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治療心理疾病的理論與實踐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社會各界的競爭日趨激烈,人們因來自多方面的壓力而產生的心理問題日漸凸現。如何探索心理治療的新方法、新途徑,有效維護人們的身心健康,已成為當今社會普遍關注的重要問題。與常規的心理治療有所不同,音樂治療是以音樂為載體,採取一種被治療者樂於接受的音樂互動方法,通過唱、聽、奏、律動、創作等形式,主動介入到被治療者的內心世界,通過對人的情緒、認知產生積極影響,來幫助治療對象達到恢復心理健康的目的。由於其獨特性、有效性,音樂治療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關鍵詞:聆聽法 即興法 再造法 主輔關係 主動介入
一、音樂治療的理論依據
音樂治療專家普遍認為,音樂治療是通過音樂特定的信號影響人的情緒,經大腦皮質、丘腦下部、邊緣系統來調節和改善人體器官的生理功能,從而增進機體內部穩定狀態,解除受刺激所引起的身體不良反應,調節失衡的心理,使人體功能恢復正常狀態。研究發現,音樂治療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物理、生理、社會和心理這四個方面:
1、音樂治療的物理作用:大腦皮層上的聽覺中樞與痛覺中樞的位置相鄰,因此通過音樂刺激造成大腦聽覺中樞的興奮就能有效地抑制相鄰的痛覺中樞,提高大腦的興奮程度,經神經和體液的調節,促進人體分泌有利於健康的激素或神經介質,從而達到調節血液循環、加強人體新陳代謝、清除疲勞、對抗抑鬱、焦慮及其他心理危機的發生,緩解、減輕心理疾病癥狀直至康復的目的。
2、音樂治療的生理作用:音樂可以引起各種生理特徵(呼吸、心跳、血壓的高低、皮膚溫度、皮膚電阻值降、肌肉電位、血液中的去甲腎上腺素含量等)的改變,進而明顯地促進人體的內部機能穩定,減少緊張焦慮情緒,使治療者恢復平靜。
3、音樂治療的社會作用:音樂活動如樂器合奏、合唱、音樂遊戲、舞蹈等,本身就是一種社會交往活動。通過組織各種音樂活動,為心理疾病患者提供一個用音樂和語言交流來表達、宣洩內心情感的機會,讓病人在情感交流中相互同情、理解和支持。這樣,治療者在各種心理困擾和痛苦得到緩解的同時,也獲得到了自我表現和成功感的滿足,從而使其增加自信心,提高自我評價,促進心理健康。
4、音樂治療的心理作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諾德認為:「如果一個人的情緒出現了問題,他的頭腦中就一定會存在某些不合理觀念。如果這種不合理觀念得到糾正,情緒問題也就隨之解決」。傳統的心理治療認為「認知決定情緒」,而音樂心理治療則認為「情緒決定認知」。音樂對於人情緒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當一個人的情緒好的時候,往往看到事物的積極方面,把壞事看成好事;反之,當一個人的情緒不好的時候,往往看到事物的消極方面,把好事看成壞事。因此只要情緒改變了,人對問題的看法也會有相應的改變。
二、音樂治療心理疾病的應用
人們在不同的成長階段,來自學習、工作、戀愛、婚姻、家庭、社會活動方面的壓力以及遇到生老病死、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等問題,都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問題。一般的心理問題可以通過自己情緒的調整或隨著時間、環境、身體健康狀況等因素的改變而恢復正常。對於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心理問題,則需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否則就會因心理疾病導致發生精神疾病或其它生理疾病。運用音樂治療心理疾病,在實踐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音樂治療運用的方法與技巧
音樂治療的方法與技巧多種多樣,在具體的運用上,會受到治療師的差異、被治療者的不同情況以及治療條件和環境的影響。大體分為四類:
1、聆聽法:也有人稱之為「接受式療法」。治療師在被治療者音樂聆聽音樂的過程中,通過運用討論聆聽內容、音樂冥想、音樂情緒轉移等方法,讓被治療者的情緒和音樂情緒產生共鳴,從冥想中自覺調整不良情緒走向積極、樂觀的方向,以達到改變其認知的目的。
2、即興法:通過讓被治療者參與即興的樂器演奏、心理音樂短劇、即興的音樂創作等方法,直接表達出其心理活動及感受,便於治療師準確把握被治療者的真實情緒,引導治療心理疾病。此法尤其適合有語言障礙的心理問題者。
3、再造法:在治療師的帶領下,被治療者根據自己的喜好、能力,參與力所能及的音樂表演,自己用唱歌、節奏或曲調的模仿、樂器演奏等方法,以達到宣洩、轉移和改變情緒的目的。
4、創作法:治療師協助被治療者參與一定程度的音樂、心理劇、歌詞、音樂節奏等創作,通過感官刺激,擊發、喚起其相關的有助於治療的情緒。
(二)常見心理疾病的音樂治療
心理問題沒有任何一個標準的樣本,因人而異。對被治療者心理問題的性質確定,一般採用心理量表測試、心理測試軟體、觀察、交談等方式,有些人是屬於單一的心理問題,有的則是多種心理問題的併發症,這需要治療師在運用各種方法分析、判斷問題時一定要有足夠的洞察力,只有準確地掌握了存在的問題之後,才能制定出符合實際的治療方案。
1、抑鬱症
抑鬱發作常伴有以下癥狀反應:(1)興趣喪失、無愉快感;(2)精力減退或疲乏感;(3)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4)自我評價過低、自責、或內疚感;(5)聯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下降;(6)出現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自傷行為;(7)睡眠障礙;(8)食慾降低或體重明顯減輕;(9)性慾減退。
抑鬱症的音樂治療:由於抑鬱症患者情緒沉悶,主動參與音樂活動的意識不強,所以比較適合採取聆聽式方法進行治療。治療開始時可選用和患者情緒對應的抑鬱型音樂,讓患者在音樂中感受到另外有種和自己遭遇相近的情緒的存在。然後選用敘述性冥想音樂,在治療師的暗示下,讓音樂幫助患者體會到真實的抑鬱情緒的背景所在。後期選用明朗、開闊、積極的音樂,讓患者和音樂情緒一起走向積極、樂觀的境地。
2、焦慮症
焦慮症的患者的反應:(1)情緒不穩、坐立不安;(2)莫名緊張、慌亂;(3)害怕、恐懼;(4)時有心慌、出汗現象;(5)有明顯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運動性不安。
焦慮症的音樂治療:對焦慮症患者可以使用聆聽法和再造法對其進行治療。使用聆聽法時可先用催眠音樂讓患者安靜下來以後,再用和其癥狀、情緒相似的焦慮型音樂引導喚起同感,使患者在音樂意境中找到克服不了的問題所在;使用再造法時,可引導患者進行一些打擊樂的練習,讓其感受節奏的緊張刺激之後,舒緩、穩定焦慮的情緒。
3、恐怖症
恐怖症的表現:是指對某些事物或特殊情境產生十分強烈的恐怖感。常有(1)社交恐怖;(2)曠野恐怖;(3)動物恐怖;(4)疾病恐怖;(5)不潔恐怖;(6)登高恐怖;(7)黑暗恐怖;(8)雷雨恐怖、外傷及出血等。
恐怖症的音樂治療:可先採用即興治療方法,通過患者和治療師一起參與即興的MIDI音樂(電腦、電子合成器製作的數字音樂)製作或利用相關的模擬音效,製造出比如恐怖、雷聲等,讓患者感受、感悟、接受自然界客觀存在的恐怖景象,使之能坦然地應對恐怖的存在。然後,再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編排、製作出治療音樂,用聆聽法對其進行近一步的治療。
4、強迫症
強迫症的反應:它是以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主要表現的一種心理癥狀。(1)強迫疑慮;(2)強迫回憶;(3)強迫性苦思竭慮;(4)強迫性對立思想;(5)強迫洗手、強迫計算、強迫性儀式等強迫性意向動作。
強迫症的音樂治療:可先選用一些安靜、柔和的音樂,用聆聽法讓患者的情緒得到穩定,再根據其存在的具體不良情緒,編製出能引起患者同感的音樂,讓患者的情緒在音樂世界裡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在情緒得到充分的宣洩併產生尋求改變願望的時候,把音樂更換成上進、開明、遼闊型內容,引導患者感受積極、美好的現實生活,領悟人生的意義,走出心理誤區。
5、自閉症
自閉症的表現:多是在學習、工作、生活和社會交往中受到挫折後,由於過多自我否定而產生一種孤獨、自卑心理。(1)封閉內心、逃避現實;(2)謹小慎微;(3)多愁善感;(4)行為畏縮、瞻前顧後;(5)心理承受能力差等。
自閉症的音樂治療:可採用創作法和再造法,讓患者被動或主動參與到音樂群體治療中來,結合合唱練習、心理短劇表演、樂器合奏等形式,讓患者在參與群體活動過程中,感受到生活的樂趣,體會到與人合作並和諧相處的意義。協助患者儘快擺脫心理困境,恢復正常的心理狀態。
6、食慾障礙
飲食障礙的反應:是一種影響到身心健康的飲食行為異常表現。(1)為減肥過度運動;(2)引吐、導瀉;(3)暴飲暴食;(4)厭食;(5)禁食。
食慾障礙的音樂治療:通過再造法,在治療師的引導下讓患者參與一些音樂創作,使其體驗人為造成的不和諧聲效,對人身心造成的不良影響,當患者出現一種本能的對自然、規律的渴望、需求時,再通過聆聽法,讓其感受大自然客觀存在的天然景觀的和諧美,從而引導被治療者恢復正常的飲食規律和習慣,改變患者的身心健康狀況。
7、睡眠障礙
睡眠障礙的表現:因心理因素導致的非器質性睡眠與覺醒類有(1)難以入睡;(2)多夢;(3)嗜睡、早醒;(4)疲乏;(5)睡後不易醒、醒後不不適感;(6)白天睏倦。
睡眠障礙的音樂治療:用聆聽法聽一些催眠音樂,可以穩定患者在睡眠時的不良情緒,有助於恢復其平靜的情緒,再配合一些神經調節音樂操,會對患者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三、音樂治療在應用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 音樂治療在心理治療過程中的主、輔關係
心理疾病在未發展到出現精神疾病或其它生理疾病癥狀之前,音樂治療可以作為心理治療的一種主要手段,而在這之後,音樂治療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手段來使用。否則,就會出現過分誇大或過分削弱音樂治療作用的現象。而任何一種武斷的學說,都會違背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影響音樂治療學的科學、健康的發展。因此,作為一種古老而又年輕的心理治療方法,我們在運用音樂治療手段服務於人們的身心健康時,有必要從被治療者不同背景、不同角度、不同個案來客觀、合理、科學的分清音樂治療在這一過程中的主、輔關係。
2、在音樂治療過程中的主動介入和被動接受
在一些醫療單位,音樂治療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手段使用時,由於治療師對音樂曲式、和聲、復調的認識理解不夠,導致無法準確地選用與患者情緒相對應的音樂來治療,大大削弱了音樂治療的效果。有的以醫學為主要專業背景的治療師,無法從音樂心理學的角度引導患者參與音樂活動,往往會造成音樂在治療過程中的主動介入而被動接受的局面。這一問題希望能引起有關單位的重視。
3、盲目的「音樂處方」給音樂治療效果帶來不確定因素
單純的以為輕鬆、自如、舒展的音樂可以治療抑鬱症、睡眠障礙;低沉、緩慢的音樂可以治療焦慮情緒;積極、歡快的音樂可以治療自閉症及人際交往障礙等等,為患者開音樂處方,把對音樂治療的理解只停留在緩解、放鬆人的情緒層面上,這種認識誤解了音樂治療的概念,在沒有專業音樂治療師的指導下盲目運用,模糊了音樂減壓和治療的方法,會給患者的治療帶來一些不確定的因素。
4、制定治療方案和選用治療音樂時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1)音樂治療的時間,每次不宜過長或過短,一般每次時間掌握在一到二小時之間,個別特殊情況要根據患者的具體實際及治療效果而定。
(2)治療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的內在感受和外在表現。
(3)注意插入暗示語言的時機。
(4)治療過程中,所用音樂形式、內容應根據患者互動的適應情況及時調整變換。
(5)在患者出現異常情緒反應時及時終止音樂治療。
(6)治療師如遇到問題較嚴重且自己解決不了的個案時,應及時採取轉介方式處理,以免延誤患者病情,防止出現其它意外事件發生。
參考書目
[1] 普凱元著,《音樂治療》,1994年第一版
[2] 何化鈞、盧廷柱著,《音樂療法》,1995年12月第一版
[3] 張鴻懿著,《音樂治療學基礎》,2000年10月第一版
[4] [美]Maureen McCarthy Draper/著,阿昆/譯,《音樂療傷》,2003年4月第一版
[5]英}梅塞德斯.帕夫利維奇 著《音樂治療理論與實踐》,2006年5月第一版
推薦閱讀:
※婦產科疾病超聲診斷
※五種兒童「出疹子」的疾病2
※前列腺會發生哪些疾病?
※【疾病診療】這個茶一天喝兩杯,致命高血脂併發症將與你無緣
※十二星座最容易患上哪種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