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積月累話中醫--經絡學說的形成(八)

經絡學說的形成(八)

經絡學說自《內經》以後,代有發揮,日趨成熟。《難經》首創「奇經八脈」一詞,對十二經脈的走向、病症、預後及奇經八脈的含義、功能、循行線路和病候等都有較詳細的論述,對正經和奇經的關係有明晰的闡發,對某些經穴(如八會穴)的特異性進行了總結,並提出了「十二經皆有動脈」、「腎間動氣為十二經脈之根」等理論,大大豐富了經絡學說的內容。東漢張機是將經絡理論運用於臨床實踐的典範,其著《傷寒雜病論》,總結了外邪侵犯經絡、臟腑的由表及裡的過程,創立了傷寒病的六經辨證綱領。晉·皇甫謐編著的第一部針灸專著《針灸甲乙經》,記載各經穴位349個,不但將「穴」與「經」聯繫起來,以經統穴,還通過交會穴的形式表現了各經之間的關係。唐·甄權對古代《明堂圖》進行修訂,並以綵線標記之。宋·王惟一根據經絡學說的分經布點,主持鑄造經絡穴位模型「銅人」兩具,編著《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較甄權的《明堂圖》又前進了一步,統一了宋以前各家對經絡和腧穴的某些不同看法。宋·王執中在其編著的《針灸資生經》中對腧穴進行了增補。元·滑壽在忽泰必烈《金蘭循經取穴圖解》基礎上,編著而成《十四經發揮》,明確論述了十二經脈和任、督兩脈氣血運行的關係,首次提出「十四經」的命名,並著重對十四經的分布、循行線路及全身647個穴位進行了考證,發揮了十四經理論。明·李時珍對古代奇經八脈文獻進行彙集和考證,寫成《奇經八脈考》,他提出的「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的觀點,對探討經絡學說的起源頗有啟迪。楊繼洲根據家傳《針灸玄機秘要》的內容,博取歷代名醫著述,結合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編撰成《針灸大成》一書,對經絡、穴位針刺手法與適應症等,都作了頗有創意的探討。清·姚瀾的《本草分經》,論述了分經用藥的知識。此外,清·陳惠疇的《經絡圖考》、黃谷的《明堂經絡圖冊》、錢鏡的《臟腑正伏側人明堂圖》等,對經絡線路及穴位的正確標示起到一定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以後,編撰了大量經絡針灸的著作及教材。同時應用現代科學知識和方法,從經絡現象入手,對經絡學說進行深入研究,尤其對經絡的實質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績,使中醫經絡學說有了新的發展。

中醫公益講堂官方微信ZYGYJT

您的需求,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分享—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推薦閱讀:

淺談家庭教育對幼兒性格形成的影響
【法師開示】顛倒妄想怎麼形成?
奇門遁甲預測:3奇與自身和其他天干所形成的主客狀況
導師原創系列五 |「假自體」的形成與影響
泛音的形成

TAG:中醫 | 經絡 | 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