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運六氣入通經絡臟腑的認知廓清
07-14
五運六氣入通經絡臟腑的認知廓清在五運六氣的學習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點需要釐定廓清,就是五運(木運、火運、土運、金運、水運)以及六氣(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太陰濕土、少陽相火、陽明燥金、太陽寒水)是直接入通的人體的哪些經絡和臟腑?現在我們在運氣資料上能看到一種觀點:天地五運六氣入通人體同名經絡。如,厥陰風木入通人體足厥陰肝經、手厥陰心包經;少陰君火入通手少陰心經、足少陰腎經;太陰濕土入通人體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少陽相火入通人體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陽明燥金入通人體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太陽寒水入通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這種以五運六氣同名對應人體經絡的說法是否正確,會直接關乎到我們運用五運六氣推斷五運六氣影響到的人體的臟腑和經絡以及由此產生的疾病變化。如果這個說法本身存在錯誤,那麼依據這個對應關係所推斷出來的五運六氣對臟腑經絡及疾病的影響都將出現極大偏差。我本人最開始研習五運六氣的時候,也曾接受這個觀點,但總還存有一定的疑惑。後來通過對《黃帝內經》中運氣內容的研習,發現這種五運六氣與人體經絡同名對應的方式是錯誤的。因為這點錯誤,所牽涉的中醫諸多判斷均會錯誤,故特別提出進行釐定廓清。論述這個問題前,先廓清五運與六氣的對應關係。木運為厥陰風木,火運為少陽相火,土運為太陰濕土,金運為陽明燥金,水運為太陽寒水。少陰君火不主運氣,如下文:「 《玄珠密語.卷之三 天元定化紀篇 》: 少陰為君火。其令熱。……其司子午。運合戊癸。不主運氣。君火以名。不統五運也。故由此推論,夏三月之火也為少陽相火,不是少陰君火。這個五運與六氣的對應關係清楚了,下面我們來看五運六氣與經絡的對應關係:「 《素問·五常政大論篇第七十》: 發生之紀,是為啟陳。……其經足厥陰少陽,其臟肝脾。 赫曦之紀,是為蕃茂。……其經手少陰太陽,手厥陰少陽,其髒心肺。 敦阜之紀,是為廣化。……其經足太陰陽明,其臟脾腎。 堅成之紀,是為收引。……其經手太陰陽明,其臟肺肝。 流衍之紀,是為封藏。……其經足少陰太陽,其臟腎心。這段《黃帝內經》引文非常明確定義:厥陰風木(發生之紀)是入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少陽相火(赫曦之紀)是入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太陰濕土(敦阜之紀)入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陽明燥金(堅成之紀)入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太陽寒水(流衍之紀)入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如果總結一下,即是木入木(厥陰風木入五行為木的經絡);火入火(少陽相火入五行為火的經絡);土入土(太陰濕土入五行為土的經絡);金入金(陽明燥經入五行為金的經絡);水入水(太陽寒水入五行為水的經絡)。雖然《黃帝內經》中沒有明確的文字介紹少陰君火入哪些經絡,依據火入火的原理推斷,同少陽相火一樣,入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那麼,五運六氣入經絡是如此,入臟呢?「 《素問·五常政大論篇第七十》: 敷和之紀,……其臟肝。 升明之紀,……其髒心。 備化之紀,……其臟脾。 審平之紀,……其臟肺。 靜順之紀,……其臟腎。內經也明確表明入髒的規律也是木入木、火入火、土入土、金入金、水入水。至於上面的引文「發生之紀,是為啟陳。……其經足厥陰少陽,其臟肝脾。」中的「其臟肝脾」的意思是,「發生之紀」的厥陰風木之氣,是入的肝臟,肝氣太過而剋制脾臟。余皆仿此。五運六氣入臟規律如此,因臟腑互為表裡,五行相同,故入腑也同入臟之理。那麼從這個規律總結如下:厥陰風木是直接入通肝膽及肝膽經絡,不直接入通手厥陰心包經;少陰君火、少陽相火直接入通心(涵蓋心包)小腸三焦及心經、心包經、小腸經、三焦經,少陽相火不直接入通足少陽膽經,少陰君火不直接入通足少陰腎經;太陰濕土直接入通脾胃及脾經胃經,不直接入通手太陰肺經;陽明燥金直接入通肺大腸及肺經大腸經,不直接入通足陽明胃經;太陽寒水直接入通腎膀胱及腎經膀胱經,不直接入通手太陽小腸經。至於厥陰風木是否會影響手厥陰心包經,那是厥陰風木入相應臟腑經絡後產生的五行變化,其它均如此,但不能說五運六氣可入同名經絡及臟腑。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太陰濕土、少陽相火、陽明燥金、太陽寒水,不論是中運、主運、司天、在泉、主氣、客氣、間氣等,均遵循木入木、火入火、土入土、金入金、水入水的原則。應以此為原則進行推演五運六氣對臟腑經絡以及疾病的影響。上述內容除了少陰君火入通手少陽三焦經、手厥陰心包經筆者還尚未做疾病驗證,其它均做過疾病驗證。那麼,認為五運六氣入通同名經絡的結論又是怎麼產生的呢?因為人體六經三陰三陽經為厥陰少陰太陰經、少陽陽明太陽經,而六氣也為厥陰少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會很自然地將六氣和人體經絡聯繫起來。會未經過考察驗證直接認定為六氣直接入通同名經絡。產生這個「很自然 」的錯誤的原因,是誤以為人體經絡的厥陰少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和六氣的厥陰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是屬於同一個命名系統,而實際上人體的厥陰少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和六氣的厥陰少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是屬於兩個不同的命名系統。我們看《黃帝內經》中對六氣的屬性介紹:「 《靈樞·天元紀大論篇第六十六》: 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所謂本也,是謂六元。厥陰對應風氣,五行為木;少陰對應熱氣(君火),五行為火;太陰對應濕氣,五行為土;少陽對應相火,五行為火;陽明對應燥氣,五行為金;太陽對應寒氣,五行為水。下面我們再看人體經絡的命名及表徵屬性。 「 《外經微言·考訂經脈篇 》: 岐伯曰:肝屬足厥陰。厥陰者,逆陰也,上應雷火。脈起足大指叢毛之際,故以足厥陰名之。雷火皆從地起,騰於天之上,其性急,不可制抑,肝之性亦急,乃陰經中之最逆者,少拂其意,則厥逆而不可止。 岐伯曰:心主之經即包絡之府也,又名膻中。屬手厥陰者,以其代君出治,為心君之相臣,臣乃陰象,故屬陰。然奉君令以出治,有不敢少安於頃刻,故其性又急,與肝木之性正相同,亦以厥陰名之,因其難順而易逆也。足厥陰之所以稱厥陰,是由於其性最逆,「少拂其意,則厥逆而不可止」,取厥為逆意,五行屬木;而手厥陰心包經,因其性「與肝木之性正相同」,「難順而易逆也」,也取厥逆之意,但五行屬火而不屬木。「 《外經微言.考訂經脈篇 》: 岐伯曰:心為火臟,以手少陰名之者,蓋心火乃後天也。後天者,有形之火也。星應熒惑,雖屬火而實屬陰,且脈走於手,故以手少陰名之。 岐伯曰:腎屬水,少陰正水之象。海水者,少陰水也,隨月為盈虛,而腎應之。手少陰因是後天之火又屬陰,故為少陰,五行屬性為火;足少陰取應海水而命名為少陰,五行屬水而不屬火。「 《外經微言.考訂經脈篇 》: 岐伯曰:可,肺屬手太陰,太陰者,月之象也,月屬金,肺亦屬金。肺之脈走於手,故曰手太陰也。 岐伯曰:脾乃土臟,其性濕,以足太陰名之。太陰之月,夜照於土,月乃陰象,脾屬土,得月之陰氣,故以太陰名之。其脈起於足之大指端,故又曰足太陰也。肺經、脾經以其臟皆應太陰月而命名為太陰,但足太陰五行屬土,手太陰五行屬金而不屬土。「 《外經微言.考訂經脈篇 》: 岐伯曰;三焦屬之手少陽者,以三焦無形,得膽木少陽之氣,以生其火而脈起於手之小指次指之端,故以手少陽名之。……然目銳眥實系膽經之穴,仍欲依附木氣以生火氣耳。 岐伯曰:膽經屬足少陽者,以膽之脈得春木初陽之氣,而又下趨於足,故以足少陽名之。膽經因得春木初陽之氣而命名為少陽,但五行屬木而不屬火;三焦以得膽木少陽之氣以生其火,從而命名為少陽,但五行屬火而不屬木。「 《外經微言.考訂經脈篇 》: 岐伯曰:胃經亦稱陽明者,以其脈接大腸手陽明之脈,由鼻額而下走於足也。然而胃經屬陽明者,又非同大腸之謂。胃乃多氣多血之腑,實有日月並明之象,乃純陽之腑,主受而又主化也。 岐伯曰:大腸之經名為手陽明者,以大腸職司傳化,有顯明昭著之意,陽之象也。夫大腸屬金,宜為陰象,不屬陰而屬陽者,因其主出而不主藏也。起於手大指次指之端,故亦以手名之。胃因多氣多血,有日月並明之象,乃純陽之腑,故命名為陽明,但五行屬土而不屬金;大腸因職司傳化,有顯明昭著之意,故命名為陽明,五行屬金。「 《外經微言.考訂經脈篇 》: 岐伯曰:膀胱之經屬足太陽者,蓋太陽為巨陽,上應於日,膀胱得日之火氣,下走於足,猶太陽火光普照於地也。 岐伯曰:小腸之經屬手太陽者,以脈起於手之小指,又得心火之氣而名之也。夫心火屬少陰,得心火之氣,宜稱陰矣。然而心火居於內者為陰,發於外者為陽,小腸為心之表也,故稱陽而不稱陰,且其性原眉陽,得太陽之日氣,故亦以太陽名之。膀胱因得日之火氣故命名為太陽,可謂水中有火,但五行仍屬水而不屬火;小腸因得心氣與日氣,故以太陽命名,五行屬火。從上述內容可以了知,六氣的命名和臟腑相應經絡的命名不是同一個定義系統。所以不可視為五運六氣直接與人體同名經絡相通。由於手足同名經定義有相關聯之處,也有很大區別,也不可將手足同名經經氣完全等同。正是由於將手足同名經經氣等同了,所以才會有六氣可入手足同名經的錯誤認知。撰文:陳遠國日期:2016年8月18日晚善濟中醫旨在傳承、傳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精粹中的中醫,旨在能讓更多的人全面了解中醫,讓中醫為大家服務。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