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定義/歷史/功能/特點/文化/作用/)/藏修宗譜
祠堂 祠堂,又名宗祠、宗廟、家廟、祖廟、禰廟、家祠。「祠」即是祭祀的意思,祠堂就是祭祀先靈的場所、禮堂。編輯本段詞語解釋
丞相祠堂 (1).舊時祭祀祖宗或先賢的廟堂。《漢書·循吏傳·文翁》:「 文翁 終於 蜀 ,吏民為立祠堂,歲時祭祀不絶。」 唐杜甫《蜀相》詩:「丞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 外柏森森。」此謂祀先賢之廟堂。 宋 司馬光 《文潞公家廟碑》:「先王之制,自天子至於官師皆有廟……﹝ 秦 ﹞尊君卑臣,於是天子之外,無敢營宗廟者。 漢 世公卿貴人多建祠堂於墓所。」此謂祀祖宗之廟堂。 (2).後世宗族宗祠亦通稱祠堂。《儒林外史》第三二回:「像 臧三爺 的廩,是少爺替他補,公中看祠堂的房子,是少爺蓋,眼見得學院不日來考,又要尋少爺修理考棚。」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本地大建築在城外計三十來處,除了廟宇就是會館和祠堂。」冰心《六一姊》:「從我們樓上可以望見 曲 家門口和祠堂前兩對很高的旗杆,和海岸上的魁星閣。」編輯本段祠堂的定義
祖祠 古代朝廷設有禮部,禮部的地位很高,禮部尚書尊稱春官或天官,京戲開場有「天官賜福」。隋代禮部設有禮部、祠部、主客、膳部四司,第二即祠部,為祭祀司,負責國家和皇家的重大祭典。後來發展,祠堂成為華夏先民的精神和英靈(魂)棲息的殿堂,祠堂成為歷史教科書。縱覽常州祠堂文化,就如翻閱豐富多彩的異常生動的常州人文歷史畫卷。 一座祠堂,記載著始遷祖的由來,艱苦創業的歷史,和歷代祖先為人處世、道德良知、人口繁衍、宗族文化,功勛業績,在祠堂中可知其滄桑演變,經驗教訓。祠堂是發揚民族精神的殿堂,每當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危險關頭,會發出吶喊,鼓勵中華兒女浴血奮戰。「百年祠堂在,千村世族和」。在常州祠堂群中,蘊藏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英勇奮鬥的民族精神,像一群飽經歷史滄桑的老人,屹立在綿綉美麗的常州大地上,鼓勵他的兒孫後代們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編輯本段祠堂的歷史 祠堂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殷商時期,當時同姓者有共同的宗廟,同宗者有共同的祖廟,同族者有共同的禰廟。周代,由於宗法制度的確立,宗廟制度逐步完備。
武侯祠 《禮記·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太祖之廟而三。士一廟。庶人祭於寢(正屋)。」所謂太祖之廟,即始祖之廟,以周天子來說,即后稷之廟。周天子的七畝是后稷、文王、武王三廟和四親廟。四親就是禰(父)、祖、曾祖、高祖四代親。加起來就是七廟。祧,就是從宗廟中遷去神主。始祖廟永遠不遷,叫百世不祧之祖。至於其他遠祖的廟,就要根據他們與在位天子血統的遠近而依次遷去神主,藏於祧廟。天子的始祖廟叫太廟。春秋周公廟也稱太廟。後來各個朝代皇帝的始祖廟都稱太廟。 始祖居中,左昭右穆,奇數為昭,偶數為穆,第一代第三代第五代為昭,第二代第四代第六代為穆,區分昭穆有專官負責,官名為小宗伯、小史。此處所謂「廟」者,指神主、神位、木主、神牌、牌位、靈位、靈牌、靈主…… 到秦代,仍然是「尊君卑臣,於是天子之外,無敢營宗廟者。」漢代,「漢世公卿貴人多建祠堂於墓所。」(在後代仍有遺風,湖塘盧庄徐祠,明代正德元年(1506)創祠,建在始祖墓左,左祠右墓。)《漢書·文翁傳》,「文翁終於蜀,吏民為立祠堂。」文翁是西漢景帝後元年間(前143-141)蜀郡太守,興學育人,業績昭然,蜀人感之,於成都立祠紀念。這是見之於文獻歷史最早的眾姓紀念的先賢祠。東漢永興二年(154)吳郡太宋糜豹將無錫梅里泰伯舊宅改為祠廟,即泰伯廟。同時在蘇州閶門外建至德廟。 北宋,司馬光《文潞公家廟碑》:「先王之制,自天子至於官師皆有廟」。官即王公大臣貴人,師者「天地君親師」之師,是儒家之師,學校的老師。過去秀才才能當塾師,書院之師都是著名學者,大多數有功名,有些是告退的官員都是舉人進士之類。明嘉靖(1522-1566)以前,「庶人無廟」,也就是百姓平民沒有合法的祭祖的禮堂。 明嘉靖十五年(1536),禮部尚書夏言上《令臣民得祭始祖立家廟疏》,稱:「臣民不得祭其始祖、先祖,而廟制亦未有定製,天下之為孝子慈孫者,尚有未盡申之情,……乞召天下臣民冬至日得祭始祖,……乞召天下臣工立家廟。」於是下詔「許民間皆得聯宗立廟。」可見,江南民間宗祠多建於夏言上疏以後。以前多為先賢名宦之祠,民間多建在墓所的「看墳屋」。編輯本段祠堂的功能
章鎮新魏家莊村祠堂的戲台 清代安徽黟縣令孫維龍有詩云:「祠堂高聳郁雲煙,松柏蒼蒼不記年。最愛土風猶近在,蘇公族譜范公田。」有注云:「邑中族姓俱有祠宇,以為歲時俎豆(古代祭器引申為祭祀)之地。捐義田(即范公田)以濟貧族婚葬之用。宗譜家置一本,詢其支派(蘇公族譜),雖村愚亦能歷曆數焉。」雍正《聖諭十六條》:「立家廟以薦烝嘗(冬祭曰烝,秋祭曰嘗,夏祭曰礿(音躍),春祭曰祠,合稱「礿祠烝嘗」(《詩經》名)),設家塾以課子弟,置義莊以贍貧乏,修族譜以聯疏遠。「這就是祠堂的全部功能。 關於辦學,有科舉田,學田,在祠堂設義塾,族人子弟免費入學,如常州盛氏宗祠設有私立人范小學,民國年間(1937年以前),凡盛姓子弟均免費入學,經費由盛氏義莊供給。有辦書院者,如鐵市巷孫氏宗祠,清代孫星衍有《孫氏祠堂書目》,內編四卷,外編三卷,孫星衍自序云:」僅以教課宗族子弟,俾循序誦習。」是我國目錄學史上較早的一部專業書目。存孫氏宗祠,編者以為內編為精要可讀之書,外編為參考之書。書按經學,小學(文字學)、諸子、天文、地理、醫律、史學、金石、類書、詞賦、書畫、小說等12部編排,有多種刻本傳世。孫祠或謂金陵孫忠愍侯祠堂。 關於公益事業,設有橋田、渡田、役田……等,凡修橋、鋪路、打井、渡船、服役等全族公益事業,有專田開支。各大宗祠、總祠,有分類專田,專款專用,專人負責。小宗祠田地少,稱為祠田或祠堂田,供祭祀、祠堂酒之用。各地不同。 祠堂以其經濟基礎(田地)而有各種不同的功能。除此,還有獎善懲惡的功能,凡違犯族規者予以懲罰,甚至革除族籍,宗譜除名。鄭陸鎮某姓有因犯偷竊被革除族籍,改姓「閘」,後代歸宗得化十數擔米錢。因此,祠堂有維護道德有益教化的功能。編輯本段建築特點 祠堂除了用來供奉和祭祀祖先,還具有多種用處。祠堂也是族長行使族權的地方,凡族人違反族規,則在這裡被教育和受到處理,直至驅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說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為家族的社交場所;有的宗祠附設學校,族人子弟就在這裡上學。正因為這樣,祠堂建築一般都比民宅規模大、質量好,越有權勢和財勢的家族,他們的祠堂往往越講究,高大的廳堂、精緻的雕飾、上等的用材,成為這個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種象徵了。祠堂多數都有堂號,堂號由族人或外姓書法高手所書,製成金字匾高掛於正廳,旁邊另掛有姓氏淵源、族人榮耀、婦女貞潔等匾額,講究的還配有聯對。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篤牌匾」。祠堂內的匾額之規格和數量都是族人顯耀的資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過功名。一般來說,祠堂一姓一祠,舊時族規甚嚴,別說是外姓,就是族內婦女或未成年兒童,平時也不許擅自入內,否則要受重罰。編輯本段祠堂文化 祠堂文化在中華民族大融合中發揮過催化作用。作家二月河先生在長篇歷史小說中有過這樣的描述,有位滿族大臣奏請康熙皇帝,對漢人要實施滿族文化統治,並對於漢人把滿人稱為夷人十分憤懣。康熙皇帝笑而作答,我們有漢人的文化嗎?沒有,有孔孟之道嗎?也沒有,我看還是按漢人的一套辦法好,要把太廟修起來,叫老百姓把祠堂建起來,把宗譜修修好。至於叫我們夷人也沒有什麼關係,大舜皇帝不就是東夷人嗎?唐明皇唐太宗不就是西夷人嗎?為什麼我北夷人就不能統治漢人呢! 在民間還有這樣的說法,「滿人滅了漢人的國,而漢人滅了(同化)滿人的種」 。當然歷史小說和民間傳說是不能作為史實依據的,但有一點卻是不爭的事實:大清末代皇帝溥儀一口京腔,不會滿語,不懂滿文;另一方面,從清朝時期修的宗譜里就有貝勒開玉碟館,修王家家譜,各地百姓奉旨修譜的記述。凡修好的宗譜,通常由房長保管,但其中一部須放在祠堂里封存供奉。那時全國上下都要修譜,在祠堂里舉辦圓譜活動,那是何等的氛圍,漢滿文化又是何等的融洽。 無獨有偶,林語堂先生在《吾國與吾民》一書中,也闡述中國漢民族是由許多少數民族融合而成,漢民族的家族制度和宗族文化,是最具親和力和包容性的。 翻開人類發展史,那些曾在地球上輝煌過的古希臘、古羅馬等民族已不知去向,在美洲尚能見到規模巨大的建築遺址,卻再也找不到建築物的主人後裔在哪裡?很不幸,那些曾經輝煌過的民族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了。相比之下,中華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不正是中華文化之偉力嗎! 貴州省大方縣有一位青族老人,他對我說:「我們青族的語言、文字、服飾、風俗習慣等早已與漢族無異,在歷史上,青族婦女從不纏足是與漢族的最大區別。」他接著調侃地說,「現在漢族女人也不再纏足了,是青族把漢族同化了。」 我們歡迎這樣的民族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也正如歌詞中唱的那樣「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 可以肯定地說,祠堂作為家族制度、宗族文化的有形載體在民族融合過程中曾發揮過重要作用。編輯本段祠堂作用 祠堂作為傳承鄉土文明的有效載體,曾在歷史上發揮過重要作用,至今仍有積極的意義。首先,祠堂頌揚了先祖開拓創業的精神。開山祖的牌位被立在最高處正中位子,他們的功勞在宗譜中有詳細記述,並成為族人子孫心中默默樹起的豐碑和學習的榜樣,族人常以功勞卓著的某某太公的後裔子孫而自豪。 其二,在祠堂里制訂族規、族約,規範族人道德行為。如忠君愛國、尊敬長輩、孝順父母;禁賭、禁毒、禁嫖、禁盜等,其內容在目前看來大部分仍然具有教育意義,而又是在神聖的祖宗面前訂立的規矩,更能引導族人自覺遵守。自古就有「頭上三尺有神靈」之說,以這種方式所構成的自律機制,族人還會不自覺遵守嗎? 其三,每年清明節的祭祖活動,從祠堂到祖墳的一套程序儀式,既是緬懷祖先,頌揚祖宗恩惠的民俗活動,又是族人和睦聚會,溝通宗親友情,增強族人凝聚力,開展互幫互助的時機。清明節時,對學業、功名長進者,按族規會得到的獎勵,自然在那些得獎者心中埋下了要反哺族人的種子。對年老貧困者會得到眷顧,尊長有序的文明禮儀會得到充分演示,人倫道德等鄉土文明在族人心靈深處會受到重新洗禮。 其四,祠堂也是公益事業的議事之所,如修橋、鋪路、造涼亭之類的公益事業在祠堂里議就後,族人會出錢出力,尤其是事業有成者更會慷慨解囊,以求心靈慰藉。 其五,民國之初,新學興起,祠堂又成為學子的學校。新中國成立後,祠堂學校在農村仍然被延續下來,大批人才從祠堂里被培養出來,祠堂其功不可滅。對於享受了祖宗恩惠的人來說,感恩之情是不能丟的。 其六,祠堂也是一方傳統建築藝術的殿堂,物質文化的歷史遺產。祠堂大多建於明清兩代,承載著歷史的積澱,有不可替代的歷史人文價值。如據有關宗譜記載,上虞達溪是王陽明的祖籍地,王陽明來達溪祭祖是情理之中的事,祭祖之後,暢遊在達溪的山水間,寫下了大量詩篇,至今尚能在宗譜和其它文集中找到,上虞達溪祠堂已成為研究王陽明的必選之地。因此保護好現有祠堂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祠堂2015-03-18 13:14作者:李清明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前,洞庭湖水鄉十年九澇,鄉親們常常易地而居。外地移民一地,都以同一姓氏聚居一處,他們首要的便是傾全族之財和全族之力把祠堂建好,豎好「天地君親師」牌位,續好家譜,選好族長人選。有的祠堂一建就是幾年、甚至十幾年,情形像極了歐美國家的教民精心建造的教堂。民謠云:建屋先建堂,宗規刻兩旁。族長堂中坐,事事有主張。
祠堂建好了,族人的一生便與祠堂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不但每個人的生老病死、婚喪嫁娶等重大活動都要在祠堂里舉行,而且祠堂還是族人們主持公道、懲戒犯罪、議事教化的重要場所,活脫脫的一個宗族法院,精神教堂。族長則是眾人心目中不穿法袍的法官,不用拍驚堂木的縣令。父親該做什麼?母親該做什麼?兒子該做什麼?兒媳該做什麼?女兒該做什麼?……一切行為和道德問題均可以在祖宗家法那裡找到答案。「做事要摸摸心口,要對得起良心,要對得起列祖列宗。」成了族人們行事做人的準則和口頭語。
小時候,祠堂是我們一大幫光屁股小孩們玩躲貓貓、官兵抓強盜等遊戲最好的場所。祠堂廳房寬大、空曠,神龕底部和後堂、偏廈光線暗淡,最適合藏身、打伏擊。但也因為玩遊戲弄破了祠堂的壁畫,彈弓的彈子打壞了飛檐脊背上的走獸和鈴鐺,我們常常會遭到族長的責罵和家長的體罰。
從我記事起,遇上村上的古樹被砍,耕牛被盜;或父凶子惡,女人不守婦道等現象,當過族長的堂爺爺就會用拐仗把地板敲得「梆梆——梆梆」亂響:「都反了,都反了!這些人要是在過去,都會被"拍眼珠』、"裝豬籠』、"燒油扇』……叫他們下輩子變牛變馬,永不超生!」
村裡的三伢子偷了鄰村的耕牛,結果被綁在祠堂前的古樹上,用毛竹筒套住他的一隻眼睛,然後用力一拍,咔吱一聲,三伢子的一隻眼珠就落在了竹筒里。抓到未婚先孕、亂倫好淫者,則施以「裝豬籠」、「燒油扇」的私刑。鄰居劉家的二兒媳和一個走村串戶彈棉花的漢子私奔,後被叫人抓回,結果雙雙被用棕繩捆綁,裝進用竹子編製的豬籠中,投到了祠堂前的魚塘里,淡綠色的塘水僅僅冒出了幾串水泡,便很快恢復了平靜。族長表親家的滿兒媳與人私通,還把毒藥投進丈夫的飯碗里,東窗事發,被處以「燒油扇」的私刑。執行家法的婦女在祠堂的禾堂上將其衣服全部剝光,坐進一個沒有木板的椅框內,爾後令人將一把油紙扇插入,點火燃燒,立馬就毛焦肉臭,慘叫不絕……在夏夜的禾堂上、冬日的火爐邊,每每聽到癟嘴的堂爺爺講起過去的這些酷刑和慘狀,我們就會心恐腿軟,雌黃小嘴還會不停地發出「嘖嘖——嘖嘖」有如夢囈般的喟嘆。(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行走湖湘,許多村莊中宗族的祠堂雖破舊嚴重,那些被風雨剝蝕舊了,用石頭雕鑿的楹聯儘管有的還被鑲嵌在祠堂門樓邊,有的卻被鋪墊在通往水塘邊的橋墩上供過往人們踩踏,有的則被砸斷敲碎砌到了圍牆上,其凹刻或凸顯的文字卻依然清晰可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一勤天下無難事,百忍堂中有太和」……由此引發人們許多的追念和遐想。面對讀書求取功名,一個家庭能力有限,整個家族傾力相助;一個人出息了,再來回報家族。如此這般,繼而開創了一代又一代特有的湖湘文明。
偶回故鄉,曾應鄰村一位朋友所邀參觀他們黃姓家族新建的祠堂。祠堂是在過去的廢墟上新建的,也有飛檐畫壁,也立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也擺有族長專坐的太師椅……觀看了一圈下來,我總感覺少了些什麼……不知是少了文化的熏染?還是少了時光的燭照,抑或世事的沉浸?唯有冷月無邊,秋風依舊。
祠堂的一個功能是珍藏宗譜、纂修宗譜祠堂對家譜編修與珍藏的重要性 宗族是以血緣為紐帶組成的,譜牒用以明統系,統系既明,宗族就不至於混淆。如前所述,譜牒之學在魏晉南北朝曾十分流行,出現過許許多多姓氏書和家傳、家譜,但重族望、講門第的風氣又造成了誇飾攀附、真偽不辨等弊端,如清代學者章學誠所言:「其不肖者流,或謬托賢哲,或私鬻宗譜,以偽亂真悠謬恍惚,不可勝言。其清門華胄,則門閥相矜,私立名字。……以至李必隴西,劉必沛國,但求資望,不問從來。則有譜之弊,不如無譜。」(《和州志氏族表序例中》)唐以前的譜牒在唐末五代的戰亂中絕大多數散失不存,舊的譜學由衰而絕。宋代以後,經歐陽修作歐氏譜,蘇洵、蘇軾父子作蘇氏譜為之倡導,家譜重新受到地主階級的重視。南宋理學家朱熹在為本族族譜所作的序中說:「譜存而宗可考,是故君子重之。」與著重區分門第高下的舊譜學不同,新譜學以宗法為「譜心」,主要體現敬宗收族的精神,所謂「唐人未嘗究心譜學耳,惟宋儒重宗法而譜學嫻」(清陳濟《張氏宗譜合編譜序》),就是指此而言。發展到明清,不但著族皆有譜,「家之有廟,族之有譜」(明方孝孺《童氏族譜序》)成了極其普遍的現象。在聚族而居的農村社會,甚至可以說沒有無譜之族,除少數從事所謂「賤業」者以外,也可以說幾乎沒有不入譜之人。清代學者程瑤田對宗譜的作用及其與宗法的關係,有一段透闢的論述:「族譜之作也,上治祖禰,下治子孫,旁治昆弟,使散無友紀不能立宗法以統之者,而皆筆之於書。然後一披冊焉,不啻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孫群居和壹於一堂之上也。夫所謂大宗收族者,蓋同姓從宗合族屬,合之宗子之家序昭穆也。今乃序其昭穆,合而載之族譜中。吾故曰:族譜之作,與宗法相為表裡者也。」(《通藝錄·嘉定石氏重修族譜序》) 宋以後的宗譜又有家譜、族譜、世譜、家乘等不同名稱。有些較大的宗族族內又分若干支若干房,另有支譜、房譜。清代學者錢大昕說得很明白:「五季譜牒散亡,而宗譜遂為私家撰述,於是有合族之牒、有分支之譜。」(《棠樾鮑氏宣忠堂支譜·序》)明清時比較完備的宗譜一般由以下幾部分組成:序文,譜例,目錄,家訓族規,族墓、祠堂、族田的情況,自始遷祖以下全族已故和現存的所有成員的譜繫世表。有的家譜還載有祖先的畫像,誥敕、傳記、墓誌和著作。家譜的序文可以有許多篇,而且每次續修都增加新的序文。這些序文往往出自本族輩次名望較高的成員之手,也有請非本族的地方官長或著名學者撰寫的,主要敘明修譜的意義、緣起、本族得姓占籍的由來、繁衍的情況以及修牒的經過等等。譜例相當於一書的凡例,主要說明修譜的體例,規定入譜的資格,往往特彆強調要防止異姓亂宗。家訓族規或是祖先遺命、或是所謂合族公議而定,在宗譜中置於顯著的地位。族墓、族田的面積和方位四至,祖先兆域的排列情形,祠堂的位置結構等,都有詳明的記載,而且多有附圖以言的,一目了然。家譜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譜系名錄。「譜者,普也,普載祖宗遠近姓名諱字年號」。(明方孝孺《族譜序》)先分房支,然後以表格形式登載各房支下每一世次男性宗族人員的名、字、號,功名仕宦情況,婚姻、生育情況和享年、葬地。入譜的人,「諱某字、娶某婦、生几子、葬某處,壽若干,咸備載於後,庶幾可示後昆。」(明宋濂《符氏世譜記》)女性在家譜中也有記載,但都不見名字,外族之女嫁來後就加入了丈夫的宗族,但她只能以「某氏」的名義附見於丈夫之後,有時註明原是某地某人之女;本族之女嫁出後就脫離了父親的宗族,她只能以「第幾女」的名義附見於父親之後,並註明適某地某人。這也是實際生活中婦女附屬地位的反映。能立家傳的,都是本族引以為榮的名宦、名士、忠臣、孝子、烈婦、貞女等。日本學者秋賀多五郎在《宗譜的研究》一書中曾把家譜的內容和修譜的目的歸納為:(1)序得姓的根源,(2)示族數的遠近,(3)明爵祿之高卑,(4)序官階之大小,(5)標墳墓之所在,(6)遷妻妾之外氏,(7)載適女之出處,(8)彰忠孝之進士,(9)揚道德之遁逸,(10)表節義之鄉閭十條。不難看出,「譜系之作,所以敦孝弟、重人倫、睦宗族、厚風俗」(清李希蓮《重修李氏族譜序》),具有敬宗收族的意義。 家譜或十年一修,或二十年一修,或三十年一修,長期不續修家譜,會被認為「不孝」。修家譜是宗族中的一件大事,由族中的頭面人物主持,如嘉善陳氏規定修譜之事「有爵者主之,爵同論長」(清陳龍正《家矩》)。修譜的費用或由族中財力雄厚者承擔,或向族眾攤派。有的宗族平時置有添丁簿,隨時登錄族中人口變化的情況,用備查考,為修譜預作準備。家譜每次續修完畢,都在祠堂中舉行儀式向祖先秉告,然後分發各房各支,有的一直分發到各個家庭。明代休寧范氏把家譜一一編號,只印刷一定的數量,隨即毀去書版,還要求族眾對家譜必須「收藏貴密,保守貴久,每歲春正三日祭祖時,各帶所編髮字型大小原本到統宗祠,會看一遍。祭畢,各帶回收藏。如有鼠侵油污、磨壞字跡者,罰銀一兩入祠,另擇本房賢能子孫收管」(《休寧范氏族譜·譜祠宗規》),明王士晉《宗規》也有類似的規定。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加強家族的內聚力,進行宗法教育,另一方面也為了杜絕日後發生冒宗之事。 正因為家譜對家族的存在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每個家族每年都要舉行隆重的祠堂讀譜儀式。祠堂讀譜,有的家譜一年一次,有的則一年數次。儀式的隆重與祠堂祭祖差不多。 家譜在歷史上曾是向族人宣傳宗法思想的教科書。宣傳的方法主要是祠堂讀譜。通過祠堂讀譜這種家族的重大活動和盛大典禮,使宗法思想和家族觀念在族眾的思想上紮下根來,達到團聚族人的目的。一些名詞解釋:族譜 舊時對氏族譜錄的稱謂。《南濟齊書-賈淵傳》;「凡十八州土族譜,合百帙,七百餘卷,該精悉,當世無比。」《書 言故事-宗族類》;「敘宗族長幼之名曰族譜。」其主要內容有;(1)本族來源;(2)祠規祠約,墓圖和有關議約;(3)世系表 ;(4)本族著名人物的傳贊圖像;(5)按輩份排行記錄本族人口生卒年及妻女、葬地等情況。 從族譜的內容里給我們留下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包括姓氏 源流、人口增長與流徙、政治、經濟、社會、教育、人物、戰爭、名勝古迹、藝文、民俗等等,幾乎無所不包。修譜 亦稱「做譜」。舊時對編纂氏族宗譜的稱謂。一般二十年或三十年修一次。修譜時在全宗室里設總局,下設分局,總領人叫譜東(亦稱「主管」、「首士」),管錢的叫銀東,下面各房相應設分局譜東、銀東、各司其職;負責填寫各戶人家丁口出 生、婚配情況和收集做譜的丁口銀等。調查畢,再請文人執筆編纂,然後刻版印刷。領譜時要擺筵慶賀,附近的宗族乃至官府皆送 禮相慶,宗譜由各房保管。譜論 亦稱「先儒譜論」。指古代名人對修族譜的有關論述。據光緒(1908)益陽縣董家村《胡氏族譜-先儒譜論》載;「程 子曰:『宗法廢壞,譜牒有遺風。譜牒壞,人家不知來處』。世無有百年之骨肉無統,雖至親亦薄也,故譜不可不修。」。張子曰 :「宗子之法不立,則朝庭無世臣,且如公卿,一日崛起於貧賤之中,以至公相。宗法不立,既死逐族散,其家不傳。宗法若立, 則人人各知來處。古訓 昔時家規,多遵古訓,據1908年董家村《胡氏族譜-聖諭》載:「敦孝第,以重人論;篤宗族,以昭雍睦;和鄉黨,以 息爭訟;重農桑,以足衣食;尚節儉,以惜財用;隆學校,以端士習;黜異端,以崇正學;講法律,以儆愚頑;明禮讓,以厚風俗 ;務本業,經定民志;訓子弟,以禁井為;息誣告,以全善良;誠匿逃,以免株連;完錢糧,以省催科;聯保甲,以彌盜賊;解仇 忿,以重身命。」家法 舊時家庭大多屢行家族家長統制,家法成了訓飭子弟的法則。家法歷來無統一標準,大多由各氏族在譜中規定家訓、家戒等家規以作家法。尤以一些望族甚嚴, 如家長不加強教育子女,一旦出了問題,家長要受到房長、族長的遣責。家長對子女教育有的簡單粗暴,往往進行打罵教育,於是 打人的鞭子,竹板子也泛指為「家法」。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出生的人,大多領受過這種「家法」。譜箱 系存放族譜的小木箱。舊時族譜大都是木刻的十六開線裝本,一冊族譜有十多本,或二十多本不等。為了存放方便,宜 於保管,大多置一木箱存放。木箱如柜子形狀,頂上有提手,箱裝有小門,用時打開,用後歸還上鎖。譜中置旱煙葉數皮,每年夏 季六月六左右曝晒一次,以防潮或蟲咬。譜箱多漆以紅漆。驗譜 舊時宗祧風俗。益陽一些大族,每家必收藏族譜,為檢查族譜和各家制譜情況,定期舉行驗譜集會。據《西石城風俗志 》載稱;「譜集,合族驗之,收藏不謹,或破損者,則罰之,譜未呈驗者,亦予罰。」
推薦閱讀:
※「打虎拍蠅」的歷史從何而來
※淮南子·天文訓「日冬至子午」段的一點想法
※王東來與游研社互懟帶來的三個「五味雜陳」
※歷史上有名的「芝麻官」
※古代飲料大測評,黃牛也不放過的飲料究竟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