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 (83)第80節 阜陽市區  

阜陽市區3個區位於安徽省西北地區的阜陽市中部。行政區域介於北緯32°40′~33°10′與東經115°30~116°15′之間。該市區東界利辛、潁上縣,西鄰臨泉縣、界首市,南接阜南縣,北靠渦陽、太和縣。市境東西長69公里,南北寬44公里,總面積1796平方公里,約佔全省總面積的1.64%。現設11個街道辦事處,10個鄉,12個鎮。  一、市名由來、駐地、舊縣城及疆域  〔市區名稱及異名由來〕  阜陽市區古代向為皖西北的政治中心,古有鬍子國、汝(女)陰、順昌、潁州府、阜陽、阜城等以政區命名古城的稱謂。  今阜陽市區另一個延用時間較長的異名為潁州城。它始於北魏孝昌二年(526年,一說四年)新置潁州,以潁水為名,治汝陰城,此後常作州名,只在南北朝作僑置州名。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升順昌府,至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複名潁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為潁州府,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府,作為州府治前後長達12個多世紀,又稱潁州城。  自1735年作附郭阜陽縣治,至今為阜陽專區、地區、及阜陽市駐地長達260年,故又稱阜陽城。近現當代又稱阜城鎮、城關鎮及阜陽市。  〔市區建置〕  阜陽市區的建設史可追溯到近30個世紀前的古鬍子國邑舊址,位於今市區西北部的泉河北岸的柴禾場。相傳柴禾場就是古胡城的南門外柴禾行。該城在周敬王二十五年(前495年)楚滅胡後成為楚國的縣邑。隨著楚勢力北上中原和疆域北展東漸,政治中心進一步北移,地處戰略衝要的古胡城成為楚國爭霸中原的軍事要地。早在周景王五年(前540年),當時作為鬍子國的宗主國楚國就開始開渠通淮河。為加強控制,楚國加強運河管理,在古北汝河(今泉河)南岸設置軍事和商業性城塞,因位於北汝河南岸而名汝陰城。後因其地位日益重要,漸漸取代了古胡邑,戰國時期已正式稱汝陰城了。這些均為今阜陽市區老城區建城之始。還有人認為古汝陰城位於今市區古北7.5公里古城,即唐初的信州、潁州城,而今阜陽城建設史僅追溯到北宋開寶六年(973年),因當年水患移州治於東南5公里的今老城區。這樣,古城的建設史僅千年左右。這種推測並無詳實的資料來認定,應予以否定。  秦始皇統一後至今,今市區一直作為歷代縣級以上政區駐地。尤其是在以後的歷史進程中,地位日顯,常為皇親、國戚、勛臣的封地,成為王侯的都邑及名宦戍守之處,成為歷史名城。  解放後,阜陽市區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過40多年的努力,使昔日的消費城鎮成為淮北大平原上古老而又新興工業城市,成為全省最大的農業區。地處正在崛起的徐淮經濟協作區和經濟比較發達的華東經濟協作區之間的阜陽市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建成區已超過15平方公里。1996年1月1日分設潁州、潁東、潁泉3個縣級市轄區。均以城區為依託,包括部分鄉村地區,分割原縣級阜陽市、縣的疆域。  〔古治所〕  今阜陽市境內在南北紛爭期間及唐初曾僑置不少郡縣和增置一些新縣,今留有遺迹的有清邱城、永樂城等。  清邱城:為5世紀末北魏新僑置的許昌縣,入梁、東魏、北齊、北周及隋初仍為許昌縣,梁、北周及隋初,先後兼潁川郡治。開皇十八年(598年),改許昌縣為清丘縣,仍治此城,直至貞觀元年(627年)才撤銷清丘縣入汝陰縣,此處為郡、縣治長達130年左右。該城址位今阜陽市區東南口孜鎮北10公里清邱村地名古城的東側,總面積0.62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城濠遺址尚存,地下有大量磚瓦碎片。  永樂城:作為縣治始於隋末群雄割據。大業十三年(617年)四月,李密部將房獻伯據汝陰,後為王世充據。郡民江子建作柵建立對抗政權。唐武德四年(621年)五月,平王世充,在江子建作柵處(位今市區西北7.5公里的古城)置信州,仍領永樂縣。六年,撤銷永樂縣,併入汝陰縣。該縣存在期間不足7年。該城即正德《潁州志》載:「唐初,置永樂縣。」考其遺址,位今市西北聞集鄉永集附近。據1965年文物普查考證,該城池輪廓為西門在賈庄,東門在永集,南門在段庄,北門在劉樓,護城河(今稱箕子溝)尚存,地下有大量磚瓦碑片及銅鏡、金筆架等文物出土,遺址總面積有3.75平方公里。

〔疆域變遷〕  今阜陽市區疆域歷代變遷很大,先後經歷古鬍子國、汝陰縣、潁州、阜陽縣及民國後期,建國後幾經分合的阜陽市、縣等幾次重大的變遷。  古鬍子國起初的範圍較大。是今阜陽市境內與沈子、焦國並駕封國中的最大國家。春秋時期,已並進焦國,範圍幾達今市全境。周敬王八年(前512)六月,吳公子掩余、燭庸投楚國,楚取城父與胡田分封給二公子。十二月,吳滅徐,徐子章禹奔楚,楚又割鬍子乾溪田予章禹,並在今亳州市城父鎮建夷城以處徐子章禹。後楚又以今潁上縣江口鎮北湯圩孜村分封公子白為慎公國,疆土日削。  秦置汝陰縣,疆域幾近今阜陽市。東晉南北朝時僑置現象十分嚴重,再細考證已無必要。隋唐的汝陰縣迄蒙古汗國至元二年(1265年)撤銷汝陰縣,其疆域仍與秦漢相匹,並且包括今太和、阜南、臨泉3個縣及界首市。  至元二年(1265年),撤銷汝陰、泰和、沈丘、潁上4個縣及錄事司,併入潁州,時潁州取代汝陰縣,疆域最大,相當於今阜陽、界首市、太和、臨泉、阜南、潁上等縣地。後復太和、沈丘、潁上3個縣。至順三年(1332年),增置潁水縣,汝陰縣相當於今阜陽市3個區。元末,撤銷沈丘、潁水縣,併入潁州,包括今阜陽市3個市區及阜南、臨泉兩縣。明初,仍之。  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附郭阜陽縣,範圍比現在的阜陽市3個市區要大得多。包括今阜陽市3個區、臨泉、阜南縣全部及渦陽縣一部分,利辛縣大部分。自後的大變化有:同治三年(1864年),劃阜陽縣(今阜陽市)東北境的劉家集(今劉集)、福鎮集(今佛鎮集)、閏家集(今閏集)、張集4個集25個圩地給新置的渦陽縣。  民國24年(1935年),從阜陽縣西部地區(位今阜陽市西部)划出楊橋、瓦店、沈邱集(今臨泉縣城)、高集、謝集、土坡、張集、艾亭等2531平方公里(據1944年《安徽概覽》)的土地設臨泉縣,是原阜陽縣最大的一次變遷(縮小),時阜陽縣面積只剩下3616平方公里(據1944年《安徽概覽》)。  1949年至1952年劃阜陽縣(今阜陽市)東南的新集、六十里鋪等地入潁上縣。  解放後,曾兩次劃阜陽縣(今阜陽市)南部地區入阜南縣(初名阜南辦事處)。即民國38年6月,劃潤河以南的於集、苗集、趙集、公橋4個區29個鄉組建阜南辦事處(駐薛集);1952年又從阜陽縣(今阜陽市3個區)划出柴集、許堂、朱寨3個區42個鄉入阜南縣。這是阜陽縣第二次大削疆域。  1950年8月,從阜陽縣(今阜陽市3個區)划出北部的宮集區及長春區的趙寺、王營、草李、長春4個鄉地入太和縣。1964年10月31日,從阜陽縣(今阜陽市3個區)划出其東部的王人、王市、馬店、胡集4個區所轄的王人、五里、劉寨、邵廟、鞏店、王市、孫廟、東城、朱集、汝集、四廟、馬店、馬橋、桃園、永興、高集、賈橋、板橋、院寺、新湖等20個人民公社約703平方公里入新設的利辛縣,使其疆域再次縮小近四分之一(未劃前為16個區1個鎮85個人民公社,劃後僅為12個區,65個人民公社及阜城鎮)。 1975年12月19日(1976年上半年正式劃開)劃阜陽縣(今阜陽市)腹心阜城鎮及所轄的北關、大隅首、三里、向陽4個人民公社及水上公社組建新的縣級阜陽市。1976年下半年又將阜陽縣新華區的岳老廟、六里、新東3個大隊劃入阜陽市向陽公社。經歷次變動區劃名稱,調整基層設置,至1985年,阜陽市轄鼓樓(設17個居民委員會)、中市(設10個居民委員會)、河東(設5個居民委員會,5個行政村)、郊(轄泉河、閘東、水上3個鄉,24個行政村及4個船民大隊)4個市區,共設32個居委員會,3個鄉29個行政村及4個船民大隊,總面積51.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16平方公里,是安徽省行政區域面積最小的縣級地轄市。1992年11月20日,撤銷阜陽市、縣,合併組建新的縣級阜陽市,基本上恢復到1975年前的阜陽縣舊境,至今不變。按現在的阜陽市總面積1821.5平方公里計,約是清咸豐時期阜陽縣版圖的36.1%,是民國33年版圖的50.3%。1996年1月1日,撤銷阜陽行署及縣級阜陽市,成立省轄地級阜陽市的3個市轄區。

 二、市轄區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  阜陽市區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這裡就是農牧業區。國家產生後,這裡載之史籍里最古區劃為西周初年康王(公元前1004年至前967年)分封的鬍子國(都古胡城,今市區西北柴禾場),成為周朝東征和扼制淮夷的前哨重鎮。春秋時期,鬍子國隨著楚國勢力北上,初入盟楚國,後為其附庸。魯定公十五年(前495年)二月十九日,楚滅胡,古胡邑為楚的縣邑。戰國時期,仍為楚邑,為楚北上東漸的軍事重鎮和商業巨埠,並在北汝河(今泉河)南岸形成汝陰城,奠定今阜陽市區老城的基礎。楚置陳郡(治陳,今河南淮陽縣城),汝陰縣屬之。  〔秦朝〕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佔領楚西北地區,仍設陳郡(仍治陳),汝陰縣(仍治汝陰城)屬之。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調整郡縣,汝陰縣仍屬陳郡。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冬,陳勝率領起義軍佔領汝陰縣。  〔西漢〕  漢王元年(前206年),汝陰縣仍屬陳郡(仍治陳),屬項羽的西楚國(都彭城,今徐州市)。高祖五年(前202年)正月,項羽亡,汝陰縣(仍治今阜陽市區)為由劉邦改封韓信楚國(都下邳,今江蘇睢寧縣古邳鎮)陳郡(仍治陳)。六年春,廢楚王韓信,十一月廢韓信為侯,陳郡收歸漢廷。十二月甲申,封夏侯嬰為汝陰侯,都汝陰,屬陳郡。十一年三月丙寅,高帝立子劉友為淮陽王,領秦陳、潁川2個郡,並罷潁川郡,益淮陽國,都陳(今河南淮陽縣),汝陰縣屬淮陽國。惠帝元年(前194年),徙封劉友為趙王,淮陽國除為陳、潁川2個郡,直屬漢廷,汝陰侯國屬陳郡。高後元年(前187年),高後僅以陳郡先後封惠帝子劉強、劉武為淮陽王(仍都陳),屬淮陽國。八年九月,呂雉敗,淮陽國除,復為陳郡,汝陰縣仍屬之。文帝四年(前176年)二月乙卯,徙封子代王劉武為淮陽王,仍都陳,改陳郡為淮陽國,仍屬之。十二年,淮陽國除為陳郡,今南部地區改設汝南郡(治上蔡,今河南上蔡縣城西南),直屬漢廷,汝陰侯國改屬之,兼汝南郡都尉治。景帝二年(前155年),立子劉非為汝南王(仍都上蔡),汝陰侯國屬之。三年,徙劉非王江都(都廣陵,今揚州市),汝南國除為郡,仍屬之。元鼎二年(前115年),汝陰國除為縣,仍之。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汝南郡改屬豫州刺史部。元康四年(前62年),復為汝陰侯國。更始二年(24年),為汝陰王國(均都汝陰城,今阜陽市區)。  〔附王莽新朝〕  王莽篡漢,改汝南郡為汝汾郡,改女陰為汝墳,又作汝郪縣,仍屬豫州刺史部。  〔東漢〕  東漢初,恢復舊名,仍為汝陰縣(仍治今市區),屬豫州汝南郡(改治平輿,今臨泉縣西古城子)。建武二年(26年),封劉信為汝陰侯,仍屬汝南郡。永平十三年(70年),汝陰侯國除為汝陰縣,仍之。十五年(72年)四月甲子,屬劉暢汝南國(仍都平輿),屬之。建初四年(79年)四月己丑,復為汝南郡。  〔三國·魏國〕  東漢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魏代漢,汝陰縣(仍治汝陰故城)屬魏國豫州(初仍東漢舊治譙,今亳州市區)汝南郡(改治息縣,今屬河南)。黃初三年(222年),改屬豫州(治潁川郡,今河南禹縣)汝陰郡(治汝陰,今阜陽市區)。嘉平五年(253年),改屬豫州(徙治安成,今河南汝南縣汝南埠)汝南郡(仍治息縣)。  〔西晉〕  魏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西晉代魏,汝陰縣(仍治今阜陽市區)改為司馬駿的汝陰王國,仍屬豫州汝南郡。次年,分汝南郡,復置汝陰郡(治汝陰),屬之。太康四年(283年),改封司馬謨為汝陰王(仍都汝陰),改汝陰郡為汝陰國。七年,無子國除為郡,仍之。永嘉亂後,地陷漢國將石勒之手。二年,劉漢封劉景為汝陰王,仍都汝陰。  〔東晉〕  東晉初,收復部分失地。太寧三年(325年),豫州全境入後趙。建武三年(337年),石虎封其子石琨為汝陰王(都汝陰),取代汝陰郡,屬後趙豫州(治潁川郡,今河南許昌市東)。石鑒青龍元年(349年),地入冉魏,仍之。後趙永寧元年(350年),地屬東晉。光壽元年(357年),豫州(仍治潁川郡,今許昌市東)改屬前燕,仍屬汝陰郡(治汝陰)。建熙十年(369年),屬東晉,仍舊制。七月,入前秦,汝陰郡(仍治汝陰),改屬東豫州(治許昌),此後互相佔領。太元八年(383年)十月淝水戰後,汝陰(仍治今市區)仍屬東晉。隆安三年(399年),入後秦。義熙十二年(416年),復入東晉,仍為汝陰縣。

〔南朝·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宋代晉,仍舊制。永初三年(422年),北魏佔領汝陰縣;神

三年,封功臣長孫道生為汝陰公。元嘉十年(433年),劉宋奪回汝陰縣。二十四年十一月,劉宋文帝封十皇子劉渾為汝陰王。二十九年,復為北魏佔領。和平二年(461年)七月,北魏文成帝封其弟拓跋天賜為汝陰王。大明八年(464年),劉宋再次收復汝陰。泰始三年(467年)二月,劉宋汝陰太守張景遠(又名張超)擊敗攻汝陰的北魏兵。旋入北魏。劉宋佔領期間,今市境為汝陰縣,仍屬豫州(治汝南,今屬河南)汝陰郡(仍治汝陰)。齊建元元年(479年)收復汝陰,四月,齊高帝改封宋順帝劉准為汝陰王。不久,殺其全族。十月,封劉胤為汝陰王。

  〔北朝·北魏及南朝·梁〕

  北魏太和四年(480年),佔領今阜陽市區,初屬豫州(治懸瓠城,今河南汝南縣)。十八年,置東郢州(治社亭城,今潁上縣潤河集附近),改領汝陰郡。二十年,改封拓跋天賜孫拓跋景和為汝陰王。二十二年,罷東郢州。今市區境內設汝陰及僑置許昌(治今口孜鎮北清邱村)。梁天監七年(508年),佔領汝陰城,封劉端為汝陰王。孝昌二年(526年),汝陰復屬北魏。四年,北魏置潁州(治汝陰,今市區),今市區境帖治汝陰的雙頭郡有汝陰弋陽二郡等,設有汝陰、許昌等可考縣。梁中大通二年(530年),梁取北魏潁州,改置陳州(治陳留,今太和縣舊縣鎮),屬之。後復為北魏佔領。梁太清元年(547年)六月,東魏叛將侯景降梁,入梁。次年(548年)八月,侯景據壽陽(今壽縣城關鎮)反梁,地入東魏。梁在今市區境內先後置可考政區有:汝陰弋陽二郡(治汝陰,今市區)設汝陰縣,潁川郡(治許昌,今口孜鎮北清邱村)許昌縣等,屬陳州(治陳留,今太和縣舊縣鎮,一說治今臨泉縣高塘集附近)。

  〔北朝·東魏〕

  東魏在今市區境內設汝陰弋陽二郡(治汝陰,今市區),設汝陰縣、弋陽、新息縣(帖治汝陰)及許昌縣(治清邱村),改屬置於陳留縣(今太和縣潁陽故城)的陳留潁川二郡,屬潁州(仍治汝陰,今市區)。

  〔北朝·北齊〕

  東魏武定八年(550年)五月,北齊代東魏,初仍舊制。天保七年(556年),北齊廢潁州及雙頭郡,在今市區境內僅設汝陰郡(治汝陰),設汝陰縣(仍治今市區);潁川郡(天保七年,改潁川郡為臨潁縣;後復郡,治許昌,今清邱村)設許昌縣。

  〔北朝·北周〕

  北周建德六年(577年)二月,滅北齊,入北周,廢汝陰郡。今市區境於次年復置汝陰郡(治汝陰,今市區),設汝陰縣;潁川郡(建德七年復置,仍治許昌,今清邱村)設許昌縣,屬潁州(治汝陰)。

  〔隋朝〕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隋代北周,初仍舊制。開皇三年,撤郡並縣,今市區設汝陰(廢汝陰郡留縣,仍治市區)、清丘(開皇三年,廢潁川郡留許昌縣,仍治清邱村。十八年,改許昌縣為清丘縣),仍屬潁州(仍治汝陰)。大業三年(607年)四月,改潁州為汝陰郡(仍治汝陰),仍設汝陰、清丘縣(仍治清邱村),屬豫州刺史部。大業十三年四月,李密部房獻伯據汝陰城,郡民江子建於今市區西北5公里處據險作柵,仍設汝陰、清丘2個縣。

  〔唐朝〕

  大業十四年(618年)五月,唐代隋,改郡為州,今市區境設汝陰、清丘縣,並增置永樂(治今永集附近)等縣。武德四年(621年)五月,平王世充,在江子建作柵處增置信州。六年,改信州為潁州,改治汝陰(今市區),撤銷高塘、永樂、永安3個縣,併入汝陰縣,仍設汝陰、清丘(仍治清邱村)2個縣,屬亳州總管府(武德五年置,治今亳州市區)潁州(治汝陰,今阜陽市區)。貞觀元年(627年),撤銷清丘縣,併入汝陰縣(仍治今市區),屬河南道地理區潁州(仍治汝陰)。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潁州改屬河南道(治汴州,今開封市)。天寶元年(742年),改潁州為汝陰郡(仍治汝陰)。至德二載(757年)十二月,復汝陰郡為潁州(仍治汝陰)。安史亂後,潁州屬淮西節度使(治蔡州,今河南汝南縣)。後漢屬河南道節度使,初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繼治汴州(今開封市)。大曆十四年(779年),改屬宋亳潁節度使(治宋州)。建中二年(781年)二月,改屬宣武軍節度(初治宋州。興元元年即784年,改治汴州),余仍之。

推薦閱讀:

阜陽市加快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
3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
關於對阜陽房價未來幾年的看法及思考

TAG:安徽 | 阜陽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