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舞蹈-明清時代的漢族民間舞

  中國古代舞蹈-明清時代的漢族民間舞

13.1 秧歌  「秧歌」是漢族地區流傳最廣的民間舞。它本來是起源於農業勞動。有些地方插秧時,有人擂大鼓,大家一齊唱歌。薅田時,許多人手拉著手,用腳趾代替鋤頭,一邊前進,一邊拔草。田埂上有人擊鼓為節奏,人們跟著鼓點前進。據說,秧歌就是這樣產生的。清代的秧歌和宋代舞隊《村田樂》一脈相承。不僅流行於農村,而且流行於城市,甚至清代宮廷里也請了「秧歌教習」。  秧歌因流傳地區不同,有陝北秧歌、河北秧歌、東北秧歌、山東膠州秧歌、大鼓子秧歌等。各地秧歌風格與形式不同。陝北秧歌豪邁雄健,山東秧歌韌中帶勁,東北秧歌歡快紅火,河北秧歌健朗風流……。清代的秧歌隊伍中,一般都有人扮成漁、樵、耕、讀等人物,手裡拿著扇子和手帕等道具。領頭的人有的手裡打著傘,有的手裡敲著擀麵杖。據說,拿扇子是求「風調」,打傘是求「雨順」。

  圖38 1 山東《鼓子秧歌》中的傘頭;2 河北《地秧歌》中的妞  表演者身體的顫、搖、轉、擰、俯、仰、屈、伸都有規矩。頭、頸、肩、掌、腕、臂、足、腿都要舞得靈巧。連眉眼也要會誇張地表現喜、嗔、媚、怒等感情。手裡的道具也要舞出絹花、扇花、傘花等各種花樣。秧歌是調動全身靈動的舞蹈。如山東膠州秧歌的女角有「三變九動十八態」的說法,要求有「扭斷腰」、「三道彎」的功夫。有的秧歌則與武術、戲曲相結合,如山西雁北「踢鼓子秧歌」大量運用少林拳套路。一些地方的秧歌還扮成各種戲曲人物,甚至能表演一些戲曲選段,所以也叫「戲秧歌」。  秧歌表演有小場、大場之分。小場是兩三人表演的小歌舞。大場是變換隊形的集體舞。大場必須會跑場圖,也就是舞隊在傘頭率領下,循著一定的圖譜樣式運動,跑完一個圖式為一場。將各地秧歌圖譜搜集起來,可能有數百種之多。各地秧歌場圖有各種好聽的名稱,如天津「雙傘陣圖秧歌」有一字長蛇、二龍出水、三環套月、四角風雲、五堆梅花、六轉盤龍、七點螺絲、八卦乾坤、九九陰陽魚、十全螞蟻。  13.2 鼓舞  中國從原始社會的「土鼓」,到後來流行於各地的不同質料、不同形態、不同用途的鼓,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鼓的家族。以質料論,有銅鼓、木鼓、皮鼓等;以形態論,有大鼓、小鼓、長鼓、短鼓、建鼓、鼙鼓、扇鼓、鈴鼓、單鼓、腰鼓、手鼓、龍鼓、象腳鼓等。鼓與舞很早就已建立起不可分的聯繫。  擊鼓而舞,在秦漢時代已有「盤鼓舞」、「建鼓舞」、「鼙舞」等舞種。到了宋代,鼓的表演突飛猛進,舞隊里還出現了「斗鼓社」。

  1 三羊開泰

  2 四季平安

  3 四面斗

  4 四門斗地(又叫四門到底)

  5 五福臨門

  6 六畜興旺

  7 六門

  8 里六門

  9 外六門

  10 七巧

  11 八寶

  12 八面風(又叫八卦陣)

  13 九蓮燈

  14 九曲連環

  15 十全十美

  16

  17  圖 39 秧歌場圖舉例  明清兩代,中國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鼓舞。鼓有拿在手裡的,有背在身上的,有挎在肩上的,有放在地上的。表演時,人們不斷地追求花樣,所以有了各地的「花鼓」。  花鼓舞蹈千姿百態,爭奇鬥豔。河北的「戰鼓」氣魄雄偉,河北文安縣勝芳鎮還有72名舞者胯著72面鼓的「胯鼓」,河北寧晉則有32名鼓手背著燈籠竿,打著腰鼓的「招子鼓」。山西太行山下有上百的少壯鄉民胸挎徑尺扁形皮鼓,擊鼓而舞的「威風鑼鼓」。山西還有一人身背幾個鼓,輪番敲打的「花鼓」。河南有安陽的「戰鼓」、焦作的「得勝鼓」、新鄉的「開山鼓」、洛陽的「排鼓」、息縣的「九連環」、三門峽的「猴兒鼓」。福建有四人一組鼓傘交錯的「大鼓涼傘」。東北的「單鼓」活潑優美,安徽的「鳳陽花鼓」、「雙條鼓」載歌載舞。山東的「花鼓」則是在鼓槌上系一條三尺長的穗子,旋轉舞動中擊鼓,花穗五彩繽紛,像彩蝶繞身飛舞。甘肅的「太平鼓」,鼓體碩大,長帶挎肩,雙槌擊鼓,氣魄宏偉。陝北的「安塞腰鼓」狂放熱烈,更堪稱腰鼓之王。  民間歌舞中敲的鼓,多數是雙面的,但也有一種單面鼓。明清風俗,新年時要打「太平鼓」用的就是木柄上串著鐵環的單皮鼓。明代北京城裡已流行「太平鼓」,當時主要是兒童表演。明人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說:「童子捶鼓,傍夕向曉,曰『太平鼓』。」到了清代,北京的太平鼓更加盛行,大多是在農曆新年和正月里表演,所謂「鐵環振響鼓蓬蓬,跳舞成群歲漸終」。舞隊里除了兒童,還有婦女參加。

  圖40 河南安陽戰鼓  和鼓有聯繫的是表演者有的還敲打各式打擊銅響樂器而舞,可稱「響器舞」,如河南郟縣有幾十名舞者操鐃、鈸、鑔等各種樂器的「銅器舞」。  和漢族地區鼓舞交相輝映,少數民族地區的鼓舞也是豐富多採的。苗族有「三鼓」,說的是「木鼓舞」、「銅鼓舞」和「皮鼓舞」。苗族的「打花鼓」,槌、肘、肩、頭,上身每個可動的部位都可擊鼓,一人繞著一面鼓,十人繞著十面鼓,令人嘆為觀止。瑤族的「長鼓舞」更把鼓的轉、繞、盤、揚的花式發揮到了極致。壯族的「蜂鼓舞」、「黃泥鼓」,傣族的「象腳鼓」,景頗族的「創世鼓舞」,佤族的「木鼓舞」,羌族的「羊皮鼓」,藏族的「龍鼓舞」,朝鮮族的「長鼓舞」等等,都以不同的風采,和漢族的鼓舞共同構成中國民間鼓舞的洋洋大觀。  鼓是擊節奏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霸王鞭」也可歸入鼓舞一類。「霸王鞭」據說起源於遼、金時代。明清時代很盛行,也叫「打連廂」、「金錢棒」、「打花棍」。表演者手裡拿著竹棍或木棍,棍的兩頭挖有小口,各串一迭銅錢。上下左右敲打四肢、肩、背各部,發出有節奏的響聲。有時還有響聲代替鑼聲。「霸王鞭」表演時,邊敲邊唱,也有高難動作。這種舞蹈流行於中國各地,遠至雲南大理白族地區。

  圖41 銅器舞  和「霸王鞭」同一道理,凡是能敲打出聲響和節奏的物件,都可以作為舞蹈的道具。如壯族有「扁擔舞」,佤族有「舂碓舞」,哈尼族有「竹筒舞」,布依族有「粑棒舞」,黎族有「打柴舞」等。  13.3 燈  中國的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日,也稱「燈節」,許多民間歌舞在燈節演出,所以也稱作「燈」,如龍燈、魚燈、獅燈、竹馬燈、車燈、船燈、採茶燈、花鼓燈等。  「花鼓燈」是安徽淮河沿岸的歌舞。它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宋代。宋代的燈宵舞隊里有「打花鼓」、「拉花姊」、「花公子」等名目,它們可能就是「花鼓燈」的「鼓架子」、「拉花」的由來。明朝初年,鳳陽的花鼓很流行,「花鼓燈」獲得了很大的發展。  「花鼓燈」是一種集體的廣場歌舞。扮男的叫「鼓架子」,扮女的叫「拉花」(蘭花)。舞蹈時用的道具是扇子、手帕和岔傘,打著花鼓來興歌節舞。傳統的表演程序是先由岔傘的出來唱歌,向觀眾交代,好像宋大麴的竹竿子的「致語」。接下來是「引場」,鼓架子引拉花下場,好像宋大麴的「勾隊」。鼓架子唱請拉花的歌,拉花坐在「綉樓」(一條板凳)上,唱《坐樓歌》。拉花提出種種難題,要鼓架子回答,拉花感到滿意了,才下場來。兩人邊唱邊舞,鼓架子聽拉花唱到動情處,興奮地翻個筋頭,或是拍一串「擺蓮子」(拍腳舞蹈)。拉花扶著鼓架子的肩頭,且唱且搖,高興時就舞起來。「花鼓燈」最早是兩三個人的小型歌舞,後來大量地吸收了武術動作,發展成熱烈紅火的大場子。有「盤鼓」的精彩表演,拉花有時要踏上鼓架子的肩頭。

  圖42 花鼓燈  河南也有「花鼓燈」。因各地所用道具的區別,名稱不同,如河南羅山、新縣、潢川等地叫「火淋子」,商城叫「岔傘」,平輿叫「高挑燈」,息縣叫「圍燈」,新蔡叫「火傘」。  同屬於「燈」類的民間歌舞,還有江南的「鯉魚燈」,表現推車的雙人舞「車燈」,表現行舟的「船燈」(也叫「採蓮船」或「跑旱船」),腰系「竹馬」的「馬燈」等。

  圖43 川北白龍花燈  流行於川北的「白龍花燈」,其「外場」是由龍燈、獅燈、馬馬燈、牛牛燈、鳳凰燈、鯉魚燈、12盞「葷燈」(農民拿的燈)、12盞「素燈」(仙女拿的燈)組成的龐大燈隊。參加表演者至少40人,多則百餘人。表演時,舞者手執各色花燈,變化著複雜的隊形,如「二龍出水」、「滾龍抱柱」等。不僅要會擺「圖陣」,還要會擺「字陣」。其「內場」則是表演《馬馬趕會》、《仙女採茶》等小型歌舞節目,融音樂、舞蹈、戲劇、雜耍和民間燈舞為一體。  13.4 高蹺  高蹺是帶有雜技性的舞蹈。雙腳踩在釘有踏腳板的一雙木棍上表演。《列子·說符》已記載了宋國蘭子裝「雙枝」,「長倍其身」,疾走奔跑,表演劍舞的事。可見中國高蹺歷史悠久。清代高蹺表演者多是扮成農夫農婦模樣,踩著高蹺唱秧歌,所謂「村公村母扮村村,展齒雙移四柱均」。也有扮成頭陀、丑公子等滑稽人物的,也有扮成故事人物的。  「高蹺」因蹺棍的長短,有「高蹺」、「低蹺」(寸蹺)之別。其表演方式也有單蹺、雙蹺、三蹺之分。最常見的是雙蹺,舞者腳踩兩根木蹺。單蹺是舞者雙腳同踩一根木蹺表演,河南鄭州等地稱之為「蹦天猴」,清豐、溫縣等地叫作「獨拐子」。三蹺是兩人踩三根木蹺,中間一根蹺由兩人的左右腳共踩,在河南三門峽一帶稱之為「三條腿」。  河南新鄉等地流行「寸蹺秧歌。」所謂「寸蹺」只有五至七寸高,又叫作「低蹺」、「矮蹺」。 明清時代,「寸蹺」的下端做成婦女纏的小腳狀,表演時穿上帶纓的小紅鞋,稱作「三寸金蓮」。當地旱船、竹馬、花鼓等,都有踩寸蹺表演的。  高蹺一般分文武兩種。前者重舞,後者要表演劈叉、跳板凳等特技。演出則有集體舞蹈的「大場」和兩三人表演的「小場」之分。

  圖44 獨蹺

  圖45 寸蹺  「大場」也像秧歌一樣要走場圖。  和高蹺一樣出人頭地的還有「台閣」。台閣是一種化妝遊行,明代已有這種表演。人們抬著一個樓閣樣的小舞台,小孩子裝扮成觀音、雷公或戲曲人物在小舞台上,由人們抬著行進。有的台閣還設有機械,能作一些表演。人們在遠處就可看見,所謂「今年台閣盛,夾道萬人看」。  13.5 龍舞  明清史料中有關「龍舞」的記載很多。這是普遍流行於中國各地的民間舞蹈。  龍是中華民族的祖先創造出的一種臆想的動物。在封建社會裡,龍被看成是神聖權力和祥瑞的象徵。所以中國老百姓對龍保持著無限崇拜。用舞龍來祈求五穀豐登,消災免禍。  漢代張衡《西京賦》里已描寫過「魚龍曼延」之戲。千百年來,龍舞的表演形式越來越豐富,到清代已達到相當高的藝術水平。通常所見的龍舞有「龍燈」和「布龍」兩種。所謂的「龍」,一般是用竹、木、紙、布等紮成,由三節至十幾節不等,大多為單數。骨節中燃燈燭的,稱「龍燈」。舞動時,一人拿綵綢紮成的「寶珠」,在前引龍起舞。龍燈多在夜晚舞動。「布龍」則不燃燈燭,輕便靈活,一般在白天舞動。此外,還有用稻草、柳枝紮成的「草龍」;用長板凳作架子,裝飾成龍形的「板凳龍」;在草龍上插滿香火的「香火龍」;不斷向龍潑水求雨的「水龍」;用荷花、蝴蝶等各種花燈組成的「百葉龍」;還有頭、身、尾互不相連,由女孩子們各持一段,舞動起來才成龍形的「段龍」;用扁擔插入籮筐或笆圈作「龍寶」、「龍頭」和「龍身」,再用筐上棕繩互相連接而成的「籮筐龍」、「笆圈龍」;四川重慶還有一種「肉龍」,表演時舞龍頭者雙手握舉龍頭,上身前俯。舞龍身者上身前弓,兩手緊抓前者腰帶。龍尾道具綁在最後一人的後腰。舞者赤膊、短褲、草鞋。龍舞本身可以自成一個系統。

  圖46 肉龍  龍是被中華民族神化的動物。龍舞一般是在元宵節,有時也在祈雨時表演。龍舞需要巨大的體力和靈活的技巧,需要集體的緊密合作。龍舞常常要擺出「天下太平」等吉言,還要舞出「金龍戲水」、「二龍搶寶」、「古樹盤根」、「龍騰雲」、「龍下海」、「龍滾潭」、「龍翻沙」、「龍出洞」、「龍脫皮」、「龍現爪」等等套路。和龍舞相配合,有時還有「鳳凰龍」、「蝦公龍」、「青蛙龍」等,有時表演「龍虎鬥」、「魚化龍」、「獅龍舞」之類。  13.6 獅舞  中國獅舞歷史也很悠久。至遲在三國時已出現「獅子」。北魏洛陽佛像出行時,有「獅子」在頭前引路。唐代有《五方獅子舞》。唐朝詩人白居易有詩描寫當時的獅舞說:「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貼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和今天的獅舞很相像。明清時代的獅舞因流行地區不同,表演形式和風格也有差異。常見的是由兩人扮成一隻大獅子,叫「太獅」;或者由一人扮成一個小獅子,叫「少獅」。另有一人扮武士持綵球逗獅,引獅。  獅舞表演一般分「文獅」與「武獅」兩類。文獅主要刻畫獅子的溫馴神態,有搔癢、舔毛、打滾、抖毛等動作,風格細膩活潑。有的還表現出一些詼諧風趣的情節,如大頭和尚戲獅等。武獅表現獅子的威猛,有跳躍、跌扑、登高、騰轉、踩球等動作,風格粗獷。表演者需要有很好的武術、雜技的功底,來表演技藝性很強的動作。

  圖47 高竿獅子  除了常見的「獅子」,還有一人雙手持一個小獅子舞弄的「手搖獅」;用提線操作的「線獅」;口吐火焰的「火獅」;用長板凳紮成的「板凳獅」;以及藏族同胞玩耍的「雪獅」等。

  圖48 高台獅子  和「龍舞」、「獅舞」意趣近似的,民間還有多種多樣模擬動物的舞蹈,如麒麟舞、貔貅舞、熊舞、虎舞、猴舞、象舞、牛舞、馬舞、鹿舞、驢舞、鳳舞、金雞舞、仙鶴舞、孔雀舞、鷹舞、八哥舞、魚舞、鰲舞、蟹舞、螺舞、龜舞、蚌舞、蛙舞、蝶舞等。不論何種舞蹈,都表現吉祥如意的美好願望。  13.7 武舞  明清兩代民間有一類舞蹈是表現武士形象的,可以歸為「武舞」。  舞盾牌在中國有悠久的傳統。遠古時代就有干(盾)戚(斧)舞,宋代發展出表演性的「舞蠻牌」。明代浙江、福建、江西等地有一種「藤牌舞」,相傳是抗倭名將戚繼光練兵的藤牌操變化而成的。  劍舞也是流傳久遠的一種武舞。一般分「站劍」與「行劍」兩類。站劍動時迅疾,靜時沉穩,舞姿富於雕塑美。行劍動作連續不斷,均勻而有韌性。舞劍者有時持單劍,有時持雙劍。單劍一般綴著穗子,隨劍舞動,增加氣勢和風姿。  廣東、福建等地,有一種「英歌」。舞者要扮成古代梁山泊的英雄好漢,如李逵、武松等,表現人民的勇武豪邁氣概,要求有武術功底。  13.8 扇舞  扇子是中國舞蹈的重要道具。南北朝時已有歌舞妓執扇而舞的記載。清代的扇舞已成為一種特殊的技藝。李聲振《百戲竹枝詞》有一首《扇技》:「不用蒲葵揮暑忙,句麗便面素羅張。閑翻折迭風生袖,目送輕帆轉楚湘。」註解說:「以折迭扇指上旋轉,作諸技巧。」表演者是女子,而這種摺扇是從「高句麗」(今朝鮮)傳來的。  扇舞的技巧主要表現在「扇花」上。扇花的招式非常豐富,各有名目,如「雪花蓋頂」、「懷中抱月」、「推窗望月」、「奔月扇」、「鴛鴦扇」、「風雲扇」、「含羞扇」、「左搭右閃扇」等。耍扇花還有不少要領,如「挽扇必玄,團扇必平,搖扇必晃,抖扇必握,掃扇必打,飄扇必飛,翹扇必繞」。  13.9 假面舞  中國的假面舞起源很早。古代驅鬼逐疫的儺禮舞蹈,就是戴假面的。唐代《大面》、《缽頭》等也是戴假面的。儺舞在明清兩代,由於受戲曲影響,有的轉變成表現故事的儺戲,但儺戲中依然保存著豐富的假面舞蹈。  明清兩代的封建統治者對民間舞蹈採取種種壓抑與禁錮,尤其對婦女的活動實行種種限制,因而漢族民間舞蹈的發展受到不少阻礙。但是,由於中國民俗的強大力量和中國老百姓對舞蹈藝術的酷愛與執著的追求,所以各種民間舞蹈仍然在城市和鄉村維持著生命,並且不斷地進步。因此,現代的舞蹈工作者才能在傳統舞蹈的基礎上,創作出許多富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舞蹈作品。
推薦閱讀:

此鄰國漢族過半,跟中國太密切,國人說:這裡就是幾十年前的中國
從氏族走向部族的漢族先民
漢族大將——張弘范崖山之戰滅宋於此
漢族的光復事業

TAG:中國 | 舞蹈 | 漢族 | 古代 | 明清 | 民間 | 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