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日本敗給了誰?

如大部分史學論著那樣,日本學者纐纈厚先生的《何謂中日戰爭》採用了夾敘夾議的寫作手法,但行文間點綴的抒情段落又為文本增強了閱讀愉悅感。開篇,纐纈厚先生並沒有提出觀點,而是感懷於他在中國大陸參觀各地大屠殺紀念碑之行,比較中日兩國人民對「中日戰爭」態度、認識方面的異同。作者由此展開調研,並最終得出「日本戰敗於中國,投降於美國」的論點。為什麼作者不按常規、開宗明義呢?本書的重點在於反思日本因何戰敗,反思日本與鄰國的關係,反思的態度是否誠懇也就顯得尤為重要。老先生先寫訪華經歷及悔過的痛苦心情,就是為了樹立一個真誠反思的形象吧。

不言而喻,這是一本講戰爭的書,但主體不是記載戰爭過程,重點放在探討中日戰爭爆發的原因和日本對戰敗原因的反思。簡單地說,就是中日為什麼打仗?作者更關心的是,中日如何避免再次爆發戰爭?

纐纈厚著,申荷麗譯:何謂中日戰爭 商務印書館

關於日本悍然發動侵略戰爭的原因,一般公認的意見,不外乎狼子野心,妄圖稱霸亞洲;覬覦鄰國的土地物華;緩解本國壓力等等。作者在論述這些公認的戰爭推動力的同時,仔細梳理、闡釋了日本學者長期以來對中國、朝鮮的研究、爭論,以及「軍事至上主義」和「經濟合理主義」兩大學術思潮如何影響明治政府的對外政策。關於明治政府如何從「聯合中國、共御外辱」蛻變為占而有之實現「大陸日本」夢的過程,都在第二章《日本人是如何看待中國的》中有詳盡的描述。與我們所受教育不同的是,作者認為對華戰爭不是蓄謀已久、精心策劃的,而是無計劃推進的結果。由於事態發展的不可控,導致的戰事擴大化,最終將中日兩國拖入戰爭泥潭。此種說辭於日本學者可謂是真誠的反思,於中國讀者的感受,則未免有一點點推脫責任的嫌疑,但也可以從中進一步看出《何謂中日戰爭》一書是一本誠意之作,並沒有為了取悅讀者而矯飾內心。

全書四章中,三、四章都是在討論同一個問題,日本敗給了誰?而第二章,關於日本如何看待中國的研討中也是將過去的印象與現在的看法並重。可見全書三分之二都在討論戰後問題。

日本敗給了誰?對於中國讀者來說,這也是一個問題嗎?我從來沒有想到:對於中國人民來說這顯而易見的定論,在抗戰勝利60多年後的今天,於部分日本人,竟然還是疑問?更讓我沒有想到的是,相當一部分日本人還持有日本戰敗於美國、戰勝於中國,乃至戰勝於亞洲的狂妄想法。雖然作為日本東亞歷史文化學會會長的纐纈厚老先生,本著嚴謹認真的學術真誠,呼籲執迷不悟的那部分日本人認清歷史,承擔戰爭責任,但書中所揭示的,關於戰敗於美國的看法,依然令我感到震驚而難以接受。我對日本的認識,最鮮明、最直接的印象來自於日本影視劇,如果把《望鄉》、《阿信》和《血疑》這三部影視劇串聯起來,也不難看出日本媒體對戰敗於中國的責任推脫。如果說《望鄉》表現了戰前日本國內的貧困生活,為對外戰爭找借口的話,《阿信》則在表現自強不息的生存意志時,特意模糊了對華戰爭,而格外強調了諸如東京大火等戰爭受害感,而《血疑》則是直接表現原子彈創傷。日本這種只看到自己的損失傷痛,卻不反省傷痛來源於對外侵略戰爭的思想,我在當年看片的時候也有過一點模糊的感覺,卻沒有多想。直到今天,看到《何謂中日戰爭》中的論述,才有一種如夢方醒之感。

對於「戰敗」這個問題,日本人大概持三種觀點:(一)戰敗於中國,但是因為英、美、蘇對中國的幫助,才導致日本戰敗。(二)戰敗於美國,首先是原子彈打擊給日本國民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其次是美國在日本的駐軍,都時刻在提醒日本人戰敗於美國的事實。(三)最後一種觀點,也是最讓中國人難以接受的:戰勝於中國。

持「戰勝於中國」觀念的右翼勢力主要的依據就是諸如「建立偽滿洲國」、「南京屠城」、「重慶轟炸」等所謂勝利體驗。這讓我想起了古迦太基名將漢尼拔,當他率領部隊從西班牙登陸歐洲,翻越阿爾卑斯山,攻城拔寨,橫掃羅馬,不是也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戰術的勝利嗎?然而始終未能擊垮羅馬的鬥志,實現戰略意圖,反而被馬克西烏斯牽制在羅馬,軍事實力日漸削弱,直到大西庇阿圍魏救趙,逼迫漢尼拔回防,最終使羅馬贏得了第二次布匿戰爭的勝利。與此相類似,中日戰爭中,雖然日本在抗戰取得了部分戰術勝利,但並沒有實現速戰速決的戰略意圖,結果自然也是兵疲國削。因此,所謂「戰勝於中國」的謬論是最不堪一擊的。關於英、美、蘇對中國的幫助,雖然有其事實,但當時歐洲戰場正打得如火如荼,對中國能夠提供的幫助力度是可想而知的,更何況以當時的交通運輸水平,駝峰航線之曲折難行,也將造成美、蘇對華物資支援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局面。所以說,中國人民是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戰勝日本侵略者的。

我們不否認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做出的犧牲和努力。關於太平洋戰場與中國大陸戰場孰輕孰重,在《何謂中日戰爭》中,作者也有一番比較、論述。1941年,投入到中國東北、關內地區的日本陸軍兵力約為138萬人,派往中國南方地區的兵力約為15.5萬人,而日本本土守軍兵力是56.5萬人。從這種重兵壓境的局勢中,可以看出當時日本政府對中國戰場的重視和妄圖儘快擊潰中國的戰略意圖。

1943年,美國真正發起對日反攻後,日在華兵力部署一度減少到128萬人,當時太平洋戰場日軍兵力部署約為163萬人。不過隨著戰局惡化,至1945年,在中國戰場的日軍兵力部署已經回升至198萬人。雖然日軍在華兵力部署呈曲線變化,但從中仍然可以看出中國戰場是日軍的重中之重。從軍費支出情況來看,1937年至1940年日本軍費在國家預算中的比例是69%至72.5%,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2年對華軍費支出一度降至32%,對英美戰場為29%,依然沒有超過中國戰爭。至1944年,對華戰爭軍費已回升至64%,而太平洋支出降至28%,至1945年更是降至10%。從軍費支出的懸殊比例上,也可以看出中國對日本的國力消耗以及對二戰所作出的卓越貢獻。更何況躍進式海島爭奪戰,怎麼能與陸地大兵團對抗相提並論呢?

日本戰敗於中國,投降於中國,這是不可否認、鐵證如山的歷史事實,為什麼作者得出「戰敗於中國、投降於美國」的論點呢?這主要是日本戰後一貫執行的崇拜美國,跟從美國的政策造成的。

日本戰敗後的投降儀式,本來舉行了兩次,一是1945年9月於南京舉行的投降於中國的儀式,一是東京灣上,美國密蘇里戰艦上投降於美國的儀式。出於所謂武士道尊嚴,不能接受兩次投降之辱,且為了得到美國經濟支援,日本戰後政府有意大肆宣傳密蘇里戰艦投降儀式,弱化、淡化南京投降儀式,致使年輕一代日本人產生了戰敗於美國的錯覺。

但這是一種嚴重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行為。正是由於日本人不能正確認識中日戰爭的真相,才導致戰後日本新民族主義勢力抬頭,篡改教科書、政府官員屢次參拜靖國神社、荒唐的購買釣魚島非法行徑等一系列激發中國人反日情緒的事件發生。儘管也有評論認為釣魚島事件是石原慎太郎在為競選作秀,而非真的要冒犯中國主權。但此事所反映出的日本對中國的輕視卻是由來已久的。日本如果不能正視中日戰爭,誠心悔過,承認戰敗投降,就不可能與中國真正成為朋友。這種投降於美國,不肯承認戰敗於中國,不承認二戰期間戰敗於亞洲各佔領國的蠻橫態度,也勢必使日本孤立於亞洲。

《何謂中日戰爭》這本書,反映的是日本的進步學者關於中日歷史問題的基本見解,其中一部分是日本國內的一些流行的認識,這對我們了解日本的學術界和社會輿論有一定的助益。作者也是一個願意與中國人民發展友好關係的學者,所以他對日本近代歷史上的侵略擴張本質提出了明確而深刻的批判。讓我頗受感動的一個小細節,並不是作者在中國紀念碑前的悔過,而是他提出,要正視1874年日本出兵台灣的重要意義。作者指出:「無論是出兵台灣還是佔領台灣,都是通過『文明化』的意識掩蓋了侵略性、排外性……由此可以驗證明治政府或者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擴張本質,以及『近代化』所包含的負面因素。」這段論述除了肯定日本明治政府對中國大陸領土的貪婪本質,也告誡後人不可蹈前車之轍。作為一名日本人,發出這樣的呼籲是難能可貴的。作為中國讀者,我也希望能看到更多的,像《何謂中日戰爭》這樣誠懇、真實、客觀的史學著作。

合上書本,我不禁捫心自問,關於日本,我究竟了解多少,關於中日戰爭,我又了解多少呢?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很重視知己知彼的,這也是我閱讀這本《何謂中日戰爭》的動因。

舉一個很小的例子:我們習慣說日本是小國,叫日本人「小日本」,其實日本的國土面積並不小,土地面積37萬多平方公里,水域面積3091平方公里,領海面積310 000平方公里,相較之下比英國大多了(英國的國土面積是24萬多平方公里)。所以開疆拓土並不是日本發動戰爭的首因,也不是我們用來輕視日本的理由。說日本小只是相對於中國、美國、俄羅斯、印度這些大國來說。日本的資源也並不貧乏。習慣上稱日本資源貧乏,主要指其可耕地面積少,僅占國土的11.1%;傳統意義上的礦業資源,與世界上其他同等人口規模的國家相比,無論從其礦物的蘊藏總量還是從人均佔有蘊藏量來說都是比較貧乏的。但日本的礦物種類繁多,有「礦物博物館」之美譽。歷史上,日本曾一度是銅的出口國,石灰石、鉛、鋅和煤的蘊藏量也較豐富。日本的島國特徵,加之黑潮、親潮等洋流影響,使其漁業資源極豐富;日本多山地,共有森林2514.6萬公頃,約佔陸地面積的2/3,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日本海岸線共達33899公里,領海面積達31萬平方公里,且多優良港口,為其遠洋運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未來綠色能源的角度來說,也因其多山地的原因,其河流普遍落差較大,雖不利航運,但提供了良好的水力發電環境。由於日本列島還處在環太平洋造山帶、火山帶、地震帶之上,多地震、火山與溫泉,其地熱資源也相當豐富,先天具備地熱開發環境。資源的貧乏還是豐富,既受其自身地理條件限制,也會因時代進步而改變,如地熱、水力等新能源以往不能有效開發,因此被忽略,但在越來越注重綠色環保的當代,都成長為不可小窺的優勢。如今的日本無論技術、還是經濟更是居於世界領先水平。時至今日,在世界七大工業國集團中、日本是唯一的亞洲成員國,亦為世界第二大工業先進國家及第三大經濟體。這些都不是我們可以僅憑民族主義情緒就可以否認的事實。

知己知彼,才能增進彼此的理解,以適應和平發展的時代主題。那些打著民族主義大旗的、叫得最凶的憤青們,對鄰國日本有多少客觀了解呢?對中日歷史又有多少真知灼見呢?我也曾與一位憤青朋友聊過天,結果發現他對近代史的概念竟然只有日本侵華,連珍珠港都未想起,更不要說日本對朝鮮、東南亞的侵略了。每次想起這段對話,都覺得無比悲哀。當我們指責日本右翼歪曲歷史的時候,我們國人,特別是青年人,有多少人在客觀、理性地研討歷史問題呢?

推薦閱讀:

最是少年心!櫻花季,搶先定!
去日本當農民是什麼體驗?
全日本還在沉睡的時候,世界各地的生鮮已在這裡集結
西方罪文化,日本恥文化,與中國忍文化
為什麼是日本?【徵文】

TAG: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