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在做艾灸時有這些反應嗎?它在暗示什麼呢?

艾灸的排病反應表示什麼

在做艾灸的過程中,不同人的體質,有可能會出現不同的反應,有的反應受灸者感覺很好,欣然接受;但是有的反應,是返病的現象,如疼痛加劇、月經不調等等,因而讓受灸者誤解且不易被接受,認為這是不好的。殊不知,其實這些實為正常的返病現象,繼續艾灸並持之以恆,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下是艾灸過程中,身體上有可能出現的具體反應及代表的效果,特列出供大家參照:

1. 無特殊感覺。受灸者最初幾次做艾灸時,只感覺施灸處皮膚點熱,沒有什麼其他感覺,表明受灸者經絡不通,身體比較寒。

2. 半身熱感。做艾灸時,上半身熱或只是下半身熱,表明無熱感的半身經絡不太通暢。

3.先熱後不熱。開始灸很熱,過了一段時間後感覺不熱了,這是正常的艾灸過程,表示經絡已經適應了,後面可加大灸量。

4. 熱感測。有的人,感覺熱能夠傳導至會陰,這說明艾灸在打通任脈,對泌尿系統產生了效果。有的人,感覺腹腔發熱至後腰,往上至百會,往下至湧泉,這說明受灸者經絡漸通,艾灸效果好。

5.寒感。即:灸後感覺冒涼風。寒性體質的人多會出現這種現象,此類人群應多做艾灸。

6.經絡竄感。也叫得氣,是一種酥酥的感覺,這是好的現象。有的人做艾灸的過程中,下腹中感覺形成一股熱氣,並能隨著人的意識而形成氣流,在體內經絡內來迴流動,上到頭頂,下至足底,經過的地方有酸、麻、脹、痛的不同感覺,如練氣功一般,這也是非常好的現象。

7. 出汗。艾灸以全身微微出汗為佳,特別是額頭、手心、足心要出熱汗。艾灸易出大汗者,表示受灸者身體比較虛;手心或足心出冷汗,而後才出熱汗者,說明受灸者體內寒氣重,出冷汗表示身體正向外排寒氣;做完艾灸後持續出汗,表示受灸者體內濕氣重。艾為純陽之火,能助其排濕驅寒。

8.沉感。即:心如石壓。表明受灸者氣血循環不暢,經絡不通,應多灸。

9. 腹鳴或放屁。即:肚子咕咕叫或排氣。這是艾灸促進腸道蠕動、幫助身體排出濁氣的好現象。

10. 腹部或後腰出油。表示血液粘稠、血脂高或血液毒素垃圾過多,應繼續堅持艾灸。

11.口乾舌燥喉嚨痛。做完艾灸感覺口渴,這是非常典型的上實下虛之症,可以灸勞宮穴、湧泉穴,以滋陰降火。期間建議多喝水,也可以穿插做刮痧、拔罐。緩解喉嚨痛可以灸天突、曲池、合谷、照海穴。

12.面色潮紅。做完艾灸後,面色變得紅潤有光澤,皮膚飽滿滋潤。堅持下去,色斑會慢慢變淡、痘痘消失。

13. 酸痛感、疲勞嗜睡(白天也瞌睡)。做完艾灸後,酸痛感增加表示受灸者體內有風濕或受灸者體質為酸性,體內垃圾過多,需要大灸;而渾身乏力易睡,則表示受灸者體質弱,血液循環差,氣血不足,艾灸後血液循環加快,因而前兩三次會出現乏力、睏倦的現象。繼續艾灸,會有所改善。

14. 呼吸急促或不順暢,情緒不穩定,感覺頭沉。這表示受灸者心臟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15. 腰、腎、尿液。腎臟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涼,尿量增加,尿色有變化,這表示受灸者腎功能不佳,腎氣不足,陽虛。尿頻、尿急、尿白,也表示受灸者腎陽虛,須加大灸量。

16. 臍部黃水或水皰。艾灸後,臍部有出黃水或水皰的現象,表示受灸者(若為女性)有婦科炎症,也可能是受灸者有腸胃炎症或腸道濕寒,嚴重的人會在臍周起一圈硬皮。

17. 女性私密處。做完艾灸後若女性朋友下陰瘙癢,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塊,這表示受灸者可能有婦科病。會陰瘙癢,起紅疹,白帶增多有異味等癥狀,是濕熱外排的表現,需加大灸量。

18.女性月經。做完艾灸後出現月經提前或推後的短暫亂經、非經期陰道流血或血塊增多,子宮內的淤血外排的表現,也是艾灸期間較為正常的現象。因為艾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統,所以女性做艾灸的3個月之內為月經調整期,月經可能提前或推後。持續的艾灸調理之後,經期會慢慢恢復。

19. 水皰、紅疹。艾灸後出現水泡、紅疹,表示受灸者體內的濕毒、血毒過多,這種現象更需要灸。

20. 咳嗽、黃痰。灸後出現咳嗽,有黃痰,說明受灸者肺部有火,若身體無法承受繼續施灸帶來的反應,可暫時少灸或停灸,稍好轉後再行施灸。

21. 精神亢奮、失眠、頭痛頭暈。說明受灸者為熱性體質,上焦有火,可在背部適當刮痧拔罐,必要時可由專業人士在大椎穴上放血。在家庭保健中,可趕緊將病人安置在一個空氣流暢的環境下,讓患者平躺,再做頸部疏通推拿,並讓其多喝水。

22. 關節痛。灸後關節痛,說明關節處有寒濕之氣瘀堵。

23. 口腔潰瘍、長痘、便秘。這是胃火旺的表現,可在胃經上刮痧瀉火,吃些涼潤食品。

24.濕疹、癢、紅疙瘩。灸後出現濕疹、癢,起紅疙瘩,這是脾胃濕氣重的緣故,需加大灸量。若身體不能承受加大的灸量,可暫時停灸一段時間。

25. 腹瀉、噁心、嘔吐。這是脾胃虛寒嚴重的表現,加大灸量即可,若非其他病症引起,建議千萬不要去醫院掛水。

26. 打嗝。這是腸胃氣滯,無需處理,會自動消失。

27.祛風除寒反應。據臨床觀察,大多數患者都有風寒外排的反應,多以打噴嚏、流鼻涕、感冒、咽喉痛、關節痛、放屁等形式出現,或從頭頂、四肢末梢往外冒涼氣,更有甚者全身或半身發冷,蓋兩床厚被都無濟於事,測量體溫為正常,反應持續時間多為一兩天或三五個月不等。

28. 疏肝解郁反應。鬱氣的外排以煩躁易怒、看誰都不順眼、悲傷或委屈易哭等情緒變化為主,多伴有打嗝、肛門排氣、肝膽區和反射區酸痛等反應,特別是性格內向而又容易置氣的女性病人多有此類反應,反應持續時間一般為數小時至1-3天,少數患者可達數月之久。

29. 代謝痰濕反應。排痰濕表現多為咳吐、痰變多、嘔吐、痰涎或腹痛、腹瀉、泄水樣稀便、膠涼樣粘稠大便,頭面、四肢浮腫,半側身體浮腫乃至全身浮腫,排尿困難或小便頻數、渾濁刺鼻,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灸感可由最初的遲鈍型轉變成了敏感型。

30. 排火熱邪毒有關的反應。排火熱邪毒多以瘡癢、癰腫、發燒、伴奇癢的濕疹、部或身體出現丘疹、曾長過的膿包複發,或大小便火燙灼熱等反應形式外排。請放心,只要徹底排出就會慢慢恢復。

31. 與排淤血有關的反應。淤阻在體表經絡之中的淤血,以瘀斑方式排出:瘀阻在胃腸,則多以深褐色或醬黑色大便排出;瘀阻於心肺,則多以痰中帶血絲、血塊為主外排;瘀阻於胞宮,多隨經血外排,甚至裡面有組織包塊或爛肉。有痔瘡的人會暫時出現便血的現象,且顏色深暗。

32. 與睡眠有關的反應。絕大多數人灸療後睡眠狀況都會發生變化,有的艾灸後先是渾身無力、嗜睡, 之後連續失眠數天,(即便是失眠,也沒有疲乏無力、頭腦昏沉、不思飲食的感覺),有的先失眠十來天之後轉入一天到晚都想睡的狀態。不過最終睡眠都會恢復正常。

33. 發熱反應。發燒反應屬於全身綜合性的劇烈反應之一,多在自身康復機能完全發揮作用後出現,表示氣血旺盛,體質增強,是機體由量變到質變的轉折點。一般高燒反應,體溫在39~40度,反應持續時間為一周左右;少數低燒患者,體溫在37.5~38度之間時,反應持續十幾天甚至一至兩個月。

34. 類似過敏之症。有很多人艾灸後身上出現很多紅疹的現象,此時多以為是過敏了,其實,這些表現出來的癥狀,都是真陽元氣驅趕寒邪外出的表現,也是病邪在體表的反應。如果此時停灸,病邪還會入里,侵蝕臟腑。如果此時皮膚表現嚴重,可以用放血療法使邪出有門。可以由專業人士在大椎、足太陽膀胱經的腧穴還有委中穴放血,給病邪以出處。

35. 疾病加重反應。這是正邪交戰的正常現象。我們人體是一個整體,有陰陽之分,不會只允許正氣存在而把邪氣都驅逐。那麼病邪在體內寄居很久,也不會輕而易舉地乖乖就範,所以這時候就免不了有反應。用艾灸的方式激發正氣、趕出邪氣時,邪氣先頑強抵抗,當正氣不足,而邪氣旺盛的時候,人體就會有各種不適反應顯現出來。逐漸艾灸,體內正氣慢慢累計並越來越多,這時病邪就會逐漸地被趕出體外了。

36. 艾灸的走竄現象。有時候艾灸中脘,會有肝區不適或胃脘部不適感,這很有可能是受灸者的肝有隱患或胃有疾病;有時候艾灸關元穴,也許會反應出婦科方面的隱患或前列腺方面的問題或生殖系統的一些疾患。此時是艾灸在主動幫助身體調整,這就是艾灸的通竄功能。(所以說,我們的身體有一個自我調整的功能,只要調動的好,它就會起來工作。 人體「陰陽」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規律的, 元氣逐漸充足了,「陰陽」就必定按照其規律運行)

37.返病現象。曾經患過的疾病都可能會複發多次,雖說是複發,但感覺一般不會比以前犯病時強烈,曾患有痔瘡的也會發作,而且會由內痔變為外痔,大約十天或者半個月即可自愈。 一定要堅持繼續艾灸。

溫馨提示:艾灸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要想調理身體疾病,切不可三天打漁兩天晒網,半途而廢!


推薦閱讀:

不可忽視的中成藥不良反應
如何鍛煉,反應能力,爆發力以及耐力
艾灸後,出現這些反應,是疾病將愈的徵兆
中藥不良反應原因及防範
排毒病理反應

TAG:艾灸 | 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