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國際關係理論講座
第一篇 國際關係理論講座 (秦亞青)
第一部分 (前 言)
第一講:什麼是國際關係理論?
1、國際關係概念
國際關係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指國際社會中一切成員跨越國界的互動關係。它包括三個不同範圍的領域:第一個是國際關係,指任何成員的任何跨國界關係,包括國家,國際組織以及個人之間的跨國界互動關係;第二個是國際政治,主要指權威國際成員間的關係,核心是國家之間的關係;第三個是對外政策,指一個國家對於其他國家或組織指定和施行的政策。這三個概念好像是三個大小不一的同心圓;國際關係的外延最大,包括國際政治和對外政策;國際政治次之,只包括國際關係中官方和正式關係部分,其中最主要的是國家之間的關係;對外政策再次,涉及一個國家對他國採取的政策。
2、國際關係學
國際關係學是關於國際關係體系運行和演變規律的科學。這門科學從國際關係體系著眼,主要研究國際關係中各成員,各個部門之間的各種關係,而以國家之間的政治關係為主;研究該體系中各個成員,各個部門同整個體系的相互關係;研究推動和制約國際關係體系演變的各種因素,包括各個國際行為體的內部有關情況和國際關係的外部環境。在研究這些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考察,揭示國際關係體系運行和演變的規律。
3、國際關係學(理論)
研究對象是國際系統中的成員,即國際行為體。國際行為體分為兩大類;一是國家行為體,指民族國家;二是非國家行為體,包括政府間國際組織(IGOs),非政府間國際組織(NGOs),多國公司(MNCs)和跨國公司(TNCs)。
4、國際關係學研究重點
內容包括:國際系統的發展和演變;國際系統和國際系統單位之間的關係;國際關係行為體之間的互動行為等。
5、國際關係理論
簡單說,作為一種學術總稱,國際關係理論意指研究國與國之間關係的科學分析框架和理論體系。具體來說,國際關係理論則是描述,解釋,研究,估價和預測這些關係的現狀與發展的理論。
6、國際政治與國際關係的區別
國際關係研究世界上基本單位的跨國的各種相互關係,而國際政治重點研究國家的行為和國家之間的政治關係。兩者並無本質區別,但國際關係涵蓋面明顯要寬泛的多。
第二講:現代國際關係理論的沿革
1919年英國威爾士大學設立第一個國際關係教席是國際關係學科成立的標誌。學科的建立反映了人們對一戰的反思和對消除戰爭的希冀。從1919年起,國際關係理論的沿革經歷了四個主要階段。
第一階段:國際關係理論初創階段與理想主義的興起(1919-1948)
1918年威爾遜提出"十四點計劃",集中反映了他的理想主義思想。威爾遜理想主義的核心是建立一個可以維護世界和平的超國家組織,具體體現在國際聯盟上面。威爾遜主義影響深遠,但威爾遜的理想主義至多是一些關於國際關係的思想和政策建議。 從理論角度講,理想主義是第一階段國際關係的主導理念,考慮的是"應然"的問題,就是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子;在方法論方面,國際關係遠未形成自己的方法論體系,主要是借鑒歷史學和國際法的研究方法。 國際關係理論在第一個發展階段中發生了一個重大的"斷裂",這就是1939年卡爾<<二十年危機>>一書的出版。該書是第一部系統地用現實主義觀點闡述國際關係理論的專著,在西方國際關係學發展史上佔有不可忽視的地位。卡爾認為,在國際關係思想界存在著兩種對立的思想,一種是烏托邦主義,即威爾遜理想主義,一種是現實主義。卡爾指出現實主義是一種和烏托邦主義對立的理念,它所重視的第一要素就是權力,最核心的一點是怎樣看待權力和道德。《二十年危機》使得理想主義的發展出現了"斷裂",為戰後現實主義的興起做出了重要的鋪墊。
第二階段: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階段與現實主義理論體系的確(1948-1979)
第二階段開始的標誌是1948年摩根索《國家間政治》一書的問世。此書被視為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的奠基之作。摩根索的重大貢獻是建立了現實主義的理論體系,系統表述了現實主義的整體思想、基本原則和運用方式。因此,摩根索被稱為"戰後現實主義之父"。在這個階段,國際關係研究的重心轉向美國,現實主義成為國際關係理論的主導範式,國際關係研究基本上是在現實主義的理論框架中展開的。現實主義的基本假定是:權力(特別是軍事實力)是國際關係的最根本因素,國家的利益至高無上,普世道德是沒有意義的。摩根索在《國家間政治》中最極端的表述是將國家的一切行為動機歸於獲得權力、增加權力和保持權力。權力不僅是國家生存的手段,而且成為國際關係的目的和國家本身的目的。 現實主義作為主導理論持續30年。在這個大框架下,國際關係學進入了迅速發展時期。標誌有兩個:其一,現實主義高度理論化。其二,形成了以社會科學方法為基本方法的方法論體系。 在現實主義主導階段,國關理論在方法論上的突破,主要在於戰後美國出現的社會科學繁榮,人們強調社會科學向自然科學靠攏,20世紀60年代行為主義開始主導國際關係學的研究。 從認識論的角度看,行為主義堅持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一元論,認為二者本質上一樣。與此相呼應,國際關係學學者努力將自己的理論體系化為一種極其簡約的理論,能夠用公式表示出來,能夠用定量方法計算出來。 國際關係學第二次大論戰主要是方法論論戰,爭論焦點在於自然科學的方法到底能否運用到國際關係研究之中。結果是科學派佔了上風。這種結果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在於將國際關係學科的方法論逐漸統合起來,形成了比較"硬"的國際關係科學方法論。不過,這樣做的負面效應是建立起科學方法論的話語霸權,其他方法都或多或少地被邊緣化了。
行為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論戰,使得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呈現出以下特點:
第一、研究範圍擴大,宏觀分析加強,先後出現了若干研究熱點。
第二、研究重點逐步轉向核時代的外交,國際政治經濟學和新技術革命形勢下的全球問題。
第三、自然科學神速得滲透到國際關係理論的研究中,以數學原理,心理分析,電腦運用和模擬分析尤為突出。國際關係理論和方法論這兩條主線的發展,到1979年匯聚到一個頂峰,即華爾茲的《國際政治理論》。它以國際體系的無政府性為基本前提,將以主要國家實力分配為基本內容的體系結構視為國際政治的核心變數,形成了以國際體系結構解釋國家行為的嚴謹理論體系,簡稱"結構選擇"。 《國際政治理論》是國際關係學引用率最高的書,是第二階段的集大成著作,是國際關係理論發展和學科趨於成熟的標誌。
第三階段:國際關係理論繁榮階段與自由主義的復興(1979-1992)
國際關係理論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是學科的繁榮時期,以現實主義危機和自由主義復興為基本標誌。 1977年基歐漢和約瑟夫·奈出版了著名的《權力與相互依賴》。《權力與相互依賴》否定了現實主義的三個基本假定,它是自由主義全面復興的序曲。
《權力與相互依賴》提出的三個與現實主義針鋒相對的基本假定是:第一,否定現實主義以國家為國際關係惟一行為體的命題,認為國家不是單一的理性行為體,其他超國家和次國家行為體也在國際關係中發揮著重大影響。第二,軍事安全並非總是國家的首要問題。其他問題也會具有極大的政治意義。第三,軍事力量不是或不完全是國際關係中實現國家對外政策的最有效手段。基歐漢和奈認為軍事手段並非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保障國家生存和利益的最有效手段,更不能事先假定如此。權力不僅僅是軍事力量,權力也可以來自相互依存,世界的相互依存度很高,但是不對等的,不對稱的相互依存產生權力。
1977年以後,特別是進人80年代後,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自由主義。梳理起來,共有五種形態的自由主義,即:共和自由主義、相互依存自由主義、認知自由主義、社會自由主義和制度自由主義。在諸多自由主義流派中,新自由制度主義的理論化程度最高,這主要歸功於基歐漢。新自由制度主義在方法論上沒有新的貢獻,而是嚴格繼承了科學方法論,堅持科學實在論和物質主義本體論,堅持國際關係中客觀規律的存在和可發現性。從這個角度來說,華爾茲和基歐漢都借鑒了徽觀經濟學的理論,在理性主義這個大範疇中進行研究。
1984年,基歐漢出版了《霸權之後: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合作與紛爭>>作為新自由制度主義的代表作,該書從理論和實證兩方面比較完整地提出了需求學派的制度理論,也使新自由制度主義成為了眾多自由主義流派中理論化程度最高的理論,標誌著新自由主義理論的成熟。這一階段形成了新自由主義和新現實主義的第三次論戰,從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來看,這次論戰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是對從冷戰結束到冷戰後時期國際關係深刻變化所作的理論探索,這次論戰出現了兩次交鋒:理性主義對反思主義和建構主義對解構主義。
第三階段還有兩個值得注意的發展: 其一,二戰以後在英國出現的"英國學派"此間取得了重大進展。英國學派大致可以歸為社會自由主義學派。其二,非主流理論對主流理論的抨擊日趨尖銳。一方面,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依附理論仍然在發展中國家有著很大的影響,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理論也在進一步發展之中。另一方面,非主流理論也開始與主流理論正面交鋒。 非主流理論的批判對國際關係理論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加大了第三階段的爭鳴力度,為下一階段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四階段:國際關係理論的三足鼎立時期與建構主義興起(1992—今)
1992年至今,是國際關係理論範式分野再顯清晰的時期,標誌是建構主義興起並與現實主義、自由制度主義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態勢。建構主義在西方社會科學中一直非常重要,只是在國際關係學中,現實主義在第二時期形成話語霸權,並藉助科學方法論的工具,加之建構主義在國際關係領域自身沒有形成高度理論化的體系,所以一直處於邊緣狀態。
80年代末,奧努弗(Nicholas 011uf)把建構主義這一術語正式引人到國際關係學,並出版著作《我們造就的世界》。對國際政治學建構主義做出最大貢獻的是亞歷山大·溫特。溫特1987年在《國際組織》上發表了一篇以行動者和結構的關係為內容的文章《國際關係理論中的施動者——結構問題》,開始探討國際政治的社會因素。
1992年,溫特發表了《無政府狀態是國家造就的:權力政治的社會建構》,立刻引起轟動,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開始得到廣泛關注,因此可作為國際關係理論發展進入第四個階段的標誌。溫特1999年出版的《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這部著作與新現實主義大作《國際政治理論》形成鮮明對照,被認為是20世紀國際關係學最後一本最重要的著作。
建構主義對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形成了根本性挑戰,並逐步與後二者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最根本的一條是它與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存在不可通約的本體論觀點,認為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認識論、本體論、方法論三個方面的機械一元主義是不能成立的。建構主義強調觀念、認同、文化的重要性,認為國際體系的物質性結構只有在觀念結構的框架中才能具有意義。
現實主義仍在發展。當前具有代表性的現實主義理論是所謂的進攻性現實主義。它可被視為現實主義發展的第三個階段,也是後冷戰時期最典型的、最激進的現實主義,代表作是米爾斯海默的《大國政治的悲劇》。
自由主義的發展也仍在繼續。一是制度合作研究進一步深人;二是全球治理,與之相關的是軟權力的概念;三是國內政治與國際政治的結合。 總之,西方國際關係學的發展宏線是:從現實主義成為國際政治研究的主軸逐漸發展為當今新現實主義,新自由主義和建構主義三足鼎立的局面。現實主義和新現實主義成為戰後西方國際政治思想發展宏線的第一個里程碑;新自由主義成為戰後國際政治思想發展宏線的第二個里程碑;建構主義是國際關係理論發展的第三個重要里程碑。
第三講:國際關係理論發展走向
1、從強調循環向強調進化發展。
新現實主義的整個理論體系是循環的,而自由制度主義是進化性理論,制度是人為的社會事實。建構主義則進步突破機械的歷史循環論,突出了人的觀念的力量,重視人的實踐活動的建構功能,強調了文化的作用。從循環理論走向進化理論的實質是關注人的能動性。
2、從權力政治向權利政治發展
雖然在當今國際關係中,權力仍十分重要,也可以看到一種越來越清晰的理念軌跡,它在更多地向權利的方向發展。後現代國際關係理論、女權國際關係理論,以及很大一部分建構主義理論
3、從話語霸權向多元理論和方法論發展。
如果說第一階段是理想主義的天地,第二階段是現實主義和科學方法論主導,第三階段已經明顯表現出多元態勢。
第四講: 國際關係學的三個新的特點(或學科發展趨勢)
1、對合作的研究力度加大。
新自由主義雖然沒有斷定可以從根本上消除國家之間的衝突,但它從理論上闡明了無政府條件下理性地控制和削弱衝突的可能性,論證了國家之間合作的可行性。到了20世紀90年代,建構主義的出現開始否定無政府性的根本內涵,提出了合作從根本上是可能的,衝突不是國際社會唯一的邏輯。
2、社會學理論對國際關係研究的影響加大。
行為體的社會屬性和能動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國際政治的社會學轉向表現了在國際關係領域經濟學認識論和方法論影響的減弱,社會學影響的增強;表現了物質性因素作用正在減弱、人的因素的作用正在加強。
3、人文精神的加強。
隨著冷戰的結束和全球化的推進,隨著物質文明的日益發展,倫理價值、規範制度等因素在世界政治中的作用日益加強。國際關係學界對國際制度的研究,對國際法和國際倫理的再度重視,說明了價值、倫理、規範等文化要素在當今世界中的重要作用,也表現出國際關係學研究中的人文意識的增強和對倫理規範的復歸,人文意識也越來越與科學精神融合在一起。
第五講: 西方國際關係學的兩個傳統
一是追求宏理論的傳統,主要表現為建立體系理論的持續努力。自行為主義革命以來,追求宏理論是西方主流國際關係學者的標誌性特徵。
二是西方中心的傳統,二戰之後尤其表現為以美國為重心。
西方國際關係學的主要理論體系都是在美國產生的,思想理念也是以西方的思想傳承為主。這些理論雖然注重學理,但也都是以美國戰後面臨的國際問題為核心,是為解決這類問題服務的。
第二部分: 主要學派
第一講: 理想主義IDEALISM
又稱政治理想主義。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中以自由資本主義的價值觀來觀察和處理國際關係和對外政策的思潮,流派。核心思想是以道德標準和法理規範作為對外政策和國際關係的原則。興起於20世紀初葉,被認為是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的起點。思想淵源可追溯到18-19世紀格勞秀斯和康德的思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成為國際關係理論的主流思潮,但並未形成系統而完整的學說。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總統威爾遜。研究重點是戰爭與和平之類的重大國際問題,並試圖尋求避免戰禍,維護和平,解決國際上矛盾和衝突的辦法。
主要觀點有:
1、人性本善,具有理性,趨於合作。
2、道德和法理是拯救世界的關鍵。
3、主權國家之間的根本利益是和諧的,為了共同利益,要讓渡部分主權給國際組織。
4、戰爭可以避免,戰爭的出現與人性無關。
5、制止戰爭的辦法:A實行民族自決;B廢除秘密外交;C以集體安全代替傳統的均勢體系;D建立國際機構,國際法和國際組織;E訴諸國際公眾輿論;F改變國內政治制度。
理想主義從20世紀30年代末起受到現實主義學派的批評,被認為是不切實際的烏托邦思潮。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最終宣告了理想主義理論與實踐的徹底破產。
第二講: 現實主義(古典現實主義/人性現實主義)REALISM
現實主義學派是在對理想主義學派的批判和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思中逐漸形成的。它形成於20世紀30年代,發展於40年代,到50,60年代在國際關係研究領域佔據統治地位。思想先驅以馬基雅維利和霍布斯為代表。卡爾1939年出版的<<二十年危機>>奠定了現實主義的基礎,1948年漢斯。摩根索發表<<國家間政治---為權力與和平而鬥爭>>一書,標誌著現實主義的成熟,全面奠定了現實主義學派的理論基礎。
現實主義的基本假定:
1、國際關係的實質是無政府條件下為權力的鬥爭。權力,特別是軍事權力,是國際關係的最根本因素,國家的利益至高無上,普世道德是沒有意義的。權力不僅是國家生存的手段,而且成為國際關係的目的和國家本身的目的。
2、民族國家是國際關係最重要的行為體。現實主義關於國家的三個假定是:A國家中心說B單一國家說C理性國家說。
3、國際體系結構是影響國家行為的重要因素。
4、現實主義理論的核心是國家的生存和安全,因此在國際問題的排序中,國家安全通常處於最高位置,軍事和相關的政治問題支配著世界政治,而經濟和社會問題是次要的。
5、無政府狀態是國際社會的突出特點。
6、人性本惡,人並不能通過教育和智慧來解決人性惡的問題。
7、衝突是國際政治的根本特徵,衝突源於人追逐權力的本性,合作是有限的,脆弱的和不可靠的。
8、維護國家和平的最好辦法是均勢。
在現實主義理論中,權力和利益是兩個最核心的概念,以權力界定利益是一個最基本的原則。現實主義學派的興起及發展對西方國家的外交實踐和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都產生了積極影響。二戰以後,現實主義理論逐步成為指導美國外交政策的核心理論。現實主義的崛起,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已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這是現實主義學派對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現實主義最大的理論困境是,它只能通過背離自身的理論假定來彌補自身理論的不足,過分強調國際體系的結構性力量,忽視了國內因素的作用。
第三講: 第一次論戰: 理想主義VS現實主義
國際關係理論史上的第一次論戰開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至20世紀60年代,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密切相關,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的20年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構成的又一次"三十年戰爭"的產物。論戰的一方是理想主義,另一方是現實主義。但這次論戰的實質是現實主義的獨自表演,既對理想主義的批評。
第一次論戰探討了國際政治研究的取向問題,政治觀點即均勢與法律,國際組織的管理之爭是其主要表現形式,哲學和本體論則次之。 現實主義主要從三個方面對理想主義進行批評:
1、批判理想主義不是研究國際關係的現狀怎樣,而是看國際關係應當怎樣,對國際問題的研究全憑主觀意志,缺乏耐心細緻的分析。
2、批判理想主義對國際問題的看法過於理想化。
3、批判理想主義在研究國際問題時忽視權力。
從立論基點和研究結論來看,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分歧具體表現在:
1、對人性的看法不同。人性惡/人性善
2、對國家關係的看法不同。理想主義主張在道義和民主的基礎上建立公正的國際關係;而現實主義則強調世界的競爭性,各國利益的不可調和,國際關係只能以權力和利益為軸心,理想主義的道義和民主說教在現實世界行不通。
3、對國際組織和國際法的看法不同。理想主義強調國際組織和國際法的重要性,視之為維護國際關係秩序的唯一有效工具,認為國際法和國際組織秩序代表了全人類的真正利益;現實主義認為,法律與政治相比並不是道德些,離開權力均勢,國際組織體系也常常名存實亡。
4、對社會和世界的看法不同。理想主義強調研究社會和世界應該如何,對客觀世界抱盲目樂觀態度;現實主義信奉實證原則,強調人類應該面對爭鬥事實,不可陷入和諧的空想。
5、對未來的看法不同。理想主義崇尚利他主義,認為未來的目標是實現普遍裁軍和建立民主的世界政府,但在如何實現這一目標上束手無策,總之持一種樂觀態度;現實主義認為利他主義是一種空想,歷史的悲劇正是來自人的權欲與野心,未來的目標無論多麼美好,由於受到這種利己主義的局限,只能部分的實現,總之持悲觀態度。
6、國家的目標不同。理想主義認為國家的目標很多,諸如安全,經濟發展,人權,正義;現實主義認為國家的目標就是生存和安全。
7、軍事力量的作用不同。理想主義認為軍事力量的作用有限,而現實主義認為非常重要。
8、道德作用的不同。理想主義認為非常重要,而現實主義認為無關緊要。
9、國家戰略不同。理想主義是集體安全,現實主義是自助和結盟。
10、關於系統變遷。理想主義認為會逐漸擺脫現實主義,而現實主義則認為系統變遷不會發生。
第一次論戰後,現實主義開始確立起主導地位。現實主義對理想主義的批判在國際關係學科內澄清了實然與應然的關係問題,劃清了學術研究與道德倫理研究的範疇,為國際關係學科趨向"科學化"和成為獨立學科奠定了基礎。
第四講: 新現實主義(結構現實主義)Neorealism
新現實主義學派是第二次論戰的延伸和演變的產物,它是以傳統現實主義為基礎,力求對其進行科學的修正和發展,主張在方法論上實現傳統主義學派和科學行為主義學派的滲透與融合。
1979年肯尼斯·華爾茲《國際政治理論》一書的出版標誌著新現實主義的興起。他在書中提出了新結構功能主義理論,為新現實主義的發展開了先河。因此肯尼斯·華爾茲成為新現實主義傑出代表,新現實主義也成為結構現實主義。新現實主義其「新」,主要在於它的科學化程度,它以理性主義為宏觀理論假定,以國際體系為研究層次,以體系結構為主要自變數,以國家行為為主要因變數,以國際體系無政府性為基本體系條件,構建了一個現實主義的科學理論體系。
新現實主義(結構現實主義)對古典現實主義進行了重大的修正:
第一,國際關係的第一推動是國際體系的無政府性,而不是人性。
第二,無政府條件下國家的第一考慮是生存考慮。
第三,軍事權力是國家權力的第一要素。國家的權力是國家生存的手段,不是國家的目的。
結構現實主義理論的三個假定:
1、國際體系是以無政府性為基本性質的體系。
2、國家是這一體系中的基本行為單位。
3、對體系穩定和體系單位行為影響最大的因素是體系結構。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結構選擇」。
新現實主義學派的基本觀點:
1、仍堅持認為民族主權國家是國際關係中的關鍵角色、國際社會仍處於一種無政府狀態,但同時認為國際社會中的各行為主體間的合作與相互依存增強。
2、主張對國際關係開展綜合性的整體研究,重視包括東西南北關係在內的全球系統的研究。
3、強調國際關係中的經濟因素,重視研究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的相互作用與相互影響。新現實主義理論的主要貢獻是對國際體系及其結構的分析上面。新現實主義結束了行為主義的價值中立的假說,在繼續傳統現實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著重分析了國際體系的結構特徵及其對國際關係的影響,在西方國際關係學上至今影響不衰。
對新現實主義的批評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1、對國家中心說的批判,主要來自西方馬克思主義和比較政治學派。前者認為新現實主義完全抽象化的國家失去了國家的階級屬性和其他相關屬性;後者認為新現實主義把國內政治與國際政治割裂開來。
2、對「結構選擇說」的批判。新自由主義認為,新現實主義強調了國際體系結構,但忽視了國際體系中的進程。
3、對無政府邏輯的批判。建構主義質疑國際體系去政府性,認為無政府狀態是國家造就的。
補充內容
一、新現實主義的理論體系(秦亞青)
三項內容構成了新現實主義大廈的重要支柱,即:國際關係的實質、國際行為體的意義、影響國際行為體行為的重要因素。前兩個因素是現實主義和新現實主義共有的假定,但在新現實主義那裡得到了更加明確的界定和闡述;第三個則是新現實主義的創新和發展。
1、國際關係的實質:無政府條件下為權力的鬥爭。
現實主義和新現實主義的核心概念都是權力。WALTZ認為,國際關係與國內關係最根本的不同在於體系中各個單位之間的關係不同。國內社會是等級體系,國際社會是無政府體系,體系中各個單位之間是等同關係,每個單位的功能相似,不存在世界權威或政府。因此國際體系只能是自助體系,而自我保護的方式只有增強國力。現實主義對國際關係的分析中有三個相互關聯的重要理論環節:自私的人性,無政府狀態的國際體系以及自助的體系單位---國家。這三個理論環節的核心是國家權力,因此國際關係的實質是為權力而鬥爭。
2、國際關係行為體:民族國家現實主義和新現實主義認為民族國家是國際關係的主導行為體。
新現實主義關於國家的第一個假說是國家中心說,民族國家仍然是國際關係中最具實質意義的行為體;第二個假說是單一國家說,認為國家是一個一元社會整體,能夠獨立地確定國家利益,制定並執行國家的對外政策;第三個假說是理性國家說,認為國家行為體在某一給定環境中,能夠確立國家目標,考慮多種政策方案的可行性和可能導致的後果,然後選擇能夠最大限度實現國家目標的政策方案。新現實主義關於國家的理論假說對這一理論體系有著重要意義:國家中心說確立了國際關係的基本研究單位;單一國家說指明了國家利益在特定時空斷面上的單一性和相對穩定性;理性國家說則強調了國家行為的可知性和可預測性。這些假說奠定了現實主義作為一個比較完整理論體系的基礎,加大了現實主義作為以科學方法研究國際關係的可操作性。
3、影響國家行為體的主要因素:國際體系的結構新現實主義認為國際體系結構是影響國家行為的唯一重要因素。
新現實主義關於國際體系的第一個論點就是國際體系結構的自在性和獨立性,這是新現實主義對古典現實主義的重大發展。另一個基本論點是:體系結構是體系層面最重要的特徵。體系結構不是結果,而是原因。國際體系是自在的、獨立的;在國際關係研究中,國際體系的結構是自變數,是原因,國家行為是因變數,是結果。國家的戰爭行為主要是由國際系統的結構決定的,這正是WALTZ理論的核心內容。
二、冷戰後現實主義的發展
冷戰後現實主義理論的發展仍然以權力為核心,但取向卻表現在兩條不同的軌跡上面:一是最大現實主義,二是最小現實主義。
最大現實主義將現實主義的基本命題發揮到了極致,典型代表是米爾斯海默的進攻性現實主義。最小現實主義是放鬆或偏離現實主義基本命題的理論,只保留了某些現實主義的基本命題,如新古典現實主義。
(一)進攻性現實主義
進攻性現實主義是當前具有代表性的現實主義,是現實主義發展的第三個階段,也是後冷戰時期最典型的、最激進的現實主義。代表人物是米爾斯海默,代表作是《大國政治的悲劇》。
進攻性現實主義從兩個源泉獲得了靈感:一是摩根索的權力論,二是華爾茲的結構論。由此提出了兩個基本命題:第一,權力是大國政治的根本,大國為權力而相互競爭;第二,國際體系的無政府特徵和權力分配是國際政治的主要因素,這些因素鼓動國家追逐霸權。米爾斯海默還提出了五個基本假定:1、國際體系是無政府體系2、大國具有相互傷害和相互摧毀的軍事力量3、國家永遠無法確定其他國家的意圖4、生存是國家第一目標5、國家是理性行為體。
進攻性現實主義對國際社會持悲觀態度,認為國際體系仍然處於」人人為戰」的霍布斯狀態,國家之間互不信任,甚至互為敵人。由於沒有一個統一的中央政府,這就使安全成為稀缺品,安全的稀缺導致國家之間常常發生衝突,一國要想在衝突中處於主動,維護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必須採取進攻性策略,因而當一國認識到相對力量正變得強大起來時,就傾向於向外擴展政治利益和實施對國際環境的控制,以求先發制人,實現自助。
進攻性現實主義的理論硬核是:無政府狀態導致大國追求權力最大化。 進攻性現實主義是悲觀的現實主義,悲觀程度超過了華爾茲的新現實主義,在許多方面也超過了摩根索的傳統現實主義。
進攻性現實主義的缺陷:1、原創性甚少的理論,在解釋國際政治問題上沒有提出任何新的視角,缺乏原創性。2、極端的理論,把現實主義關於國家追求權力的程度和關於國家權力擴張的方式發展到了極端。3、反古的理論,完全不談道德在國際關係中的作用,是國際關係理論的一種暫時的倒退。
(二)防禦性現實主義
它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現實主義發展的一個新的分支,代表人物有斯奈德、沃爾特、格里科等。
與進攻性現實主義不同,防禦性現實主義對國際政治的看法要樂觀一些,主要觀點有:1、雖然國際社會處於無政府狀態,但安全常常是豐裕的而不是稀缺的,由於國家是有理性的,因而他們常常會通過權衡擴張行為的得失大小來決定自己採取何種行為;2、國家獲取安全的最佳途徑是採取防禦性的戰略,或者說旨在維持現狀的戰略。也就是說,無政府狀態並不必然導致激烈的衝突和戰爭,它也會促使國家採取溫和、慎重和有節制的行為;3、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比如在」進攻---防禦「的平衡關係有利於進攻一方時,即使同是追求安全目標的國家之間也可能會因」安全困境」的加劇而彼此發生衝突。但在多數情況下,國際體系是平穩的,「安全困境」的問題並不嚴重,國家動員主要限於對付產生於體系的某些特定的威脅。
防禦性現實主義有兩個特點:一是,與經典現實主義關於國家尋求最大限度的安全的假設不同,防禦性現實主義堅持國家尋求最低限度的安全。第二,沃爾茲等的新現實主義通常會將國內政治排除在外,而許多防禦性現實主義者則經常使用國內政治來解釋問題。
防禦性現實主義的缺陷在於無政府體系和對安全的追求無法有效地推出國家要採取防禦行為。從實踐來看,它的適應面要更廣一些,但無法解釋二戰中德、意、日等侵略國家的行為。
(三)試比較進攻性現實主義和防禦性現實主義
兩者是現實主義範式中新出現的對應的兩支,既有區別,又有聯繫。
共同點在於:
1、兩者都是結構性現實主義,與沃爾茲的結構現實主義理論一脈相承,但同時繼承了人性現實主義的假定:無政府狀態國際體系和物質主義本體論。
2、對於國家為什麼追求權力和追求權力的根本邏輯的問題,兩者的觀點大體相同,即國家追求權力是為了生存,因為國際體系的無政府狀態迫使國家不得不為生存而擔憂。
區別在於:
1、無政府狀態中的安全狀態:進攻性現實主義認為是稀缺的,而防禦性現實主義認為是基本充足的。
2、國家目標:進攻性現實主義認為國家目標是權力(安全)最大化,盡量獲得新的權力,成為地區霸權;防止競爭國的崛起,維持臨近區域至少兩個大國間的平衡。防禦性現實主義認為國家目標是,安全上奉行滿意原則,擁有的權力要能維持已有的權力位置,足夠維持平衡危險對手即可,而不是權力最大化,權力過大會導致平衡聯盟反而損害安全。
3、國家戰略走向:進攻性現實主義認為應採取進攻性戰略,打破現狀,都是修正主義國家,進攻是指增加領土控制。防禦性現實主義認為應採取防禦性戰略,維持現狀,以平衡戰略為主,安全困境導致進攻行為。
4、國家不計後果擴張的原因:進攻性現實主義認為是體系層次原因,並非不理性。防禦性現實主義則認為是國內層次原因。
5、進攻性現實主義是基於對手的實力來發展自己的權力,而防禦性現實主義是基於自己所受到的威脅而發展自己的權力。
(四)新古典現實主義
90年代中後期,美國一些學者認為,單元層次理論和體系結構理論都不盡人意,並開始嘗試打破這兩種層次理論的分野,謀求一種中庸模式,於是現實主義範式中出現了新古典現實主義的理論分支。
新古典現實主義是想對於新現實主義而言的,是最小現實主義中國家層面的現實主義理論,代表人物有羅斯、扎卡里亞、施奈德等。新古典現實主義主要考慮了國家以及國內因素對國家行為的影響,亦即「倒置的第二意象」理論。新古典現實主義一方面堅持權力政治這一現實主義的核心命題,另一方面則考慮了國家行為的另一個層面,將國家理論擴展到了國際國內兩個相互關聯的層面。
新古典現實主義引進了兩個干預性變數:
第一:國家決策者對權力的感知。
第二:國家能力及其與周圍社會的關係。
具體觀點有:1、國家在國際體系中的位置,尤其是其相對力量物質能力是對外政策的首要驅動因素。
2、系統壓力必須通過單位層次的干預變數加以轉化。國際體系大性質相當模糊,安全也無所謂稀缺或充足,人們只有根據主觀經驗去解讀,即系統壓力必須通過單位層次的干預變數加以轉化,因此這種影響是複雜的和間接的,也就是說,體系因素和單位因素對國家對外行為都會產生影響,因此才稱為新古典現實主義。
3、國內層次重要性體現在:
第一:對外政策由領導人精英做出,因此領導人對相對權力的認識至關重要。
第二,權力分析必須考察國家與社會的相對力量及國家與社會的結構。
第三,體系壓力決定對外政策大方向,但不能決定國家行為的具體細節。
4、它強調安全並非國家對外政策的首要目標,國家對外政策的首要目標是最大限度地維護國家利益,追求國家相對力量的上升。
新古典現實主義作為對現實主義的一種發展,強調了內部變數和外部變數、系統變數和單位變數的結合,提供了有價值的分析思路和範例,解釋能力得到加強。但是,它的弱點是不適合說明國際結構,不能對單個國家間的戰略互動的總體結果進行預測。
複合相互依存Complex Interdependence 相互依存論的基本理論假設,認為國際關係體系中存在著多種相互依存關係是其基本特徵。代表作是美國學者羅伯特。基歐漢和約瑟夫·奈合著的《權力與相互依存----轉變中的世界政治》(1977)。基本觀點:
1、國際社會存在著多渠道聯繫,包括國家之間、跨政府和跨國家的關係,任何一種聯繫都加強相互依存,每一種行為體都起著相應的作用。
2、國家間關係的議題日趨多樣化和複雜化,而且沒有明確的先後次序排列,軍事安全問題不再始終居於國際關係議事日程的首位,世界問題不再有明顯的高級政治、低級政治之分,國內政策與對外政策的區別日益縮小。
3、在複合依存佔優勢的領域,如西方發達國家之間,軍事力量的作用減弱,但是在劇烈的社會變革和保護他國免受侵略和威脅中,武力仍是重要的政策工具。對於複合相互依存的國際關係的發展趨勢及對外交的影響,有兩種看法。一種是富於理想主義的看法,認為相互依存的水平將日益提高,終將導致世界共同體的出現、世界國家的形成。另一種是現實主義的看法,認為相互依存不能改變各國追逐權力和國家利益的本質,相互依存越發展,帶來的新問題越多,管理和控制手段跟不上,可能增加利害關係衝突、摩擦,發生動蕩,國際組織、跨國公司在國際關係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國家還是最重要的國際行為體。
複合相互依存模式的缺陷在於:
1、複合相互依存在分析國際關係時仍未能提供真知灼見。基歐漢和約瑟夫·奈對複合相互依存針對的是世界的總體剖析,而現實主義的權力與相互依存的分析針對兩個國家之間的特定關係的應用氛圍劃分也不能成立。
2、複合相互依存模式的三個特徵不僅沒有介紹清楚複合相互依存與一般相互依存的經濟、生態相互依存有何區別,而且三個特徵之間的邏輯聯繫也有問題。
3、複合相互依存模式本身似乎超出了國際關係的研究範疇。
兩枝世界政治論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化浪潮的迅猛發展,全球化問題引起了國際關係理論學者的極大興趣。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羅斯諾教授認為,在冷戰後時期,一體化與分散化、地區主義與全球主義、繼承與變革是當今國際社會面臨的三大基本矛盾。冷戰結束使國際關係從「兩極」向「兩枝」格局過渡,所謂「兩枝格局」即「以民族國家為中心的無政府體系」與「多中心國際體系」相結合的格局。但羅斯諾認為,兩者並非平分秋色,隨著全球化的迅速發展,以民族國家為中心的無政府體系在國際政治中的支配地位日趨削弱,而強調全球相互依存的「多中心國際體系」的地位卻日益凸顯。羅斯諾的兩枝世界政治論不乏犀利的洞見和系統的論證,其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也是眾所公認的。美中不足的是,善於發明新名詞的羅斯諾有兩處關鍵的概念建構(「國家中心的世界」和「多中心的世界」;「權威領域」)容易讓人產生迷惑。另外,羅斯諾所指的多中心世界政治實際上是結合「美國第一」和「美國的世界領導責任」的全球為中心的政治模式。
地緣經濟學Geo-economics
是冷戰結束後在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化的國際背景下出現的頗有新意的國際關係理,主要代表人物是前美國華盛頓戰略和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地緣經濟學項目主任愛德華。盧特沃克。地緣經濟學理論的要義在於,冷戰後世界政治力量出現了重新組合,原先的地緣政治被地緣經濟所取代,原先的軍事集團競爭讓位於經濟集團競爭,當今國際關係的焦點是三大區域經濟集團之間的實力競賽,而不是兩大陣營之間的軍事對抗。三個相互競爭的經濟集團是:以日本為主導的環太平洋經區;以美國為主導的西半球經濟區;以德國為中心的歐洲經濟區。地緣經濟學的內容是:1、地緣經濟學的研究任務是,研究冷戰結束後出現的國家間的新的競爭關係;2、研究對象是,國家為了維護本國經濟利益而損害對方國經濟發展的經濟競爭行為;3、研究範圍是經濟戰場,而不是軍事戰場。地緣經濟既是冷戰後國家間進行交往的一種狀態,也是一種政策,但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有能力和意願推行地緣經濟政策。地緣經濟學的特點:1、地緣經濟學的「地緣」與傳統意義上的地緣概念並不完全吻合,它指的是民族國家以國家領土作為地理含義的競爭單位。2、從本質上講,地緣經濟學與傳統的現實主義有很多相似之處。3、地緣經濟學主要研究的是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關係,而非發展中國家之間或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關係。地緣經濟學就其本質而言,是發達國家的國際關係理論。
霸權穩定論HegemonicStability
從國際系統結構著手分析系統穩定、認為霸權結構是穩衡結構的西方國際關係理論,是現實主義的一個分支,由美國經濟學家金德爾伯格於20世紀70年代首創,基歐漢為該理論奠定基礎,克拉斯納予以補充,莫德爾斯基和吉爾平將該理論擴展到軍事安全領域。代表作是美國政治學家羅伯特·吉爾平的《世界政治中的戰爭與變革》。霸權穩定論的主要內容是:首先承認國際關係具有激烈競爭的性質,現代民族國家是一部戰爭機器,國家安全和政治利益是第一位的。如果沒有霸權國提供有利的政治和經濟環境就很難有一個安定的國際秩序,所以霸權的存在就意味著穩定的國際政治與經濟秩序的存在;無霸權的存在,國際社會處於無規則的混亂狀態,在這種狀態中,大規模戰爭很容易爆發,國際體系將會解體,造成全球政治混亂,經濟倒退。
簡言之,其主要觀點是:
1、霸權帶來穩定說。
2、霸主自我犧牲說。
3、霸權必衰說。
4、霸權喪失導致不穩定說。
霸權穩定論的兩個重要假設:一是霸權國為穩定的自由貿易體系提供領導角色;二是雖然主導國家獲益,但小國也獲益,國際公益使小國能獲取更多好處。霸權穩定論實質上是一種強權說,「公益」和「搭便車」說掩蓋了大國剝削弱國和小國的實質,其目的主要是為美國的餓霸權主義辯護,鼓吹美國重振霸權國威力。霸權Hegemony該詞來自於希臘語Hegemonia,指國際關係中一種支配性的領導地位和狀態,也可指霸權國強行推行其意志的政策。基歐漢將霸權定義為,一個單一的支配的世界的力量,確切的說,霸權指一國有足夠的軍事和經濟力量,並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他國家和非國家行為體的行為,並操縱國際體系的的運作。在經濟領域裡,霸權意味著對物質資源的控制。吉爾平也認為霸權就是一個單一強國控制和支配著國際體系內的弱國家,但這種控制只是相對控制。所以霸權意味著一個單一的具有超強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的國家支配著國際體系。霸權的實力主要來源於兩種資源:其一是有形資源,如國內生產總值、石油進口依賴性的大小等;其二是無形資源,如一國對於自己國力和貨幣的自信程度,而經濟力量是霸權實力的最基本源泉。霸權會經歷產生、發展、強盛和衰落四個階段,這都與實力有關。
霸權周期理論/霸權更替學說Hegemoniccycle (秦亞青寫)
討論霸權系統更替和霸權國興衰的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學說,代表作有美國政治學家羅伯特·吉爾平的《世界政治中的戰爭與變革》和美國歷史學家保羅·肯尼迪的《大國的興衰》。屬於現實主義範疇。該理論認為,霸權系統由於系統中主要單位權力增長的差異,系統中權力開始重新分配,因而導致系統失衡並逐漸造成系統性危機。霸權國本身也經歷了興起-成熟-衰弱的過程。大國間的不平衡發展是霸權更替的根本原因。當系統結構真實反映大國間相對權力地位,尤其是霸權國和其他大國相對權力地位時,當各大國均認為改變現有系統會失大於得時,霸權系統呈均衡狀態,但是霸權國對維護現有系統有著最大的國際責任,要制定國際規則、向國際社會提供諸如軍事安全和經濟秩序等公共物資,加之本身存在的報酬遞減現象,因而其消耗總是大於資源。久而久之,所謂「帝國戰線」過長的現象使霸權國的國際承諾和國家實力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經濟力量越來越弱,綜合國力日益衰退。同時,其他大國可以利用霸權系統穩定的有利條件,尋求自身發展。結果使系統中權力結構發生實質性變化,現有霸權系統已不能反映其霸權地位,最後可能通過霸權戰爭,即世界大戰,才能真正解決系統變革和霸權更替問題。該理論的主要學者認為新的霸權國往往不是舊霸權系統的挑戰國,而是舊霸權過的同盟國。同時,衰弱時期的霸權國可以二次振興,成為新一輪的霸權國。該學說把國際系統中的霸權更替看成歷史的必然,把國際系統的不穩定狀態和世界性戰爭歸結於霸權國的衰退,其研究範圍基本上是以西方為中心的國際系統,這就使其理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領導)長周期理論LongCycle Theory (秦亞青寫)
世界政治發展進程理論,亦稱政治長波論。重點研究周期性發展和變化的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代表作是美國政治學家喬·莫德爾斯基的《世界政治中的長周期》和喬·戈爾茨坦的《長周期:近代繁榮與戰爭》。該理論從歷史角度討論自1500年以來國際系統的發展,認為全球政治系統呈周期性變化,每一周期有一個處於世界領導地位的國家,制定國際規則、提供公共產品、保護世界秩序。每個周期約100年,經歷全球戰爭、全球強國、非正統化、權力分散四個階段。世界性戰爭標誌著舊的領導國家的退位和新的領導國家的確立,因而是周期的開始與終結,長周期指兩次世界性戰爭之間的時間。國際系統呈長周期發展的動力是國際權力的不均衡發展―――世界領導國家權力衰弱、權力逐漸分散、直至挑戰國家出現,並引發世界性戰爭。戰爭的結果往往是挑戰國家失敗,領導國家退位,經濟基礎雄厚的第三國成為新的領導國家。自1494年至今,出現了五個長周期:1494-1579年的葡萄牙周期、1580-1689年的荷蘭周期、1689-1792年和1792-1914年的兩個英國周期和1914年至今的美國周期。長周期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西方國際關係研究中頗有影響的理論之一,試圖對當代國際政治經濟體制的演變、世界霸權的變化做出解釋和預測,但有很強的歷史宿命觀。該理論關於世界領導國家有助於國際體系穩定的假設也沒有得到確切的論證。
第五講: 試論述新現實主義與現實主義的不同點
或者試論述新現實主義對現實主義的發展。
新現實主義是對現實主義的修補、深化和發展。它與現實主義的比較體現在:
1、新現實主義提出了體系結構的新概念。即將國際政治視為一個定義精確的結構體系,這是新現實主義與現實主義的根本區別。
2、在國際關係的因果關係上,現實主義強調世界是由互動國家組成,原因是趨於一個方向。而新現實主義強調,因果關係是不同的,原因是在國際政治的單位層次和結構層次上兩個方向發生的。
3、關於對權力的解釋,傳統現實主義認為對權力的追求植根於人性,權力是國家追求的目標。而新現實主義則強調權力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實現國家目標的手段,國家追求的目標是安全,這是對現實主義的重大修正。同時對權力的追求是又國際體系的無政府性導致的。
4、現實主義強調互動單位的作用,而新現實主義強調結構對互動單位的影響;現實主義強調無政府狀態,但是否認無政府狀態是一種特徵性的結構,而新現實主義認為「自治」是在結構層次上無政府狀態的對應物;現實主義強調了國家的異質性,而新現實主義認為這一假設是不可取的。
5、與現實主義相比,新現實主義對國家安全競爭的看法要相對樂觀一些,認為國際體系並不鼓勵國家毫無節制的進行競爭,相反,無政府狀態促使國家採取防範措施,使它們維持而不是打破現狀。
6、現實主義忽視了對國際經濟關係的研究,而新現實主義加強了國際經濟關係研究並提出了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
7、現實主義強調國際衝突,淡化國際合作的可能性,忽視國際機構促進合作的作用;而新現實主義則主張國際衝突和國際合作的結合,強調國際合作的可能性,重視國際機構促進合作的作用。
8、現實主義著重研究國家利益和國家權力,新現實主義則著重研究全球國家間的權力分配,主張結構分析。
9、現實主義著眼於國家,強調世界處於無政府狀態。新現實主義著眼於體系,認為世界包含著國際政治經濟的相互依存關係。
10、從研究方法來看,傳統現實主義著重歸納綜合方法,新現實主義則偏重推斷演繹方法。
新現實主義對現實主義做了三個重大修正:
第一,把國際政治的第一推動從人性發展到了無政府性。人性無法測量,也無法證否,以人性作為國際關係的第一推動從根本上使國際關係學失去了科學性。
第二,無政府條件下國家的第一考慮是生存,在無政府狀態中,國家的目的不是無限制的增加權力,而是力圖保證自我生存。
第三,軍事權力是國家權力的第一要素。國家的權力是國家生存的手段,不是國家政策的目的,國家獲取權力是為了國家的生存。在無政府條件下,只有軍事實力才是保證國家生存的最重要權力因素。
權力論
權力的概念首先出現在國內政治中,主要有三種表現形式:應得懲罰的權力、報償的權力和制約的權力。權力政治論是現實主義流派的核心學說,是西方國際關係學中影響最大的理論。國際關係中權力的含義,摩根索提出:權力意指人們對他人的思想和行為施於影響和控制的能力。在國際關係領域,權力即指一國在國際舞台上控制他國、影響國際事務的綜合能力。國際政治的一切解釋都離不開權力,國際政治的本質是為權力而鬥爭。權力與影響力不同,權力的結果往往是強制性的,而影響力的效應往往是他們自己主動產生的。國際關係中權力存在的根源,在現實主義看來,就是源於個人對權力的追求。
權力的存在要有四個條件:
1、在權力的影響者和被影響者之間存在著價值和利益的衝突;
2、在權力的關係中,一方最終一定會對另一方的要求有所屈服;
3、在權力顯示的過程中,權力一方對另一方的服從所花的代價比不服從所花的代價要小;
4、在權力的行使者和權力的被行使者之間的差別越大,雙方之間發生武裝衝突的可能性就越大。
國家的權力是由國家的實力決定的。權力在國際政治中的作用是有限的,特別是軍事在權力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國家的權力作用受到限制主要體現在:
1、權力的應用必須和國家利益相吻合;
2、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發揮作用的最重要因素是這個國家權力因素中的外交因素。外交的權力發揮不好會影響國家權力;
3、國家的權力受到名譽和道德的限制。權力政治論對西方的外交政策,特別是美國的對外政策所起的作用最為明顯,在外交實踐中的運用也最為充分。
衝突論
國際衝突是理解國際政治的一個核心問題。衝突論和利益論、權力論一起被稱作國際關係理論的三個核心理論和研究方法。衝突的概念:1、衝突是指某一可確認的人或群體,有意識地反對一個或幾個可以確認的人或群體,原因是它們各自在謀求不同的目標;2、衝突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不包括人與自然的鬥爭;3、衝突的形式有暴力和非暴力的,有顯性和隱性的,有可控制和不可控制的,有可理解和不可理解的。4、衝突存在於宇宙萬物中。國際衝突的根源分析,肯尼思·沃爾茲提出了「三概念」:1、「人性與國際衝突」,人的私念和權欲是國際衝突的根本原因;2、「國家與國際衝突」,國家體制弊端日顯,社會矛盾深化,為了加強對國內的控制,統治集團往往從對外衝突或戰爭中尋找出路,這是國際衝突的重要內在原因;3、「國際體系與國際衝突」,國際社會的無政府狀態是國際衝突的外部原因。國際衝突的五種類型:一般衝突、國際危機、恐怖活動、內戰與革命、國際戰爭。
國際衝突的解決途徑:
1、政治解決途徑,包括國家間的談判、協商、斡旋和調停;
2、法律解決途徑,以國際法庭為主進行的調解、仲裁和裁定等;
3、行政解決途徑,指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所作的各種努力。20世紀70年代後,國際衝突論的影響銳減,然而,在博弈論與國際衝突方面仍有新的進展。
均勢論(均勢)
均勢理論是西方國際關係中影響最大、歷史最久的傳統理論,在國際關係實踐中對西方國家對外政策的影響也最為顯著。均勢是一種分析概念,反映國際政治中權力均衡和不均衡的各種態勢及其對權力態度轉變和各種結果。均勢概念具體為:1、均勢是表示一種力量的均勢;2、均勢是國家鬥爭中一種特殊的穩定狀態;3、均勢是處理國際關係的一種特殊手段;4、均勢是處理國際關係的一種特殊政策。均勢的模式,摩根索概括為兩種模式:其一是「直接對抗式」,其二是「競爭式」。
均勢有三個比不可少的條件:
1、無政府結構
2、最少兩個行為體
3、各行為體的目標應是維護自身的生存安全。
19世紀以來的均勢呈現四種主要類型:歐洲均勢(1818-1815年維也納會議至一戰爆發)、過渡性全球均勢(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兩極均勢(二戰之後至60年代中期)、全球多極均勢(60年代中期以後)。當代的均勢是「複合均勢」,是由美蘇中日西歐組成的一種「五極體系」,其特點是均勢在全球範圍內展開,呈現為核競爭和核對峙。
均勢理論的特徵是:
1、西方均勢理論的基本目標是尋求均勢;
2、實力是均勢的基礎;
3、隨機變換聯盟是實施均勢的重要手段。
此外,形成均勢需要一個有實力的強國充當的中心平衡機制。均勢是穩定國際社會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維護和平的積極一面,但均勢也有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不確定性、不現實性、不充足性三點。均勢不同於均勢理論。均勢是某種客觀存在,均勢形勢可以為我們所利用,服務於爭取和平的鬥爭,但均勢理論是一種國際關係理論,是一種手段和態勢,具有明顯的階級性。西方某些大國推行均勢外交,不過是以均勢來掩蓋爭霸,目的是為了攫取優勢和世界霸權。
均勢(Balance of Power)(秦亞青\楊闖寫)指國際關係中國家或國家集團之間的力量平衡狀態。以力量平衡為原則謀求自身利益的政策稱為均勢政策。研究力量平衡與國際穩定的關係的理論稱為均勢論,屬研究國際戰爭與和平、衝突與穩定的理論。均勢概念起源於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對雅典和斯巴達之間戰爭的論述,主要指城邦國家之間相對力量的平衡及其對國家之間戰爭的影響。進入20世紀後,西方現實主義國際關係學者開始對均勢進行研究,逐步將均勢從一種國家對外政策目標提高到國際關係理論,著力研究均勢與國際系統穩定的關係。代表作包括摩根索的《國家間政治:為權力與和平的鬥爭》、愛德華·古立克的《歐洲傳統均勢論》等。該理論認為,如果國際系統的主要大國保持基本均衡的實力,並為此採取靈活結盟的手段,以防止其他國家稱霸,國際系統就可以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然而,均勢的基礎是實力,相互對立的國家為增強實力和爭奪優勢的鬥爭,往往又會打破業已形成懂得均勢。傳統均勢理論將歐洲一個世紀(1815-1914)的相對和平歸功於歐洲均勢,認為以英國為均衡國的歐洲大國均勢關係是維持和平的根本機制。一戰以後,均勢理論受到理想主義的攻擊,集體安全體系被認為是更有利於維持世界和平。二戰以後,由於兩大軍事集團的對峙和核軍備的發展,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形成了「核恐怖均勢」,均勢理論再度受到重視。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後,第三世界國家地位和作用的加強,歐洲在歐美聯盟中獨立自主傾向的發展、中國國際作用的加強等因素使兩極體系向多極均勢過渡。冷戰後,兩極均勢結束,多極均勢格局日益明顯,一些西方國際關係的理論家開始重新討論傳統均勢關係的可能、意義和作用。
歷史終結論TheEnd of History
在世界邁向結束冷戰之時西方研究國際關係發展模式的新理論,是西方世界對"共產主義徹底失敗"產生的盲目樂觀心態的產物。在蘭德公司任職的美國前國務院弗朗西斯·福山於1989年夏季號《國家利益》雜誌發表《歷史的終結?》一文,首次提出了這一觀點。1992年福山在其《歷史的終結及最後之人》一書中進一步完善了其觀點。主要觀點為:冷戰結束表明西方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經濟體系等贏得了徹底勝利和與西方對立的其他意識形態體系的失敗。哲學意義上的長期意識形態衝突告一段落,長期以來的人類衝突因此宣告終結。追求自由成為人類的主要奮鬥目標。雖然福山所指的歷史終結在特定的時間內局限於一定地區,但他堅信歷史的終結必將在所有的地區實現。批評這一論點的學者認為福山的論述並不是真正的歷史分析,而是哲學意義上的論證,是站不住腳的。冷戰後的形勢並未出現福山所預料的情形,各國之間的政治、軍事、文化、外交、經濟諸方面的爭奪更趨複雜、尖銳。1989年後,世界進入後冷戰時期,美國的遏制戰略不再適應形勢,西方對後冷戰時期的國際關係如何發展出現許多新的分析與探討。代表性的觀點有「單極時刻」論、「民族國家衰落」論、「不再有主要戰爭」論等,福山的歷史終結論影響最大。國際利益論國家利益是國際關係理論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意指國家在複雜的國際關係中維護本國和本民族免受外來侵害的一些基本原則。它是國家制定對外目標的重要依據和決定因素。國家利益的概念經歷了國家至上階段、王朝利益階段和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利益階段這三個發展階段。
在西方國際關係研究領域關於國家利益的研究主要涉及四個問題:
1、國家利益概念籠統化;
2、國家利益代表的是什麼人的利益,由誰來決定;
3、如果國家利益是由統治者來決定,那麼國家利益的內涵是由什麼因素來決定;
4、國家利益在一個國家的決策中起多大作用。
對於這四個問題,西方學術界的研究和回應是:
1、在國家利益的內涵的研究上,從泛泛的國家利益研究發展到強調國家利益的層次研究上,這樣有三個好處:第一,可以避免以前在國家利益分析上的缺陷;第二,它可以在國家決策的過程中有前後選擇;第三,它具有自身的靈活性。
2、國家利益代表的是什麼人的利益,一派認為國家利益就是指全體人們的利益,即國家利益是國內利益的總和。第二派認為一國國家利益是全部國內利益和部分國際利益的總和;第三派認為國家利益代表的是統治者的利益。
3、一個國家國家利益的制定是由客觀存在決定的,這就是一國實力。
4、國家利益在一國外交政策中起著關鍵的作用,任何其他因素都不能取代它。
冷戰結束後,美國學者亨廷頓和約瑟夫·奈以新的視角對國家利益問題作了新的探索,但他們基本還是從保持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維護美國的國家根本利益出發,進行國家利益的新探索,他們提出的主張仍擺脫不了「世界問題美國化、美國利益全球化」的模式,實質上代表的是西方文化、認同和價值的國家利益觀。地緣政治論Geopolitics(秦亞青寫)認為地理因素對國家權力和國家行為產生重大影響的國際政治理論。19世紀德國地理學家拉茨爾最先提出地理政治的概念,20世紀瑞典地理學家基倫首次明確使用地緣政治一詞。基本觀點有:
1、地理因素是國家權力的基礎和國家行為的決定性因素;
2、利用地緣環境可以擴大國家權力延伸的範圍;
3、技術發展可以改變對地緣環境的利用方式和行為。
二戰前的重要學派:
1、馬漢的海權說,認為世界強國必然是海洋強國,誰控制海洋和重要海洋通道,誰就可以控制世界。
2、麥金德的陸權說,隨著20世紀初鐵路技術的迅速發展而提出,認為大陸強國才能稱霸世界,誰控制東歐就可以控制「心臟地帶」,誰控制心臟地帶誰就可以控制「世界島」(歐亞大陸),誰就可以控制世界。
3、杜黑的空權說,隨著空軍的出現而提出,認為誰控制了天空,誰就可以自由地延伸自己的權力,從而擴大世界範圍內的控制能力。
4、卡·豪斯霍弗的生存空間說,認為不斷擴展生存空間是國家取得原料和市場以及人口增長的必要條件,因而也是國家權力增長的必要條件。二戰以後的重要學派是斯帕克曼的地緣地帶說,認為歐亞大陸的邊緣,即西歐、中東、南亞、東亞,是最重要的地帶,誰控制邊緣,誰就可以控制歐亞大陸,進而稱霸世界。地緣政治論對西方國家的對外政策產生過很大影響。生存空間說曾為希特勒的侵略提供理論依據,心臟地帶說成為美國考慮20世紀70年代戰略三角關係的依據之一,邊緣地帶說也直接影響了美國戰後遏制政策的形成。現在,地緣政治論的影響仍然很大,以控制重要資源為核心的資源地緣說便是一例。地緣政治論往往成為地緣決定論,把地緣因素作為決定國家行為和政策的唯一重要因素,而不探討地緣因素和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對國家行為的影響,對地緣因素的錯誤認識可能成為導致決策失誤的原因。
博弈論GameTheory
又稱對策論或遊戲理論,它是基於數理分析和邏輯推理基礎山的一種合理決策理論。博弈論是科學行為主義學派極為推崇的一種理論框架,它包含研究「合理行為」的策略和方法,是遊戲規則和策略選擇的統一。1944年約翰·紐曼和摩根斯坦合著的《博弈論與經濟行為》一書的出版標誌著博弈理論的初步形成。
一般來說,博弈包括以下幾個要素:
1、弈者,每場博弈都有兩個以上的弈者組成;
2、收益,由於行為者的價值體系不同,收益也不同;
3、規則,只有遵守規則才能使博弈正常進行;
4、信息條件,它決定每一行為者對博弈環境以及其他行為者的選擇所掌握的信息數量和質量。
5、每一行為者用來達到目的的戰略;
6、進行博弈的整體環境;
7、動態的互動作用。在這些要素中,策略選擇是中心環節。
作為一種國際政治理論,博弈論首先有兩個基本假設:1、競爭各方在安排其優先選擇,估算得失和估計對方選擇時都是符合理性的;2、每一個競爭者的戰略和決策都取決於另一個競爭者的戰略和決策。博弈的定理是任何策略均以最小最大值為基礎,即最小收益最大化、最大損失最小化。博弈基本形式有零和博弈和變數博弈兩種,即「誰是懦夫」博弈和「囚徒困境」博弈。博弈理論在西方國際關係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國際關係這門學科注入了活力,加深了我們對國際問題的理解,但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博弈模型顯得過於簡單、刻板,人們對其實用性提出了質疑。「囚徒困境」博弈是博弈論中的變數博弈。假設抓獲了A和B兩個嫌疑犯,將他倆分別關押、審訊,這樣A和B就面臨著四種選擇和結局:A1B1(雙方拒絕交代)、A1B2(A不交代B交代)、A2B1(A交代B不交代)、A2B2(雙方都不交代)。當然,A來說,A2B1是最佳選擇,因為交代了只須關押三個月;對B來說,A1B2最佳,交代了也只須關押三個月。儘管對雙方來說,A1B1選擇最佳,各只判一年,但是太冒險,雙方不能訂攻守同盟,萬一對方交代了,自己就要關押十年,因此,經過權衡,最後往往還是選擇A2B2,即雙方都交代,這樣教為保險。「囚徒困境」博弈的一個特點就是在對方採取不合作的策略的情況下,一方的合作只會減少自己的收益,具有這種特點的博弈往往會產生對雙方都不利的結局,或者說合理的行動卻會產生不利的結果。長期以來美蘇之間軍備競賽的策略運用就體現了「囚徒困境」博弈的原則。「誰是懦夫」博弈/「膽小鬼」博弈 是博弈論中的零和博弈。假設A和B兩個人架車在只有一個車道的公路上相對行駛,誰都不讓路雙方可能車毀人亡,但誰讓路就成了懦夫。這樣A和B就面臨著四種行為選擇:A1B1(雙方讓路)、A1B2(A讓B不讓)、A2B1(A不讓B讓)、A2B2(相撞)。當然,對A來說,A2B1為最佳選擇;對B來說,則A1B2為最佳選擇。但是雙方都不能保證雙方一定會讓路,若自己不讓路,對方也不讓路,結果就是同歸於盡。因此,對雙方來說,最保險和最可靠的選擇是A1B1,即雙方都讓路,避免衝突。冷戰時期的美蘇爭奪格局就屬此博弈,如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在國際政治實踐中,此類博弈強調衝突的可能性以及解決衝突的機制,由此造成雙方毫無共同利益,衝突是必然的,合作是少有的錯誤觀念。但是國際關係涉及的問題較為複雜,它們本質上屬於非零和博弈,所以「誰是懦夫」博弈只是在特定的簡單情況下才用。霸權後合作論Post-hegemonic Cooperation (秦亞青寫)認為霸權國衰退和消失後國際合作仍將繼續的西方國際關係理論。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屬政治自由主義的範疇,代表作是美國政治學家羅伯特。基歐漢的《霸權之後: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合作與紛爭》。該理論主要研究發達工業國家之間的合作,反駁了霸權穩定論的下述基本假說:霸權國以其強大的權力建立起來的國際體制和國際規則,將隨著霸權國的衰退和消失而解體,靠其維護的國際合作就會被國際衝突所替代。霸權後合作論認為霸權國運用巨大權力建立的國際體制和國際規則為國際合作奠定了基礎,其最大功能就是加強信息流通、降低交易成本、減少不確定性,規範國家行為,為各方均可得益的國際合作鋪平道路。但是國際制度一旦建立起來,就不一定非要霸權國及其強制性壓力才能維持。因為系統中主要國家會處於自身利益有意識的共同維護這些制度,使得國際合作在沒有霸權國的情況下仍然會在國際制度的保障下比較順利地進行下去。霸權後合作論成為可能的根本條件是國際制度的繼續存在和發揮作用。霸權後合作論發展成為以討論國際制度為核心的新自由制度主義。
體系論
國際關係的體系論萌芽於20世紀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盛行於60年代以後。這一理論的形成是戰後美國國際關係理論的一個重大的突破性進展。體系論的崛起源於戰後國際關係出現的一系列新變化。首先,與戰後國際組織迅速增多的客觀形勢相適應,以國際組織為主要研究對象的體系理論也就同步形成了;其次,國際組織的普遍出現及其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的日益顯著,使得國際社會角色也發生了變化,這一變化直接促成了體系理論的產生;再次,就方法論而言,體系論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自然科學中的系統論。羅伯特·利伯將體系論定義為「一組以某中方式發生互動的單位或構成部分」,並稱體系論為國際關係研究的一種特定的科學框架。查爾斯·麥克萊蘭則將體系定位為「部分或分體系的集合體」。任何體系均能從一個狀態變為另一個狀態,任何體系都呈現為一種結構,其組成部分處於互動關係之中。體系論則是一種抽象的、描述的和理論的概念,它提供一種廣泛的分析觀點。
體系論有五個主要特點:
1、整體性,整體效應構成了體系理論的基本內容;
2、層次性;
3、聯繫性,這是體系論的研究重點;
4、穩定性;
5、功能性。體系論的主要研究成果有:阿爾蒙德的「系統環境論」、羅斯克蘭斯的「國際體系行為結果模式」、卡普蘭的「國際體系六模式」、麥克萊蘭的「國際複合體系論」以及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論」。體系論的理論意義在於擴大了人們觀察國際關係的視野。使原來僅僅涉及單一的關於國家權力-利益關係的國際關係學發展成為以國家關係和國際體系關係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最有發展前景的綜合性社會科學學科之一。
相互依存論
相互依存論是西方國際關係學的重要理論之一,形成於60年代後期,興盛於70年代。基歐漢和奈1977年出版的《權力與相互依存》是代表作品。基歐漢和奈認為,相互依存是指國際社會中不同角色之間互動的影響和制約關係,這種互動的影響和制約關係可以是對稱的或不對稱的,其程度取決於角色對外部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的大小。敏感性和脆弱性是相互依存的根本特點。
相互依存論的基本內容是:
1、強調國家之間的相互易摧毀性和敏感性;
2、國家所面臨的許多問題趨於全球化;
3、「高級政治」向「低級政治」過渡;
4、緩和與開放佔據國際關係的主導地位。
5、國際合作的趨勢逐步超過了國際衝突的趨勢;
6、武力在解決國際爭端上的作用日益減弱;
7、談判逐步取代冷戰,均勢逐步取代遏制;
8、研究對象從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轉向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以及跨國組織;
9、主張在國際體系中以平等關係取代等級制;
10、相互依存的趨勢將對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起溶解作用,推動全人類利益的形成,最終將成為通向無國界的世界國家的中途站。
西方四種相互依存流派為:全球主義或制度主義學派、修正學派、結構現實主義和新馬克思主義的依附論。基歐漢和奈總結出相互依存不只是相互交往、相互依存不只是互利、相互依存不一定導致合作三大結論,並認為不對稱的相互依存是權力的來源。相互依存論反映了戰後出現的國際體系新格局,觸及到當代國際社會中國家關係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日益增強這一全局性變革的特點,為國際關係了理論注入了新內容。
但是,作為一種分析框架,它的局限性有三點:
1,雖然原則上講均等關係,實際上還是講實力;
2、雖然提出要注意第三世界國家的作用,強調相互依存,但實際仍堅持依附關係;
3、雖然也提出全球性問題和建立世界秩序的任務,但實際上主張在不改變國際關係舊秩序的前提下,解決共同面臨的全球性問題。
國際政治經濟學(IPE)
又稱世界政治經濟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相互依存政治經濟學,是20世紀以來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崛起的一個新的領域。IPE的定義,基歐漢概括為「簡而言之,國際政治經濟學是研究國際關係行為者追求財富和追求權力的互動作用。
基本原則是:
第一,權力分配影響財富分配,生產力及財富的變化也反過來影響權力關係;
第二,權力、財富本身經常處於變化狀態,兩者關係變化趨於劇烈化。」
IPE是一種總體的綜合性分析理論,反映了世界政治和世界經濟的總和與相互關係。主要著作有:瓊·斯佩羅的《國際經濟關係的政治學》(1977)、羅伯特·吉爾平的《國際關係政治經濟學》(1987)等。
IPE的兩條脈絡,一是關於國際體系層次上政治因素與經濟因素的相互關係;一是國際政治經濟學體系與國內政治經濟學體系的互動關係。
IPE的兩個趨勢是:國際政治關係的經濟化和國際經濟關係的政治化。
IPE有四個特點:
1、更注重經濟取向,注重國際政治關係與國際經濟關係的結合;
2、為國內政治取向;
3、更加註重比較研究;
4、在研究內容上更具體細緻,特別是在國際環境對國內政治經濟的影響及其結果以及國內因素如何影響一國對外政策。
IPE的主要研究範式為自由主義、現實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其方法論為理性主義。運用馬列主義原則來衡量,IPE的兩種趨勢均是不同程度上割裂了世界政治與世界經濟的辨證關係。政治關係的經濟化,把經濟對政治的影響強調到不適應的程度,以共同經濟利益掩飾霸權主義的擴張;經濟關係的政治化,則過分強調政治因素,視世界政治為決定因素。
國際機制
機制(regime)一詞源於拉丁文regimen,意指規則、指導、指揮和管轄。國際機制最典型的定義有三種:
1、斯蒂芬·克拉斯納認為,國際機制是指在某一特定問題領域裡組織和協調國際關係的原則、準則、規則和決策程序。
2、唐納德·柏契拉和雷蒙·霍普金斯認為,國際機制是國際行為的機制化;
3、奧倫·揚等人認為,國際機制是指國家間的多邊協議,旨在協調某一問題領域的國際行為。
國際機制的三個要素:共同的國際行為模式,協調國際間關係的原則、準則、規則和決策程序,以及限制在某一特定的問題領域。其中的和核心是原則、準則、規則和決策程序。1983年斯蒂芬。克拉斯納主編出版的《國際機制》一書是這一領域的集大成之作。
國際機制的特點是:
1、國際機制是國際社會機制化趨勢的產物,體現了新自由主義理想化的模式;
2、國際機制的要素是具有共同的利益——安全與發展和通過機制對參與者實施道義限制;
3、機制是變化發展的,變化規律的核心是機制基本準則的變化。國際機制的形成條件是:首先必須有一個在國際社會佔支配地位的大國,其次存在著共同的目標——安全與發展,第三,有關各方同意談判和協商手段是解決國際危機的最好途徑。國際機制的類別分為特定機制與一般機制、正式機制與非正式機制、進化機制與變革機制。國際機制的三個主要流派是格勞秀斯學派、國際機制修正結構主義派和傳統結構主義。國際機制論關於國際社會秩序、穩定的觀點,關於加強第三世界國家的國際地位,緩解南北矛盾的看法,以及關於實施國際關係平等原則的主張,都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西方國際機制論的實質是強調以美國為中心,強調以符合美國及其盟友的利益為原則和強調以西方價值標準為準繩,是為美國利益全球化的戰略目標服務的。
集體安全論
集體安全是國際社會設想的以集體力量威懾或制止其內部可能出現的侵略者和侵略行為的方法來保護每一個國家的國家安全的一種安全保障體系。「一國為大家,大家為一國」是集體安全的口號。
它有三要素:
1、集體安全組織的成員來源具有普遍性;
2、集體安全要求建立一套合法有效的防止侵略的安全機制,這是集體安全是否成功的關鍵;
3、集體安全無力對大國實行有效的制裁措施,也無法對付有盟國或大國支持的國家,面對侵略國家和侵略行為,成員國就是否干預或怎麼干預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等。
集體安全的前提條件可以劃分為主觀和客觀兩種。主觀條件指的是成員國對集體安全的一般接受能力;客觀條件指的是全球形勢應適合集體安全的運作。一個成功的集體安全體系必須具備這些主客觀條件。從國際關係理論角度看,首先,集體安全表現為一種國際安全體系;其次表現為一種安全保障機制;第三表現為一種保護國家安全的手段。集體安全是為了改變均勢體系下國際政治無政府狀態而設計出來的,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難免過於理想化。
軟權力論
1990年,約瑟夫·奈發表兩篇文章《世界權力的變革》、《軟權力》和專著《註定領導——變化中的美國權力的性質》,最早地在學術界系統地提出了軟權力的概念,其基本內容是:
1、冷戰後各國面臨著更為複雜的世界,國際政治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世界權力的變革和權力性質的變化。
2、軟權力一般被界定為包括三方面的要素:價值標準,尤指西方的自由、民主和人權;市場經濟,特別是自由市場經濟體制及其運行體制;西方文明,指文化、宗教等影響。
3、軟權力是相對於硬權力而言的,軟權力是合作型權力,而硬權力是對抗型權力。這兩種權力並存、同樣重要。軟權力的源泉主要有二:一是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吸引力,二是國際機制的規則與制度。因此,軟權力也就是一國通過自身的吸引力而不是強制力在國際事務中實現預想目標的能力。
4、現實主義主張硬權力,自由主義傾向於軟權力。但是軟權力是硬權力的延伸和補充,兩者可以互補。1996年之後,在信息革命的衝擊下,軟權力的研究重點轉為信息時代的軟權力的性質和特徵。知識經濟也為軟權力注入新內容。軟權力概念的產生是國際關係深刻變動的結果,也是權力性質與範圍隨著形勢變化而不斷拓展深化的結果,它豐富了權力論的內涵,成為國際關係研究的新生點,但它尚不成熟,仍顯單薄。然而軟權力研究代表了一種發展趨勢,有望成為21世紀國際關係理論學的一個支柱理論。美國主張軟權力的目的是:一是維護美國的領導地位,二是推動美國對外政策的調整。我國學者也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關注軟權力的研究。
國際安全新論
國際安全研究是國際關係研究領域的一個分支學科,研究對象是國際社會生存、穩定、和平與發展的安全環境、條件和保障機制。學術界把安全概念分為消極安全和積極安全。前者強調免於危險和脅迫,以求生存;後者則強調穩定。生存與穩定是安全的兩個重要目標。約瑟夫·奈提出,國際安全意指處於安全困境中的國家之間的相互依賴。這裡有三個條件:1、至少有兩個以上的行為者才會產生安全困境;2、國際政治處於無政府狀態,缺乏超越主權國家之上的權威機構;3、安全依靠各國政策的互動。
長期以來,在西方學術界存在關於國際安全的三點基本看法:1、從摩根索到傑維斯,從華爾茲到奎斯特,在國際關係領域有著關於安全研究的理論分析傳統。2、安全理論問題不會消失,其重要性將與日劇增;3、從長遠來看,安全政策必須建立在理論分析之上。國際安全研究的理論分析較突出的成果是80年代傑維斯的理性威懾理論。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是研究國際安全的兩種基本思想流派。
影響國際安全行為的決定因素有:
1、追求安全利益
2、考慮非安全利益
3、通過國際合作改變安全困境的程度
4、改善國內環境
現實主義認為人性本惡是分析基點,權力是目的,均勢和結盟是安全的關鍵;而新現實主義則認為無政府狀態是分析基點,安全是目的,兩極和核武器是安全的支柱;新自由主義強調影響安全的因素包括國內外政治結構、文化與價值觀,重視民主對安全的影響,發展經貿關係具有重要性,可以增加安全度,健全國際安全體制可以防止或制止國際衝突,維持和平。1996年奈發表了《冷戰後的衝突》一文,鮑德溫也發表了《安全研究與冷戰的結束》一文,初步勾勒了新國際衝突論的基本框架。首先,從國際安全形度來看,冷戰結束後,世界進入了一個不確定的過渡期;其次,奈把冷戰後的國際衝突認為大國戰爭、地區戰爭和內部戰爭三類。總之,國際安全新論對美國而言,其實質是:在冷戰結束後,美國繼續維持在國際事務方面的領導地位,繼續運用國際結盟或夥伴關係以最大限度的追求自己的安全戰略利益。
文明衝突論
1993年夏,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塞謬爾·亨廷頓在《外交季刊》發表《文明的衝突?》一文,首次提出了文明衝突論。1996年他在《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全面闡述了文明衝突論,認為文明之間的衝突是對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以文明為基礎重建國際秩序則是防止戰爭的最佳安全保障。第一,文明的衝突將是未來世界衝突的主導形式。亨廷頓不僅把文明和文化看作是國際關係中的關鍵變數和國際事務中國家行為的重要基礎,而且看作是國際衝突的首要原因。這是文明衝突論的核心和命脈所在。文明的衝突有兩種形式:在地區或微觀層次上,不同文明的鄰國或一國內不同文明的集團之間的斷裂帶衝突;在全球層次或宏觀層次上,不同文明的主要國家之間的核心國衝突。文明衝突的根源是人們對國家的忠誠隨著冷戰結束開始讓位於對文明的忠誠。第二,冷戰後的世界將是一個多極、多文明世界。超級大國之間的競爭正讓位於文明之間的衝突,地區政治是種族政治,全球政治是文明政治。亨廷頓認為將有六種現代文明(印度教文明、伊斯蘭文明、日本文明、儒教文明、東正教文明、西方文明)和兩種可能的文明(拉美文明和非洲文明)。冷戰後的世界之所以是多極和對偶文明的,在於:1、隨著冷戰結束,人們的政治忠誠取向從國家轉到了文明;2、冷戰後文明之間的衝突大大多於文明內部的衝突。防止文明間戰爭要遵守三個規則;棄權規則、合作調節規則和求同規則。第三,未來世界秩序的重建必須以文明為基礎。亨廷頓文明衝突論的主要錯誤在於,他認為個人忠誠的對象越來越集中在文明上,而不是集中在民族國家上;對民族主義的忽略是其致命弱點之一。因此,文明衝突論受到了大多數國際學者,特別是中國學者的質疑和批評。
民主和平論
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初,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開始在國際關係理論領域受到關注,是冷戰結束以來新自由主義學派中較為流行的一種理論。這種觀點最早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米切爾·多伊利提出,後經布魯斯、拉塞特、約翰、歐文等人完善。民主和平論的中心論點是民主國家很少或從不相互打仗。
該理論的兩個基本觀點是:
第一,民主國家之間仍存在著利益衝突,但戰爭不是解決他們之間糾紛的合適方法。
第二,儘管自由民主國家很少打仗,但他們可能和非民主國家打仗。民主和平論提出了三個主要概念:民主和平、民主政治和國際政治系統,認為單位層次上的民主政治結構與民主和平之間有一種因果關係。民主和平論把這種因果邏輯歸結為民主國家存在著政體上的兩個根本限制因素:一是把民主國家間無戰事歸因為機制上的限制,即公共輿論或國內政治機構的監督與平衡對政府決策的制約作用;二是民主標準和文化因素,即民主國家之間有著相互尊重、合作與妥協的共同特點,這種精神氣質表明民主國家之間不會以戰爭或戰爭威脅手段解決彼此之間的糾紛,相反,民主與非民主國家之間卻缺少這些標準和限制因素。布魯斯。拉塞特將之劃分為文化或標準模式和結構或體制模式。民主和平論在冷戰後成為美國對外戰略的重要理論支柱,對美國外交影深遠,尤其體現在柯林頓政府的擴展民主論中。
民主和平論有著致命的缺陷:
1、用有限的經驗事實來證明民主國家之間沒有打仗這一「定理」是一種錯誤的邏輯。
2、民主國家之間不會打仗是處於利益的需要。同樣處於利益的需要,它們之間也會打仗。
3、西方國家強行推行民主,必然會導致世界各地出現對抗和衝突。
民主和平論實質是西方文化優越論和西方中心主義的具體表現,在國際政治活動中造成了一系列負面影響。
世界秩序論
斯坦利·霍夫曼在1980年出版的《支配地位,還是世界秩序》一書中,分析了世界秩序的含義並提出了世界秩序論的四個要點。霍夫曼認為世界秩序有三個不可分割的定義要素:
1、世界秩序是國家間關係處於和睦狀態的一種理想化的模式。
2、世界秩序是國家間友好共處的重要條件和有規章的程序,它能提供製止暴力、防止動亂的有效手段。
3、世界秩序是指合理解決爭端和衝突,開展國際合作以求共同發展的一種有序的狀態。霍夫曼認為,世界秩序既不同於聯合國體制,也不同於世界政府,它是世界政治深刻的、漸進的、但是有限度的變革過程。
世界秩序論的四個要點是:
1、霍夫曼認為,在全球層次上存在著三種秩序結構:A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一種博弈規則;B健全防止武裝力量之間有直接軍事衝突的機制;C有限戰爭—核軍備控制,這是世界秩序採取的最初措施。
2、世界秩序政策的目的在於促進國際社會的積極變化,主要體現為:A國際關係行為者的變化B對外目標的變化C權力性質的變化D國際等級制的變化E國際體系的變化。
3、如何有效地推進世界秩序政策:A改造「舊正義戰爭理論」B以和平理論為對外政策的基礎C穩定核均勢D實施新功能主義。
4、美國應學會建立基於沒有霸權的領導地位。霍夫曼作為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強調用「世界秩序」代替「國際體系」,實質上,在他那裡,秩序就是持久的強權關係的特定格局。
世界秩序新論
世界秩序新論是世界秩序論在冷戰後的新發展。1991年美國總統老布希第一次宣布了美國世界新秩序的四項基本原則,即和平解決爭端、團結一致反對侵略、削減和控制核武器以及公正對待所有民族。柯林頓上台後,基本上繼承了布希政府的世界秩序戰略,為此提出了恢復和加強美國在冷戰後的世界領導地位的新戰略「三支柱」:經濟、安全和民主。
世界秩序新論的要點包括:
1、加強美國的領導地位,美國必須把世界新秩序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
2、建立集體安全體系。布希在世界新秩序戰略中強調兩點:一是集體安全必須符合美國安全利益,二是集體安全的重點是建立地區性安全結構。
3、謀求國際合作。首先是與俄羅斯建立合作關係,其次是需要盟國的合作與支持,另外也需要與中國的合作。
4、推行實力政策。美國世界新秩序的實力政策更重視軟實力的作用,試圖以美國式的制度、體制、道義、民主、文明來改造21世紀的世界。
5、進行必要的干預,這是建立和維持世界新秩序的重要保證。
關於美國世界新秩序的構想,在美國學者中也是褒貶不一。褒者認為,冷戰結束後,美國面臨世紀之交的對外戰略調整,世界新秩序是適時的戰略口號。貶者則認為,世界新秩序是烏托邦式的幻想,是民主、道義、人權思想與強權政治的結合,是不會成功的。
新干涉主義
1994年,理查德·哈斯出版了《新干涉主義》一書,首次提出新干涉主義理論。此後,哈斯有出版了《規制主義—冷戰後的美國新戰略》一書,對新干涉主義理論做了進一步的補充和闡述,至此,新干涉主義開始作為一種完整的、系統的理論為人們所了解。
新干涉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基礎有兩個方面:
第一,鼓吹國家主權過時論。
第二,宣揚人權的絕對正當性和普遍性原則。
其要點是:
1、與新孤立主義不同,它認為美國應在解決國內問題的同時,給予地區衝突和全球問題以更多的重視。只要潛在的威脅存在一天,美國就應該保持必要的警惕,特別要加強與盟國的關係。
2、與舊時孤立主義不同,它反對輕易的進行軍事干涉,強調榜樣力量和核威懾力量的影響力。
3、新干涉主義注重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科技的綜合實力。主張通過美國式的自由、民主、道義原則和人權思想對外部世界進行滲透。
這種新干涉主義是保守現實主義與自由干涉主義的結合,具有濃厚的現實主義色彩。軍事手段是實踐新干涉主義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手段,新干涉主義的最高形式便是發動戰爭。新干涉主義的對象主要是針對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一些敢於對美國說「不」的國家和所謂的「無賴國家」。新干涉主義對舊有國際慣例、國際法原則,甚至《聯合國憲章》均構成了極大衝擊。由於這種理論符合西方大國對外戰略的需要,西方大國對其進行了積極的宣傳。實踐證明,新干涉主義不僅無助於人類崇高理想的實現,反而給世界帶來了新的動蕩和不安。
第六講: 新自由(制度)主義
新自由主義是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重要國際關係理論,是在學理上與新現實主義抗衡的主要自由主義理論流派,也是在批判和繼承新現實主義的基礎上形成的。1977年基歐漢和奈的《權力與相互依賴》一書的出版成為新自由主義重新崛起的宣言,1984年基歐漢的《霸權之後》標誌著新自由主義成為成熟的國際政治理論,也開始了新自由主義與新現實主義的全面論戰,1993年鮑德溫主編的論文集《新現實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的出版則標誌著新自由主義迅速發展成為與現實主義勢均力敵的餓理論體系。 新自由主義理論的分析起點是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國家,主要方法論工具是理性選擇理論,基本出發點和歸宿是制度在規範行為體的行動、匯聚其期望上的重要作用,相互依存論是新自由主義的理論核心。
基本觀點是:
1、在國際社會的狀態問題上,該學派認為,它基本上處於無政府狀態,但國際社會行為體之間的相互依存性大大增強;認為國際社會的無政府狀態對國家行為體不存在很大的制約作用。
2、在國際關係角色的看法上,新自由主義承認民族國家扮演著重要的同時,更加重視非國家行為體在國際關係中的作用。
3、在軍事安全上,新自由主義認為隨著國際關係趨於緩和,軍事因素相對弱化,國際合作的範圍明顯擴大。
4、在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問題上,新自由主義認為兩者同等重要,新自由主義在重視國家安全重要性的同時,更強調經濟因素。
5、國際制度是國際體系的最重要特徵。新自由主義認為,體系結構固然是國際關係的重要因素,但進程與結構一樣都是國際體系的重要特徵。
6、國際制度與國家行為是因果關係,即在國際體現結構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國家仍然會表現出不同的行為和行為取向,導致這些行為和不同行為取向的是國際體系的制度化程度。
7、國際制度促進合作。新自由主義強調國家可以以絕對收益為基本考慮,國際制度可以通過降低交易成本和減少不確定性減弱無政府狀態的負面影響,導致國家實質性合作。
8、新自由主義接受了國家是單一、理性的行為體的假設,但認為正是因為國家的單一性和理性,它才需要國際秩序,才需要合理的解決衝突,才能夠考慮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利益。
新自由制度主義提出了國際制度的需求派理論,強調了國際制度對於國際行為體、尤其是國家的國際行為的影響和制約作用,討論了無政府狀態下國際合作的可能和條件。這是新自由主義在理論方面的突破,但它在方法論方面沒有新的貢獻,而是嚴格的繼承了科學方法論,堅持科學實在論和物質主義本體論,堅持國際關係中客觀規律的存在和可發現性。另外,新自由主義還啟迪和激發了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的誕生。
新自由制度主義存在重大的餓理論缺陷:首先,新自由制度主義的核心概念---國際制度-----是為維護和延續某種國際社會體系服務的;其次,新自由主義淡化國家實力的概念;第三,新自由制度主義認為只要雙方均可得益,就具備了合作的條件。
第七講: 試比較新現實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的異同點
新自由主義繼承了現實主義的一些基本假說,但是,卻又從這些基本假說出發,否定了現實主義的重要結構。兩者既有相同之處,又有根本不同。
共同之處體現在新自由主義承認了新現實主義的三個基本命題:
第一,國際社會處於無政府狀態;
第二,國際關係的主要行為體是民族國家,民族國家享有主權,具有單一性和理性兩個基本特徵;
第三,國家是自私的行為體,以國家利益為國家行為的最高準則。此外,兩者都是體系理論。
1993年戴維·鮑德溫主編的《新現實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當前的論戰》一書出版,這本書是迄今為止關於新現實主義與新自由主義論戰最系統、最全面的總結。
鮑德溫從六個方面對新現實主義和新自由主義進行了比較:
1、關於無政府狀態的性質和結果。新現實主義過分強調無政府狀態而忽視了相互依存,無政府狀態必然導致衝突;新自由主義認為無政府狀態並不一定導致無秩序社會,無政府狀態不是國際衝突的衝要條件。此外,新現實主義比新自由主義更強調國際體系的無政府狀態對國家行為有著很大的制約作用。
2、關於國際合作。雙方都承認國際合作的可能性,但在其可行性和可靠性上存在分歧。新現實主義對國際合作持消極態度,合作依賴於國家權力,當兩個國家只關心相對收益時,他們之間的關係就是零和搏弈,就沒有合作的餘地。新自由主義持積極態度,支持國際合作,認為在國際無政府狀態中合作是正常的,也是經常發生和存在的現象。國際制度能保證國家合作,因為國家是理性行為體。
3、相對收益和絕對收益。新現實主義認為國家更關心相對收益,新自由主義則認為,在安全事務中相對收益的考慮比在經濟事務中更重要,國家的目的是獲取絕對收益。
4、關於國家的優先目標。新現實主義強調國家安全的第一性,這是由無政府狀態所致,沒有軍事實力的保證很難取得經濟利益。新自由主義則強調即使在充滿軍事力量的世界中,國家也試圖將經濟利益最大化,在經濟領域更容易形成國際合作。
5、關於實力和意圖。新現實主義更為關注國家的實力而不是意圖,認為實力是國家安全和獨立的基礎,同時更為關注國際體系中力量的分配。新自由主義則強調國家的意圖,認為實力僅僅是作為影響國家意圖和偏好而言的。
6、關於制度和機制。新現實主義者堅持國際無政府狀態是國際社會的主要特徵,在缺少超國家權威機構的協調或者強制的手段維持國際秩序情況下,國際制度及機制無法有效地起作用。新自由主義者認為國家是理性的,國際機制是解決國際無政府狀態的有效手段,國際制度可以實現國家間合作。
基歐漢和奈還提出了兩者的其他區別:
1、新現實主義主張「以國家為中心」的觀點,國家是最重要的國際關係角色;新自由主義主張「以全球相互依存為中心」的觀點,認為國家不再是佔據中心地位的國際社會角色,非國家行為體的作用增強。
2、在軍事安全上,新現實主義認為,對國家來說,權力、安全和生存是第一位的,因此軍事實力是國際關係中最重要的因素;新自由主義認為,由於國際關係趨於緩和,軍事威脅可能降至次要地位,軍事實力的作用相對減弱,國際合作領域明顯擴大。
3、雙方都重視經濟因素。新現實主義強調國家必須依靠自身實力,以維持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為此可以付出較高的經濟代價;新自由主義則視經濟利益與國家安全同等重要,不能忽視,也不能隨便放棄或犧牲。
4、在研究方法或層次上,兩者也不一致。新現實主義是一種體系結構層次上的分析方法,重點在體系角色之間的權力分配上;而新自由主義是一種體系過程層次上的分析方法,強調研究體系角色相互作用的權力模式。
第八講: 科學行為主義學派
又稱科學派或行為主義學派。西方國際關係學中的一個重要理論流派,產生於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國的莫頓·卡普蘭、戴維·辛格、卡爾·多伊奇等人。該派主張對國際關係進行純科學的理論研究;主張引進和吸收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對國際關係進行多層次、跨學科的研究;主張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對國際關係進行數理分析和定量研究;主張價值中立,重視實證研究,力圖將國際關係系統化、一般化和定量化。其科學哲學基礎是科學實在論。從認識論角度上,行為主義堅持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一元論,認為二者本質上無區別。行為主義學派的出現,標誌著西方國際關係學方法論的一次重大變革,在其推動下,西方國際關係學先後出現了國際系統論、溝通理論、博弈論、相互依存論、一體化理論等新的內容。它的出現打破了現實主義學派一統天下的局面,使西方國際關係學日趨活躍,推動了西方國際關係學的發展。然而,行為主義理論的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它遠遠沒有達到像現實主義傳統理論那樣的成熟程度。
第九講: 後行為主義學派
西方國際關係學中的一個重要理論流派,產生於60年代末70年代初,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國的克勞斯·諾爾和詹姆斯·羅森諾等人。該學派是在行為主義學派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主張把國際關係學建成一門完全獨立的理論學科,使其具有更大的解釋能力和預測能力。在研究方法上,它主張把科學行為主義同傳統的研究方法結合起來,既注重基礎理論的研究,又注重對現實問題的應用性研究;既注重定量分析,又注重定性分析;既要研究國際系統,又要研究行為者個體;既要注重邊緣性、跨學科性,又要具有自身的特定界限和獨立的學科體系。後行為主義實際上是對以前各學派的理論傾向、尤其是研究方法的一種綜合,它的出現,標誌著西方國際關係學方法論的基本完善。
第十講: 傳統主義學派
西方國際關係學中的一個重要學派。它主要是從政治現實主義流派中分化出來的,它既保留了自己理論母體中的基本特徵,又從政治理想主義流派中汲取了某些有用的東西。它不像現實主義那樣突出權力和國家利益,而較為重視均勢和世界秩序。他們指出,傳統學派的餓研究方法仍然是有用的,重要的,哲學、歷史學、法學仍然是國際關係研究的基礎,現實主義研究方法細緻、精確且富有邏輯性。代表人物包括英國的馬丁·懷特、美國的英尼斯·克勞德、肯尼思·華爾茲和斯坦利·霍夫曼等。
基本觀點是:
1、認為世界政治中充斥著經常的紛爭與衝突,由於缺乏制止這種衝突的國際權威機構,訴諸武力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世界政治的無政府狀態是國際衝突發生的根本原因;
2、迄今為止能克服世界無政府狀態的最有效途徑是「世界秩序理論」,該理論反對訴諸武力,主張擴大經濟合作,發展多邊關係,目標是建立溫和型國際體系,手段是加強國際組織在維護和平方面的作用;
3、主張用歷史和現實的方法分析均勢,認為從過去的五強均勢到今天的五角均勢已發生了很大變化;4、強調倫理道義在國際政治中的重要性。
第十一講: 第二次論戰:科學行為主義與傳統主義
國際關係理論史上的第二次論戰即科學行為主義與傳統主義之爭是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之間論戰的繼續,大約是在20世紀60年代形成,雖然歷時不長,但在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這次論戰通過1966年的《世界政治》雜誌進行,爭論的實質是方法論之爭,具體來說是尋求軟理論還是硬理論,是解釋還是理解,是規範還是實證,是模糊還是精確,是要進行定量分析還是定性分析等。
科學行為主義從兩個方面對現實主義進行了批評:
1、現實主義過分強調權力的作用,視之為國際關係的核心,忽視了倫理、道德=法律等重要因素;
2、現實主義在界定像權力、國家利益、均勢等概念時缺乏精確性。
傳統主義學派對科學行為主義學派的批評集中在三點:
1、科學行為主義過於局限於實證範圍,未能更好的把握事物本質;
2、科學行為主義將理論研究降低為臆造的模式,致使所提出的分析理論無法最終形成嚴格意義上的理論;
3、科學行為主義過分地強調計量化,往往忽視國際關係不同現象之間的本質。
兩者的分歧主要表現在:
1、科學行為主義注重國際關係的數量變化,把國際關係的一切活動看成是一個個參數和變數的總和,認為國際關係研究正趨於計量化;傳統主義則注重國際關係的質量變化,把國際關係看成是一個歷史進程,堅持傳統的歷史研究方法,反對計量化;
2、在具體方法上,科學行為主義學派強調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注重於行為經驗的實證研究;傳統主義學派則強調歷史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以及相互內在聯繫的研究,注重於歷史與現實的規範研究,認為法律、哲學、歷史、倫理學仍是國際關係理論的基礎;
3、科學行為主義主張將自然科學中的系統論、資訊理論和控制論原理引入國際關係的餓研究領域;傳統主義堅持「利益」和「權力」在國際關係理論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地位;
4、科學行為主義認為國家不再是國際關係的唯一參與者,應重視對非國家行為體的研究;傳統主義認為國家即使不是唯一,但仍然是國際關係的基本行為主體和國際關係理論研究的主要對象;
5、科學行為主義提出在研究中應超越價值評估,進行純粹的學術研究,研究的目標是發展抽象的、普遍的理論;傳統主義認為重要的政治問題必然要涉及道德和倫理,從哲學和歷史的觀點來看,應注重應用研究和對公共政策的研究;
6、科學行為主義主張對國際關係進行跨學科的研究,從其他社會科學學科中吸取研究技術和理論概念;傳統主義強調必須保持國際關係學科的特點和完整性。 第二次論戰中傳統主義與科學行為主義之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種英美研究方法的比較。這次爭論的餓結果是科學派佔了上風,這種結果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在於將國際關係學科的方法論逐漸統合起來,形成了比較硬的國際關係科學方法論;負面效應是建立了科學方法論的話語霸權,其他方法或多或少被邊緣化了。這次爭論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沃爾茲結構現實主義和基歐漢新自由制度主義理論的出現,它們既實現了理論的簡約和相對科學化,同時又保持了在邏輯上的豐富思辨性。
這是一個廣泛的概念,泛指一批思想和一類情感,也是一種思維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後現代主義的社會理論主要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後期的法國。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後現代主義介入國際關係學科。後現代主義有三個基本概念,即解構、互為文本和系譜學,它們既是後現代主義的基本概念,也是後現代主義的研究方法論。具體來講,「解構」的目的並非要顛倒符號的價值,而是想通過顛覆二元結構中的等級對立關係,使處於邊緣或被排斥地位的能指及其主體上的社會生活形態有機會獲得公開的表達和展示,重建二元結構中的新含義;後現代主義強調文本研究,指出世界乃是一種文本,所有文本都具有多種含義,它們不是固有的存在於文本之中,而是通過文本之間的相互關係體現出來,後現代主義提倡對文本進行解釋而不是發現文本;而所謂系譜學研究取向,主要指通過對話語的歷史研究,揭示權力與知識之間的關係。 後現代主義的一個總特點是謀求打破舊的統一性和整體性,衝破現代主義所確立起來的條條框框,超越實證主義和經驗的方法論和認識論,反對關於理性是決定因素的說法,反對現代性和啟蒙傳統。
具體有4個特點:
1、作為否定和抵制力量,它否定現代主義的知識體系,謀求打破由現代主義所確立的種種界線。
2、在否定和拒絕現代主義的同時,關注社會的廣泛問題,謀求解放被壓抑的聲音。
3、反映著時代的變化,伴隨著世界的變革,傳統上被認為不重要的問題成為核心問題。
4、它主要來源於法國的後現代哲學和社會理論,比較難以解讀。
總體來看,就積極影響而言,後現代主義通過揭示國際關係理論中知識、權力和利益之間的相互構成關係,動搖了長期以來在國際關係領域占支配地位的理論和意識形態的根基,為觀念創新提供了機會,同時也擴大了研究的視野和範圍,推動了研究的深層發展;而其消極影響則在於,它在顛覆和破壞現有的國際關係知識體系的同時,沒有就建立新的知識體系給出答案。
國際關係批判理論
國際關係研究中的批判理論有多種不同的分類,依據從批判哲學到批判理論的學術進路,批判理論可以分為受法蘭克福學派影響和受葛蘭西主義影響的兩個分支。前者主要在歐洲,後者主要在北美。從概念上講,批判理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批判理論是指除新現實主義和新自由主義以外對主流理論持批判態度的幾乎所有國際關係學說,包括後現代主義、溫和型批判理論、新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等;狹義的批判理論則專指在西方馬克思主義與歐洲社會學傳統影響下成長起來的國際關係理論。
在國際關係領域,批判理論的成型是在20世紀的50年代以後,歐美學者羅伯特。考克斯、理查德。阿希利等人把批判理論應用到國際關係領域,從認識論、本體論、方法論諸方面深刻批判了新現實主義,掀起了國際關係理論的「批判風暴」。
批判理論的核心觀點是:
1、實證主義不能全盤應用到國際關係研究
2、國際關係理論既要解決問題,更要關心人類解放
3、技術統治旨趣是當前國際關係理論建設的大敵
4、建設世界共同體有必要限制戰略理性,提倡溝通理性。批判理論對國際關係研究產生了多方面的積極影響:批判理論的發展不僅對國際關係元理論特別是認識論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提出了關於社會科學理論的新界定;它還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新現實主義的話語霸權,推動了國際關係理論的多元發展並最終為社會建構主義的誕生準備了知識基礎。批判理論的缺陷在於,其概念體系有失縝密,其批評性多於建設性,其學理性對於實踐性。
後現代國際關係理論
後現代主義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進入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對傳統的國際關係理論發出激烈挑戰,代表人物有理查德。阿希利、詹姆斯。德。德里安、沃克等。主要理論內容是:1、後現代女性主義國際關係理論女性主義(Feminism)原泛指歐美髮達國家中主張男女平等的各種思潮與運動,其核心是要求婦女享有身為人類的完整權利。女性主義國際關係學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末,其特色之處在於具有社會性別意識。代表人物有安。蒂克納、麗貝卡。格蘭特等人。
女性主義國際關係理論流派的基本假設是:
1、「個人的即是國際的」,社會性別是國際關係的一個變數,婦女與男子都是國際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婦女卻一直被「隱藏」在國際關係背後;
2、國際關係是社會建構的,社會性別是建構國際關係的基本理論範疇,對現代國家與國際關係的建構具有深刻影響;
3、國際關係是社會建構的,因而是可以改變的,社會性別是為國際關係帶來變革的認識論範疇。
在女性主義國際關係理論中,自由主義、激進主義、後現代主義是其三大主要流派。女性主義國際關係理論各流派分享一個共同的核心分析範疇,即社會性別,即在社會文化中形成的屬於男性或女性的群體特徵和行為方式。女性主義國際關係理論作出了兩點貢獻:一方面,它打破了關於西方傳統的國際關係理論是一套理性的、不帶情感色彩的客觀法則的神話,指明它是明顯地帶有性別偏見的國際政治知識,女性和婦女被置於世界政治的邊緣。第二個方面,它通過把性別話題引入國際關係研究,謀求重建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從而使這種理論更加接近世界政治的現實,引導人們更好地對世界做出理解和認識。
約翰·加爾騰的結構主義和平理論
約翰·加爾騰(1930—),是一位在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界頗負盛名的挪威學者,他積極倡導並竭力加以推廣的「和平研究」,以獨特的結構分析法,拓寬了人們對於和平、帝國主義和世界秩序等國際問題的理解與把握。
1、加爾騰基本的理論貢獻在於他多年的和平研究凝成的結構主義和平理論。加爾騰和平理論的特色植根於他對行為體社會觀和結構社會觀的明確區分。行為體社會觀主要關注國家之間的直接互動過程,結構社會觀更加重視國家間關係的本質特徵即結構。加爾騰的目標是想指出,西方的主流意識形態——自由主義的行為體社會觀存在的缺陷可以通過以馬克思主義為代表的其他意識形態的社會觀進行彌補。因次他是進行某種程度的綜合,從而達到更客觀、更全面地認識社會的目的。
2、加爾騰提出了帝國主義結構理論,認為帝國主義是一個純粹的國際關係概念,它的根源與生產關係沒有太大聯繫。國與國之間的帝國主義結構暴力關係根植於國與國之間的交往結構,這一交往結構限定了不同的國家所處的不同地位和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因而決定了邊緣國家受中心國家剝削的交往關係。帝國主義的特徵不僅表現在「中心」和「邊緣」的不同地位國家之間的不平等關係上,還表現在這種不平等關係面對變革所展示出來的強大抗拒力上。加爾騰的主要宗旨是揭示支撐這一不平等關係的帝國主義結構,隨後開列打破該結構的戰略對策,為徹底消除不平等的中心—邊緣關係提供智力支持。
3、評價:第一,加爾騰的和平研究思路,把和平問題從避免戰爭的狹小關注點提升到尋求平等的相互關係的規範高度,為人們認識當代國際關係錯綜複雜的現象提供了一種新的綜合性視角;
第二,加爾騰的和平研究意在衝破以美國為中心的自由主義傳統,觸及了馬克思主義的一些議題,又以反映全人類根本與長遠利益的積極的世界潮流和趨勢作為研究的價值指南,對中國學者有借鑒意義;
第三,加爾騰的結構和平主義理論思路,如果不根據國際關係的新發展在具體內容和結構上予以重塑,也會顯示出時代的局限性。
建構主義
建構主義於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興起,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成型並受到學術界重視,90年代中後期成為強勁的理論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尼古拉斯。奧努弗和亞歷山大。溫特。1999年溫特的《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一書的出版標誌著建構主義理論的成熟。建構主義分為激進的建構主義和溫和建構主義兩個派別。
建構主義的核心命題有兩個:
第一,國際關係結構主要是國際政治文化,而不是權力和制度;
第二,國際政治的文化不僅影響行為體的行為,而更重要的是建構行為體的身份和利益。在方法論上,建構主義堅持整體主義,強調整體對個體的作用;在世界觀上,承認物質性因素存在的同時,重視觀念的作用,強調只有通過行為體自身觀念才能產生影響行為的意義,才能具有實質性內容。
建構主義的主要觀點是:
1、國家是體系的主要行為者,無政府狀態是國家造就的。
2、國家體系的基本結構是社會的,而不是物質的。
3、社會關係構建認同和利益,認同構成利益。即主體間的社會互動形成共有觀念,共有觀念形成文化,文化決定行為體的身份、利益和行為。
4、世界政治行為體和結構之間存在相互構成關係。
建構主義的三個核心概念是「規範」、「認同」」和「文化」。建構主義理論從社會學角度考察世界政治,為國際關係研究開闢了一條新道路,重新設定了國際關係學的研究議程,把哲學和社會學問題引入了國際關係研究領域,開闢了國際關係理論的新局面。
建構主義興起的背景或原因
建構主義在西方國際關係理論領域中興起的緣由,大體有以下相互關聯的方面。首先,自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以來,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出現「第三次論戰」,主要圍繞國際關係「超理論」層面上抽象而艱澀的哲學問題而展開,後現代主義思潮試圖打破佔主流餓理論範式,但難以形成自己的國際政治理論。建構主義者在吸收他們成果的同時,謀求擺脫這種「超理論」之爭,提出一套從經驗上可以解釋冷戰後國際政治現象的理論。第二,冷戰結束以及冷戰後的國際關係現實的深刻變化,在相當程度上揭示出以新現實主義為主流的理論範式在解釋和預測國際政治方面所存在的缺陷,特別是對社會和文化因素的忽略,這一情形促使學術界出現和開拓新的研究視角;第三,自80年代中後期以來,新一代崛起的建構主義者謀求在研究中更為貼近並抓住當代國際政治生活的脈搏,強調國際體系變化的社會動因和不同方面,注重國際關係中的實體性問題和經驗分析;第四,文化研究回歸國際關係,出現了國際關係學的社會學和語言學轉向。
建構主義的主要概念和理論貢獻建構主義主要有三個概念「規範」、「認同」、「文化」。「規範」屬於一種社會約定,包括規則、標準、法律、習俗、習慣等。建構主義者把規範概念定義為「意指對某個特定國家本體作出適當行為的集體期望」。建構主義認為,通過建構而產生出來的行為規範、原則以及共同體分享的信仰,不僅影響和規定著國際政治中國家行為體的具體行為、利益、優先選擇以及實現對外政策目標的工具,而且可以幫助行為體理解什麼是重要的或有價值的,以及如何運用合法手段去獲取他們。因次,社會規範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它們創造出行為模式。「認同」這一概念來自社會心理學,指某行為體所具有的和展示出的個性及區別性形象,這些形象是通過與「他者」的關係而形成的。建構主義認為利益依賴於認同。溫特提出兩種認同類型「整體認同」和「社會認同」。建構主義感興趣的是行為體中間的「集體認同」,即自我和他者建立積極的認同關係,在認知上把他者看做是自我的延伸。行為體之間存在移情聯繫是建立集體認同的基礎。社會機構對行為體的認同和利益施加深刻的影響。「文化」,建構主義認為,文化不僅影響國家行為體的各種動機,而且還影響國家的基本特徵,即國家的認同。國際政治的文化可以改變國際體系。溫特提出了三種國際政治文化: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國家存在著戰略文化。建構主義批判性的吸收了國際關係解釋性理論和構成性理論的研究成果,謀求從社會學角度考察世界政治,為國際關係研究開闢了一條新道路,重新設定了國際關係學的研究議程。溫特的建構主義理論貢獻在於:1、他以獨特的角度顯示了第三次論戰的性質是理性主義與反思主義之爭;2、他更明確的提出了建構主義的要旨;3、新現實主義和新自由主義忽視了國際關係中的文化、認同和利益問題,溫特所主張的批判的、反映主義的建構主義理論則把文化、認同和利益因素及其結合帶回了國際關係研究。
溫特的三種無政府文化溫特對文化的定義是:「社會共有知識」,是社會成員在社會場景中通過互動產生的共有觀念,是社會成員共同具有的理解和期望。國際體系文化就是國際社會中這些共有觀念的分配。
國際體系文化有三種理想類型: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
(一)霍布斯文化,它由敵人的角色結構確立的,其核心內容是「敵意」。國家間的敵對角色使他們表現出以下行為取向:1、摧毀、消滅或改變對方;2、把對方的意圖向最壞處考慮,任何事件都會與敵意聯繫在一起;3、軍事實力被視為至關重要的因素;4、無限制使用暴力,直至消滅對方或被對方消滅。因此,霍布斯文化的邏輯是「所有人反對所有人」的戰爭狀態,亦即霍布斯自然狀態,在這種狀態中,叢林法則主導一切,暴力是唯一的行為邏輯。
(二)洛克文化,它是由競爭對手的角色結構確立的,其核心內容是「競爭」。競爭與敵意有著本質的不同:競爭的雙方相互承認生存主權和財產權利。所以,洛克無政府文化中的國家相互承認主權,重視絕對收益和未來效應。軍事實力的比重減弱,暴力受到限制。一旦戰爭爆發,競爭對手會限制暴力的使用程度,不以消滅對方為終極目的。洛克文化的邏輯是「生存和允許生存」,主權制度是洛克文化的標誌性印記。
(三)康德文化,它是由朋友的角色結構確立的,其核心內容是「友善」。國家之間相互再現為朋友,並與之遵守兩天基本規則:非暴力規則和互助規則。這兩條規則界定了康德無政府文化中國家的基本行為取向:非暴力規則意味著不使用戰爭和戰爭威脅方式解決,互助規則意味著一方受到威脅的時候另一方將予以幫助。這不是說朋友之間沒有利益衝突,而是他們不使用暴力來解決利益問題。康德文化的邏輯是「一人為大家,大家為一人」,亦即集體安全或安全共同體體系。
英國學派又稱英國國際社會學派,是二戰後在英國逐漸衍生髮展起來的一支獨具特色的國際關係理論流派,它的生長曆程基本不受美國國際關係學界的影響。之所以稱其為英國學派,是因為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多在英國的國際關係院系接受教育或擔任教學研究職位。之所以稱其為國際社會學派,是因為該學派的中心概念是「國際社會」。代表人物有E·H·卡爾、查爾斯·曼寧、馬丁。懷特、赫德利·布爾。布爾的《無政府社會》被一致認為是英國學派最傑出的代表作。英國學派共同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概念是:接受「國際社會」的概念和思想,在研究方法上承襲傳統的歷史、法律、哲學反思法,在世界觀上截然區別於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研究對象上注重國際關係的秩序問題,在價值取向上贊同國家中心論。英國學派堅持「異質多元主義」,研究的基點是懷特所界定的「3R」傳統,基本理論出發點是懷特的理性主義。在方法論和認識論上,其特色在於多元主義;歷史演進法是其主要研究方法。英國學派對豐富和發展國際關係理論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對中國國際關係理論建設有啟示作用;其理論缺陷,以科學觀來看,其難以提出明確的因果關係假設,缺乏理論陳述的清晰度。
國際社會這是英國學派的核心概念。曼寧最先明確提出這一概念。曼寧認為,在國際上也存在一個社會,就是國際社會。國際社會是一種觀念的實體,並不存在一個中央政府,但是它也是有秩序的。國際社會的成員是國家。懷特闡明了「國際社會」的思想,即國際社會不同於國際體系。布爾的「國際社會」觀一方面借鑒了曼寧和懷特的思路,同時作出了一些修正。布爾認為,國際社會的基本目標包括兩類:一類是任何社會都共同擁有的,另一類是國際社會獨有的。判斷一個國際體系是不是國際社會,要看該體系是否滿足了實現這些基本目標的條件,具體包括:
1、各國在實現這些基本目標方面享有共同利益,並形成共同利益的認同;
2、各國之間默契地認同於一系列限定國家行為的規則;
3、國家間應建立一系列確保上述規則行之有效的制度。
關於國際社會中的國際秩序的維持。首先,布爾認為,各國對權力和利益的追求並不一定有礙國際秩序的實現。其次,布爾堅決反對集體安全的理論與實踐,認為集體安全與均勢原則相抵觸,從而干擾惟有均勢才能有效維護的國際秩序。布爾對國際社會的概念界定實際上包含了對國際體系和國際社會兩概念的區分,即國際社會一定同時是國際體系,但國際體系並不一定同時是國際社會。
1、伍德羅·威爾遜
伍德羅·威爾遜(1856—1924),美國第28屆總統,理想主義最重要代表人物。1918年威爾遜提出了「十四點計劃」,集中反映了他的理想主義思想,其核心是建立一個可以維護世界和平的超國家組織,具體體現在國際聯盟上面。威爾遜的基本理論和政策主要反映在《論國家》和《伍德羅·威爾遜文集》。
其主要點是:
1、強調建立國際組織和開展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對強權政治和大國均勢持批評態度;
2、認為健全國際法和國際公約的可確保和平;
3、在戰爭與和平的問題上,提出三個重要假設:第一,人本善;第二,主權國家根本利益是和諧的;第三,國家主權不是無限的,應以集體安全體系代替均勢體系。威爾遜主義開創了美國走上國際政治舞台的時代,影響深遠。但威爾遜理想主義不過是用自由資本主義時代的價值觀來處理國際關係,以建立有利於美國的世界秩序罷了。
2、愛德華·卡爾 愛德華。
卡爾(1892—1982),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國際關係理論家、現實主義學派代表人。卡爾首先指出了理想主義的弊病,提出了現實主義的國際關係理論,被譽為國際關係研究領域「政治現實主義的奠基人」。1939年卡爾發表《二十年危機:1919—1939——國際關係研究導論》一書,提出了現實主義學派最早的三個基本觀點:1、權力是政治活動的主要因素;2、道德、民主和正義是相對的,是權力的產物;3、政治不能脫離權力,政治活動是權力和道德的結合。卡爾在這本書中將現實主義思想提煉出來,將國際關係理論分為烏托邦主義和現實主義兩大學派,於是有了理論的對立,有了對立,也就有了學派。卡爾對威爾遜理想主義的深刻批判為現實主義的興起奠定了思想基礎。《二十年危機》一書是第一部系統地用現實主義觀點闡述國際關係的專著,在西方國際關係學發展史上佔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3、漢斯·摩根索
漢斯·摩根索(1904—1980),是公認的最著名的國際關係理論家,現實主義學派最優秀最權威的餓代表人物,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奠基之父」。主要著作有《科學人與強權政治》(1946)、《國家間政治——為權力與和平而鬥爭》(1948)等。摩根索的貢獻莫過於最全面、最系統地將國際關係現實主義發展至成熟階段,在國際關係理論領域樹立起了一座學術高峰。他的《國家間政治》即是一個學術制高點和里程碑,而他的國際關係哲學思想則提供了堅實的土壤和基礎。摩根索的扛鼎之作《國家間政治》是西方當代國際關係學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其最核心的內容是摩根索提出的現實主義六原則,這六原則以被國際學術界公認為最完整、最根本的國際關係原則。
4、卡爾·多伊奇
卡爾·多伊奇(1912—1992),美國著名國際政治學教授,科學行為主義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以敏銳的觀察、深邃的分析和理論的革新聞名遐邇,被稱為科學行為主義革命的「主要帶頭人」和「首席革命家」,主要代表作是《民族主義與社會溝通》(1953)、《政治聯合與北大西洋地區》(1957)、《政治的神經》(1963)、《國際關係分析》(1968)等。其中《政治的神經》和《國際關係分析》教集中地表書了多伊奇的主要觀點。卡爾。多伊奇的主要理論貢獻是他從科學行為主義的視角系統地提出了一體化理論、溝通理論和博弈理論,學術界稱之為「科學行為主義三論」。多伊奇提出的新範式的理論意義在於把國際關係研究從傳統模式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尤其是衝破以下傳統的桎梏:主權國家是國際舞台上唯一重要的行為體;國家是單一實體;國家與其他行為體、國際政治與國內政治毫無關係;國家的核心特徵是主權,這決定了國家之間無本質區別可言。阿爾克如此評價多伊奇:如果摩根索的政治現實主義是「人類學習經歷的最偉大的總結」的話,多伊奇「對規範的實證理論和重新發現」完全可以被視為是跨越歐美的同樣偉大的研究成果和「對國際和平作出的永恆貢獻」。
5、馬丁·懷特
馬丁·懷特(1913—1972),英國學術界影響最大的國際關係思想家,英國學派第一代領頭人,傳統主義學派代表人。主要著作有:《權力政治》(1946)、《對非洲的態度》(1951),論文有《為什麼不存在國際理論》等。懷特的學術創作分為三個階段:1、戰前,研究重點是歷史問題;2、二戰後,開始關注第三世界欠發達國家;3、1949年起,在《權力政治》的基礎上,懷特分析總結了戰後國際政治的基本問題,如權力、國際無政府狀態、國家利益、均勢等。懷特的最大貢獻是對國際關係理論學派的創造性分類,他在卡爾的兩大派(烏托邦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基礎上,將國際關係理論分為現實主義、理性主義和革命主義三大學派;懷特的權力政治是對國際政治定義和概念的重大發展;懷特的另一個理論貢獻是他關於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價值標準的論述,他認為,價值是指一種長期形成的觀念模式,其核心部分是「憲政傳統價值」。國際關係價值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國際社會的規範準則、國際秩序共同標準、反映國家之間相互依存的干涉原則和國際道德觀念。懷特的價值觀為國際政治學提供了「一個規範基礎」。懷特理論的本質是歐洲政治哲學,不同於科學行為主義。懷特為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特別是對於英國學派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6、羅伯特·基歐漢
羅伯特·基歐漢(1941—),杜克大學政治學教授,新自由主義學派代表人。主要著作《權力與相互依賴》、《跨國關係與世界政治》(與奈合著),還有《霸權之後: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合作與紛爭》、《新現實主義及其批評者》、《國際制度與國家權力——國際關係文集》等。在《跨國關係與世界政治》中,他與奈提出,如今現實主義的趨勢是轉向「國家之間關係」的研究,建議增加「世界政治範式」的研究。在《權力與相互依賴》中,他們否定了現實主義的三個基本假定,提出了「複合相互依存」的新概念。基歐漢對西方國際關係理論最傑出的貢獻是建立了新自由制度主義學說,建立了國際制度與國家行為之間的變數關係,從而使新自由主義成為與新現實主義相抗衡的體系理論,構成了西方國際關係學知識譜系發展上的第二個結晶,從而也引起了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的「第三次論戰」。
7、羅伯特·吉爾平
羅伯特·吉爾平(1930—),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威爾遜國際事物學院教授,現實主義學派代表人。他曾擔任國際政治學學會副主席,現為美國藝術和科學學院院士。他最具影響的三部著作是:《美國實力與多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政治經濟學》(1975)、《世界政治中的戰爭與變革》(1981)、《國際關係政治經濟學》(1987)。他尤為擅長於國際政治經濟學以及歐洲和亞洲問題的研究,研究重點是「安全、權力和財富」之間的關係,他的主要理論貢獻是提出「三論」:體系變化論、國際政治經濟學和霸權衰弱論。在體系變化論中,吉爾平認為有三個因素始終影響著體系的變化:第一,基本的變化動力;第二,國內對競爭與鬥爭的回應及對策;第三,關於權力轉移的國際管理。結論為:國家間權力分配構成了控制國際體系的基本形式和權力的變化會帶來由國家組成的體系的變化。吉爾平的主要貢獻就是以自己的開拓性學術成果更新和發展了現實主義,並重新把國際關係理論的方向轉向了IPE。他的研究也被視為「現實主義的經濟分析方法」、「新傳統經濟理論」或「新重商主義」。吉爾平的IPE有兩個重點:其一是雙重經濟,其二是現代世界體系。在霸權衰弱論中,吉爾平認為世界歷史是一個無休止的系列周期,一個霸權戰爭的結束就是另一個霸權周期的成長、擴展以及到最終衰退的開始。跟許多現實主義學者一樣,吉爾平只強調分析解釋戰爭根源卻沒有提出如何防止避免戰爭的辦法。
推薦閱讀:
※行由 第一篇(內容有刪減)
※2015有福氣的人才能看到的一篇文章!
※超全面的行李打包清單,收藏這一篇就夠了
※廣西為何在三國後開始落後廣東?一篇文章讀懂廣西2200年歷史
※第一篇狂野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