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拔接班人是康熙帝的最痛

雄才大略的康熙帝,東征西討、南攻北略,初步奠定了中華帝國的遼闊版圖。人們認為,康熙帝前無難事。可以說,他心想事成,一路順風。但是,在選拔接班人的問題上,這位英明的皇帝卻碰到了攔路虎。他的決策屢屢造成重大失誤。這給他本人以極大的刺激,使他肉體上疼痛、精神上痛苦,即眼下時髦的說法,給他帶來的是最痛。  康熙帝採取的是漢民族的嫡長子繼承製。嫡長子繼承製是漢民族宗法制度的核心,即至高無上的皇位應該由正皇后所生的嫡長子繼承。如嫡長子早死,則由嫡長子的嫡長子繼承,即皇太孫繼承。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太子病故,即由皇太孫繼位。如嫡長子無子,則由嫡次子按順序繼承。只有在正皇后無子的情況下,才考慮庶生的長子。如皇帝無子,則依昭穆親疏的順序選立繼位之人。  中國封建社會皇位的嫡長子繼承製,是一個成功並成熟的繼承製度。這個繼承製保證了政權的平穩過渡,使人心穩定,政權穩固。它是符合封建社會實際的行之有效的繼承製。  滿族還沒有形成固定的權位繼承製。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金,稱汗。他在生前發布諭旨明示,在他死後,他的汗位由八大貝勒共同議定,而不由他本人生前指定。他死後,經八大貝勒的明爭暗鬥,四貝勒皇太極即汗位,是為清太宗。  皇太極建立大清,稱皇帝。他不幸突然死亡。關於接班人,死前他沒有留下片言隻語。經過激烈的鬥爭,皇太極之子6歲的福臨繼位,是為順治帝。順治帝死前立下遺囑,立8歲的次子玄燁為皇太子,沒有立長子福全。原因很簡單,因為玄燁出過天花,而福全沒有出過。當時天花是不治之絕症。總之,在此之前的滿族,沒有形成一個規則固定的權位繼承製。  康熙帝是一位深受漢民族文化影響的皇帝。在皇位繼承上,他採取了全盤接受的拿來主義。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事業上一帆風順的康熙帝,在處理皇位繼承問題上卻顯得捉襟見肘,無能為力。最後在皇位的繼承上,甚至達到焦頭爛額、談虎色變的程度。  康熙帝上演了一場對皇太子二立二廢的鬧劇。  一立太子。  康熙帝是有福之人。他先後擁有55個兒女。皇子35人,公主20人。其中長大成人的皇子20人,公主8人。  康熙帝確立皇太子很早。康熙十四年,他才22歲時,就冊立了不滿2歲的皇二子胤仍[左為示旁]為皇太子。這麼早地冊立皇儲,是由於當時政治鬥爭的需要。當時三藩之亂正熾,又有朱三太子一說,不免蠱惑人心。為穩定政局,表明決心。因此,詔告天下,正式地冊封了皇太子。這個決策,肯定是他和其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共同作出的。  康熙帝冊立的皇太子,是清朝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公開冊立的皇太子。我強調地說,是公開的。  當時,康熙帝只有2位皇子,皇長子4歲。但其母尚無封號,地位低微。而皇二子是皇后所生,為嫡長子,因此被定為皇太子,即皇儲。康熙帝對皇太子的教育極為重視,親自安排,親自抽查。安排國內一流的碩彥大儒為皇太子的老師。皇太子也聰明過人,學啥會啥。經多年的精心培養,皇太子精通漢、滿、蒙三種文字,且嫻熟騎射之藝。對皇太子的智育教育是成功的。但遺憾的是,康熙帝忽略了皇太子的德育教育,從而釀成了不可收拾的重大隱患。  沒有限制的權力是致命的腐蝕劑。皇太子自2歲起就養尊處優。他是皇帝之下第一人,是未來的皇帝。皇帝老大,太子老二。誰敢管他?所有的人都懼著他,讓著他,寵著他。他眼中的世界是一個扭曲的世界。在他看來,除皇帝外,所有的人都是他的奴僕,所有的物都是他的私產。在財貨上,他廣收賄賂,私用庫幣;在生活上,他貪得無厭,予取予求;在待人上。他野蠻兇狠,肆惡虐眾。他視人如同牲畜,可以任意打罵凌辱。即使貴如王公大臣,他也不當一回事,照打不誤。甚至毒打過平郡王納爾賽、貝勒海普、公普奇等王公貴族。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環境的熏染,皇太子逐漸由一個純真的童稚蛻變成了一個畸形的怪人。有點像個冷血動物。  對於關心愛護他的父皇康熙帝,他也沒有表現出些許應有的子對父的回報之情。康熙帝給過他表現的絕佳機會,但他竟然毫無察覺。這隻能說明他已經形成了完全以自己為中心的怪僻的個性。康熙二十九年,37歲的康熙帝親征噶爾丹時,因患病滯留在塞北行宮。他十分想念17歲的皇太子,於是召其前來行宮。不料,從京中趕來的皇太子對病中的皇父毫無關切體恤之情,神態冷漠,行同路人。這使熱望中的康熙帝非常失望,康熙帝立即命其回京。康熙帝不知道,皇太子非常厭惡在皇父身邊,因為這裡沒有他所要的個人自由。回到他的小天地,他就有了絕對的自由了。管你生病不生病。他只關心他自己。這件事,使康熙帝受到了深深的刺激。  由此,康熙帝才開始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皇太子,也才逐漸發現了他身上的致命的弱點。但是,天性寬厚的康熙帝總認為皇太子是可以教育好的。因此,康熙帝採取了打擊其黨羽以警醒其本人的作法,希冀皇太子能夠自覺轉變。  康熙帝覺察到皇==的首要人物是索額圖。索額圖在智擒鰲拜時因立大功,而被封為保和殿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康熙帝對他非常信任。但索額圖為將來著想,討好太子,以為預留地步。康熙帝對他極為警覺,認為他「議論國事,結黨妄行」,將其逮捕監禁,後死於獄中。  一廢太子。  打擊皇==的主要人物,並沒有遏止皇太子的惡行。康熙四十七年,55歲的康熙帝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決定廢掉33歲的皇太子。皇太子當了31 年了,廢掉他,就說明了自己31年的教育培養完全失敗,自己31年的心血完全付諸東流。同時,從此自己的愛子皇太子再也抬不起頭來了。但是,經過反覆考慮,康熙帝還是下決心廢掉他。  上諭是在京外打獵時頒布的。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曰,康熙帝於行獵駐地,召集群臣於行宮前,命皇太子跪於地,憤怒地訓斥他,斥他「專擅威權,糾集黨羽,窺伺朕躬,起居動作,無不探聽」。當即將其拘執,將其黨羽6人正法,4人發配盛京。回京後,詔告全國。康熙帝是一個感情很豐富的人。他對皇太子是又愛又恨。頒布上諭時,他痛心疾首,「痛哭撲地」,「涕泣不已」。此時的康熙帝心力交瘁,痛不欲生。一個事業成功的偉大皇帝,怎麼就教育培養不好自己的親生兒子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二立太子。  對於皇太子的表現,他就是想不明白,以至「連續六曰未曾安寢」。他想來想去,最後墮入了迷信的深淵。他認為,皇太子的所有表現是「為鬼魅所憑,蔽其本性」。皇太子是得了「狂疾」。康熙帝畢竟是那個時代的君主,他除了求助於神靈,還能作什麼呢?  儲君空缺,為諸位皇子爭奪儲君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各位皇子,以及圍繞各個皇子形成的一個個皇子黨,便展開了激烈的黨爭。老謀深算的康熙帝對此是心中有數的。他不斷地召見諸皇子,對他們諄諄告誡,讓他們「勿令生事,安分而行」。但是,在巨大的皇權的誘惑下,各個皇子黨不但不收束腳步,反而變本加厲,鋌而走險。他們認為這樣做值得。活著干,死了算。這就是他們的邏輯,賭徒的邏輯。  儲位之爭,從來都是尖銳激烈的。而此次表現得尤為突出,簡直就是肉搏戰。刀來劍往,明爭暗鬥,造成政壇搖擺,政局動蕩。這使康熙帝陷入了極度的苦悶之中,下一步怎麼辦呢?環顧諸太子,沒有他中意的接班人。這中間,他還別出心裁地搞了一次「官」意測驗,結果也不令他滿意。  在廢掉皇太子只有兩個多月後,康熙帝萌生悔意。他想把原來的皇太子再立起來。  這中間,他不斷地說明自己的意圖,向下灌輸。後來,康熙帝又說孝庄太皇太后給他託了一個夢,說孝庄太皇太后「殊不樂」。藉機,康熙帝下令釋放了皇太子。再後來,就說皇太子病好了。就在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初十曰,復立了皇太子。也就是說,在廢掉皇太子6個月後,又重新復立了他。這又是一個驚人之舉。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實踐證明,康熙帝此舉完全是一意孤行,是絕對錯誤的。這一年,康熙帝56歲,不算老。不能說他老糊塗了。但是,這麼一位洞察一切的英主,怎麼就作出了這樣一個傻透了腔的舉動呢?看起來,當一個人高高在上,聽不得群眾意見的時候,他實質上已經變成了一個傻子,一個玩偶。他已經變成了一個一絲不掛的醜陋的皇帝,如《皇帝的新衣》里的皇帝一樣。  二廢太子。  復立的皇太子實在是一塊不可雕的朽木。他很快就忘記了自己複位前發下的誓言,依然我行我素,放蕩不羈,沉湎  酒色,結黨營私。康熙帝為了管束他,總是把他帶在身邊。如赴熱河圍獵,便讓他須臾不離左右。這位自由散漫慣了的皇太子實在是受不了。他特別羨慕諸皇弟之閑適,對父皇常發出怨恨之言,甚至說:「古今天下,豈有四十年太子乎?」經3年零7個月的觀察等待,認為他「怙惡不悛」,「毫無可望」。於康熙五十一年再次廢掉了皇太子。此時,康熙帝59歲,皇太子39歲。這位皇太子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當了37年皇太子,被二立二廢。  康熙帝是69歲時病故的。在二廢太子後,康熙帝心神皆傷,萬念俱灰。在他死前的10年里,他再也沒有公開立過皇太子。他自己不談,也不讓大臣們再議論這一敏感的話題。一直到臨死的當天,他才把皇四子立為皇太子,是為雍正帝。  在選拔接班人的問題上,康熙帝為什麼陷入了難堪的境地?粗粗看來,原因有五:一是忽視德育;二是立儲過早;三是皇子過多;四是待儲過長;五是黨爭過激。歸根結底,是因為公開建儲。再歸根結底,是由於最高的皇權非常誘人,值得冒險一博,哪怕是拿性命作賭注。
推薦閱讀:

康熙不肯跪孔子墓,一大臣遮住墓碑上一字,康熙馬上下跪磕頭?
是什麼原因讓康熙帝寧肯「食言」,也不立胤禩為太子?
康熙漢滿文私章
8月25日:康熙全接觸
此人年過七旬,康熙見了他卻嚇得發抖,當即下令凌遲處死

TAG:康熙帝 | 康熙 | 接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