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每與血脈連(逐夢英才)
本報記者 喻思孌
《 人民日報 》( 2015年05月29日 06 版)
走進范雲六院士的辦公室,「敬業執著,嚴謹探索,繼承開拓」十二個字映入眼前。這幅由她親自書寫的座右銘正是她數十年科研生涯的寫照。
分子生物學領域耕耘幾十載,因其一系列開拓性的貢獻,范雲六被人稱為「巾幗戰士」。而在她看來,自己不過是個幸運的普通人,做出點成就,是因為熱愛這份工作,無怨無悔。
要追,要趕,要走到前面去
1930年,范雲六生於湖南長沙。在長沙著名教會學校福湘女中畢業後,她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武漢大學農業化學系。其間,受土壤微生物學家陳華癸教授的影響,范雲六對微生物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成為她一生的科研方向。
1956年,經過層層選拔,范雲六被派往蘇聯列寧格勒大學留學,主修微生物專業。在蘇聯,她第一次從科學角度探索微生物與植物的相互關係。求學4年,她把平時省吃儉用省下來的錢買了大批科技書籍和資料,成為她回國後最為看重的物品。
學成回國,范雲六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遺傳室,帶領一個科研小組獨立做科研,成為我國微生物學領域中最早從事分子遺傳學研究的科學家之一。當時,物質匱乏,科研條件很差。范雲六一家三代同住在13平方米的房子里,連張書桌也擺不下。每天吃完晚飯,女兒趴在飯桌上背書,兒子趴到縫紉機上做作業;等他們睡覺後,她和丈夫就在飯桌、縫紉機上做科研。
上世紀70年代,基因工程誕生。范雲六敏銳地意識到它的巨大應用潛力,當即組織力量開展質粒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但當時有許多人對這一新事物不理解,很難得到支持,但范雲六始終沒有放棄。1976年,范雲六發表了我國第一篇質粒分子生物學方面的研究報告。其後,她一系列開創性的工作為中國基因工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80年,范雲六再次走出國門,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到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和西北大學進修。美國的兩年,讓她親身感受到西方發達國家的科技優勢,「要追,要趕,要走到前面去!」不過,基因工程涵蓋醫藥、海洋、農業等多方面,選擇哪個方向突破呢?美國回來後,范雲六已經52歲,此時再重新確立科研方向,干出一番事業,談何容易?
范雲六並沒有過多猶豫,1984年,她來到中國農業科學院。當時,分子生物學在我國農口幾乎是一片空白,她在這裡創建了我國農口第一個分子生物學研究機構,並負責籌建了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我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業新一輪的革命必須依賴於傳統農業與分子生物技術的有機結合才能實現。」
抗蟲棉及植酸酶玉米在國際奪得一席之地
作為基因生物學家,又涉及農業領域,范雲六的每一項科研都和百姓的生活血脈相連。
農業生產最大的敵人之一是病蟲害,僅危害棉花的害蟲就有300多種。自然界的棉花種質資源中並沒有有效的抗性基因源。上世紀90年代,棉鈴蟲每年都給國家造成幾十億元的經濟損失。
當時,美國通過基因工程育種得到了抗蟲棉品種。為了捍衛民族農業生物技術產業、打破國外壟斷,范雲六認為,必須開發具有自主產權的抗蟲棉。她組織研究人員開展棉花轉基因技術研究,不僅在國內率先掌握了抗蟲棉的關鍵核心技術,也在國際競爭中逐步取得優勢,打破美國抗蟲棉的壟斷地位。
攻克了棉鈴蟲問題,范雲六接著將目光轉移到改造玉米基因上來。她注意到,畜禽和水生動物的成長需要一種重要的礦物元素——磷。玉米、大豆等飼料中的植酸磷非常豐富,但由於動物體內缺乏「植酸酶」,很難吸收植酸磷。因此,不得不高價購買礦物磷生產飼料。我國80%的玉米用於生產飼料,范雲六就此選擇玉米作為轉植酸酶基因的材料,她帶領團隊完成了轉植酸酶基因玉米的分子設計,並成功培育出含有植酸酶基因的種苗。
經過與傳統育種的結合和雜交育種,她和團隊得到27個含有植酸酶並能穩定遺傳的轉基因玉米純合系。如此,一粒粒普通的玉米種子就變成一座座微型「生物工廠」,生產出富含植酸酶的優質飼料原料,也實現了科學家多年來夢寐以求的生產「綠色磷」。
業內專家認為,植酸酶玉米的產業化,是我國農業生物技術繼抗蟲棉後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使我國在當今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的激烈國際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
創新是根本,搞科研就要耐得住寂寞
儘管功成名就,儘管已近耄耋,范雲六並沒有坐擁名譽,而是密切關注著科研的最新進展。她認為,近年來發展起來的表觀遺傳學是與經典遺傳學平行並重的一個嶄新的學科。既是科學發展的前沿,也將為第二代第三代轉基因農作物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
「科學上沒有繼承就沒有發展。」這是范雲六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幾十年如一日,她從未放鬆學習。
范雲六認為,科學,尤其是基礎科學,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創新是科學的根本。搞科研,就要耐得住寂寞,要堅持不懈,不能有絲毫的浮躁和虛誇。」
談及成就,她又總歸功於團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幾十年中,先生實驗室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包括70餘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如今,這些學生在生物技術領域表現非常活躍,有的成為出色的高級研究人員,有的成長為科技管理專家。
「青年人是真正的希望所在,培養新人是我的職責。我願意將自己有用的知識留給青年一代,也願將我尚不知,但有一條通往可知的路指給青年一代。」范雲六說。
推薦閱讀:
※做科研是經驗重要還是想像力重要?
※學化學的大都很窮酸嗎?
※科研工作者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你做的東西沒有用」是對博士生最大的打擊嗎?
※科學家們如何提出獨創性理論?有什麼非常關鍵、值得學習的思路?
TAG:科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