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大講堂】胡剛:注意!是中國醫學,而不是中醫學,也不是中西醫結合

胡剛 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中醫藥報社理事會理事

1961年4月生,江蘇泗陽人。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01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任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民盟江蘇省委副主委,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1983年畢業於徐州醫學院,獲醫學學士學位;1987年畢業於白求恩醫科大學,獲醫學碩士學位;1992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1992至1996年任徐州醫學院藥理學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1996年至1998年在美國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高訪研修,1999年起為南京醫科大學藥理學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江蘇省神經退行性疾病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博導。2000年至2003年任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2002年起兼任藥學院院長,2003年4月至2014年5月任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期間,曾任江蘇省第九、十屆政協常委,2006年4月至2008年6月任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2014年5月起任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

主要從事神經退行性疾病和腦卒中的病理機制與藥物藥理學研究,先後主持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課題、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的研究工作,已發表SCI論文100多篇,累計影響因子超過500,先後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或科學技術獎一等獎3項。目前擔任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委員會委員、中國藥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神經精神藥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生化與分子藥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藥理學會副理事長、SCI刊物CNS Neurosci Ther副主編、Clinc Exp Physiol Pharmacol和Acta Pharmacol Sin等雜誌編委。

編者按

現行醫學模式面臨困境,中醫學中醫思維弱化、中醫臨床退化;西醫學藥物作用靶點過於單一、毒副作用大、治療方案無差別化;中西醫結合內涵、目標不清楚等等問題,促使我們思考醫學的新範式,為「中國醫學」的誕生確定了必要基礎。

本文為2012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醫文化核心價值體系及其現代轉型研究」(12&ZD114)階段性成果。發表於《中國高等教育》2014年19期。

作者南京中醫藥大學校胡剛,授權院長在線微信平台首發。

我國醫學淵源流長,千百年中醫學的發展,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大貢獻。隨著近代以來西醫學的引入及其兩種醫學的碰撞、交流,形成了我國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三種醫學體系並存,中西醫並重的醫學發展模式,為我們構建全新的醫學範式——「中國醫學」提供了實踐基礎。現行醫學模式面臨的發展困境,如中醫學存在著中醫思維弱化、中醫臨床退化等;西醫學表現的藥物作用靶點過於單一、毒副作用大、治療方案的無差別化等;中西醫結合內涵、目標不清楚等等問題,促使我們從更高的層面、更開闊的視野去重新審視醫學的發展道路,前瞻醫學的發展趨勢,思考醫學的新範式,為「中國醫學」的誕生確定了必要基礎。與此同時,醫學也承載著促進社會發展的歷史使命,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發展中國特色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要求,為構建中國醫學新範式,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一、中國醫學範式的構建是醫學發展的歷史必然

醫學,作為人類文明的產物,在人類與自然界長期的抗爭過程中孕育誕生。公元前5世紀前後,《黃帝內經》與《希波克拉底文集》構建的東西方生命之學,成為中西醫學發展史上兩座不朽的豐碑。公元2世紀,中國和西方几乎同時降生了兩位醫學巨人:張仲景與蓋倫。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以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為原則,確立了理法方葯系統的中醫辨證體系;蓋倫以解剖生理、觀察實驗為基礎,著作了堪稱系統的百科全書,發端了分析還原的西方實驗醫學科技方法。中西方開闢了醫學發展的不同路徑。隨著地理大發現,特別是在西方殖民擴張的挾裹下,西方醫學作為強勢文化的一部分進入中國,開始了中西醫學交流史。

1、中西醫匯通:「折衷歸於一是」的夢想

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西學東漸,西醫學開始大規模的進入中國,人們不得不思考中西醫兩種醫學的關係。受當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改良主義思潮的影響,一些醫家提出「中西醫匯通」的主張,形成了「匯通派」。代表醫家有唐容川、朱沛文、張錫純、惲鐵樵等。唐容川第一次明確提出「中西醫匯通」口號;朱沛文著《中西臟腑圖象合纂》,強調學習西醫的解剖知識;張錫純主張「衷中參西」,「采西人之所長,以補吾人之所短」;【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4:18】惲鐵樵指出「中醫而有演進之價值,必能吸收西醫之長,與之化合,以產生新中醫」。【惲鐵樵.傷寒論研究[M].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3】

「匯通派」站在中醫的立場上,從不同角度探索溝通中西醫學的途徑,比較兩種醫學體系的異同與優劣,並在比較與匯通中維護中醫學理論,希冀通過「折衷歸於一是」(唐容川語),保存和發展中醫學。由於時代局限,匯通派沒有,也不可能尋找到一條中西醫學「匯通」的有效途徑,但是其首次鮮明地提出了中西醫學共同發展的新方向。

2、中醫科學化:「整理中醫」的單向嘗試

20世紀20年代後,受「五四」運動的影響,「科學」觀念深入人心,「科學」成為檢驗中國學術的唯一標尺,「中醫科學化」思潮在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下應運而生。丁福保最早提出「中醫科學化」的口號,認為「溝通中西醫應自中醫科學化始,擷采彼長,以補吾短,適為保存國粹之唯一途徑。」【趙洪鈞.近代中西醫論爭史[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179】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還有何雲鶴、陸淵雷、譚次仲、時逸人、施今墨等,他們主張借西方醫學來整理中醫,去除中醫理論中的「玄理」,實現中醫學的確切性和實證性。

中醫科學化提出了科學整理中醫的目標和任務,反映了工業化時期對醫學發展方向的要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但是,其嘗試簡單地運用西醫理論來「整理」中醫的方法,顯然具有狹隘性。李約瑟曾這樣批評西方人:在「永久大變動」的近代文明背景下討論中國「相對穩定狀態」中的進展,很難擺脫簡單化與偏見。同樣,簡單地用西醫理論來整理中醫學,也難免走入死胡同。

3、中西醫結合:中西醫的雙向互動

新中國成立後,黨與政府站在社會發展和保障人民健康的高度提出了「中西醫並重」的口號。1956年毛澤東同志明確指出:「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學來研究中國的傳統醫學的規律,發展中國的新醫學。」他認為:「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毛澤東.毛澤東選集(一卷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64、7】。這一指示明確了中國醫學的發展方向,確定了中西醫結合的道路。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中西醫結合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如 「病證結合」診療模式、「菌毒並治」防治方法、腫瘤治療的中國模式等,均得到國際醫學界的廣泛認同。但是,中西醫結合卻面臨著不容忽視的尷尬,即現行的中西醫結合,主要停留在中西醫治療上的配合階段,即中西醫兩法治病,只是一種低層次的結合,沒有打破各自理論體系,發展為更高層次的醫學模式。

2010年6月20日,習近平在我校與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合辦的中醫孔子學院授牌儀式上說:中醫藥學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深入研究和科學總結中醫藥學對豐富世界醫學事業、推進生命科學研究具有積極意義【習近平.中醫孔子學院將有助於澳民眾了解中國文化.來源:新華社.中央政府門戶網站】。這一講話對於校正長期以來在中西醫結合方面,以西醫學為基準的方向,有著戰略性指導意義,也促進我們不得不站在歷史地高度,去審視中醫西結合,去思考更高層次的中西醫融合問題。

從「中西匯通」、「中醫科學化」到「中西醫結合」,形成了中西醫相遇後大致的三個階段,雖然各個階段立場和側重點不同,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歷史訴求:那就是希望發揮兩種醫學體系的長處,並能夠融通結合。儘管這種有機融合尚待時日,但這一歷史邏輯的指向卻是清晰的。隨著醫學的發展,更深程度更高層次的融合已經成為可能,「中國醫學」的誕生已呼之欲出。

二、現代科學搭建了孕育中國醫學的溫床

現代科學發展促進了醫學發展,同時搭建了孕育中國醫學的溫床。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成立十周年的時候有一個報告,報告的題目為《NBIC》,選的是納米科學、生物技術、信息技術、認知科學4個英文首字母,文章指出:醫學必須高度重視這些學科的交叉滲透和融合,這是宏觀文明和微觀文明並進的一個突出的特點【劉德培.中國醫學科學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來源:搜狐健康】。這說明現代科學的發展,已為以宏觀見長的中醫學,與以微觀見著的西醫學的高度融合尋找到了契合點。

1、現代科技推進中西醫理論「不謀而合」

由於中西醫理論基礎的差異,長期以來中醫學理論被認為不「科學」,但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神秘」的中醫理論揭開了面紗,呈現了中西醫兩種醫學理論的「不謀而合」狀態。如,細菌、病毒、寄生蟲、支原體等病原微生物等理論印證了中醫外邪致病理論;現代科學技術研究發現,情志的異常變化可以導致神經、體液的異常,內分泌紊亂和免疫功能的低下,從而科學地揭示了中醫情志致病的理論;現代時間生物學、氣象學、大氣物理學、地理學的發展已提出了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氣候的人群患病有不同的規律性,堪稱是對中醫五運六氣學說的發展【吳勉華.現代科技條件下中醫藥學術發展的反思與展望.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2、系統生命科學促進中西醫療法的「不期而遇」

「辨證論治」個性化診療是中醫學的特色。近幾十年以來,西醫無差別化醫療模式遭遇湍流,以「單一疾病--單一靶標--以一概全」的觀念正向個體化醫療轉變,利用多種治療藥物,並將營養、心理和生活方式等因素考慮在治療方案內,尤其有助於在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療達到最佳效果。醫療實踐上的這種轉變需要以系統科學--系統生物學為基礎。2011年,Jan van der Greef ,荷蘭應用科學研究組織(TNO)首席科學家在Nature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Jan van der Greef. PERSPECTIVE:All systems go. Nature 2011, 480: S87】,「現代系統生命科學旨在了解動態和非線性系統內的彼此相互獨立的兩者之間的聯繫及相關性,及其出現在某些組織水平的性能。這個系統概念與我們的中醫學理論是相通的。因此最近幾年,科學領域中出現一個新興的「健康」的概念,而長期以來這個概念都是以中國傳統醫學的健康理論為核心」【Stone R. Biochemistry. Lifting the veil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 2008, 319(5864):709-10】。隨著基因組學、蛋白組學、代謝組學、草本組學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將進一步促進中西醫「個性化」療法的匯合。

3、現代科技推進中西藥物研究「殊途同歸」

中西不同醫學體系形成不同的藥物研發模式,並將其應用於醫療實踐中。20世紀隨著生理學、生物化學的快速發展,加速了中西藥物研發模式的交叉。經典例證是中藥的三氧化二砷的研究,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亭棟教授和他的團隊,以「以毒攻毒」的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發明的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療白血病取得的成效讓世界刮目相看。2000年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正式批准用砷劑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方案。

另一個例證是獲得2011年拉斯克-狄貝基臨床醫學研究獎 (Lasker 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 的中國科學家屠呦呦,表彰她在青蒿素 (artemisinin) 的發現及其應用於治療瘧疾方面所做出的傑出貢獻。從上個世紀90年代末以來,青蒿素作為治療瘧疾的一線藥物挽救了無數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在全球最貧困地區的兒童。

三氧化二砷和青蒿素都是從中藥中提取出來的,這兩項工作用事實表明了中藥的巨大潛力。他們在研究中所使用的都是現代科學方法。他們的獲獎,不僅是中醫藥的勝利,而是傳統藥物走向現代化的勝利【Xu Z.Modernization: One step at a time. Nature. 2011, 480(7378):S90-2】。更為重要的是,這兩項成就打開了藥物研究的視野,促使更多的研究者從中醫經典中尋找研究靈感,用現代科技方法使傳統藥物走向世界,造福人類。

三、中國醫學範式的特徵與優勢

1、中國醫學的基本特徵

所謂「中國醫學」,即傳承中醫學精髓,中西兩個醫學體系交叉融合,體現現代科學發展水平與方向,具有世界推廣價值的當代醫學新範式。它以發揮中國傳統醫學整體觀、個性化的優勢為基點;在生命與疾病的認識思維、辨治模式、處方用藥等方面集中西醫學之大成,中西醫相互融合協同的全新醫學範式。

基於以上認識,中國醫學的特徵突出表現在融合與協同兩個方面。融合即:中醫學的向內用功與西醫學向外探索的融合;中醫的自然觀、生命觀、健康觀與西醫學的科學觀、人體觀、疾病觀融通;中醫的生命時空變動之道與現代醫學的人體結構功能之學融通;既具中國傳統原創,又兼具國際現代融通。

協同即在方法論上,中醫整體論與西醫還原論的協同;在認知方式上,中醫察同與西醫察異的協同;在思維方式上,中醫直覺思維和西醫邏輯思維的協同;在研究方法上,中醫主觀經驗和西醫客觀實驗的協同;在診療方式上,中醫辨機辨證與西醫辨病辨症的協同;在治療理念上,中醫針對人的「調理」觀與西醫針對病的「修理」觀的協同;在治療方法上,整體與靶點的結合,體內過程與體外表徵的觀照,復方與單體的選擇性運用協同。

2、中國醫學的優勢

中國醫學為集中西醫學大成的全新的醫學體系,其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具有中國原創性和先進性。中國科技自古領先於世界,進入近代以後卻被西方甩到了後面。經過100多年的追趕,毋庸置疑,目前我國醫學的整體水平仍落後於發達國家,具有原創性的科技成果更為罕見。但是,通過積極開發我國寶貴的具有原創性的中醫學資源,以獨特發展視角構建中國醫學新範式,形成具有中國原創性的集成優勢。可以在整體科技水平落後於發達國家的情況下,醫學率先取得領先地位。

二是理論的包容性與開放性。中國醫學具有包容性與開放性的優勢。它吸收了當前科學研究(包括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最新成果,形成具有多元醫學內容兼容並蓄的當代醫學整體的知識論模式,符合人類醫學發展趨勢。其將構建一個融合傳統與現代知識、技術和方法的創新平台,既可以在理論與方法上為當代醫學與生命科學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視角,在生命科學發展的若干問題上取得新突破,同時反過來也使得傳統的中醫學能夠煥發新的生命力。

三是臨床療效評價的全面性。中國醫學的優勢,體現在臨床的高效上和對療效評價的全面性上。比如擴大了診斷視野;用新的理論分析、揭示疾病的內在規律;將疾病發生、演變、轉歸同立法處方用藥緊密相連;將生理、病理、醫理和藥理連貫思考等。將局部的病理變化和人體疾病過程的整體反應、動態變化相結合,兩種理論融會貫通,對疾病認識更加細緻,提供了早期治療的機會,創造出新理論、新藥物。並且對療效的評價,將打破目前以單一指標為評價標準的局限性,建立更全面更科學的評價體系。

四、中醫藥高等院校的使命

構建中國醫學範式是一項浩大的系統工程,中醫藥高等院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與光榮的使命。

1、引領中國醫學的發展方向

在世界科技飛速發展的背景下,高校肩負起知識與科技創新,推動科技進步的歷史重任。中國醫學以傳承中醫學精髓為核心,融合中西醫學為基礎,為此,中醫藥高等院校應擔負起引領中國醫學發展方向的歷史責任。一是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將細胞水平、分子水平、動物模型、臨床研究等多層面的研究結果進行整合;二是在現代科學的基礎之下,產生出一批可以統攝、涵蓋、交融兩種醫學思想和醫學知識的術語,打破中醫科研是單純「以西解中」的局面,而是形成一批可以闡釋中醫、也可以闡釋西醫並且能夠有效表達人體和疾病的複雜現象的新的術語群;三是實體模型與唯象模型相結合,把中醫的藏象研究與西醫的解剖形態研究結合,促進醫學新的發展。四是在藥物研發上,研究具有多靶點優勢的藥物,開發出療效高、毒副作用小的新藥品種。

2、提升中國健康事業的水平

為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健康服務需求,國務院發布了《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為此,中醫藥高等院校應當充分發揮中國醫學的特點,秉承中醫藥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治未病"理念,辨證施治的診療思想,藥物及非藥物干預等養生方法,融合西醫學優勢,不斷提升維護健康、干預亞健康到疾病的防治能力與水平,從而提升中國健康事業的水平。

3、創新中醫人才培養模式

中國醫學是既具中國傳統醫學原創、又具國際現代醫學融通的當代醫學體系。新醫學範式的出現必將帶動人才培養模式的革命,同時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又將有利於培養創新型人才,從而帶動中國醫學體系的不斷豐富與完善。為此,中醫藥高等院校擔當的首要使命就是創新中醫人才培養模式,為中國醫學培養合格人才。為此,我們既著眼於世界醫學教育發展的前沿,充分借鑒現代醫學教育模式的長處;又承繼師承製教育模式的「合理內核」,發揚光大民族醫藥教育的優秀傳統,打造全新的中國醫學教育模式,構建具有鮮明民族性的中國醫學全球教育平台,促進中醫醫學教育模式現代性與傳統性、全球性與本土性的有機結合。

總而言之,中國醫學是一種有著深厚學科發展基礎、光明前景的正在構建中的醫學範式。它的構建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孤立的,需要多學科的推動,需要管理、科研、臨床、教育的大力協同。中國醫學的構建,將是中國文化、中國科技對人類的重大貢獻之一,將為中華民族復興事業增光添彩。

推薦閱讀:

《銀屑病中西醫結合治療》——4
中西醫結合 治療糖尿病
一例室上性、室性早搏患者在中醫干預之後心悸感的消失及其善後
都能治中焦虛寒,調理脾胃,理中湯和小建中湯系列的區別在哪?
中西醫結合治療紅皮病型銀屑病

TAG:醫學 | 中國 | 中醫 | 西醫 | 中醫學 | 中西醫結合 | 校長 | 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