政治衍生而來的。法國依重防禦工事 ,認為防禦火力效果可靠。英國相信,依靠其海空軍力量能夠避免捲入未來的歐洲大戰,保證其島國安全。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慘重,人們厭戰情緒遍及四方,形成了強烈 的和平主義潮流。尤其在英國和美國,許多人直截了當地主張國際間交往應排除與戰爭的任何關係。在美國,和平主義與孤立主義情緒有關。孤立主義的基礎是該國與世界各大國 隔著廣闊的大洋,具有安全感,讓別人打他們自己的仗去,美國自己資源豐富,再也不必介入戰爭。 西方國家並不是要放棄坦克,只是把坦克僅僅看作是突破的工具,起到輔助步兵的作用。這個觀點不僅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所證實,而且還留下數以千計的剩餘坦克可資 證明。當時坦克速度慢(每小時4-8英里),限制了行程(12-25英里),機械性能不可靠,裝甲防護力弱,武器不足,這樣就把裝甲兵的發展局限於與步兵同步,並接受了步兵的戰術 思想。這種狀況延續到所有老坦克都磨損報廢才停止。 坦克在設計和性能上的改進,成果豐碩。30年代製造的新式坦克就是這些成果的體現,其中坦克懸掛裝置、裝甲、發電和傳動裝置以及車輛自身之間的通訊聯絡最為重要。此 外還有液壓氣動裝置,可增大火炮威力而不增加後坐力。陀螺穩定儀,在理論上講可使坦克在行進中進行穩定射擊。斯溫頓所預見的裝甲車輛無線電通訊系統也是成果之一。雖然 上述成果在理論上還未達到預想的要求,30年代的坦克也遠非富勒所想像的那樣理想,但與1918年笨拙的裝甲車相比較,是一種很大的改進。就像1906年的無畏號戰艦是1862年班 長號的改進型一樣,進步很大。坦克改進後,車速、行程增大,在通行性能,機件的堅牢度,單車和集體的機動性等方面都日益提高。 但是,從理論上人們仍然把坦克歸結為步兵支援武器,把坦克武器限制在與殺傷人員的自動武器和小口徑炮的同樣水平上。雖然研究裝甲兵理論的人贊成坦克發展不可避免的 結果將引起坦克對坦克的作戰,但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際,陸軍中具有反坦克能力的坦克卻很少。從法國加厚坦克裝甲,英國提高坦克機動能力的情況看,各國已經從一般意 義上模糊地預見到坦克戰的可能性。對此,美國決策人員卻並無多少印象,美國步兵、騎兵之間內部爭吵不休,法律限制坦克只能作為步兵武器使用。 英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保留了坦克部隊,但實力大為減少。他們沿著兩個獨特的方向發展坦克:一是發展歸屬坦克部隊並在其中作戰的「巡洋坦克」,二是發展在步兵控 制之下直接作戰的「配屬坦克」。美國在1928、1930年的演習中試驗了機械化諸兵種合成部隊,1932年在肯塔基州諾克斯堡組建了第七騎兵旅(機械化部隊)。為完成組建任務,美 國陸軍把機械化部隊的坦克稱作「輕型裝甲車」,這權宜之計雖然荒謬,但也必要,因為這樣可以巧妙應付把坦克作為步兵武器使用的法律限制。法國保留坦克營的唯一目的是支 援步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才開始組建裝甲師。組建之後,也很難抵制要把坦克分往各步兵部隊的要求。 德國人的估計和軍事行動 在德國,需要坦克的理由很多,上層也有發展坦克的眼力和膽識,但情況與其他各國完全不同。凡爾賽和約限制德國軍隊不超過10萬人,特別禁止德國擁有裝甲車和戰鬥機。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大半由於工業條件限制,德國很少使用坦克。戰後,在漢斯·馮·澤克特將軍領導下,偷偷地加強了軍事訓練,重點放在裝甲兵及其理論的訓練和學習。德國 起先注重機械化以代替被凡爾賽和約所嚴加限制的兵力。德國總參謀部認真研究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教訓,結合裝甲車輛在野戰訓練試驗應用中的經驗,終於找到了一種方法來滿足 替代人力不足的需求,這在軍事上震撼了全世界。 德國隱蔽試驗計劃需在協約國控制委員會監督之下進行,這個委員會負責執行凡爾賽和約的限制條款。德國人竟然和俄國進行秘密合作,以欺騙控制委員會。德國陸軍部隊以 其建制的摩托化步兵和工兵發展為裝甲師。自行火炮的發展較慢,近程步兵突擊炮的發展較快。訓練開始用的是卡車車身製作的假坦克,以代替凡爾賽條約禁止的真坦克。德國人 在突然襲擊和裝甲部隊快速作戰理論方面的發展比協約國原來想像的都要先進。 德國裝甲兵得到發展,並不是因為大家已經認可,也不是出於軍事統治集團的支持。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裝甲兵的熱情支持者也遇到了許多類似的阻力,如隋性、狹隘觀 念以及職業軍人團體的公開反對等。但在德國具有其他西方國家所沒有的某些有力因素,起到了推動作用。 德國並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繼承過有關坦克的特殊理論,也沒有如協約國那樣擁有過剩的舊坦克那種累贅。德國以其參謀總部研究分析軍事問題的傳統習慣,比較易於接受改 良的新坦克及其使用的戰術理論。當德國能夠購買或製造坦克時,他要求坦克設計先進,操作運用的理論也要先進。當德國坦克出現時,無線電報話已經發展,司令部門已經能夠 藉以對裝甲部隊進行控制和指揮。 和協約國相比,雖然德國在戰術理論和編製方面具有遠見,但仍然把裝甲兵僅僅看作是突破的工具。協約國傾向於把這個工具作為步兵的助手,德國卻認為,要圓滿貫徹坦克 使用原則,必須把裝甲兵集中,組成裝甲兵師、裝甲兵軍,並與摩托化步兵師一起作戰。摩托化步兵師是為擴大快速行進坦克的戰果而專門組建的。由於缺乏建制的自行火炮,德 國空軍考慮用俯衝轟炸機能否提供與機動火炮相等的火力以支援快速行進坦克。 1935年德國空軍亮相,開始試飛容克Ju-87俯衝轟炸機樣機,試飛成功,駁回了許多德國軍官的反對意見。1937年出現了首批實戰的容克Ju-87,這些飛機列入編隊,在有關空 軍大隊長指揮下,以代替機動火炮。後來,這些飛機安裝了叫嘯裝置,最大限度地發揮富勒所強調的鼓勵或瓦解士氣的作用。飛機與坦克協同並不始於德國,斯溫頓在他的1916年 裝甲兵概則草稿中就已提到過飛機的使用問題。1918年8月英國進攻亞眠時,就把雙座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思型飛機一個中隊配屬坦克部隊,進行緊密火力支援,使用一個中隊的索 普威思駱駝型飛機,試驗能否起到反坦克火炮的作用。富勒在《野戰條令(三)》講義(1932年)中寫道:「坦克和飛機是互為補充的,從長遠看,只有其一,而無其二,則不可能安 全地進行作戰……在未來戰爭中,坦克和飛機的協同將遠比坦克和步兵的協同重要。」然而在作戰需要,又要進行野戰試驗的雙重壓力下,真正發展了「坦克-飛機協同作戰」的是 德國人。 30年代早期,德國陸軍秘密發布命令製造裝有37毫米口徑火炮的輕型坦克和裝有75毫米口徑的中型坦克,並要求以低碳鋼製造,而不用裝甲鋼板。在總部參謀官海因茨·古德 里安中校的鼓勵之下,於1931年,一支坦克部隊逐漸組建完成。1932年德國又把從英國購買的卡登-勞埃德履帶高射炮架為底盤製造了一些訓練坦克。這就是1939-1940年間實際參 加作戰的一型坦克。 希特勒當總理後,他不僅贊成和支持年輕的裝甲部隊的宗旨,而且在1934年下令,公開製造裝甲完善的、設計方面符合新戰術要求的坦克。這次任務十分緊迫,終於在1935年 10月15日德國首批建立了三個坦克師。坦克師的編製如下: 一個坦克旅,包括二個坦克團,每團二個營,每營四個連,每連十五輛坦克,全師共有240輛坦克。 一個摩托化步兵旅,包括一個步兵團和一個摩托車營,步兵總數約3000名。 一個反坦克營,包括三個連,起先裝備了37毫米炮。 一個裝甲偵察營,每營有二個裝甲車連,一個摩托車連,一個混合連。裝甲車總數約有50輛。 一個炮兵團,每團二個營(每營六個炮兵連),裝備有牽引輕型榴炮,每師72門。 一個摩托化通信營。 一個摩托化輕裝工兵連。 在西班牙內戰(1936-1939年)中,對於裝甲兵及其學術理論的考驗,一般較為失望,得失並無定論。德國人卻把裝甲兵的失敗歸因於缺乏經驗,坦克乘員不全,指揮失當和友鄰 部隊的缺點等等,這是正確的。他們對於空中偵察的結果和利用俯衝轟炸機對付炮兵表示滿意。總的來說,德國人相信他們的編製和學術理論的正確性已為西班牙內戰的經驗所證 實。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的敵手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除有將近一百個步兵師之外,還集中了六個裝甲師和四個摩托化步兵師,意在擴張戰果。在騎兵的堅決要求之下,還組建了三個輕型師遂行 傳統的偵察和搜索警戒任務。波蘭戰役中,裝甲師被用作突破的工具。從戰役的性質來看,裝甲部隊擴張戰果的潛力並未充分發揮。 1939年波蘭戰役之後,裝甲師有了加強,計增編了一個高炮營,一個航空偵察中隊,一個供給營,原有工兵連擴編為營。發現輕型師戰鬥力不強,機動力不足,不宜繼續存在 ,所以三個輕型師在波蘭戰役之後,全部改編為裝甲師,第二年冬天又新組建一個裝甲師,所以在1940年入侵法國時,德國已有十個裝甲師。 這十個裝甲師裝備2574輛坦克,其中135輛用作指揮車。2349輛作戰坦克有四種是德國型號,兩種是捷克型號。其中裝備20毫米火炮的德國馬克II型數量最大(40%)。 1939-1940年秋天之際,當時指揮19軍的古德里安將軍強烈要求使用裝甲部隊開闢突破口並擴張戰果。雖然他的意見與總參謀部計劃局長埃里希·馮·曼斯坦因完全相同,但 對於他們的建議,陸軍高級司令部感到懷疑。在1940年2月7日和14日的兩次重要的圖上演習中,古德里安應用他的部隊擴大戰果,獲得明顯效果,他和曼斯坦因戰勝了昔日的懷疑 論者參謀總長弗朗茲·哈爾德將軍。曼斯坦因在阿登地區的閃擊突破計劃和古德里安的突破的觀點都被採納了。1940年5月古德里安實施進攻時,勢如破竹,15天內就打到了英吉利 海峽。 德國在準備坦克戰中,將物質因素和原則理論和諧地結合在一起,自拿破崙全盛時代以來,還未見到這樣完美的結合。法國和英國在30年代後期才遲遲開始組建裝甲部隊。法 國認為裝甲兵僅僅是支援步兵的,這一觀念根深蒂固,所以直到1938年9月法國才成立了第一個裝甲師。這個師包括四個重型坦克營和二個配有初級支援分隊的摩托步兵營。每二個 坦克營又組成一個團。1940年1月組建了第二個裝甲師,同年5月又組建了第三、第四個師。此時每個團又重新改編,編有一個重型坦克營,配備34輛坦克,一個輕型坦克營,配備 45輛坦克。全師共有坦克158輛。摩托化步兵分遣隊減少到一個營。炮兵減為二個群,每炮兵群配屬12門牽引炮。1940年5月投入戰鬥時,這些師裝備不全,訓練不足。而且,大部 分裝甲兵部隊只進行逐次突擊,收益甚微。英國是激進而精明的坦克戰倡導者的故鄉,但在發展坦克師方面竟然比法國還落後。儘管英國已對各種類型的機械化部隊進行了相當規 模的試驗,直到1938年才組織了裝甲試驗師,作為機械化騎兵師使用。英國在1939年4月才開始組建現代意義上的裝甲師,這種師包括輕重型坦克旅各一,每旅三個坦克營,全師共 有坦克321輛,一個摩托化步營,一個「支援大隊」。這個支援大隊由一個摩托化炮兵團和一個工兵連組成,炮兵團擁有16門炮。戰爭爆發時,這個師裝備不充分,所以當德國人首 戰獲勝以後,才調到法國,且未接戰。 採用閃擊戰 德國關於裝甲兵編製和戰術的觀念,對於積極大膽使用裝甲兵及其與支援飛機密切協同的觀念,大家從1939年的閃擊戰就已看清楚了。這一點集中體現在1940年歐洲西部的戰 役,這是戰爭史上一次勢如破竹的勝利。馮·龍得施泰特的A集團軍的裝甲兵先頭部隊儘力通過阿登地區,15天內到達了海峽地區,然後北向比利時,與馮·伯克的B集團軍會師, 把盟國部隊困在兩個集團軍和海峽之間。在皇家空軍和皇家海軍的全力支援下,大部分英國遠征軍進行了「奇蹟般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英軍的重裝備被悉數拋棄。6月5日英軍從 敦刻爾克完全撤退之後,重新集結的德國陸軍南下越過索姆地區,迫使法國在三星期內投降。就這樣,閃擊戰的型式形成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新武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嚴峻考驗中,技術上出現了驚人的發明和改進。例如無線電引信、「錐形裝葯」、火箭筒(反坦克火箭的原型)、無後坐力炮、火箭(消失了一個世紀,又回 來了)以及伴隨出現的炮火瞄準和控制方面的改良。機動軍用器材、快速坦克、自行反坦克火炮和其他越野車輛的廣泛改進,結合在一起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強了機動作戰的能力 。 從古斯塔夫·阿道夫時代以來,美國陸軍在加強炮兵火力方面的發展,意義最為重大。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美國在俄克拉何馬州西爾堡的野戰炮兵學校發展了集火射擊技術。 單一的射擊指揮所能夠在寬闊的陣地上迅速而準確地指揮許多炮兵連,或許多炮兵營的火力進行轉移,因而炮兵火力效果增強了許多倍。火力集體轉移的能力和對單一目標的多炮 同時彈著集火射擊技術,形成了瓦解士氣的強大摧毀力。美國在戰場上的火力優勢確非其他國家可比,不過蘇聯同樣重視火力,他們以數量充質量,即以炮的數量代替技術改進的 不足。 德國人偶爾發現其高初速88毫米高射炮用以反坦克非常有效。事實上,那是當時世界上最優良的炮,在平地或起伏地形上亦可用於常規的火炮支援,在那種地形上,低伸的彈 道不構成障礙。埃爾溫·隆美爾將軍在北非沙漠中使用88毫米火炮的效果最好,他積極調遣88毫米炮與裝甲兵一同前進,形成威脅性極大的火力基地,基地周圍的坦克迅速向前機 動,使英軍驚恐萬狀。 1941年美國、英國同意在兩國分工生產當時還在設計之中的新武器。美國負責發展英國首先設計的無線電引信。英國科學家曾致力於設計測試大氣電場變化的設施,但美國科 學家斷定這種靜電設施不如雷達引信有前途,所以在最後發展中,用的是雷達引信。這種引信是裝置於普通炮彈頂端的小型雷達。當小型雷達感知附近導電體時,炮彈即行爆炸, 臨近固體目標時,如樹林、地面或飛機時,就觸發引信,一般在離目標20英尺到50英尺時在空中爆炸,形成數百片具有殺傷力的散射彈片。 無線電引信第一次用於布爾基戰的地面戰鬥中,不久之後就在英國用以抗擊V-1火箭,效果很好,在太平洋戰場上曾用於高射炮彈。使用這種引信,不再需要調整空中爆炸的高 度(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國曾研究過炮彈空中爆炸問題,遇到很多困難),瞄準飛機,也不必如定點射擊時那樣精確。但是據《布爾基戰鬥》作者休·M·科爾說,那種作用「被嚴 重誇大了。」 戰前,英國、美國和日本各自獨立地設計武器、裝備,研究技術以改進突擊登陸戰。三國都發展了淺水艇和斜板卸載登陸艇,使登陸部隊能夠靠近灘頭,卸載迅速。在戰爭期 間,英、美製造了如坦克登陸艇、步兵登陸艇等遠洋艦船,把突擊部隊運送過海洋,把作好戰鬥準備的部隊運往敵方灘頭。 19世紀在陸戰和海戰中都用過火箭,但是從效果看,壯觀有餘,殺傷力則不足,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火箭型導彈才真正成為有效的軍用武器。從1945年以來這類武器都有迅 速改進(見第27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久,美國羅伯特·H·戈達德博士在實驗室進行試驗和計算表明,燃燒液體化學混合劑所獲推力和末速要大於以前使用的固體推進劑。戈達德博士發明的火 箭是具有簡單高壓推進系統的自由飛翔器,他除了在美國提供了描述其試驗和成果的技術文獻之外,在與其他國家的科學家通信時,也對此進行了廣泛討論。 這發展的重要意義在歐洲尤其在德國是得到了承認的。德國火箭學會成立於1927年。在奧地利、英國和俄國也進行了液體推進火箭的實驗。希特勒很重視火箭式導彈的潛力, 他建立了工程師、科學家專門小組來加以研究發展。他為此花了無數金錢,並深信如用以攻擊英國,會摧垮英國人的戰鬥意志,因為這種火箭會導致嚴重破壞和巨大傷亡。 1944年諾曼底登陸戰後,德國亞音速脈動噴氣式V-1火箭第一次發射,它精度很差,易被偵察發現,也易於被飛機或高炮所擊落。更大型的超音速V-2火箭是戰爭中首次使用的 彈道導彈,其彈道計算的基礎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巴黎炮」是一樣的。火箭發動機燃燒酒精或液氧所產生的巨大能量,使V-2火箭能運載半噸重的高爆炸藥彈頭,射程達200英 里以上。1944年初,雖然希特勒已擁有數千枚V-1彈道火箭,但直到六月他才下令使用。從九月初到1945年初,對英國和海峽港口發射了大量V-2火箭彈,造成了生命財產的巨大損 失。希特勒把這種火箭看作復仇武器,用以摧毀非軍事目標,作為向盟國對德國實施戰略轟炸的報復。 德國V-2火箭大約燃燒二噸液氧和酒精,產生20000磅推力,持續62秒或一分鐘多一點時間,起飛重量約8噸。在燃料燃燒時所產生的能量可將火箭推到約80英里的高度。在「燃 料燃盡」時,火箭的初速可達每小時3000英里,或四倍音速。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及以後陸上、海上使用的戰術火箭,當然比V-1和V-2火箭小得多,並且用的幾乎全是固體推進劑。第一枚「火箭筒」和防衛倫敦的防空火箭,是用無煙火藥 作為推進劑的,改良的速燃硝化纖維推進劑,具有足夠推力以發射無後坐力炮炮彈。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比賽機動力、人力和後勤支援能力的戰爭。這次戰爭中作為機動出發點的工事——不論是永久的或是臨時的,再次證明還是有價值的。至於包圍戰,除 了心理作用之外,並無明顯效果。空軍作為戰鬥力量與陸軍、海軍已處於同等重要地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