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國內常見的股票指數,你知道多少

國內常見的股票指數,你知道多少

4 人贊了文章

國內指數編製的變遷

我們常提到的股票指數(如滬深300、中證50等),是一種以股票價格為對象的價格指數。價格指數指的是統計學裡的動態相對數,能夠表現出當前指數價格相對於基期的漲跌變化。

通常股票指數是由證券交易所或是第三方機構來編製。我國股票指數最初是由上海證券交易所在1991年編製的,自從2005年後,我國主要的股票價格指數多是由中證指數編製公司和深圳證券信息公司來編製和維護。

指數編製的重要區別

1、綜指和成指

股票指數是反應選定分類的股價相對漲跌情況。有的指數成分股把分類中的股票全部包含的,叫綜合指數,簡稱綜指或全指;

另一種是部分包含,只選取分類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個股組成指數,叫做成分指數,簡稱成指。

上證綜指和深成指就是一組最好的例子。

2、等權和加權

有時候兩隻成分股一樣的指數,在同一周期內走出了不同的行情,這是怎麼回事?

有很大可能是指數的計算方式中,採用了加權和等權的不同演算法。

等權的意思就是:每個股票的重要性是一樣的。如果一共有500隻股票,那每隻股票就佔1/500的權重,他們的漲跌幅對指數的影響相同。

目前大指數比較多採用加權。加權就是有考慮到一些權重因子(常見用總股本),給成分股按照重要性列了三六九等。比如樂視網在創業板指數里的權重就佔了4%,如果樂視網一家股票當天發生5%的跌幅,就會讓創業板指數下跌0.2個百分點。

正是因為個股權重不同,只要把大權重的股票漲幅拉上去,就會對整體的指數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這也是為什麼護盤資金偏好大權重股票;或者是在炒股過程中,會遇到指數大漲但是持倉個股並沒有跟隨情況。

3、流通股和非流通股

我國有不少上市公司的股票發行量與可流通量相差極大,如中國聯通在2002年上市時總股本是197億股,而實際流通股本才27.5億股;中國石油2007上市時總股本是1830億股,而實際流通股本才只有30億股。

但是在某些指數的編製規則中,加權參考總股本。總股本大占的權重就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權重股,即使它在當天的交易不活躍,價格波動不大,但它對指數的影響卻很大,這就會導致指數的失真。

雖然股權分置改革以後這種情況有所改善,但用發行量作為權數的這種不足仍然存在。於是便出現了以流通股本為權數的編製方法。

深證成指就是第一隻用流通量為權數編製的加權股票價格指數。它是由深圳交易所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場代表性的40家上市股票作為樣本,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深圳交易所上市的A、B股的股價走勢。該指數以1994年7月20日為基期,1995年1月23日正式發布,1995年5月5日正式啟用。

國內指數的分類

國內A股指數非常多,但是可以將他們按照4個分類方法進行分類。分別是:板塊、規模、行業、概念題材。

1、按板塊分

主板、創業板、中小板、風險警示板、新三板每個板塊都有對應的指數,其成分股選擇範圍就是該板塊的個股。

但是風險警示板是沒有官方指數的,所以列出的當日漲跌幅一般只是作為參考。

據例最常見的三個字數上證綜指和深成指是滬深兩市主板的指數,創業板指數是深圳中小板的指數。

上證指數是綜合指數,反應了所有上海股票漲跌的真實情況。

深證成指是成分指數,由500隻深圳市場上具有代表性的成分股組成。實際上深圳也是有綜指的(399100、399106),只是這些年深證成指被市場用習慣了。

創業板指數的成分股是在深圳創業板上市的100隻有代表性的個股。

深證選用的是成指,那他的成交量是只是成分股的成交量還是深圳全市場的成交量?如果是前者,那是無法反映這個市場的真實成交水平。

其實已經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所有軟體廠商都會默認把把成指的成交量換成綜指的,有興趣較真的話,你可以打開軟體看看,深圳綜指和深圳成指的成交量是一樣的。雖然我們認為這是極不嚴謹的,但也只能這樣了。

2、按規模分

我們比較常看到的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指數等就是按照規模分類的指數。

上證50就是上海市場市值前50的公司組成的指數,滬深300就是滬深兩市市值前300的公司組成的指數。

一般來說,指數會有以下幾種數字的排名規則:50、100、180、300、500、800、1000,數字基本代表有多少成分股了,而且代表的一般是入選的是市值的前多少名。

但也有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中證500是滬深兩市排名從301開始到800的這500隻股票,而不是排名從1到500;中證1000是從801到1800這1000隻股票。

所以,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三個指數加起來,分別是規模從大到小依次向下的1800隻A股上市公司。不過全市場最後那1000隻,中證就沒有做成指數了,估計以後這種尾巴型公司越來越少人搭理了。

3、按行業分

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的行業所屬有明確的分類指引,但是中證公司並沒有按照這個標準去做指數,而是選擇了與國際接軌的標準普爾和明晟公司制定的全球行業分類標準(GICS)作為A股行業指數製作依據。

按照這個標準劃分,分為10個行業部門、24個行業組、68個行業。

10個行業部門如下:

基礎材料(Materials)——化學品、金屬採礦、紙產品和林產品;

消費者非必需品(Unnecessary Consume)——汽車、服裝、休閑和媒體;

消費者常用品(Necessary Consume)——日用產品、食品和藥品零售;

能源(Energy)——能源設施、冶煉、石油和天然氣的開採;

金融(Finance)——銀行、金融服務和所有保險;

醫療保健(Medical & Health)——經營型醫療保健服務、醫療產品、藥品和生物技術;

工業(Industry)——資本貨物、交通、建築、航空和國防;

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硬體、軟體和通訊設備;

電信服務(Telecom)——電信服務和無線通訊;

公用事業(Utilities)——電力設備和天然氣設備。

除了證監會和中證公司的行業分類外,國內銀河證券、萬得資訊等機構,也各自推出了不同的行業分類指數,其中的行業分類方法和入選標準都略有不同。

4、按概念分

中證公司也會根據熱點進行相應熱點的指數設計,比如軍工、高鐵、一帶一路、新能源車等。

但從中證的設計理念來看,一般只會選擇大且持續性較強的概念,每一個概念下面都會有對應的成分股和入選標準供參考。

除了中證公司的概念指數外,不少行情軟體和券商也會推出自定義的一些概念板塊,但是這些指數如果沒有足夠的權威性,就不一定會有足夠的資金(如ETF基金)將之作為標的參考。

國外指數

所有股票指數的鼻祖,是美國的查爾斯?亨利?道在1896年創立於華爾街的道瓊斯指數。初創時由當初12個明星上市公司的股票構成,然而當時的12個上市公司,如今只剩下通用電器一家,道瓊斯指數也分化為現在主要的三個分支:

1、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

它由30種有代表性的大工商業公司的股票組成,且隨經濟發展而變大,大致可以反映美國整個工商業股票的價格水平,這也就是人們通常所引用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人們通常所說的道瓊斯指數是指道瓊斯指數四組中的第一組,即:道瓊斯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

2、運輸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

它包括著20種有代表性的運輸業公司的股票,即8家鐵路運輸公司、8家航空公司和4家公路貨運公司。

3、公用事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

是由代表著美國公用事業的15家煤氣公司和電力公司的股票所組成。

了解更多理財詳情,敬請關注「財管評測師」或登錄官網(http://www.money-inn.com/core/index);理財,讓生活更美好,期待,與您一起共築美好!

推薦閱讀:

57億票房引發的思考
表情三連 金融版 | 金融從業者扎心的十個瞬間(第二彈)
是誰抽幹了溫州實體經濟的血液?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石榴理財師,咱們「走著瞧」
餘額寶限購!別怕,這幾款產品比它好

TAG: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