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放】認識一部偉大佛經《金剛經》?(第35期總裁讀書會線上沙龍)
點擊題目下方總裁讀書會 ,一鍵關注本賬號
【導讀】5月15日晚20點整,總裁讀書會第35期在線沙龍如期舉行,本期的主講嘉賓是張立新先生,哈爾濱格瑞特電梯有限公司經理,業餘時間一直致力於家鄉的文化史料搜集與整理,策划出版《林甸往事》、《百年林甸》等。雖並非佛教徒,但感嘆於鳩摩羅什弘道的曲折,對《金剛經》的深有感悟。
本期的主題是:認識一部偉大的佛經《金剛經》。話題聚焦以下三點:1、《金剛經》到底講的是什麼?2、鳩摩羅什與《金剛經》;3、《金剛經》對現實的啟示。
以下是張立新先生的在線分享實錄:
各位總裁讀書會的會友們,大家晚上好!今天由我向大家推介《金剛經》一書。我即非專家也非學者,即非佛教徒也非在家居士,向大家推薦此書,內心很是忐忑。《金剛經》晦澀艱深,別說參透,就是讀懂都是很難。我今晚所分享的一些體悟,或許膚淺,或許偏頗,即使挨磚也願意承受,或許頭破血流才能讓我參悟的的更深一點。既然得到讀書會組織者信任,只有精心準備,抱著拋磚引玉的態度,哪怕引起大家對《金剛經》一絲一毫的興趣,即可足慰我心。
《金剛經》儘管是舶來品,可作為儒釋道經典之一,早已融入中國文化之中。自從問世翻譯成漢字1600多年來,對它註疏一直沒有停止過,而註疏的過程就是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的過程。如果只讀單行本《金剛經》,你可能會摸不著頭腦,單是其中的生僻字就是一關,即使字認全了,句子弄通了,它的要義與歷史背景一樣令人一頭霧水。這個時候,高僧大德的註疏就顯得異常重要,所謂註疏就是註解疏通。
一、《金剛經》到底講的是什麼
開宗明義,《金剛經》就是講如何修證成佛(注意,對於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此處佛字可以用功字來替換。)
於無聲處聽驚雷。《金剛經》一開始就從佛祖日常修行開始,看似平淡無奇,可真理就在看似平淡間,乞食、洗腳、打坐,一切很平常,可這種平常卻蘊含修行的法門。佛祖從乞食開始,演示日常修鍊過程。
乞食就是所謂的化緣,就是教化因緣,是一種雙向布施,乞食者是法布施,讓你有機會接觸佛法,認識佛教。付食者是財布施,捨出食物,積累福德。
《金剛經》就恰恰是這樣一部告訴你如何修鍊成佛的經書,但是佛祖不會告訴你,按照《金剛經》做了、修了,就一定能成佛,佛告訴你的只是一種可能。佛為什麼這麼說呢?我的理解是:
發願成佛是一件大事,今天想成佛就發一下願,明天鬧心了這個願取消了,這不叫發願。這個願發了,就能鎖住,然後就朝著這個目標前進,這才是真發願。發願成佛與設立公司很相像,如果總是有想法,而不去實施,這和沒想法沒什麼大的區別,有想法了,實施了,公司也開了,也有目標了,不好好經營,最終也將一事無成。
《金剛經》,全名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在傳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經典中,《金剛經》是譯介最早、流傳最廣、影響最深的經典之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把《金剛經》與儒家的《論語》、道家的《道德經》並列視為釋儒道三家的寶典。
《金剛經》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簡稱,對於本經名稱的理解,可以仔細分解每一個字意,便可知,金剛經全稱已告知了人們如何到達彼岸——銳利無比地、充滿大智慧地到達彼岸。
《金剛經》第二篇主要講:發心,善護念,心如何住。
發心就是樹立目標,善護念就是守住、鎖住這個念頭。善護念很重要,我們大都對這樣一句話很熟悉:不要因為我們出發得太久,而忘記了為什麼出發。有外來的善護念,有發自內心的善護念。
孔子所言: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是一種善護念。而教育的目的,我認為就是要由外在的善護念轉化成內在的善護念,而內在的善護念一旦生成,就會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由此帶來的變化就是目標明確、概念清晰、拓展關聯、融會貫通,由文字般若晉陞至實相般若,產生真正大智慧。
二、鳩摩羅什其人與《金剛經》
(一)鳩摩羅什其人
在我眼裡,鳩摩羅什既聰明又用功,執著而又韌勁,鍥而不捨、百折不撓。這樣的人,想青史不留名都難,而鳩摩羅什恰恰就是這樣的人。
如果說,這是一部曠世奇書可以說毫不誇張。《金剛經》是一千六百年前,十六國時期的鳩摩羅什法師翻譯過來的印度佛教經典。翻譯《金剛經》的人和他為了弘法進入中原的過程都是不朽的傳奇。
鳩摩羅什生於公元344年圓寂於公元413年,古西域龜茲(讀音秋詞)人(今新疆疏勒人)。其父是印度的一位宰相後來出家當了和尚,又被龜茲國公主逼迫還俗跟她結婚。不料生了鳩摩羅什後公主卻又要出家,宰相丈夫不答應,我好好的出家當和尚,你逼我還俗結婚,現在你卻要出家,所以這個故事很傳奇。
鳩摩羅什和媽媽一同出家那年是7歲,年幼的鳩摩羅什天資聰慧,很有慧根,6萬多字的《法華經》兩天就可以背誦並且領會。為了專心向佛,和母親遊歷印度諸國,遍訪名師,深究奧義。十二歲時,放棄小乘修行,轉而修習大乘佛法。回到龜茲,繼續在周邊參學、論法,進步很快,不到三十歲,已經名滿西域,聲慣中原。
那時中原佛法不成體系而且翻譯的文字生澀難懂、歧義叢生。鳩摩羅什發宏願為了到東土弘法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就這樣開始了另一段傳奇:公元384年前秦皇帝符堅派大將呂光滅了龜茲國(這是第一個為迎接鳩摩羅什進入中原而被滅掉的國家),公元385年3月呂光班師回朝入玉門關途徑涼州(今甘肅武威),傳來消息符堅兵敗被殺(這是第二個為迎接鳩摩羅什被滅掉的國家)的消息,呂光隨即自立為西涼之王,並把鳩摩羅什羈留在涼州。公元401年,後秦軍隊攻破涼州(這是為迎接鳩摩羅什而被滅掉的第三個國家),同年鳩摩羅什被後秦皇帝姚興迎入長安(今日西安),開始弘法譯經的歷程!
(二)為什麼說鳩摩羅什譯的《金剛經》最優秀?
公認翻譯準則:信、達、雅
信:忠實原著,翻譯的準確,可信。
達:通達、順暢。
雅:翻譯的要文雅,要傳神,要簡單扼要,妙不可言。
有很多神來之譯。
南師的解讀:「如來」的來相對的就是去,鳩摩羅什並沒有翻譯成如去,如果翻譯成如去,大家可能也不想學了,一學就跑掉了。翻譯成如來,永遠是來的;來終歸是好的。佛已經是成道者,所以叫如來。《金剛經》上有句話,是佛自己的註解:「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無來也無去,不生也不滅,不動也不靜。
三、《金剛經》對現實的啟示
1、《金剛經》給我最重要的啟示是,《金剛經》證空,無所住,反對偶像崇拜。
佛在心中莫浪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只向靈山塔下修。
什麼花多少錢,燒個頭香,那只是討個彩頭,與佛教無關。更是有多少旅遊景點,假佛教的名義,巧立名目,搜刮錢財,那都是在玷污佛教,有些地方對不明真相的遊人的誘導與侵害相當嚴重,已經嚴重偏離佛教的本質,應該列入國家的整治計劃中。
還有一些人,這邊做了壞事,那邊就燒香拜佛,祈求保佑,這樣更讓人感到可笑。如果佛保佑了這樣的人,佛還是佛嗎?佛不豈成了小人,拿了你點好處,就來保佑你。
2、《金剛經》是一切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因其探討解脫生命困惑的大智慧,被奉為「佛門的智慧之母」。同時,不學佛的人也能夠在其中獲得重要的人生啟迪,所以通常意義上,它也是一本人生哲理典籍。
從《金剛經》來看,佛法是解決心的問題。一開始先提到發「成佛」的心,然後是降伏虛妄之心,而後又是清凈心,等到證入涅槃之後,心不再迷茫,連一絲絲的煩惱都沒有了。助人脫苦離難,不生煩惱,這就是金剛經所要達到的目的。同樣,這也是佛法的目的。在這個意義上看,佛法也不妨稱為心性之學。
「心」的健康與否,直接關係到人的幸福。現代的心理醫生解決的只能是個別人的問題,而一種千年背景的哲學思想,則能夠影響成千上萬的人。有識之士,已經將眼光投向了這樣的經典,比如探討《論語》與人生智慧、研究《老子》與人生幸福。而實際上,最直接針對煩惱、慾望的「心靈雞湯」則是這部曠世經典《金剛經》。
《金剛經》提出降伏其心,就是要降伏我們內心中的不安定的煩惱因素。這恐怕是現代人最急需的一劑心靈良藥。
3、 如果說《金剛經》是成佛之學,如果將佛字置換成「功」,那麼《金剛經》就是史上最偉大的成功學。修佛的六度在成功學裡面的意義明顯。
所謂六度即修鍊成佛(功)的六個辦法:持戒、布施、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持戒:對於佛教徒來講,不持戒就會犯下罪業。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我們做什麼,都講究有所為、有所不為,不應該為的堅決不為就是持戒。違法亂紀,任性妄為我們會滑向萬劫不復的深淵。我們總是感嘆,這個社會中的人越來越浮躁、越來越任性,越來越沒有底線的時候,持戒就顯得異常重要了,特別是現代人,遵守規則,保持警覺,對於我們提高道德修養、對於我們規避風險、穩步邁向成功意義深遠。被暴打的女司機如果能遵守交通規則就不會有此遭遇。
布施:學會能舍、會舍才能得,布施的舍不單指物質財富,傳經佈道也是一種舍,肯下功夫也是一種舍。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見義勇為也屬於布施。個人覺得布施更多的是考驗一個人的胸懷與格局以及一種勇於奉獻的精神。前幾日媒體報道,三個人吃飯喝酒,為了能不買單有借口先走的;沒走了的,裝病躺在地上的就是為了逃避買單,最後驚動了警察來調節。這是一種極端的例子,這樣的人可想而知,以這樣的狀態將一事無成。我們周圍有太多因合作最後起爭執的情況,究其原因,與不能舍、不會舍有關。
忍辱:就是控制情緒,有規則流動,不能泛濫。衝動是魔鬼、小不忍則亂大謀,忍各種各樣的辱對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有意義。忍辱是最難的,我自己開車就是一個例子,別人超你、別你、催你、刮你,蹭你、撞你,你承受不了,血直往上沖,容易激化矛盾,容易使自己成為一個負能量攜帶者,看看這兩天網上熱議的成都男司機因車被別暴打女司機已經被刑事拘留一事,就是不能「忍辱」而終釀大禍之現實佐證。古老的佛經里藏著給現代人開的藥方。誹你謗你,那就更了不得了,做到和而不爭真的很難。我們要學會討論問題,只討論問題而不互相攻擊,很多的時候,人們一不如意,就異化遷怒成對對方人格的攻擊。現在我們所了解的羅伯特議事規則,就是從技術細節上規避了這種對人格的攻擊。古語有「多難興邦」 「自古雄才多磨難紈絝子弟少偉男」,韓信能忍胯下之辱成就了偉業。這些都說明了忍辱的重要,能忍住各種辱,可以迸發出強勁的動力。
精進:就是不斷要有進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實際上,精進包含各方面,比如技能、思想、格局、情懷、人生觀、宇宙觀、 行為倫理等等。
禪定:禪定,是佛教譯語中特別的譯法,禪,是印度梵語禪那的簡稱,其義為定、思維修、功德叢林等,故禪定是華、梵兼稱。這是從其名稱上來解說的。
若從其意義上來說,一個修行人,能攝受散亂心專註一境,即是所謂定;攝心繫念一種法門,能出生種種三昧,即是思維修;依於禪定能出生種種功德,即所謂功德叢林。總括起來說,禪定是修菩薩道者的一種調心方法,它的目的是凈化心理、鍛煉智慧,以進入諸法真相的境界。
禪定能使人專註,專註就能提高效率,提高效率,再持續的精進,這個人想不成功都難。這是我的體會。
關於禪定也不能拘泥於形態,不能說只有打坐才能入禪定,走在路上、打坐、躺著卧著、都可能進入禪定狀態。
般若:參透生死,了卻煩惱,證悟成佛的大智慧。前五度在般若的統攝之下,相輔相成,協調一致才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
從淺處說,《金剛經》解決的是心的問題,這些問題對人生而言是很重要的。從深處說,《金剛經》談的是宇宙真理、時空等大問題,這些問題對於全人類來說亦是很重要的。但個人問題和宇宙問題在這裡卻是統一的,佛以「剎那間」去包容百、千、萬世,將大千世界等同於一粒塵埃,是非常吸引人的觀念。但是《金剛經》卻不是那麼好懂,因為機緣變了,受眾變化了,隨緣而產生的「文字般若」也失去了它溝通的「方便」,變成了深奧的經理。
幸好時代變遷,為我們提供了解讀經典的新方式,即消解掉不利於溝通的舊文字,以圖、文相諧的視覺思考邏輯,化繁為簡,重新構築閱讀。本書即是這樣一種視覺表演,文字、圖片、圖表等符號,互為對應角色,相互對話,力爭在還原《金剛經》最初精神的基礎上,把受眾引入對現實生活的理性思考。數年沒停止精讀《金剛經》、南懷謹和瓊那兩位大師的經典註疏,讓這千年的智慧,洞穿時空,成為人生指南。
總裁讀書會平台總裁讀書會是國內著名機構、媒體、企業和社會知名人士發起的企業家與商業精英終身學習運動,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提供獨家學術支持,是中國首創通過電視節目、現場課程和全媒體內容出版把商界巨子、名師學者與高端會員聚集在一起的高端智慧分享與社交平台。總裁讀書會模式總裁讀書會首創「眾籌贏智匯」學習新模式,倡導每一個企業家推薦一本自己讀過的最受益的圖書,講述自己的實踐經驗和故事,每一個人都可以參與,以此搜索和匯聚最具閱讀價值的必讀好書和商業智慧思想庫,為我們更好的學習、更好的成長提供導航和幫助。總裁讀書會會員總裁讀書會沙龍是面向廣大商業精英和創業者的開放平台;總裁讀書會俱樂部專屬於千萬級以上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和億元級以上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提供四大特色服務,為您創造終身受益的人脈圈子和智慧資源平台。總裁讀書會發起人響石文化是總裁讀書會的核心發起人,並有眾多機構、企業和知名人士參與聯合發起。響石文化被出版界譽為「響噹噹的內容提供商」,一直致力於打造財經名人商業智庫。每個企業家都有獨特的故事和思想,出版自己的傳記與著作是成功人生的必修課。響石文化願竭誠幫助「立功」、「立德」成功人士輕鬆實現「立言」,達成「三立圓滿」的精彩人生。獨家學術支持北大國發院BiMBA成立於1998年,由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周其仁、海聞教授等人創辦,坐落在北京大學美麗的皇家園林朗潤園,是北京首家經國務院學位辦批准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和北京大學跨世紀對外合作項目。北大國際隸屬於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National School of Development, NSD),是一個提供工商管理學位教育(全日制MBA、在職MBA、EMBA),以及為各行業、企業和其它類型單位量身打造的企業管理(EDP)、金融和行政管理等培訓項目的教育機構。
↓↓↓點這裡!更多精彩!
推薦閱讀:
※圓明師父試講金剛經第十五講
※讀《金剛經》|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者,於一切法,不生法相
※金剛經告訴你 佛在哪裡?
※《金剛經》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