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內修與太極智慧成就

  關於老子,史料也有記載:

  公元前571年至471年,原名李耳,字聃,楚國苦縣歷鄉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被後代道家學派尊為教祖,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為孔子而不是老子,這其實反映了世道的價值觀,當然也跟孔子入世行教化有關。孔子的成就雖說也著書立說,但更重要的還是辦教育,因材施教、有教無類,俗稱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能教化這麼多人,這在古代是非常多的。老子則無為清凈,行不言之教,不過應函谷關官吏尹喜之求留下了五千餘言,後人謂之《道德經》,闡道明德而令天下自悟自化。  從世道論,越入濁世者,越與社會三教九流易混雜者越易得聲名流傳。好比通俗的歌星、影星、笑星等明星總會比藝術家更具聲名。學問界也一樣,寫小說的、玩情愛的,總會比高雅藝術容易出名。流於術之技能、技巧、技藝、工具、方法等學問總會較大道智慧傳播得廣。世道正好是顛倒的,真理永遠掌握在少數人那裡。有學問不等於一定有大智慧,有大智慧則可以轉化成任何學問。學問之術有形於世,智慧則大化無形,用之則有,顯或隱不過是看時機罷了。  孔子曾向老子問禮後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見《史記·老子傳》)。這種評價含有較深刻思想,見地也算非凡了,因為只有明了大道並能真正合於道者方有可能達到沒有任何局限,所謂「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所以,可以說孔子很有學問,老子很有智慧。孔子倡導的核心學問在《論語》中最為體現。所謂仁愛思想多源自其對惻隱之心的闡發,誠如其核心弟子曾子對其學問的概括:「夫子之道無它,恕道而已」,這是很中肯的評價。惻隱之心不外乎源自「己欲立則立人,己所不欲則勿施於人」的中庸思想。  至於中庸、中道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會合德合道,大道究竟是什麼,先儒們似乎還沒有說得清楚的,只能以外在事相來表達。以致其孫子子思在《中庸》中才會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及「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等思想來表述,雖說有一定道理卻很難全道。稍微疑猜一下就知道不太究竟:天命就一定是性嗎?那什麼又是天命呢?率性就是道嗎?率性的標準是什麼?傻瓜發獃,喜怒哀樂也沒發啊,難道也是中嗎等等。  另外,孔子對生命體本身的修為學問似乎沒有多少思想流傳,對於生死大事就更難得其詳了,真參悟大道者一定與宇宙生命原理是相通的。所以說,孔子很有學問,多具為人處世的中道智慧,卻未必能象老子那樣具超越二元的太極智慧。  那老子的太極智慧怎麼來的,是老師教的嗎,是學來的嗎?  據說老子小時候就表現出極強的求知慾,好參問天地、宇宙、世間各類問題,而且喜歡窮究到底。坊間有流傳說老子小時候的私塾老師是商容,商容通天文曉地理,博古通今,深受老聃一家敬重。網上有則記載錄於下:  商容一次給老聃講課:「天地之間人為貴,眾人之中王為本。」老子就問:「天為何物?」先生說:「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子又問:「清清者又是何物?」答:「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為清清之清者也」。老子又窮追不捨地問:「清者窮盡處又為何物?」商容只得說:「先賢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子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家將,家將亦不能言。於是仰頭觀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為何物,徹夜不能寐。  又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倫,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倫,故尊卑長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長短堅脆可別也。」老子又問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長幼,何人定而分之?長短堅脆,何人劃而別之?」先生道:「皆神所為也」。「神何以可為也?」「神有變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為也」。老子再問:「神之能何由而來?神之功何時而備?」老先生又只能說:「先師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子又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家將,家將不能言。於是視物而思,觸物而類,三日不知飯味。  再一日,商老先生又教授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君不行天意則廢,民不順君牧則罪,此乃治國之道也」。老子又開始發問了:「民生非為君也,不順君牧則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答:「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則如將在外也;將在外則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則天意有所不領」。「神有變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聽命之君乎?」老先生又只能說了:「先聖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子再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家將,家將不能言。於是求教相邑之士,踏遍相邑之土,遇雨不知濕,迎風不覺吹。  如此種種,三年下來,商老先生向其母辭行,老婦人大驚,商老先生解釋說:「今來辭行,非老夫教授無終也,非聃兒學之不勤也。實乃老夫之學有盡。聃兒求之無窮,以有盡供無窮,不亦困乎?聃兒,志遠圖宏之童也」。後將老子推薦到其師兄周太學博士處,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三年而大有長進。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老子處其中,如饑似渴,博覽群學,如蛟龍游入大海、雄鷹高飛,漸臻佳境,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後又遷任守藏室史,名聞遐邇,聲播海內。  成年後據說師從常樅,常樅臨終前對老子說:「經過故鄉要下車,經過高大的喬木要小步而行,你知道嗎?」老子想了一會回答說:「您是在告訴我做人做事不能忘記根本,應飲水思源,對待長輩、賢達應該尊敬對嗎?」常樅滿意地點點頭,又張開嘴讓老子看他嘴裡,說:「你看看我的舌頭在嗎?」老子說:「在」,「那牙齒呢?」常樅又問。「掉光了」,「你知道為什麼嗎?」「堅硬的東西往往易遭摧折,而柔軟的東西反而獲得長生,柔弱勝剛強吧!」老子答。常老先生滿意地點點頭說:「我最後能告訴你的,不過這些了,天下之理都在這裡啊」。  老子究竟師從了什麼老師,史學家也沒有定論,甚至史學較權威的《史記》對老子這個人生卒何年何地均無記載,最後出函谷關不知所蹤。只有在函谷關留下的一部《老子》(後世名為《道德經》)是舉世公認的,儘管流傳得久了版本有些出入,但主要經文還是相同的。以上所流傳的老子事迹多是坊間之辭。但即是如此,亦足可見老子天生秉性中對世道萬事萬物的疑情與參究思悟之性,這是古今所有大成就者必然的共性。  老子所有的學問智慧都反映在《道德經》中,其核心在太極智慧,我在《融通之道——從知識、能力到智慧》「道家文化的核心要點與價值觀修鍊」章節有具體闡述。《道德經》不過五千餘言,此外老子一生沒有留下任何其它文字,更不象孔老夫子那樣修《詩》《書》,訂《禮》《樂》,序《周易》,撰《春秋》。但就五千多個字卻字字珠璣,古今注釋其意的著作可謂汗牛充棟,仍難以盡其全意。其衍生出來朗朗上口的成語及顯露出的世道、出世道智慧難以全盡,很多章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一解釋就落窠臼,離真實義就遠了;甚至不同標點,道義所涉均為不同。誠如《道德經》開頭所點論:「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或許有人說老子當過周朝守藏室吏,守藏室有很多典籍,但那時的書是由竹簡所成,一本書有時用牛車來拉都要拉好幾趟。古代再多的典籍能多到哪裡去,我們現在的信息時代,幾個一千G的硬碟或許就能把幾個國家圖書館儲藏的文史資料全裝進去,再加上互聯網雲時代的虛擬資料庫及便捷的搜索功能,我們可以讀的典籍和文字幾乎是古人的千萬倍不止,為什麼我們卻無法具老子那樣的智慧呢?另外,我們現代人連小孩都會英語,都會使用電腦,孔子、老子不會,是否敢說我們較孔子、老子更有學問和智慧呢?  自古聖賢多明思維、參悟之道,多入思維內修之「無我」境,自然合道蘊德,看得清真實。而現代人多執著於外在的價值求索,「為我」驅使,心性迷失如何能看得清判斷得准呢!  所以說,真正的智慧與文字的多少沒有必然關係,與專業知識的多寡也沒有必然關係。知識與能力、智慧並非一個概念,知識相對來說是「死」的,如何貫通融通知識,如何運用知識,活學活用知識於做事是能力問題;如何運用能力,什麼時候該用能力,為誰使用能力,如何用心,心正不正,合不合道是智慧問題。具體我在《融通之道——從知識、能力到智慧》一書有較詳盡闡釋,可參看。  仍然回到最關鍵的問題,老子的智慧究竟怎麼成就的?其成就過程是否不自覺吻合了一套高效領悟學問的方法?  有一點可以肯定,不是老師教的,一是老子並未象孔子那樣求學於很多老師,二是因為《道德經》中顯露的智慧遠超其老師。老師不過起到了一定的啟迪作用,老師一生往往要教很多學生,為什麼絕大部分超不過老師呢?外因終究要通過內因起作用。如何貫通學問必須源自學生自身的思考,與其的思維力、心智密切相關。  老子是怎樣闡釋知識與智慧的關係的呢?老子在《道德經》第四十八章中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不為。」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世道所謂的學習啊本質上是格物式、割裂式學習,自認為所學的知識都是真知真理,其實對宇宙真實、大道是有損的啊,局部真實不可能是真正的真實啊。但這樣一直堅持下去也未必不是一種方法,學多了自然也會貫通融通而空靈,或思慮窮到極處,入忘我之無為態,反而能臻於無所不能的智慧境界。  老子又是怎樣闡釋大道與學習的關係的呢?老子在《道德經》第四十七章中說:「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什麼意思呢?表面上是說不出門就能知道天下事物,不從窗子向外看也能明白天道,走得越遠知道的反而少。實際是說真正懂學習的人不會執著於向外求,人之生命是有限的,向外能學多少知識呢,向外求學的人以為見多識廣,那是表層的知識。其實心越往外馳求,離大道反而越遠。所以自古有道的聖人心念靜定不向外求,隨順世道將一切當作覺悟的機緣,內觀內修內明,智慧自具,看似無為而卻沒有什麼不能的。  把世道一切都當作覺悟的機緣,起疑情、思考入專心一致、聚精會神的忘我境界,參而悟。起疑情非常重要,也是大智慧之學禪宗入門最關鍵之處,現代人很多入不了頓悟的禪門正是因起不了疑猜,播不下智慧的種子。以前周文王演易經,周武王注爻辭,能請教誰呢,不過如《繫辭》所論:「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思考至忘我境界其實就是世道常說的用心的境界,與禪宗的禪定極為一致,老子在《道德經》第十六、第二十一章中也有「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顯露的正是參悟學問和智慧的境界。
推薦閱讀:

真源太極拳
楊氏太極拳115式拳譜_峨眉太極禪韻苑
李道子太極內功心法
太極妙味兒 真韻一字「懶」為先

TAG:智慧 | 成就 | 太極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