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斬件》2.3 道之以政
來自專欄論語斬件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本章是「為政以德」的延續,孔子通過對比兩種治國方式,闡述德政的好處。
孔子生活於春秋時期,其時周天子黯弱,無力壓制臣屬的諸侯國,諸侯國之間相互征伐兼并,造成社會動亂,禮崩樂壞。孔子在周禮的基礎上創立儒學,並奔走推廣,希望能讓列國諸侯施行德政,使民眾守禮向善,從而化解干戈,使社會歸於正常。
故而,孔子的治國理念可以概括為兩個字,「仁」與「禮」。
「仁」是君王施行德政,重民、愛民、富民,任用官吏以德為先,重教化,輕刑罰。
「禮」是奉行禮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個人謹守自己的本分,和諧共處。
孔子的想法很豐滿,治國理念卻失之於柔弱,既無法富國強兵武力稱雄,也無法抵禦金戈鐵馬的強鄰,不符合當時列國爭霸的主旋律。因此孔子在列國周遊了一十四年,諸侯皆聞其大名,卻無一重用於他。
後來孔子返回故土魯國,專心教育弟子和整理文獻。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以律法治理國家,不遵守律法就會遭到嚴刑峻法的制裁。
道:不念道路的【dào】,而是念領導的【dǎo】,解作領導或治理。
政:本義國家事務,此處解作以嚴刑峻法為主的政令。
齊:本義整齊或標準,此處為動詞用法,解作強迫遵守。
刑:解作刑罰、制裁。
「民免而無恥」——民眾會遵守法令,卻不會因為犯法而心生羞愧。民免:民眾避免違法行為。
無恥:解作沒有羞恥之心。無,指沒有;恥,指感覺到羞愧。
君王用嚴刑峻法來約束民眾的行為,民眾懼怕制裁,就會避免去做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然而,這沒有讓民眾的心性變得善良。
在嚴刑峻法的環境下,人們往往會去努力鑽律法的漏洞,謀取不正當的利益,逃避責任及處罰,而且以此為榮,毫無羞恥心。譬如說,現在社會流行走後門拉關係,並不以為恥,反視作聰明才智及有能力的表現,就是同樣的一回事。
因此孔子認為,以律法治國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以仁德治理國家,教化民眾遵行禮規。
德:解作仁德。此處是指君王施行仁政,不可解作道德。
禮:解作禮規。
儒家所說的禮,是在周禮的基礎上,因應其理念而建立的各種禮儀規矩、社會行為規範及法律制度的綜合體,稱之為禮規更加恰當。每個人謹守自己的本份,在不同的場合守不同的規矩,使用合適的言行,避免紛爭,這是禮規的意義和作用。
「有恥且格」——民眾就能明辨是非,向善棄惡。
有恥:本義心生羞愧,此處解作能辨是非。
格: 本義標準或品質,此處解作擁有美好向善的人格。
君王以仁德治國,以禮規教化民眾,民眾接受道德的熏陶,就會知羞恥,能辨是非,嚮往善良美好。當心動惡念時,就會感覺到惶恐羞愧,深知這是錯誤的行為,於是會自行克制,消去惡念。
譬如說,在僻靜無人的路上撿到一個錢包,沒有道德的民眾,會把錢包據有己有,並振振有詞曰:「地上撿到寶,問天問地拿不到!」而接受道德熏陶的民眾,會以貪圖不義之財為恥,他們會在路邊等候失主,或是把錢包上交相關部門,進行合理處置。
當人人都接受道德熏陶,具備羞恥之心,能明辨是非,嚮往善良美好,社會自然會安定繁榮,列國也再無戰亂。——這正是孔子一直在追求的大同世界。
鑒於此,我作注釋如下。
孔子說:以律法治理國家,不遵守法令就用嚴刑峻法進行制裁,民眾會守法令,卻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以仁德治理國家,教化民眾遵行禮規,民眾就能明辨是非,向善棄惡。
(文圖:伍一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