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你的複利計劃!銀行人自用家庭理財七定律,收好!
收入不同、心態不同、生活方式、風險承受能力不同,所以家庭理財的風格,也各有不同。
小編平時接觸的最多的,當然是銀行人,很多人都覺得,銀行人士都是只談儲蓄的保守派,其實咱是一群風控意識較強的萌萌噠好嘛。
下面這7個家庭理財定律,銀行人在自身生活當中是怎麼用的呢?
以防萬一的心理準備
「從墨菲定律說起」
墨菲定律說,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這裡主要是想告訴大家「投資需謹慎」,不要因為收益高就把所有的資產都押注到高風險項目當中豪賭,要有「以防萬一」的心裡底線。
合理配置家庭資產
「4321定律」
這是一個比較通用的家庭資產合理配置比例圖,不過定律是死的人是活的,人的職業、受教育程度都有差異,家庭抗風險能力也有差異,對於理財的觀念和理財工具技巧的掌握也不同。風險承受力是一切的出發點!
透露個小秘密,銀行人士每個月收入,固定購買信賴的理財產品比例,幾乎是自然成習慣。如「增金寶」這類「銀行寶寶」產品,收益遠高於活期,快進快出,可作為家庭應急備用金、家庭日常開銷的主力。
清楚計算房貸金額
「31定律」
一個家庭一個月可以負擔多少房貸?從銀行審核房貸額度的觀點來看,通常會以每月房貸金額不超過家庭當月總收入的三分之一做為發放貸款額度的重要參考。
投資股票「不超過30隻」
「30定律」
雖說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但籃子太多也很麻煩。超過30個股票,你該投入多少精力去研究它們?這些精力或許最後收益還跑不贏理財。
預計你能承受多少投資風險
「80定律」
高風險投資佔總資產的合理比重(當然有部分銀行人會涉足股市):
80減去年齡的得數,添上一個百分號(%)。
比如,30歲時股票可佔總資產50%,50歲時則佔30%為宜,而且也是因人而異。
金融資產與固定資產等量分配
「1:1定律」
家庭金融資產和固定資產的比例最好為1:1。適合中等收入小康家庭。高收入家庭的金融資產和風險較大的金融資產可適當調高(不算房地產投資) 。
打造自己的複利計劃
「72定律」
愛因斯坦說過,複利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而且時間越久,效果越驚人。
有一個「72法則」,比較容易計算年複利:不拿回利息,利滾利,本金增值一倍所需的時間=72 / 年化收益率。
推薦閱讀:
※UC頭條:普通家庭理財 遵守五大定律
※遺傳定律複習導學
※賺錢的六大定律,助你躋身10%富人之列
※掌握心理定律 助你無往不勝 - Qzone日誌
※12星座職場魔鬼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