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自己、認識自己

  佛故事中有一篇「古鏡未磨」,其實古鏡有否磨過並不重要,未磨黑如漆,已磨照天照地。以古鏡喻我們自性,能經常反省自己,認識自我,就不必分別未磨已磨了。  古鏡未磨有道禪師當初行腳時,路過一間賣茶的茶坊,因為口渴,就順道進去想喝杯茶小憩一下,店主一看是位雲水僧就熱忱招呼,並且問道:「禪師!辛苦了吧?喝茶嗎?」  只見有道禪師用平淡眼光看了一下茶架,點一下頭,其他一句話也不說。店主似乎也是禪道高手,小心謹慎的說道:「想必您是一位禪道高深的禪師!小的有一個問題想請教您,如果您告訴我,我就供養您!如何?」  有道禪師:「你問吧!」  店主問道:「古鏡未磨時如何?」  有道禪師很快的答道:「黑如漆。」  店主再問道:「古鏡既磨了以後如何?」  有道禪師回答道:「照天照地。」  店主不以為然,說道:「對不起!恕我不供養。」說著轉身就入店內去了。  有道禪師愣了一下,心想:「我數十年參禪,現在連個店主我都不如,可見其禪道之高了!」於是決下苦心閉門深修,以求開悟。  三年後,有道禪師又出現在茶坊的門口。店主仍親切的招呼道:「呵!三年不見,仍想請教那句老話,『古鏡未磨時如何』?」  有道禪師順口說道:「此去漢陽不遠。」  店主再問道:「古鏡既磨後如何?」  有道禪師再回答道:「黃鶴樓前鸚鵡洲。」  店主聽後,誠懇的說道:「請禪師接受我的供養!」隨即轉身呼么道:「夥計!泡茶,泡茶,泡好茶!」  店主問古鏡未磨時如何?有道禪師說未磨時黑如漆,而已磨後即可照天照地。禪師之答在常識上是沒有錯的。但是店主是拿古鏡喻自性,自性本自清凈,沒有磨與未磨之分。

  第一次禪師是難以吃到好茶的。第二次禪師開悟,回答古鏡未磨:「此去漢陽不遠」;古鏡已磨,「黃鶴樓前鸚鵡洲」。禪師反省自我,認識本性,解答出了店主之問,當然會有好茶吃了。  時刻反省自己德山禪師是北方講經說法的大師,但是他對南方禪門教外別傳的說法很不滿意,更不服氣。於是就帶著自己寫的《金剛經青龍疏鈔》去南方「挑釁」。  可是,德山剛剛來到南方就遭受到一位老婆婆的奚落,他感動南方高人很多,就收斂起狂傲的心。謙虛地問老婆婆:「近處有什麼宗師可以前去參訪?」  老婆婆告訴他在五里外,有一位龍潭禪師,非常了得。  德山禪師趕忙到了龍潭,一見龍潭禪師就迫不及待的問道:「這是什麼地方?」  龍潭禪師回答道:「龍潭!」  德山禪師逼問道:「既名龍潭,我在此巡迴既不見龍,又不見潭,這是為什麼呢?」  龍潭禪師就直截了當地告訴德山禪師道:「你非常辛苦,你已到了龍潭!」  這天夜裡,德山站在龍潭禪師座前久久不去,龍潭禪師說道:「夜已很深,你為何還不下去!」  德山道過晚安,告辭回去,走到門口,又再回來,說道:「外面實在太黑,學生初到,不知方向。」  龍潭禪師就點燃了一支蠟燭給他,正當德山伸手來接時,龍潭禪師就把燭吹滅,德山到此忽然大悟,立刻跪下來,向龍潭禪師頂禮,龍潭禪師問道:「你見到了什麼?」  德山禪師回答道:「從今以後,我對天下所有禪師的舌頭,都不會再有所懷疑了。」  第二天,德山禪師遂將疏鈔取出焚燒。  德山在看到剛點著的燭光又被吹滅,從中得到了啟發:自己南來的原因,是因為自己沒有在悟佛中反省自己,現出「狂妄」的本性來了。  生活中,做人做事應當反省自己。  在生活當中,我們會經常看到或聽到一些人在議論別人的缺點,談論別人的不是;也經常會看到一些人在工作中出了錯,就抱怨別人,或者想法設法把錯誤往別人身上推。其實,他們的這些做法都不是明智的做法。"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都會犯錯誤,我們為什麼不靜下心來,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呢?在生活或工作中發生一些錯誤是在所難免的,追究個人的犯錯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不要一錯再錯。古人曾說過:一日三省乎己。這句話是在告訴我們:要經常反省自己,自覺檢查自己的工作或行為是否有缺失,只有這樣,我們自己才能成為一個有明理的人。  何謂反省自己?反省自己,就是要敢於正視自己,敢於承擔責任。作為一個智者是不會逃避責任的,只有懦夫才畏首畏尾,推搪塞責。如果你想取得成功,你就要學習做一個有智者的人,學習做一個明白事理的人。只有這樣做,這輩子我們才會與成功有緣,否則,最終會讓我們悔恨交加,而遺憾終生。

——若本文對您的內心有所觸動,懇請隨喜轉發,這樣可以讓更多人受益,可能很多人會因為您而改變!妙和法師微信號:miaohe4266
推薦閱讀:

范徐麗泰談「旺角暴亂」:部分香港人真的要反省
失禮的吵嚷:反省中國禮儀文化
◎ 丙、結說 · 一、躬自反省
群友們都嘲笑被老虎咬的人,但是我認為至少應該考慮到最基本的禮貌,是我錯了還是說我的表達能力欠缺?
2015漸行漸遠,這一年你經歷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學會了什麼,又有何收穫?

TAG:自己 | 認識 | 反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