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茶其實也要「拼爹」
來自專欄小茶仙子細說茶
01
記得2018明前西湖龍井剛上市的時候,
我掐著日子趕去了杭州,
就是為了品嘗下明前龍井什麼味道。
以前沒喝過,還是有一點小小的神秘感。
朋友把我帶到他朋友的茶室,
朋友的朋友很秀麗,婉約氣質的江南女子。
禮貌的打過招呼,
三人在茶席旁擇邊而坐,她從茶罐里取出新鮮剛焙制好的龍井,
據介紹,市價2000元100g。
從干茶色澤略黃的顏色看, 這應該是獅峰龍井,我默默的想著。
三人皆無語,我靜靜的看著她的手在各種茶具間星移變換.......
行雲流水的一套難度係數201B茶藝組合動作後,
我喝上了平生第一杯明前龍井。
她問我品嘗了一杯後的感受:「怎麼樣?」
「蠻不錯,香氣清高,滋味特別鮮爽,不愧是西湖龍井」我答道。
「是吧,我們西湖龍井中國十大名茶之首,特別是正宗明前龍井,有錢都不一定能買到,」她略有自豪的微笑道。
「嗯,茶和茶藝都讓人賞心悅目,今天算是得償所願,」我說道。
。。。。。。
02
再這之後,我又品嘗過洞庭碧螺春、太湖翠竹、四川竹葉青、六安瓜片、舒城小蘭花、南京雨花茶等各地名優綠茶,
除了六安瓜片偏濃外,
其他茶嚴格意義上說味道相差不明顯,
我很想知道,僅以芽頭綠茶論,
單純喝茶湯,有幾個人能分辨出何湯是何茶。
頂級地方品牌綠茶和頂級十大名茶的綠茶其實大概率上沒區別。
外形各有所長,顏色基本一樣,
滋味各有所好之人,其實味道差別極其微小。
03
再看看所謂十大名茶的分布,恍然大悟:
所謂名茶,還是要跟著地方經濟走 。
名茶的地位與所在城市或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人才和名人數量、人口文化輸出多少緊密相關。
經濟發達、人口人才對外輸出多、名人光環發散、喝的人多了,
茶自然變成了名茶。
杭州西湖龍井和蘇州洞庭碧螺春自不必說,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自唐朝以後,就是中國最繁華富庶的地方,水陸路交通發達,人才輩出,順便帶著西湖龍井和洞庭碧螺春名揚四海。
黃山毛峰和祁門紅茶是怎麼回事呢?
這要從「徽商」說起,
明代中葉以後至清乾隆末年的300餘年,是徽商發展的黃金時代,無論營業人數、活動範圍、經營行業與資本,都居全國各商人集團的首位。當時,經商成了徽州人的"第一等生業",成人男子中,經商佔70%,極盛時還要超過。 的活動範圍遍及城鄉,東抵淮南,西達滇、黔、關、隴,北至幽燕、遼東、南到閩、粵。徽商的足跡還遠至日本、暹羅、東南亞各國以及葡萄牙等地。在清朝時期,黃山毛峰和祁門紅茶是上海市場賣的最好的茶葉,現在也是。
黃山毛峰和祁門紅茶隨著「徽商」的腳步遠銷至英國和整個歐洲大陸,有"名震歐洲四五載"之美譽。
「閩商」那就更不用說了,
中國最具開放和開拓意識的商人群體,「愛拼才會贏」這首歌家喻戶曉,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閩商」。
而且「鐵觀音」為什麼這麼火除了「」我覺得最大的原因是相對於其它地方名茶,「鐵觀音」茶針對各地消費者的口味變化創新最多,是真正意義上的技術創新而不是模仿守成。
當然了,隨著「閩商」的人口凈流出,武夷岩茶也漸漸在全國有的知名度。
十大名茶里的其它四款其實現在已經相對落後,以前靠著歷代皇帝的金手指還能風光一時,但現在假如地方經濟沒有大的起色,遲早會被取代,我想「福鼎白茶」至少能佔一個。
名茶也要靠「拼爹」!
所以,對於茶葉本身,其實沒有名茶不名茶,
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品個茶也有高低貴賤是最讓人無語的事!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
http://weixin.qq.com/r/_imju57EasMVrdrY93zo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若有茶香配餅藝,便是人間好時節
※Joy Cai 的 Live -- 品茶:鳳凰單叢
※正山小種紅茶的工藝傳承
※方舟子質疑陳宗懋:普洱茶致癌謠言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