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新十景」揭開神秘面紗
編者按:
山川秀麗的寧夏,既有塞外邊陲的雄渾壯麗,又有南國水鄉的靈秀旖旎。從唐代詩人韋蟾筆下的「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到生成於明代、興盛於清代的寧夏「古八景」,無不凝固記錄了彼時寧夏景觀的自然形態、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今天,我們放眼新寧夏,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湧現出諸多時代特色鮮明、文化底蘊深厚的新景觀、新景緻。
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祁瀛濤 王瑩)7月28日晚,「寧夏新十景」頒獎暨原創歌曲展演晚會在寧夏人民會堂舉行。歷經近一年的徵集、推選、評選,「寧夏新十景」面紗揭開,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蔡國英為「寧夏新十景」獲獎嘉賓頒獎。
「寧夏新十景」景觀名單(以首字拼音為序)
艾依春曉
古堡新影
賀蘭晴雪
黃河金岸
回鄉風情
六盤煙雨
沙湖葦舟
沙坡鳴鐘
神秘西夏
水洞兵溝
據介紹,開展「寧夏新十景」徵集評選活動,是講好寧夏故事、傳播好寧夏聲音的有效舉措,是傳播絲路文化,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載體。活動開展以來,引起區內外群眾的廣泛關注,社會各方面積极參与,進一步增強了社會各界對中華傳統文化、民族文化、景觀文化的認同,提升了寧夏知名度、美譽度,擴大了寧夏對外影響力和傳播力。在徵集評選活動中,組委會堅持依法依規推進,按照既定的程序和環節,堅持突出寧夏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兼顧地區分布和重要景點分布,採取群眾投票和專家評審相結合的原則,體現了景觀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體現了景觀的文化內涵、意境韻味、用詞優美,體現了社情民意、社會認同和約定俗成,體現了文化傳承和文化創新。
2014年10月,組委會辦公室面向全社會發布徵集「寧夏新十景」公告,拉開了「寧夏新十景」徵集評選活動的序幕。11月23日,家住吳忠市利通區金塔小區的退休老人楊森翔通過電子郵件寄來推薦信,並為自己選出的「新十景」配上精美的圖片和詩詞。11月26日,銀川市86歲的離休老幹部張啟明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地將一封長達8頁的推薦信交到記者手中。老人在信中說:「寧夏的美景實在數不勝數,為難之際,特選出12景作為參考。」在徵集、評選期間,很多來自基層的「草根評審」紛紛給心中的寧夏最美景投出選票。2015年6月,組委會在自治區主要媒體和五市黨報上正式公布了100個候選景觀名單,並開通書面、網路(微博、微信)和手機簡訊投票。
據統計,徵集評選活動期間,「寧夏新十景」專題網頁訪問量達到400萬人次,其中微博話題閱讀量260萬人次。截至2015年5月31日零時,共徵集到區內外群眾推薦的景觀文化作品5924件。在投票階段,截至6月23日18時30分,共收到選票77.3萬餘張,其中有效選票642730張,網路選票398941張(其中區外選票88094張),微信選票73840張,手機簡訊選票14823張,書面選票155126張(其中區外選票538張)。組委會辦公室採取公眾投票與專家投票、其他投票相結合的辦法,確定了30個入圍景觀建議名單,經組委會全體會議研究通過並於7月7日在主要媒體上公布了入圍30個景觀名單。7月15日,「寧夏新十景」入圍30景媒體發布暨抽獎活動在寧夏廣播電視台演播大廳舉辦。活動公布了「寧夏新十景」30個入圍景觀,並經電腦隨機抽取徵集階段景觀推薦中的優秀獎和提名獎獲得者。
文化景觀詮釋著一個地方的歷史變遷,也延續著這片土地上的文化生命力,「寧夏新十景」評選活動雖已結束,但作為自治區新打造的文化品牌,不僅圍繞「寧夏新十景」的文藝創作如火如荼,對「寧夏新十景」在區外的全方位推介也開始全面啟動。6月28日,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文化廳與中央電視台合作拍攝的6集紀錄片《賀蘭山》開機拍攝,將全面展示寧夏地區的地理、生態、歷史、文化和特色產業帶建設;自治區文聯將組織一批藝術名家編撰《寧夏景觀文化叢書》;央視國際頻道「中華情」欄目組來寧拍攝的專題片《塞上江南·寧夏》也將於8月初在央視播出;寧夏衛視組織「寧夏新十景」拍攝團隊攜手國內一流後期及特效團隊共同打造的「寧夏新十景」發現之旅宣傳片8月將與觀眾見面;以「寧夏新十景」為主題的網路媒體寧夏行採訪活動8月啟動;自治區旅遊局還將邀請香港國旅等知名企業參與「寧夏新十景」旅遊線路產品運作和宣傳推介工作。
無論有沒有WIFI,都要看!
MV出品:寧夏旅遊吃貨(微信公眾號)
「寧夏新十景」景觀釋讀
艾依春曉
寧夏地方志辦公室主任 貟有強
城市因水而顯得靈性。像很多城市一樣,行走在銀川市金鳳城區東西方向的任何一條街上,總會經過一條南北方向的水系,那就是與銀川人相伴為賓的艾依河。艾依河正如她美麗動聽的名字一樣,像一個緩緩行走著的回族少女,左顧右盼,婀娜多姿,楚楚動人,從南到北,穿城而過。河水清澈平緩,或寬或窄,岸邊多垂柳、楊樹、沙棗樹、榆樹,以及各種綠化灌木、松柏。每逢初春,各種植被在春風吹拂下開始復甦,慢慢的開始變黃,泛綠,出芽。隨著春的腳步加快,植被芽葉逐漸伸展繁茂,樹葉枝條隨風浮動,影映在艾依河水面中,倒影清晰如畫,微風襲來,水面微波粼粼,裊娜動人,讓人如痴如醉。人們行走在岸邊,嗅聞萬物復甦的氣息,看著河邊休閑的垂釣,間或有不知名的鳥叫聲傳來,不經意間便被這春的景緻感染了,恍惚間人在畫中行。寧安大街艾依河橋、親水大街、艾依河橋、艾依河陶然水岸等河段都是感知艾依春曉的絕好去處。
艾依河到底什麼來頭呢,還得從2003年說起。當時,為了把銀川建設成「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塞上湖城,寧夏在充分考慮了銀川城曾經的「七十二連湖」歷史,從現有水資源的實際出發,因地勢疏導,開工建設了今天的艾依河。艾依河充分利用黃河水、天然降水和銀川濕地、湖泊等水資源優勢,南起唐徠渠永家湖退水閘(永寧縣境內),北至平羅縣沙湖,沿途連接閱海、沙湖等數十個湖泊濕地,接引了銀川防洪的六個攔洪庫和兩個滯洪區。艾依河建成後在改善溝道水質、調節地下水位、提高城市防洪排水標準、保障湖泊濕地、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美化了人居環境,成為銀川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回顧河道建設初期,當時,人們還為這條人工河的命名討論了一番,到底是叫艾依河還是叫愛伊河,大家爭論不休。總之,叫哪個都覺得有道理呢。可喜的是,2005年艾依河閱海段正式開始通航運營,人們閑暇之時泛舟艾依河,遊覽觀看銀川美景,別是一番感覺。今天,艾依河早已成為「銀川平原綠色飄帶」,成為大銀川建設中最為耀眼的一顆「明珠」。
古堡新影
寧夏社會科學院實習研究員 賈虎林
坐落在銀川市西夏區的鎮北堡是明清時期的邊防要塞,由「老堡」和「新堡」兩座坐西朝東的黃土夯築的古堡組成。「老堡」始建於明代弘治年間,距今已有500多年。相傳修建「老堡」時,風水術士為擇址走遍賀蘭山麓後才選中此地。1738年寧夏府大地震中,「老堡」被摧毀,後在「老堡」北面修築了「新堡」,歷經風吹雨打,至20世紀初成為廢堡。著名作家張賢亮先生在80年代初將鎮北堡介紹給電影界,後以兩座古堡為基礎創辦了鎮北堡西部影城,揭開了鎮北堡歷史新的一頁。
鎮北堡西部影城在中國眾多影視城中以古樸、荒涼、原始、粗獷、民間化為特色,展示了往昔中國西北鄉鎮風情,既是中國三大影視城之一,也是中國西部唯一的著名影視城,是中國西部片和古裝片的最佳影視外景拍攝基地之一。西部影城引起了許多電影藝術家的濃厚興趣,被稱為「神秘的寶地」,《牧馬人》《黃河謠》《黃河絕戀》《老人與狗》以及《新龍門客棧》《大話西遊》《嘎達梅林》《書劍恩仇錄》《逆水寒》等數百部影視劇在此地拍攝。這裡攝製影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獲得國內外影視大獎之多,皆為中國影視城之冠,故被稱為「中國一絕,西北大觀」。西部影城為新時期中國影視業做出了獨特貢獻,獲得了「中國電影從這裡走向世界」的美譽。
西部影城不但保留和複製了在此拍攝的140多處著名影視場景,還保存了拍攝部分影片的原景和道具。西部影城有展現中國文化藝術的各種展廳、電影資料館、放映廳等影視服務設施,古裝攝影、騎射、姓名作詩等多種娛樂活動,剪紙、泥塑、布藝、刺繡、糖畫、草編、活字印刷等民間藝術表演。遊客可以利用影視劇組留下的場景道具服裝體驗角色扮演,製作MTV、影視短片、模仿秀表演,讓每一位遊客「來時是遊客、走時是明星」。
鎮北堡西部影城是人文歷史景觀與現代影視藝術相結合的產物,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借影視藝術之體,還民俗文化之魂」,再現了祖先們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和遊樂方式,已逐漸成為中國傳統北方小城鎮的縮影。
賀蘭晴雪
寧夏地方志辦公室主任 貟有強
在晴好的天氣里,佇立在銀川街頭或其他任何一個視野開闊之地,抬頭向西望去,一座巍峨的山脈映入眼帘,那便是銀川平原的天然屏障——賀蘭山。賀蘭山地處寧夏西北,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南北走向山脈,長約200多公里,寬約30公里,最高海拔3500多米。山體巍峨壯觀,峰巒疊嶂,崖谷險峻,松濤澎湃。如果定睛細看,特別是在初秋至仲春,人們會驚奇地發現山脈之巔隨山勢走向呈現出一抹蜿蜒的白色,整個山頭如少女披絮一般,難道是積雪嗎?沒錯,這便是賀蘭山上的積雪,寧夏大地上著名的「賀蘭晴雪」景觀所在。
早在明代,就藩寧夏的慶王朱栴在其主持編修的《宣德寧夏志》中記載了舊西夏「八景」,其中「賀蘭晴雪」位列首景。慶王朱栴最有才華的兒子朱秩炅曾賦詩描述賀蘭晴雪勝景:「賀蘭西望矗長空,天界華夷勢更雄。岩際雲開青益顯,峰頭寒重雪難融。清光絢玉沖虛白,秀色拖嵐映夕紅。勝概朔方真第一,徘徊把酒興無窮」。民間也有「賀蘭積雪六月天」的說法,外地人初來寧夏常有「舉目不望賀蘭雪,錯把銀川當江南」的地域錯覺。今天,隨著氣候變暖,賀蘭山上的積雪雖沒有過去那樣厚重,但仍能看到積落于山巔松柏之上的雪白。仲春之際的銀川平原已是花紅柳綠,山上卻依然積雪不融。人們抬頭遠眺,不由被眼前的晴天雪景和身邊的盎然春意所吸引。
現在,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遊人欣賞「賀蘭晴雪」後或可深入賀蘭山探尋山巔積雪下的美景,領略每個山口的奇特風姿,感悟滄桑歷史的豐厚底蘊。在這裡既可遊覽滾鐘口馬鴻逵避暑山莊、拜寺口西夏雙塔、蘇峪口原始森林、賀蘭山岩畫等,還可一睹賀蘭山下神奇的東方金字塔——西夏王陵的歷史雲煙,接受歷史與人文的雙重洗禮。
黃河金岸
寧夏地方志辦公室主任 貟有強
黃河從甘肅進入寧夏,出峽谷而進平地,土地遼闊,水流緩穩,形成了肥沃的衛(中衛)寧(中寧)平原和銀川平原,這裡物產豐富,水稻種植、枸杞栽培、名貴中藥生產馳名中外,尤其每逢水稻收穫季節,綠浪翻滾,稻香撲鼻,蔚為壯觀。黃河流經寧夏397公里,由南到北,順黃河而下,沿岸依次排布著沙坡頭、黃河聖壇、一百零八塔、青銅峽大壩、黃河樓、黃河大橋、濱河新區、黃沙古渡、石嘴子等景觀與工程。無論是站在黃河樓上遠眺,還是乘坐飛機向下俯瞰,都會看到河水灌溉良田的美麗景觀,看到沿黃河依次分布的城市、景點,讓人不由的感嘆「天下黃河富寧夏」果然名不虛傳。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寧夏黃河自流引灌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派兵在此屯墾,開始了引黃灌溉的歷史。兩漢「募民徙塞下屯耕」,大興水利,修建漢延渠等灌溉渠道,農耕經濟相當繁榮。據《太平寰宇記》記載,北周宣政元年(578),陳將吳明徹被打敗,北周政府把三萬戰俘遷到靈州,「其江左之人尚禮好學,習俗相化,因謂之塞北江南」。據考證,至唐代寧夏開始大面積水稻栽培。唐代詩人韋蟾曾賦詩曰:「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經過漢族移民和當地少數民族的共同屯墾開發,使自然風貌與文化特徵雙重交融,打造出了久負盛名的「塞北江南」。明代封藩寧夏的慶王朱栴編纂的《宣德寧夏志》收錄的舊西夏「八景」,就以「良田晚照」、「漢渠春水」這樣的景觀描述了寧夏黃河岸邊的情景。清人張金城編纂的《乾隆寧夏府志》中記載有「長渠流潤」的引黃灌區風光。可見,昔日黃河岸邊的農業生產景觀是何等壯觀。
進入新的歷史時期,生活在寧夏這片熱土上的回漢兒女,立足實際,把握區情,不失時機地提出了打造「黃河金岸」、推進沿黃城市帶建設的戰略構想,賦予了「天下黃河富寧夏」新的時代內涵。經過人們的努力建設和不懈奮鬥,已經能夠清楚地看到黃河金岸的輪廓。沿黃兩岸由南向北延伸的濱河大道寬闊平坦,像一條金色的珠鏈將銀川、石嘴山、吳忠、中衛、平羅、青銅峽、靈武、賀蘭、永寧、中寧等城市連為一體,城市集群作用正在發揮出來,必將在當前如火如荼的「一帶一路」建設中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城鎮間保留的農田、林地、水面等綠色空間,與城市相得益彰,互為映襯,構成了一幅現代自然與人文和諧相處的圖景。
回鄉風情
寧夏社科院地方志辦公室副編審 王曉華
當你來到塞上回鄉寧夏,立刻會被回族的悠久歷史和獨特文化深深吸引。回族的歷史是怎樣的呢?這還要從遙遠的古代說起。早在唐宋時期,眾多西域各國「胡商」「蕃客」伴著絲路悠揚的駝鈴來到中國,譜寫了中西方友好交往的動人篇章。蒙元時期,蒙古人的金戈鐵馬橫掃西域,東西方交通豁然開朗,眾多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各族人民跟隨著東歸的鐵騎,追逐著先輩的夢想,來到遙遠的東方,散居到全國各地。他們像隨風飄蕩的蒲公英,隨處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平坦無垠的銀川平原,溝壑縱橫的六盤山區,建築宏偉的清真大寺拔地而起,民風淳樸的回回村莊散布四方。回族與漢族及其他民族互相通婚,世代繁衍,互為鄰里,同甘共苦,成為土生土長的寧夏人。
無論你來到吳忠的回族新村,還是固原的鄉間小院,都能感受到回族服飾的獨特魅力。回族年輕小伙喜歡戴平項或六棱形的圓帽,上面刺繡著精美的圖案,充分顯示出男子的陽剛之氣;年老男子則愛穿白色襯衫,外套黑坎肩,顯得精神矍鑠。婦女們常戴色彩多樣的蓋頭,已婚女性的蓋頭多為白色或黑色,顯得莊重大方,氣質高雅;未婚女孩的蓋頭就鮮艷多了,像色彩斑斕的蝴蝶翩翩起舞在花叢中,把女孩們的臉龐映襯的更加美麗動人。回族人民熱情好客,當你隨意來到一戶回族人家做客,遠遠就能看到主人熱情洋溢的笑臉,他們會拉著你的手說「色倆目」,把你迎進屋後,主人會端出各種各樣、新奇美味的清真食品讓你大快朵頤,酥脆可口的饊子、色澤亮黃的油香、香辣撲鼻的羊雜碎、肉質鮮嫩的羊羔肉,還有手抓羊肉、羊肉泡饃……不要說嘗了,就是聞一下,也會讓人垂涎欲滴,胃口大開。回族的「蓋碗茶」也非常好喝,茶碗里放著紅糖、白糖、紅棗、柿餅等多種輔料,清香可口,沁人心脾。吃完美食,飲完香茶,你一定會口齒留香,讚不絕口。寧夏回族講究衛生,每天都要沐浴凈身,打掃庭院,把屋裡屋外收拾得井井有條。回族主要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等,每當節日來臨,回族穆斯林從四面八方彙集到清真寺參加會禮。會禮結束後,大家還要前往祖先墓地,為逝去的親人誦經祈禱,許多回族穆斯林在節日期間舉行婚禮,更加增添節日喜慶氣氛。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的民族,回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像天上璀璨的星辰一樣奪目。「花兒」旋律高亢豪放,曲調悠揚婉轉,讓人聽完後有餘音繞樑、不絕於耳的美妙感覺;口弦音調柔美深沉,節奏多變,似枝頭鳥雀歡噪晨暉,又如絲路駝鈴叮咚作響;剪紙體裁內容豐富,生活氣息濃厚,無論在窗戶上、牆壁上、頂棚上,還是箱柜上,都可以見到回族婦女創作的「五穀豐登」「農家樂」等作品;刺繡精美多樣,爭奇鬥巧,蓋頭、枕套、鞋墊、坎肩上刺滿了各種花紋圖案,真可謂百花盛開,多姿多彩;建築翹檐斗拱、莊重肅穆,中伊合璧,美不勝收,將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和伊斯蘭裝飾藝術巧妙地融為一體,每一塊製作精美的磚雕,每一座用來宣禮的「邦克樓」,都印證著歷史的滄桑;武術流派眾多,風格獨特,民間素有「張家的槍,何家的棍,馬家的軟功,趙家的勁」之說,踏腳由回族武術「彈腿」發展而來,對抗性很強,茶餘飯後,踏腳者在空地上你踏我躲,你攻我守,圍觀者吶喊助威,鼓掌喝彩,直到分出勝負方才盡興而散。
回鄉處處好風景,風情萬種把客迎。相信你來到寧夏,一定會流連忘返,樂而忘歸。
六盤煙雨
寧夏地方志辦公室主任 貟有強
登臨寧夏南部著名的六盤高峰,這裡的雲海煙雨會給人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當地氣候受山勢影響降水充沛,四季霧氣籠罩,水霧交融,互為映襯,甚為美妙。雨水細如煙霧,近觀山體鬱鬱蔥蔥,翠綠欲滴,如詩如畫,似置身人間仙境,讓人流連忘返。霧氣來臨時,蔚藍的天空、高峻的山嶺、蒼翠的樹木、蜿蜒的公路、湍急的溪流頓時朦朦朧朧,如夢如畫。霧氣散盡時,村落、農田、綠樹、鮮花又如水墨畫般由淺至深逐漸清晰,群峰峻岭、山花碧草一覽無遺。
南北走向的六盤山不但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嶺,而且是關中平原的天然屏障。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基地,涇河、清水河、葫蘆河等黃河水系河流均發源於此。六盤山山路曲折險狹,因須經六重盤道才能到達頂峰而得名。《宣統新修固原州直隸州志》所載的固原「八景」中就有「六盤鳥道」,客觀反映了六盤山山路崎嶇艱險、道路難行的現實。六盤山自然風光獨特,旅遊資源豐富,薈萃了野荷谷、胭脂峽、老龍潭等八大景區的70多個精華景點,具有雄、奇、俊、秀之特點。
六盤山古稱隴山、雞頭山,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西吉縣境內的葫蘆河畔至今仍流傳著伏羲女媧兄妹成婚的傳說,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誕生地。六盤山地靈人傑,先後湧現了東漢大書法家梁鵠、魏晉名醫皇甫謐等英才。六盤山沿線自古就是關中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古絲綢之路上的聲聲駝鈴、豐富多彩的出土文物無不向人們展示著昔日的繁華。六盤山地處中原農耕文化與北方草原文化的交融地帶,自古以來就是拱衛關中、北控塞外的戰略要地,受到中原王朝高度重視。秦始皇曾途經六盤山北巡邊疆,漢武帝劉徹六齣六盤巡視邊塞、炫耀軍威,唐太宗李世民、成吉思汗、忽必烈等也都在六盤山留下了歷史足跡。明朝修復了六盤山腳下的故原州城,改名固原城後將其作為陝西三邊總督駐地,統領陝甘軍政。隨著清代大一統局面的出現,六盤山雖成為內陸地區,但煙雨更濃,風雨更烈。1935年10月,毛澤東主席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經過長途跋涉後翻越六盤山到達陝北,實現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偉大勝利,譜寫了著名的《清平樂·六盤山》,使六盤山的歷史更加輝煌。
沙湖葦舟
寧夏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薛正昌
沙湖旅遊區位於平羅縣姚伏與西大灘之間。沙湖,作為沙丘與湖水的結晶,是由碟形窪地經多年積水而形成的自然湖泊。沙湖具有特殊的價值和意義,是自然資源與人文薈萃的結果。初為漁湖,後因水源的變化而改變了這裡的生態環境,湖裡開始生長出叢叢蘆葦,也引來了珍奇候鳥在這裡棲息。沙湖的形成很早了,沙湖的得名亦歷史久遠,明代《嘉靖寧夏志》里已有「沙湖」的名字並約定俗成,文化的融入漸趨豐富。湖水的南岸,是4平方公裡面積的沙丘地貌。沙湖的水與其相鄰的沙丘環繞相融,構成了它們獨特的世界,湖光沙色,造就了它們奇特的景觀。
與沙湖相鄰的「沙丘」,是賀蘭山前洪積扇地貌形成過程中的沉積物——砂、沙礫和少量土相融,在洪積扇下緣出現的沙丘,是在新生代第四系時期形成的。歷史以來,這裡呈現的就是原始狀態。清道光九年(1829)修成的《平羅縣誌》,在寫到平羅名勝時說:「平羅地處沙礫,人跡罕至」,「山河外一片黃沙」,獨沙湖為荒漠中一泓碧水。
河水改道的後果就是破壞與創立。即使小的水系發生改道,同樣會帶來局域性的地理變化。水域的變化,形成了沙湖的生態格局。水是生命之源,湖水的增長會改變周圍生態。裸露了年代久遠的沙丘,當源源不斷的水源浸潤這裡後就孕育了它的靈性。現在我們看到的沙湖,蘆葦搖曳,蒲草茂盛;水波瀲灧,粼粼閃爍。湖中一叢叢蘆葦與湖水相擁,沙丘與湖水相環;湖水映襯著束束蘆葦,映襯著起伏的沙丘……遠山近景皆和諧有序並以獨特的視角展示給遊人。藍天白雲的日子,湖水、綠色、沙丘相融,將江南的水鄉與北方的沙丘有機地融在一起,再現的是江南的清秀與塞外的雄渾。沙湖之秀,秀在這裡;沙湖之奇,也奇在這裡。
泛舟湖中,是一大賞心悅目之事。碧綠的蘆葦,隨風陣陣搖曳;清澈的湖水,波光漣灧而閃動,偶爾還有沙湖大魚躍出水面,騰空給遊人一個驚喜,那瞬間的感覺在別處是很難尋覓得到的。衝鋒舟,享受的是快感;大龍舟,品味的是秀水叢苑。無論哪種方式,都會讓遊人陶醉。多種畫面與意象的結合,都會讓遊人在這個天地中享受天南地北的景緻。
沙湖美景的生成,除自然因素處,主要是人的因素。人發現了這裡的美,創造了沙湖之奇。1986年,自治區政府將沙湖及周圍地帶列為重點保護區並實施禁漁保護。1989年將這裡闢為旅遊景區後,以沙湖為中心的沙漠文化開發已浮上水面,而且發展很快,一年以後沙湖得以正式命名。雖然在明代史料里已有「沙湖」的稱謂,但作為一種旅遊文化意義上「沙湖」的命名意義更為重大。1991年6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視察沙湖時題寫「沙湖」二字,揭開了沙湖發展的新時代,為沙湖文化注入了新的文化內涵並提升了其文化品牌。歷史寫就了這樣輝煌的一筆,既為沙湖文化的發展描繪了美好明天,也為沙湖的歷史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正緣於此,沙湖贏得社會認可的牌子越來越多,層級越來越高,作為國家5 A級景區、35個王牌景點之一,既是十大魅力休閑旅遊湖泊,也是十大濕地之一。
沙坡鳴鐘
寧夏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 張玉海
沙坡鳴鐘也叫「金沙鳴鐘」,位於中衛縣城西16公里,騰格里沙漠最南端,黃河第一入川口處的世外桃源——沙坡頭。這裡山沙夾河,景觀奇特,融雄山、長河、奇沙、綠洲於一體,兼具西北雄奇之風與江南秀麗之美,被譽為「世界壟斷性旅遊資源」 「中國最美的地方」。
「游遍中國萬里路,長憶寧夏沙坡頭。」黃河自黑山峽排空而下進入中衛後,水勢平緩,用一個大「S」把巍峨香山與金黃沙洲連接成一個罕見的包含「陰陽雙魚」的「太極圖」。清晨,沙海日出,鳧鷗戲波;黃昏,「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遠眺沙海長河,恍惚間似能看到詩人王維正騎著毛驢從盛唐緩緩行來。即使是萬物凋零的冬季,這裡也是分外不同:雪落沙坡,冰覆河川,遠山蘭黛,日落駝峰。一股天闊地遠,萬古悠悠的滄桑伴隨著悠悠鳴沙,讓你的眼、你的心瞬間寧靜澄澈。
沙坡頭是世界上少有的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治沙成果於一身的綜合旅遊景區。新發現的幾段絲路古道遺址就位於沙坡頭區迎水鎮至甘塘地區,至今車轍猶存。這裡首創以草格沙障為代表的「五帶一體」防風固沙體系,用最經濟、簡潔、原始的方法,成功馴服了沙魔,實現了人進沙退的夢想,譜寫出人類治沙史上的奇蹟。1994年,被聯合國授予「全球環保500佳單位」稱號。世界上第一條沙漠鐵路——包蘭鐵路穿越沙海,暢通無阻,與鐵路兩側綿延幾十千米的綠色屏障,形成「鐵龍穿沙」「沙嶺籠翠」的新景觀。
當然,最奇特的還是享譽天下的「沙坡鳴鐘」。這座會唱歌的沙丘,高達100米,呈月牙形佇立在黃河拐彎處,2000多米、呈鱗片狀分布的沙浪之中。自丘頂下滑,沙飛聲起。天清氣爽時,其聲像雜技演員抖空竹那樣錚琮脆響;霧重風大時,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的地質結構,其響聲又像洪鐘巨鼓,沉悶渾厚。《弘治寧夏新志·詳異》說:「沙關鐘鳴,城西四十里,沙關朝暮有聲如鍾,天雨時益盛。」相傳,沙丘下是座一夜間被風沙淹埋的古城。沙響,其實是城門懸掛的神鍾在不停地示警。沙丘下的淚泉,是城中人哭泣的淚水匯聚而成。
沙坡鳴鐘是我國四大鳴沙和中衛八景之一,早在1500多年前就已聞名天下。北魏曾在這裡設立鳴沙鎮,後世歷有沿革而鳴沙之名從未有變。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稱,「元志:鳴沙河,即寧夏中衛鳴沙山南黃河也。 」
飛沙直下聲如雷,索道橫空渡長河。今日,這裡已經建成我國最大的天然滑沙場。黃河索道、泛舟漂流、沙漠衝浪、駝鈴遠足,讓你可以盡情地飛翔在黃河之上、沙海之中。就連穿沙而過的火車聲,彷彿都化作了新的沙坡鳴鐘,飄蕩在天地之間。
神秘西夏
寧夏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 保宏彪
當你來到銀川市西郊35公里的賀蘭山東麓,一定會被廣闊戈壁灘上矗立的9座高大的黃土夯築而成的圓錐形巨冢所深深震撼。西夏這個湮滅千年神秘古國的滄桑歷史支離破碎,輝煌文明直到19世紀才為人所知,為人們留下了太多未解之謎。慶幸的是,隨著西夏學者探尋的腳步,西夏王朝的神秘面紗正在被慢慢掀開。
西夏(1038-1227)是由党項首領李元昊所建立的,通過融合党項文化與中原文化,其創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西夏文化,6000多個構思獨特的西夏文字是其典型代表。西夏文作為一種已經消亡的、無人可識的古老文字,原本只存在於那些塵封許久的西夏文獻中。隨著大批西夏文物的發現,經中外多位大師的研究,中國學者李範文歷時半個世紀編撰完成了被譽為「破解西夏文字金鑰匙」的《夏漢字典》,使西夏文這一失傳千年的死文字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魏晉南北朝末期,尚未開化的党項羌族還在今青海省東南部河曲一帶從事原始游牧業。他們民風彪悍,尚武好勇,按姓氏結為部落,拓跋氏位列党項八部之首。隋唐時期逐步內遷至隴東和陝北,揭開了党項崛起的大幕。經過李繼遷、李德明、李元昊三代人的不懈努力,雄踞西北的「大白高國」赫然屹立。西夏立國190年,傳承十代帝王,疆域最廣時「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餘里」,先後與宋、遼、金呈三足鼎立之勢。勤勞智慧的党項人民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西夏文明,不但在文學、藝術等領域留下諸多歷史印記,而且在科學技術領域工藝高超,寒光逼人的夏國劍、光瑩堅韌的冷鍛甲、可穿洞札的神臂弓、發石如拳的旋風炮無不令人艷羨。西夏憑藉縱橫馳騁的鐵鷂子、步履如飛的步跋子、駝峰用炮的潑喜與宋、遼、金、蒙古長期對峙交鋒,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也曾飲恨長嘆,六次征討才攻滅西夏。國破家亡的恐懼籠罩在西夏遺民心中,他們為躲避蒙古鐵騎而不得不四散分離,或南下返回最初居住地,或被俘後徵調戍守河南、安徽、河北等地,或逃亡青藏高原成為所謂的「夏爾巴人」。党項這個曾經在中國古代歷史舞台活躍了一千多年的古老民族就這樣隨著歷史雲煙悄然消逝,只留後人面對諸多謎團愴然長嘆。
回首西夏這個神秘古國的千年滄桑,彷彿瞬間進入悠深的歷史長廊。當年叱吒風雲的党項民族和特色鮮明的西夏文化早已隱沒在歷史深處,融入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留與後人憑弔。在當前如火如荼的「一帶一路」建設中,古老的西夏重新煥發出蓬勃生機。大型歷史紀錄片《神秘的西夏》的持續熱播,使隱藏在歷史深處的西夏走入廣大民眾,娓娓講述悠遠歷史與古老傳奇。
水洞兵溝
寧夏社會科學院實習研究員 賈虎林
位於銀川市東南的水洞溝經歷千萬年的風沙雕蝕,形成了獨特的「雅丹地貌」。大自然的力量鬼斧神工地造就了魔鬼城、旋風洞、摩天崖、卧駝嶺、斷雲谷、怪柳溝等二十多處奇絕景觀,或原始古樸,或險峻奇絕,或蒼涼怪誕,或悠遠寧靜,充滿了原始底蘊的神秘和歷史積澱的厚重。水洞溝的神奇在於它不僅是「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而且還是我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明代長城立體軍事防禦體系。
3萬年前,一群遠古人類生活在水草豐美、鳥獸眾多的水洞溝。隨著氣候變化,時代變遷,水洞溝逐漸湮沒在歷史深處。直到20世紀,遠古人類的遺骸和打制石器才被發掘出土。水洞溝是我國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舉世矚目。經過近百年的考古發掘,現已出土上萬件石器,是中外考古學家們的鐘情之地。水洞溝遺址博物館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展示舊石器時代面貌的主題博物館,以超大型半景畫、實景、幻影成像等展示形式真實再現遠古人類的生產生活場景,震撼人心。水洞溝憑藉遺址獨特的人文光環和大自然魔力所打造的奇特美景,遠近聞名。當你來到這裡,或在遺址博物館欣賞古人類影像,或在野外徒步尋覓先人遺迹,或乘船領略湖光峽谷的美景,或馳馬品味天地的遼闊,或坐滑索跳蹦極體驗高空驚險刺激。
500年前,明朝將士在水洞溝枕戈待旦,長城、溝塹、城堡、峽谷及開鑿於絕壁之上的藏兵洞共同組成了明代立體軍事防禦體系。站在殘損的土夯長城上放眼眺望,北邊的毛烏素沙漠和南邊的水洞溝景區一覽無餘。在溝壑縱橫的紅山堡大峽谷中,多處土洞隱藏於懸崖峭壁之上。洞內岔道左盤右旋,龐大的地下工事猶如迷宮,這便是民間傳說中的藏兵洞。洞內設計巧妙,機關、瞭望台、兵器庫等設施一應俱全。北方的韃靼、瓦剌雖能突破明軍防守寇掠寧夏地區,卻無法攻入紅山堡,這應該就是藏兵洞立體防禦工事的積極作用。
水洞溝讓我們感受到歷史的滄桑和歲月的悠長:從3萬年前到500年前,從史前文化到邊塞軍旅文化,從大漠邊關到江南秀色。如此美景,令人難以忘卻!遊人在此不但可追溯遠古人類的生活場景,還可登臨長城遠眺塞北壯景,感悟紅山堡的歷史時空,參觀藏兵洞的詭秘神奇。漫步在溝底古道,欣賞斷崖、碧水、蘆葦、野鴨共同構成的寧靜幽谷,放飛心情,忘卻城市喧鬧,享受世外桃源的樂趣。
推薦閱讀:
※第161期:揭開「太極膝」的神秘面紗
※神秘莫測(雨林)
※龍虎山,神秘的古越人崖墓
※揭秘|帶你看明朝十三陵,探索神秘龍脈上的深宮!
※神秘飛船穿梭太陽周圍 或是外星人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