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陰陽五行話中醫文化

從陰陽五行話中醫文化

從九五年起海南三亞市、瓊山市和福建廈門市等診所牌上都有明顯的太極圖標誌。太極圖用「S」線將一圓分成兩半,用不同的顏色畫出陰陽魚及魚眼。太極圖流傳幾千年,歷代醫家解釋雖不盡相同。但對陰陽魚的解釋大徑相同。從治簡元元的眼底癌起,大腸癌、淋巴癌、食道癌、骨髓癌、乳腺癌、肝癌及股骨壞死,神經萎縮等,開始堅信中醫深厚的內涵。這是現代中醫文化框架背後鮮為人知的秘密;也是黃河長江哺育的中華兒女獨有的文化理念。正如愛因斯坦晚年告誡同事說「西方的科技,如果沒有東方哲學的指引,就是瞎子……」可見他神往東方哲學。遠在童年時代,受父親的影響而迷上《周易》和神秘的八卦符號……由於命運的捉弄,一生坎坷,幾生幾死的我,對照自己的經歷,竟有頓悟之感,開始認真學習起中醫針灸來,現在算起已經有50年了。腧穴作為生命的一部分,本身就是縮小的宇宙和人體,蘊藏著豐富的生命資源,他們都分陰陽和金木水土火,日月山川,江海湖澤……並具調節生命的機能的奧秘,它不是靜止的,而是運動的全息,開啟這個人體的能量庫,就會發現人體本身百葯俱全,能生存就能自治自養。日支開穴法開闢了傳統易數與針灸治病相聯繫的新方法。數千年《內經》指導要「人天相應」。要求人要知變、應變、適變、權變。中醫?不是中國醫術的簡稱,是孔子講的「中庸之道」。是不偏不倚的醫學。調整陰陽五行的醫學。天地間海納百川的醫學。

《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涉及古代各科,為群經之首,中醫之源。中醫以人為本,從醫者必智以先之,勇以付之,仁以成之。葯有藥名,穴有穴性,腧穴與中藥同理,針灸治病理法方穴術,缺一不可。如內經認為腧穴入骨通髓與津液合化成血等。如三陰交瀉法潤腸通便,補法滋肝養腎,三陰交伍血海,活血化瘀,三陰交伍足三里,健脾益胃,三陰交伍關元,補腎益氣。其文化底蘊,更是相得益彰。如三陰交,三生萬物。《易泰》「天地交萬物通」。《靈樞逆順肥瘦》「足之三陰,從足走腹」。《說文》「從大象交形……」關元,開合元氣之關。《楚辭雜誌》「食元氣兮長存」。《黃庭中景經》「方園三寸名關元」。《春秋紫露重政》「故元者為萬物之本」。足三里,集會通達之意。《內經海論》「胃者水谷之海」《靈樞九針十二原》「陽有陰疾者,取之下陵三里」。《素問針解》「所謂三里者,下膝三寸也」。血海「容易之大者為海」。《淮南子汜論》「百川異源,皆歸於海」。《金針梅花詩抄》「緣何血海動波濤,氣攝無權血妄行」。恰是一幅幅鮮活生命的畫卷。是還原呢是進化?還是生命的未知?

天干地支是中醫文化的載體,也是宇宙人類信息的載體,時空信息,人類變化都在其中,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巳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干支都有陰陽剛柔生死之分,動靜方圓之別。十干合化,支元六合,合是陰陽和諧,氣數投合;還有白天晚上陰陽之氣交感的隔合。更有合祿、合馬、合貴等等,從無形中看見有形。天干是:甲木主宰四時,生育萬物,乙木雖為陰,也能育萬物,丙火麗乎中天,普照六合,丁火萬物之精,文明景象,戊土洪蒙未判,厚載萬物,已土為天之元氣,地上真土,庚金握天地肅殺,辛金五金之首,八石之元,壬水喜陽土作堤,怕陰木盜氣,癸水清濁分明,流向四方。地支是子為墨池,丑為柳岸,寅為廣谷,卯為瓊林,辰為草澤,已為大驛,午為烽堠,未為花園,申為名都,酉為寺鐘,戌為燒原,亥為懸河,這是干支文義,也是中醫傳統文化。天干地支不僅是古曆法,古天文等的紀理和運算數字,也是中醫之淵源,陰陽生化及奇偶變數,如五運六氣,指天體運行的東南西北中和氣變產生的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狀態。它不僅是古天文,氣象學,更是陰陽五行的客觀依據,《內經》《易經》的理論基礎。尤其是寓學於研的核心思維理念,但是近來不少醫家以六十甲子數推算病傷,確是一種錯解。如2003年的「非典」。

發展易經太極理念的中醫、針刺陰經,引出陽經的病氣,當病在陰經時,刺陽經引出陰經的病氣就很自然了。它提示了宇宙的一切自然的機理,仲景以六經論傷寒,五臟論金匿就是溶陰陽五行為一體的例證。任何一個生物體本身就是一個生物場,每個細胞或遺傳基因的排列中都有全部顯性生命的特徵和密 碼。明張景岳著《類經圖翼》對醫易作深入淺出闡明,葉天土又是提出了「瀉南補北」「瀉北補南」新觀點,唐宗海《醫易通說》的自然之理,解釋了針葯的氣化作用。鄭安欽用坎離卦象之理,剖析人體太極圖含三歸一……闡明變、不變與漸變的理念,變中要有不變,不變應萬變,漸變是習以為俗。並認為萬物一太極。如同乾坤兩卦,一健二順,相反相成,對立統一,作用就是陽主陰從,陽始陰成。尤其是針灸,它是科學理倫與操作技術完美結合的發明創造。腧穴作為生命的標誌,思想內涵雖是黑洞,如腧穴有全息,整體,時間,雙相,動態等特性,在不同的年齡,時差,地域,生理,病理,病狀等,也會產生不同的氣血變數,針氣彪悍,滑疾,或酸,或脹,或麻,或沉,五變主五腧,獨特的治神,巧妙捕捉瞬息氣變,取效於無形,矢向病所「拔刺」「雪污」「解結」「決閉」……中醫針灸的文化太廣博,他需要一個能展示自己的平台,使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錄瓢兒山醫案一則……「尤其是對麥堂義(植物人),陳自強(腦病毒)施用火針與四逆湯,附子一劑量300克,院里的醫生們說是蠻幹,當病人排出許多黑尿,又指三道四地說是要脫水,殊不知是腎功能恢復,吐故納新的開始,病獲轉機。二人是發病專機送廣州,病危被遺返的,神志昏迷,呼之不應,氧管、食管、尿管及喉管等捆滿全身。此症沉寒痼冷如冰山凝阻氣血,非烈日堅冰不化,陽氣不蘇,清陽不升,濁陰不降。五行以中土為中心,中氣升降出入以溉四維,中者,上下之樞機,就五臟五行而言,中土病,心火不潛藏,肝木不植立,肺金不化生,腎水不停蓄。病存一線,只有益火之源。先天之氣屬火,命門為陽根,雙腎之間,人君之象,唯有借純陽之火及藥物,矢向病所,方可轉危為安。病在陽以扶陽抑陰,在陰則用陽化陰,尤其是陽主陰從的理念,乾坤世界時刻都充滿了運動和變數。如陰陽學說中的對立與統一,互根與消長,標本與常變;天人合一是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基礎上建立,五運六氣是甲子數紀理推算等等,這是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智慧與知識載體,給人類前進注進了永不消退的生命信息。與《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內科學》等現代教材格格不入,但它確為臨床救急的不二法門……雖然不盡人意,經歷都促成了對中風病的新認識。特別是對《扁鵲新書》扶陽三法的理解,火攻第一,硫磺第二,附子第三。《陰陽別論》講太陰為開、厥陰主和、少陰主樞,樞即轉歸,陽入則生,陰入則危。」

6月14日,不速之客台灣黃文玉的母親陳俗維,登門求治說「黃文玉(英國劍橋大學學生,年齡28)因腦部外傷,經美國、英國權威醫生治半年,病情加重……」請我施以援手。我告之陳說,「與香港的張意玉(白癜風)鄭孝蓮(牛皮癬)有約會,他們都分別專程來過合江。我不能失約,只送一份申遺資料,並轉告他一定要來合江前看完」。次日黃媽來電告之「人在美國,血壓升高,不能啟程,來時要帶一個台灣的國醫」。17日來電「黃文玉像似不正常,連我都罵,醫生也罵,兩個中醫連處方都不敢開了」。「來合江,還有一個中醫,一個西醫,一齊上!」「不行,一個擔水,二個抬水,三個沒水……治了半年,尿結石1.6腎結石1.7,只能說西藥的毒付作用積澱,這是量變引起的質變……」。治了半年,才說沒治,是哪家的科學?23日又來電:「24日從美國啟程,直達合江」。24日又來電「因雷雨,無法上機」。八月27日黃姐(心外科醫生)從美國來合江,她講在美國陪伴的日子「好一點」。還講了女兒因神經受壓迫手不活動。並約定30日來合江,失約是出不了院嗎?電視常講中醫養生,用西醫標準,如缺鈣、鋅等,和中醫天人合一的整體觀格格不入。中醫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時為基礎,輔以大小運流年的生克制化來推算。制化是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聯繫,五行間這就是有勝有復,有生有化的關係。《內經陰陽應向大論》「天地之合,不離五」,人有病,陰陽五行起決定作用,氣聚成物,物化成氣,人體陰陽五行是一種物質,張訓浩說:「不辨陰陽,不懂五行……就絕不可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中醫」。「醫理、命理、地理其理一也」。十天干,十二地支就是它的特殊符號,名字。醫易同源,易經是大腦,左右手就是中藥、針灸。這應當是新時代的中醫。

「日支開穴」法

陰陽五行干支是中華祖先反覆磨合和歸納,總結,逐步完善起來的,不同的干支配合,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如祖先發明了用天干地支來代表人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更是時間、空間等變化的信息標誌。如甲乙屬木屬肝膽,丙丁屬火屬心與小腸,戊己屬土屬脾胃,庚申屬金屬肺與大腸,壬癸屬水屬腎與膀胱;缺金就是肺與大腸有病。干支雖有陰陽生死之分,又有動靜方園之別,然而它們的五行卻是相同的,「子午流注」用陰陽五行,生克補瀉為八綱,開闔逆順為四柱來解釋針刺時間,「靈龜八法」用八脈八宮配八卦,時日干支來推算就診時間,為民族的繁衍建立了不世之功。

進入新世紀,中醫針灸申遺成功。當代生命科學三大任務:預測、治未病和個體化的治療。至今仍是個謎,遙遙無期。錢學森高瞻遠矚,醫學的方向是中醫,而不是西醫;西醫也要走到中醫的路上來……日支開穴法雖然不能完全涵蓋「三大指標」,但畢竟為此邁出了一步。從簡元元(眼底癌)、胡興群(乳腺癌)、梁仁健(腦瘤)、張興華(股骨壞死,強直性脊柱炎)等到曾萬寧(肌營養不良),均是大小醫院不治不收的,並認定為不治之症。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全愈。無不包含著日支開穴痕迹。日支開穴是多人的努力,它專用「五行穴」,它是臟腑經氣出入的場所,如《素問》所言「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它陰陽互用,陰病治陽,陽病治陰,氣相交貫,它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干支中的日干為中心,以就診日的日支為基礎補瀉。天干傳遞了星空信息,地支表現人的變化,陰陽概括了事物地規律,五行反映了物質的第一性。冀收「天人合一」之效。不對之處請批評指正,付申遺資料。 四川合江 廖春晴


推薦閱讀:

《劍橋易學培圳資料》:第三講 陰陽理論的運用(第一節選段)
華佗論病理——論陰陽大要
(5)陰陽象法點竅
、《陰陽五行》歌訣
太極陰陽五行功

TAG:文化 | 中醫 | 五行 | 陰陽 | 行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