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語言文字產生的遐想

語言文字的產生永遠都是一個無法證實的迷。世界上的語言據說多達三千多種,大部分只有口頭語而沒有文字。而語言的文字大體可以歸為兩類:(一)以語音為基礎的文字;(二)以語義為基礎的文字。

以語音為基礎的文字有英語、法語、德語等諸多印歐語系的語言文字。發明這種語言文字主要是考慮讀音的方便,多數是根據一定的語音規則對有限的字母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而創造出能夠反映一個單詞的讀音的文字。以英語為例,在英語中有26個字母,每個字母並沒有意義但有讀音,能夠成為獨立的字母是因為它們的在讀音與書寫上相異,也就是說,它們具有區別性特徵。cat這一字母組合由三個字母構成,分別代表同樣沒有意義的兩個輔音和一個母音。而cat一詞用於表示一種叫做「貓」的動物是沒有任何理據的,僅僅是因為這個語言社團的人就讀為/kat/的字母組合cat的意義達成了一致協議,從而cat這個字母組合便與那些叫「貓」的動物聯繫起來了。這便是語言學家們所說的任意性特性(arbitrariness)。以語音為基礎的文字確確實實表現出任意性特徵,因為我們找不出文字形式與意義的邏輯聯繫。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語言文字都是如此,至少從文字的角度出發並不是所有的語言都具有所謂的任意性特徵。以語義為基礎的文字的任意性特徵便表現得並不那麼充分。漢語方塊字、古埃及象形文字等就是以語義為基礎的語言文字。發明這樣的字並不考慮在書寫上如何反映其讀音,更多考慮的是如何反映文字所表達的意義。漢語中的字分為象形字、形聲字與會意字,除了形聲字藉助於已有的造字材料把讀音融入字的形態,象形字和會意字均不考慮在書寫上對讀音的反映。

甲骨文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屬於象形字,可以這麼說,象形字構成了漢字的基本造字原材料。而甲骨文本身的發明也是考慮語義而不考慮讀音。以「人」字為例:「人」字為「甲骨文字形,像側面站立的人形。《說文》的解釋為「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此籀文象臂脛之形。」「人」字之所以為此形實乃此形至少部分反映了這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或人側面站立之態或臂脛之形。這是語言像似性(iconicity)在語言文字上的最初表現,說明形式與意義有密切的邏輯聯繫。「人」字一旦在一個語言社團中得以確立,在使用中就可能賦予它其他含義,如「天地之性最貴者也」……同時,它也可以成為創造新字的素材,「從」、「眾」等字形便是在「人」這個字形基礎上創造的會意字;它還可以作為偏旁部首結合其他素材創造出與該偏旁部首所反映意義相聯的龐大字群。這正如詞素一樣,「人」即可以作為自由詞素(free morpheme)構成一個獨立的字,又可以作為黏著詞素(bound morpheme)與其他造字素材構成新的字。可以這麼說,漢語中的詞素更多的是體現在各種具有獨立意義的偏旁部首,而漢字中複合字(compound)的界限也絕不是「包含有兩個或多個獨立字的字」所能涵蓋的。因此,漢字說明了語言的任意性特徵並不是絕對的。

當然,我們不能完全否認語言的任意性特徵。從語言的發展歷史來看,任何語言的最初形態都是以口語的形式出現的,而口語只能反映語音的結構。在音樂中使用特殊的音符來表示音高、音調、音色,這樣可以實現對聲音的記載。但是,音樂語言可以實現對聲音的同構,卻不能把這些聲音可能代表的意義準確地表達出來,它傳遞的是一種心理感受,模糊、雜亂,既不具有規約性也不成系統。再美妙的音樂也不可能代替語言,而人們確實有時在用音樂實現語言的功能。對語言聲音記載的歷史直到人類第一台留聲機的發明才真正開始,這已經是1877年了,距今僅僅不到一個半世紀。生存的壓力迫使人類自己克服口頭表達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只是到了必須要把所思所言記載下來,讓不在同一時空的人獲得相關信息以提高人的生存能力的時候,文字才得以產生。因此,只能反映語音結構的口語在最初階段確實具有任意性特徵,這是一種絕對任意性的唯一正確理解。

從微觀的角度考察語言文字的產生必須結合人類的認知機能與體驗。我們的先人在遠古時代要克服環境對生存的考驗並不比現代人少。他們在環境中的各種經歷為他們感知這個世界提供了直接的刺激,這些刺激雖然有時空的界限,但記憶的痕迹卻不受時空的限定。當相似的刺激再次出現時,記憶痕迹就會被喚醒參與新的感知,如此往複,於是獲得各種體驗。從這個角度而言,體驗不過是感知世界所留下的記憶痕迹而已。作為記憶痕迹的體驗是關於環境的知識最直接的源泉,而這種知識在語言沒有產生前只能以各種感覺或觀念或思想的方式作為記憶痕迹存在於人們的大腦中。記憶痕迹要轉化為語言必須具備適當的生理條件:身體器官必須能夠發出足夠多的具有差異性的聲音。「聲障」一旦被突破,記憶痕迹就可以與環境通過聲音的媒介建立起間接的聯繫。語言正是在思維世界與現實世界建立聯繫的過程中產生的。它既不同於物質也不同於意識,但是卻既是物質的又是意識的。說它是物質的,是因為它擁有物理性質的聲音外殼;說它是意識的,是因為它反映的是不具任何物理性質的記憶痕迹。語言正如一個甚至連自己都可以裝的什麼都容得下的口袋,是物質與意識的統一體。有人說,思想的界限就是語言的界限。不過,在我看來,語言由於有物質的一面,就一定要受聲音的物理性質的限制,其界限決不可能達到思想的界限。有好多思想我們是無法用恰當的語言表達的,因此,人類不得不藉助於隱喻來表達那些難於表達的東西。

一個字的產生又是怎麼回事呢?

推薦閱讀: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  第一五0集(國語、粵語)視頻、文字
文字,開在心上的花兒(文/感悟銘記)
相伴文字魂夢相依文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注】第二七七集(文字版)
世界奇妙文字(華夏篇)

TAG:語言 | 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