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成為森林的根基就是和平友好
6.成為森林的根基就是和平友好
【原文】合1內2空3周4外,強國為圈5,弱國為屬。動而無不從,靜而無不同。舉發以禮6,時7禮必得。和好不8基9,貴賤無司10,事變日至11。
此居12於圖13東方方外
【譯文】和諧接納困窮於周密之外,以強國為圍欄,以弱國為從屬。強國動而弱國無不隨從,強國靜而弱國無不相同。興起事業發展事業要以社會行為規範,能承受社會行為規範必有所得。和平友好是大的根基,富貴貧賤沒有誰來掌握,事情變化每天都有準則。
以上辨別謀劃是在東方外部。
【說明】春季就行為於春季的政令,春是木,東方曰木,木曰曲直,雙木為林,三木曰森。所以木的特性就是從屬,從屬於社會行為規範,能夠承受社會行為規範就能夠生存。成為森林的根基就是和平友好。這就是愛護及管理。
——————————————————
【注釋】1.合:(hé禾)《詩·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荀子·非十二子》:「合群者也。」《呂氏春秋·古樂》:「以比黃鐘之宮適合。」《資治通鑒》:「甚與孤合。」這裡用為和睦、和諧、融洽之意。
2.內:(na納)《孟子·滕文公下》:「段干木逾垣而辟之,泄柳閉門而不內,是皆已甚。」《荀子·臣道》:「時關內之,是事暴君之義也。」《韓非子·八經》:「人臣忠論以聞奸,博論以內一。」《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趙不內。」《說文》:「內,入也。自外而入也。」這裡用為接納之意。
3.空:(kōng倥)《詩·小雅·節南山》:「不宜空我師。」《詩·小雅·大東》:「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管子·參患》:「不失天時,不空地利。」《論語·先進》:「回也奇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孟子·告子下》:「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這裡用為困窮之意。
4.周:(zhōu州)《詩·小雅·鹿鳴》:「人之好我,示我周行。」《管子·人主》:「人不可不周。」《左傳·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論語·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孟子·盡心下》:「周於利者凶年不能殺,周於德者邪世不能亂。」《荀子·勸學》:「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於世矣。」《韓非子·初見秦第一》:「天下又比周而軍華下。」《說文》:「周,密也。」這裡用為周密、周到之意。
5.圈:(juàn倦)家畜的圍欄。《管子·立政》:「圈屬。」《史記·張釋之列傳》:「從行登虎圈。」《說文》:「圈,養畜之閑也。」
6.禮:(lǐ李)《書·皋陶謨》:「天秩有禮。」《詩·鄘風·相鼠》:「相鼠有體,人而無禮!」《詩·小雅·十月之交》:「曰予不戕,禮則然矣。」《管子·五輔》:「上、下有義,貴,賤有分,長、幼有等,貧、富有度。凡此八者,禮之經也。」《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韓非子·解老》:「禮者,所以情貌也。」這裡專指為禮法、禮節等級社會的典章制度;傳統習慣、規定社會行為的規範之意。
7.時:(shí石)《書·舜典》:「納於百揆,百揆時敘。」王引之述聞:「時敘者,承敘也。承敘者,承順也。」《詩·小雅·楚茨》:「永錫爾極,時萬時億。」《詩·周頌·訪落》:「訪予落止,率時昭考。」《管子·侈靡》:「衣食之於人也,不可以一日違也,親戚可以時大也。」《論語·學而》:「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禮記·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這裡用為承受之意。
8.不:(pī批)古同「丕」。《詩·大雅·文王》:「有周不顯,帝命不時。」《詩·周頌·清廟》:「不顯維德,百辟其刑之。」《韓非子·揚榷》:「主上不知,虎將為狗。」丕:《書·大誥》:「弼我丕丕基。」《左傳·昭公三年》:「昧旦丕顯。」《說文》:「丕,大也。」《漢書·匡衡傳》:「未丕揚先帝之盛功。」這裡用為「大」之意。
9.基:(jī機)《書·太甲上》:「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師,肆嗣王丕承基緒。」《書·武成》:「至於大王肇基王跡,王季其勤王家。」《詩·小雅·南山有台》;「邦家之基。」這裡用為基礎、事業的根本之意。
10.司:(sī思)《書·胤征》:「遐棄厥司,乃季秋月朔。」《書·高宗肜日》:「王司敬民,罔非天胤。」《詩·鄭風·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司直。」《周禮·師氏》:「司王朝。」《老子·七十九章》:「有德司契,無德司徹。」《論語·泰伯》:「籩豆之事,則有司存。」《孟子·梁惠王下》:「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韓非子·三守》:「至於守司囹圄,禁制刑罰,人臣擅之,此謂刑劫。」《說文》:「司,臣司事於外者。」《廣雅》:「司,臣也。」《小爾雅》:「司,主也。」這裡用為掌握管理之意。
11.至:(zhì志)《孟子·離婁上》:「規矩,方圓之至也;聖人,人倫之至也。」《荀子·不苟》:「君子至德, 嘿然而喻。」《逸周書》:「民生而有習有常,以習為常,以常為慎…上賢而不窮,哀樂不謠,民知其至。」這裡用為準則之意。
12.居:(jū拘)《易·革·上六》:「征凶。居貞,吉。」《書·多士》:「今爾惟時宅爾邑,繼爾居。」《詩·邶風·柏舟》:「日居月諸,胡迭而微。」《詩·小雅·魚藻》:「王在在鎬,有那其居。」《詩·大雅·生民》:「以赫厥靈,上帝不寧。不康禋祀,居然生子。」《管子·白心》:「是謂寬乎形,徒居而致名。」《老子·八章》:「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論語·公冶長》:「藏文仲居蔡,山節藻梲,何如其知也?」《禮記·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孟子·滕文公下》:「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荀子·不苟》:「唯所居以其類至,操之則得之,舍之則失之。」這裡用為「辨別」之意。
13.圖:(tú塗)《書·多方》:「洪惟圖天之命,弗永寅念於祀。」《詩·小雅·常棣》:「是究是圖,亶其然乎?」《詩·大雅·崧高》:「我圖爾居,莫如南土。」《儀禮·聘禮》:「君與臣圖事。」《公羊傳·庄公十三年》:「君不圖與。」《戰國策·秦策》:「而天下可圖也。」《說文》:「圖,畫計難也。」這裡用為謀劃、反覆考慮之意。
推薦閱讀:
※中國文化劣根性的28個標識之十九:圓滑與和平
※15年內,各大國一系列的誤判,最終100年的和平毀於一旦
※香港影壇最頂尖的八位武術指導,八爺袁和平排不了第一
※和平:中國文化的內在精神
※如何看待原子彈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