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秦海——質樸顯真誠 樸拙見匠心

名家評論

《秋荷有詩意》 136X68cm 2017年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著名美術理論家邵大箴:我認識秦海先生已經有三十多年時間了,80年代末期,我曾經到過他的家鄉,他當時還是一個青年人,當時感覺他的畫非常認真,而且作為一個青年畫家,相當有基礎,又勤奮,感覺到他是很有潛力的。在我擔任《美術》雜誌主編的時候,80年代末曾刊登他的一幅作品。他現在畫的越來越好。秦海是一個非常誠實的人,為人率真,但畫得很生動,很有自己的特色。多年未見到這麼過癮的花鳥畫展,畫這麼大的花鳥畫,沒有用以石頭為布陣取勢的常規架構,而以筆線為風骨,構圖飽滿、筆墨雄健,視覺衝擊力強,不空泛,無敗筆,很震撼!能讓人駐足久久品賞,說明他是很成功的。他的花鳥畫有自己的藝術主張,他不畫石頭苔點,專門畫他喜愛的花草、禽鳥、果蔬和農作物,所以他題材選擇跟別人也不一樣。另外很有氣勢,他的氣勢來自於對藝術的認識,對筆墨的錘鍊,對自然的一種觀察和體驗。所以他的畫既有氣勢又整體,不管是大畫小畫都很講究筆墨,講究筆線墨色,尤其是對黑白的處理,對線的運用有獨到的心得,成為他布陣取勢彰顯個性的重要利器。幾十年以來,他勤勤懇懇在山東、北京進行寫意花鳥畫的研究與探索,應該說在寫意花鳥畫的創作上是很有成績,很有自己風格和藝術感召力,已顯露出大家的端倪,是當代獨具特色的寫意花鳥畫家。這次在炎黃藝術館舉辦這麼一個大型的展覽,也是他的一個階段性、回望性和總結性的展覽。展出的這些大畫和小畫讓我感覺到他是有章法,有氣勢,有筆墨,有境界的。特別是這幅巨作《龍蛇飛舞紫雲中》,畫這樣的大畫,必須要有大心胸、大氣魄、大境界,要有出眾的筆墨功夫與非凡的駕馭能力,才能完成這鴻篇巨幅的經典之作,這一切他都做到了。秦海作為畫家來講年紀還輕,還是一個中年畫家,他將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前途不可限量,我們都期待著他,祝願他。

《秋荷有詩意之二》 136x68cm 2017年

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鄧福星:我一直很關注秦海先生的藝術創作,關注他的寫意花鳥畫。從上世紀80年代,我就注意到他是非常用功的一個畫家,很善於動腦子思考。最近幾年看到了他的新作品,我發現他提升了很多,他的畫一看就是很放得開,是一種很強的寫意風格,很率意,很率性,不拘泥,不拘謹,不修飾。這背後有一種藝術激情,創作的一種熱情,有一種真情實感的流露。再一個是他的這些作品,我們看起來在畫面的構成上,是很舒服的,我覺得他在構思這個畫面上很講究一種勢,一種氣勢,整個畫面實際上是我們說的那種氣韻,他是很講究的。同時他也博採吸收一些西方藝術的構成,所以畫面裡面濃淡虛實、疏密輕重都處理得非常好,特別有些作品表現這種動感的畫面,是很生動的。有一些是表現一種靜態的也很精彩,剛柔的線條令人回味無窮,這是他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

《秋荷有詩意之五》 136x68cm 2017年

另外,他的一部分作品看起來很清新。所謂清新就是一種有比較濃厚的生活氣息,包括他畫的一些農作物老玉米等,包括畫的一些鳥禽,像燕子、雞等等,很歡快,很清新,可以看出來他對生活是非常關注的,有一種很純真的生活氣息在畫里,我想這些都是他畫面的特點。他的作品已經形成了他自己的面貌,有些可以說是他獨有的一種繪畫符號。比如說燕子,他畫的很熟練,很生動,很概括,沒有模仿前人,像任伯年等流行的符號,可以說是「秦家燕子」,等於形成了一種屬於他自己的繪畫符號,這些都表明了他在繪畫上取得了很可喜的成就,祝賀他在藝術上取得更大的成績並不斷發展。

《秋荷有詩意之六》 136x68cm 2017年

中國美術館研究員、著名美術評論家劉曦林:秦海先生的畫大氣磅礴,酣暢淋漓,有筆墨、有內涵,是非常地道的大寫意。他的畫很有韻律感,節奏感,筆墨的節奏、造型的節奏和色調的節奏,配合得非常好,各種線條的大量穿插組合令人嘆服。特別是他那種淡墨的畫面和淡綠色的畫面,比如畫的芭蕉、竹子、苞谷都非常的生動。就因為那個綠調子,不僅僅是調子很高雅,而且用筆有獨到的效果,有一些似不經意的裝飾感覺,這個感覺非常微妙,非常自然。他的畫氣足筆健,格調高雅,有大家氣象。這次展出的山水比較少,其中有一幅山水畫很特別,淡淡的墨線韻味悠長,構圖在平淡中寓以新意,樹木都已經發紅了,紅得都發紫了,這麼美的顏色令人賞心悅目,他是用筆墨抒情的高手。他的淡墨用的非常好,他喜歡畫秋景,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天的一些果實,秋天的一些花卉,像雞冠花、老來紅等畫得非常好,完全是他自己的繪畫語言。韻律節奏在他的畫里是那麼和諧,他善於用韻律感、節奏感來表現,畫出的作品非常生動。他今年才60歲,還是非常好的年齡,中國寫意花鳥畫是大器晚成的藝術,一定要在六十、七十、八十這個年齡才出成果。所以希望他在未來的歲月里,一定還會取得更好的成績,更上一層樓!

《留得殘荷聽雨聲》 136x68cm 2017年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長、中國畫院常務副院長、著名花鳥畫家劉萬鳴:今天能參加秦海先生的展覽非常激動,剛才在展館中,把秦海先生的整個作品看了一遍,最大的感受就是秦海先生在中國寫意花鳥畫的探索上,可以說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秦海先生和我是老朋友,見面的機會雖然不多,對他的作品我是非常關注也經常見,但是這次看了秦海先生的作品,和以往的感受是不同的,以往只是偶爾見一張兩張,這次畫展中把秦海先生的所有代表作全部展示出來,秦海先生的繪畫追求,繪畫的風格和他的風貌就完全體現出來了。秦海先生是當代著名的寫意花鳥畫家,他的寫意畫用我們通常的說法是大寫意,但是在秦海先生的作品中,雖然筆墨概括洗鍊,但是在他的大寫意作品中,每一筆、甚至是細筆和粗筆當中又有一種關係,這種關係是秦海先生在描寫自然草木的時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對筆墨的學術探索上,但是又不失對形神的敬畏和刻畫取捨。當今中國畫壇從事大寫意者眾多,但在大寫意花鳥畫當中能取得成就的畫家不多,因為大寫意最能體現中國畫的筆墨精神,是代表最突出的中國畫精神,體現中國畫氣派的一種精神。

《荷韻》 136x68cm 2017年

秦海先生作為大寫意花鳥畫家的代表性人物,他的畫把中國繪畫的筆墨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在寫意花鳥畫當中所追求的、所表達的是他內心深處的一種對傳統文化的敬畏,一種對傳統文化的青睞和精神上的嚮往。另外他在畫面的章法和構圖上,也有一定的獨創性。剛才和王文章部長談到了他的構圖,他的章法看似平常,但是,在平常中透露出一種奇的東西,這一點是秦海先生的藝術探索和在藝術追求上的體現。通過這次展覽,我們感覺對中國寫意花鳥畫特別是大寫意花鳥畫,甚至是有了一種精神嚮往,有了一種精神的寄託。秦海先生的大寫意花鳥畫,必將對當今畫壇和未來畫壇,對當代的學子和未來的學子,都會起到一個在學術上的指引和引領作用,所以說我感到非常激動,也非常高興來出席秦海先生的畫展。

《豐年》 136x68cm 2017年

中央文史館書畫院執行院長、著名花鳥畫家馬新林:「秦海中國畫作品展」是由中國畫學會、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院、北京市美術家協會和炎黃藝術館共同推出的展覽,尤其是在黃胄先生親自創辦的炎黃藝術館,在這個地方展出,吸引了全國的、尤其是在北京的很多藝術家、美術家,尤其是劉大為主席、文化部王文章部長和中宣部官景輝秘書長,還有邵大箴先生、劉曦林先生等著名的理論家,以及秦海的朋友,像國家畫院,中央美院,中國美協,各大美術單位,大家一起來共同欣賞秦海先生的國畫作品,說明秦海先生已經在中國花鳥畫界是很有影響,很有自己獨特藝術風格的畫家了。

《誠齋詩意》 136x68cm 2017年

《唐人詩意圖》 68x136cm 2017年

六十歲應該是人生總結的時候。在這個時候他把自己的藝術人生進行了很好的總結。我看到這個展覽洋洋洒洒、非常震撼!也非常的受鼓舞!讓我們看著很感動,感覺到他是在用自己的藝術生命做畫,是真誠的。我們看他的作品,儘管他不是專業美術家出身,但是他並沒有世俗之氣,更沒有市井之氣和纖弱之態。作品大開大合,有一種個人的胸懷在裡面,畫如其人。我們從他的作品來看,無論是巨幅的紫藤還是經常畫的梨花、芭蕉、櫻花和桃花等系列題材,還有一些身邊俯首即拾的生活題材,包括玉米、雞冠花等,都能把它們用自己的筆墨語言表現出來,用自己的睿智和氣魄來把握掌控。他的用筆很厚道,這一點很不簡單。劉大為先生說,他的畫一看就有那種才氣和大氣,而且很有張力,他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特有的筆墨架構語境。尤其是他在用筆上,他能把筆墨法無定法的自由表現。用色不多但很講究,尤其是一些對比色,他畫的桃花和櫻花,顏色我看是用日本的,我沒有和他探討是否用英國水彩燃料。而且在葉子的表現上,下面像有了鋪墊,上面又加上了一些點染,顯得潤而有致,而且還有厚重感。另外相互之間的這種對比色的表現很強烈,艷而不俗。筆墨表現最根本的是寫意精神,這是他所追求的,也是他的特點。他一直都在加強自身的多方修養,他很在意日常書法碑帖的訓練與鑒賞,我們看他題款和對畫意的宣洩,既能表現一個作者作這幅畫的立意,也能看出他對筆墨訓練上做過多方面功課。畫面上的書法和題寫的位置大小等都很考究,這是我對秦海先生的個人的看法。尤其我更喜歡秦海先生的那個簡潔的,有任伯年、吳昌碩和齊白石先生他們帶有一些規律性的、經典性的範式。比如說兩條縱線,一條橫線,或者是曲和直的交叉,然後是在有一些架構性的、頗有新意的、帶有一點構成意識的簡潔作品,我覺得更能突出秦海先生的胸懷和表現力。祝賀秦海先生的畫展在北京成功舉辦,也祝賀秦海先生能夠在今後創造出更多更好的精品佳作。

《擬個山僧法》 68x45cm 2017年

《清涼世界》 136x68cm 2017年

《花鳥四條屏》 136x34cmx4 2017年

《寒秋》 136x68cm 2017年

《秋荷有詩意之三》 136x68cm 2017年

《茅屋為秋風所破》 136x68cm 2017年

《解語》 68x45cm 2017年

《杜甫詩意圖》 136x68cm 2017年

《涉禽圖》 136x68cm 2017年

《秋荷有詩意之四》 136x68cm 2017年

《秋荷圖》 136x68cm 2017年

《荷風》 136x68cm 2017年

《秋水》 136x68cm 2017年

《海棠依舊》 68x136cm 2017年

《大雞大荔圖》 68x136cm 2017年

質樸顯真誠 樸拙見匠心

文/潘小菊

秦海的花鳥畫在承續傳統的同時,努力著向個性化的方向探索。因此他的花鳥作品,在色彩和構成上洋溢著強烈的時代氣息和個性化特徵。畫面中那些抽象的概念與斑斕的色塊組合,屬於畫家對當代水墨花鳥的個性化探索。它完全打破了傳統花鳥的程式束縛,像是從過去完整的體系中拆解開來,再對作品的筆墨、色彩和構成,進行重新的詮釋和整合。這樣產生的效果是奇異的、出人意料的,但充滿了時代的新意和美感,似乎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同時也代表了花鳥畫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

《北風那個吹》 124x245cm 2010年

《淡然相對》 68x45cm 2017年

《醉秋》 136x68cm 2017年

秦海的花鳥作品改變了傳統的固有程式,轉化為現代感較強的筆墨形式。其中的線條、墨和色,不只單純為再現或服務於某個具體物象,而是更注重韻味、情趣的抽象性,對審美意象進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提煉,從而升華為具有筆墨趣味的審美特徵。這不僅要求畫家細緻觀察花鳥生命的外部特點,而且還要豐富內心的感受、情緒和意趣,最終生成物形以外的新樣式。他精心組織的構圖,將一個個充滿動感的誇張變形的形象,表現得統一有序,既刻畫出豐富多變的細節,又突出強調了重點主題。在畫家的筆下,自然界的花鳥生命,被分解為線條和色塊組成的圖形,乍看起來雜亂無序,可細細玩味卻發現是有章可循的,每一根變幻莫測的線條構成了造型的主要骨架,再經過墨和色的渲染,則成為花鳥形象的另一種變形。它類似於傳統意義上的簡筆和略形,只不過是在現代構成的基礎上,打破了花鳥形象的原有結構,將具象的意象摹寫轉為了抽象性的審美表達。這種超越傳統的技法形式,呈現出現代大寫意花鳥的新面貌,亦是畫家創新精神的一種外化。

《薰風》 248x129cm 2017年

《天簌之聲》 68x45cm 2017年

《晨曦素顏》 136x68cm 2017年

秦海的作品都是貼近生活的,題材大多取自人們最常見的植物花卉。比如他常畫的紫藤,就是畫家採擷生活的一個片段。畫中彎曲修長的藤蔓,與飛馳的小雀相映成趣。在秦海筆下,藤條鮮活生動,小鳥筆墨活波可愛,流露著濃郁的生活情趣。畫家充分運用線的表現力,通過柔韌的弧線,生動刻畫了紫藤的形神。每一條墨線彷彿都是藤條上的絲絲紋路,在似濃似淡的渲染下盡顯清新素雅的墨韻。秦海的筆墨凝練,用筆遒勁,崇尚簡約,每一處都流淌著生命的氣息,並在造型上達到了形神兼備、氣韻酣暢的高逸境界。在秦海以葫蘆為主題的作品中,畫家極盡書法之神妙,盡顯婉轉起伏的墨線軌跡。畫中的葫蘆從一根長長的墨線開始,一氣呵成,渾然一體,一個完整的葫蘆造型便脫穎而出。雖是極其簡約的線條勾勒,但已將形之神韻完全展現出來。這種重意尚簡的水墨語言,使線條的表現更加率意、豐富。自然變幻的弧線,跳動著節奏和韻律,如筆走龍蛇,行若流雲。這是一種靜穆中的飛動,好似含蓄的舞蹈,在翩躚的舞動中淌出生命的情韻。

《晚香》 136x68cm 2017年

《新綠》 68x45cm 2017年

《火紅的年代》 97x180cm 2017年

《桃花依舊》 68x45cm 2017年

秦海的作品,畫出了作者的情感和追求。使畫面在靜穆的氛圍里,彌散著溫馨靜雅的筆墨韻味。這種風格,相對雄強恣肆的縱橫之氣而言,顯得更加溫和安靜,不僅蘊藉了婉轉含蓄的藝術之風,而且也體現了陰陽相諧,天人合一的和諧之美。畫家在花鳥語境的構建中,努力營造著與自然的和諧之境,詮釋著藝術家對自然的認知,對藝術的理解。他並沒有把自己的情趣單純交付給自然,而往往是借花鳥之景,表達內心喜、怒、哀、樂的種種情愫,並互相消融在其中,力求在自然的一花一鳥中,體驗無限的、永恆的宇宙本體。

《延年》 136x68cm 2016年

《芳香襲人》 68x136cm 2017年

《早春》 136x68cm 2017年

《紅與黑》 68x45cm 2017年

在立足自然的前提下,追求花鳥的意境表達,是秦海的審美宗旨。意境是畫家的思想感情在作品中的形象顯現,其中包括主題、境界和情趣等。著名美學家宗白華認為:「意境是造化與心源的合一。就粗淺方面說,就是客觀的自然景象和主觀的生命情調的交融滲化。」這與古人所說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觀點一脈相承。因此,我們在欣賞秦海的作品同時,也被畫家的樸素與真誠所打動。那是一份對萬物生靈的深切關注,自然中的草木芳華牽繫著畫家的思想和筆觸,在表現不同生命之美的同時,也在展示著它們的氣質和情韻,漸漸地融進畫家心靈深處,甚至變為一種生活的理想——寧靜優雅,清新脫俗,令人抽離世俗的繚亂,重歸自然的平淡天真,營造了「天人合一」的超然之境。這種由筆墨傳達的審美意趣,不僅能夠獲得人們的高度認可,而且更容易產生情感的共鳴。

《大美之秋》 68x45cm 2017年

《杏花春雨江南》 97x180cm 2017年

《濤聲依舊》 68x68cm 2017年

在當代花鳥畫領域,秦海憑藉對藝術的執著與熱誠,對傳統寫意花鳥進行了探索和開拓,使之成為更具現代感和抽象性的審美表現。寫實性和書寫性的結合,墨和彩的交融,構成了有線條美感和彩墨新意的花鳥圖式,為寫意花鳥注入了更多時代的新元素,與樸素之中袒露出畫家的真誠和匠心。這一筆墨語言的探索,代表了畫家對傳統寫意的獨特理解和認識,從全新的角度詮釋了當代寫意花鳥的審美特質,由此拓寬了這個古老畫種的審美疆域。

《浩氣清英》 136x68cm 2015年

《金風乍起》 180x96cm 2009年

《口迸明珠打雀兒》 136x68cm 2013年

《秋酣》 136x68cm 2017年

《遷徒禮讚》 136x68cm 2012年

《滿庭風露香》 136x68cm 2017年

《霜降時節》 180x97cm 2017年

接受媒體訪談的還有著名畫家王培東、甘長霖、鄧維東、胡寶利、賀成才、唐輝、馬海方等,受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刊發,敬請見諒。

秦海,山東乳山市人,現居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院研究員,中國畫學會創會理事,中國友好畫院院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友聯畫院畫家,中國畫研究院院外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榮寶齋畫院教授,李可染畫院研究員,中國長城書畫院常務理事,山東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山東省美術家協會花鳥畫藝委會副主任,山東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山東畫院院務委員會委員,山東省國畫院顧問,渤黃中國畫院院長。

推薦閱讀:

為什麼《頑主》重聚感人?因為它是最真誠定義80年代的電影
真誠留言,看了就送你
真誠是焰火,在高處綻放才愈是美麗
?  知己,求的是一種溫暖;朋友,要的是一種真誠
真誠的懺悔

TAG:真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