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勝利日大閱兵:70年前的戰爭往事

「我們不怕死亡,只是怕被遺忘。」斯皮爾伯格曾引用其父親的話形容二戰老兵的心境。70年前,二戰戰火剛息,戰勝國紛紛舉行閱兵,紀念來之不易的勝利。70年前的閱兵是怎樣宣告了一個新世界秩序的誕生?一張張面孔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戰爭往事?

迪耶普城的悲壯:葬於異鄉的加拿大士兵

二戰後期,最早進行勝利閱兵的是加拿大。

1944年末,盟軍解放了法國北部港口城市迪耶普,加拿大步兵第2師以整齊的隊列方陣進入了這座曾經給加拿大人留下過慘痛回憶的城市。

兩年前,盟軍曾發起過一場解放迪耶普的登陸戰。以加拿大步兵第2師為先鋒隊的登陸部隊,在1942年8月19日突襲被納粹佔領的迪耶普。然而,登陸戰慘敗。參與登陸戰役的4963名加拿大軍隊官兵陣亡907人、被俘1946人,折損率將近70%。

對於這一切,蒙巴頓上將後來評價說:「在迪耶普奇襲中每傷亡1名士兵,在諾曼底登陸中就能少傷亡10名士兵,迪耶普奇襲就是諾曼底登陸的前奏。」

為了告慰在迪耶普登陸中陣亡的英靈,加拿大步兵第2師選擇在這裡舉行勝利閱兵。閱兵當天,無數迪耶普市民湧上街道、爬上房頂歡迎加拿大軍隊。加拿大在二戰中總共向歐洲和亞洲戰場派出了110萬軍隊,參戰人數達到了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其中45300名加拿大官兵再也沒能回到故鄉。

1945年5月,隨著蘇軍在柏林戰役中取得決定性勝利,納粹德國陷入最後的崩潰,以蘇聯為首,各國開始在柏林舉辦多次閱兵儀式,在一片廢墟中慶祝勝利。9月17日,柏林舉行四大盟國聯合閱兵式。艾森豪威爾和蒙哥馬利原本應該作為美英軍方最高統帥參與閱兵,卻在最後一刻拒絕出席,致使蘇聯也將之稱作「被遺忘的閱兵式」。盟軍在此次閱兵式上所體現出來的貌合神離,被認為是冷戰悄然展開的標誌之一。

為慶祝遠東戰場取得的勝利,蘇軍於1945年9月16日還在原先被日本關東軍盤踞的中國城市哈爾濱舉行閱兵。

紅場大閱兵:永遠的「喀秋莎」

1941年7月的一個黃昏,新編的紅軍近衛軍第三師伴隨著《喀秋莎》的歌聲開赴第聶伯河前線,在第聶伯河阻擊德軍最精銳的古德里安裝甲部隊的戰役中,幾乎全軍陣亡。他們的事迹伴隨著《喀秋莎》的歌聲在蘇聯全境流傳開來。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漂著柔曼的輕紗;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去向遠方邊疆的戰士,把喀秋莎的問候傳達。」

1945年4月16日,又一個梨花盛開的季節。蘇聯紅軍開始了對柏林的進攻。前進中,紅軍戰士高唱著《喀秋莎》,而為這歌聲伴奏的,是2000多門喀秋莎火箭炮的呼嘯聲。

喀秋莎火箭炮,在衛國戰爭中屢建奇功。最初,由於火箭炮這種新型武器嚴格保密,紅軍戰士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稱,就根據炮身上的字母「K」,把它命名為一個女性的愛稱「喀秋莎」。「喀秋莎」在衛國戰爭中對蘇聯人民有著特殊的意義。

6月24日,蘇聯舉行了著名的紅場大閱兵。那天莫斯科是雨天,有人提議閱兵式延期,但斯大林沒有同意。紅場閱兵的一個高潮,便是喀秋莎火箭炮通過紅場之時。

參加閱兵的都是蘇聯紅軍中的功勛戰士。閱兵前,朱可夫將軍騎著白馬檢閱了閱兵方陣。朱可夫將軍騎馬閱兵的形象,在1995年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之際,被鑄成雕像,矗立於紅場北側。

在閱兵最後階段,200名蘇軍老兵倒持衛國戰爭中繳獲的200面納粹軍旗走過檢閱台,最後把這些旗幟拋棄在列寧墓腳下。據稱,這是模仿當年俄軍將拿破崙軍旗拋在沙皇面前的場景,這一幕也成為紅場大閱兵的經典瞬間。

勝利與冷戰:窗台上的戰爭風景線

日本最終投降後,總算鬆了一口氣的美國也同樣用盛大的閱兵式慶祝勝利。

1945年10月27日,美軍在紐約的哈德遜河舉行了號稱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海上檢閱,連「密蘇里」號戰艦也為此專程趕回國內,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親臨閱兵現場,並登上驅逐艦向海軍官兵致意。

不過這個還只是「開胃菜」。1946年1月12日,美國在紐約舉行大規模陸上勝利閱兵。與先前柏林盟軍聯合閱兵不同,美國為這次閱兵投入的資源十分可觀,僅參與的官兵人數就達到1.3萬。第82空降師在柏林閱兵中只出動一小部分,而紐約閱兵時幾乎傾巢而出。

在諾曼底登陸戰役中,第82空降師持續作戰33天,人員從11770人減到5492人。凱旋迴國的第82空降師,受到了熱烈歡迎。熱情的紐約市民爬上樓頂、窗檯,集體「圍觀」戰鬥英雄。

5個月後,英國也在首都倫敦舉行了二戰勝利閱兵。這一次閱兵的冷戰味道更濃——比利時、中國(蔣介石政府)、法國、希臘、荷蘭、盧森堡以及美國等盟友全部到齊,緊接著美軍方隊後面的第二方隊就是中國(蔣介石政府)海軍代表隊,而蘇聯及南斯拉夫等社會主義國家統統缺席。

在主席台上檢閱的,是當時的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和王后伊麗莎白。這位口吃的國王在1939年發表了著名的「與民同在」的演講。參加檢閱的,還有在戰時高呼著「永遠,永遠,永遠,永遠都不放棄」的鐵血首相丘吉爾。

閱兵式結束後,人群湧向泰晤士河兩岸和威斯敏斯特橋,觀看國王喬治六世一家在泰晤士河巡遊。最後,倫敦市中心燃起了焰火,狂歡的一天這才結束。


推薦閱讀:

這25大戰爭史詩佳片,你最好別錯過了
戰爭日本電影清單
鴉片戰爭時為何眾多沿海良民成漢奸?[2]
菲律賓為什麼不能打,看了就明白
越戰全過程,讀《美國人眼中的越南戰爭》

TAG:戰爭 | 閱兵 | 往事 | 大閱兵 | 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