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學說的意義以及其中的哲學內涵
07-13
「五行」學說的意義以及其中的哲學內涵
納音五行:「金命」「木命」「水命」「火命」「土命」八字五行:一個人出生時的日期所對應的五行生肖五行:一個人的生肖屬相所蘊含的五行3、五行與宗教道教——玄學——理學——心學——禪宗四、對五行的總結
4 人贊了文章
一、何為「五行」?
五行並非簡單的概念,不同人對五行的解讀:1、指五種行為原則——「仁義禮智信」,如荀子所持。2、指五種物性——「金木水火土」,如《尚書·洪範》及太極圖說所持。3、指人類生活中的五種必須的物質,如《國語》、《左傳》所持。4、指分類學上的五種分類原則,可以此劃分世間萬物,如《呂氏春秋》所持。
5、指憑藉陰陽二氣流動而存在的五種存在形式,如《白虎通》及《黃帝內經》所持。6、指自然的五種象徵意義,包括興發、變化、孕育、伏藏等,如蕭吉所持。二、自然本質與萬物本原1、「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作也;土者,萬物之所資生也,是為人用。」——《尚書》「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國語》五行本來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經過傳說和歷史的建構,五行先成為世間萬物的組成材料,最後成為天地宇宙的本原(自然規律)
2、「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諸生之宗室也。」——《管子·水地》「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返於土。」 ——《莊子·在宥》類似於古希臘自然學派中的水本原說、火本原說,我國古代也有水本原和土本原等說法。古人曾試圖把自然界的物質形態統一於某種物質本原,用統一的觀點去解釋宇宙萬物,但是單一本原的說法並不完善,故有五行這樣的多本原說。3、《尚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五行的屬性總結:生長、曲直——木溫熱、炎上——火稼穡、中和——土從革、收斂——金寒涼、潤下——水三、解釋世界與改造世界1、
陰陽:對立統一五行:運動變化「五行說必合陰陽,陰陽說必兼五行」陰陽+五行可以作為解釋世間萬物的存在消亡、運動變化的一種理論,而且相當系統和複雜。五行是古人對自然現象與人類生活的解釋方式。五行中蘊含了古人對運動與靜止、推動與阻礙、以及關於本原、本體論、辯證法的諸多思考2、五行與自然、人通過五行來改造自然界、改變人的身體乃至命運——「五行」並非是一個簡單的概念,它內涵豐富,涉及到自然界與人類世界,是古人解釋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種嘗試,在許多方面至今依然影響著中國乃至全世界。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之一的五行逐漸被人遺忘,而作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者,我們有必要更全面地認識五行和理解——既要取其精華,也要去其糟粕,更要能夠從中汲取有意義的內容。限於哲學水平以及對五行的認識有限,本文只是對五行與哲學的關係的一些簡單的探究,關於古人的五行學說還留有許多問題和沒有探討的內容,希望大家能夠予以諒解。作者:天義;公眾號/其他:天義雲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