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作者: 馬歇爾·盧森堡

非暴力溝通譯者的感受

開始時我並不指望能學到多少東西,可是,讀完這本書後,我發現,我以前激勵自己的方式無意中促成了自我憎恨。由於認為自己「應該」做到許多事情,我不停地指責自己、命令自己、要求自己。這不可避免地導致內在的分裂與不滿。而非暴力溝通提醒我傾聽內心不同的聲音,以及它們所反映的需要 —— 這促進了自我理解和內心的和諧。 ——阮胤華

語言是窗戶,或者是牆

聽了你的話,我彷彿受了審判,無比委屈,又無從分辨,在離開前,我想問,那真的是你的意思嗎?在自我辯護前,在帶著痛苦或恐懼質問前,在我用言語築起心靈之牆前,告訴我,我聽明白了嗎?語言是窗戶,或者是牆,它們審判我們,或者讓我們自由。在我說與聽的時候,請讓愛的光芒照耀我。我心裡有話要說,那些話對我如此重要,如果言語無法傳達我的心志,請你幫我獲得自由好嗎?如果你以為我想羞辱你,如果你認定我不在乎你,請透過我的言語,傾聽我們共有的情感。

什麼是非暴力?

非暴力生活的一個關鍵就是:感激生活的賜予,而不是貪心。

非暴力意味著讓愛融入生活。讓尊重、理解、欣賞、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貪婪、憎恨、偏見、懷疑和敵意,來主導生活。人們常說: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為了生存,我們必須不擇手段。這個觀點,請恕我無法同意。

非暴力溝通的來源

我們常常認識不到自身的暴力。我們認為,只有打人、鞭撻、殺人以及戰爭等才算是暴力,而這類事與我們無關。

語言及表達方式的巨大影響。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我發現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我們情意相通,樂於互助。我稱之為「非暴力溝通」。這裡借用甘地曾用過的「非暴力」一詞,來指暴力消退後,自然流露的愛。在一些地區,這種溝通方式被稱為「愛的語言」;在本書中,nvc(Nonviolent communication)指非暴力溝通或愛的語言。

雖然我稱非暴力溝通為「溝通方式」,但它不只是溝通方式。它更是一種持續不斷的提醒,使我們專註於我們人生追求的方向。

非暴力溝通的作用

非暴力溝通指導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地反應,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這樣,在每一次互動中我們都能聆聽到自己和他人心靈深處的呼聲。同時,它還促使我們仔細的觀察,發現正影響我們的行為和事件,並提出明確的請求。它的方式雖然簡明,但能帶來根本性的變化。

你取之於我,是我得到的最好的禮物,當你知道我因施與你而快樂。你明白,我的給予不是讓你欠我的人情,而是因為我想活出對你的愛。欣然地接受,或許是最佳的賞賜。我無法將二者分開。當你施與我時,我給你我的接納。當你取之於我,我感激你的賜予。————魯思·貝本梅爾《獲贈》

第一章 讓愛融入生活

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它鼓勵傾聽,培育尊重與愛。

為了彼此能樂於互助,我們專註於四個方面——非暴力溝通模式的四個要素。首先,留意發生的事情。我們此刻觀察到什麼?不管是否喜歡,只是說出人們所做的事情。要點是,清楚地表達觀察結果,而不判斷或評估。接著,表達感受,例如受傷、害怕、喜悅、開心、氣憤等等。然後,說出哪些需要導致那樣的感受。一旦非暴力溝通誠實地表達自己,前三個要素就會得到體現。

第二章 是什麼蒙蔽了愛?

蘇菲派詩人魯米寫道:「在道德與不道德的區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將在那裡見你。」然而,語言使我們陷於是非之中。它擅長將人分類,把人看作好人或壞人,正常或不正常,負責任或不負責任,聰明或愚蠢,等等。

暴力的根源在於人們忽視彼此的感受與需要,而將衝突歸咎於對方——至少大部分暴力的根源者是如此,不論是語言、精神或身體的暴力,還是家庭、部落以及國家的暴力。冷戰期間,我們看到了這種思維的危險性。美國領導人把前蘇聯看作是致力於摧毀美國生活方式的「邪惡帝國」;前蘇聯領導人將美國人看作是試圖征服他們的「帝國主義壓迫者」。雙方都沒有承認內心的恐懼。

我們大多數的人使用的語言傾向於評判、比較、命令和指責,而不是鼓勵我們傾聽彼此的感受和需要。我相信,異化的溝通方式的基礎是性惡論。長期以來,我們強調人性本惡以及通過教育來控制天性。這導致了我們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常常心存疑慮,以致不願去體會自己的內心世界。

第三章 區分觀察和評論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是觀察。我們仔細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並清楚地說出觀察結果。非暴力溝通並不要求我們保持完全的客觀而不做任何評論。它只是強調區分觀察和評論的重要性。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人們將傾向於聽到批評,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

我們的語言年代久遠,但先天不足,是一種有缺陷的工具。它反映了萬物有靈論的思想,讓我們談論穩定性和持久性,談論相似之處、常態和各類,談論神奇的轉變、迅速的痊癒、簡單的問題以及終極的解決辦法。然而,我們的世界包含著過場的過程、變化、差別、層面、功能、關係、問題以及複雜性。靜態的語言與動態的世界並不匹配,這是我們面臨的挑戰之一。

約翰遜認為,用靜態的語言捕捉變動不劇場的現實,會造成許多困擾。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經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一次聽到這個觀點時,「胡說八道」這個詞在我腦中一閃而過——在不知不覺中,我作出了評論。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觀察他人及其行為,而不評判、指責或以其他方式進行分析,是難以做到的。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是觀察。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別人就會傾向於聽到批評,並反駁我們。非暴力溝通是動態的語言,不主張絕對化的結論。它提倡在特定的時間和情境中進行,並清楚地描述觀察結果。例如它會說「歐文在過去的5場比賽中沒有進一個球。」,而不是說「歐文是個差勁的前鋒。」

練習一:觀察或評論?

完成以下的練習,看看自己是否可以熟練區分觀察和評論。請標出那些只是描述觀察結果而不含任何評論的句子。

  1. 「哥哥昨天無緣無故對我發脾氣。」
  2. 「昨晚妹妹在看電視時啃指甲。」
  3. 開會時,經理沒有問我的意見。
  4. 我父親是個好人。
  5. 邁克的工作時間太長了。
  6. 亨利很霸道。
  7. 本周彼得每天都排在最前面。
  8. 我兒子經常不刷牙。
  9. 里奇告訴我,我穿黃色衣服不好看。
  10. 姑姑在和我說話時愛發牢騷。

以下是我對練習一的理解:

  1. 如果你認為第一句是觀察,我們意見不一到處。我認為「無緣無故」是評論。此外,我認為說哥哥發脾氣了也是評論。他也可能是感到害怕、悲傷或別的。以下例句描述了觀察結果而不含任何評論:「哥哥告訴我,他生氣了。」或「哥哥用拳頭砸了桌子。」
  2. 如果你認為這一句是觀察,我們的意見一致。
  3. 如果你認為這一句是觀察,我們的意見一致。
  4. 如果你認為這一句是觀察,我們意見不一致。我認為「好人」是評論。以下命例句描述了觀察結果而不含任何評論:「在過去的25年中,父親將他工資收入的十分之一捐給了慈善機構。」
  5. 如果你認為這一句是觀察,我們意見不一致。我認為「太長了」是評論。以下例句描述了觀察結果而不含任何評論:「本周邁克在辦公室工作了60小時以上。」
  6. 如果你認為這一句是觀察,我們的意見不一致。我認為「很霸道」是評論。以下例句描述了觀察結果而不是評論:「亨利在她姐姐換電視節目頻道時,撞了她一下。」
  7. 如果你認為這一句是觀察,我們的意見一致。
  8. 如果你認為這一句是觀察,我們的意見不一致。我認為「經常」是評論。以下例句描述了觀察結果而不含任何評論:「本周我兒子有兩次沒刷牙就上床睡覺。」
  9. 如果你認為這一句是觀察,我們意見一致。
  10. 如果你認為這一句是觀察,我們的意見不一致。我認為「愛發牢騷」是評論。不帶任何評論的話:「本周姑姑給我打了三次電話,每次都說別人不尊重她。」

第四章 體會和表達感受

感受的根源在於自身,是我們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對他人言行的看法,導致了我們的感受。

聽到不中聽的話的四種選擇:責備自己,指責他人,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批評往往暗含著期待。對他人的批評實際上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

使用以下表達方式時,我們可能就已經忽視了感受與自身的關係:

  1. 只提及相關的事情。——「公司海報出現拼寫錯誤使我很生氣。」「這件事令我心神不寧。」
  2. 只提及他人的行為。——「我生日那天你沒打電話,我很傷心。」「你沒有把飯吃完,媽媽很失望。」
  3. 指責他人。——「我很傷心,因為你說你不愛我。」「你很生氣,因為老闆說話不算數。」

我們可以通過「我(感到)……因為我……」這種表達方式來認識感受與自身的關係。例如:

  1. 「看到公司海報出現拼寫錯誤,我很不高興,因為我重視公司的形象。」
  2. 「你沒把飯吃完,媽媽感到失望。因為媽媽希望你能健康成長。」
  3. 「老闆說話不算數,我很生氣,因為我想有個長假去看弟弟。」

將批評轉化成需要

如果我們通過批評來提出主張,人們的反應常常是申辯或反擊。反之,如果我們直接說出需要,其他人就較有可能做出積極的回應。

根據我長期以來的經驗,一旦人們開始談論需要,而不指責對方,他們就有可能找到辦法來滿足雙方的需要。以下是一些我們每個人都有的基本需要:

  1. 自由選擇:選擇夢想、目標、方向,自由制定計劃來實現這些夢想、目標和方向。
  2. 慶祝:慶祝生命的創造力以及夢想的實現,紀念人生的失落、親人的去世或夢想的破滅等(表達悲傷)
  3. 言行不一:真誠、創造、意義、自我肯定。
  4. 滋養身體:空氣、食物、運動,免於病毒、細菌、昆蟲及肉食動物的傷害,休息、住所、觸摸、水。
  5. 玩耍:樂趣、歡笑。
  6. 情意相通:美、和諧、激勵、秩序、平靜。
  7. 相互依存:接納、欣賞、親密關係、社會、體貼、成長,安全感、傾聽,誠實(誠實使我們能夠認識和超越自己的局限性),愛、信心、尊重、支持、信任、理解。

非暴力溝通把需要看作是有助於生命健康成長的要素,而不是某種具體的行為。一種要素是否被當作需要,關鍵在於它能否促進生命的健康成長。

練習二:表達感受

看看以下的句子是否表達了感受。請標出那些表達感受的句子。

  1. 「我覺得你不愛我。 」 (這是對他人生活感受的判斷。)
  2. 「你要離開,我很難過。 」
  3. 「當你說那句話時,我感到害怕。 」
  4. 「如果你不和我打招呼,我會覺得你不在乎我。」(這是對他人態度的判斷。」我進來的時候,你沒和我打招呼,我感到孤單。)
  5. 「你能來,我很高興。 」
  6. 「你真可惡。」(這是評價。)
  7. 「我想打你。」(這表達的是想法。「我想到你,就火冒三丈。」是表達感受。)
  8. 「我覺得我被人誤解了。」(這是對他人觀點的判斷。表達感受的是「我感到鬱悶」或「我很傷心」)
  9. 「你幫我的忙,我很開心。 」
  10. 「我是個沒用的人。」(這是自我評價。表達感受的是「我很沮喪」或「我十分傷心」)

別人的行為可能會刺激我們,但並不是我們感受的根源。感受的根源在於自身,是我們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對他人言行的看法,導致了我們的感受。可以用「我(感到)……因為我……」句式來認識感受與自身的關係。聽到不中聽的話的四種選擇:責備自己,指責他人,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批評往往暗含著期待。對他人的批評實際上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做生活的主人——我們對自己的意願、感受和行動負完全的責任。

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

別人的行為可能會刺激我們,但並不是我們感受的根源。感受的根源在於自身,是我們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對他人言行的看法,導致了我們的感受。可以用「我(感到)……因為我……」句式來認識感受與自身的關係。

聽到不中聽的話的四種選擇:責備自己,指責他人,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批評往往暗含著期待。對他人的批評實際上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

做生活的主人——我們對自己的意願、感受和行動負完全的責任。

從「情感的奴隸」到「生活的主人」

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個人成長一般會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情感的奴隸」在這個階段,我們相信自己需要為他人負責——讓他們快樂是我們的義務。

如果別人不高興,我們就會感到不安,覺得自己有責任做點什麼。此時,我們特別容易把親人看作是負擔。顯然,這會傷害到彼此的關係。我常聽人這樣談論親密關係:「我真的害怕與人親近。每次看到伴侶處於痛苦之中,我就極為沮喪,感到窒息,甚至認為自己是個囚犯。於是,我就想儘快擺脫這段關係。」許多人認為,愛情就是犧牲自己來滿足愛人的需要。剛談戀愛時,他們對戀人的關心是自發的。那時,彼此的相處是那麼地愜意、融洽和美好。然而,隨著關係變得「嚴肅」,他們開始認為自己有責任讓情人過得開心。於是,愛情開始沉重起來。一旦面臨這樣的情形,我就會承認:「在戀愛中,我無法忍受喪失獨立性。如果戀人過得很糟糕,我就會認為自己做得不夠。我可能會由於不堪重負而提出分手。」然而,如果意識不到感受的根源在於自身,我可能就會指責戀人:「你太依賴我了,我能力有限,我們分手吧!」此時,如果我的朋友能夠傾聽我的痛苦,她也許會說:「你認為你必須照顧好我。這讓你覺得自己失去了自由,是嗎?」如果她反過來指責我:「我的要求過分嗎?」那麼,我們的關係很可能就會陷入僵局,甚至難以為繼。

第二階段:「面目可憎」在這個階段,我們發現,為他人的情緒負責,犧牲自己迎合他人,代價實在很大。

想到日子過得這麼憋屈,我閃可能會很惱怒。此時,如果遭遇他人的痛苦,我們可能無動於衷:「這是你自己的問題!和我有什麼關係?!」雖然不再願意為他人負責,但我們不心存疑慮。因此,我們的態度也就顯得生硬。有一次,一位女士在研討班的休息時間興奮地說,她很高興認識到自己也曾是「情感的奴隸」。研討班重新開始後,我建議大家做一個活動。這位女士堅決地說:「我想做點別的。」我意識到,她在捍衛她選擇的自由——即使她的選擇會與其他人的需要相衝突。於是,我就問她:「你想做點別的,即使那會與我的需要相衝突?」她想了想,然後結結巴巴地說:「是……嗯……不是。」她的困惑反映了表達自己的需要只是個人成長的一個階段。這裡,我想講講我女兒瑪拉的經歷。她以前是個「有禮貌的小女孩」,對別人的要求,總是百依百順。她習慣於委屈自己來迎合他人。注意到這個情況後,我想鼓勵她大膽地說出心理話。當我告訴她我的看法,她哭了。她很無奈地說:「但是,爸爸,我不想讓任何人失望!」我回答說,真誠待人比委曲求全更為可貴。如果別人感到不安,我們可以認真地傾聽,但無須責備自己。不久以後,我就發現瑪拉有了變化。有一次,她學校的校長打電話給我。他告訴我,他在學校和瑪拉說「校內不能穿牛仔褲」,瑪拉沒好氣地回答「見鬼去吧,你」。我很高興,瑪拉終於能夠說出心裡話。當然,她還要學著尊重他人的需要——我相信,這只是時間問題。

第三階段:「生活的主人」在這個階段,我們樂於互助。

我們幫助他人,是出於愛,而不是出於恐懼、內疚或慚愧。那是自由而快樂的行為。此時,我們意識到,雖然我們對自己的意願、感受和行動負有完全的責任,但無法為他人負責。我們還發現,人與人相互依存,損人無法真正利己。非暴力溝通正是想幫助我們既表達自己,又關心他人。

練習三:需要和感受的關係

看一看,在以下命名中,發言者是否對自己的感受負責

  1. 」你公司機密文件放在了會議室。太令我失望了。」——「……。我覺得機密文件應該用妥善保管。」
  2. 「你這麼說,我很緊張。我需要尊重。」
  3. 「你來得這麼晚,讓我很鬱悶。」——「……。因為我希望我們能坐到前排去。」
  4. 「你無法來吃晚飯,我很難過。我本來想和你好好聊一聊。」
  5. 「我很傷心。因為你沒有做你答應我的事情。」——「……。因為我希望我可以信任你。」
  6. 「我很沮喪。我希望我的工作已經取得更大的進展。」
  7. 「朋友叫我外號讓我很難過。」——「……因為我想得到欣賞。」
  8. 」你得獎了,我很高興。」——「……因為我希望你能得到公司的常識。」
  9. 「你嗓門那麼大,嚇死人了。」——「你大聲說話時,我有些煩。我需要安靜的環境來學習。」
  10. 「你讓我搭你的車回家,我很感激。因為我想比孩子們先到家。」

第六章 請求幫助

在確認對方已經明白後,我們常常急於了解對方的反應。一般來說,我們關心的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方面:

  • 對方此時此刻的感受
  • 對方正在想什麼
  • 對方是否接受我們的請求
  • 如何區分命令與請求

    請求沒有得到滿足時,提出請求的人如果批評和指責,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對方的內疚也達到目的,也是命令。

    在提出請求時,具體的描述,而不是使用抽象的語言,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回應。發言時,我們將自己想要的回應講得越清楚,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應。非暴力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他人來迎合我們,一旦人們認為不答應我們就會受到懲罰,他們就會把請求看著是命令。非暴力溝通重視每個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繫,而不是只滿足自己的需要。

    練習四:提出請求

    根據你的觀點,下列哪些句子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1. 我希望你理解我。——「你是否可以告訴我,你認為我剛才說的是什麼意思?」
    2. 請告訴我,在我做的事情中,你最滿意的是哪一件?
    3. 我希望你更加自信。——「我希望你能參加關於人際交流的培訓,我相信這會有助於你增強自信心。」
    4. 不要再喝酒了。——這句表達的是發言者想要避免的事情。「你是否可以告訴我,喝酒可以滿足你什麼需要?是否有別人的方式可以滿足那些需要。」
    5. 請讓我成為我自己。——這是個模糊的請求。「我希望你告訴我,即使你不喜歡我做的一些事情,你仍然會和我在一起。」
    6. 關於昨天的會議,請不要隱瞞你的看法。——模糊的請求。「請告訴我,你怎麼看我昨天在會議中的表現,給我一些建議好嗎?」
    7. 我希望你能在規定的時速內駕駛。
    8. 我想更好地了解你。——「我想多一些時間和你聊聊,不知道你是否願意每周和我吃一次午飯。
    9. 我希望你尊重我的個人隱私。——這個短語並不能清楚表達發言者的請求。」在進我的辦公室前,請先敲門好嗎?「
    10. 我希望你經常做晚飯。——我希望你每周一晚上都可以做晚飯。

    第七章 用全身心傾聽

    如果一個人想要別人了解他的處境,聽到的卻是安慰和建議,那麼,他就有可能覺得不太舒服。

    我建議,在解決問題或詢問他人的請求前,為他人的充分表達創造條件。如果過早地提及他人的請求,我們也許就無法傳達我們的關心;甚至還會被看作是應付。而且,在談話剛開始時,人們所表達的感受往往是冰山之一角,有許多相關的感受——通常是更為強烈的情感,並沒有得到表達。傾聽將為他們探究和表達內心深處的感受創造條件。反之,如果急於了解他們的請求或表達自己,就會妨礙這個過程。

    然而,用全身心傾聽他人並不容易。法國作家西蒙娜·薇依寫道:

    「傾聽一個處於痛苦中的人,不僅十分罕見,而且非常困難。那簡直是奇蹟;那就是奇蹟。有些人認為他們可以做到,實際上,絕大部分的人還不具備這種能力。」

    遭遇他人的痛苦時,我們常常急於提建議,安慰或表達我們的態度和感受。可是,傾聽意味著全心全意地體會他人的信息——這為他們充分表達痛苦創造了條件。有一句佛教格言恰如其分地描述了這種能力:「不要急著做什麼,站在那裡。」

    我的朋友霍利·漢弗里舉了一些例子,來說明哪些行為會妨礙我們體會他人的處境:

  • 建議:「我想你應該……」
  • 比較:「這算不了什麼。你聽聽我的經歷……」
  • 說教:「如果你這樣做……你將會得到很大的好處。」
  • 安慰:「這不是你的錯,你已經盡最大努力了。」
  • 回憶:「這讓我想起……」
  • 同情:「哦,你這可憐的人……」
  • 否定:「高興一點。不要這麼難過。」
  • 詢問:「這種情況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 辯解:「我原想早點打電話給你,但昨晚……」
  • 糾正:「事情的經過不是那樣的。」
  • 第八章 傾聽的力量

    我們最不願意示弱的時候往往是因擔心失去控制想顯得強硬的時候。

    傾聽幫助人們治癒了心靈的創傷。作為一個聽眾,我們並不需要心理學知識或接受有關精神療法的訓練。關鍵是,我們有能力體會一個人在某個時刻獨特的感受和需要。

    第九章 愛自己

    我希望,我們的改變是出於對生命的愛,而不是出於羞愧或內疚這些具有負面影響的心理。

    一旦發現自己正在做獲益的事情,我們的挑戰是如何對需要和價值觀保持清醒的認識,以使我們的轉變

    1. 符合我們的心愿;
    2. 出於對自己的尊重和愛護,而不是出於自我憎恨、內疚或羞愧。

    愛惜自己的關鍵之一是同時包容那兩個不同的「我」:一方面包容對過去的某種行為感動後悔的「我」,一方面包容採取那種行為的「我」。非暴力溝通的憂傷及自我寬恕為個人的學習和成長創造了條件。只要對自己的需要保持清醒的認識,我們就能建設地滿足它們。「不要做任何沒有樂趣的事情!」

    在非暴力溝通中,錢並不被認為是一種「需要」,它只是被用來滿足某種需要的無數種策略中的一種。

    難以避免的社會化影響

    受社會化的影響,我們渴望得到獎勵。上學時,學校使用外在的手段來激勵我們學習。在家裡,做一個好男孩或好女孩,我們就會得到禮物;反之,如果大人認為我們調皮搗蛋,我們就會受罰。於是,等我們長大成人,我們誤以為生活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回報。我們迫切地希望得到人們的微笑,聽到一點鼓勵,盼著人們誇我們是「好人」「好家長」「好市民」「好員工」以及「好朋友」等等。為了討人喜歡,我們努力迎合他人;為了避免招人嫌惡,我們不做那些不受人歡迎的事情。

    第十章 充分表達憤怒

    當你不喜歡他的行為時,請問自己兩個問題:我希望他怎麼做?我希望他基於什麼原因做我希望他做的事情?

    現在讓我們看看非暴力溝通表達憤怒的四個步驟。首先,停下來,除了呼吸,什麼也別做。我們避免採取行動去指責或懲罰對方。我們只是靜靜地體會自己。接著,想一想是什麼想起使我們生氣了。例如,無意中聽到某個人的談話後,我們認為由於種族的原因自己遭到了排斥。這時,我們體會著憤怒,並留意腦海中盤旋的想法:「這太不公平了!」「她這是種族歧視!」我們知道,象這樣的想法是尚未滿足的需要的可悲表達。於是,接下來,就去了解自己想要滿足的需要。如果我把某個人當作種族主義者,我的需要也許是接納、平等、尊重或聯繫。

    先傾聽他人

    然而,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在表達自己之前,我們需要先傾聽他人。如果對方還處於某種情緒中,他們就很難靜下心來體會我們的感受和需要。一旦我們用心傾聽他們,並表達我們的理解,在得到傾聽和理解之後,他們一般也就會開始留意我們的感受和需要。

    給自己時間

    我們需要有足夠的耐心來學習和運用非暴力溝通。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的第一反應常常是習慣性的反應,因此,運用非暴力溝通有時是很彆扭的事。然而,如果我們想要實現自己的人生選擇,我們就要給自己充分的時間。

    第十一章 運用強制力避免傷害

    使用強制力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和他人,是為了避免傷害,而不是懲罰他人。如果我們威脅他人和實施懲罰,對方常常產生敵意和抵觸心理,彼此的關係將會疏遠。懲罰還可能使人忽視事情本身的意義,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從的後果上。體罰是最常見的懲罰,指責或否定、不給孩子好處也是一種懲罰。

    如果我們不夠成熟,我們可能會有以下表現:

    1. 我們意識不到自己行為的後果;
    2. 我們認識不到,我們並不需要通過懲罰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3. 我們相信,我們有「權利」去懲罰或傷害他人,因為他們是罪有應得;
    4. 我們產生了幻覺,例如,聽到「某種聲音」叫我們去殺人。

    相反,在使用懲罰性的強制力時,我們認為某些人是邪惡的,為了讓他們悔改,必須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此時,我們希望痛苦能讓他們:

    1. 意識到自己的過錯;
    2. 感到懊悔;
    3. 改變行為。

    然而,在實際生活中,懲罰往往加強了對方的敵意和抵觸心理,使雙方的關係更加疏遠。

    第十二章 重獲生活的熱情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學習了很多無益的知識,這些知識來自善意的父母、老師或別的人。由於這些教誨看起來是那樣地天經地義,我們也就不再去探討它們的合理性。

    喜劇演員巴迪·哈克特曾在一檔娛樂節目中說,小時候每天吃著媽媽做的豐盛的飯菜,直到去軍中服役,他才知道飯後胃部還可以保持輕鬆。同樣的,我們在社會文化的影響下形成的一些不良積習,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以致我們覺察不到它們的存在。只有深入了解我們的生存狀態,我們才能看清它們的危害,並形成新的想法及行為方式,來滿足身心健康的需要。

    在生活中,有時我們會感到沮喪,覺得前途一片黑暗。歐內斯特·貝克在他的《精神病學的革命》一書中提出,沮喪是因為一個人處於激烈的內心衝突之中,無所適從。我們內心中也許有一種聲音說,「我想這樣做」;但又有一種聲音說,「不,你不應該那樣做」。這樣,我們就陷入了僵局。沮喪意味著,我們不了解自己的需要——我們不知道到底想到什麼以及如何滿足願望 。

    布伯的觀點是,個人的成長是通過與他人的坦誠交流來實現的——在交流中,彼此能夠自由地表達內心的軟弱。他不相信,這能夠存在於心理醫生與其顧客之間。羅傑斯同意,坦誠是個人成長的先決條件。但是,他相信,出色的心理醫生能夠超越他的身份,來坦誠地與顧客交流。

    第十三章 表達感激

    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充分表達感激。在表達感激時,我們說出:

    1. 對我們有益的行為;
    2. 我們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滿足;
    3. 我們的需要得到滿足後,我們是什麼樣的心情。

    非暴力溝通表達感激的方式非暴力溝通表達感激的方式包含三個部分:

    1. 對方做了什麼事情使我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2. 我們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滿足;
    3. 我們的心情怎麼樣?

    在表達感激時,這三個部分的先後次序並不重要;有時,我們甚至可以通過微笑或說聲「謝謝」來表達這三個部分。然而,如果我們要確保對方能夠明白我們的意思,那麼,用語言具體地描述這三個部分是值得的。

    一件值得的事情即使做得不怎麼樣也是值得的!」

    最後

    馬歇爾以一本書的篇幅,不厭其煩地介紹非暴力溝通的模式:觀察——感受——需要——請求。而這個模式正好契合情商的基本內容:

    1. 區分自己和他人情緒的能力;
    2. 調節自己和他人情緒的能力;
    3. 運用情緒信息去引導思維的能力。

    所以,不妨把非暴力溝通做為情商練習課程來學習,如果你想做一個善解人意和己意的人,就從嘗試非暴力溝通開始吧。

    附非暴力溝通模式

  • 誠實地表達自己,而不批評、指責
  • 觀察我所觀察(看、聽、回憶、想)到的有助於(或無助於)我的福祉的具體行為:「當我(看、聽、想到我看到的/聽到的……」
  • 感受對於這些行為,我有什麼樣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我感到……」
  • 需要什麼樣的需要或價值(而非偏好或某種具體的行為)導致我那樣的感受:「因為我需要/看重……」
  • 請求清楚地請求(而非命令)那些能豐富我生命的具體行為:「你是否願意……」
  • 關切地傾聽他人,而不解讀為批評或指責
  • 觀察你所觀察(看、聽、回憶、想)到的有助於(或無助於)你的福祉的具體行為:「當你(看、聽、想到我看到的/聽到的……」
  • 感受對於這些行為,你有什麼樣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你感到……」
  • 需要什麼樣的需要或價值(而非偏好或某種具體的行為)導致你那樣的感受:「因為你需要/看重……」
  • 請求清楚地請求(而非命令)那些能豐富你生命的具體行為:「你是否願意……」
  • 2015-05-24@Caos

    推薦閱讀:

    胡平:我的非暴力抗爭觀
    8分鐘帶你讀完《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樊登老師講解
    從非暴力抵抗到暴力革命 黑人為平等付出的血與淚
    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作用有多大

    TAG:溝通 | 筆記 | 暴力 | 讀書筆記 | 讀書 | 非暴力溝通 | 非暴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