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雜談···《中華姓氏的起源與演變》之一至四
2012-05-13 ------徽州程老師
央視雙周論壇第五十九期時間:2007年3月30日下午地點:中央電視台圓樓大審看間主題:中華姓氏的起源與演變主講人:竇學田
主持人(央視人事辦?培訓職稱處副處長喬維平):大家下午好,今天是央視雙周論壇第59期。今天我們有幸請到了竇學田先生,為我們主講「中華姓氏的起源與演變」。竇先生是我國著名的姓氏研究專家,公安大學教授,中國竇氏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竇先生60年代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80年代初,在國際政治學院中文系任教,該校後來更名為中國人民警官大學,擔任中文系副主任,主講「古代漢語」及「中華姓氏研究」,20餘年來對中華姓氏進行了卓有成就的研究,出版的專著有《中華古今姓氏大辭典》,收錄古今各族姓氏12000餘個,是中華姓氏研究的權威著作。下面讓我們熱烈歡迎竇教授為我們講座。
竇學田:大家好!謝謝同志們抽出寶貴的時間來聽我講「中華姓氏的起源與演變」。
這之前,史瑞麗同志(央視人事辦?培訓職稱處助理調研員)跟我聯繫,說要我來講講中華姓氏及姓氏文化方面的一些問題。姓氏和姓氏文化的範圍很大——從哪兒開講、怎麼講才不至於把大家講「跑」了?因為公開講座向來有兩個問題:講的內容太「大眾化」,求知深層的同志就會覺得「沒勁」,不一定有興趣;深入探討個別問題,適應了「求知深層的同志」的希望,卻把大多數聽眾晾在了一邊,這是萬萬使不得的。我的意思是:盡量照顧大多數聽眾,多講些知識性、趣味性的內容,從姓氏、姓氏起源、姓氏文化講起。為了能使聽眾更多受益,事先跟史瑞麗同志聯繫擬訂了一個簡單的「講授提綱」,摘印了一點點資料,供同志們聽講時參照。
今天我預計講四個話題。
第一,姓、氏、姓氏的「再認識」;
第二,話說中華「姓源」;
第三,中華姓氏的「發展」,確認一下姓氏發展的兩大「涌動」、兩條「軌跡」;
第四,關於姓氏文化。這方面的內容廣泛而厚重,恐怕沒那麼多時間展開介紹,也許只能簡單提一提。
「中華姓氏」,總數有多少?現行姓氏有多少?最大的姓氏是哪個?最小的姓氏又是哪個?在座的朋友不一定都清楚。我這本《中華古今姓氏大辭典》是十年前正式出版的,收錄12000個中華各族古今姓氏。中華各族的,不僅僅是漢族的,還有其它民族的。2003年春節前夕,參加央視十頻道「春節特別節目組」《百家姓》的編攝,播放後反響還挺大,很多觀眾不斷來信、來電,希望把他們的姓氏也給予關注,並予介紹。從1997年《中華古今姓氏大辭典》正式出版至今,中間相隔十年,我手頭兒上又收集有七八千個「大辭典」未曾收錄的姓氏。中華古今姓氏應不少於兩萬個,這個估計不算過高。現在還在使用的姓,大約有五千個左右。
不同姓氏的發展有其不平衡性:有的姓氏族眾很多,比如現在的「李」姓——據統計,「李」姓是中華姓氏第一大姓,恐怕也是全世界第一大姓,族眾一億左右;也有人數很少的姓氏——從姓氏發展的原則來看,解放前,有些革命者為了避免給家裡人招來不幸,「隱姓埋名」;有的文藝工作者,常以筆名、藝名代其真實姓名:魯迅先生並不姓「魯」,老舍先生也不姓「老」,青年影視演員耐安也不姓「耐」。這些改變了的姓氏,如果是傳統姓氏里所沒有的,就等於是自己創造了一個新姓。2003年央視《百家姓》節目當中,我曾講過一個「點」姓的故事。「點」姓(「點」的繁體字)歷史上早就產生。但以簡化字「點」為姓(寫作「點」才符合授氏本義,不能寫成「點」),是近年才有的事。
事情是這樣的:現在國家提倡計劃生育,社會上「四二一」的家庭類型比較突出。
所謂「四二一」,就是夫妻兩個是「二」,上邊各有自己的父母,就是四個人(兩對老年夫婦可能歸屬四個姓氏)。對男方來講,有自己父親、母親,還有岳丈、岳母,這就是「四」。小倆口兒只生一個兒,這個「兒」就是「一」。
「四二一」家庭里僅有的後代要傳承哪家「香火」?孩子該姓什麼?按傳統來講,他應該姓父親的姓氏。姓的傳承,在以父係為主導的社會裡,是由父系直接傳承,就是父傳子、子傳孫……這麼一代一代傳下來。鑒於我國現處新的歷史時期,「四二一」新的家庭組合,四姓家族就這麼一個孩子,他應隨誰的姓氏?不能說不是個問題。爺爺說:「當然姓父姓了」;外婆就不樂意了:「新社會,男女平等。打破舊傳統,孩子隨母姓!」——她是要孩子隨母姓,也就是隨外公的姓,外婆尤其希望小外孫隨她自己的姓;奶奶更是希望愛孫隨她的姓。你一言,他一語,最後達成共識:不隨任何人的姓,要為孩子取個新的姓氏——「點」,四點就表示四個家庭、四個姓氏,四個姓氏共有的一個孩子,「四姓共同佔有」,這就是「點」姓的內在涵義。取名「點浩佳」,現在已經長到十幾歲了。「點」姓,是我知道的中華現行姓氏中最小的姓氏,目前僅有「點浩佳」一人。
姓氏的發展總是跟社會發展涌動的脈搏相對應,解放前後,社會轉型、觀念更新,在傳統的「得姓受氏」原則的基礎上,平添了一個「姓隨人願」的「原則」——你願意姓什麼就姓什麼,只要經戶籍管理部門登記認可就行了!
2003年央視十頻道《百家姓》節目組有位叫「炎岩」的女同志。問她姓什麼,她說「沒姓。」「父母有沒有姓氏?」「父母有姓。我沒隨他們的姓。」究竟應以什麼樣的心態對待自己的祖姓(無論父母),這是另類問題,我們今天不作探討。對「炎岩」女士來講,她的身份證上也寫著「炎岩」,就應當受到社會的認可。不過,有一點「炎岩」可能沒想到,人們看到她的名子時,第一反應必然是:(炎岩)她姓「炎」、名「岩」!這是數千年中華姓名文化積澱成的社會習俗。我想,姓名的取捨,還應遵從民族傳統習俗為好。正是因為「姓隨人願」的「原則」的出現,致使湧現出不少的新姓。既稱「新姓」,在老的姓氏書籍里是找不到的。所以我們說「不同姓氏的發展有其不平衡性」——最大的姓氏,人口達一億左右;最少的,可能才一兩個人。如果他已然在戶籍管理部門註冊登記了,新姓氏的在存就會受到法律的保護,是社會所承認的。我們中華姓氏,無論大、小,都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為社會所認可。
以上所講,算是一個鋪墊。下面轉入專門話題:
第一個話題:「姓、氏、姓氏概念的再認識」。姓、氏、姓氏,三個詞的概念古今不完全一樣。
我們說姓氏的時候,首先要劃定一個範圍。我們基本上劃定在「以漢族姓為主」這樣一個範圍內。而「漢族」之稱,只是借用了一個歷史名稱——這個「歷史名稱」因為『漢朝」、「漢人」而得名。
漢朝初建,北部中國、大漠南北為過著游牧生活的匈奴人所佔據,不斷對以農耕為主要生產特徵的漢朝統治區域進行襲擾,雙方進行了多年戰爭,李廣、衛青、霍去病等都是因抗擊匈奴侵擾而湧現出的民族英雄。當時的匈奴人泛稱漢朝統治下的人民為「漢人」。後來,歷史就沿用這個詞,用以指稱中原大地以農耕為其文化主體的廣大民眾。當然,歷代的情況不盡相同,到了宋代,在「漢族」人看來,趙宋是正統;但是,建立了遼政權的契丹人,則稱趙宋統治下的人民是「南蠻子」!遼為金滅,北宋南遷而稱南宋,建立金政權的女真人,則稱南宋王朝統治下的人民是「南蠻子」!認為他們野蠻,說話侉,跟他們不一樣。「漢民族」這個詞是沿用了歷史名稱,它的內涵隨著歷史的演變而有所變化。漢族本身實質上是多個民族的融合體,由好多民族融合而成,因此我們的「漢姓」當中,也不乏少數民族的姓氏。有人認為,「漢族」這個稱呼含義太狹窄,提議改稱「華族」,或叫「華夏民族」。究竟有無必要改、怎麼樣改,社科院或者中央的領導同志都沒有明確表態。重要的是,我們應充分認識到:「漢族」的民族稱謂,實際上是借用了一個歷史的名稱,它確確實實是多個民族的融合體,因此我們的「漢姓」也是個多民族的融合體。隨著歷史的發展,姓氏也在不斷地發展著。
我們是炎黃子孫,炎黃是兩大族群,兩大部落,他們融合在一起並稱為「炎黃」。在這之前有的說是華胥族,就是伏羲的母家。伏羲的母親就是華胥,華胥實際上是一個集體的稱謂。因此我們在介紹「姓」、「氏」和「姓氏」的時候,第一點要認知的,就是華夏先民們起初是沒有姓的。
古書上有記載,《韓非子》裡頭就有這樣的話,中華先民們,他們起初「未有夫婦匹配之合,獸處群居」——沒有丈夫、妻子等等之類的概念,大家像野獸一樣混居在一塊,該吃的吃,該睡的睡。「長幼儕居,不君不臣;男女雜游,不媒不娉」,搞搞「戀愛」的事可能會有的,動物到了發情期也會「耳鬢廝磨」、「溫柔體貼」,而後就在一起了,就是這麼一種情況。先民們這種人際關係、生活狀態,能與我們現在「人」的概念等同嗎?孟子曾經說過:「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而近於禽獸。」——人之所以稱之為人,是有一定標準的,假如他僅僅知道吃得飽、穿得暖、住得舒服,卻沒有什麼教養,不文明、不開化,就跟野獸差不多。事實上,先民們最初就是跟野獸差不多,所以那時候沒有姓。不止我們中華先民們最初沒有姓,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先民們也都不會有姓。
第二點,中華姓氏產生於原始公社時期的母系氏族社會。對於母系氏族年代的觀念,我們不應用現代人的感受和時空觀念去看待荒古時代的古人世界,我們現在說「百年」,總認為這時間很長,人活一百歲已經不得了了。至於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這樣的時間概念勢必覺得十分久遠,而這「十分久遠」的時間概念,對人類的發展歷史來講,可能是「彈指一揮間」!人類的發展,人類形成過程中的歷史,恐怕要用上千年、上萬年,甚至幾十萬年這樣的時間概念去估量。
中華姓氏產生於母系氏族,當初的「姓氏」為全民所有,或者說為全氏族所共有。當今的中華大地上,分布著許許多多稱作「張家村」、「李家寨」一類的村落,在這類村名的村莊里,住戶大都姓張或姓李。這類村莊命名的情況往往是這樣:比如張姓人開基在某處,便可能命名某處為「張家莊」;同樣,李姓人家到某山落戶,也可能名其村落為「李家寨」;馬姓人遷居河邊,可能名其村落為「馬家河子」,或者別的什麼名稱。姓氏的起源則與此相反:因為有人在某處居住,而某處有有其固有的地域特徵,他們(自身或另外的族群)便可能就以「地域特徵」稱代居住在這地方的人們。住在姜水邊的部落,便以「姜」名其部落,炎帝部落因而稱為「姜人」或「姜部落」,而炎帝的姜姓,也因其部落名「姜」而得。這一族人共有一個標誌。這標誌漸漸成為這一群人的代稱。這種代稱,後來就演變成我們現在所說的姓。
進入奴隸社會以後,姓也變成私家所有了,不再是「公有」的了,不是任何人隨便都可以有姓的。奴隸主貴族有姓;奴隸們沒有姓,也不準有姓。在那個時代,能夠掌握國家權力、生殺予奪、佔有統治地位的人,當然只能是貴族。貴族才有姓氏,貴族才能做官。從夏、商、周三代傳下來的當時歷史文獻當中也有「百姓」這個稱謂,但那時的「百姓」,是指「百官」,不是指咱們現在所說的「庶民」;那時的「百姓」,全是指當官的。後來奴隸制度逐漸瓦解,封建社會逐漸確立,在這個過程當中,奴隸主對姓氏的專制也開始鬆動、瓦解,平民老百姓逐漸有了自己的姓氏。姓氏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共有到私有、從姓氏的專制到專制的逐步瓦解,普通老百姓也都有了自己的姓氏。「姓名權」,這是千百年間廣大受壓迫的勞苦大眾有意無意、不斷抗爭獲得的,是民《百度》主緩慢發展的結果,我們應當珍惜自己的姓氏。
人為什麼要有「姓」?古代學者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與探索:「姓者,生也。以此為祖,命之相生,雖不及百世而姓不改也。」(《國語·周語》);「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愛、厚親親、遠禽獸、別婚姻也。故禮別類,使生相愛、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皆為重人倫也。姓,生也,人所稟天氣所以生者也。」(《白虎通義》)——姓是血緣的標誌,是用來「明世系」、「別婚姻」的。最早的「姓」,實際上是為了兩個部落或族群之間男女婚配而確定能否通婚的標誌,從其產生到今天的全部歷史過程,至少在「別婚姻」這一職能上,是「一以貫之」。「同姓不婚」的理念,保障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健康發展。
從姓氏發展的角度來說,「氏」是「姓」的分支。但「氏」的社會內涵遠過於此!氏可能孕育在「原始公社」父系社會末期,但肯定地講,它是、也只能是階級社會的產物。「氏」的別稱為「族」。人為什麼要有「族(氏)」?古代學者也有所探討:「族者,屬也。與其子孫相連屬,其旁支別屬則各自立氏。」(《國語·周語》)班固說得尤其明確:「(人)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貴功德、賤伎力,或氏其官,或氏其事。聞其氏即可知其所以,勉人為善也。」(《白虎通義》)——氏是用來區分貴賤身份的,「貴則有氏,賤則有名無氏」。「氏」也可以稱為「族」;「族」就是「屬」,也就是「支屬」的意思,是「氏」的同義語(「氏」字原本就有sh、zhī兩讀)。春秋時期,稱「族」的時候比較多。「族」多用為集體的稱謂;「氏」可用以稱道個人。
一般說來,一個人只有一個祖姓,但是祖姓之下可以分析出不同的支屬,而不同的支屬又可命名不同的「氏」。一個人只有一個祖姓,卻可以有幾個「氏」。相傳帝堯姓祁,他的後代裔孫亦為祁姓,至於「氏」,則另當別論。堯裔承祖蔭而封於唐,稱唐侯,實際上是以封國而為唐氏;歷夏商周三代而至成王,遷之於杜,降爵為伯,遂稱杜伯,實際也是以封國而為杜氏;到宣王時,殺死杜伯,杜伯之子隰叔逃奔晉國,當了一名士師,因而改為「士」氏;隰叔的後世子孫分封在隨、范兩地,因而又為隨氏、范氏。同為堯裔祁姓,時代不同,氏有所改:或為唐氏,或為杜氏,或為士氏、隨氏、范氏。一個人的「姓」不能變更,但「氏」隨時隨地可變。這是「姓」、「氏」重要區別之一。
在階級社會裡,階級鬥爭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毛主席說過:「階級鬥爭,一些階級勝利了,一些階級消滅了。這就是歷史,這就是幾千年的文明史。」世上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用以標識尊卑貴賤的「氏」更是如此。原來標識為貴姓、貴氏的,在其社會地發生變化以後——先前的統治者被推翻而成了被統治者,原先表示其高貴身份的姓氏,變得也不怎麼高貴了;相反,原本被人看不起的姓氏,反倒為世人所仰望!漸漸地,用「氏」表示貴賤身份的的功能淡漠不清了。於是乎,「姓」與「氏」逐漸混淆,最終合而為一,統稱為「姓氏」,其內涵:既表姓,也指氏。鄭樵《通志?氏族略?序》中說:「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為2:男子稱氏,婦人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故姓可呼為氏,氏不可呼為姓。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顧炎武《日知錄》也講道:「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本紀》於秦始皇則曰『姓趙氏』;於漢高祖則曰『姓劉氏』是也」。這裡提示一下:秦始皇姓什麼?大多數朋友都會回答:「秦始皇姓嬴,名政。」大學者顧炎武怎麼說秦始皇「姓趙氏」呢?作為一個小小的話題,我們先放置不論,如有時間,可以向大家作個交待。總而言之,歷史上「姓」、「氏」、「姓氏」三詞的概念不完全一樣。「姓」、「氏」不分、且「合而為一」,是從司馬遷開始的。我們今天只是沿襲司馬遷的認識——無論「姓」、「氏」或「姓氏」,都是同一個概念:家族的符號,血緣的標誌。說到這裡,我有必要強調:姓氏的產生及其基本功能在於「別婚姻」,「同姓不婚」的傳統理念仍有其極積的、健康的、現實的偉大意義,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見張天興袁義達《萬姓同根源於宛丘》,2004年2月3日《周口日報》第4版)
中華姓氏的起源與演變》之二
下邊,我們轉入第二個話題:「刨根問底話姓源」——中華「姓」的源頭在哪裡?
前幾天我在書攤上發現一本雜誌,名為《中國國家地理》,因它是以「奇妙姓氏」為主要內容「特別策劃」的「姓氏專題」,就買了一本。雜誌印製精美、內容也很吸引人。他們找了些稀有姓氏——比如「方位姓」東、西、南、北、中,與我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實物姓」柴、米、油、鹽、醬、醋、茶,「數字姓」一、拾、百、千、萬、兆,都以實名介紹其姓源及現狀,甚至還用姓氏集成「毛主席萬歲」的標語!其中有位署名「劉睿」的記者,寫有兩篇大塊的文章,文筆不錯,所寫有關「第五」姓的文字,很有意思,如有條件,建議朋友們翻閱一下。我不知道現在咱們台里有沒有姓「第五」的同志,這個「第五」姓確實存在。不止「第五」,「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還有「第六」、「第七」、「第八」都在歷史上存在過,算是「次第姓」吧。
「次第姓」產生的歷史也很久遠。西漢初立,百廢待興,需要一個安定的內外環境。漢高祖劉邦手下有位謀士,叫婁敬,給劉邦出了兩個主意,對西漢劉氏王朝的穩固發展有過不小的影響。第一,建議對北方匈奴族實行和親政策;第二,建議把列國貴族遺老遺少們遷出舊地、集中管理,不讓他們想入非非。劉邦採納了他的意見。春秋後期,山東田氏家族崛起,後來代姜而王齊,九世而至齊王(田)建,為秦所滅。田氏為大族,田儋、田市(儋子)、田榮、田橫、田廣等等,秦末乘亂揭竿而起,並裂地稱王。後來雖被一個個剪滅,而他們表現出的反抗能量,給世人以深刻的印象。所以,西漢初立,當局對山東齊田家族不敢掉以輕心,將其一戶戶全部集中,強制遷徙到陝西陽陵——「你們都住在這兒,給我們劉家看守園陵!」被遷的人很多,為便於管理,便編出次第,說你們這一家算第一號,這家算第二號,那家編為第三號……一直到「第八」。從此,他們就沒有了原來的姓氏,只叫「第一」,只叫「第二」,一直到「第八」。別的「次第姓」歷史上顯現得很少,但直到宋代鄭樵編《通志?氏族略》時還有「第二2」、「第五」、「第八」等姓。東漢有一個第五?倫,唐代有第五?琦,宋代有第五寧遠,是位進士,明代有第五規,永樂舉人。傳承兩千多年的「第五」姓,仍為現行姓氏,不僅大陸有,台灣也有。劉睿特別到「第五村」進行採訪,全村男女老少一起拍照留影,場面很是壯觀!
當然,行文中的個別觀點、提法,我不敢苟同——比如說,我們的姓氏到底是怎麼產生的?華夏姓氏,中華姓氏,或稱「漢族姓氏」,其源頭究竟在哪兒?我在大前年(04年)到河南周口參加「中國首屆姓氏研究大會」。 在周口淮陽有座伏羲陵,借著「伏羲文化」做了一篇大文章——說要「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為著宣傳「伏羲文化」,對中華姓氏的起源提出新的觀點,而集中反映這些新觀點的,是發表在《周口日報》上的題為《萬姓同根 源於宛丘》的文章,我摘錄了一點,不妨把這些觀點簡要介紹給大家,以辨正誤:
「在6500年前的河南省淮陽縣(古稱宛丘)一帶,生活著一個以蟒蛇為圖騰的部落,這個部落當時正處在由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的轉折階段,傳說其首領為太昊伏羲氏。」「在太昊伏羲之前,世間沒有姓,也沒有氏,正是太昊伏羲氏『正姓氏』之後,世間才有了姓和氏的概念。」
「伏羲首先自定『風』姓」,「太昊伏羲氏又為當時已經出現的以男子為傳承中心的父系家族定了氏。他自命為伏羲氏,乃制伏天下犧牲之意。又命『春官為青龍氏,夏官為赤龍氏,秋官為白龍氏,冬官為黑龍氏,中官為黃龍氏』。對天下的庶民百姓,有的以居住地的地形、景物為氏,如石氏、邱氏、高氏、沙氏、江氏、海氏、池氏、洪氏、谷氏等;有的以馴養的動物為氏,如牛氏、馬氏、豬氏、燕氏、羊氏等;有的以周圍常見的植物為氏,如楊氏、柳氏、桑氏、桐氏、茅氏、葉氏、桂氏、梅氏、葛氏、麻氏、花氏等;有的以天地方位為氏,如左氏、東氏、南氏等;有的以天象變化為氏,如雲氏、雷氏、雪氏、陰氏等;還有的以生活用品為氏,如柴氏、庖氏等。至此,華夏九州的部落庶民既有了姓,也有了氏。」
——中華「姓」的源頭究竟在哪兒?我認為:
第一,任何一種事物都有一個孕育、發生的過程,華夏姓氏的發生、發展也是如此,不可能突然天降高人——他特別聰明,特別高超:忽然有一天,突發奇想,要給大家賜姓授氏——要「正姓氏」了,於是乎一蹴而就,「世間才有了姓和氏的概念」,也有了多種多樣的姓和氏。這可能嗎?過去沒有姓氏——剛才講過了,原始社會之前哪有什麼姓氏啊?男女老少群居雜處,像野獸一樣混住在一塊,不分彼此。忽然出現一位高人,要「正姓氏」:要你以×為姓,他以××為氏。朋友們,您能相信嗎?
第二,剛才我們已經說過「氏」是用來分貴賤的。如果有貴賤之分,一定是階級社會的產物。伏羲所處的歷史階段究竟如何認定,我們還可以再推敲。有關伏羲的傳說很多,但是歷史上明確記載的少之又少。從歷史上看,研究伏羲的不乏其人,直至清末還有人在寫。於是有些人便用晚清某人的說辭,來補充說明三皇的「歷史」,這值得懷疑,值得質疑!傳說伏羲是兄妹結合而生人類。這種傳說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傳說基本相近。人類曾經有過那麼一個兄弟姐妹相互婚配的愚昧階段,而這個歷史階段還在母系氏族之前。我們不必說得更遠,不必說在母系氏族之前,就按報紙上或者雜誌上說的,伏羲是「處在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的轉折階段」,那不仍然處在「原始公社」時期嗎?那時候養活一個人不容易,非得靠集體的勞動才行,才能過活,才能生存下去。沒有剩餘價值,就沒有私有財產;沒有私有財產,就不會有階級。因此,就不會有貴賤等級,就沒有產生「氏」的必要,所以伏羲之時不可能「授予」很多很多「氏」。
回過頭來講,我們不能用現在的時空觀念來衡量古人類。古人類的發展史是幾千年、上萬年,幾萬年、幾十萬年甚至更久遠的時段來估算。比如「猿人」,已經和「人猿」不一樣了,雖然仍帶有「猿」字,但是已經落實到「人」上,以「人」為中心。猿人是人的初期,那是幾百萬年前的事,不能用我們現在的社會來想像那時候的情況。人類在排除了兄妹之間的婚姻狀況之後,才進入了母系氏族——以一位老奶奶為中心、生養哺育成的母系氏族。這之前,如果兄妹之間還有婚配的現象,就連「原始公社」時期都談不上,當然不會有「姓」,更談不上「氏」。人類在愚昧無知的時代,兩性關係比較混亂,集群交配,兄妹交媾,造成了一個個悲慘結果:生育的後代很不健康,要麼是夭折,要麼是怪胎。古籍上寫有「同姓而婚,其生不蕃」的經驗教訓。假如兩個氏族之間是有血緣關係,他們之間通婚的話,其後代都不健康。這樣一個血的教訓使人們認識到,有必要把自己的家族、自己的部落,用一定的標誌互相區分一下,樹個神柱,或者選定一個動物、某個植物,以為標誌。這種用以區分氏族的標誌,西方人用印第安語音譯過來就叫「圖騰」。「圖騰」一詞不是國產,是音譯詞,從英語totem轉譯過來的(英語又是從印第安語音譯過來的)。「圖騰」本來的意思是「他的親族」,在這樣一個符號下邊,所有的人是同一個血緣的。這種人內部是不能結婚的。
如果圖騰不同,或者是家族的符號不同,或者是族徽不同,這樣的人可以通婚。
《中華姓氏的起源與演變》之三首先,這裡說的「姓氏」,用的是司馬遷的概念。中華姓氏發展的基點是「姓」。最古老的「姓」很少。東漢有位文字學家,名叫許慎,他對「姓」的解釋是這樣的:「姓,人所生也。古之神聖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因生以為姓。從女、生。《春秋傳》曰:『天子因生以賜姓』。」按造字法歸類,「姓」字是由「會意」的方法造就的——「從女、生」,意思是指:「姓」字與女人、生育相關。「姓」字形體本身就表現這一詞義。華夏先民的子女都隨母姓,因為不知道父親是誰,即使想從父姓也是不可能的。最早的姓氏一定會「從女」,也就是隨從母姓。剛才我曾說及「姜」姓,即所謂的「美女姜」,它是現行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是炎帝的姓。炎帝為什麼姓姜?因為他母親住在姜水邊,以「姜」來命名自己的部族,又以族為姓,所以便姓「姜」了。傳說黃帝姓「姬」,因為他母親就生活在姬水之濱,便用「姬」來命名她的部族。「姜」我們叫「美女姜」,是「美」的上頭,底下一個「女」字;「姬」,也是女字邊;還有「姚」姓,姓姚的現在也不少。還有「媯」姓,跟姚姓同源。傳說是虞舜的姓,因為舜生在「姚墟」——這地方可能是姚部落廢棄的聚所,所以名為「姚墟」;這「姚墟」就在媯河拐彎處,就是古人說的「媯汭」,所以他有「姚」、「媯」倆姓。夏商以前,多稱虞舜姓「姚」;周武王分封古帝後裔,舜的後裔有個叫胡公滿的,封在陳——即現在河南淮陽境內,古時或稱宛丘——賜姓「媯」,以「陳」為氏。
還有一個「姒」姓,這個「姒」跟我們竇家就有點關係了——其實「姒」的本字應該寫作「以」,也是「苡」的本字。有一種植物名叫「薏苡」,它的種籽脫殼以後叫「薏苡仁兒」,也叫「薏米」,可以入葯,有滲濕利水的功效。中藥鋪有售,農貿市場也有的賣,可以買來熬點薏米粥喝,以食代葯,能利水消腫,是不錯的保健食品。傳說夏禹的母親郊遊時吞食了一把薏苡,之後竟然懷孕了!生下個男孩就是大禹。大禹長大以後,幫著虞舜治水——堯本來任命禹父鯀治水,但沒有成功;虞舜又舉薦大禹治水,他成功了。大禹治水成功,受到嘉獎:封地賜姓——封在夏邑,建國號為「夏」;至於賜姓,帝舜可能考慮到禹母吞食薏苡仁兒受孕生下大禹的傳聞,便賜姓「以(苡→姒)」,為表示是姓氏用字——當時來講要從母姓,姓氏用字都以「女」字邊為其基本結構,就在「以」旁加了個「女」字旁而成「姒」。詞義變了,語音也隨之而變,後世讀音「S」。這個姒姓經四千多年的傳承,仍活躍在中華姓氏的群體里,人數雖不算很多,但生活得十分頑強。
為什麼說我們姓竇的和姒姓有點關係呢?因為竇氏家族是姒姓的分支。大禹之後,他的兒子啟繼位,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王朝,歷史上稱他為「夏啟」。經四世而到少康,幾乎滅國。經少康及其兒子龍、杼的努力,終於重振國威、中興夏朝。後來,季杼承襲王位及其姒姓;伯龍駐守有仍(今山東濟寧之任城區),以「竇」為氏。竇氏族人多奉竇龍為自己的始祖。
最古老的「姓」並不很多,大多「從母姓」,書寫形體大都帶有「女字邊」,姜姓、姬姓、姚姓、媯姓、姒姓,包括秦始皇嬴政的「嬴」姓,以及姞姓、妘姓、妊(今寫作「任」,音Rn,不能讀成去聲R-n)姓等等。嬴政的「嬴」,注意別寫錯了,與輸贏的「贏」不同:字下部中間是個「女」,不是「貝」。子姓的「子」,甲骨文有的寫作「好」,「秦」姓寫成「嫀」——是由「女」字邊兒跟「秦」組合而成。這是當時的一種習慣,一種認可,只要是用來表示姓的字,就應該這麼寫,表明「從母姓」的意思。我們最早的姓並不多,從不多的「姓」,發展為成千上萬的姓氏群,這是一個恆久的歷史過程,並將繼續發展下去。所以我們說:「姓」是中華姓氏發展的基點。
其次,我說一下我們先人得姓受氏的基本原則。應當明白,中華先民並非先制訂好各項原則、而後才根據「原則」獲得姓氏的。不是的,恰恰相反,先民們先有得姓受氏的實踐,後世學者對這些實踐進行各方面的研究,從中總結、摸索出規律性的內容,這就是「得姓受氏的基本原則」的由來。
歷史上研究姓氏的學者也很多。最早闡述「得姓受氏的基本原則」的是《左傳》,左丘明寫道:「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謚,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春秋左氏傳?隱公八年》)到了漢代,有一個叫王符的,隱居在鄉間,對世上的百態萬事有自己的看法,寫了一本名為《潛夫論》的書,其中有一篇《志氏姓》,專門講姓氏,提出九條「得姓受氏的基本原則」。宋代,又有一位大史學家鄭樵,編了一部《通志》,《通志》裡面的《氏族略》,對我們中華得姓受氏的「原則」羅列了三十二條之多!鄭樵感慨而言:「凡言姓氏者,皆本《世本》、《公子譜》二書。二書皆本《左傳》。然左氏所明者——『因生賜姓,胙土而命氏』及『以字』、『以謚』、『以官』、『以邑』五者而已。今則不然,論得姓受氏者有三十二類。左氏之言隘矣!」我們姑且不去評論左丘五條、王符九條、鄭樵卅二孰優孰劣,重要的是應記取:「得姓受氏的基本原則」是在姓氏發展的歷史進程中逐漸豐富、逐漸完善起來的。中華姓氏的發展歷程中有「兩大涌動」、「兩條軌跡」,希望大家給予足夠的注意。
「兩大涌動」:一指「改朝換代」;一指「民族融合」。我用「涌動」這個詞,是想藉以表現姓氏發展的高潮,同時隱現造成姓氏發展高潮的原動力。政權更迭、民族融合的特殊歷史階段,姓氏的發展變化也會很大。比方說,春秋戰國是姓氏發展比較活躍的時期,「春秋」起自公元前720年,戰國結束於公元前221年。在五百年間,姓氏增加很多,原先不許有姓氏的庶民百姓也逐漸有了自己的姓氏。現行的許許多多的姓氏,都是春秋戰國時產生併流傳至今的。當然,不僅僅是春秋戰國,後世政權的更迭,同樣也會在不同程度上促進姓氏的發展變化。
民族的融合,是促進姓氏發展的又一動力,僅舉兩例:南北朝之北魏時,鮮卑族向中原靠攏,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強烈要求他的族人進行姓氏改革,把原來少數民族的姓氏改成漢姓或類似漢姓。比方說,北魏皇室原姓「拓跋」,他就下令改成「元」姓;「紇豆陵」是鮮卑三字姓,改而姓「竇」。隨孝文帝南遷洛陽的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伴隨歷史發展,鮮卑族幾乎完全融於漢族群體及漢族文化之中。當今「漢姓」拓跋氏,無疑是那次民族融合在姓氏上的遺存。還有慕容、宇文,這些姓氏至今仍為現行姓氏,習慣上叫做「複姓」,實際上只是個音譯姓,是個多字姓。再如,滿清入主中原,受漢族姓氏文化的影響,「八旗子弟」紛紛改用漢字姓,如瓜爾佳氏改為「關」、鈕祜祿氏改為「朗」、佟佳氏改為「佟」。辛亥革命後,清皇族愛新覺羅氏也改而為「愛」、「羅」、「金」、「肇」、「洪」、「依」、「海」。不僅滿族,與其相近的蒙古族、錫伯族也有不少改從漢單字姓的。少數民族及其姓氏的融入,無疑為中華姓氏增添了新的成員。
「兩條軌跡」:一指語音,一指字形。我前曾說過,姓氏的發展,首先有賴於語言的發展,其次則有賴於文字的發展。沒有語言,無從命名姓氏,也就不會有姓氏的產生;沒有文字,沒有文字的記錄,無法克服「語音」的時空隔閡,無法實現姓氏的積累及擴大。文字的記載可以跨越時空界限。因此,姓氏的發展,在語言文字上有兩條軌跡供我們「追蹤尋源」、「按圖索驥」:一指語音的變化,一指字形的變化。字形不變,改變或增其讀音,即造就「多音字(一字多音)」,以表現多個姓氏;語音不變,改變或增加其字形,即造就「同音字(一音多字)」,以表現多個姓氏。
漢字屬於表意字體系。在座的大多是學中文的,知道漢字的發展情況,知道漢字的基本特點:它是一字一形;每個字都有自己特有的讀音,每個字都用來表示一定的意思——形、音、義三位一體。姓氏的發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利用了漢字的這一特點,其中最主要的是字音與字形。
《史記》載有漢文帝時大臣袁盎,《漢書》則作「爰盎」,說明「袁」、「爰」因其同音,——都音Yun而通用,後有區分,各自專表一個姓氏。我前曾說過,帝舜後裔有一個叫胡公滿的。周武王時把他分封到陳國,就是現在的淮陽一帶。賜姓媯,以「陳」為氏。所以也有人他稱「媯滿」,或稱「陳胡公」。陳胡公十九世裔孫名「諸」、字「伯爰」。伯爰之孫名濤塗,「以王父字為氏」——「王父」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祖父」——遂為爰氏,也寫作袁。後世分族,又為援;轅、榬、溒,「一姓有六字五族之異」(見《袁樞年表》),就是說,利用「同音字」,從當初的「爰」氏,發展出援、袁、轅、榬、溒五個分支,成就了五個新姓氏。這就是利用「同音字」發展新姓氏的實例之一;利用語音發展新姓氏,還表現在「多音字」的利用上:即字形不變,而變其讀音。漢字中有不少「多音字」:孟子有一「經典問句」:「獨樂樂、與民樂樂,孰樂?」其中的「樂樂」,不能讀成「ll」,也不能讀成「yuyu」,應讀作「yul」北京樂家老鋪「同仁堂」的老掌柜樂松生,上世紀50年代北京市「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獻「同仁堂」為國營,北京市選他當副市長。「樂」姓音「Yu」。但「樂」的另一讀音「L」,也是姓氏,我國南方就有這個「樂(L)」姓。「解」姓,一般應讀「Xi」。我國地域遼闊,方音特殊,同一個字有不同讀音,也可能構成不同的姓氏,仍以「解」字為例:山西人音「hi(害)」,說「(這個疙瘩)解不開」,人稱「害不開」;湖南人或音「ɡāi(該)」,說「解放軍」,人稱「該放軍」。「單」姓比較常見,老本《百家姓》就收有這個姓:「丁宣賁鄧,郁單杭洪。」「單」作為姓氏,最常見的應讀作「Shn」,本為邑名——「周成王封少子臻於單邑,因以為氏」(見《姓氏考略》)。「單」姓也有「Chn」音,來源於古代匈奴族「單于」之後。本是官職,「以官為氏」,延續至今,與「單」之「Shn」姓不止音異,也不同源。「單」還讀「Dān」、又音「Tn」,一字四音,表示四個姓氏。
姓氏的發展,還表現在字形的變化上。姓氏字形的變化也很有意思。舉個例子,比如「敬」姓,就是「敬禮」的「敬」字。敬氏是媯姓的分族,或稱為陳氏分支,是陳厲公之子陳敬仲的後人。「敬」是謚號,陳敬仲的後人「以謚為氏」。在封建社會,帝王們有權有勢、有許多避諱。如果你的姓名跟帝王們的有所雷同,那怕只是同音或音近都不行!你要「避諱」,要更名改姓。五代時後晉高祖叫石敬塘。所以,姓「敬」的只好把自己的姓改了。怎麼改?改變字形。改字形有兩種改法,一種是增減筆畫,把原姓的筆畫增減一下;一種,就是重新組合,筆畫不增也不減,只是重新組合。敬姓人家為避後晉高祖石敬塘的「敬」字,把自己的「敬」姓一分為二:或改成「文」姓;或改成「苟」。「苟」也寫作「芶」。我們從而得知:文氏、苟(芶)氏,與敬氏同宗,是陳氏的分支,祖姓媯,帝舜之裔。至少有一部分是這樣的。
前些日子,也許是去年,聽說苟姓人家告狀的消息:河南登州有苟姓百姓,聯名要求登封公安局為其改姓,說:「我們不想再姓苟,不好聽。」要求戶籍管理部門為他們改成別的「好聽的」姓氏。若按照「姓隨人願」的原則考慮,改個姓氏,沒什麼了不得,也不值得在報紙上炒作。對登州苟姓朋友改姓之舉,我不想直接評論什麼。不過,我確實覺得:每一個姓氏,都有自己的發展歷史,承載著一定的家族文化進程,記錄著先人的榮辱遭遇。正是為此,人們才會尊重自己的姓氏,「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被視為尊祖敬宗的美德。現在有人公開改換自己的祖姓,的確令人納悶。說真的,姓氏無非是個家族的符號,在中華現行姓氏中,比「苟」還要「不好聽」的姓氏大有所在!以「苟」而論,其同音姓氏還有句、勾、芶、鉤、絇、以及狗等等,這些姓氏是否也要因其「不好聽」而改為別姓呢?比如「屎」姓,以及與「屎」姓音同、或音近的施、詩、屍、史、世等姓,也會因其「不好聽」而改姓吧?
烏鴉的叫聲不怎好聽,人們多把它看成不祥之兆。京劇《打魚殺家》蕭恩一出場便唱道:「……清晨起,開柴扉,烏鴉叫過。飛過來,叫過去,卻是為何?」烏鴉的叫聲令蕭恩油然而生不祥之感。但我國南方卻有「鴉」姓!據傳有人遭難在逃,被仇家追得十分疲憊,想坐下喘口氣,朦朧中竟自睡著了!追殺他的人越來越逼近,驚飛一群烏鴉,「啊!啊!」叫著從逃人頭頂飛過,逃人猛然驚醒,發現追殺他的仇家正在逼近。感悟到是烏鴉的叫聲救了他的命。在他躲過這場追殺之後,便改姓「鴉」。當今,「鴉」姓的族人,不會因為烏鴉的叫聲「不好聽」而改為別的什麼姓吧?我真誠地希望中華同胞珍重我們的每個姓氏,無論其大小、動聽與否。
「」,大家看這個字:就構成這個字的「零部件」來說,與「岳飛」的「岳」相同,只是組合結構不同:岳飛的「岳」,是「上丘下山」;而「」,則為「上山下丘」。一般字典上查不到這個字。傳說秦檜害死岳飛之後,岳飛的族人也受株連:為了活命,為了避禍,他們隱姓埋名、四處逃亡。古人所造「隱姓埋名」這一成語,特別耐人尋味!「埋名」好理解,無非是將自己的真名兒深藏起來,換個新名兒;「隱姓」,可就費思量了,尤其這個「隱」字——名是「埋」了,而姓卻不能像名似的隨便改換,只是將祖姓「隱」於背後而已——於是想到,就用構成祖姓的「零部件」重新組合而為「」——從表面看,已與「岳」截然不同,改姓了;而內涵「『』是『岳』重組而成」的意思。古人「隱姓」,用心良苦。「」字音Y,是個現行姓氏。人數並不很多,但也不是絕無僅有,安徽渦陽、遼寧昌圖等地都有分布。
「」,也是一個組合姓。其結構:上面一個「比」,底下一個「干」,音「Gun」。此姓歷史久遠。商朝末年,帝辛當政,荒淫暴虐,不行君道,他就是紂王。紂王有位叔叔名叫比干,為他們搖搖欲墜的子姓王朝的前途擔心,一再向商紂王進諫,希望他能改惡從善,親近賢臣,疏遠奸佞。因而惹惱了紂王,賜死掏心:「你自誇是『忠臣』,忠臣之心有七竅,我要看看你的『忠臣心』!」傳說比干真地被挖心而死。比乾死得很慘,很冤。比乾的後人為紀念這位忠於國事、英勇獻身的先人,就「以名為氏」而稱「比干」氏。在古代,漢字的書寫習慣一向是由上至下、縱向而寫。在書寫的過程當中,有意無意地把「比干」二字寫得距離比較近,幾乎構成一個字。這不過是個小小的疏忽,卻也提醒了「比干」氏的族人:「何不因錯就錯直接將『比干』組合成一個字!」就這樣,新姓「」誕生了,名其音Gun。也是個現行姓氏。今湖北石首有分布。石首長江水利工程局有位副局長姓「」,人稱「局長」。
再給大家介紹一個「兀」姓:兀姓也是個現行姓氏。兀姓姓源是怎樣的?兀姓中有一支,原是鮮卑人的後裔。前邊我曾講過,北魏政權由鮮卑族拓跋氏所建,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率先將拓跋氏改成漢單字姓「元」。所以,孝文帝拓跋宏,也稱元宏。元氏自孝文帝始,就成了北魏的「國姓」。在元姓皇室家族裡,有個叫元長樂的,封為安樂王。這個小子有點不安份,違法亂紀、貪暴肆虐,後來居然圖謀不軌、造反作亂。事發賜死。改其姓為「兀」,——義取「元」削其「首」。「元」的本義就是「首」。「元首」是「同義組合」而構成的現代雙音節詞。「元」上面那一小橫兒,原是個指示性符號,指出「這兒是頭(首)」。「頭(首)」砍掉了,也就成「兀」了,減少一筆,成為新字,造就一個新姓。
簡化字「萬」,也是個現行姓氏,與繁體字「萬」不同。古時候,原本有數目字「百」、「千」、「萬」,但用以表示「萬歲」的「萬」時,可能考慮到它筆畫簡單、間架結構不美,便借用「萬」來代替「萬」字。「萬」是「蠆(蠆)」的本字,音Chi,是個象形字,是蠍子一類的毒蟲。借「萬」表「萬」,久借不還,「萬」所表現的本義無從表現,人們又造了一個「蠆(蠆)」,以表現「蠍子一類的毒蟲」——是在「萬」下增加一個形(意)符「蟲」而已。「萬」成了「專職」數目字,原先的數字「萬」反被視為「俗體」而受到冷落。當今「萬歳」簡化而作「萬歲」。但作為姓氏的「萬」,似乎不應簡為「萬」,因為「萬」、「萬」原本是兩個不同的姓氏。
我們不說「萬」姓,只講「萬」氏的故事:
朱元璋率領農民起義軍推翻元蒙統治,建立朱明王朝。明朝建立,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建有汗馬功勞。朱元璋死時將皇位傳給他孫子朱允炆,年號「建文」,所以史或稱其為「建文帝」。謚「惠」,因而也稱「明惠帝」。建文帝採納齊泰、黃子澄之謀,削諸王兵權以固當朝。朱棣憤然起兵,發動「靖難之役」,殺回南京,把他侄子趕下台。建文帝跑了,不知所終。朱棣奪得政權,要頒布詔書,以詔告天下,名正言順地當他的皇帝。當時有位大儒,大知識分子,叫方孝儒。朱棣請他起草登極詔書。方孝儒是個書獃子,居然抗旨,說什麼「你奪取皇位是非法的,建文帝才是正宗。讓我為你起草登極詔書,我才不幹呢!」朱棣很氣惱,說:「你膽敢抗命,我就殺你全家。」「你殺我全家,我也不幹!」最終方孝儒也沒答應起草登極詔,朱棣真地將其「滅門九族」。
當然,方姓族人很多,有的聽到要「滿門抄斬」的惡耗,趕快逃跑了,躲過一時劫難,還要考慮長期保命,慣常的作法就是「隱姓埋名」——逃跑的方姓族人改成「萬」、「六」、「施」三個姓。「萬」,義取「『方』無頭」,孝儒被殺,方家失去了頭頭兒,為不忘這血海深仇,改「方」為「萬」!有的改姓「六」:南方人不念「li」,而念「L」。為什麼改「方」為「六」?——「方」字右下的筆形是一橫一折,猶如卑躬屈膝、單腿而跪——我們方家忠心耿耿為皇上、兢兢業業保大明,連我們的姓都要屈膝重足而立,換來的竟然是滅門九族!從此以後,我們改「方」為「六」——要兩腿岔開、挺胸昂首地做人!為什麼又有改姓「施」呢?將「施」字的偏旁依先左後右、先上後下的順序拆開排列,便可釋然:你朱棣要我方家滅族絕後,偏不讓你遂願——我,「方人也」!
再說一個稀姓「」。這個字,原來我也不認得,向人請教才知道。原則的「則」沒有右側內的一小豎兒。這個姓,在現在的山東諸城一帶還有分布,告訴我這個姓的是在遼寧錦州工作的煥富個同志。「」,音「zhī」。字典上也查不到這個字。後來我到山東諸城開會,順便請教當地的朋友查詢一下「」姓的現行情況。在諸城,「」姓人並不太多,可能是由「則」姓改成。為什麼要把那個豎去掉?寄託了先人們對後世人的一種囑託和期待。
我們的古文字中,有個「刃」字,就是「刀刃」的「刃」。前邊我曾說過,我們的漢字屬於表意字體系,其基礎就是「象形」。但只有具體的實物才好描摹,才好「象形」,抽象或較為抽象的事物就不便畫出。「刀」是個具體器物,人們便畫出刀的輪廓而為「刀」,以此表示「刀」,這種造字法就叫「象形」。世上各種事物千差萬別,並不都那麼具體、實在,比如「刀刃」的「刃」,就不容易畫出來。所以古人就想出個「指事」的主意:「刃」比較抽象,不好畫,但「刀」是具體的——便在刀的「鋒口」,也就是刀刃所在之處加個「指事性」符「丶」而為「刃」,表明此處即為「刃」。這便是「六書」中的「指事」造字法。漢字「隸變」以後,用作偏旁的「刀」,或寫作「刂」。很顯然,刃之所在,當「刀」之「丿」上、在「刂」之小豎兒上。如果去掉「刂」左小豎兒而為「亅」,就等於將其鋒芒收斂、隱藏。民間俗語:「出頭兒的椽子先爛」、「吃人的老虎不露牙」——「則」改而為「」——把你的鋒芒深藏起來,不要鋒芒畢露。將「刂」左小豎兒(即「刃」)抹去,寄託了「」姓先人的一種期待,希望他們後人在生活中不與人爭強鬥狠,不要鋒芒畢露,以便能夠過上安穩的生活。
太史公司馬遷是大家熟悉的偉大史學家,魯迅先生稱讚他的《史記》是「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但每年到他陵墓祭祀的多不是姓「司馬」的,而是「同」、「馮」兩姓。為什麼會這樣?也是變換姓氏結構造成的結果。當初,司馬遷為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激怒了漢武帝,不僅殺了李陵的全家,還要治罪司馬遷。漢武帝考慮到司馬遷尚未完成《史記》的編撰,饒他一死,施以宮刑。司馬遷後人為避禍而改姓:長房僅取「司馬」之「司」,並在「司」左加一「丨」而為「同」;二房則取「司馬」之「馬」,並在「馬」左加兩點「冫」而為「馮」。所以當地馮姓、同姓都是司馬氏之後,這兩家自己就有約定,兩姓之間是不能通婚的。
山東有一個「罵」姓,本來姓「馬」,不知道怎麼惹惱了雍正皇帝,一道聖旨:「以後不許他們再姓『馬』,改姓『罵』,世世代代挨人罵!」聖旨一下,這馬姓人家不得不遵旨改而姓「罵」。後來,清王朝滅亡了,皇帝被打倒了,「聖旨」也不聖靈了。山東的「罵」姓族人,覺得世代挨「罵」實在委屈——「你個皇帝老兒也太欺負人了,憑什麼讓我們祖祖輩輩都挨罵?」所以決定改姓:去掉「罵」上的兩個「口」,而為「傌」,雖仍音M,但已不是「挨罵」的「罵」了。在「馬」左旁加了一個「亻」而為「傌」,表示我們也能站在馬的旁邊,正正堂堂地做人了。
姓氏在漢字音、形變化中表現出強大的活力。除此之外,也有從字義的變化造就新姓的,這就用利用「同義詞」,雖說與形、音比較,以「義」發展新姓的頻率要小得多,但仍不乏其例,比如「敬」姓改而為「恭」、「慶」姓而而為「賀」、「庄(庄)」姓改而為「嚴」:
春秋時齊桓公之孫有個叫慶克的,也叫「慶父」(不是魯公子「慶父」,與「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魯公子不是同一個人),他的後人「以名為氏」而稱「慶」氏,系出姜姓。漢安帝的父親名叫劉慶,慶姓人家當有所避諱,於是改「慶」為「賀」——「慶」與「賀」詞義相同,古時通用,所以才有此改。
前我們提到「敬」姓避後晉高祖石敬塘名諱而改「敬」為「苟」、為「文」的事例,那是改變字形結構發展新姓的實例之一;宋太祖趙匡胤的父親叫趙敬,趙匡胤當了皇帝,他的父親趙敬不就是「太上皇」了么。「太上皇」的名諱也是不能讓人隨便叫的,所以「敬」姓人家又要改,不過這次並未再改為「苟」姓、「文」姓,而是利用「同義詞」改而為「恭」。
戰國之際有位大哲學家莊(庄)周,世人尊之為「莊子」,我們都知道莊子姓「庄(庄)」。「庄」姓是楚莊王的後人。「庄」本來是個謚號,以謚為姓而為「庄」氏,系出羋姓。庄姓人到東漢又出了位名人,叫庄光,字子陵。他是漢光武劉秀的老朋故友,學識淵博,很得劉秀的賞識,但卻不得不改姓!事情是這樣的:劉秀當了皇上以後,想起他的頗有才華的好友庄光,便招庄光來做官,而庄光一向清高,不願在老同學面前違心地曲意奉承,就沒有應命。直到光武去世、明帝繼位,庄光覺得:要不要應命做官是一回事,老朋故友的情份是另外一回事。故友的情份還是要講的,所以在劉秀死後,他來到長安悼唁。通報姓名時犯了難:新登極的漢明帝叫劉庄。——庄光心裡明白「皇帝的名字應避諱」,「但我不說自己叫『庄光』,又能說什麼呢?」琢磨了半天,想到利用「同義詞」,只說「我是嚴光。」朝中並沒有知道「嚴光」的,不予接待!後來「嚴光」便到南方隱居去了,隱居在湖邊,取名「子陵灘」。毛主席有一首詞,大夥可能比較熟悉,那就是給柳亞子先生的和詩《七律》:「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柳亞子是清末最後一批舉人,當時的名氣挺大。建國之初,百廢待興,他來了以後,覺得沒事可做,所以寫詩呈毛主席,發發牢騷,最後一句提到,「分湖便是子陵灘。」——「分湖」就是嚴子陵隱居的地方,那就是我的老家,我要回到那兒去得了。
後來毛主席就說,在北京好好住著吧,以便治理國事。這裡說的「子陵灘」中的「子陵」,就是指嚴子陵嚴光,也就是庄光。歷史上不少人為此提出來異議,說叫「嚴子陵」,「嚴陵灘」等等情況,難道不知道這是歷史上的一個誤會?宋人俞成《七絕?嚴灘懷古》:「千古英風想子陵,釣台緣此幾人登。誰知避諱更嚴氏,灘與州名總誤稱。」潘素心《七絕?過嚴州》:「誰改州名姓自香,釣台千古屬嚴光。豈知隱士終埋姓,當日先生本姓庄。」這算是因姓氏的改變所引發的一些歷史軼事吧。
《中華姓氏的起源與演變》之四第四個話題,中華姓氏文化。
姓氏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家譜、族譜是姓氏文化的一個集中體現、有機的組合。在歷史發展當中,姓氏文化跟我們的關係實在緊密了,從姓氏的產生,就和婚姻捆在一塊兒,成了鑒別婚姻的標準。隨著歷史的發展,姓氏就成了宗法制度的核心——要傳宗接代,特別是當權派,要確保自己的血緣純之又純,代代相傳,制定了世級的制度。所謂「世」,就是世襲,嫡系傳承,父傳子,子傳孫;「及」就是「旁及」,兄弟相傳,兄可以傳弟。於是乎產生了兩個不同的社會概念:一個是「公天下」,「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一個是「家天下」,國家為私家所有,或稱此為「小康」社會。「公天下」和「小康」社會,是孔老夫子提出來的。孔子在追述歷史時深有感觸地寫有《大同》、《小康》兩段文字: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智、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禮記·禮運》)
孔老夫子追述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社會,大概就是馬克思主義者所說的「原始公社」吧,但原始社會的生產水平十分低下,單獨個體無法生存,要生存必須依賴氏族成員的共同勞動、集體狩獵。即使如此,所獲僅能維繫氏族成員最低生活所需,而不會有多餘的收穫(我們還不能稱其為「財貨」)為個人私自佔有。所以,孔子所描述的「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亦如孟子詮釋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際之間和諧相處、各得其所,「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理想很美,但也只是個美好的理想而已。
自然,孔子所謂「小康」,也不同於鄧小平所稱「人均收入800美元」的「小康生活」。孔子的「小康」,是指「以禮治國」的奴隸社會。所謂「禮」,就是奴隸主貴族為維護其階級利益而制訂的宗法制度、人際關係、道德規範。我們可以想像,即使是奴隸主,或封建統治者,也不希望他治下的社會是亂七八糟的,希望維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良好關係,抑惡揚善、「示民有常」,依法辦事,以求社會的安定和諧。歷史證明,這也不過是他的理想!奴隸主、建封統治者,訂有條種各樣的規章制度,甚至放出「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口風,又有哪個統治者認真執行過!
家族是社會的細胞。家族的穩定是社會穩定的基礎。以姓氏為核心所構造的家族文化,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家族文化,再擴大一些,就是氏族文化——同一個姓氏,同一條血脈,同一的發展歷使,造就了同一的家族文化。這種文化,有形無形、有意無意地影響著我們的思想,影響著我們的趨向和發展。我國歷史典籍豐富而厚重。國史、地方志(省、州、郡、縣各級方誌)、家譜(族譜、家乘)是我國史籍的三大支柱。應了「盛世修譜」的老話兒,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尤其在改革開放以後,人們不再為吃飯穿衣著急,而要追求文化、精神上的滿足。「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這些問題油然而生,於是乎便想到尋根覓祖、想到追宗溯源、想到續修家譜。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說過:「尋根覓本、追源探流,為人之天性,中外皆然。由宗族的團結擴大到國家民族的大團結,這是中國人才有的良好傳統觀念,應爰加應用。」毛主席也說:「搜集家譜、族譜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也可以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寶貴的資料。」江澤民同志也說過:「族譜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收集、研究族譜,有助於中華民族的團結和中華文化的傳播。」革命領袖和國家領導人有關家族文化的論述,是當代的「譜論」,無論是對續譜,還是對譜牒研究,都具有難以磨滅的指導意義。續修家譜,已然成風。我的感覺是:發展不平衡,外地較北京為盛;農村較城鎮為盛。所修亦是良莠不齊。我希望對家譜及家族文化感興趣的朋友,認真學習、領會革命領袖和國家領導人有關家族文化的論述,引導擬修或續修族譜的朋友,繼承並發揚優秀的文化傳統,譜寫出社會主義家族文化的新篇章!
我有一位宗親,山東諸城人,是「天下文官祖,一代帝王師」竇光鼐的後人,一位優秀的實業家、收藏家,名叫竇寶榮。投巨資購得諸城長山的使用權,整修「碧霞宮」,新建「竇公(光鼐)祠」,擬建「萬姓園」,開闢家族譜牒收藏和展覽,把長山建成旅遊景點,建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雄心勃勃,令人嘆服!
時間過得真快,現在已是(下午)五點半了!
看來原要談的話題——家族文化,沒時間跟大家交流了。家譜是家族文化的集中體現。而家譜是由譜名、譜序、譜論、堂號、家訓、世系、家傳、藝文等等諸多方面所構成,有其豐富、濃郁的文化內涵。這樣吧,只簡短介紹幾個「堂號」,管中窺豹,藉以領悟族文化的內涵:
趙匡胤死後,弟弟繼位登極,他就是宋太宗趙光義。太宗以族人趙普為相。趙普治國還算用心,百姓安居樂業,朝廷內外團結祥和。皇上深感滿意,甚是欣賞。有一天,太宗皇帝當朝問趙普:「愛卿用什麼辦法把國家治理得這麼好?」趙普謙虛地說:「回稟陛下:我本沒什麼才能,治理國家我只是用了半部《論語》……」「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話,就這樣傳揚開了。趙普的後人名其祠堂為「半部堂」,以紀念這位倡導儒學、「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先人。
五代時漁陽竇氏家族出了位名人,叫竇禹鈞,號燕山。開辦義學,免費教授貧苦好學的孩子,他的五個兒子也都培養成材,蟾宮折桂、中第仕進。時人稱其為「燕山五龍」,成語「五子登科」,說的就是燕山五子。時任宰相的馮道,曾有賀詩一首:「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宋人王應麟所編啟蒙讀物《三家經》也有「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敘述。竇燕山名聲遠播,婦孺皆知。燕山後裔,為紀念這位「教子有方」的先人,便將家祠堂號命名為「五龍堂」、「五桂堂」。
關西楊姓祖上有位楊震,學問很大,人稱「關西夫子」。楊震為官清廉,有人想走他的「後門兒」施以重賄,悄悄對他說:「這點小意思您且收下,別怕,除了你我誰都不知道送禮的事!」楊震厲聲道:「一派胡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四知也』!怎麼會『誰都不知道』?」楊震拒絕賄賂,授賄者羞愧而退。楊氏後人為祖上的高潔清廉而自豪,名其家祠堂號為「四知堂」,永遠懷念先祖廉潔的品格。
姓孫的有「兵部堂」,以紀念「兵聖」孫武、孫臏;姓周的有「愛蓮堂」,以周敦頤的《愛蓮說》名其堂號。「余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空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借「愛蓮」、借「愛蓮堂」,表現出周姓族人崇尚高潔的文化品味。
好了。今天就講這些吧!很願意跟大家交朋友,在姓氏文化方面與大家互相交流。可以通過電話或其它方式進行聯繫。耽誤了大家不少時間。謝謝!
提問:麻煩問一下,剛才您提到的姓氏讀音,比如「查」姓,有讀成zhā的,也有人念成chā,兩種讀法是不是都可以?回答:「查」有zhā,chā兩讀,各表一個姓氏。「查」所表示的兩個姓氏,不僅讀音不同,姓源也不一樣,不能混同。有些人對自己的姓不夠尊重,誤寫誤讀,這很不好。不只誤讀,還有誤寫的。比如「閻」,有人就寫成「閆」,省事!卻不知在不經意間「改姓」了。「閻」、「閆」都讀Yn,音同字不同,是兩個姓,不能混,也不應該混……
主持人: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天的雙周論壇就到這兒了,讓我們再次用掌聲感謝竇學田教授的演講。
推薦閱讀:
※【雜談】你性取向正常嗎?
※雜談之前言(雜談集之一)
※既然青春已逝,就請享受你的歲月年輪
※不做「低頭族」
※【雜談】人生如棋,落棋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