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斷學總論
中醫診斷學總論
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內容提要中醫診斷學是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研究如何診察病情、辨別病證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一門學科。它是中醫基礎理論與臨床各科之間的橋樑,為中醫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主要骨幹課程。在長期的醫療實踐活動中,歷代醫家積累了豐富的臨床診斷經驗,形成了中國特有的完整的診病體系,即四診(望、聞、問、切)、辨證與辨病。中醫學在診察患者時,主要依據患者的自我感覺與外在表現,將四診所獲得的各種模糊信息(病情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形成對患者整體狀態(證候)的認識;這種整體、動態的觀念體現在診斷上的重點側重於辨證,顯示出中醫在醫療實踐方面的卓越思想。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這些特點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中醫診斷未能採用實驗室與特殊儀器檢查,在診斷的定位、定量方面顯得相對不足。第二節 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一、診法「以表知里」的診法包括望診、聞診、問診與切診等四種診病方法。望診指的是 運用醫生的視覺,觀察病人的神、色、形、態及分泌物、排泄物的形、色、質、量等。因為"有諸內者,必形諸外",觀察病人外在的異常變化,可以了解疾病情況和人體內部的臟腑盛衰、氣血盈虧 ,體現司外揣內、見微知著的診斷原理。在望診中,又以觀察面部與舌最受重視,因為它們與內臟功能有著密切聯繫。聞診是指通過醫生的聽覺及嗅覺,分辨病人語言、呼吸、咳嗽、聲音與排泄物、分泌物的氣味是否異常,藉以判斷病人患病情況。問診是醫生對病人或陪診者進行有目的地詢問,了解病人的現在癥狀、引起疾病的原因、病變過程、診療經過、以及病人的生活習慣、人事環境等,為診斷疾病搜集有關資料。切診是醫生用手在病人體表一定部位的脈管搏動處與身體的一些部位,如胸、腹、四肢等處進行切按。根據手的觸覺所得的脈象變化與局部的異常反應,以了解脈象和體表局部的變化。望、聞、問、切四種診法,在臨床時相互補充,彼此不能取代。所以在臨床診斷時,必須四診合參,才能正確地診斷疾病。單純依賴一種診法,可能產生偏差,導致誤診。二、診病,亦稱辨病,即對疾病的病種作出判斷,得出病名診斷。疾病的病名,是對該病全過程的特點與規律所作出的概括與抽象。三、辨證辨別證候,確定證名。症即癥狀,是病人感到的自身異常變化及醫生通過四診獲得的異常徵象。症是分析與判斷病 證的原始依據,主要包括癥狀(如頭痛、咳嗽、胸悶)和體征(如面色白、舌質紅、脈弦滑)。證即證候,是疾病發生和演變過程中某階段本質的反映,它以一組相關的癥狀,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機、病位、病性、病勢;或可認為證是人體生命活動狀態的劃分。因此,證既可體現疾病某階段的狀態,也可體現亞健康時的狀態。如肝膽濕熱證,病位在肝膽,病性為濕熱,病機為肝膽濕熱;氣虛證可見於許多疾病某一階段,亦可見於亞健康者。病即疾病,是在病因作用下,機體正邪交爭,陰陽失調,所出現的具有一定發展規律的全部演變過程,具體表現出若干特定的癥狀和各階段相應的證候。辨證,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對臨床病情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判斷證候為論治提供依據的思維過程,即確定屬於何證的過程。它是一種將周圍環境、正氣強弱與疾病特點加以綜合考慮的診斷方法。證的改變,具體體現了疾病發展、變化過程。這種改變包括:①自然轉變:不經人為,過一定時間而自然轉變。這些轉變,往往遵循一定的規律,如外感病的傳變。但是,疾病的發展變化,常常因人、因時、因地而異。②經治療或調養而轉變。正確的調養或治療,可使疾病向好的方向轉變;否則,就會向惡化的方向轉變。在長期臨床實踐中,歷代醫家創造了許多辨證方法,如八綱辨證、病因辨證、氣血津液辨證、臟腑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經絡辨證等辨證方法,這些辨證方法從不同的方面總結了認識疾病證候的規律,它們各有側重,各有特點,又相互聯繫和補充。其中八綱,即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張景岳稱為「陰陽六變」,是分析各類疾病共性的方法,它是其他辨證方法的總綱。陰陽是區分疾病類別的總綱,表裡是分辨疾病病位的淺深,寒熱是分辨疾病的屬性,虛實是分辨邪正的盛衰。氣血津液辨證、臟腑辨證主要適用於內傷雜病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主要適用於外感病辨證;而病因辨證可貫穿於內傷雜病與外感病辨證之中;上述辨證均是在八綱辨證的基礎上的深化。四、病案,又稱病歷,古稱診籍,是臨床有關診療等情況的書面記錄。病案是臨床醫療、科研、教學的重要資料。病案書寫是臨床工作者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它要求將患者的詳細病情、病史、診斷和治療等情況,都如實地記錄下來。《中醫診斷學》的內容,有四大內容,診法、診病、辨證、病歷。重點在診法和辨證。診病是臨床各科要討論的。病歷那更是具體診斷病人。病、症、證的關係診斷就是病、症、證這三個字。症,也叫做癥狀,現在又把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叫癥狀,一部分叫體徵,「症」,「徵」中醫歷來也有,但是把它作為癥狀、體徵,這是結合了西醫才這樣提的。癥狀一般是講病人主觀體會的痛苦或者不適,病人自己能夠體會到的。體徵是講的醫生,當然病人自己也可以發現的,異常的改變,比如說舌苔黃、脈數、脈澀、面色蒼白,醫生、病人、其他的人可以發現的,這種病理改變叫做體徵。由於有的癥狀,有的表現,它既是病人自覺的感覺,也是別人能看得到的,所以我們又把癥狀和體徵,籠統的在一起,比如說咳嗽,咳嗽是自己的一種感覺吧,但是別人也知道他咳嗽,別人也看到了,說你這個咳嗽是症幾還是體徵呢?可以說它既是癥狀,也是體徵,因此我們在癥狀和體徵上,不嚴格的區分,籠統的稱為癥狀,簡稱為症,這些癥狀、體徵,這個症,它只是疾病的現象,不是本質,是現象。它是病和證的客觀反應,是辨病、辨證的主要依據,三句話,一個是現象,第二個是客觀反應,第三個是依據,症在這裡是這樣一個意思。「證」,事實上古代這個證和現在這個症沒有嚴格區別的證是講疾病中機體整體動態反應狀態的階段性病理本質,病和證不相同的地方,這個證是講的機體的一種整體反應狀態一個階段的,當前這個階段存在一個什麼反應狀態,全身是什麼反應狀態,它是由病位和病性等證素決定的。這個地方出來一個新的概念,「證素」,這一個概念是2003年2月28號確定下來的,新的概念。證素,就是講病位和病性,心、肝、脾、肺、腎、胃、膽、小腸、大腸、膀胱,這是病位吧,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氣滯、血瘀、痰、飲、風、寒、暑、濕、燥、火,這是病性,這些病位和病性,它是構成證的要素,我們說肝膽濕熱證,有哪幾個證素構成的?病位的肝和膽,病性的濕和熱,所以肝、膽、濕、熱這四個證素,構成了一個證名,它都是構成證的基本要素,所以叫做證素,什麼叫證素,構成證的基本要素。病,是疾病全過程的特點與規律,所做的概括,病和證兩個,一個是當前階段的,一個是全過程的,一個是講的當前階段的病位、病性,一個講的它的特點和規律,它的角度不一樣,因此,病裡面,一個病存在著若干個證,一個證可以見於若干種病,因此就有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病同證不同,或者是證同病不同,有這樣的不同概念,講的廣義的疾病,實際上就包括了症、病、證,都包括在內,這是第一大問題。診斷的原理中醫診斷的原理,它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有機體的各個部分是相互作用的,疾病的過程裡面存在著因果的關係,痰飲停滯,可以導致氣滯,氣滯以後又可以導致血瘀,血瘀以後又可以導致陽虛,它也可以有一個因果的過程,局部和整體的病理是相關的,是建立在這麼一些整體的理論基礎之上的,所以我們講,中醫診斷學,它有基本理論,人是個有機的整體,各種病因、邪正之間是相互作用的,疾病的過程存在著因果的轉悠,因果關係,局部和整體不可分割,這樣的基本理論,要講清中醫診斷的原理,最典型的、最有代表性的,是《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裡面的這一段話,它代表了中醫的診斷基本原理,「以我知彼」,「以表知裡」,「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見一個微細的變化,能夠知道它出現什麼問題,「用之不殆」,只有用這種方法去分析,認識疾病,是不會有錯的。這一段話,實際上就是講出了中醫診斷學的三大原理,一個是從外揣內是「以表知裡」,「見微得過」是「見微知著」,「觀過與不及」,是要進行對比,「揆度奇恆」。從外揣內,見微知著,揆度奇恆。
1. 司外揣內通過外部的病理現象,來推測內髒的病理變化,從外可以知道內,就是從外面可以測知內部,而由內部有病變的時候,可以顯現於外,這樣一個過程就相當於控制論上叫做「黑箱」理論,這些話,古代有個說法,《靈樞.本臟》上面講,「司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其所病矣」,《丹溪心法》上面講,「欲知其內者,當以觀乎外」,「診於外者,斯以知其內」,以診察他的外部,目的就是為了知道他內部有什麼變化,「蓋有諸內者,形諸外」,第一個原理,司外揣內。2. 見微知著通過微小的變化,而測知整體的情況,還只看到一點點變化,還沒有釀成大禍,沒有出現全身性的整體變化,之所以由微小的變化來推測,可能會有什麼問題,由於人體是個有機的整體,內部的臟器和我們體表,我們的官竅、組織是相互聯繫的,腎有病,它可以反應到耳朵上面來,肝有病,可以反應到眼睛上面來。中醫用了很多的,比如說面部分候,把我們一個面部分候為各個部分,從頭面一直到心肝脾肺腎,都在面部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一個典型的見微知著,一個裡面包括了整個生物信息,所以我們中醫講的這些,為什麼一個舌診能夠看出全身的病呢?一個眼睛上為什麼能夠觀察全身的表現呢?脈博為什麼能夠診全身的疾病呢?應該說它的原理,就是一種生物全息的原理。3. 以常衡變根據《內經.素問.玉機真臟論》裡面講的,「五色脈變,揆度奇恆」,揆是講的檢測、揣度、估量、猜測、推測,來推測它的正常、不正常。奇恆,奇是講不正常,恆是講的正常,比較一下,這個人正常不正常,揆度奇恆,這是我們中醫診斷的一個原理,就是根據比較出來的,並沒有一個「金標準」,不像西醫的一個血壓,作化驗的時候,哪一個成份,納離子、鈣離子多少毫克,並沒有這麼精確的數量,而就是互相比較,看看他的,哎呀你這個人的顏色,今天有點面色白,一定精神不太好,揆度正常和不正常進行比較的,在認識正常的基礎上,發現太過、不及的異常變化,這個人是正常的,那麼他一比較起來,他有點不正常了,他是太過還是不及了,從而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變動的程度。比如我們講望神,我們中醫特彆強調望神,這個神怎麼樣去衡量它,生理的神,得神是多少啊?得神到了一百就是得神,九十九就不得神,少神,得神、失神、少神是比較出來的,模煳、抽象出來一個總的概念,比如我們講年輕,什麼叫年輕,你說這個年輕的標準是什麼?有一個金標準沒有?年輕的金標準,如果說二十歲的人是年輕的話,我說他十九歲年不年輕呢?所以它是個比較的、相對的概念,這就叫做揆度奇恆,就是以常衡變,望面色蒼白、澹白、晃白、灰暗、萎黃,這都是比較得來的,這些癥狀要它客觀化,要考慮到周圍各種環境,要考慮到他的年齡、職業等等,要考慮到他是相對的多少,你不能說一個絕對的,脈博,我們在七十二次左右,八十到九十,這都是正常的,九十次以上,我說它稍微快了一點,一百次以上就是數脈,一百一十以上,我說它是疾脈怎麼,它有一個相對的概念,這都是揆度奇恆。原理三個:司外揣內、見微知著、以常衡變,這就是《內經》講的從我知彼,從表知裡,觀察太過、不及之理,見微知著的這麼一種診斷原理。
第三節中醫診斷學的基本原則原則有三:整體審察、診法合參、病證結合。一、整體審察整體審察是中醫學的基本概念之一。診斷疾病時的整體觀念,是指要考慮整個人體(內)與自然環境(外),或稱「審察內外」。因此,整體觀念包括兩個內容1.人體是個統一的整體人體上下、內外、臟腑、經絡之間的關係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以內部的臟腑為中心,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血脈筋骨等無不通過經絡與臟腑相聯繫。因此,局部有病可通過經脈影響全身;臟腑、氣血的病變也可通過經絡而呈現於局部,在五官諸竅 、肌膚肢體等處有所反映。內部異常可以表現於外,外部有病亦能傳入體內。例如體表的瘡瘍可由腎虛、脾濕、肝火或心熱等引起。故在診斷時需根據全身癥狀來判斷究屬何臟所引起的瘡瘍,從而採取相應的治法。2.人與周圍環境的統一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人體的生理機能已與周圍環境及自然界的一般變化相適應。當人體內部失調,以致不能適應周圍環境及自然界的變化;或周圍環境變化劇烈,超過人體能適應的限度時,就會引起臟腑、氣血的活動失調而得病。如《素問·異法方宜論》中的"東方之域……其病皆為癰瘍……西方……其病生於內……北方……臟寒生滿病……南方……其病攣痹……中央者……多痿厥寒熱",表明周圍環境與四季氣候不同 ,產生疾病即隨之而異,故在診斷時必須結合環境考慮。二、診法合參望、聞、問、切四診各具有獨特的作用,又都有局限性,不能互相替代。必須四診並用才能全面收集辨證論治所需要的各方面資料。中醫在診斷疾病時,主要依賴感覺器官,通過病人體內的病理變化在體表所顯示的異常徵象與病人自我感覺的不適來判斷疾病的本質。即診斷的準確性取決於醫生的主觀感覺,以及患者的主觀感覺與自述。癥狀是辨證的基礎,若癥狀出現偏差,辨證辨病必然產生困難,因而可能作出錯誤診斷。為了進行正確的診斷,特別對於那些癥狀複雜的疑難重症,必須充分搜集儘可能全面與詳盡的資料,才能減少偏差。詳細收集臨床資料的根本辦法是四診合參,因為不同的感覺器官具有不同的感覺功能。望診、聞診、切診是醫生運用視覺、聽覺、嗅覺與觸覺來對病人進行診察,而問診則概括了病人的感覺及對疾病發生、發展的有關問題的敘述。它們之間只能相互補充,不能彼此取代。所以,只有全面收集四診資料,才不致遺漏辨證所需要的內容,從而為正確診斷創造良好條件。故明代徐春甫曾云:"四者之要,望聞問之三者先以得其病情之端,而後總切脈於寸口,確乎知病之源"。李延罡則對四診合參作了很形象的比喻,他說:"望聞問切,猶人有四肢也。一肢廢不成其為人;一診缺不成其為醫",由此可見古代醫家對四診合參之重視。三、病證結合診斷要明確所患疾病及所屬證候,把辨病與辨證結合起來。通過辨別病證,認識疾病的本質, 即所謂「辨證求因」。辨別病證在辨病的基礎上進行辨證,是中醫學固有的獨特內容。《素問·熱論》中說:「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首先確定是由寒邪引起的熱病,然後辨別三陰三陽經中何者受病。後世的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等 ,都是遵循《內經》精神,在先辨明疾病的基礎上進行辨證的範例。中醫在辨別病證時,尋求病因是主要內容之一。中醫的「因」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的「因」,是指一般常說的致病因子,如六淫、七情、飲食勞倦、蟲獸金刃所傷等。廣義的「因」,則為除了上述狹義的「因」之外,還包括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些病理變化,如氣滯、瘀血、食積、痰飲等。此時,原始致病因素可能存在,也可能已消失。這些病理變化就成為疾病的主要矛盾或實質所在,是辨證論治的主要對象。辨別病證的中心任務不是直接去尋找病源體或某器官的器質性病變,而是要根據患病時出現的各項異常變化來掌握疾病的本質。這個疾病的本質包括病因、病位、病性、病機、病人體質與周圍環境等。簡言之,辨別病證就是在整體觀念的指導下,運用四診方法與辨證理論,對人體在致病因素影響下所出現的一系列癥狀進行細緻地觀察與分析,從錯綜複雜的現象中找出矛盾所在,確定其所患疾病與所屬證候。第四節 中醫診斷學發展簡史商代甲骨文記載疾病的卜辭,可看作我國現存最原始的病歷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有不少記載疾病的卜辭。據胡厚宣氏的意見"人之病,凡有頭、眼、耳、口、牙、舌、喉、鼻、腹、足、趾、尿、產、婦、小兒、傳染等十六種,具備今日之內、外、腦、眼、耳鼻喉、牙、泌尿、婦產、小兒、傳染諸科"。說明早在商代,中醫診斷業已具有一定水平,對疾病的分類較細,能夠根據人體不同部位來命名疾病。人類在生產、生活實踐的過程中,不斷與疾病進行鬥爭 ,逐漸積累豐富的醫療知識,總結診察疾病的方法,掌握疾病變化的規律。中醫診斷學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形成與發展起來的,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一門學科。甲骨文卜問疾病的記載,可看作我國現存最原始的病歷。其中如在公元前13世紀的武丁期卜辭中有「有疾齒住蠱」的關於齲齒的記載,比《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提到的齲齒要早一千多年,比國外早七百年以上,是世界上最早的記載。周朝《周禮》《周禮》是記載周朝社會情況的古籍(書中摻雜了秦、漢社會的一些內容),書中將醫生分為疾醫、瘍醫、食醫與獸醫,可見當時已分內科、外科、營養科等。採用望診、聞診等多種診斷方法,能夠診斷若干疾病。病人在死亡後,醫師要填寫死亡原因的報告,並加以保存。實際上,這也是一種早期的病歷。公元前5世紀扁鵲著名醫家扁鵲就擅長「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公元前3世紀《黃帝內經》公元前2世紀西漢淳于意"診籍"西漢名醫淳于意對於所診治的病人,均有"診籍"即病歷,並且通過病歷記載來驗證診治的得失,使自己的醫療水平在實踐中獲得提高。這說明古代醫家在診斷方面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醫療作風。在"診籍"中,開始詳細記錄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狀以及方葯 、就診日期,作為複診參考。東漢末年張仲景《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學中關於辨證論治的經典著作張仲景總結了漢以前有關診療經驗,將病、脈、症並治結合,建立了辨證論治的理論,被公認是辨證論治的創始人,通過以六經為綱辨傷寒,以臟腑為綱辨雜病,將理、法、方、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傷寒雜病論》在疾病的分類上基本作到了概念清楚、層次分明,具有很高的水平,至今仍沿用其整體模式。華佗《中藏經》華佗所著的《中藏經》中,有專論五臟六腑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諸篇,敘述臟腑病變時出現的脈與證。在八綱辨證方面,當論及陰陽、寒熱、虛實時,亦多聯繫臟腑。書中論及諸病,常由臟腑角度進行辨證,可以作臟腑辨證專書。三國時代《難經》三國時代的《難經》,在診法中獨重切脈及改人迎、氣口、趺陽諸診為診寸口之寸關尺,對後世影響極大。自兩晉南北朝至唐宋金元,中醫診斷有著很大發展明清時代(包括建國以前)在診斷方面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問診、舌診、切診(脈診、按診)與辨證四個方面,此外,在四診及望診的綜合研究方面,亦有不少專著.第五節 中醫診斷學發展動態診法客觀化的研究由於受歷史條件的限制,中醫的診法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如舌診 、脈診是中醫學的獨特內容,在診病方面有重要價值,但中醫望舌、診脈全憑經驗和眼睛、手指的主觀感覺,缺乏客觀指標作為判定舌象及脈象的標準,故闡明舌診、脈診的價值,並使其客觀化是中醫學術發展的需要。在診法研究方面,國內學者側重於脈診與舌診的研究。在脈診研究方面,主要針對將脈象可視化、客觀化和科學化的目的,進行了形式多樣的脈象儀的研製;從心血管功能、血液動力學角度探討了脈象的形成機理;建立了一些脈圖的分析方法;探討了常見病證與脈象、脈圖的關係等。在舌診的研究方面,從現代醫學角度,基本闡明了正常舌象與異常舌象的形成機理,探討了臨床常見疾病的舌象變化及演變規律,並將舌象作為某些疾病的重要診斷指標,研製了舌色檢查儀等。此外,國外對腹診研究較多,已形成獨特的漢方腹診;並通過對皮膚電阻等的研究,形成了以良導絡為代表的經絡診斷方法。傳統的中醫診法包括望、聞、問、切四診,主要依靠醫生的視覺、觸覺、聽覺、嗅覺等感覺器官收集病情資料,但依據人體五官收集的資料,其解析度低、信息量少,難以合參;模糊性大,有很大的主觀性,且量化與客觀化不足,缺少定性與定量結合的綜合分析。在診法的客觀化研究方面雖然做了很多工作,但與臨床實際運用還有較大的差距,主要體現在舌診儀、脈診儀、腹診儀等儀器本身獲取的信息量不夠、欠靈敏,有待進一步的深入研究。計量診斷將中醫思辨性的經驗描述和宏觀性概括過渡到高層次的分析與綜合相結合,是中醫學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其實質是解決客觀化與定量化問題,而計量診斷是實現證候標準化的重要方法之一。計量診斷是以統計學概率論為理論,依據有關的醫學理論,將癥狀、體征及各種化驗檢查結果量化,通過概率運算,使其成為診斷和鑒別診斷的重要依據,並可用以判斷病情的發展趨勢,評價治療效果,作出預後診斷。通常就是先將已知的一定數量的確診病例(參照組)的癥狀和體征,按照一定的數學模型,經過統計計算歸納成為一定的數學公式。當待診患者就診時,將其癥狀體征存在與否和/或輕重程度,按事先規定的計量標準轉換成為變數,代入公式即可得出以數量或概率大小表示的診斷結果。其主要包括四診指標的計量診斷和病證的計量診斷兩個方面。四診指標的計量診斷:主要指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所獲得的舌象、脈象和癥狀體征的客觀化、定量化。對於舌診、脈診的計量診斷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從病理形態學、細胞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血液流變學、微循環檢查、舌活體檢查及電鏡檢查等,並利用舌象儀、舌色儀等,對舌色、舌質、舌苔進行綜合研究。日本學者島田豐等提出舌苔計分法,根據評分方法,分別給舌尖、舌中、舌根的舌苔厚度和顏色評分,然後分別計算舌苔厚度、顏色的總分,對舌苔的變化進行評價。利用統計方法對脈圖數據進行分析,對於弦、滑、細、緊、浮、沉、遲、數、洪等脈象進行了計量診斷研究。證候的計量診斷研究:目前在癥狀體征等軟指標量化的研究中,對於能夠分級的癥狀主要有兩種分級的方法,一種是分為不出現、輕度、中度、重度四級,分別記為0、1、2、3;一種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和嚴重四級,分別記為1、2、3、4。而難以分級的癥狀體征分為不出現、出現,分別記為0、1。《中醫量化診斷》(徐迪華等主編,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7年)制定了中醫問診信息模擬定量(級)參考標準,除將癥狀分為輕、中、重三級外,還分別對每一個癥狀的輕重信息程度進行了較具體的描述 ,從而使對癥狀的輕重程度判斷的可操作性增強。癥狀體征是辨證的依據,症征的等級計量是基礎,而中醫對於癥狀的描述、記錄和分析主觀性強,不利於辨證的定量。但目前仍未找到很好的解決辦法,因此這方面的工作尚需進一步加強。而臨床科研設計、衡量與評價(DME)、循證醫學(EBM)的廣泛應用,則對證候規範化研究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01. 中醫的診斷學,可以說是辨證學。02. 中醫的診斷是基於「象」,源於易學;西醫的診斷是基於「物」。03. 中醫的診斷,是從整體著眼的。04. 中醫在臨床有兩個突出點:(1) 局部到整體。(2) 病與病人是不能分開的─→扶正、祛邪。05. 中醫學普遍應用的診療規律─→辨證論治。06. 中醫所說的病因,主要包括人體正氣與病邪兩方面。病邪以六淫和七情為主:(1) 六淫──風眩暈抽搐、熱壅腫、濕腹瀉、燥口渴膚裂、寒浮腫。(2) 七情──喜緩、怒上、思結、悲消、恐下、驚亂。07. 中醫學的基本內容──四診、八綱、證候分類。08. 四診:望、聞、問、切。體表各部、排泄物─→了解「整體」病變。(1) 望診──首先注意神色形態的變更,又以面部與舌部為主。(2) 聞診──語言、咳嗽、體內排出的氣味─→了解「內在」病情。自覺痛苦情況。起病過程、遠因近因;(3) 問診──生活習慣、環境;(4) 切診──按脈搏、身體其他部位。09. 八綱:陰陽、表裡、寒熱、虛實。(1) 陰陽──分別疾病的類別,為八綱中的綱領。(2) 表裡──分別疾病的病位與病勢深淺。(3) 寒熱──分別疾病的屬性。(4) 虛實──分別邪正的盛衰。10. 證候分類:(1) 傷寒──六經辨證。(2) 溫病──衛氣營血或三焦辨證。(3) 雜病、內外婦兒科──臟腑經絡辨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