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喪禮中的「寢苫枕塊」是什麼意思?

這個世界上,傳承時間最久的,往往是生活習俗,正所謂:王朝有更迭,生活卻照舊。

當然,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中國這麼大,各地風俗也不盡相同。今天,咱們就看看,歷史演進到民國時期以後,山東的喪葬習俗有哪些特點。

臨終

當家人病重不治時,其親人要站到屋頂上呼叫病人的姓名,俗稱「叫魂」。《民國齊東縣誌》載有:

「病革,家人升屋北面號,俗謂之『叫魂』,猶古之復於屋也。」

同時要將病人由裡間抬至外間屋臨時搭制的靈床上,並為病人穿好送終用的壽衣。

停靈設供

人死後在正房中設靈堂,將死者停放在靈床之上,死者多是頭西腳東安置,也有頭南腳北安置的,死者口中銅錢或米飯等。

靈床前設供桌,擺放供品和倒頭飯,點燃香火和長明燈,在供桌前放一瓦盆,在裡面燃燒紙錢等物。

報廟開弔

死者停屍妥當後,孝子要到土地廟或城隍廟「報廟」,祈禱死者在前往另一個世界時一路平安。

然後,在家門上插紙幡,以示家中有喪事。《民國陵縣續志》記有:

「沿古招魂之俗,長子執播,率親屬赴土地祠哭奠,朝、午、暮各一次,至次日殮後,七次為止。」

《民國德縣誌》記有:

「喪主率有服之人哭詣土谷祠,持紙錢,異桶水拜於神,以水澆地,謂之『送漿水』,舉行必七次,然近歲士人之家多不行之矣。門插紙幡,以示喪事。戚友切近者聞訃,即日往吊。」

寢苫枕塊

依據古禮規定,孝子在居喪期間,十分悲痛,不分晝夜,要睡在父母遺體的旁邊,一直到父母的遺體入土安葬之日為止。

寢苫的苫,是用草編成的墊子,寢苫就是孝子睡在鋪在父母遺體旁邊的草墊上,即《儀禮》所謂的「哀親之在草」之意。

枕塊的塊,就是土塊,枕塊就是孝子用一塊土塊做枕頭,頭睡在土塊上,取「哀親之在土」之意。

《民國臨淄縣誌》載有:

「庭前起棚幛,懸布及燈為飾。內設桌案,案上束葦為樓紙,設香燭,供亡者靈位。旁置苫塊,子侄輩皆成服匍匐其上。」

寢苫枕塊習俗早在西周時期就已存在了,雖然隨著社會的進步,到民國末期時,有些地方實行火葬後,這一習俗就近乎絕跡了。

入殮成服

死者入棺,叫做「入殮」,通常是三日入殮成服。《民國商河縣誌》記有:「孝子披髮跣足,朝夕哭踴,設奠上食,具棺衾,三日入殮。」

男女的入殮是有區別的:

「男子喪事,殮具既備,子女既可自行入殮。女子喪事,非待其母家親屬親視含殮不可,相沿成風。」

入殮時忌陽光照屍。

親人為死者穿孝衣名為「成服」,也叫「戴孝」。古代沿襲下來的孝服分斬縗、齊縗、大功、小功、緦麻五等,統稱為「五服」。

棺材多漆為紅黑兩色,棺木前一般都寫著「福祿壽」,「福如東海」,「音容宛在」等吉祥語句,有的只寫個「奠」字;

有的還有外部裝飾,多是畫一些碑廳鶴鹿、古琴古畫、梅蘭菊竹、桃榴壽果圖案。棺材上所有圖畫都用立粉、貼金等技法。

哭泣守靈

在傳統的喪葬習俗中,人們有了靈魂觀念後,認為人是魂與魄的結合,人有三魂七魄。

當一個人死亡時,死者的魄要回到泥土裡,叫做亡人入土為安;死者的魂,離開死者的肉體,遊盪於空中,擔負起保護子孫的責任,死者家人對死者守靈戴孝就是來源於這種觀念。

民國時期,當死者咽氣時,他的親人要悲痛的哭號,男的披髮跣足,女的披頭散髮,在死者遺體旁痛哭以示哀悼。

死者出嫁的女兒接到父母死亡的訃告,要立刻回娘家奔喪,到娘家門前時要一路哭到靈前。其他家人聽到出嫁女的哭聲,要陪同哭號。有親友來弔唁時,死者家人要在靈前痛哭,以示哀悼。

做七誦經

民國期間,山東地區傳統士大夫之家多不行佛道之事,但也有喪家信佛信道,通常為死者請來和尚誦經和請來道士做法事。

在死者死後第三天,念誦佛經以迎接亡魂,叫做「接三」。在日暮時焚化紙馬紙牛和冥錢等,叫做「送三」,這套法事一直從傍晚做到深夜,有的還放焰口以施捨惡鬼。

另外,還要做七誦經,每七天誦經一次,自頭七起,至七七止。

「親友率於一七或二七日以祭品、挽帳詣靈拜奠。喪主備鼓樂、吊簿,並設筵款之,或有用僧尼、道士作佛事者」;

「喪事皆論七,自病歿後一七以至七七,每遇七期必祭奠,焚冥鏹,或延僧道誦經懺度,至百日止。過此,遇周年則墓祭,至三周止。葬期近者一七或二七,遠者三七至五七、七七不等,迷信風水,終年停柩者絕少。葬期遠者多於一七內行成服禮」。

運營/影子

推薦閱讀:

中醫傳統養生 巧用中成藥調理九種體質
干支紀年法的傳統演算法
上海十大傳統小吃推薦
傳統八字關於十二運(十二長生)的爭議

TAG:傳統 | 意思 | 喪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