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應用兩則
也是在那個周,有位朋友的女兒發燒,給我打電話,讓我想想辦法,讓我傷了一番腦筋。為什麼?一條電話線隔在中間,我沒法仔細觀察孩子的癥狀,包括脈象,還有就是之前吃了一些西藥和中藥,使病情複雜化了。我把《傷寒論》的相關條文找出來好好研究了一番,最後按照太陽病兼陽明經病來處理,把書上藥方的劑量減少,告訴了朋友。後來打電話問了問朋友,說是第二天女兒發燒好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葯起了作用,起了多大的作用。十月一日那天,又有位朋友來電話,說是女兒發燒咳嗽,讓我想想辦法。還是同樣的問題,只能通過電話了解癥狀,不能當面觀察。張仲景說要「辨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辨不準證,就沒法隨證治之。我根據電話中得到的信息感覺這個病是太陽傷寒發汗不解兼熱郁,因熱生咳,就按照張仲景的治療思路開了一個保守的方子,桂枝/白芍/杏仁/五味子/生薑/甘草/大棗,兩三付吧,告訴了朋友。為什麼說是保守的方子呢?因為這個方子中規中矩,裡面桂枝/白芍生薑/甘草/大棗是桂枝湯,治療汗後不解,來退熱,杏仁和五味子是斂肺止咳的,這個方子可能不會直中要害、藥到病除,但吃了後會對發燒和咳嗽起到緩解的作用。如果能當面觀察癥狀,問問小孩的感覺,試試脈象(其實感冒的脈象很容易試),才能有的放矢的開方子,我這個摸著石頭過河的做法其實是不妥的。我對這個方子也沒有什麼信心,直到現在都不好意思打電話問問朋友孩子的情況。又想起了給一個朋友治咳嗽的事,跟大家聊聊吧。這個朋友是位女士,孩子很小,工作又忙,所以平時休息不好。從去年11月份開始感冒咳嗽,中西藥都吃過,一直沒好。大約是在五六月份吧,我這個蒙古大夫出場了。為什麼出場?因為我這個朋友之前看過一個中醫,那個中醫老先生太不象話了,明明是個寒咳,痰都是白的,這麼容易辨症,用的葯還是一派寒涼,真是讓人生氣,整個一個屠夫,還好意思在醫院裡冒充中醫?中醫的名聲就是讓這些人給敗壞了。我經常向大家宣傳中醫,建議大家去看中醫,得,碰上這麼一位,還不如看西醫呢。看來今後我應該找時間考察考察青島的中醫,有好的給大家推薦推薦。後來朋友找我諮詢的時候,正好當時剛剛兩付小葯就給我一個同學治好了咳嗽,自我感覺正好著呢,感覺我治這個咳嗽應該是手到擒來。結果沒想到,前前後後治了近兩個月,吃了有20多付葯才差不多好了,還沒完全痊癒。這個事使我對治咳嗽有了新的認識。我以前看一些醫案,怎麼一個咳嗽也要一診、二診、三診、四診,覺得不理解,不就是一個咳嗽嗎?還是名醫呢。現在知道了,有的咳嗽是相當頑固。就像我這個朋友的,明明是寒咳,剛剛開始的時候就是一兩付小青龍,或者是苓甘五味姜辛湯就可以治好了,結果又是抗生素又是石膏,一大堆寒涼輪番上,到後來就成了冰凍三尺了,要化掉這個冰就不可能一蹴而就了。治這個咳嗽的時候我開始用的是苓甘五味姜辛湯這個方子稍微有加減。這個方子是張仲景醫聖創的,是治療寒咳的很好的方子,去年我給女兒治好咳嗽就是用的這個方子。朋友喝了後,應該說治療效果還不錯,七八付葯吧,就基本不咳了。雖然不咳了,根還是沒除掉。後來朋友感冒又引起了咳嗽。因為有外感,需要外感和咳嗽同治,就不能用前一個方子了,我又改用小青龍。因為小青龍不宜久用,後來又換成了較為平和的苓桂術甘湯。這裡有點失誤,就是小青龍用的時間還是有點長,應該是三付小青龍後就改用苓桂術甘湯,因為小青龍中的細辛比較燥,傷寒名家劉渡舟和他的學生郝萬山教授都說不宜久用。我一直讓朋友喝了大約五六付(具體記不清了)小青龍才換的苓桂術甘湯。本人學藝不精,對不起朋友啊,真是很抱歉。這兩個藥方喝了10來付吧,咳嗽輕了,仍斷斷續續的咳,老是不除根。我很困惑,葯證相符,為什麼老是不除根?不應該啊。經過仔細考慮,我認為這個寒邪不僅僅在肺部,已經深入少陰了,所以當肺部的寒邪清掉後,新的寒邪又從少陰跑出來作亂,所以用藥應該直搗老巢才能將寒邪一舉殲滅。《傷寒論》已經給我們準備好了方子,就是麻黃附子細辛湯,主治太少兩感。為了讓大家不感到中醫的術語難懂,我還是對上面說的幾個術語解釋一下。上面說過一個詞叫「太陽病」。這個「太陽病」可不是我們天上的太陽生病了。醫聖張仲景是個偉大的歸納分類的專家,他將人體劃分成了6大區域,每個區域病了就以這個區域的名字來命名這個疾病,如「太陽」這個區域病了,就叫「太陽病」。「少陰""這個區域病了就叫少陰病。這樣,外感導致的各種疾病一共分成了六大類,「太陽病」是其中的一類,「少陰病」也是其中一類,還有個「太少兩感」是指太陽和少陰都病了。我讓朋友抓了三付麻黃附子細辛湯(也可能是兩付,我記不清了)。這個藥方其實很簡單,只有制附子、細辛、麻黃三味葯,前兩味是驅邪的,後一味是發汗的,就是讓寒邪通過汗排出體外。第一付葯服後,反饋咳嗽加重,並且痰有鹹味。咸是腎之味,說明少陰的寒邪出來了,我安慰她第二付葯後會減輕。果然,反饋第二付葯後沒有咸痰了。可能又讓朋友喝了幾付苓桂術甘湯吧,具體記不清了。這個藥方比較平和,既然把敵人主力消滅了,就不用峻猛的葯了,以免傷人正氣。喝完這幾付葯後就算結束治療了。算算治了有兩個月。我真需要感謝這個朋友,她始終在信任我,按照我的建議服藥,沒有半途而廢。中醫治病是一個醫生和患者相互配合的過程,沒有這種配合和信任,就談不上療效。我經常在古代名醫的傳記里看到名醫不被患者信任,結果用了其他醫生的葯病情加劇甚至死亡的記錄。所以做個好大夫不容易,做個能正確取捨的患者也需要水平。這種情況真的不奇怪,古代有錢人家,有病了往往會請幾個大夫來,大家七嘴八舌、各執一見,直接把財主搞暈了,最後跟著感覺走,用了一個大夫的方子,沒效果,再改用另一個大夫的方子,還沒效果的話再換,往往還沒輪到真理出場病人就命歸九泉了。今年春天還有一件遺憾的事。有位朋友,她父親咳嗽了兩個月,問我有沒有辦法。我問了問,癥狀像是寒咳,就給推薦了上面提到的苓甘五味姜辛湯的方子,但是服後沒有效果。我現在知道了,老人體弱,咳嗽連綿兩個月,一般會由實變虛,所以不能光祛邪,還要兼顧扶正,這種咳嗽處理起來都比較複雜,沒有當面認真的辨證就開方子是非常輕率的。以上零零散散說了這些,是我近來當蒙古大夫的一部分記錄。大家都不是學醫的,對中醫都不大了解。有的不相信,有的相信,有的還找過中醫看過病,但基本上不知道中醫是如何看病的。一般的中醫也不會把自己如何診病寫出來讓大家來看,就是寫了恐怕我們也看不懂,太專業。我寫出這些的目的就是想讓大家通過我的記錄來換個角度,對中醫治病多一點了解,對中醫多一點認識,也算是我為宣傳老祖宗的寶貴遺產盡一份微薄之力吧。另外給大家推薦個很不錯的介紹中醫的博客,這位博主是個中醫博士,在圈內是大名鼎鼎,中醫功底深厚,難得的是語言通俗有趣易懂,裡面經常有諸如小孩咳嗽如何治之類的文章,還有一些介紹中醫基礎知識的文章,寫的都很通俗,對中醫感興趣的可以看看。這個要比「教母」之流的水平高多了,是貨真價實的中醫。寫到這裡本來就應該結束了,沒想到又出現了一個病例,剛發生的,很新鮮,也給大家介紹介紹吧。這個周,我老婆又出差了,女兒真不給我面子,又咳嗽了。我發現老婆一出差女兒就生病,真是奇怪。看來古人說的男主外女主內還是很有道理的。女兒這次咳嗽我沒有急著給她吃藥,為什麼?我不知道該給她吃什麼葯,因為沒有搞清是什麼類型的咳嗽。我觀察了足足兩天,才確定是什麼類型。原來,女兒這次咳嗽與以往不同,以往大多是寒咳,這次是燥咳。這與秋天的氣候有關係。秋天的氣候特點是燥,小孩身體沒有相應調整好,就被燥邪所傷,開始咳嗽,它的表現是沒大有痰,主要是乾咳。單位附近有個藥店有一種葯叫「秋梨潤肺膏」,同仁堂的,治療燥咳效果很好。我買了一瓶,晚上帶回家。回家以後,發現女兒咳嗽比前一天更厲害了,還出現了一個新情況,就是有點低燒,無力,怕冷。看來又被寒邪所傷。晚上現抓了一付麻黃湯,加上「秋梨潤肺膏」,晚上和第二天早上各一次,然後就上學去了。真是沒想到,效果非常好,晚上再見到女兒時,她已經一聲也不咳了,頭也不熱了。其見效之快讓我也感到驚異。不過大家可不要看我這麼簡單就搞定小病,也來模仿模仿。要想自己用中藥,一定要先掌握一定的中醫知識才行。我以前水平很差的時候自己亂吃藥,已經有了一堆教訓。
推薦閱讀:
※【每日一誦】傷寒論第22條
※桂枝湯在傷寒論中的地位
※傷寒論必背條文
※轉帖:《傷寒論總結 | .
※劉渡舟傷寒論講義6
TAG:傷寒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