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捺缽」的歷史起源與遺址發現

◆◆◆

本文作者 | 王中軍

選自《嵌著<千字文>的井方》

——

  契丹族是一個馳騁草原的游牧民族,轉徙隨時,車馬為家,這種獨特的生活方式使得其建立的遼朝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議政方式:「捺缽」制度。捺缽,系契丹語,亦作「納缽」,意為行宮,相當於漢語的「行在」。遼代雖有首都「上京臨潢府」,但其政治中心不在首都,而在「捺缽」。皇帝不常住京城,而是隨季節氣候和水草變化遷徙。遼朝處理國家政事基本都在馬背車帳之上和四時「捺缽」之中。因此,「捺缽」制度在遼代是一種重要的政治制度,與國家政事緊密相連。

  「捺缽」因按春、夏、秋、冬的時序安排,又稱之為「四時捺缽」。「四時捺缽」既是皇帝鉤魚行獵、習武休閑的理想勝地,也是皇帝議政治軍、號令天下的主要場所。其中「春捺缽」「秋捺缽」主要處理遼朝和其他所屬民族的關係;「夏捺缽」「冬捺缽」主要召開北南臣僚會議。而關於四時捺缽的時間安排,基本上是平均分配的,每三個月皇帝都要帶領主要官員從一處「捺缽」遷往另一「捺缽」處。至於四時「捺缽」的地帶,遼代中期以後就大體固定了下來。同時,契丹族的「捺缽」制度也對於我國北方民族建立的金、元、清代政權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根據史家研究,夏捺缽的主要地點為吐兒山,位於黑山東北。秋捺缽也稱為「秋山」,意為秋獵于山。秋捺缽地多為慶州(內蒙古林縣)一帶群山之間的伏虎林,有黑山、赤山、饅頭山等。而「冬捺缽」地通常設在永州東南30里的平廣淀,位於西拉木倫河與老哈河匯流之處的平原。

  「春捺缽」從正月開始,約四月結束。捺缽的地點在松嫩交匯濕地,主要進行鉤魚、捕鵝活動,同時安撫女真各部的首領。

  「春捺缽」也稱「春水」,意為春漁於水,即:鉤魚、捕天鵝,舉行頭魚宴與頭鵝宴,並接受女真「千里之內」諸酋長的朝賀。

  鉤魚是每年「春捺缽」中一項重要活動。通常「頭魚」由皇帝親自來鉤,鉤得「頭魚」後,皇帝就在大帳內擺宴,並命令前來祝賀的女真各部酋長依次歌舞助興。

  「平沙軟草天鵝肥,胡兒千騎曉打圍」。待冰雪消融,天鵝飛回,乃縱鷹捕鵝獵雁,晨出暮歸,從事弋獵。皇帝冠巾時服,系玉束帶,於上風觀望。侍從們都要穿墨綠色的衣服,每人準備連錘和刺鵝錐,站在水泊周圍。有鵝之處舉旗,探騎馳報,遠泊鳴鼓。天鵝受驚而起,左右圍騎舉旗猛揮。等天鵝落地後,侍從立刻上前,拿起刺鵝錐將天鵝殺死,取天鵝腦給海東青吃。皇帝得到頭鵝以後,首獻宗廟,祭祀祖先,然後群臣各獻酒果,縱飲作樂。

  關於「春捺缽」的地點,《遼史·營衛志》記載:「春捺缽」之地在鴨子河濼。但具體究竟在何處,一直是一個謎。史學者們曾對「春捺缽」文化以及「春捺缽」的地點進行過一定的研究。如20世紀4O年代,遼史研究專家傅樂煥先生的《遼代四時捺缽考五篇》;20世紀60年代,姚從吾的《遼代契丹族的捺缽文化與軍事組織、世選習慣、兩元政治以及游牧社會生活、禮俗生活》等,均對契丹「捺缽」文化以及「春捺缽」的地點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這些研究是依據歷史文獻整理而成,有一定的局限性。考古學界也曾對「捺缽」文化有一定探索,如遼寧文物考古所的《遼寧朝陽木頭城子遼代壁畫墓》(《北方文物》1995.02),涉及契丹「捺缽」文化。

  根據既往研究,「春捺缽」遺址的位置主要在鴨子河濼、遼長春州一帶以大安市月亮泡、混同江(指今松花江的一段)附近。史學界對此有很多不同的見解,可謂眾說紛紜。由於很少有學者去實地考察遼金「春捺缽」地點,使得這一問題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間。為什麼尋找多年的遼金「春捺缽」沒有尋找到,如今卻在乾安境內發現了呢?因為乾安縣是1928年建縣,歷史上,乾安縣這個地方歸屬前郭縣管轄。故而多年來,考古工作者一直在前郭地帶考察,尋找「春捺缽」,而忽視了後從前郭縣分出來的乾安縣。

  2009年11月,在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經乾安縣文物部門走訪調查,發現贊字鄉後鳴村西花敖泡南側有大面積的土台基,大部分台基和斷面清楚地看到有大量的火燒土、陶瓷殘片、布紋瓦、銅錢、獸骨等,並及時將調查情況向吉林省文物局進行了彙報。經國家專家組和省專家多次現場勘探調查,初步確認是遼金「春捺缽」遺址群。

  乾安縣文物部門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大範圍的探查。先後在查干湖西南岸一帶發現了三處規模浩大的遺址群。在乾安縣境內發現的這四處「春捺缽」遺址群,土台基總數共有二千餘個,形狀呈圓形、長方形分布,數量多,分布範圍廣。這樣龐大的工程,沒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很難為之。

  據遺迹可以認定:一、台基全為熟土堆積而成,證明不是天然形成,上面的夯土比較紮實。二、這種野炊類型的遺迹,與文獻記載遼金「捺缽」的情景吻合;三、營帳建於土台基之上,也見諸文獻;四、採集文物多具有遼金文物的特徵,使之更具「捺缽」可能。遼、金兩朝「春捺缽」均應在上述遺址群中進行。吉林省文物局組織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吉林大學考古學系、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遺址群進行了數次調查和現場論證,後又經國家和省文物專家多次現場勘探調查,確定為遼金「春捺缽」遺址群。

  當時正值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階段,按照省文物局指示,立即組織相關專家整理有關資料。2009年12月25日,省文物局破格將「春捺缽」遺址群申報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評審。同時,乾安縣人民政府正式公布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遼代皇帝自正月上旬,率文武百官、後宮嬪妃、軍隊達4000餘人,在馬隊、駝車載滿的氈帳、輜重簇擁下,浩浩蕩蕩從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出發,來到乾安縣境內(花敖湖畔、查干湖西南岸)依制持守行宮——春捺缽。前後歷時60餘天。

  「春捺缽」遺址群是迄今為止我省乃至東北地區發現的分布範圍最廣、保存狀況最好、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科研和社會價值的遼代遺址群。「春捺缽」遺址群的發現彌補了我國考古界未尋找到遼金「春捺缽」遺址的空白。「春捺缽」遺址群的發現,在考古學研究中具有標誌性意義。對了解遼代南北面官制度、宮廷制度、捺缽規模與風俗等都是珍貴的實物證據。並使得相關的歷史地理研究將據此形成確鑿的結論。通過考古發掘證實,「春捺缽」遺址群被證實為中國面積最大、世界罕見的古游牧民季節性漁獵營地。在游牧遺迹所見甚少的情況下,這一遺址群更顯現其彌足珍貴。它的發現豐盈了乾安的地域文脈,不僅充分證明了契丹游牧文化對本土文化的碰撞與滲透,更彰顯了乾安地區遼金文化的魅力,體現了乾安縣悠久的文物歷史資源和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對研究遼、金歷史文化有著重要價值。也為學術界與考古界進一步認識和了解乾安地區遼金文化特徵提供了新的材料。同時證明古代到吉林省來的第一個帝王是遼代皇帝,而不是此前考古界公認的清朝皇帝康熙,在時間上提前了700年左右。

  台基野卧星羅韻,水草憑勢盪古旋。這一處處一座座捺缽真跡,穿越了千年,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述說曾經的崢嶸歲月。這片曾經承載著皇城根的土地,不僅丈量了民族精神的歷史,更記錄了時代文明的足跡!如今,建立以「春捺缽」遺址群為核心、全面展示我省西部地區具有遼金特色漁獵文化的草原旅遊保護展示園區,已被納入吉林省文物保護利用重點項目。

  探蹤覓跡,溯古追風。文物遺存是分析研究歷史文化的依據。

  「春捺缽」即使塵封千年,契丹「皇城」仍然在這兒。

  一個個謎題,正等待著考古工作者走進「春捺缽」、走近「大遼」。

(摘自2015年修訂的《乾安文物志》)

- 方誌吉林 -修志問道 以啟未來
推薦閱讀:

一次火山爆發讓中國從盛轉衰,改變當今世界
漸漸消失在歷史中的海南黃花梨大料
佛教天台宗與凈土宗的歷史淵源(1)
孟憲實:張良的抉擇及其歷史意義
中國古代的四大基本制度都有哪些?

TAG:歷史 | 起源 | 發現 | 遺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