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滄桑——匈奴民族的興衰
引言:秦漢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時期,也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的重要時期。以後的中國歷史,儘管會有「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現象,但統一始終是中華民族發展的主旋律。可以說,秦漢王朝為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匈奴族是那個時期的重要成員,中原王朝與它時戰時和,這也是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第一次對峙。所以說,匈奴族在我國民族舞台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一)形成與初步發展
司馬遷在《史記·匈奴列傳》中指出,匈奴族是夏後氏的後裔,在唐堯、虞舜的時候,匈奴就分為山戎、獫狁、葷粥諸部,居住漠北草原,以游牧為生。沒有國家的居住點,只是逐水草而居,他們沒有文字和書籍,僅僅依靠語言來交流。
司馬遷認為,匈奴人與中原人是同源的,但又有別於中原人。現代學者多認為匈奴人發源於河套陰山一帶,早在殷商時期,就與中原地區有著聯繫,在中原的不少文獻中常出現如「鬼方」、「獫狁」、「戎狄」等詞語,這是不同時期稱呼匈奴的,從戰國以來至秦漢,才稱之為匈奴。
直到戰國時期,匈奴各部仍然自有君長,部落聯盟並不鞏固。不過,匈奴人利用戰國時期兼并戰爭的機會逐步發展壯大。當時,燕、趙、秦三國都修築長城已抵禦匈奴,說明當時匈奴已具備了相當的實力。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大將蒙恬統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奪取「河南地」及高闕、陽山、北假等地。賈誼在《過秦論》中記載:「乃是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正是秦朝的壓力下,匈奴被迫向北遷徒。秦末中原大亂,匈奴越過長城,收交了被蒙恬奪去的陰山河套地區。
(二)統一與成熟
匈奴從崛起到鼎盛,前後經歷頭曼、冒頓、老上、軍臣祖孫四代單于的統治,歷時約150年。冒頓單于統一了匈奴各部後,各項制度日益完備。
冒頓自立為單于後,東胡逐漸強大起來,對匈奴百般刁難。冒頓單于消滅了東胡王,又向西攻打同樣強大的月氏,向南兼并了樓煩、白平河南王,又收復了蒙恬將軍奪去的土地。此時的中原地區正是楚漢對壘,因此冒頓單于逐漸強大起來。
後來,匈奴向北征服了渾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國,向南與中原相對敵。成為北方最強大的民族,冒頓單于也成了最強勢的人物。
匈奴人在蒙古草原上建立了第一個以游牧經濟為基礎的國家-----匈奴帝國。單于作為最高首領,總攬所有的軍政大權,下設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等官員,稱為「萬騎長」,匈奴語為「屠耆」,其下設千騎長、百騎長、什騎長、裨小王、相封、都尉、當戶、且渠等官員。匈奴人通常任命太子為左賢王,單于帳內的扶正大臣為骨都侯,由姓貴族呼衍氏、蘭氏、經卜氏擔任。從賢王到當戶,所有官員都有自己的分地,平時負責行政管理,戰時要率領當地成年男子出征,所有機構和官員都是軍政合一的。匈奴還將其統治區分為三個部分:一是設在代郡、雲中郡以北的單于庭;二是上古郡以北,東與穢貉、朝鮮接壤的左賢王庭;三是上郡以北,和月氏、羌、氐接壤的右賢王庭。這一系列的體制雖然比較鬆散,但由於游牧經濟的流動性和分散性,卻十分適合,一旦發生了緊急狀況,可以有效地把人們組織起來。這種軍政合一的體制也為以後的游牧民族所效仿,如女真族的猛安謀克制度和八旗制度等,影響深遠。
(三)漢初的「和親」政策
西漢建立之初,匈奴向中原地區發動大規模進攻。公元前200年,冒頓單于率軍將御駕親征的漢高祖劉邦及其軍隊圍困在白登山達七天七夜,後來劉邦派人賄賂冒頓的閼氏方得突圍,史稱「白登之圍」。
這個時期的匈奴帝國處於一個十分強盛的時期,相反,中原地區由於長期戰亂,國力不足,然而匈奴的進犯卻始終困擾著中原地區,於是劉邦進獻皇族女兒嫁與匈奴單于,稱為「和親」,每年還贈送給匈奴一定數量的粗絲棉、絲織品、酒、米、食物等,雙方約為兄弟之國。以後,惠帝、文帝、景帝三朝一直奉行這一政策,先後與老上單于和軍臣單于結為姻親。在此期間,漢朝在邊境採取消極防禦政策,你不打我,我也不打你。但局部衝突也時有發生。
不過,儘管漢王朝當局推行「和親」政策,邊境上採取消極防禦政策,承認存在一個「兄弟之國」。但是,這僅僅是國立不足的前提下的一種權宜之計。當漢王朝國力強盛後,必然會放棄這一政策。「和親」政策雖對漢匈矛盾起到了一定的緩和作用,但卻不能完全調和,這一矛盾將在武帝一朝徹底的爆發。
(四)武帝的強硬政策
西漢王朝在經歷高祖、惠帝、文帝、景帝四朝的休養生息政策後,國力日漸強盛。漢武帝繼位後,開始改變了對匈奴的和親政策,由消極防禦改為主動進攻,開展漢匈之間的全面戰爭。
漢軍先是收復河套地區,置朔方郡;修復秦長城,移民10萬口實邊,迫使匈奴單于庭遷至漠北。接著漢軍開始進攻河西走廊,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將萬騎北擊匈奴,漢王朝佔領了河西走廊,這不僅阻隔了匈奴與羌、小月氏的聯繫,還打開了通往西域的門戶。
與此同時,漢武帝還與匈奴開展了爭奪西域諸國的鬥爭。漢武帝將宗室女細君公主加入烏孫,匈奴則與大宛結成反漢同盟。前74年,匈奴以武力威脅烏孫脫離漢朝的同盟關係,西漢則組織了五路大軍聯合烏孫發兵20萬處級匈奴,結果匈奴慘敗。前59年,漢朝設立西域都護,勢力範圍達到蔥嶺。
漢武帝為了形成對匈奴的戰略包圍,將勢力範圍向東西兩翼延伸。向東滅亡衛氏朝鮮,設樂浪郡等四郡進行直接統治,向西派張騫出使西域以聯合匈奴的宿敵大月氏夾擊匈奴,企圖建立東起朝鮮半島西至中亞的扇形包圍圈,這一系列措施當時都出於軍事目的,但卻起到了加強與日本列島、朝鮮半島、中亞和南亞的以經濟文化聯繫的作用,如「絲綢之路」。
(五)南下與西遷
經歷了長期的戰爭後,匈奴的實力大為削弱,曾是匈奴屬國的烏桓、丁零、烏孫等也紛紛進攻匈奴。與此同時,匈奴內部鬥爭也不斷發生,甚至出現五大單于混戰的局面。此後,形努分裂成兩支,一支以呼韓邪單于為首的南匈奴,他們於公元前53年歸附漢;另一支以郅支單于為首的北匈奴,向西遷至康居,前36年被西域都護甘延壽和副都護陳湯所滅。
從呼韓邪單于歸附漢朝,到新莽以前,漢匈關係是友好的。但王莽執政後,對匈奴採取倒行逆施的民族壓迫的錯誤政策,這導致了匈奴人的不滿。伴隨著綠林、赤眉起義的同時,匈奴貴族的進擾勢力重新抬頭,又成為漢王朝的嚴重威脅。公元48年,呼韓邪單于重新歸附漢朝,而北部仍堅持與漢王朝為敵。東漢時期,大將竇固、竇憲先後出擊北匈奴。北匈奴政權瓦解,西遷至西亞和歐洲,在匈牙利平原建立了新的帝國。而南匈奴在漢王朝的管理下,歷經羈縻、安撫為主到寬嚴並濟、分而治之為主的政策轉變過程。匈奴族與漢族雜居相處,轉入定居農耕和半耕半牧生活。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作為游牧民族的匈奴積极參与中原王朝事務,伴隨著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的同時,匈奴族也逐漸和漢族融為一體,人們難分彼此。
結語:匈奴文化不僅為後來興起與草原地區的突厥、回鶻、蒙古等族所繼承,而且對同期中原文化也產生極大的影響。儘管漢匈之間有戰爭,但即使是在關係最緊張的時候也沒有妨礙兩地經濟文化交流。遷入中原的匈奴人和遷入匈奴的漢人將自己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習俗介紹到當地,同時,也為以後民族關係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後,大草原上形成的游牧民族總是把自己看成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2007年11月10日
丁亥年十月初一
記於津門
主要參考資料:
楊軍、張乃和主編《東亞史》,長春出版社2006年版。
司馬遷原撰,臧瀚之等編寫《史記故事》,京華出版社2002年版。
臧瀚之編著《世界上下五千年》,京華出版社2004年版。
張慶利、杜尚俠著《正說漢朝二十四帝》,中華書局2006年版。
推薦閱讀:
※漢與匈奴
※[轉載]揭秘:野蠻的匈奴人和溫順的中原漢人竟是同宗
※為什麼自有歷史記錄以來,中國北方都有一個強勁的民族或國家存在著?
※描寫愛國憂民 ?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託孤重臣——漢車騎將軍.匈奴休屠王子金日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