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思想市場的提法百害無一益

馬立誠:中國需要思想市場

網友評論 ( 0) 2015.09.14 第25期

近日,馬立誠新書《最近四十年中國社會思潮》出版,本書是2012年1月版《當代中國八種社會思潮》的增補本。四十年里,中國社會思潮發生過怎樣變化,不同流派在社會發展中起過怎樣作用,鳳凰評論《高見》欄目就此專訪馬立誠。

訪談嘉賓:馬立誠 曾任中國青年報評論部副主任,人民日報評論部主任編輯,鳳凰衛視評論員,政論家。

鳳凰評論《高見》欄目訪談員:張弘 劉昱含

認識中國需要一個「大框架」

鳳凰評論《高見》:當時為什麼想到要寫這樣一本書?

馬立誠:我寫這本書,就是想給大家提供一個認識中國的大框架。很多朋友說腦子裡亂亂的,不知道中國現在怎麼回事。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當代中國各種思潮,在大家腦子裡樹起一個大背景,有助於分析中國的問題。中國是個謎,怎樣認識中國,這是當前所有人的課題,我就是在這個問題上下一點功夫。未來中國的走向,就在這些思潮當中。

鳳凰評論《高見》:從這些年的發展趨勢來看,社會思潮有哪些明顯變化?

馬立誠:就我的觀察來看,老左派思潮不但抬頭,而且佔上風了。老左派思潮在改革開放過程中雖然一度有出局態勢,但後來隨著一些社會問題愈演愈烈,比如腐敗、貧富分化、環境污染等等,引起民眾強烈不滿,因而重新獲得上升的態勢。因為老左派也是鼓動民粹主義的。比如說很多人現在懷念文革,希望用文革的辦法解決現在的問題。

鳳凰評論《高見》:能否舉例說明?

馬立誠:我舉幾個標誌性事件。一是今年4月5日,有人在北京福田公墓的江青墓前獻花圈、發表演講,和周圍掃墓群眾發生衝突。網上也發表了戚本禹懷念江青的長篇系列文章;

二是一系列懷念張春橋的活動,有人在網上發表《論春橋思想》的文章,某市還召開了張春橋思想座談會。你們想想,過去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么?

鳳凰評論《高見》:為什麼會這樣?

馬立誠:改革開放近40年,由於遲遲不能開展政治改革,無法從根本上糾正很多重大弊端,腐敗太厲害,財富分配不公,司法不公、環境污染,草根生活困難看不起病,導致社會矛盾尖銳化。草根階層更多是從自己經驗里來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是文革。在很多人那裡,文革被簡約和美化成反腐敗。有人對我說,上法院走程序告貪官太慢了,寫大字報、抄家、遊街多解氣,立刻就能解決問題。草根面對著擠壓,面對著不公,面對著生活艱難,有點等不及了。對這個問題,我的書里有詳細的評述。

鳳凰評論《高見》:鄧小平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提出,中國主要是防止左。但是後來漸漸不提了,這是為什麼?

馬立誠:什麼是左?就是在國內主張以階級鬥爭為綱,敵視私營經濟,反對改革開放,甚至要求搞文革。在國際上就是主張打倒美日帝國主義。「主要是防止左」,這是鄧小平的名言。鄧小平這一判斷,抓住了中國問題的本質。總的來說,在鄧小平當政時期,以相當大的精力反對左、克服左,不然的話,改革開放就搞不下去。

但是,在幹部隊伍中,長期以來形成了寧左勿右的傳統。很多人利用左的面具裝扮自己,尋求升官發財。結果是鄧小平關於主要是防止左的思路貫徹不下去。不但貫徹不下去,而且很多人還罵鄧小平,否定鄧小平。結果就出現了我剛才講的那種局面,左的東西佔了上風,而且越來越厲害。

我之所以在《最近四十年中國社會思潮》這本新書中增補加強了反對左的內容,就是為了提醒讀者,要警惕左的東西,識別左的東西,抵制左的東西。中國的左,表面上是「政治正確」,實際上是保護利益集團的利益,是利益集團維護自己私利的護身符,是一個欺騙人民的面具。同時,我在書中指出,鄧小平思想是在各種思潮中佔據主導地位的思想,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不能變。

互聯網時代怎麼對待「民粹」

鳳凰評論《高見》:你在書里提到,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容易被權力者或野心家利用。你提到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非常容易被人操縱利用。你覺得當下需要怎麼做呢?這個危險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互聯網時代,網路煽動有天然便利。

馬立誠: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這兩種思潮,是現在的主流,這是很危險的。民粹主義在中國源遠流長,典型就是文革。什麼全國紅五類行動起來、砸爛公檢法、知識越多越反動、知識分子是臭老九、打倒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等等,是民粹大泛濫。當然民粹主義也有反抗特權壓迫的功能,可是它解決不了問題,反而越搞越糟。

民族主義在當前的體現就是打倒美日,互聯網上對美日的仇恨煽動得非常厲害。為了使權力獲得正當性,就要調動民族主義,刺激民族主義,使用民族主義的武器。民族主義、民粹主義往往是被某些精英集團操縱的。

鳳凰評論《高見》:現在左派右派的問題,總體而言對利益集團可能還不那麼重要,壟斷自身利益才最重要。這種情況下,改革破局好像異常艱難,不知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馬立誠:改革著力點在哪裡,大家都很關注。中國有兩個特點,一是中國比較神秘,有自己的傳統和文化,短期來看,西方人往往看空。二是從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至今,包括共產黨的成立,所有大的變化又都是外因引起。國際潮流是什麼,大家還是清楚的。中國的變化和國際趨勢是緊密聯繫的。具體怎麼向前走,我覺得經濟、政治、文化都在變化,鑒於中國國情,只能慢慢來。

鳳凰評論《高見》:一般認為,在西方,新左派強烈要求民主和人權,批判本國政府,力求增進弱勢群體的權益,但是中國新左派為政府說好話。所以有人說,中國沒有真正的新左派。現在中國遇到很多民生和維權問題,是被稱為自由派的人在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

馬立誠:國外新左派銳意擴大民主和人權,激烈批評本國政府。比如美國的喬姆斯基對美國政府的批評,法國的福柯對法國權力當局的批評,都到了我們看不下去的苛刻地步。新左派信奉國際主義,主張民主幹預,人權干預,主張人權高於主權。德國的哈貝馬斯就支持北約對塞爾維亞的軍事打擊,他認為塞爾維亞當局犯了侵犯人權罪。

中國的一些人就比較油,大概內心有一個利害算計過程。所以,他們雖然接受新左派理論,但是他們並不像國外新左派一樣強調民主和人權,他們做的事情就是批判外國政府。他們雖然強調平等,實際上真正解決司法不公、環境污染這些問題,往往是自由派做的比較多。

過去中國的一些新左派批判鄧小平的「發展主義」,批判改革開放,說改革開放是受了全球化的誤導,現在他們又歌頌「中國模式」。總之,他們的核心是反西方,怎樣有利於反西方就怎樣做,絲毫不覺得自己邏輯上的矛盾。

中國需要思想市場

鳳凰評論《高見》:中國已經有了一個競爭的市場經濟,但好像還缺乏一個競爭的思想市場?

馬立誠:有的人把思想市場看得很危險,其實中國迫切需要思想市場。我們就從建設創新型國家說起。中國創新很差,中低端產品嚴重過剩,高端產品不行。比如飛機汽車的發動機,比如製藥業模仿日本韓國30多年,一直弄不好,再比如建築設計落後一大截,還有高級服裝、鞋子和箱包造不好。原因之一在於沒有形成思想市場。創新不是政府提倡的結果,而是個人天才的產物,是胡思亂想的結果。如果把每個人的思想都壓抑住,人人戰戰兢兢,都重複報紙上的話,就不行。

鳳凰評論《高見》:你的建議是什麼?

馬立誠:從促進中華復興的維度來看,我不贊成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運用權力壓制思想市場。中國的利益已經多元化,應該是多元思想反映多元利益,各階層人士對於解決當前中國問題都可以拿出藥方。但是現在我們的情況不理想,思想市場形成遇到了很大困難,到底是萬馬齊喑好還是百花齊放好?

鳳凰評論《高見》:這個思想市場怎樣形成呢?

馬立誠:要想解決中國面臨的各種問題,特別是建立創新型國家,應該開放思想市場,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春秋戰國和五四時代的中國生氣勃勃,這兩個開放時代形成了中國的思想格局,成就很大。如果保持這種開放的局面,創新就會有很大發展。大家都不敢說話,如履薄冰,思想禁錮住了。這種氛圍應該說是不健康的,偏離了改革開放的方向,對開發中國民智,增強中國軟實力和促進創新很不利,希望這種局面能夠改善。

分享到:
推薦閱讀:

市場:首輪生肖郵票
集郵市場,方連和小版票哪個的升值空間更大?
洋奶粉攻佔高端市場
市場細分的重生
兵魂中國IEC瀟湘之師向各位問候:祝你和家人們幸福安康。

TAG:市場 | 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