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社會,從建設書香家庭開始

范雨素最近很火。這位44歲、來自湖北襄陽農村的育兒嫂,用一篇冷靜而有力的《我是范雨素》走到人們眼前。在她寫下的故事中,我們能看到她與命運的廝殺,這位來自社會底層的婦女,看似柔韌卻有著無窮的生命力。更讓人驚訝的是,嚮往「詩與遠方」的她,在大女兒小時從廢品收購站買了1000多斤的書,教她讀書;如今,20歲的女兒已成了白領,而同村同齡的孩子,卻無法逃離在工廠打工的命運。從世俗的意義來說,她對女兒的教育,無疑是成功的。閱讀,可以打開命運之門,改變人生。

  閱讀啟童智,書香立少年。我們需要更多的家庭認識閱讀、重視閱讀,建設書香家庭新家風,甚至以閱讀之力改變命運。建設一個書香充盈的和諧社會,要從建設書香家庭開始;建設書香家庭,則從對家長的閱讀指導始。

  為了更好地幫助千萬兒童和他們的父母讀好書,選好書,4月底,由全國婦聯指導,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與肯德基中國聯合發布「小書迷王國2017年兒童書單」和《小書迷王國兒童閱讀指導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導兒童閱讀。報告針砭時弊,提出了中國兒童閱讀面臨的三大問題,以及「多元閱讀、分級閱讀、快樂閱讀、親子共讀」四大主張。

  兒童文學作家金波,中國首位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中國科技館原館長王渝生,國家圖書館少兒館館長王志庚,著名畫家、豐子愷兒童圖畫書首獎獲得者朱成梁,兒童文學作家、兩岸閱讀推廣人方素珍等眾多兒童閱讀領域的專家學者擔當「小書迷王國」兒童閱讀顧問團。眾人集思廣益,博採眾長,懷著為兒童的美好願景,攜手推出書單及報告,希望傳播正確的閱讀理念,推廣科學的閱讀書單,並建設越來越多的兒童圖書館,以書香涵養中國兒童。

兒基會聚專家顧問團指導兒童閱讀

中國兒童閱讀面臨哪些問題,兒童閱讀應該有哪些主張?

  中國兒童閱讀三大問題值得關注

  閱讀量不夠。根據2016年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實施的《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其中關於未成年人閱讀調查數據顯示,中國0~17歲未成年人的人均圖書閱讀量為7.19本,而0~8歲為6.34本。

  與之對比,美國最大的童書出版社學樂出版社(Scholastic)針對全美兒童與家庭所做的關於閱讀的年度調查報告顯示,美國6~17歲兒童的平均閱讀量為23本,其中高頻率閱讀者(每周閱讀超過5~7本)的閱讀量是低頻率閱讀者(每周閱讀少於1本)的6倍。

  平均閱讀素養相對落後。中國多次參加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策劃實施的15歲在校生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簡稱PISA)。該考試主要考察學生在數學、科學和閱讀三個領域的核心素養。2016年,北京、上海、江蘇、廣東四地代表中國參加測試,最終科學成績全球排名第10、數學排名第6,閱讀排名僅第27名。總體而言,中國學生數學最好,科學次之,閱讀最差而且排名非常靠後。這與中國傳統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觀念以及學校教育實踐密切相關。

  閱讀資源分布不均勻,城鄉差異巨大。中國社會差異很大,不同地區、城鄉,不同家庭中的孩子閱讀的機會和條件差異巨大,尤其農村孩子缺乏系統的閱讀支持。在世界範圍內,在聯合國教科文、兒基會等組織中,閱讀都是作為對抗貧困的一種重要的手段。今天處境不利的孩子——留守也好,邊遠貧困地區也好,如果他們的父母沒有機會、能力、文化資本為他們打開世界,由學校、社會為他們提供的閱讀機會和經驗就變得非常重要。

  四大閱讀主張力求解決兒童閱讀問題

  基於中國兒童的閱讀現狀,報告提出「多元閱讀、分級閱讀、快樂閱讀、親子共讀」四大主張,提倡閱讀內容多元、閱讀形式多元,鼓勵家長為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提供適合其年齡特點的圖書,尊重孩子的天性、心理秩序和閱讀節奏,與孩子一起讀書,通過親子共讀,讓孩子發現世界,家長發現孩子。

  當閱讀具有「寬度」和「多樣化」,才能為一個孩子相對豐富的人生做好準備。因此,按照兒童成長所需閱讀營養,報告提齣兒童應閱讀的五類圖書,第一種是中華文化類童書,注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兼顧藝術性和趣味性,關注自我成長;第二種是富有童趣、經典、美的兒童文學;第三種是具有兒童性、故事性、藝術性、文學性、設計感的圖畫書;第四種是具有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互動性的科普類童書,以及啟發批判性思考、提供看世界的獨特視角的人文藝術類童書。

  現下有諸如數字閱讀、立體書、聽書、書影共讀、VR、AR等全新的閱讀方式,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在內的移動類設備已經成為很多中國家庭的育兒神器,中國兒童早已被各種各樣的媒體包圍。但對於多媒體閱讀,該報告強調,2歲以下兒童最好不要用多媒體,對於嬰幼兒,閱讀中聲音和親子依戀才是最重要的部分。而針對2歲以上的數字產品,最好明確標註需要家長參與,以及在操作上也需要家長的講解,引導親子共同學習。

  報告提倡分級閱讀。我國的「分級閱讀」仍處於基礎研究階段,但根據兒童的身心發育特點,選擇相應的閱讀內容,已經成為業內共識。報告還主張快樂閱讀和親子共讀。在中國,越來越多的父母已經意識到親子共讀的意義。每天抽出10分鐘與孩子共讀,是對孩子教育最好的支持方式。讓孩子愛上讀書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在還沒讀書之前,就意識到自己身在一個愛讀書的家庭里。而在與孩子的共讀過程中,家長不僅是讀者,更是孩子的觀察者,有機會全面了解孩子,也更加懂得如何與孩子對話,正所謂「通過閱讀,孩子發現世界,家長發現孩子」。

  在該報告研究基礎上,由金波等20多位專家組成的兒童閱讀顧問團根據「傳統文化、兒童文學、圖畫書、科普書、人文藝術類童書」這五大類別,分別針對3歲以上的幼兒以及6歲以上的兒童推薦了以《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地圖(人文版)》《小小旅行家》等書為代表的,來自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接力出版社、海燕出版社、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等多家知名出版社在內的78套童書。據介紹,肯德基將在未來5年送出1億冊該書單內的優質童書,並通過餐廳親子閱讀、店內故事會、APP有聲讀物倡導兒童閱讀、親子閱讀,幫助更多孩子在閱讀中收穫成長、享受快樂、分享關愛。

在兒童自主閱讀能力成長的歷程中,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與溫暖陪伴。

專家說,家庭閱讀指導應這樣做

從右至左,前排為金波、王志庚、白冰,後排為方素珍、李敏誼、袁曉峰,分享兒童閱讀理念。

 我們提倡有溫度的尊重兒童的閱讀

金波(兒童文學作家)

  閱讀是有溫度的。對嬰幼兒來說,家長一定要陪伴他去閱讀。當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給他閱讀,他所享受的首先是聲音,無論是媽媽讀的、爸爸讀的,還是爺爺奶奶讀的,總而言之,是親人給他讀的,聲音非常重要。就像很多孩子剛學說話,家長教他背古詩,雖然不清楚是什麼意思,孩子卻能琅琅上口,背來陶醉。那是因為聲音大於內容。最初給他讀這首詩的,是他的家人,所以這是有體溫、有親情的閱讀。

  給孩子們的閱讀一定要了解兒童閱讀的心理秩序,從情趣、情節到情感,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兒童閱讀審美的心理秩序是循序漸進的。低年級的孩子,要用情趣吸引他。譬如孩子還會要求家長重複讀一本書。那就滿足他,他讓你反覆讀一個故事,說明有了讀書的感受。等到孩子長大點,能夠自主閱讀之後,情節就變得很重要,孩子會關注故事情節的發展,而且他會複述故事。會複述故事,這是閱讀中非常大的進步,我們往往會忽略孩子讀書時的複述能力。到了高年級,就要給他多讀一些情感的書,當書能深深打動他,他就變成了不僅是讀書,也在讀自己,讀自己的什麼?讀自己的感受。當孩子和書融合在一起的時候,他是動情地在讀書。

  培養兒童良好的閱讀習慣更重要

  白冰(接力出版社總編輯)

  我們平時說「3歲看大,7歲看老」,一個人的閱讀力等於這個人一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我們需要在兒童期就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我們提倡兒童分級閱讀。分級閱讀是一種世界性的閱讀趨勢,在歐美已經推行了幾十年。比如按照兒童閱讀能力,按照英文字母分為26個,將圖書的難易程度分成26級。這種分級閱讀細化了兒童的閱讀能力,因為讀得懂,孩子會喜歡,所以可以提高孩子的閱讀質量和閱讀效率。

  在中國,「分級閱讀」目前仍處於基礎研究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走。但大家對分級閱讀越來越重視,國務院《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明確提出:「推廣面向兒童圖書的分級制,為不同年齡兒童提供適合其年齡特點的圖書。」國務院辦公廳頒布的《全民閱讀條例》提出了階梯式閱讀的要求,要求各個出版單位把書要打上標名年齡段,這都是全社會對分級閱讀的一種重視。家長給孩子選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分級閱讀的理念。

  除了分級閱讀理念,我們還主張多元閱讀、快樂閱讀和親子閱讀。多元閱讀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就像各種生理營養兒童不能缺,缺了會生病一樣,閱讀也是如此。我們要通過閱讀,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科學素養、藝術素養、社會素養和人文素養。快樂閱讀、親子閱讀,體現了兒童閱讀權益理念。兒童是獨立的生命個體,閱讀是兒童的一種權利,我們不能剝奪兒童的閱讀權利和選擇權利,這就要尊重兒童。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因為早期的閱讀,重要的不是讓孩子讀到多重要的書,而是培養兒童的閱讀習慣,讓他愛上閱讀。

  何為閱讀的價值?

  方素珍(兒童文學作家)

  我對閱讀有一個比喻,當一個孩子讀了一本書,像在他的心裡播下一顆種子,這個種子會發芽、開花。如果今天讓他讀的是幽默的書,心裡會住進來一個幽默小精靈;如果給他讀的是溫馨、充滿愛的書,他的心裡會住進來一個愛的小精靈;他讀了很多書,心裡開了各種不一樣的花,住進來各種不一樣的小精靈,但這些小精靈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智慧。孩子在往後的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各種酸甜苦辣、生離死別,各種不一樣的生活挑戰,怎麼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呢?心中的智慧小精靈會在耳邊跟他說悄悄話,幫助他做判斷。

  閱讀到底有什麼價值?它能強化小朋友的表達能力,激發他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培養愛的能力,提高情商,給他帶來喜悅跟滿足。從小有閱讀力的孩子,很多數據證明,在品格、想像力、思辨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方面都有比較優質的表現。既然閱讀有這麼多的價值,那麼我們可以通過培養孩子的閱讀力,幫助他擁有更好的競爭力。

  閱讀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後天循序漸進引導的,是從親子共讀到獨立閱讀,日積月累學習來的。閱讀能力需要從小培養。閱讀說難很難,說簡單也非常簡單,我們可以從打開一本書開始,帶孩子進入閱讀的世界。

  兒童閱讀中,父母該扮演何種角色?

  王志庚(國家圖書館少年兒童館館長)

  在兒童閱讀中,家庭閱讀非常重要。一個孩子在學齡前受到的閱讀訓練與積累,直接影響他入學以及邁向社會。目前大多數家庭是媽媽陪伴孩子讀書,我特別呼籲爸爸的參與。我去年翻譯了一本書叫《和爸爸一起讀書》(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講述的是父女乃至一家三代的閱讀,家庭閱讀是可以遺傳的。

  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有三,首先是讀者,是讀書人。很難想像一個看ipad的家長會教育孩子去讀書。身教勝於言傳,親子共讀其實是家庭文化。

  第二,父母要做朗讀者。家長的聲音是兒童童年中非常重要的基因。我呼籲大家買童話書做親子閱讀,而不是用聽書代替讀書。聽書相當於我們帶著孩子去電影院,讓孩子閉著眼睛聽電影;童話書或繪本不適合聽讀。家長要做朗讀者,用你的聲音演藝故事,你的情感、你的語調、你的肢體、你的行為都在潛移默化地傳遞你對故事的感受,跟孩子共情,而且孩子會樂此不疲。如果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跟他讀各種各樣的書,用各種各樣的聲音、語調去表達故事以及情感,孩子的情感會是細膩的。

  第三,父母要做對話者。孩子讀完書先天就想要表達,要重述、要表演、要繪畫,如果說兒童閱讀是輸入,那麼表達就是輸出,輸入和輸出同等重要。家長要具有閱讀指導能力,要學會通過閱讀跟孩子交流情感,發現孩子,發現世界。在親子溝通中,家長是成長的,在不斷發現故事、發現孩子、發現自己。

  親子共讀應貫穿彼此的一生

  袁曉峰(兒童閱讀推廣人)

  陪伴孩子讀書的基本原則是:分享而不教導;尊重而不放縱;積極鼓勵而不強制要求;關懷而不干涉;不斷激發內在渴求,而不停留於外部行為的激勵。閱讀不是學習,是享受,親子閱讀更是享受。閱讀的快樂不是用金錢去買的,閱讀真正的快樂是孩子享受到讀書帶給他內心的那種快樂。

  我們認為親子共讀不應止步於七八歲之間,而應該貫穿彼此的一生。因為閱讀不僅指向孩子的當下,也指向父母曾經的「童年」,和兩代人共同的未來。

  多媒體閱讀是把雙刃劍

  李敏誼(北京師範大學博士)

  我們承認多媒體對兒童的深度閱讀有一定的意義,尤其在辭彙增長方面有很多的科學數據支持;但它對兒童的發展也有負面的影響,現在的科學研究已經支持,多媒體影響兒童視力,並懷疑兒童多動症發病率的提升與之相關。從國際研究基本共識來看,不建議給2歲以前的小寶寶看多媒體包括電視;2到5歲,建議最好每天不能超過一個小時,而且一定要有家長陪伴。

  我呼籲,商界和出版界不要設置2歲以下的多媒體閱讀產品,2歲以上的產品在設計時要邀請科學專家、兒童閱讀專家和教育專家參與,把家長指導嵌入軟體,更好地推動親子共讀。(排名不分先後)

6歲+推薦書單(部分)

 《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全4冊)海豚出版社版、《中國成語大會:我的智慧成語世界(兒童彩繪版)》(全6冊)接力出版社版、《中國美麗故事》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版、《地圖(人文版)》貴州人民出版社版、《旅之繪本》(全8冊)新星出版社版、《思考的魅力》(全24冊)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版、《從小愛藝術》(全3冊)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版、《去野外》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版、《萬物運轉的秘密》電子工業出版社版、《中國科普名家名作·數學故事專輯(典藏版)》(全5冊)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版、《讓孩子著迷的77×2個經典科學遊戲》南海出版公司版、《十萬個為什麼小學精選本》少年兒童出版社版、《我的第一本觀鳥日記》新世紀出版社版、《小虎神探隊》(全10冊)童趣出版有限公司版、《鄭淵潔四大名傳》(全4冊)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版、《羅爾德·達爾作品典藏》(全13冊)明天出版社版、《烏丟丟的奇遇》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版、《小太陽》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版、《新蕾國際大獎》(精選6冊)新蕾出版社版、《夏洛的網》上海譯文出版社版、《我的兒子皮卡》(全10冊)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版等。


推薦閱讀:

大名鼎鼎的吳用,征戰開始就無用了
關愛兒童骨健康,從激素治療的第一天就開始!
保護傳統村落可從「拯救老屋」開始
偉大的愛情,都從曖昧開始
杜特爾特「疏美親華」開始落實?

TAG:社會 | 家庭 | 建設 | 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