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人群距離西方中產階級還有多遠?

 中國小康人群距離西方中產階級還有多遠?

  背景:社科院日前發布2011年城市藍皮書,稱到2009年我國城市中等收入階層規模已達2.3億人,占城市人口的37%左右。藍皮書認為,中等收入階層佔有的社會資源處於社會結構的中間位置,有較高且穩定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家庭消費能力較強,講究時尚和生活品質,一般受過良好教育。

  珠江晚報發表張若漁的文章:2009年的時候就已經有近4成、多達2.3億的城市人口邁入了中產階層行列,而倘若按照社科院「我國城市中等收入階層的規模年均增長3.8%」的數據,今日今時,我國城市中產階層規模應該已經差不多佔據了城市總人口的半壁江山。我們是多麼希望社科院發布的數據是真實的,經得起反覆推敲和交叉驗證的,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最有力的反證即是,個稅起征點提升至3500元之後,我國繳納個稅的人數驟減至約2400萬人。儘管繳個稅人群與中產階層不能完全等量齊觀,但至少在相當程度上是重合的,若二者拉開近10倍的差距,只能說明必定有一方的數據是錯誤的。難道中國應該有至少2.3億人繳納個稅?這根本不可能。我們不妨再援引國家統計局剛剛發布的數據加以驗證,據稱2010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37147元,平均月薪3095元;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20759元,平均月薪1729元。一看便知,我國絕大部分城市人口的收入其實都少得可憐,中產階層的優越生活離他們相去甚遠。與中產階層規模的過分龐大相比,社科院發布的城市貧困人口數據卻極其保守。對於全國貧困人口數約為5000萬人這一數據,住房與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直言不諱地表示「顯而易見保守」。連官方人士都直呼「保守」,社科院有關數據的真實成色,就可見一斑了。為時代擦皮鞋不應成為社科院的工作重心,即使要擦,總要擦得令人服膺。只有如此,社科院一年一度的藍皮書,才不至於淪為遺人笑柄的牛皮書。

  小蔣隨想:不得不說,中產階級這一概念就是模糊的。如果收入處於社會平均水平,就算中產階級,顯然缺乏縱向標尺。因為,中產階級是個舶來詞,是西方發達國家衡量社會階層的坐標。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的整體薪酬水平遠遠低於發達國家,在發展中國家拿社會平均薪酬,與發達國家的中產階級是兩個概念。所以,我們才會創造出「小康」這個頗具中國特色、而且符合中國國情的詞。說得具象一點,美國的窮人一般都有一兩輛舊汽車,家中擁有空調、電視更是不在話下,美國窮人常常是大胖子,因為攝入了太多高熱量的食物,又沒錢去健身房「燃燒脂肪」。反觀中國的窮人,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即便是在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每月拿著四千元左右的平均薪酬,過得也遠沒有美國窮人滋潤。中國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這是高層對國家現狀具有的清醒認識。去年,溫家寶總理也曾說過:我經常勸記者多到中國的農村和中西部地區看看,你到那裡看就知道上海和北京的發展不能代表整個中國。我們要實現小康目標還需要做出艱苦的努力;要建成一個中等發達的國家,至少要到本世紀中期;要真正實現現代化,還要上百年的時間以至更長。按理說,社科院應當成為高層決策的智囊。然而,社科院的報告屢屢被指扯淡。搞學術的人不講真話講拍馬,難道不值得警惕嗎?

推薦閱讀:

世界上最強三大黑幫,中國位居榜首無人敢惹,還非常低調
舌尖上的中國(80年代)
中國六大茶的對比,茶友必收藏。茶別亂喝,否則會出大事
朝鮮戰爭爆發:中國第二次抗美援朝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中國古代畫派 :清初四王簡介

TAG:中國 | 距離 | 西方 | 中產階級 | 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