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咸陽特色的十大名面,大多數源於長武縣
來自專欄常常攝影
從2016年中國文案學會中秋茶話會上獲悉,由中國文案學會、常常攝影主辦、咸陽長武時訊科技有限公司、全球好文案工作室、張三會工作室、陝西攝影聯盟俱樂部承辦,咸陽最具特色十大名面評選結果出爐,其中長武縣大多數麵食受到了人們好評。
1、長武:刀嫠面
俗稱長面、涎水面,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麵食。自先周始祖公劉在長武縣開啟了漢族與少數民族融合的時候,農耕文化衍深而來的刀嫠面。隨著社會的發展,刀嫠面講究巧婦擀麵,具有蒸、細、長、筋、面澆湯,寬面干調,常常作為長武地區待客的一道「硬菜」。
2、長武:血條湯
也稱血條面,是長武縣的漢族特色麵食小吃。只有過事才有,例如紅白喜事、生日滿月、逢年過節、招待客人的頭一頓上等飯是血條湯。據傳是淺水原大戰時,隨軍伙夫發明這種食品,隨後成為當地百姓重大宴席上不可缺少,最有代表性的食品。
3、長武:御面
御面,也稱玉面,是有一種特別的麵食,屬長武、彬縣、旬邑的美食。不過可以肯定的說,在長武縣,御面是過事時用的第一道硬菜,玉面多是涼皮,有時候也被當一道菜。他們的製作方法不一樣,前半部分一樣,後半部分不同,而造就了御面和玉面不同對待,在先周故都長武是一對親姐妹,人們對御面和玉面的概念往往是模糊的。不過彬縣近年來把御面叫的很火。
4、渭城:biangbiang面
這個biang字在字典里或者輸入法里你是找不到的,它是陝西關中地區最有名的麵食之一。這種麵條特別寬厚,再加上油潑辣子等佐料調製,看著非常彪悍。
5、淳化:餄餎面
是一種藉助木牝機製作而成的面,在淳化、旬邑、長武部分地區可見,該麵食可追溯至清代,在《爾雅谷名考》中有十分詳細的記述。餄餎面,通常以黃瓜、或豆芽等為主料,輔以香菜、蔥花等佐料的餄餎,在鄉村多以湯食為主,城市多以干拌為主,食之味美、酣暢,令人回味。
6、武功:旗花面
這個旗花面是來源於始祖刀嫠面,在長武地區叫碼葉面,是人們嫠面時,特意做出花樣,如樹葉狀,但是這種面傳到渭河邊的武功後,被當地人視為待客的「硬菜」,這種習俗也慢慢留傳下來了。不少人家裡過事的時候,這個也是壓陣的必上美食項目。
7、乾縣:龍鬚面
也稱挂面,是「乾州四寶」之一,是乾縣在進行旅遊產業化上推出的包裝麵食。在製作工藝上吸取了刀嫠面、餄餎面的做法,其麵筋道、細長,食用時,講究汪(油要多)、煎(湯要熱)、稀(面要少),湯清亮,下肚一碗特別開胃。包裝也很不錯,常常被作為送禮的佳品,受人們的歡迎。
8、秦都:匯通面
刀嫠面的變種,是在刀嫠面的基礎上,製作上講究憨厚、筋道,在咸陽年輕人為主的匯通夜市裡很出名,形成了一種招牌名吃,因售賣地點位於秦都區匯通十字而得名。其實匯通面就是陝西的削勁面,但是又加入了干拌面的元素,當地人都是搭配大蒜和啤酒來吃,特別豪邁。
9、楊凌:蘸水面
是夾在刀嫠面和biangbiang面之間的變種,在製作上選擇biangbiang面種,而且改進了刀嫠麵湯和面的混合尷尬,這種方式的調整是為了迎合了城市的年輕人,更是麵食真正的走出去,現在已經「攻佔」咸陽、西安的大街小巷,跟別的面不同的是,它是論根賣,煮熟的麵條配合著蘸汁吃非常香。可以說是麵食里轉型最為成功的一個。
10、三原疙瘩面
結合了刀嫠面和蘸水面的優勢,其特點是:麵條細長柔韌,臊子油而不膩,澆酸而香。細品慢咽,回味悠長。食用的方法特別講究,食用前,先舀一小碗酸湯,謂之「渴湯」嘗鮮。食用時需小碗兩個,一碗盛酸湯,一碗盛麵條。食湯麵時,向面碗內澆上臊子,倒入酸湯;食乾麵時,用筷子挑起麵條,在酸湯內涮熱涮勻,然後放回原碗,澆上臊子。因其食用麻煩,不宜推廣。
推薦閱讀:
※喜歡吃壽司嗎?
※毛肚控們有福了!巴奴4店齊發即將亮相!
※人如其名,做餐飲資深人士對於餐廳名字,也是一個很大的抉擇
※【美食百科】「十大好穀物——燕麥
※為什麼夏天我就只來這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