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上班族:他們能做什麼?————————▲654《深度中國》中國新聞周刊2012
「90後」在職場的各種「囧事兒」
1·90後陷入就業迷思:我能幹什麼?
8月6日訊 記者仇廣宇
隨著暑假的來臨,又一批「職場新鮮人」走出大學的象牙塔進入社會,開始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段正式工作經歷。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畢業生大都生於1990年前後,也就是所謂的「90後」。
關於「90後」的職場新聞也是層出不窮:太自我,要求多,不靠譜,要平等……年代真能成為劃分一代人性格和行為特徵的依據?正慢慢走入職場的「90後」果真如此嗎?他們要如何才能轉變學生身份,從職場菜鳥轉變為達人? 「我能幹什麼」?小靳是一名1990年出生的北京大學生,剛剛踏入職場沒多久。雖然在校期間從事過許多實習,也不算是「生手」,但她無論在面試中還是職場上,依然會遇到一些困惑和不解。
「最開始的時候就是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會幹什麼。不夠自信。」學理工科的小靳從事的實習工作不少,但也正是由於不願繼續做理科相關的工作,讓她的實習經歷看起來「有點亂」。也有個別的面試工作人員提醒過她,這樣的簡歷,看來似乎是沒有職業規劃的表現。
「我其實就是想多多嘗試一下,這樣不好嗎?」後來「學聰明」了的小靳學會了多準備幾份不同的簡歷應聘,可是有種「小堅持」讓她依然會在心裡暗自嘀咕:多嘗試有錯嗎?
醫藥公司產品線經理許先生在上海和北京都進行過招聘,作為企業負責招聘的員工,他這兩年面試的人,出生年份基本都在88-90之間。最近兩年90-92偏多,達到了80%左右,主要是中專和大專生。他認為,也許由於剛畢業,這裡面部分人的想法,和大多80後還是存在很多不同。
像小靳這種風格的畢業生,許先生覺得她對自身定位較為明確,只是缺乏社會經驗和自信:「有的90後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在沒有明確的目標的前提下,總是認為自己幹什麼都可以,而且幹什麼都一定能夠輝煌,從本質上沒有認清楚自己。」對於「自傲」的求職者,招聘者自然非常反感。 職場人際:堅持「自我」「平等」梳理媒體對於「90後」求職的報道,出現最多的字眼是「自我」「平等」。這一點在同事關係上尤其明顯。比如,據《成都晚報》報道,一家企業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對媒體說,90後求職一「個性」之處是都喜歡平等對話溝通。
小靳總結了周圍90後朋友對待職場人際關係的態度:「大家基本覺得是要分人,該尊重的尊重,但是應該相互尊重;有人認為對於大領導要尊重;有些人則會感覺 「沒什麼感覺」,「沒什麼概念」。
在工作單位裡面遇到事情,有時候需要「請示領導」,有人教她「不要越級」,她覺得很新鮮,忽然發現自己從來沒有過特彆強烈的層級觀念。「這也是我學到的一個很重要的經驗。」
除了父母,身邊沒有年長的角色可以為她提供建議,可父母的生活經驗在這裡顯然已經過時。她說,如果有個「80—85」之間的哥哥姐姐跟她交流,她會非常樂意。「再大一點的人,他們也許會不知道我的意思,會說,你應該怎樣怎樣,我們是為了你好。80後的人可以跟我們的語言銜接上。」
「90後的溝通方式也很有特色,在工作中能感覺到他們不太有上下級的概念,喜歡輕鬆自在的表達。」《成都晚報》的報道中,企業人力資源部負責人這樣表示。
這種對平等交流的堅持,在「90後」一代身上似乎格外明顯。網路化特徵明顯 重視私人生活和個人興趣小靳在工作上曾遇到一件很困擾的事情:「領導在業餘時間打電話該不該接」。「過了六點打來,我很晚才看到,需要回嗎?」當她得到肯定的答覆,似乎還是顯得有些困惑。「可那是私人時間啊……」
職場關係網路化也是90後求職的一個重要特點,據《新民晚報》報道,某招聘頻道發布的數據顯示,在手機求職者中,90後佔了相當大的比例。「機」不離手的90後,更願意在招聘客戶端上找工作。
「90後」的另一個職場特點是追求業餘生活和個人興趣。據《今晚報》報道:網路調查中心和半邊天志願者在天津針對982位18歲至22歲「90後」的調查顯示,92.4%的被調查者坦言,工作單位能提供的業餘文化生活是否豐富,是求職時考量的重要標準。
小靳覺得,周圍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第開始憑著自己的興趣和追求在工作。她曾經結識過在青年旅社做義工的大學生,家境殷實卻從不揮霍,憑自己的雙手和興趣在做事,讓她非常佩服和震撼。
「誰說90後都是不靠譜的,許多人有目標有責任感,而且知道自己要什麼。」 幫扶90後:「踏實」人才公司最愛醫藥公司的許先生說,他也遇見過感覺「靠譜」的90後人才:「有目標,有理想,有人生規劃。他告訴我25歲需要達到什麼目標,自己希望未來能做一個什麼樣的位置,我問他如何去完成,他回答:『我學習,模仿,碰壁,實踐,成功』。」
「其實我們不怕畢業生什麼都不會,每個人生下來都是不會走,但我們要的是態度和方向。」許先生建議,應屆畢業生面對求職困境,保持「理性務實」是最好的辦法。
他建議應屆生能多思考,多看,多聽,多想,想些實在點的東西,加強理性思考,腳踏實地,樹立目標,在目標範圍內在樹立小目標,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不要好高騖遠。
其實,作為新一代的求職者,90後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麻煩」,還有衝擊和新鮮血液。而他們才是「未來的主人翁」。用國際在線一篇報道的話說:「從現在起,就讓我們學習如何去同他們共事吧。」2·90後參加招聘會一聲不吭 家長都給問了
吳芳說,家長陪同前來,他們可以理解,也並不會特別反感,但會注意在交流中孩子的表現。這位求職者在求職中一句話都沒說,全由她母親在主導詢問,而且母親干預性很強,孩子幾次想說都會被她搶白,「這種缺乏獨立性、嬌生慣養的學生是絕對不會招的......
陪同孩子應聘,為其把關首份工作,成了一些父母本能的選擇,可這樣的關愛卻有可能耽誤了孩子。昨日,2012年重慶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啟動儀式暨現場招聘會在南坪會展中心舉行,102家企業提供了1500餘個崗位,吸引了3000多人前來應聘,應屆生達到了6成———他們絕大部分都是90後。由於對子女求職放心不下,一些家長陪同前來,讓不少招聘企業說「不」。
誰來找工作?
孩子在一邊,家長問不停
今年是90後學子首次大規模畢業,面對職場,不少父母選擇了與孩子一起上陣。
穿著紅色的圓點裙,左手腕和脖子上都戴著純金的細鏈,李婷在一家服飾有限公司的招聘點前,拿著應聘表猶豫不決,身旁的母親正認真問著招聘人員工資待遇、上班時間、發展前景等問題。
「我們招聘的導購底薪是1200元,還有銷售提成,業績不同提成比例不同。」招聘專員周小姐說。「那你們在哪些商圈有店呢?」「每個商圈都有。」「上班時間還是比較長哦?」「我們會安排輪班,還提供吃住。」問了半天,李婷在母親的授意下填了應聘表。
「我專科畢業,學的是室內設計,只是實習的時候當過收銀員。」1990年出生的李婷帶著學生的靦腆,向記者介紹情況。還未說完,她母親就接過話說,前段時間孩子忙著學車,才開始找工作。對於自己陪同的原因,她說,現在招聘騙子多,來給孩子把把關。 企業咋想的?父母陪同的,不會給機會
「才畢業的學生,吃點苦沒什麼,我們也願意讓孩子吃苦。」站在重慶力宏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的招聘台前,穿著白色上衣的吳女士笑著說,兒子黃劍畢業於國內一所重點大學化工專業,這是回重慶後第一次參加招聘會。
黃劍說,他試過在網上給大型的化工企業投簡歷,不過都沒有回應,這次招聘會規模大所以想來試試。
在得知這家公司位於茶園,上班比較遠、輪班比較辛苦後,吳女士還是猶豫了,最後拉著孩子離開。在他們身後,人事主管吳芳輕輕地搖了搖頭。
吳芳說,家長陪同前來,他們可以理解,也並不會特別反感,但會注意在交流中孩子的表現。這位求職者在求職中一句話都沒說,全由她母親在主導詢問,而且母親干預性很強,孩子幾次想說都會被她搶白,「這種缺乏獨立性、嬌生慣養的學生是絕對不會招的。」
記者詢問了十幾家應聘企業,他們都表示,對於父母陪同前來的求職者,基本不會給面試機會。學生要求啥?工作環境好,最好少加班
「相比往屆畢業生,應屆畢業生在求職上期望值更高。」南岸區就業局人力資源市場科科長顧艷說,今年應屆生對就業崗位的期望值普遍較高,他們往往傾向於選擇知名度較高的企業單位,同時也希望能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學以致用。相對於薪金待遇等條件,作為獨生子女的90後畢業生更看重工作地點與工作環境,辦公室文員等薪酬不高卻工作環境較好的崗位很受歡迎,而工廠技術人員、銷售等稍顯辛苦的行業不願就職。
畢業於重慶理工大學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專業的王衛巍,選擇了廣達重慶製造城品質管理崗位。他說,因為是大公司,專業對口,且食宿免費有雙休,優秀員工還有海外研修機會。「對於我來說,能夠雙休很重要,我可以接受每周加一天班,但每月最多只能加兩次。」
專家怎麼說?
孩子自己來,家長要放手
「我們是想讓孩子少走彎路,工作是一輩子的事!」記者詢問了多位陪同孩子來求職的父母,擔心孩子受騙、為孩子把關、不放心孩子成了他們前來的主因。
顧艷說,現在的80、90後求職人群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被寵愛,最近幾年父母陪同求職的都有出現。她建議,父母在就業的道路上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而並非「大包大攬」,同時鼓勵孩子在就業時靠自己的能力去找工作。如果父母不放心,可換種方式關懷,而不是直接陪同前來。如可選擇有品質的招聘會,可通過打電話諮詢、上網查詢等方式了解招聘會信息,看是否可靠。招聘會後,等孩子回家再進行詢問、給予意見,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
同時,她也建議90後求職者應減少對父母的依賴,靠自己的能力去適應社會,放正心態,先就業後擇業,而不是抱著「反正父母可以養活自己,不找到滿意的工作就不上班」的心態。新聞縱深>企業急需技術人才
薪酬隨最低工資標準漲
顧艷介紹,此次他們特別針對高校畢業生進行了篩選,剔除了電、焊工等技術性工作及保安、保潔等服務性工作。從企業招聘方來看,單位更青睞專業性強的技術人才。由於這類人才的市場需求缺口較大,在現場招聘中,技術類崗位的薪金也普遍高於一般文職類崗位。技術人員普遍在2500~3500元,文職人員則在1500~2000元。
而記者在現場看到,隨著我市最低工資標準提升,各家企業開出的薪酬有所上漲。如銷售人員的底薪普遍在1500元,設計人員在2000元以上。而軟體工程師薪資水平在3000元~5000元。
據晨報記者了解,昨日全市各區縣都組織了專場招聘會,共組織1500餘家用人單位進場招聘,提供就業崗位5萬餘個,進場求職人數近4萬人,達成意向性就業協議近萬人。
進入大學校園開始獨立,朋友很多但對未來迷茫,有些消費觀念依舊很強烈。 已啟動實名制登記
幫助畢業生後續找工作
為了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今年我市還啟動了實名制登記。在昨日的各招聘現場政策諮詢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免費為高校畢業生髮放實名制登記宣傳資料,宣傳實名制登記的重要意義、可享受的政策措施以及登記流程,並現場為高校畢業生辦理實名制登記。
據了解,除了現場求職,在招聘會結束後,就業部門將實名制信息及時錄入高校畢業生就業實名制統計信息系統管理,並分解到戶籍所在地街道(鄉鎮),做好信息完善及後續跟蹤服務工作,將及時向高校畢業生推薦就業信息,進行就業服務工作。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我市還將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崗位」、「培訓」、「見習」、「創業」、「援助」、「政策」、「維權」等七項服務,為其就業創業搭建平台。(文/重慶晨報記者 雍黎 實習生 盧秋池)3·嫌女孩少不好泡妞 新人辭職理由令人噴飯
連日來,一封言簡意賅的辭職信在職場廣為流傳,辭職理由是:「廠小,女孩少,不好泡妞」。這封被網友冠以「最雷人」「最牛」的辭職信,在江城職場中引起熱議,白領們紛紛曬出身邊的各種令人噴飯的辭職理由。......
楚天金報訊 □本報記者朱安璋 實習生劉雯
連日來,一封言簡意賅的辭職信在職場廣為流傳,辭職理由是:「廠小,女孩少,不好泡妞」。這封被網友冠以「最雷人」「最牛」的辭職信,在江城職場中引起熱議,白領們紛紛曬出身邊的各種令人噴飯的辭職理由。譬如,辦公樓太破,伙食太差,坐班車太久,宿舍不能上網,回家結婚……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牛人們」做不到的。
「不好泡妞」成辭職理由
在職場,辭職是很平常的事情,但辭職總要有理由吧?「廠小,女孩少,不好泡妞」這也成了言之鑿鑿的理由。
近日,最牛辭職信爆紅於網路。據了解,來自佛山一家電機公司的覃某,在該公司任職組長三年來一直找不到女朋友,於是向公司提出辭職。記者在網路上看到這封「員工辭工書」,辭職理由寫著:「廠小,女孩少,不好泡妞」。
廠方下面的主管批複同樣「給力」:「是你自己沒本事泡妞,不要怨天尤人。」
沒想到,許多網友表示支持他的直白理由。在漢口上班的柚柚評論說:這小子夠直白的。那小女子我辭職,是不是要寫:「單位小,帥哥少」。
網友峰子說:支持!把任何事情做好,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如今員工壓力大,主管們不能只把員工往流水線上趕,還要關心大家業餘的生活和情感生活哦,否則,勞動效率如何保證。 各種辭職理由令人噴飯「老闆,我下月準備結婚了……」「哦,那太好了,恭喜你,請我們喝喜酒啊」「不是的,我準備辭職了,結婚生伢休息兩年。」……
昨日,漢口一家運輸企業的負責人錢總,給記者說起上周一名女員工當面提出辭職時,所說的辭職理由讓他愣了半天。他說,後來聽說該員工家境蠻好,老公工作也不錯,她從事三年多的文秘工作,可能覺得自己進步不夠快吧,就藉機提出了辭職。他也只好同意。
武昌街道口一家知名地產公司的人力資源主管李恆春告訴記者,如今80後、90後員工的辭職理由可謂五花八門,甚至讓人啼笑皆非。有說單位食堂伙食太差的,有說失戀療傷的,有說不想加班或出差的,有說離家太遠不想擠公交的,甚至宿舍不能上網、公司辦公樓太破等等,都可以成為離職的理由。
記者在網路上看到更多的辭職理由,可謂「天雷滾滾」,譬如:公司不提供停車位,8時上班很不人性,被老闆當面批評「感覺沒了面子」。 80後90後辭職率偏高據資深HR總結,員工離職理由多為公司原因和個人原因。如:工作得不到認同,才能得不到施展;工資待遇低;自身不適合崗位;罰款眾多,管理方式單一落後;為了理想辭職創業等等10條辭職理由。
不過,光谷一名企業高管感慨地說:「遇到80後,尤其是85後和90後的新員工,我十幾年的人力管理經驗幾乎要清零了,傳統的管理模式去規範、約束和改造他們,實在是太難了!」
今年5月發布的《2012中國薪酬白皮書》也稱,中國「80後」「90後」員工正遭遇「成長的煩惱」,離職率整體偏高。調研數據顯示,作為職場新生代,「80後」「90後」員工離職率達30%以上,高出平均水平5%。
其中,製造業、綜合服務業、工程建設三個行業的員工最愛跳槽,辭職率居三甲,均超過30%。而國企員工的離職率最低,外企員工辭職率最高。
白皮書分析,「80後」員工在經曆數年職場生涯後,面臨成家立業需要,職業規劃也逐漸清晰,企業是否能提供其期望的職業發展通道,將是決定這個群體大部分員工去留的關鍵。而「90後」員工由於「初入職場,對未來發展的規劃還不成熟,流動性相對較高。
「許多90後前期都低估了進入行業的辛苦程度,面試時信誓旦旦,結果堅持不了幾個月就甩手不幹了。」談起新生代的離職話題,光谷一家通訊技術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頗為苦惱。
就業壓力加劇,大學生拿著各自精心準備的求職簡歷,奔戰於各個單位招聘台前。楊敏宏 攝 (來源:中新網) 代際之間 如何互通?1·求職心態調查:70後淡定、80後高調、90後新潮
記者在「2012年長沙縣春風行動暨企業用工招聘會」現場發現,70後求職比較淡定,80後求職比較高調,90後求職比較新潮,正是這種不同的心態及一些其他原因,造成了企業「用工荒」。150多家企業提供了近6000個就業崗位,但初步達成用工意向的不到一半。
火爆的招工場面下,隱藏的是求職者不同的心態。 章帝 攝
每年春節過後,都是各類招聘會的黃金季節。昨日,記者在「2012年長沙縣春風行動暨企業用工招聘會」現場發現,70後求職比較淡定,80後求職比較高調,90後求職比較新潮,正是這種不同的心態及一些其他原因,造成了企業「用工荒」。150多家企業提供了近6000個就業崗位,但初步達成用工意向的不到一半。
求職者:方新國(70後)
心態:忙了這麼久,想過過自由自在的日子
昨日上午10時30分,記者來到招聘會現場時,這裡已是人頭攢動。大部分企業的展位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在三一重工的展台前,前來求職的方新國出生於1971年。「闖蕩」全國多地近20年的他說,剛開始出來打工時,目標很簡單:回家蓋個小樓,存點錢娶個「堂客」。現在,這一切都變成了現實,他的孩子也將在今年下半年讀初中。「年紀大了,也不想在外漂了。」他說,如果家門口有合適的工作,就找一份,如果沒有,就回家種地,農閑時,在家附近打臨工,一天至少能拿到100元。「忙了這麼久,也想過過自由自在的日子。」
求職者:熊海軍(80後)
心態:騎驢找馬,一定要找到中意的崗位
在一家房地產企業展台見到熊海軍時,他正在認真地填著求職表。出生於1981年的他大學畢業後就到長沙城區一家企業謀了一份白領的工作。近10年下來,在城區買了房子,也娶了稱心如意的妻子,只是,這麼多年來,他在職位上升遷並不如意。他坦率地說,現在他正是工作的黃金年齡,「要經驗有經驗,要精力有精力」,他來找工作,只是想換換工作環境,尋找更好的發展空間。因此,他對找工作不會很急,大不了回原單位,「我現在是騎驢找馬,一定要找到自己中意的崗位。」
求職者:黃勇強(90後)
心態:我還年輕,有的是機會
「看能不能先在長沙找一份好的工作,要不然,就到沿海地區或者回老家發展。」1991年出生的黃勇強今年將大學畢業。戴著耳機、穿著時尚的他說,他用兩個小時把這裡的招聘啟事看了個遍,發現自己中意的崗位很多需要工作經驗。他已記錄了幾個相關經營機械方面的招聘信息準備試一下。作為應屆畢業生,他認為工作最重要的是開心,「能夠真正融入工作的城市。」他說,他不想像很多打工仔一樣,幹了半輩子,在所工作的城市還是外鄉人一個。「我還年輕,有的是機會!」他自信滿滿地說。 (記者 劉軍)
2·90後的求職:跟著感覺走?和「70後」、「80後」相比,「90後」更有主見,「如果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值,寧可先待業,慢慢找、不將就」。...
今年全國680萬普通高校畢業生「入市」,其中絕大部分生於1990年代,他們是怎樣的一代?期盼怎樣的未來?
「90後」報到
BLUE,這個被譯為「藍色、憂鬱」的英文單詞,在很多「90」後的眼裡,似乎便是未來的主色調。
染著五顏六色的頭髮,說著「蒶ロ耐·(意為很可愛)」的火星文,撅著「章魚嘴」自拍, 「90後」在長輩們眼裡,是左右都看不順眼的「非主流」。但在鮮明的個性背後,「90後」的內心卻蹲著一個「小王子」:在孤獨的小星球上坐著,渴望得到別人的溫暖,對新世界有些忐忑。
從這個夏天開始,被父母捧在掌心的「90後」,排著隊離開校園進入社會。來自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680萬,其中絕大部分是「90後」畢業生。
他們能不能順利「斷乳」、承載一個社會人必須承擔的責任?面對未知的旅程,「70後」曾滿懷豪情,「80後」以張揚著稱,從現在開始,人們期待「90後」的表演…… 求職和「70後」、「80後」相比,「90後」更有主見,「如果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值,寧可先待業,慢慢找、不將就」。
找工作?找感覺!
今年夏季,是「90後」大學生的首次大規模就業季。按照6歲啟蒙、16年求學計算,今年的本科畢業生不少都是1990年代出生的。據南方人才市場官網「南方人才網」統計:近1個月來,新註冊的求職者中,21%為「90後」。南方人才市場管委會主任盛南方預計,今年廣州5萬大學畢業生中,有1.8萬人尚未就業,即近四成畢業生還未找到工作。不過這僅是預測,目前有數據支撐的未就業大學生人數,為5000人。
對此,南方人才網總經理助理張鋒的解釋是:和「70後」、「80後」相比,「90後」更有主見,「如果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值,寧可先待業,慢慢找、不將就」。
不屑於「啃老族」
「90後」也是積極的一代
7月20日,中午12時,廣州大學城廣東工業大學土木系宿舍里,阿桑還躺在床上,早忘了吃「早飯」。陽光從窗子里直射到床上,再折射到床頭掛著的西裝上。
阿桑半夢半醒、一動不動。20日凌晨2時,阿桑剛剛結束電腦遊戲,關機前照例更新QQ簽名:「眀兲。妱娉。芣想厾」。這串形同亂碼的符號,阿桑的朋友都看得懂———這是「火星文」,意思是:「明天的招聘會,我不想去了。」
跑了十多場招聘會,阿桑挺累。20日的這一場,地點距大學城很遠,地鐵換公交要折騰1個多小時,「這麼熱的天,穿著西裝去參加一場希望不大的招聘會,不值。」阿桑和室友說。
阿桑是廣州仔,父母還沒退休,家境中等,有一套房改房,一輛私家車。媽媽跟阿桑說,工作要積極找,不過沒找到也不要慌:「太辛苦、太『次』的工作就不要去干,退了宿舍回家住,邊看邊找,家裡不等你給『家用』。」但阿桑也知道,如果要和女朋友在5年內結婚,房子車子還是要靠自己,即使父母給了首期,月供也要近萬元,「『啃老族』我是不屑去做的。」
「對前途有點小迷茫。」阿桑說,但並不擔心找不到工作,就是有點振奮不起來:「有兩家公司要我,月薪是3000多元,但我想找一份至少4000元的工作。我們這一行都是起早貪黑地跑工地、畫圖紙,如果只有3000多元,請女朋友每天吃頓飯都不夠,不值得去做。另外我也想找個發展前景好一些的公司,不想在朝不保夕的小公司里浪費青春。」談到未來,阿桑顯得很理性:「既然要工作,就要努力干,爭取3年之內買車、5年之內買房,和女朋友結婚。如果有機會,還要爭取在10年內自己當老闆,與其為別人打工被人管,不如辛苦為自己奮鬥。」 「90後」也是積極的一代最近,網上開始流行一個段子:「『70後』是加班狂,『80後』拒絕加班,『90後』拒絕上班;『70後』靠存款,『80後』靠負債,『90後』靠老爸;『70後』進門脫鞋,『80後』進門不脫鞋,『90後』睡覺都不脫鞋;『70後』吃飯願坐在老闆身邊,『80後』不願坐老闆身邊,『90後』認為自己是老闆。」對於這種評判,「90後」林觀的回應是:「『90後』啥也不信!」「是的,『90後』當中有炫富的『暈機女』,有各種『門』,但是更多的還是積極正常的年輕一代。」林觀說。
林觀剛剛拿到一家網站媒體的錄用信,但她告訴記者,她並不打算在這裡長待:「我計劃工作3年,積累了一定經驗和積蓄之後,就出國留學、繼續深造」。
為了進入這家網站,林觀已經努力了很久。
在校期間,她一直在學生社團工作,獲得了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和優秀學習成績;從大三寒假開始,她利用假期在一家傳統媒體實習,收穫了厚厚一本見報稿件集;大三暑假,她主動聯繫網站媒體並順利獲得了實習機會,從事網站實習編輯工作。
由於表現突出,雖然林觀只是一位普通大學的本科生,還是順利地「PK」掉好幾位重點大學畢業生,如願獲得了網站的這份工作。「我將來的目標是鎖定美國一所知名大學的傳媒系,我選擇網站工作有幾個好處:一是網媒工作履歷,我會盡量多換幾個業務部門,讓履歷更加豐富;二是收入比較高,我家境不好,出國學費要靠自己掙;三是有助於了解全世界電子傳媒的發展動態,這也是我將來的求學方向。」 最關注「能得到什麼」7月20日,羊城晚報記者隨機採訪了10位正在找工作的90後應屆畢業大學生,其中兩個是重點大學畢業生,八個為普通大學畢業生。記者發現,除了重點大學生外,其餘都還沒有找到工作,雖然離校在即,但大家普遍感覺壓力並不是很大,「不將就」是主流心態。
10位受訪人包括7個女生、3個男生,兩個已經找到工作的受訪人月薪均為5000元,比市場平均水平要高出不少。
對於工作,受訪人最關注的是「我能得到什麼」,而不是「我能奉獻什麼」。「我想做什麼工作」和「個人發展前景」被7位受訪者首先關注;其次才是「月薪」、「企業能給我什麼」;而「我能給企業帶來什麼效益」被排在很次要的位置。
雖然暫未找到工作,受訪人並不是很慌。5個人覺得自己感受到的壓力「一般」;2個人覺得「沒啥壓力」;只有1人感覺「壓力挺大」。至於壓力的來源,60%來自經濟方面(養活自己、買房買車);20%來自贍養父母;20%來自和同齡人的比較。 僱主「90後」並不是「頹廢一代」,而是性格鮮明的創新一代
像領導?像阿姨!
「給『90後』貼標籤並不合適」。在人力資源行業工作超過10年的張鋒,自己是「70後」,對「60後」、「70後」、「80後」都有較深了解,對於「新鮮出爐」的「90後」,她覺得這並不是「頹廢一代」,而是性格鮮明的創新一代。
張鋒認為,「90後」有鮮明的優點:敢想敢幹、思路開闊;互聯網一代,知識面較廣,對新的科技手段掌握很快;目標明確、坦白直接。
但也有不少弱點,首先是團隊意識較差;同時,由於社會經驗不足,想法有時與實際脫節。
更重視個人感受的「90後」
廣州一家出版社的總編輯劉女士,從去年開始,陸續招聘大量「90後」新人,她的評價是:個性很強、必須「順毛兒捋」。
「『70後』的員工很簡單,只要薪酬合理,老闆不給『小鞋』穿,一般忠誠度都很高;但『90後』完全不同。」劉女士說。
上個月,劉女士便遭遇了一場「意外」。剛剛招進來的「90後」小楊,平時很溫順的,看起來也很體諒人,劉女士交給她一部很急的書稿,要求3天內校對出來,而劉女士給自己的復校也只留了1天時間,劉女士認為:「馬上就要付印,她加班我也要跟著加班,算是蠻公平的」。小楊卻告訴劉女士,自己有點不舒服,「可能來不及」。「我一聽就火了,什麼叫『不舒服』?」後來旁人告訴劉女士,小楊失戀了,這幾天不想幹活。「這也叫理由?!」劉女士直呼「看不懂」。
作為「70後」,劉女士發現,「90後」並不膚淺,相反,很多人很有才:「我手下的小張,20出頭的一個小男孩,已經通讀很多古書,文言文功底非常好;另外一位美編阿林,設計的書籍封面很有靈氣。」
「但是,他們真的是要『順毛捋』!」劉女士覺得,面對「90後」,自己越來越不像領導,而像苦口婆心的阿姨。要激發「90後」的工作積極性,不能簡單地發號施令,而需循循善誘。比如阿林,有一本財經類書籍被她設計得過於素雅,劉女士要求她改,理由是這類書籍的讀者多是生意人,喜歡大氣的設計,但阿林固執己見,劉女士只好換人設計。第二天,阿林就「還以顏色」———一個電話打回單位說感冒了,「要休息兩天」。
劉女士告訴羊城晚報記者,「90後」的特點非常鮮明,有創意、有主見,很直白,但合作精神則普遍較差,情緒化也比較嚴重。在她的出版社,不止一個新人說走就走,甚至連辦公桌都不收拾就消失無蹤,根本不考慮工作如何交接的問題。相對金錢,「90後」更重視個人感受,「只要覺得在這裡工作不舒服,就不願多留一天,即使還沒有找到新的工作」。 用人單位也要端正態度張鋒認為,「90後」在就業求職方面有非常鮮明的特色。
首先是創業的人更多。「如果有好點子,他們就會放棄找工作,直接開始創業。我了解到,不少『90後』喜歡邀三五知己,開一個小型創意公司或是一家網店。」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與客觀條件的變化有關:近年來電商市場越來越發達健全,讓熟悉網路的「90後」能用較低的成本啟動創業之旅。
其次,找工作寧缺毋濫。「70後」如果沒工作就會焦慮;「80後」找工作是「騎驢找馬」;而「90後」則是一開始就不將就。公司形象、品牌、崗位區域都是關注範疇,「招聘會上的『90後』,坐下來先『考』考官:公司能提供什麼待遇,有什麼前景,有什麼吸引力……」如果找不到合意的崗位,寧可慢慢等、慢慢挑。「現在已經7月份,一些『90後』還沒有定下工作單位,其實並不是工作崗位少,能提供2000多元月薪的崗位大把,但『90後』的普遍期望是3000元以上。」張鋒分析,之所以「90後」心態比較悠然,跟獨生子女家庭有關:「城市的『90後』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尚未退休,家庭經濟寬裕,家長也比較『護雛』,不願意孩子受苦。」
在「90後」的求職觀中,金錢不是第一,「感覺」更加重要。張鋒告訴記者,移動、電信公司的工作崗位,被普遍認為是「金飯碗」,但就有不少「90後」在工作了幾個月後主動請辭。儘管福利待遇、培訓機會都很好,但「90後」覺得工作重複、太枯燥,「寧可在家吃儲蓄,也不願繼續『煎熬』下去。這在『70後』的眼裡是有違常理的。」
「90後」普遍對自己評價較高、很自信,客觀上,他們也確實很有想法,不拘泥於現實,創意層出。「如果『90後』認可一家公司,他會盡心儘力完成任務。我們公司就有幾位很棒的『90後』,加班從不叫苦。所謂恃才傲物,不少『90後』是比較傲氣,但真的有才。」張鋒說。
「厚黑術、彎彎繞,這些人際關係學,『90後』是很不屑的。」張鋒說,他們如果遇到「看不慣」的事情,會直接敲門去和領導當面溝通,能解決的當場解決,不喜歡打「肚皮官司」。「90後」甚至會跟領導坦白一些「於己不利」的事,比如明確跟老闆表態:「我在這個公司不會長留,只是想在這裡鍛煉幾年,積累經驗。」並非所有僱主都難以接受這樣的直白,一位僱主表示:「哪怕他只留三四年,但我起碼知道他不想浪費時間。對於坦白、目標明確的員工,我們願意給他一個平台,只要他懂得珍惜這個平台,就很好。」
對於「90後」員工,張鋒覺得,用人單位也要端正態度。
首先不要再居高臨下,覺得給別人一份工作就是「施捨」,「90後」根本不吃這套。「90後」需要企業的平等相待和真誠關懷。融入「90後」的世界,為其營造一個開心的工作氛圍,「90後」的忠誠度同樣可以很高。 「90後」·奮鬥羅卉:挑戰到底
逃離北上廣?那只是傳說
2010年7月,羅卉隻身第一次到北京,這一年她19歲,讀大二。
成長在單親家庭的羅卉,絕少外出,她決定利用暑假實習的機會,到北京看看。一周後,羅卉找到了一個實習機會。「在單位,我是唯一一個從外地來京、且只有專科文憑的實習生,與其他名校的學生相比,感到壓力巨大。」
結束兩個月實習後,她去了江蘇無錫,在一家新開的酒店實習。老闆告訴她,必須從最底層做起。於是,羅卉住進了地下室,上下鋪位8人一間。接下來,工作的瑣碎超乎她的想像:酒吧開張、外聯活動、客戶訂房,所有繁雜的活聚到一起,壓在她肩上。羅卉從不推託。
2011年7月畢業時,羅卉拒絕了無錫這家酒店的招聘,她又隻身重返北京。一家刊物與她簽訂了勞動合同:月薪1900元,吃住自理。這個待遇比她在無錫帶薪實習的待遇更低。「北京舉目無親,每月這點錢怎麼花,便是個很大的技術問題。」羅卉看中北京的,是廣闊的就業機會。「我承認自己或有些偏執,但選擇了就沒有退路。」由於生活拮据,羅卉在清華大學旁邊的一間平板房裡租住下來。為了省錢,她與另一名來京的女孩同擠在一間單人床上。2011年9月的一個早晨,就在工作兩個月後,因長期沒早餐吃的她一度暈倒在公交站台。「一個好心女孩將我拍醒,扶我起來還買了一瓶飲料遞給我。」羅卉至今記憶猶新。
「家人曾勸我,過這樣的生活是自討苦吃。但我相信這只是暫時的。目前盛行『逃離北上廣』的說法,對我個人而言這只是『傳說』,我覺得應該挑戰到底。」羅卉稱,「人年輕,就應該在外面多闖蕩。我始終相信一句話:年輕就是資本。」 楊智:告別過去如何適應現在,才是當務之急 7月11日,畢業於中山大學公共關係專業的楊智在廣東某啤酒集團正式入職接受培訓。
搭上「90後」「早班車」的他,在離校時賣光了所有的教材,提著大學期間自購的一箱人文社科類書籍,到公司報到。在他眼裡,教材與自購書,是兩個層次的學習與認知。
「我的目標很明確,大學畢業就工作,早日實現經濟獨立。」楊智相信,「90後」更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與權利意識。這種認知,來自於他的閱讀與觀察。
大學時,楊智熱衷於公共話題的探討:社會熱點、慈善事業、影視新劇、文壇打假……楊智認為,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熱情地擁抱現實。
畢業找工作時,楊智並未跑遍所有的招聘會。結合所學的專業,他將愛好放到了首位,薪酬其次。「現在求職面對的是市場,雖然競爭激烈,但也自由許多。」
楊智覺得,走出校園便是真正步入社會。現實與理想,總是要在工作中獲得某種平衡。那些所謂的「職場秘訣」,在他眼裡形同垃圾。「我覺得現實是一步步走出來的,而非鼓噪出來的。」
入職培訓的第一天,楊智感覺慣常的語境徹底改變了:規模、盈利、營銷、創新,這些辭彙陌生而又充滿新意。「同事聚在一起,大多探討公司內部的瑣碎業務。」在楊智眼裡,這些都是每一位職場新人的必經之路,告別校園也就離開了過去的生活,如何適應現在,才是當務之急。范魯:聽從內心踏實走好每一步,是最重要的
北京語言大學國際政治系畢業的范魯,是一個考場強者。2011年年末參加研究生考試,「一不小心」考進清華;之後又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考入了外交部。面對同時向他打開的兩扇華麗大門,這位「90後」選擇了後者。
范魯的求學之路十分平順,但他也一直更想擁有更多的自由,比如就業抉擇。大四開學時,他擁有保研資格,申請表都已經發到手了,「在截止日期的最後十分鐘,我終於決定把申請表扔了,參加研究生考試。」他希望自己去選擇,甚至在考研的同時,范魯還報考了公務員。
令人羨慕的考試結果,卻讓他陷入了糾結:進入清華讀書固然是理想,但就業也是必須面對的現實。一個月後,他選擇了外交部。范魯認為,這是現實的選擇。朋友一個意外拋來的問題,曾讓他頗為受傷:「去外交部當公務員,為名還是為利?」
為此,范魯專門去諮詢外交部的工作狀況,他得到一個大概印象:工作強度大,但年輕人大有鍛煉空間。「如果是普通的公務員崗位,我可能會放棄。」范魯覺得,作為「90後」,他更聽從內心的想法,他人的意見只作為參考。
范魯將於8月中旬入職,之後要培訓一年,然後再分配具體工作崗位。「之前想過的宏大的目標,現在都暫時放下了。」 范魯相信,踏實走好每一步,是最重要的,他也相信大多數「90後」都擁有這樣的素質。(記者 蔣錚 羅坪 馬海洋 實習生 賴拓 巢文芯 陳瑩)3·網路一代:發「微簡歷」 視頻、手機求職應屆畢業生們不再固守單一的求職方式,而是利用手機、電腦等開闢了多種求職渠道,作為一股新鮮力量強勢「殺入」求職市場。140字微簡歷、微博求職、視頻面試......還有哪些新鮮奇特的方式?...
隨著畢業季的臨近,職場上又多了一批新生軍。不過,比起「60後」、「70後」們傳統的求職方式——抱著厚厚一疊簡歷,一場一場跑招聘會,「90後」們更熱衷用微博、視頻等電子科技方式求職。近日,記者通過走訪人才市場發現,應屆畢業生們不再固守單一的求職方式,而是利用手機、電腦等開闢了多種求職渠道,作為一股新鮮力量強勢「殺入」求職市場。
個案
140字微簡歷 拓寬求職路
從去年年底開始,「微招聘」出現並被不少求職者所推崇,一些頗具趣味性的「微簡歷」還被網友們爭相效仿。因其簡單便捷易操作,近來開始受到應屆求職大學生的熱捧。
5月3日,在解放碑聯英人才市場招聘會上,記者遇到了西南大學學生馮坤,他不時地掏出手機把玩。「我在刷微博。」他告訴記者,在今年寒假期間,他在微博上發了兩條求職信息,被轉發了近10次,雖然並沒有直接吸引到招聘單位,但是前不久,他又通過微博發現了一家正在招聘員工的科技公司,並立即通過微博私信發送了簡歷,目前正在等待通知。
「就當是拓寬自己的求職道路。」他告訴記者,雖然微博求職的成功幾率並不大,但是140字的微簡歷操作起來很方便,只要有部手機,即使在公交車上也可以求職,算是留有一線希望,「我周圍的同學,基本上都嘗試過這樣的方式。」 招聘方微博求職將成求職渠道
除了通過公司官方微博發布招聘信息之外,一些公司人力資源部的工作人員,也會通過個人微博發布招聘信息,更有一些企業直接開通了招聘專用微博,例如「海航集團校園招聘」、「盛大網路校園招聘」。
同時,人才招聘公司也大舉入駐微博,在網羅各種招聘信息的同時,還提供了許多求職建議和職業測評。記者看到,「智聯招聘」的粉絲數已超過17萬人,「中華英才網」的粉絲數也超過5萬人,應屆生求職網粉絲數超過11萬人。
「不排除微博求職將是未來的一個新興求職渠道。」據華新街聯英人才市場負責人萬曉冬分析,「微簡歷」有直觀、明了的優點,但對大多數企業來說,招工畢竟是個慎重的過程,僅憑140字較難達成求職意向。不過,如果招聘方採取恰當的方法吸引網友眼光,微博招聘是可以起到擴大企業影響力的作用。
提醒
微博找工作注意兩大問題
今年初,智通人才連鎖對近300名求職者在「2012年新春節後求職狀態」發起了系列調查。調查數據所示,53.4%的求職者還是會採取傳統的求職方式,即參加現場招聘會;有31.7%的求職者則會採用網上求職;有1.9%的求職者利用「手機求職」,但全都是「90後」,他們與時俱進,走在「科技前端」,敢於嘗試新鮮事物。
利用微博求職,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萬曉冬建議,不管哪種簡歷首先必須要真實。廣大大學生求職者,在寫「微簡歷」的時候,因為微博的容量僅有140個字,以此為基礎編寫簡歷,絕非易事。不僅要將自己的基本情況、特長等介紹清楚,最重要的是能引起收信人的注意。但是「微簡歷」必須要真實,求職者對於自己的學校、專業、特長以及要應聘的職位等等都要符合實際。
另外,微博傳簡歷要找對人。很多同學以為把簡歷發給企業的老闆就能得到面試的機會,其實不然。因為人事部門的領導比起老闆來更能決定你的「生死大權」。所以利用「微簡歷」拓寬求職門路時,不妨給用人單位的人事主管發「微簡歷」,因其工作職能相對對口些。 鏈接趣味「微簡歷」
總結型:本人雙手武器C/C++雙刃,裝備為J2EE套裝,天賦點數為:數據結構8,硬體知識7,編碼經驗4。現求遊戲Raid技術類一坑,保證按時出勤,不早退,不裝睡,不划水,不推倒BOSS不下線。
凡客體:愛數錢,愛算賬,愛數字,愛讀書,愛誠實守信,愛吃苦,愛勞動,愛努力,愛安靜,愛宅著。我不是「財迷」,但我擁有註冊會計師證書,熱愛財會工作。我是一名專業註冊會計師。
相關新聞
視頻面試 48小時內就業
據南岸區人社局介紹,從今年3月開通24小時就業服務熱線後,有十多名求職者通過電話求職、視頻面試達成工作意向,其中以大學生為主。工作人員還給記者講述了來自萬州的大學生陳小麗的求職過程。
4月7日周六晚上20點左右,陳小麗打進求職熱線,稱想找份工作。但她的求職要求還很高,希望自己能夠邁入事業單位或大型國企。兩天後,她來到了南岸區人力資源市場,登記了自己的求職情況。經過幾分鐘的溝通聯繫,工作人員找到了和她個人信息匹配的招聘單位,並利用在市場大廳的電腦,讓企業人事部與陳小麗開始了視頻面試。
幾分鐘的交談後,企業人事部很滿意陳小麗在面試中的語言表達和工作態度,決定給陳小麗一份銷售內勤崗位的就職機會,而此時離她致熱線電話求職,還不到48小時。——記者 廖嫻雅圖說:來源:《長沙晚報》務實理性依然最重要1·年輕一代的求職心聲:我們想要什麼?
浙江東陽的十幾名大學生接受了報社記者的採訪,談到了他們想要什麼樣的工作,選擇大城市還是回到家鄉等問題。...
1.杜權全 1990年出生 畢業於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環境科學專業
說起為何回到家鄉找工作,杜權全開心地笑了:「不為別的,就覺得雙腳踩在家鄉的土地上,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踏實和安全感。也希望自己能在家鄉追逐夢想,實現夢想,無論遭遇到怎樣的艱難困苦,都要腳踏實地、心無旁騖,朝著設定的人生目標不懈努力。」
2.胡深媛 1990年出生 畢業於溫州醫學院西藥學專業
「父母都希望我能回到東陽,主要原因是離家近,所以家人都想幫我在這找到工作。」胡深媛說,她自己也希望能在這兒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但根據目前情況來看,她想把初級藥劑師的證先考出來,這樣就業途徑就會更加寬廣,因為現在許多行業都需要帶證上崗。 3.李春杭 1990年出生 畢業於天津外國語大學法學專業李春杭說,現在許多大學生即使已經樹立了目標,日後在面臨許多選擇時,依然會陷入迷茫狀態。她沒有忘記自己最初的願望,就是回到自己家鄉發展。雖然招聘的崗位很多,但真正適合自己專業的只有「法務助理」這個崗位,她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在家鄉擁抱夢想,展翅翱翔。
4.葛良理 1991年出生 畢業於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學專業
在濃濃的鄉情面前,葛良理滿懷理想,選擇了回到家鄉出力。陪著葛良理來找工作的是他的姐姐葛亮。「姐姐比我有經驗,所以今天幫我當參謀。」葛良理笑著說,也許因為保守,他不太喜歡去陌生的地方生活,更重要的原因是能與父母一起生活,可以互相照顧。他已經面試了幾家單位,想找一份市場銷售的工作,希望先以學習為主,積累經驗,這樣才能在工作中佔有優勢。 5.王可 1991年出生 畢業於天津外國語大學法學專業「很多大學生畢業後都想去外面闖蕩一番,而我內心深深的東陽情結是我回到家鄉的重要原因。」王可說,在這裡能聽得懂方言,相互交流親切。家鄉人勤勞、務實,所以她滿懷期待,希望能在這兒找到一份律師的工作,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崗位,她也會考慮做營銷工作,她的理想和目標,就是做一個事業上的女強人,為家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6.徐瑤 1990年出生 畢業於雲南大學滇池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
徐瑤大學畢業後就一個目標:回家找工作。她的微笑流露出濃濃的幸福:「每次回家,家人就把可口的飯菜都準備好了,這種家的溫暖讓我無法割捨。」徐瑤目前想找一份行政助理工作,希望這次招聘會上能如願以償。
7.徐雅濱 1990年出生 畢業於嘉興學院環境工程專業
徐雅濱的爸媽捨不得讓她一人在外漂泊,因為外面的吃住消費高,就業壓力也大。對徐雅濱來說,能在自己熟悉而親切的故鄉打拚,能呆在父母身邊,就是幸福的。「我想找一份文秘工作,先適應一下工作環境,再一步步靠近自己的夢想。」徐雅濱笑著說。 8.李世泉 1991年出生 畢業於湖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就算在外面創業,我以後還是要回到家鄉來的。」李世泉認為,與其在外面打拚,還不如一開始就回到家鄉打好基礎。「隨著經濟的發展,家鄉的發展前途必然會更加廣闊。」李世泉說,雖然在東陽,他所學的電子行業專業對口的崗位沒有其它大城市多,但是他留戀家鄉的故土,他希望找一份電子工程師或者有技術含量的工作。
9.陳躍平 1990年出生 畢業於中國計量學院現代科技學院工業工程專業
說起回家的理由,不善表達的陳躍平臉上洋溢著快樂的微笑。雖然就業壓力較大,但陳躍平還是希望能在家鄉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
10.趙磊 1990年出生 畢業於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投資經濟專業
「父母今年都50多歲了,我希望能留在他們身邊,能給他們一些生活上的照顧。」趙磊說,他喜歡自己的家鄉,想找一份跟專業有關的工作,比如投資顧問,他希望自己工作賺了錢,能帶著父母出去走一走。 11.舒莎莎 1990年出生 畢業於井岡山大學工商管理類旅遊管理專業「我相信,我在家鄉一定能發展得更好。」舒莎莎自信地說,畢業找工作雖然是頭等大事,但是不一定非去繁華的城市,只要自己肯干,小城市也有發展機會和平台,因為機遇決定一切,就看自己如何把握。
12.陳劍南 1990年出生 畢業於浙江樹人大學社會工作專業
陳劍南之所選擇回到家鄉,是經過了一番慎重選擇的,畢業後孤身留在大城市打拚,固然勇氣可嘉,但他覺得東陽發展前景非常令人期待,作為一個東陽人,能回來為家鄉的建設出一份力力,非常自豪。 13.金凜威 1990年出生 畢業於嘉興同濟大學浙江學院會計學專業時代在變,大學生的擇業觀也在變,走出象牙塔的大學生該何去何從,面對機遇又該如何抉擇?金凜威說,東陽發展迅速,給畢業生帶來了很多的就業崗位,他對回到家鄉創業非常有信心。
14.徐理江 1990年出生 畢業於浙江財經學院英語專業
徐理江說,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就匆忙地找一份工作,工作一段時間後就跳槽繼續找,長此以往,他們就會對工作失去信心。而他選擇在東陽發展,主要是工作環境穩定,他感興趣的工作也跟自己專業對口,比如外貿業務員。在東陽、義烏、永康等地,外貿都發展得比較好,如果留在外地,雖然工資高,但消費也高,外地的4000元工資,實際上跟本地2000元工資也差不多,這樣算來,留在家鄉顯然要比在外地安逸得多。 15.葉翰群 1990年出生 畢業於河南科技大學英語專業在東陽,好的企業越來越多,也會有更多的機會,葉翰群希望在自己的家鄉能更大限度地實現自我,提升自己的發展空間。
16.徐曉麗 1990年出生 畢業於浙江師範大學行知學院會計學專業
徐曉麗說,大城市提供的崗位相對較多,薪資待遇也較高,但同時競爭壓力也較大,所以在面臨選擇工作地點時,切勿盲目地認為大城市才有發展機會,還得根據自身情況而定。她想找一份跟自己專業對口的會計工作,她相信自己能在未來的工作中幹得很出色。2·90後求職:拼的還是軟實力同樣是畢業於名牌大學,同樣是本科文憑,同樣是四六級證書,為什麼有的人進入一家公司很快就能打開局面,有的人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適應工作環境?兩者之間的差別,很大程度體現在軟實力...
同樣是畢業於名牌大學,同樣是本科文憑,同樣是四六級證書,為什麼有的人進入一家公司很快就能打開局面,有的人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適應工作環境?兩者之間的差別,很大程度體現在「軟實力」。
軟實力1:「90後」要有「自動自發」的職業心態
「90後」應屆畢業生是職場新人的最大群體,對他們而言,學校培養的能力與公司所要求的能力並不完全一致。「90後」畢業生進入職場,最重要的是要擁有一個良好的職業心態,「良好」的體現之一是「自動自發」。
何謂「自動自發」?高級培訓師詹歆女士開設過一門企業內訓課程,專門針對新員工的職業素養。在她接觸的企業新員工中,許多人對崗位的認識和對自己的認識並不清晰,從而沒有工作動力,頻頻跳槽。其實,新員工如果換一種職業心態,認識到員工與企業是相互依存和對等的關係,員工不僅為企業打工,也是為自己打工,只要轉變職業心態,工作動力才會源源不斷,並且是「自動自發」的狀態。
這種「自動自發」的狀態,有時也被稱為「原動力」。詹歆建議職場新人要找到支持自己的原動力,這是驅使職場人走向成功的關鍵因素。原動力與就職的企業並沒有多大關係,再好的單位也有跳槽,如果你的原動力是建立在薪水上,那將會永不滿足,除了薪水,還有什麼讓你開心的事,那些可以帶來滿足感和認同感的事,或許才是真正的原動力。 軟實力2:口才是新人的一道「入門關」口才是行政和銷售類職場新人的一項基本功,在廣州一家通訊企業工作的王小姐有過這樣一份經歷:畢業找工作時,她因口頭表達比較拘謹,與南航失之交臂,後來到一家通訊企業做行政工作,又因溝通能力,影響了自己的升職。王小姐認識到口頭表達對文職女性的重要,工作之餘報讀了相關培訓課程。
由於口才等軟實力的提升,從而獲得升職加薪的,黃先生就是一例。黃先生目前在廣州某保險公司做銷售總監,三年前,他和所有做保險的人一樣是一位新人,面臨著巨大的銷售壓力,如果在三個月的考核期內拿不到一份訂單,很有可能就會被淘汰出局。
第一個月,黃先生在前線衝鋒陷陣,但沒有業績,應該說顆粒無收。第二個月,情況依然如此,工作慢慢進入低谷,和所有銷售人員一樣,放棄的想法開始萌生。第三個月,黃先生開始反思自己,並在人際關係與口才技巧方面不斷改進,最後情況有了改觀,黃先生爭取了兩個小訂單。
在大浪淘沙的保險行業堅持三年,並成為一名銷售高管,黃先生的成功來自於口才這項「軟實力」的提升。廣州卡耐基培訓學校校長、資深職業教練許統文認為,軟實力是讓職場新人走進別人內心的能力,它包括與人溝通的能力,影響他人的能力,以及積極的職業心態和各種情商等,這些軟實力是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軟實力3:「沉下心」是白領一種可貴的軟素質如果說應屆畢業生是比較純粹的職場新人,那麼擁有工作經驗的職場白領,跳槽到新東家,應該算比較特殊的職場新人。再有經驗的老手,剛去一家公司也是一個新人,對於他們,有哪些軟實力或軟素質需要格外注意呢?
「沉下心來做事的白領更吃香,這種『沉下心』的素質就是一種難能可貴的軟素質。」許統文認為,白領首先要有一個理念,不要輕易跳槽,要把工作變成職業,最好變成事業,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用心去呈現自己的職業價值。如果白領已經跳槽到一個新崗位,職業心態也要親善,學會欣賞別人、關注別人,而不是指責抱怨以前的老闆,懂得你要什麼而不是你不要什麼。
在一家網站做文案工作的小昕,原本今年節後跳槽,諮詢了專業人士之後,改變了跳槽的想法,沉下心來繼續工作。小昕想跳槽的原因是做方案沒有多大的挑戰性,公司也沒有相關培訓可以提升自己,但專業人士點撥她,她所在公司從長遠來看是有前途的,也是值得「守」的,目前離開是因小失大,小昕覺得有道理,也就打消了跳槽的想法。 軟實力4:特定技能為部分職場新人「加分」軟實力包括一些特殊能力,比如抗壓能力,在企業招聘中就被屢屢提到。高級培訓師詹歆女士認為,這類軟實力在面試中並不容易看到,多數是招聘方的良好心愿,許多人有無抗壓能力只能在工作三個月或半年之後才能看出來。所以,職場新人進入公司之後,一定要有吃苦耐勞的思想準備,體現出應有的抗壓能力與職業素養。
某些特定技能在招聘中也會出現,比如個別醫院、國企等在招人時要求應聘者具有籃球特長,擁有這種「軟技能」的職場新人無疑會受歡迎。但唱歌、喝酒、抽煙等「灰色技能」也是常常被人提及的「軟技能」。對於這些有損於個人健康的「軟技能」,詹歆認為職場新人要學會取捨。 軟實力5:高管要把「軟實力」打造成個人品牌高管跳槽也是年後的常見現象。高管進入一家新公司,也是職場新人。這類更特殊的職場新人需要注意什麼,又需要打造什麼「軟實力」呢?
「高管職位高,一定要清晰自己的職業價值模型,熟悉你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有哪些過往成功案例,這些案例要變成職業心理的成功暗示,變成講故事的資本。」廣州卡耐基培訓學校校長許統文認為,高管要由管理者轉變成職業教練,才能影響身邊的一批人,從而擁有較強的「軟實力」。
高管的軟實力在於擁有個人品牌。「把自己變成品牌人,具有個人品牌。在某種程度上,善於打造職場品牌的高管才是優秀的高管。」
推薦閱讀:
※閨女,別嫁太遠了(深度好文)
※【賣鞋的】和【買鞋的】的故事
※人和人千萬不要靠的太近!(深度好文)
※了解一些「絲綢之路」知識吧,會讓你的「西北之行」更有深度!
※有教養的人更容易妥協(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