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韜略丨明星錢規則

華商韜略丨明星錢規則

來自專欄華商韜略6 人贊了文章

相比股票而言,片酬顯然來得太慢,也太累了。

文 / 華商韜略 熊劍輝

北京二環房價還在2000塊/平方米晃蕩的那年,華誼初創,捉襟見肘的王中軍,找到馮小剛夫婦,張口要借5萬塊錢。

在當時,這不是一個小數目。錢借出去後,徐帆心裡有些犯嘀咕,擔心肉包子有去無回,得到王中軍一句「你放心,我一定10倍利息奉還」,心裡才稍微有點踏實。

現在回頭看,那時真是太苦了。

【1】

2009年10月30日,華誼兄弟上市。

這一天,可以算是中國影視圈造富的歷史性時刻。

這天,馮小剛手頭的288萬股華誼股票(成本0.53元/股),變成了2.04億的市值。

堪稱一夜暴富的,遠不止馮小剛一人。

張紀中(216萬股)、黃曉明(180萬股)、羅海瓊(54萬股)、李冰冰(36萬股)等明星股東,也都一躍成為億萬、千萬富翁。

這也應該是中國影視明星第一次深刻感到資本市場的力量。

據李冰冰回憶:「當時王中軍喊我買股票,說絕對不虧。沒想到公司上市後,投的錢翻了好幾倍。」雙魚座女神通常數學不好,以華誼第一天70.81元的收盤價除以0.53元的成本,李冰冰的投資回報高達133倍。

黃曉明的爆發則有點「老天愛笨小孩」的味道。2008年,華誼趕在金融危機的倒霉當口增資擴股,3元/股。眼見估值漲了6倍,很多把帳算得細的人都不肯買。「老實人」黃曉明則不僅掏光了存款,還借了筆外債,拿下180萬股。

當時的明星還沒現在這麼貴,馮小剛、黃曉明們的財富傳奇一度讓人非常震驚。但現在看,那一切不過才剛剛開始。

【2】

據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石川回憶:1987年,拍攝一部電視劇的片酬分別為,男主角500元、女主角400元、導演700元……

而據圈內人士爆料,當今中國頂級影視明星的片酬報價,已然破億。

2017年的福布斯中國名人榜顯示:范冰冰以3億元總收入,連續第五年霸榜;鹿晗(2.1億)、楊冪(2億)緊隨其後。如此驚人的吸金能力,超越很多A股上市公司。

但真正讓明星暴富、暴賺的,還是染指上市公司。

華誼之後,華策影視(2010年)、光線傳媒(2011年)、華錄百納(2012年)、長城影視(2014年借殼江蘇宏寶)、唐德影視(2015年)、文資控股(2015年借殼松遼汽車)、中國電影(2016年)、幸福藍海(2016年)、歡瑞世紀(2016年借殼星美聯合)等,接踵成功上市。

新麗傳媒、海潤影視、開心麻花等,則撲騰在上市的路上……

前赴後繼的背後,是一片星光的金閃閃。

華策影視(金牌編劇鄒靜之、劉恆),光線傳媒(柳岩、謝楠),長城影視(蔣雯麗),唐德影視(范冰冰、趙薇、張豐毅),文資控股(馮小剛、張國立、李冰冰、成龍),幸福藍海(吳秀波)、歡瑞世紀(楊冪、李易峰、賈乃亮),新麗傳媒(海清、陳凱歌),海潤影視(孫儷),能量影視(陳魯豫、周立波)……

其他行業像巨力索具(楊子、黃聖依),暴風科技(劉詩詩、吳奇隆、趙麗穎),中南文化(唐國強、馮遠征、陳建斌)等跨界持股明星,也是不可勝數。

至今為止,中國的頂級明星,尤其相對偏娛樂的,基本都已在資本圈粉墨登場。明星持股市值幾千萬、幾億的大有人在,十幾億、甚至幾十億的也不算太稀罕。

無奇不有的A股市場,甚至衍生出「爆炒明星」的新玩法。

2009年,鄧婕、徐帆入股浙江東方引發暴漲。事後浙江省證監局介入,才查清是同名同姓的「李鬼」。但等到真相大白,遊資已完成一輪炒作;

2014年6月,海潤影視(孫儷)籌劃借殼申科股份,迅疾引發11個漲停;

2015年2月17日,范冰冰與趙薇牽手敲響唐德影視上市鍾。原本22塊多的發行價,借著明星的光環,在短短3個月最高飆到201.96元。

當年的「金鎖」與「小燕子」,如今同框已是「范爺」與「女版巴菲特」。期間,范冰冰還在微博賦詞「結識薇時正豆蔻,重逢冰心在玉壺」,算是回應坊間對二人不和的傳言。

在唐德的大盤子里,范冰冰、趙薇分別手握128.99萬股、116.8萬股,當唐德股價飈到200時,兩人的股票都已變成2億多的財富。

有此等盛宴,還有什麼談不攏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但直到此時,大家的玩法兒都還算是老實。明星的財富,還都基本來自他們已經做出的卓越貢獻,以及早前風險投資的回報。

【3】

最讓明星們暴富,甚至未勞先獲的,還是老大哥華誼率先玩嗨的併購遊戲。

2013年9月,華誼宣布以2.52億收購浙江常升(張國立)70%股權。當時的常升,成立才3個月,註冊資本僅1000萬元,凈資產只比註冊資本多出3030元,盈利為未知。

2015年10月,華誼又以7.56億元,將成立僅一天的浩瀚影視70%的股權收購。由於浩瀚影視擁有李晨、Angelababy、鄭愷、陳赫、馮紹峰等明星,此舉被稱為買下半個「跑男團」;

2015年11月,華誼再收成立兩個月的東陽美拉(馮小剛)70%的股權,作價10.5億。交易完成後,馮小剛將獲得一次性現金付款10.35億元。

而此時的東陽美拉,資產總額為1.36萬元,負債總額1.91萬元,所有者權益為-5500元。

對這些雖然都有未來業績承諾,但相對巨額收購資金都幾乎是空空如也的收購,華誼統一的解釋就是看好並鎖定未來:看好這些明星旗下的公司將在這些明星的主持下輝煌騰達,因而通過收購的方式將其鎖定在自己旗下。

這也完全合情合理,對影視業而言,明星、人才,就是最寶貴的資產。沒有這些資產,一個公司也就沒有未來。

因此,這些收購也都統統被實現了。

但一些找事兒的投資者卻認為,這有通過上市公司收割韭菜、搞利益輸送的嫌疑。

打個比方,如果我是上市公司,你是大明星,我們聯合起來使壞。理論上,這件事兒可以這麼玩:

「你去隨便註冊一個公司,編個商業計劃書,我用10億現金來收購你,相當於我讓你什麼都還沒有做就得到10億的真金白銀。當然,為了過關,你得承諾未來5年你要做到7個億凈利潤的業績,做不到,你要自己拿錢來還。

什麼,你擔心自己做不到7個億?不會算賬嗎?就算你拿到錢公司就關門,你馬上拿出7個億放這裡補業績也是大賺,10個億拿出7億,你還賺3億。而且我還不是要你馬上拿出7個億,7個億,你可以分5年,就算把這錢放到銀行吃利息也是足夠賺。

這麼穩賺不賠的生意你做不做?做!做,那你賺了3個億,是不是也應該給我一點回報?沒問題,我分你1個億……

你覺得我有病對不對?我用10個億買你,讓你白賺3個億,然後我還找你要1個億。

你才有病,我的10個億又不是我自己的,是上市公司的。」

這樣夢幻卻妄為的操作,當然不會在客觀現實中存在。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說赤裸一點,相當於讓空殼公司直接上市且變現的併購中,明星都是首先鎖定了穩賺不賠的利益。一旦後期真有風險,買單的大多數也都是投資上市公司的股民。

【4】

上市公司的併購,本身就是一片可供大股東割韭菜、搞利益輸送的肥沃土壤,影視業的風險也的確高,這類操作很快引起監管層的重視。

這一次,苦頭落到了范爺身上。

2016年3月,唐德影視公告,擬以現金收購范冰冰旗下的影視公司「愛美神」51%的股份,對「愛美神」估值可能高達7億人民幣。

相比此前華誼的操作,這個堪稱是更為風騷:愛美神成立不到3個月,註冊資本只有300萬元,股東合計才有兩名,分別是范冰冰、張傳美(范冰冰的母親),是個完全沒有盈利的「空殼公司」。

市場質疑聲因此四起,監管部門也是看不下去了。

2016年4月11日,深交所向唐德影視發出問詢函,要求就收購愛美神一事作出說明。風向突變下,唐德影視選擇了主動終止愛美神收購計劃。

與此同時,暴風科技擬10.8億收購稻草熊影業(劉詩詩、吳奇隆、趙麗穎)60%股權的方案等等類似的「明星」交易,也都被叫停或者主動撤退。

深交所還專門針對影視行業,更新了「行業信息披露指引」,對此類收購的信息公開做出了極其細緻的規定,算是給監管打了個「補丁」。

明星們指望通過資本市場暴富的神操作,也漸漸消停。

【5】

這些年,社會對明星的高片酬不乏質疑。

華商韜略認為,這基本上是一件應該予以理解,甚至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事。在10多億人口的中國,頂級明星一個代言,或者一部電影,甚至一句話,的確都可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價值。

明星也不是白來的,人家通過勞動獲得該有的回報,無可厚非。

社會真正不滿的,也應該去檢討和修正的,恐怕還是部分明星的貪婪成性,以及其背後所體現的、社會公平正義的秩序缺失。

不少身價上億、數億的圈中人,靠正常的片酬和資本回報,已可賺得盆滿缽滿,但他們仍嫌不夠。不但採取諸如大小合同、扎堆霍爾果斯等等手段合法避稅,還不斷在資本市場興風作浪,增發、收購、炒作,一邊天價片酬,一邊票房造假,然後把票房和片酬統統當成公司利潤,乘以幾十上百倍市盈率賣給股民,不斷解禁、退出,在資本市場持續收割。

更有甚者的部分人,操作完這一切,還要搖身一變成公益達人、社會楷模……名要了,利也要了,名利都要了,還指望帶著一身泥佔領道德和輿論的高地……

而另一邊,企業職工和國家公務員收入超過3500就要規規矩矩交稅,並且大多數都已淪為「房奴」;幾乎所有實體經濟,也都對包括稅收在內的成本高企苦不堪言。

這就太過分,也太不厚道,太不公平了。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推薦閱讀:

盤點張藝謀一手捧紅的美女明星(照片) 2 
如何理解tfboys組合單飛不解散?
選擇「凈身出戶」換取自由身的6大明星
EXO為什麼那樣紅?為啥中國的長得好的湊一塊也紅不了?
王子文和賈乃亮搭檔演情侶不會尷尬嗎?

TAG:明星 | 金融 | 娛樂明星 |