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資訊】陳永平:提升教學領導力,給學生能「自我生長」的知識
編者按
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作為一所學校的氣質與靈魂,校長肩負著學校發展的重任。如何從學校最累的人變成中國教育改變的力量?如何成為敢於變革、影響中國教育理念的教育家型校長?一位具備校長領導力的好校長,應該具備哪幾個維度的能力?
為了幫助更多的校長突破專業化發展困頓,實現專業化成長與突圍,校長派獨家策划了「校長領導力」系列報道,通過對名校長的深度專訪或口述整理,分享他們獨特有效的管理、教學及實踐經驗,以饗讀者。
【人物簡介】
陳永平,上海市復興高級中學校長,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特聘教授
成功的教育讓孩子既高興又後悔
許多年前,我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一個人在海邊散步,忽然聽到一個聲音:撿一些貝殼和石頭放在你的口袋裡吧。他下意識地撿了些。回到家一看,那些石頭和貝殼全都變成了金光閃閃的金子。於是,他感到既高興又後悔,高興的是他畢竟撿了些,後悔的是他沒有撿更多。
有人說,這就是教育,在經過反覆思考和體驗之後,我越來越認同這一觀點。在我看來,只有讓學生擁有既高興又後悔的心理情感體驗,那才是成功的教育。高興之後,學生會更加信任教師,後悔之後,學生會爭取更好的成績。但這樣的課堂,需要教育者明確目標和方向,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才能實現。
我19歲開始就走上教育崗位,很多學生都愛聽我上課。作為教育者,一定要讓學生因為聽了你的課而興奮,也因為沒聽你的課而後悔。老師不僅僅要提醒學生撿一些貝殼和石頭放在你的口袋裡,也要採取一些措施,塞一些貝殼和石頭放在他們的口袋裡。適時地提醒和激勵,對於學生是非常重要的。
2014年,我接手上海復興高級中學,不久就出了一位理科狀元。我是怎麼做的呢?當時一模考試後,我們把年級考試前12名的優秀學生,分別與本年級學習成績相對靠後的同學實行「結對子」。我告訴他們,本人成績要繼續提升,「結對子」的同學成績也要大幅提高。這樣一來,他們既要自己學得好,還要想方設法去幫助他人,這種先把知識內化吸收,再傳授他人的方式效果甚佳。於是,理科狀元就在這12位學生中誕生了。
有序構建能「自我生長」的知識
有不少教師表達過這樣的困惑:上課學生能聽懂,當天作業也不錯,但考試分數卻很低。
若把學習分為知識儲存與知識提取兩個階段,教師們對此就不會再困惑了。學生上課聽懂了,表明他把你講的知識儲存進去了,可是考試的時候並不是檢測他儲存進了多少知識,而是檢測他能夠提取多少知識。
那麼,如何讓知識既易儲存、又易提取?我家裡有一個很大的衣櫃,我將衣服按照類別和季節整理擱置在不同的地方。知識儲備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定要做到專一有序,這樣才能容易深入、容易提取,而它的關鍵在於教師的結構化教學。我現在每天都會思考和堅持對化學課堂的設計,就是為了讓知識能夠以多種方式進行結構化。
散亂堆積的知識是惰性知識,它缺乏生命力,不能解決問題;而如果經過有序構建,傳遞給學生的是活性知識,它是健康的有機體,能實現自我生長。
現在也有很多青年教師問我,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那麼,我們就要研究提高解題能力的因素。解題能力由「基礎實力」、「思維能力」和「心理動力」構成。所以在課堂上,我們的關注點在於提升基礎實力、培養思維能力和激發學習動力。而培養這三種能力的手段分別是任務驅動、師生互動和培養自動。
舉例來說,我們如何進行師生互動策略的設計?比如有老師向學生提出這樣一道題:5,5,5,1如何通過四則運算得到24。學生們算了半天依然一頭霧水,老師接著就解開謎底:
1/5=0.2;5-0.2=4.8;4.8*5=24。
學生恍然大悟,但這位老師的教學方式不是教育,只是一種周立波式的表演。很多時候,面對一道很難的題目,老師用強迫給學生灌輸的手段,學生並沒有自己的生成式思維。上述題目,如果改變一下策略,結果就完全不一樣:第一道題,4.8*5=?;第二道題,5,5,5,1如何通過四則運算得到24。這時候,學生的思維從易到難,會自己悟出答案。
也有人擔心,這樣的提示會降低學生能力。為此,我現在的課堂實現了電子化,每道題目下面都設計了不同層級的提示,比如從一級提示到四級提示依次降低難度,如果學生一開始就會,則無需提示,這樣一來可以滿足不同能力學生的需求。
所以,教師應該創設有趣有意義的問題情境,讓問題具有吸引力、開放性,盡量做到滿足學生思維梯度。
智慧課堂要做到「高結構設計、低結構實施」
綜上所述,學校應當建立一套人本課程體系,所謂人本就是傳承人的發展,由此生髮出了智慧課堂的概念。智慧課堂的任務有兩個:其一是科學傳授學科素養,其二是激發學生個人潛能。科學傳授學科素養是建立在系統、邏輯的基礎上,個人潛能的激發則是生態的發現與生成。智慧課堂的實施策略就是「高結構設計,低結構實施」。
高結構在於目標指向鮮明,學生活動內容有嚴密的流程,教師作為組織者、調控者,控制整個活動走向和流程;而低結構則相反,目標比較模糊籠統,學生活動過程是比較自由的,教師的控制相對間接和隱蔽。高結構設計、低結構實施既可以讓學生系統而富有邏輯地掌握知識,也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潛能。
要想做好高結構設計,教育者要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對課堂內容呈現的時序和組織形態要有嚴密的邏輯性,同時,還要對學生課堂上可能出現的生成性問題,要有充分的考慮。教育者應當注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科知識的內在聯絡。
我們學校有一位老師設計了一節主題為「不同類型政府比較」的課,他要求全班36個學生分成四個組,每組都做同一個遊戲,就是用兩副撲克牌搭建出盡量高和牢固的建築。這位老師接著提出條件:
第一組學生只能聽從一個人的指揮和領導;第二組學生對方案進行全員投票,半數以上通過才能將方案執行下去;第三組學生聽從兩個人的意見,這兩個人的意見統一之後,方案可以執行;第四組學生每出一個方案,都需要全員通過,否則方案就不能執行。
每組學生按照特定規則進行遊戲,30分鐘之後,老師要求暫停,讓每一組學生分析這種形式的優點和缺點。最後,在課堂還剩幾分鐘的時候,老師拋出了主題:今天我們學習不同類型政府,第一種是專制政府,第二種是民主政府,第三種是二元政府,第四種是無政府。
這就是一種典型的高結構設計、低結構實施,老師精心打造了這堂課,而所有的知識都是學生自己生成的,而非通過灌輸。所以,校長在提升課程和課堂領導力方面必須要有自己的探索和方法。
校長派獨家文章
○獨家 | 羅崇敏:中國教育為何「富不出素質,窮不出精神」(根據即興演講整理)
○獨家 | 卓立:敢為教育先,史家小學「後現代化」學校落地生根
○私享塾 | 校長的大智慧就是「簡單」——全國30餘校長共話職業困頓與突圍
○獨家 | 從個體出發的新教育,讓教育走出「教獄」!
○獨家 | 清華附中「學生節」:從創客培養到創新課程,等待每個學生「花開」
○獨家·口述 | 清華附中王殿軍:中國學生的創造力,為何與教育強國有差距?
日前,由中國教育智庫網主辦、校長派協辦的「成為中國教育改變的力量」2016全國中小學校長領導力跨界研修班在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舉辦,陳永平在「教學領導力」的主題報告中指出,將「育人」與「育分」高度融合,用「高結構設計、低結構實施」實現教育與教學的統一。本文根據陳永平校長的部分口述實錄整理。
推薦閱讀:
※如何敢於亮出自己的觀點 ?
※氣功是一種自我心身鍛煉方法
※叨逼叨&自我
※鄭師渠 |「五四」以後知識階級的自我體認(1920-1926)
※027 「自我」的成長階段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