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土司文物古迹知多少
白溢寨資料圖片
五峰史稱「蠻夷」之地。元、明、清初時期與鶴峰縣同屬容美土司管轄,直至雍正末年(1735年)「改土歸流」為止。殘存有大量的土司文物古迹。是湖北省少數民族(土家族)人口佔比(85%)最高的縣。土司城垣遺址位於五峰鎮水浕司村,又名城圈子。系明清時期(1522-1544年)土司所建。城牆系用條石、塊石依山蜿蜒壘築而成,面積12000平方米。在距城垣東100米和200米處築有宮殿、水廊涼亭。現殘存有房屋基石、祖碑、抱鼓石、石柱礎、石維及石刻等遺物。西南部現有長56米,寬1.60米至2米,高0.50米至1.70米的殘城垣址。據《長樂縣誌》記載,自元末明初至清朝雍正末年,水浕司村歷為土司所據,隸屬容美,田土司(明如)在此建有二十四步上「金殿」(四水歸池的廳堂樓閣)、水閣涼亭、塘坊、圈子(土牢,水牢)、榜廟等遺迹。為宜昌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溢寨土司帥府遺址位於採花鄉白溢寨海拔2160米的白岩處,明末清初土司唐鎮邦為田雙雲營建。「帥府」又名寨洞,上下皆絕壁,鑿石級攀緣而上,隘口處修有城門。帥府洞內用青石條壘建而成。洞高10餘米,南北寬14米,東西深52米,洞內有觀武台、習武廳;東有哨口,下有炮台嶺,右有世上獨一無二的「暑天冰穴」。洞下白溢坪有哨棚嶺、望湖樓、中營、湖坪、衙署、泮池、月弓橋、關帝像、整石缸、衙門嶺、公案嶺。有前紅土、左漂水、右小章和後關等關卡。該遺址距今500餘年,2003年被宜昌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保護文物。土司寨堡遺址位於五峰鎮竹橋村。明末清初,由土司唐鎮邦根據地形修築寨堡。寨堡地勢險峻、四周懸崖,唯兩條險道可上,寨頂平坦,闊約百畝。建時先用條石依懸崖修築長1500米、寬1.50米、高2.50米城牆,後經測勘不宜而廢。石築寨牆遺存至今,城門垮坍。老衙門墓群位於五峰鎮水浕司村。唐代以來田、唐土司之地,原建有衙門早已廢棄,南北向,世代土司首領故後均葬於此,墓數成百,墓式均為青磚,籙頂結構,有單室和雙室之分,佔地面積為150畝,原老衙門西側有一棵近500年之古松。為宜昌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容美土司三軍旗長田海壽墓位於五峰鎮水浕司村咸池坪。清咸豐九年(1859年)建築。田海壽,號東山,稱東山公,系容美土司三軍旗長。清初封為「例贈登仕郎」。分封土堆和墓碑及拜台。為四柱三排夫婦合葬墓。座東面西,佔地面積60平方米。主碑面附碑面左右一、二、三柱殘存原地,殘通高1.82米,寬4.73米。封土高2米,深6.1米。主碑面高1.82米,寬0.9米,刻墓主生殂、孝名,陰刻:「例增登仕郎故顯考妣公諱田覃氏海壽字東山老大夫人之墓」。左附碑陰刻墓志銘,右附碑陰刻田母覃氏田公生殂及孝名,中柱聯左:「馬鬃崇封鍾秀運」。右柱聯:「中眠葉吉笑靈雲」。左邊柱:明煙千載凄霸冷,右邊已毀。左附碑高1.62米,寬0.82米,右附碑高1.62米,寬0.32米。左右附碑柱內面為花鳥雕花圖案。中柱面和柱裡面為雲紋圖案。上端頂左右為浮雕二獅相對,楣額為浮雕雙龍戲珠圖案。附碑楣額為浮雕人物像,二層全部被毀。原碑氣勢宏偉,工藝考究,雕工精細,主碑文豎18行。碑記田海壽之高祖田芳霖為容美(土司)中軍官;曾祖田壽年為容美藍旗長,勇冠三軍,威鎮強服;其祖考田周南當容美失德之秋,有先見之明而移居水浕司等事,刻題「例贈登仕郎」等字。容美土司田壽年墓位於五峰水浕司村「水廓涼亭」下100米。墓圍為青石條塊砌築。清乾隆乙丑歲(1745)冬月二十五日穀旦刻立。記田壽年後裔源流事。是碑墓主曾為容美(土司)藍旗長,碑刊於改土歸流之初,正值田氏土司瓦解冰消之際,故碑無生卒生平事載。原物在五峰鎮水浕司一組。一面有字,碑面122×58.3厘米,面刻抄120×49厘米。末代土司張彤砫墓位於五峰鎮香東村、石樑司村。清乾隆八年(1743年)歲在葵亥太侶月吉抄刻。記清皇誥贈張彤砫事。是碑一式二合,相距1千米左右,碑主張彤砫(柱)系五峰深溪、石寶長官司最後任職者,雍正十三年(1735年)帶頭繳印,首倡改土歸流有功,朝廷特授千總奉薪。該碑為漢文,18行,石刻,楷體,基本完好。對於研究改土歸流歷史有參考價值。土司文林郎田榮斗夫婦墓位於五峰鎮水浕司村圈子水廊涼亭下100米外。坐南面北,清道光十七年。三排四柱仿樓閣式,殘高1.61米,寬4.3米,主碑高1.51米,寬0.71米。右附碑高1米,寬0.5米。左附碑高1米,寬0.5米。主碑面刻:例贈文林郎故顯考妣田公諱榮斗唐氏字宏仁老大人墓及孝名。左附碑陰刻墓主文林郎墓志銘,右附碑陰刻墓誌、生平、生殂,左柱聯陰刻:「山繞山環人鍾秀」。右柱聯:「龍翔虎峙地效靈」。中柱右為「馬鬃崇封袛此一杯土」,右柱為:「牛眠葉吉依然三宅居」。容美土官桂崇皋墓位於採花鄉白溢寨。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仲冬月由五峰安撫使司田矅如題撰刊立。敘桂崇皋系原任容美土司親丁營副總兵官,驃騎將軍(田舜年)將年僅三歲的田矅如相託付,桂為之竭力經營而撫綏等事。田太斗墓位於長樂坪鎮腰牌村。清代。石塊壘砌圓形墳塋,座東面西,海拔970米,墳塋殘高1.2米,寬2.8米,深3.5米,拜台距墓門1.5米,拜台長4米。田泰斗(1818-1862年)清長樂縣(今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人。字子高。是容美土司的房系遠裔。道光二十五年(1849年)被選「拔貢」,次年入京朝考時,名落孫山。後以教館糊口,執著於詩藝的追求。曾編撰長樂縣縣誌。是土家族著名詩人。「漢土疆界」碑石碑共兩座。一在採花鄉漁泉河村漂水岩;一在五峰鎮竹橋村。兩碑文字、大小相同,青石打磨而成方形豎立,高2米,寬0.80米。碑文共2084字。為雍正三年(1665)八月清湖廣總督等處地方軍政官員與湖廣容美軍民宣慰使田旻平息漢土疆界之爭而立。現保存基本完好,是研究容美土司疆域分野的重要依據。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百順橋碑位於灣潭鎮崗坪村。系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容美土司驃騎將軍田舜年撰文刻立。碑為青石打磨而呈長方龜背形。高1.96米,寬0.86米,厚0.23米;碑文共2203字,距今310餘年;記載清康熙帝召見田舜年及其率隨員進京、返程經過,以及土司疆域、官司職分布、開礦修路、修建百順橋、各土司營建和月食災異等系列情況。該碑歷經風霜,倖存至今。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新改荒路記摩崖石刻位於灣潭鎮樹屏營碑坡。清康熙癸酉年(1693)田舜年撰文刊刻。該石刻記載新改荒路的艱辛過程,並藉此闡述容陽(容美)肇宗起源及田舜年承緒以來擒叛、營建、料理、著說等業績;系由容美司大小官員九十餘人同立,1800餘字。刻文所記對於研究容美土司歷史具有文獻史料價值。圓通寺遺址位於五峰鎮香東村廟埫。古剎取圓明通覺之意,五峰張土司倡建於明洪武年間,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間曾維修。座東南面西北,佔地600平方米。古寺分前後殿堂,前堂三間,圓拱門,現存「圓通寺」門額、「同結良緣」、「功德」碑銘三通及滿刻文字的觀音佛座石維一尊。其中古剎前殿後殿結構為殿基條石,青線石斗牆,木柱穿梁置檁,上蓋泥瓦,重屋硬山,前殿殘存牆體6米,磚牆,小青瓦,拱形門。高2.28米,寬1.30米,後殿已毀,後殿遺址與前殿之間寺院有「同結良緣」碑二塊,長2.70米,寬0.79米,字0.54米。前堂之間圓拱門,門頂上現存有「圓通古寺」四字。前後殿之間為寺院,後殿堂為三間,中有銅鑄數噸重「飛來佛隱音像」,佛像座台殘存,西為廚房居室三間,有滿刻文字石維,直徑0.78—0.84米,厚0.24米。殘存花香爐六邊蓮花瓣狀香壇等。
附:五峰文物古迹五峰鎮1、五峰古茶道位於五峰境內。茶馬古道沿線有古石橋、騾馬店、碑刻、摩崖石刻、古道岩板路若干(多處)。起點經由採花鄉採花台、莫家溪,呈東西南北走向,西向為水瓢子、後槽子馬店,採花台騾馬店、樹屏營、刀槍河、岩板河、百順河。鶴峰、恩施;南線由將軍埡、灣潭龍橋、九門,桑植、長沙,北線經長茂司、星岩坪、鴨兒坪、漁峽口、資丘、長陽往北。東線經楠木橋、西潭、紅漁坪、栗子坪、九孔、高古城、石良司、古長樂縣城、白鹿庄、長樂坪、漁洋關、灣潭、聶家河、宜都至漢口。東西向200餘公里,南北距100餘公里。騾馬古道的形成早於英商在採花長茂司設「寶順和茶莊」之前,至今已400餘年歷史。是五峰容美土司時期經濟貿易、交通運輸、對外交流和文化融合的一條重要紐帶,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2、漢土疆界碑漢土疆界碑有二:一是在採花鄉苦竹坪紅漁河漂水岩;二是在五峰鎮懷抱窩村二組碑嶺。清·雍正三年。青石打制,高2.05米,寬1米,厚0.16米。保存完好,碑文1497字,距今284年。五峰歷屬容美土司所轄,地域遼闊,明末至清雍正三年前,容美土司土民和長陽漢民因「疆域爭霸不息,卷案重疊,皆由未經委勒界址,形勢確據之故」。於清雍正三年(公元1765年)八月經總督湖廣等地方軍務兼理糧餉總部,巡撫湖廣等地方兼提督軍務都查院、布政使、荊州府正堂,湖廣容美軍民宣慰使田旻如等查勘「勒石定界,永息爭端,庶漢土悠分,積怨得以清潔矣」。漢土疆界碑是土漢人民睦鄰友好的見證,研究容美土司疆域分野的重要依據。為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3、興文塔位於五峰鎮香東村。又名示塔。建於清同治八年。長樂縣(今五峰)知縣鄧師韓興建。佔地面積42平方米。該塔青磚、石條砌築,七層六面塔剎組成,座東南面西北,通高22.38米,主塔佔地53平方米,底層高5米,六面各寬4米,壁厚1.70米。塔門高2.3米,寬1.10米,門柱木質打磨成長條方型,兩門柱正面鐫刻:「雲梯直上欣題雁,天闕遙開穩步鰲」對聯,橫批「興文塔,側刻有建塔時間,二層東西南北四間,三層南北兩間有直徑0.7米的拱頂窗,塔頂為鋼混凝結構(維修後),篆頂,塔剎合金鑄造,寶瓶狀。每層均用磚石條疊建翹起的塔檐和風鈴角。塔內面積12.6平方米,塔身下寬上窄,為椎體形。每層樓枕、樓板均為松、杉木,成井字形迭建。因年久失修,2002年9月經縣政府研究決定對塔體進行了維修,並建月台、平台三層。興文塔從古至今為縣城八景之一。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五峰革命烈士紀念碑位於五峰鎮東門坡。1987年興建。1925年至1951年,為緬懷在五峰境內獻身於革命的烈士,1987年由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委員長廖漢生題詞鐫刻「五峰革命烈士紀念碑」。碑座鐫刻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院院長兼黨委書記肖克題詞,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政府修建此碑,以亦緬懷,碑石砌築,方柱形,高10米,建有平台,護欄,佔地總面積393平方米。5、長樂縣古城城址位於五峰鎮東門坡。乾隆二年築城牆城門,周圍612丈,高1.58丈,平地208丈,山上404丈,高9.8尺。城門有四:「東設羲和,南日薰風,西曰昭化,北日鎮安。城牆四門均用專制青磚打制,石條壘砌而成。道光癸卯年喬守中重修,保存完好。原城面積約10萬平方米,現存西北山嶺城牆200餘米,殘高0.5米至2米,寬1.2米至1.5米。羲和樓拱門高5米,門拱凈跨3.25米,寬5.64米,內高3.5米。2008年重建。6、竹橋鄉蘇維埃政府舊址位於五峰鎮懷抱窩村(原竹橋村)。1937年。穿架式硬山頂木結構,坐東北面西南,一九三二年初,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第四師師長王炳南率部攻打長陽花屋場團防後,次日在竹橋向家祠堂建立竹橋鄉蘇維埃政府。佔地面積500平方米,僅存。7、高橋位於五峰鎮小河村龍洞下行300米處。又稱天池河高橋。清代乾隆年間全石條(塊)壘砌。南北向。橫跨懸崖峽谷處。為清乾隆年知縣集眾而建。為單拱,橋面寬3.2米,長10米。原用石塊、木柱護欄,現殘缺。原名刻「高橋」,碑已毀。現有修橋「重修功德」碑一塊。高1.8米,寬0.66米,厚0.1米。橋面距河面高18米。橋墩高2.5米,橋面距橋高3.5米。護欄柱寬0.23-0.28米,高0.83米,柱距1.2米,欄板高0.57米,厚0.13米。8、龍洞石刻位於五峰鎮香東村。清代。有大、小兩龍洞。龍洞石刻在大龍洞之南斜坡小龍洞頂。洞內為斜坡,自然成梯級式,有百丘水田,是避暑休閑之地。清道光28年,知縣喬守中之母病故。喬知縣將母葬於大龍洞的大堂沙丘之中,故提刻「龍洞」二字,以示懷念之。字高0.7米,寬0.6米,宋體竹簡陰刻,同時在雞鳴泉下200米的河水懸壁下兩干洞內題字石刻,後在六十年代被毀。「龍洞」石刻距今160餘年。9、老衙門墓群位於五峰鎮水浕司村。唐代以來田、唐土司之地,早期原建有衙門早已廢棄,方位成南北向,世代土司之首故後均葬於此,墓數成百,墓式均為青磚,籙頂結構,有單室和雙室之分,佔地面積為150畝,原老衙門西側有一棵近500年之古松。為宜昌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土司城垣遺址(圈子)位於五峰鎮水浕司村,又名城圈子。系明清時期(1522-1544年)土司所建。城牆系用條石、塊石依山蜿蜒壘築而成,面積12000平方米。在距城垣東100米和200米處築有宮殿、水廊涼亭。現殘存有房屋基石、祖碑、抱鼓石、石柱礎、石維及石刻等遺物。西南部現有長56米,寬1.60米至2米,高0.50米至1.70米的殘城垣址。為宜昌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安化橋位於五峰鎮縣城。建於清乾隆二年(1736年)。始建為木橋,上蓋土瓦,東西橫跨於春漲河之上,名「得勝橋」。清乾隆四十六年夏被洪水沖毀。同年十月知縣史偉烈倡修,改建為雙孔石拱橋,改名為「安化橋」。意為土家族和漢族的安定同化。橋長22.4米,寬5米,高6.5米,一說橋長20.7米,寬4.9米,高6米。橋面兩側為0.73米高的石板護欄,原雕刻為「八仙過海」,有38個金瓜瓣石護欄柱,西橋拱中兩面為雙龍托橋,南北望向,曰:「石龍呈瑞」。橋面正中有一化石成「太極圖」,原橋兩頭各有一座高三層的石塔化香爐。屬縣城八景之一。1981年11月維修,更名為「城河橋」,為宜昌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圓通寺位於五峰鎮香東村廟埫。座東南面西北,後殿已毀,有前殿殘存牆體6米,磚牆,小青瓦,拱形門。高2.28米,寬1.30米,後殿遺址與前殿之間寺院有「同結良緣」碑二塊,長2.70米,寬0.79米,字0.54米。據資料載,古剎者取圓明通覺之意,始建於明洪五年間,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間曾維修。佔地600平方米,古剎前殿後殿結構為殿基條石,青線石斗牆,木柱穿梁置檁,上蓋泥瓦,重屋硬山,前堂之間圓拱門,門頂上現存有「圓通古寺」四字。前後殿之間為寺院,後殿堂為三間,中有銅鑄數噸重「飛來佛隱音像」,佛像座台殘存,西為廚房居室三間,有滿刻文字石維,直徑0.78—0.84米,厚0.24米。花香爐六邊蓮花瓣狀香壇等物遺存原址。13、末代土司張彤砫墓清乾隆八年(1743年)歲在葵亥太侶月吉抄刻。記清皇誥贈張彤砫事。是碑一式二合,相距1千米左右,碑主張彤砫系五峰深溪、石寶長官司最後任職者,雍正十三年(1735年)帶頭繳印,首倡改土歸流有功,朝廷特授千總奉薪。是碑對於研究改土歸流歷史有參考價值。原物在五峰鎮香東村、石樑司村,漢文,18行,石刻,楷體,基本完好。14、土司三軍旗長田海壽墓位於五峰鎮水浕司村咸池坪。清咸豐九年建築,全磚四柱三排仿閣樓式夫婦墓,座東面西。主碑面附碑面左右一、二、三柱殘存原地,殘通高1.82米,寬4.73米。封土高2.0米,深6.1米。主碑面高1.82米,寬0.9米,刻墓主生殂、孝名,陰刻:「例增登仕郎故顯考妣公諱田覃氏海壽字東山老大夫人之墓」。左附碑陰刻墓志銘,右附碑陰刻田母覃氏田公生殂及孝名,中柱聯左:「馬鬃崇封鍾秀運」。右柱聯:「中眠葉吉笑靈雲」。左邊柱:明煙千載凄霸冷,,右邊已毀。左附碑高1.62米,寬0.82米,右附碑高1.62米,寬0.32米。左右附碑柱內面為花鳥雕花圖案。中柱面和柱裡面為雲紋圖案。上端頂左右為浮雕二獅相對,楣額為浮雕雙龍戲珠圖案。附碑楣額為浮雕人物像,二層全部被毀。原碑氣勢宏偉,工藝考究,雕工精細,主碑文豎18行。15、土司文林郎田榮斗夫婦墓位於五峰鎮水浕司村一組圈子水廊涼亭下100米外。坐南面北,清道光十七年。三排四柱仿樓閣式,殘高1.61米,寬4.3米,主碑高1.51米,寬0.71米。右附碑高1米,寬0.5米。左附碑高1米,寬0.5米。主碑面刻:例贈文林郎故顯考妣田公諱榮斗唐氏字宏仁老大人墓及孝名。左附碑陰刻墓主文林郎墓志銘,右附碑陰刻墓誌、生平、生殂,左柱聯陰刻:「山繞山環人鍾秀」。右柱聯:「龍翔虎峙地效靈」。中柱右為「馬鬃崇封袛此一杯土」,右柱為:「牛眠葉吉依然三宅居」。16.楊元智塋墓位於五峰鎮香東村楊柳池南。2003年發現。總佔地200平方米。墓封土堆高1.2米,底徑4.5米,墓基圍為石塊砌築。墓前為圓弧頂碑,碑文簡注陰刻「大明顯考楊元智將軍墓」,碑左落款「明嘉靖乙巳年三月一日吉立」。碑高1.25米,寬0.65米,厚0.14米。墓碑前原立有石方柱華表,20世紀60年代被毀。17.關廟洪鐘藏五峰鎮縣文物管理所。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季冬月,長樂縣(今五峰)士民為供奉關聖而鑄造。鐫刻有「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同結鍾緣」等銘文及捐資七百餘人姓名數量;還記有衛昌營、鶴峰州、灣潭、長樂縣、漁洋關、奇峰關、五里坪、北佳坪、鄔陽關、柏果樹閤營各訊書目、百隊兵丁六百零一名捐銀數量。四周有漢文120行。鑄鐵銅。殘頂端有飾物。
灣譚鎮1、碑坡摩崖石刻位於灣譚鎮茅庄村碑坡。石刻成於康熙年間,具體時間不詳。石刻為南北向。石刻主題為「新改荒路記」。石刻所在古道為採花騾馬茶道西線必經之地,由此而進鶴峰州,東至五峰鎮、採花和長陽。石刻通高360米,寬210米。2、唐國政「鎮國將軍」墓位於灣潭鎮鎖金山村。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二月刊立。唐國政,明代抗倭將軍,戰死東南,明代封鎮國將軍。明洪武七年(1374)遷至長樂縣(五峰)與金氏夫人合葬。墓以條石壘築而成,墓前有方形石碑,碑文記述主人生前戰功。墓前有高約2米的拜台,拜台左右各有一旌長柱,通高3米,寬0.32米,厚0.24米。折損一,上刻「賈迎河誌三千界」楷書對聯。東北—西南向。墓前碑為道光十六年立。3、紅四軍軍部舊址、監獄位於灣潭鎮鹿耳庄村。1930年3月中旬,賀龍紅四軍再度東下,在五峰縣灣潭殲滅反動團防孫俊峰部,再次佔領縣城,成立了縣蘇維埃政府,軍部設此。同時在此駐紮的有紅四軍第一路指揮部。舊址佔地面積48平方米,有房屋三間,硬山頂,磚木結構。4、百順橋位於灣潭鎮鎖金山村。因橋跨鶴峰縣百順村,故名。原古橋在今白順橋上行約150米處,1966年移至現址重修。由五峰、鶴峰兩縣籌資興建,因「文革」未完全竣工。全石結構,單拱主體,橋南有一測拱,測拱上有兩小耳拱,橋北有一側拱。橋面欄杆為青石條梯級連綴,橋面兩邊各有青石條21塊,橋北斜坡上12米,橋面至水面高11米,橋面寬4.5米。通高11.7米,全長32米,主拱跨度18米。5.百順橋碑位於灣潭鎮崗坪村。系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容美土司驃騎將軍田舜年撰文刻立。碑為青石打磨而呈長方龜背形。高1.96米,寬0.86米,厚0.23米;碑文共2203字,距今310餘年;記載清康熙帝召見田舜年及其率隨員進京、返程經過,以及土司疆域、官司職分布、開礦修路、修建百順橋、各土司營建和月食災異等系列情況。該碑歷經風霜,倖存至今。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6、香黨坪知青點位於灣潭鎮國營農場正坪。是五峰縣城內最大的一處知情接納點。遺址今存一處辦公樓、兩處宿舍樓、兩處廂房、一處加工車間房、一處水井。知青點辦公樓為一幢磚混土結構房,兩層,木梯上樓,木質門窗。通長25.7米,寬12.4米。該知青點先後接待兩屆知青,最盛時規模近300人。7、五峰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位於灣潭鎮龍橋村。中國工農紅軍紅四軍第二次東下洪湖途中攻佔五峰縣城,縣蘇維埃政府於1930年5月在城關書院正式成立。1931年秋在敵人圍剿紅軍和紅色政權時縣蘇維埃政府遷駐於灣潭龍橋。舊址原有正屋五間,橫屋二間,面闊16.80米,深10.05米,懸山頂,穿斗式木結構,現存一間。8、人民公社舊址位於灣潭鎮鎖金山村,為原大面公社辦公主樓建築。坐東向西。建築佔地面積近400平方米。全木質,穿架結構,小青瓦,懸廊,鄉土民居式建築,共分兩層,正屋六柱五間。左側接一偏室,為公社廣播站用房,右邊接一小磚房,油毛氈蓋,房山置一衛星接收鍋。一層大門聯二幅「努力學習老三篇,徹底改造世界觀」,大黃體字,黃油漆,單字三十厘米見方;「大海航行靠舵手,萬物生長靠太陽」,橫批「為人民服務」。二樓內室有多處紅字毛主席語錄。該遺址外觀語錄保存完好,公社辦公點分區尚存,二樓多處「語錄」完好。民居式板房結構本身也富有民俗特點。為宜昌市文物保護單位。8.白水觀 位於灣潭鎮崗坪河上西北。現存殘牆體、門柱、功德碑、廓欄柱、石刻花鳥等遺迹。
長樂坪鎮1、多三塔位於長樂坪鎮甘溝村。建於清道光三十年,相傳為鎮妖而建,在距塔百米處建有蟾蜍橋。該塔系八角形全石結構,中空。共三層一塔剎。通高3.55米,一層高1.02米,周長2.20米,二層高0.99米,周長1.40米,三層高0.94米,塔剎0.60米,塔座高0.70米。正門上方橫刻「多三塔」三字,門兩側刻「多福多壽多子桂」,「三樂三樂三友賢」對聯,多三塔之意蓋出於此。第二層為八面石門,中刻「興隆」二字,右刻「永保年年團」,左刻「興隆世世昌」。2、白燕寺向王石雕像位於長樂坪鎮甘溝村廟嶺仙鶴山。清咸豐年間間。青石雕鑿而成。原為白燕寺貢奉像,系土司奉信向王天子所建造。殿宇於清咸豐年(1851年)前雷擊所毀。僅存基礎和三尊石刻雕像。大尊高0.97米,寬0.48米,厚0.44米,重300公斤;一小尊高0.97米,寬0.44米,厚0.39米,重約250公斤;另一小尊高0.90米,寬0.42米,厚0.39米,重約250公斤。石質香爐座圓面直徑0.55米,高0.32米,腳高0.12米,石鼓直徑0.63米。石質獸頭腳封狀拜台、化紙石盒、八仙,已無存,石質香爐、大王出征石刻遺存。為宜昌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石橋溝廟位於長樂坪鎮石橋溝村。清代,石木結構,正大殿一間左右耳放各一間。坐北面南,始建於清代末年。正殿面寬5.17米,深444米,高3.7米,迴廊寬1.3米,長6.3米。左菩薩兩位一長1.71米,寬0.30米,高0.46米。另一長0.77米,寬0.32米,高0.46米。大門石柱聯左為「蓬萊海鳥三教齊降驚天地」,右為「囗囗寶殿五雷靈宮鎮乾坤」、柱寬0.48米,高2.3米,字寬0.15米,高0.18米。有一契紙碑存原址,碑面高0.68米,寬0.46米,厚0.10米。碑面上部刻「契紙」二字,左豎刻「湖北五峰縣知事城」,右刻「民國五年九月初三立」,中為正文。4、觀音岩廟遺址位於長樂坪鎮白鹿庄村鹿鳴洞。明末清初。廟宇於1967年被毀,現存光緒五年五月立功德碑一塊。光緒五年歲次乙卯仲夏日立「永垂不朽」碑一塊。光緒五年時任長樂縣鄭知縣告示碑一塊。原廟門抱鼓石等遺物存於腹中天然石洞。觀音岩廟四面絕壁,呈柱式山體,高約80-100米,腹中存有一天然石洞,高3-10米,寬2米至8米,古時有白鹿長居於此,稱白鹿洞。洞有三門:兩門均向南,後門向北。洞深20米,洞內面積約50-100平方米。山頂明代時建有古廟(已廢),僧住此洞,行護廟之職。後門下用岩條築有兩級平台,有僧葬此。出後門1米處即有石條迴轉砌築和在絕壁上鑿成石步上山頂進廟敬香險道。5、將軍洞遺址位於長樂坪鎮菖蒲溪村。第四紀中更新世。洞口高15米,寬30米,深100米。洞內平地為寬30米至10米,由南向北偏傾呈峽溝型。洞內堆積較厚。1957年地質勘查時發現東方乳齒象化石。1975年發現鹿麂、豪豬等動物化石。洞中南北各邊均有耳洞可上二、三層石洞,洞洞相連。傳此洞曾駐紮過軍隊和土匪。6、劉德培墓位於長樂坪鎮白鹿庄村。墳塋無碑,高1.60米,封土堆寬3.46米,深4.5米,拜台長5米,寬1.65米。劉德培(1950-2002年)是享譽國內外的五峰籍民間藝術家。生前共傳承了民間故事512首,歌謠1000餘首俗諺2000餘條,謎語800餘則和皮影戲文5本及大量成批的民俗資料,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特聘專家加藤千代譽為「偉大的百科全書式的民間文藝家」,被國內譽為「山中奇才,國之瑰寶」,被評為全國十大民間故事家,榮獲「山花獎」等殊榮。2002年10月葬於珍珠山李家嶆(現鄧家嶆)。7、田太斗墓位於長樂坪鎮腰牌村。清代。石塊壘砌圓形墳塋,座東面西,海拔970米,墳塋殘高1.2米,寬2.8米,深3.5米,拜台距墓門1.5米,拜台長4米。田泰斗(1818-1862年)清長樂縣(今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人。字子高。是容美土司的房系遠裔。道光二十五年(1849年)被選「拔貢」,次年入京朝考時,名落孫山。後以教館糊口,執著於詩藝的追求。曾編撰長樂縣縣誌。是土家族著名詩人。8、百年觀遺址位於長樂坪鎮百年關村百年觀山頂。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三年,毀於20世紀50年代。座北面南。磚木結構三層,小青瓦。分上殿,下殿,上下殿之間有一天井(單池),上殿有三尊菩薩,下殿有三尊菩薩。西為和尚卧室,東為廂房擺放經書。有修觀紀事碑存原址。碑高1.36米,寬0.56米,厚0.15米。廟址西北角有一盛水井。碑誌文記載此廟為向、顏氏二婦人主修。碑誌右上部字跡可辨,下部款識為:「乾隆五十三年戊申歲孟冬月上浣之八日殺旦立」。9、普濟寺廟遺址殘存有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八月抄刻石碑一通。記普濟寺修建事。碑為寺廟被焚後復建竣工而刊刻。碑址地古廟遺迹猶存,碑記捐資助修百餘人姓氏及數額。原物在五峰長樂坪岩板井村,漢文,25行,石刻,楷體。近旁有光緒三十二年(1906)及民國十四年(1925)修復碑殘片;另有四分之一古碑殘片。額有四圓圈,內刻陽文楷書「流芳百世」。殘下部。10、三教廟遺址位於長樂坪鎮三教廟村。建於清乾隆年間。座西面東,1956年毀。現存「永垂不朽」殘碑一塊。青石打磨刻字。高0.7米,寬0.5米,厚0.13米。乾隆三十三年六月刻立。傳長羅平一帶於清乾隆年間盛行道教、儒教、佛教三教合一。11、梯兒岩摩崖石刻位於長樂坪鎮柴埠溪村羅馬古茶道上。為明代崇禎二年孟夏四月刻字。提名「南無阿彌陀佛」,陰刻。通高84厘米,寬53厘米。距石刻2.9米處,有一處土地公婆造像,造像摩崖修整平台高82厘米,寬80厘米,文革中被毀壞,今頭像為水泥補修。造像頭高33聯袂,寬56厘米。12、梯兒岩路碑位於長樂坪鎮柴埠溪村梯兒岩懸崖古道上。現存清代乾隆、嘉慶、光緒碑三通。石碑石質青石,乾隆碑提名「萬古流傳」,碑有題跋,文中有「一路福星四大字。碑通高148厘米,寬62厘米,厚16厘米,嘉慶石碑通高98厘米,寬52厘米,厚15厘米,光緒石碑通高84厘米,寬53厘米,厚13厘米。嘉慶年石碑碑名「重修維新」。碑題1行,跋1行,余為記錄捐資人姓名。三通石碑刻文均陰刻。字跡為當地一般人氏題寫,未見落名。碑長方形,均有石座。三碑依次安放。13.獨寨子位於長樂坪鎮白鹿庄村。又名觀音岩。獨寨四面絕壁,高80餘米,寨腹石洞高3米至10餘米,寬2米至8米,古稱白鹿洞。有三門,寨頂建古廟(現已廢),有僧住洞。清光緒五年五月,長樂縣知縣鄭敦祜為廟產斷案定界並出示勒石。現有古碑三通及原門抱鼓石等遺物存洞。
漁洋關鎮1、漢陽橋位於漁洋關鎮曹家坪村。石橋跨漢陽河。全長24.7米,寬3.8米,主拱橋面距水面高6000米。兩拱洞間有石墩,敦寬2.9米,伸出長1.7米。該橋原為長樂縣主要通道之一。現橋兩端尚有古道可行,道寬2米。2、寡母子橋橋為西北—東南向。高4.3米,外寬2.1米。橋面原為石欄杆,後改修為水泥橋面,長5米,寬0.3米。拱璧條石長1.1米,寬45厘米不等。3、漁洋關石磬窖藏遺址位於漁洋關鎮。1991年發現的商代窯藏遺址。當時出土兩件石磬,完整、音質好。其中一件底較平,直鼓博,勾呈圓弧形。通長79.6厘米,通高40.5厘米,孔徑0.2厘米,重24.5公斤;另一件底微弧,股博和股博略呈尖圓形,勾呈弧形,通長83.5厘米,通高40厘米,孔徑1.5厘米,重19公斤。4、古墳嶺遺址位於漁洋關鎮。面積約200平方米。東西長為100米,南北寬約50米,遺址沿河流分布。系商周時期遺址。5、漁關長途汽車站位於漁洋關鎮鍾嶺東路。佔地600平方米。62年修建,正南北向,現已廢棄。殘存建築為一正屋兩廂房。6、躍進橋位於漁洋關鎮。為三拱石橋,拱拱相連中有兩處石墩。橋面為條石欄杆,兩邊有略高出橋面二人行道,橋面兩邊欄杆名為24柱,單柱長3米,護欄高115厘米。石橋為1958年建造,橋14.9米,長72.8米,寬8米。橋面北右側30米處有躍進橋竣工紀念碑,八角棱寶塔形碑體。碑背面刻字兩行:「公元一九五八年建」,「湖北省交通廳陳復興副廳長親自命名」,背面為「躍進橋竣工紀念碑」。7、幸福渠渡槽位於漁洋關鎮。1965年建造,系「農業學大寨」時人工修建的一段水渠,當地人俗稱「天橋」。水渠高架懸空,靠9個橋墩著地支撐。從東北往西南第一、二、三柱橋墩較矮,其餘橋墩較為高大。鋼筋水泥材料。橋墩由下向上呈梯級堆砌,漸上漸小,橋墩頂部呈圓弧形,每個橋墩間距9.8米。頂部水渠寬55厘米,長100米。8、王爺廟遺址位於漁洋關鎮鎮內。原是一處供奉水神、祈福行船的龍王廟,遺址佔地約400平方米。廟址中原供奉四尊龍王菩薩,「文革」中被毀。9、周公碑亭子位於漁洋關鎮王家坪村。佔地面積約為300平方米,是當地最大的一處古墓碑刻,有墓圍圍拱,前有大柱,兩側各有七柱,青石料打制而成,兩側均有抱鼓石。從墓圍正門進去,有一碑亭子,全石料打制,仿亭閣建築,亭中供奉周氏家譜。碑居右為周聰墓,碑居左為周母楊孺人墓,兩墓並排相距約丈許。碑刻為光緒二年吉月立,對聯為「綿光緒千秋不朽,佑後人百世常新」。仿樓閣式造型,三層,二層有陽文大字「壽藏」「佳城」。碑圍為半圓弧形條石打制。10、梅二沖木質響榨位於漁洋關鎮梅二沖村板橋沖。是一處完全古式的木質撞榨和石碾煉油作坊,屬近代工業遺址遺迹,包含木質撞榨、石碾、碾槽、炒鍋、蒸灶、旋轉盤等整套設備,至今保存完好。榨房為土木結構,為20世紀七十年代建築。11、十大政綱遺址位於漁洋關鎮火田坑索家大屋。原建築正屋面闊3間,橫屋3間,平面曲尺形,磚土混築牆體,木質懸山頂,泥瓦上蓋。現殘存。1931年2月下旬,五峰縣第四區(蒿坪區)第三鄉(火田坑鄉)蘇維埃政府,將《十大政綱》用墨筆書寫在政府大門外的牆上進行宣傳,紅軍轉移後,國民黨政府多次下令毀掉字跡,當地群眾以石灰水粉刷的方法,將《十大政綱》完整地保存下來。12、漁洋關市蘇維埃政府舊址位於漁洋關鎮南北路66號。又名紅六軍軍部舊址,1931年2月14日至21日,紅二軍團第六軍軍部駐紮此屋,2月15日成立的漁洋關市蘇維埃政府亦設於此。舊址為兩層樓房,磚木結構,面闊五間15.2米,進深一間10.2米,硬山頂。大門前有石級,門掛藍色門牌,上書「漁洋關市蘇維埃政府舊址紅六軍軍部舊址」。13、龍窯位於漁洋關鎮清水灣村一組。始建於民國後期,前身為五峰縣陶器廠,保存較完好,廢棄未用。窯呈東西向布置。龍窯長42米,寬1.4米,高1米。現部分窯拱尚存。窯頭保存完好。窯尾殘,窯身完好,窯面投材孔均完好。現窯址處散落有大量覆缽等燒具,覆缽大小不一。為宜昌市文物保護單位。
仁和坪鎮1、青龍寺碉堡位於仁和坪鎮楊柳池村。佔地面積40.3平方米,分三層,均為青石塊和條石壘砌而成,略呈方形,面闊6.4米,高7米,牆厚0.60米,殘存石門門框,門楣,門坎皆為條石雕刻而成,高2.15米,寬1.22米,牆體二層均有梯形的射擊孔瞭望窗頂部有哨垛,為國民黨七十九軍和國民黨區長向丹池和護衛新建。為宜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採花鄉1、湘鄂西邊五縣黨代會舊址位於採花鄉長茂司村二組。1931年3月30日至4月4日,在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特派員周小康主持下,鶴峰、五峰、長陽、桑植、石門五縣黨員代表大會在此召開,選舉產生以周小康為書記的中共湘鄂邊區特委。舊址為兩層樓房,面闊三間14米,進深二間10.2米,懸山頂,穿斗式木雜結構。坐東南向西北向。2、白溢寨土司帥府遺址亦稱「將軍洞」。系天然岩洞加工而成,海拔1869米。洞口寬7米,高12.5米。洞口前沿以條石壘砌,高5米。兩側有石階可登。洞內外殘存建築基礎及構件。據《長樂縣誌》載,明末水浕安撫司唐鎮邦為其舅父田雙雲建帥府於此。為宜昌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貞潔牌坊位於採花鄉楠木橋村牌坊坪。為清道光年間表覃母向老夫人而刊立。為全青石條,石塊打磨,雕刻而成,為四柱三門三層結構,通高7.17米,邊高5.77米至6.86米,上寬7.75米,柱基寬7.15米。固基石鼓、石枋各四,均高一米有餘。牌坊正中雕龍頭下視陽刻「聖旨」二字,左右為陰刻「文經武緯」;中橫批陰刻「乃見天日」,為特署宜昌府長樂縣正堂喬、實授長樂縣儒學正堂張仝贈。下部另有楹聯兩幅及聯額五幅。時墓園佔地100平方丈,建築形制宏闊完備,「文革」中毀壞大半,現僅存單層主體牌坊。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4、裕安橋位於採花鄉星岩坪村泗陽河上。光緒十六年民間集資興建,民國十年重建。現存四塊碑刻中有兩塊為民國重建時刻立。其中一碑為「裕安橋」名指示碑,三個字每字約為120平方米;另一碑為並壽山河碑,光緒十六年五月立,刻字十四行,每行35字,碑長2.5米,寬2.1米,厚度為0.4米。記載領修人王瀾堂和其它捐資善士。橋體為單拱石橋,橋面鋪青石條和石板,橋南有多級石階。5、中國工農紅軍紅四軍軍部舊址位於採花鄉紅漁坪村。1930年3月初,賀龍率中國工農紅軍東下洪湖時行至五峰,佔領五峰縣城,隨鄂西進紅漁坪彙集汪沛然游擊大隊,軍部指揮所設盧吉昌家,賀龍居此。原有正屋、橫屋共14間,平面曲尺形,懸山頂。現存四柱三間,穿斗木架式板壁房,頂蓋青瓦,東西向,長13.4米,寬7.6米,佔地面積為116平方米。6、江南遊擊隊會師紀念碑位於採花鄉紅漁坪村。1987年立。1947年2月24日,由李人林率領中原五師突圍一部和張才千率領鄂西北軍區主力在紅漁坪會師,根據中央指示,整編為江南遊擊縱隊。張才千任縱隊司令員兼政委,李人林任副政委。四方柱體,碑體為黑色大理石。正面為「江南遊擊縱隊成立紀念」,背面為「紅漁坪會師紀念」。三層碑座,五級碑基台階。一級護欄26柱,二級護欄22柱,二級護欄內有兩級簡介碑。碑身坐北朝南。7、白鶴村烈士紀念碑位於採花鄉白鶴村委會。係為紀念1950年土匪暴亂中犧牲的中共採花區委書記劉美樹,財糧委員張官波烈士,由當地人築碑,1982年重修,碑石砌築,方柱形,高4米。碑陰篆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座正前方為三級石階,碑座寬3.85米,長4.3米。碑高6.9米。8、前坪革命烈士公墓位於採花鄉前坪村。為紀念劉美樹、張官波、楊士榮、張東明、蔡康、王青林、曉肖等七烈士在採花剿匪中壯烈犧牲。採花至前坪公路橫穿而過,公路下方為紀念碑,公路上方為七座墓。碑面呈豎長方體,佔地8平方米,周長16米。通高1.84米,碑面寬1.01米,厚0.19米,第一層碑座1.21米,長1.98米;第二層寬0.51米,長1.94米。碑額寬1.25米,高0.50米。1984年從白鶴村遷此。9、磨家溪古橋位於採花鄉前坪村。清單拱石橋。呈南北向橫跨莫家溪,此處為採花鹽茶古驛道必經點。橋寬2.8米,長6.9米,高8.4米。橋北有七級石階,橋面有十多塊石板鋪就。10、楠木橋古橋位於採花鄉楠木橋村中溪河上游。傳橋原為自然生成的楠木搭建,後朽壞改建成石橋,故名。清道光年間興建。為獨向拱石橋。橋面為東西向,通長12.3米,寬3.7米,橋面至水面高10.3米。橋東頭有五級石階,每級落差高度為0.2米,橋兩頭8級石階。護欄高1.05米,長9米,橋面有二十多塊青石條連綴鋪就。龍頭長寬均為0.2米,龍尾伸出0.1米。11、後嶆騾馬店位於採花鄉採花台村後槽。是一處騾馬古茶道上的驛站。是一處全木質穿架梁木結構木房子。面闊三間,右側建磚木結構房。騾馬店客棧長26米,寬20米。
牛庄鄉1、龍榨位於牛庄鄉金山村二組龍灣。明清建築。因岩洞而建,龍架為全木質,穿架式,圓形青石碾槽,直徑3.05米,槽寬0.23米,碾子直徑0.53米,厚0.13米,龍桿長10.08米,直徑0.28米,龍頭(出油處)由四柱穿架固定,龍尾處連接兩件近噸重岩石,成「丁」字形用木杆連接。龍頭架高3.2米,寬1.7米。2、木質壓麵廠位於牛庄鄉金山村洞灣。建造於50—60年代,面闊三間,上柱穿架式,全木質,小青瓦(近來換機瓦)共二間。木質樓梯,一樓正堂為磨面、壓面、合面用房,擺放有壓面機、合面機、磨面機等設備。兩邊耳房為切面、涼麵用房,二樓為篩面用房,安裝用籮篩、籮筐等設備。所有設備均由房後木製水車為動力傳輸帶動作力。動力源由廠房西北側水溝水渠引水居高而下衝擊木製水車轉動產生。廠房長14.2米,進深5.8米,脊高6米,引水渠長130米,寬0.80米,深0.40米。水車直徑2.00米,寬0.70米。磨面機直徑0.60米,厚0.57米。合面機高1.20米,寬0.98米,。壓面機高1.5米,,寬0.46米,籮篩長2.30米,寬0.83米。3、長鶴橋位於牛庄鄉金山村。為典型土家地區的風雨橋(屋橋),依山勢橫跨南北峽谷之上。全木質,穿架懸空式,小青瓦,由三根直徑0.50米,長9.9米的圓木橫跨峽口兩岸,雙柱四排懸扣穿架,雙排護手護欄延至橋兩端,橋面距谷底高為35米,橋寬2.2米,橋面為杉、雜木板鋪成。脊高3.0米,橋北岸五峰境內的立有一建橋功德碑,碑名為「長鶴橋」,建於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孟夏月初八日,碑高1.30米,寬0.60米,厚0.10米。碑文記載捐資為該橋人姓名、款額、建橋年月。碑上方陰刻「長鶴橋」三字,碑文23行,約971字。
傅家堰鄉1、修職郎李正學墓位於傅家堰鄉大龍坪村謝家灣。清光緒二十一年建造,全青石打制,四柱三排樓閣式結構,墓主系皇清誥封例正修職郎,欽賜花翎加三品銜直隷補用直隷知州正堂。女田春晚張仲伊頓首拜撰。主碑面雕刻:皇清誥封例正修職郎顯考李公諱正學字純修號希齋老大人之墓。上部朝向陰刻「壬山丙向」,左右刻孝名,右排銘刻紀文,右刻墓主生平簡介。左柱聯效詩書人文尉起,右柱習孝弟世澤孔長,中柱左聯「壽城平開葬白骨」,右柱「誥封龍賜榮黃泉」。橫額「佳城」。一、二排橫額為人物浮雕,一層壓枋淺浮雕雙龍戲珠,主碑面款0.71米,高1.50米,三排寬0.59米,高1.50米,拜台長5.6米,寬2.3米,高1.3米。此墓雕工精細,造型獨特。2、長巴聯縣政府舊址位於傅家堰鄉大龍坪村。三開間帶迴廊,小青瓦。全木質。殘面闊19.5米,進深10.95米。一九三三年,在湘鄂邊委領導下,三月十四日,長(陽)巴(東)聯縣蘇維埃政府在此誕生。長陽縣第二區蘇維埃政府為慶祝聯縣政府的誕生書寫了大批標語口號,在這裡板壁上還保存著一部分標語遺迹。
推薦閱讀:
※有哪些現代化建設與古遺迹和諧並存的城市景觀?
※怎樣才能真正保護文物古迹?
※古中國的啤酒是怎樣的呢?
※北京故宮裡是否有密道?
※文物古迹深度游的體驗及特色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